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四合院的樹葉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果不其然,正如易中海所言,當天的報紙頭版頭條赫然刊登著中日簽訂停火協議的重大消息。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四合院,人們紛紛議論起來。
然而,與之前何大清所預測的情況截然不同,糧價並沒有如何大清預料那般飛漲。
此時,賈家的賈張氏臉上洋溢著得意之色,她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到院子中央,對著四周的鄰居們大聲嚷嚷道:“瞧瞧,瞧瞧!你們這些人居然相信何大清那個臭廚子的胡言亂語,傻乎乎地買了好幾個月的口糧。現在怎麽樣?根本沒事兒嘛!真是有錢沒處花,盡幹些蠢事!再看看咱們家,那才叫有先見之明呢!你們呐,一個個都是傻帽兒,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周圍的婦女們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但她們誰也沒有開口迴應賈張氏的挑釁,因為這說的是事實,隻是說話的人說的不好聽。
賈張氏見狀,心中更是得意萬分,她誤以為自己的這番言論讓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無法反駁。
於是,她猶如一隻戰勝了對手的驕傲公雞一般,高昂著頭顱,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四合院,直奔附近的燒雞店而去,準備好好犒勞一下自己,買個香噴噴的雞腿解解饞。
待賈張氏離開之後,四合院裏的鄰居們聚在一起,開始抱怨起何大清來。
他們埋怨何大清害得大家平白無故多囤了那麽多糧食。
雖說糧食遲早都得買,但早買和晚買畢竟不一樣啊。如果晚些時候購買,自家就能多出一些靈活的錢款,可以用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
其實,四合院中的眾人並不知曉,盡管糧價並未上漲,但北平城內所有糧店出售的糧食數量卻已經大幅減少,而出售的糧食都是次等品或多年陳糧。
並不是糧商本身不願意漲價,實在是因為國民政府高層下達了明令禁止其漲價的通知,要不然以賣國罪論處。
此時此刻,北平城內那些消息極為靈通達官貴族早已攜家帶口帶著財物地南下而去,被下了封口令不準報社報道。
所以普通民眾對此卻一無所知,依然天真地認為天下依舊太平無事,過著安逸的生活。
夜幕降臨之際,何大清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家中。
然而,剛進院子,就被幾個鄰居團團圍住,他們滿臉怨氣地向他訴苦抱怨起來。
麵對這些不明真相的鄰居們,何大清心中煩悶不堪,忍不住迴懟了幾句之後便鬱鬱寡歡地轉身迴到自己家中。
自從何家的兩個兒子何雨梁和何雨柱上學以後,他們的母親葛曉慧便不再像從前那樣一直待在四合院,而是頻繁地出現在四合院裏。
她要麽外出尋找舊日同窗好友相聚聊天,要麽獨自一人前往圖書館埋頭苦讀,往往要等到天色漸晚之時方才歸來,為丈夫和孩子們準備晚餐。
傍晚,當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開始用餐時,葛曉慧敏銳地察覺到何大清似乎心情不佳,於是關切地問道:“大清哥,你這是怎麽啦?看起來好像不太高興 。”
何大清抬起頭來,目光凝視著自己的妻子,緩緩開口說道:“曉慧啊,如今城裏可是發生了不少大事兒!好多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都紛紛選擇南下避難去了。咱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跟著一塊兒離開這裏呢?今天我迴來的時候,那些個鄰居啥都不清楚,還對著我好一通埋怨。可是我瞞著他們也是迫不得已呀,誰讓高官下了封口令,而他們啥都不知道呢,隻想自己那點事!”
聽到這話,葛曉慧輕輕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嚴肅地迴應道:“大清哥,咱們又能去哪兒呢?就算真打起仗來了,恐怕走到哪兒都不見得安全呐!再說了,咱們的家就在這兒,所有的財產也都留在這邊,想走也沒那麽容易啊!”
何大清聽完之後,整個人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瞬間變得垂頭喪氣起來,嘴裏嘟囔著:“那咱們還是別走啦!”
