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青青
為了家族我隻能一門三不絕 作者:吃貨甜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就過去三天了。這三天裏,張大龍也沒露出啥不一樣的地方,和原來的他沒啥大差別,就是在悄悄地改變。
以前他老爹還活著的時候,每天早上老爹都先去挑水,吃完早飯再下地幹活,要不就去礦上。
要是老爹沒時間,就是大妹和二妹倆人抬著桶去打水。
可張大龍穿越過來辦完喪事的第二天,每天都早早起床,先把院子打掃幹淨,然後就自覺拿起桶去擔水。
他哪幹過這活兒啊,第一次擔水就差點弄一身濕,從井邊擔了兩桶水迴來,就隻剩下多半桶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娘還是照例單獨給他炒兩個雞蛋,可張大龍每次都把一大部分分到他娘和三個妹妹碗裏。
雖說他娘總讓他自己吃,但他還是堅持分給妹妹們。你還別說,時間一長,三個妹妹對他的印象都改觀不少。
大妹和二妹雖說還是不太跟他親近,可最小的妹妹,才六歲,瘦瘦巴巴的,已經開始跟他親近起來了。
出完喪後的第三天晚上,大爺和三叔陪著張磊,拿著紙,還有他娘包的二三十個水餃,去了他爹的墳地,這是按照這邊的老習俗,叫“叫門”。
接下來這一個月,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期,每七天一個忌日,就這麽過著。
到了五期的時候,家裏出錢給他爹紮了紙馬、桌子、椅子、板凳這些家具物件,然後拿到他爹墳上燒了。
張二牛這短暫又平凡的一生,也就是算畫上句號了。
喪事完一個月後,他爹出事的那個礦上,送來了400塊錢,還有100斤棒子麵和10斤白麵,說是給老爹的撫恤。
張大龍看著桌上那400塊錢,心裏五味雜陳。這可是80年代啊,錢的數額不算小,可這是拿他老爹的命換來的!
他娘說,這錢留著給他娶媳婦用。但張大龍怎麽忍心呢?
一看到這錢,他就想起原主老爹張二牛往日在礦上幹活的身影,想起一家人雖窮卻和和美美在一起的時光。這400塊錢沉甸甸的,壓在他心口,像一塊大石頭。
這段時間,張大龍總算是搞清楚自己穿越到哪兒了。這個地方叫平安縣,是大夏國北河省下轄的一個小縣城,和東北地區搭界,都快算東北地區了。
張大龍特地找村裏的老人打聽,又對著皺巴巴的地圖看了好久,才明白平安縣在東北地區的西南方向。
聽老人們說,這兩地搭界的地方,人來人往很熱鬧。東北的商人常帶著特色貨物來平安縣販賣,平安縣的人也會去遼寧那邊找營生。
兩邊的村子離得近,孩子們時常跨著邊界一起玩耍,口音和生活習慣也相互影響。在這兒,能看到戴著狗皮帽子的東北大漢,也能瞧見操著北河口音的老鄉,不同的文化在這片交界之地奇妙地融合。
辦完老爹的五期,第二天,張大龍睡了個大懶覺。他娘向來不管他睡懶覺這事兒,太陽都曬屁股了,他才磨磨蹭蹭起了身。
起床後,他瞧見餐桌上,他娘給他留的飯,一個雞蛋,還有一碗黏粥,這黏粥啊,就是玉米粥。
吃完東西,張大龍拿起早就準備好的幾段銅絲和彈弓,就朝著山腳下走去。他們這個小村莊,緊靠著光頭山,這可是平安縣有名的一座山。
來到這個時代都一個月了,可張大龍還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幹啥都不自在,心裏總覺著自己和這時代隔著一層。
一路上,他看著周圍的人和景,心裏還直犯嘀咕,自己咋就來到這麽個地方呢,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真正習慣這兒。
張大龍溜溜達達地出了村,路上碰到幾個認識的村裏的叔伯,和他們聊了幾句,就朝著山腳下走去。
沒一會兒,他就到了一條河邊,隻要過了橋,就能到山腳下。
正走著呢,“哥哥!”,一聲甜甜糯糯的喊聲從河岸邊傳來,一下打斷了張磊的思緒。張磊抬頭一瞧,隻見一個瘦小女孩在喊他。
小女孩看起來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張大龍先是一愣,緊接著眼眉中浮現出淡淡的笑意。他心裏清楚,這個瘦弱的小女孩就是自己最小的妹妹,張青青。
張大龍前世是個獨生子,穿越重生後居然有了幾個妹妹和姐姐,說實在的,他心裏可高興了。
可