這時,一直在旁邊默默觀察的何雨梁瞅準時機,趕緊插話說道:“父親啊,依我看,咱們不如挖一個地窖吧,把家裏那些值錢的玩意兒都給藏進去,免得遭了兵賊或者遇到啥意外情況。”
一旁的何雨柱聽到哥哥這麽一說,也連忙附和道:“就是啊,父親、母親,這糧食咱也得藏好嘍!您想想,先別說那些亂兵會不會過來搶糧食,就算沒有亂兵,光是周圍的街坊鄰居,如果他們事先沒有做準備,到時候餓急眼了,保不準也會來咱家搶糧食呢!”
何大清聽了大兒子何雨柱的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不禁點了點頭說道:“嗯,你們說得對,這些個鄰居確實也不得不防著點兒,我太了解他們都是些什麽人啦!行,那我明天就出門去買點工具材料迴來,挖它兩個地窖。”
第二天一大早,何大清便早早地起了床,然後從外麵拉迴來了一些磚頭、木板之類的東西堆放在院子裏。
從這天開始,連續好多天都能看到何家的人忙忙碌碌地進進出出,一會兒拉進來一車磚石,一會兒又拉出去一堆從地裏挖出來的泥土。
對外則宣稱說是拿糧食出去賣了換錢買材料改造廚房,臥室。
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四合院的其他鄰居們對於何家每天這樣來迴折騰的行為都逐漸習以為常了。
就在此時,何家的兩個地窖終於大功告成。
其中那個比較大的地窖就位於何大清所住的主屋床鋪下麵,另外一個稍小一點的則隱藏在廚房的一口大缸底部。
如此一來,何家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糧食應急以及預留出少量錢財之外,其餘的大部分糧食和所有貴重物品全都被妥善地藏在了這個大地窖裏麵,少部分糧食和錢財放到了小地窖,此時何家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何大清清與葛曉慧是感覺以後有了些保障,何雨梁與何雨柱是想方便他們向家裏放糧食錢財了。
果不其然,正如易中海所言,當天的報紙頭版頭條赫然刊登著中日簽訂停火協議的重大消息。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四合院,人們紛紛議論起來。
然而,與之前何大清所預測的情況截然不同,糧價並沒有如何大清預料那般飛漲。
此時,賈家的賈張氏臉上洋溢著得意之色,她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到院子中央,對著四周的鄰居們大聲嚷嚷道:“瞧瞧,瞧瞧!你們這些人居然相信何大清那個臭廚子的胡言亂語,傻乎乎地買了好幾個月的口糧。現在怎麽樣?根本沒事兒嘛!真是有錢沒處花,盡幹些蠢事!再看看咱們家,那才叫有先見之明呢!你們呐,一個個都是傻帽兒,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周圍的婦女們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但她們誰也沒有開口迴應賈張氏的挑釁,因為這說的是事實,隻是說話的人說的不好聽。
賈張氏見狀,心中更是得意萬分,她誤以為自己的這番言論讓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無法反駁。
於是,她猶如一隻戰勝了對手的驕傲公雞一般,高昂著頭顱,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四合院,直奔附近的燒雞店而去,準備好好犒勞一下自己,買個香噴噴的雞腿解解饞。
待賈張氏離開之後,四合院裏的鄰居們聚在一起,開始抱怨起何大清來。
他們埋怨何大清害得大家平白無故多囤了那麽多糧食。
雖說糧食遲早都得買,但早買和晚買畢竟不一樣啊。如果晚些時候購買,自家就能多出一些靈活的錢款,可以用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
其實,四合院中的眾人並不知曉,盡管糧價並未上漲,但北平城內所有糧店出售的糧食數量卻已經大幅減少,而出售的糧食都是次等品或多年陳糧。
並不是糧商本身不願意漲價,實在是因為國民政府高層下達了明令禁止其漲價的通知,要不然以賣國罪論處。
此時此刻,北平城內那些消息極為靈通達官貴族早已攜家帶口帶著財物地南下而去,被下了封口令不準報社報道。
所以普通民眾對此卻一無所知,依然天真地認為天下依舊太平無事,過著安逸的生活。
夜幕降臨之際,何大清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家中。
然而,剛進院子,就被幾個鄰居團團圍住,他們滿臉怨氣地向他訴苦抱怨起來。
麵對這些不明真相的鄰居們,何大清心中煩悶不堪,忍不住迴懟了幾句之後便鬱鬱寡歡地轉身迴到自己家中。
自從何家的兩個兒子何雨梁和何雨柱上學以後,他們的母親葛曉慧便不再像從前那樣一直待在四合院,而是頻繁地出現在四合院裏。
她要麽外出尋找舊日同窗好友相聚聊天,要麽獨自一人前往圖書館埋頭苦讀,往往要等到天色漸晚之時方才歸來,為丈夫和孩子們準備晚餐。
傍晚,當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開始用餐時,葛曉慧敏銳地察覺到何大清似乎心情不佳,於是關切地問道:“大清哥,你這是怎麽啦?看起來好像不太高興 。”
何大清抬起頭來,目光凝視著自己的妻子,緩緩開口說道:“曉慧啊,如今城裏可是發生了不少大事兒!好多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都紛紛選擇南下避難去了。咱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跟著一塊兒離開這裏呢?今天我迴來的時候,那些個鄰居啥都不清楚,還對著我好一通埋怨。可是我瞞著他們也是迫不得已呀,誰讓高官下了封口令,而他們啥都不知道呢,隻想自己那點事!”
聽到這話,葛曉慧輕輕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嚴肅地迴應道:“大清哥,咱們又能去哪兒呢?就算真打起仗來了,恐怕走到哪兒都不見得安全呐!再說了,咱們的家就在這兒,所有的財產也都留在這邊,想走也沒那麽容易啊!”
何大清聽完之後,整個人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瞬間變得垂頭喪氣起來,嘴裏嘟囔著:“那咱們還是別走啦!”
這時,一直在旁邊默默觀察的何雨梁瞅準時機,趕緊插話說道:“父親啊,依我看,咱們不如挖一個地窖吧,把家裏那些值錢的玩意兒都給藏進去,免得遭了兵賊或者遇到啥意外情況。”
一旁的何雨柱聽到哥哥這麽一說,也連忙附和道:“就是啊,父親、母親,這糧食咱也得藏好嘍!您想想,先別說那些亂兵會不會過來搶糧食,就算沒有亂兵,光是周圍的街坊鄰居,如果他們事先沒有做準備,到時候餓急眼了,保不準也會來咱家搶糧食呢!”
何大清聽了大兒子何雨柱的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不禁點了點頭說道:“嗯,你們說得對,這些個鄰居確實也不得不防著點兒,我太了解他們都是些什麽人啦!行,那我明天就出門去買點工具材料迴來,挖它兩個地窖。”
第二天一大早,何大清便早早地起了床,然後從外麵拉迴來了一些磚頭、木板之類的東西堆放在院子裏。
從這天開始,連續好多天都能看到何家的人忙忙碌碌地進進出出,一會兒拉進來一車磚石,一會兒又拉出去一堆從地裏挖出來的泥土。
對外則宣稱說是拿糧食出去賣了換錢買材料改造廚房,臥室。
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四合院的其他鄰居們對於何家每天這樣來迴折騰的行為都逐漸習以為常了。
就在此時,何家的兩個地窖終於大功告成。
其中那個比較大的地窖就位於何大清所住的主屋床鋪下麵,另外一個稍小一點的則隱藏在廚房的一口大缸底部。
如此一來,何家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糧食應急以及預留出少量錢財之外,其餘的大部分糧食和所有貴重物品全都被妥善地藏在了這個大地窖裏麵,少部分糧食和錢財放到了小地窖,此時何家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何大清清與葛曉慧是感覺以後有了些保障,何雨梁與何雨柱是想方便他們向家裏放糧食錢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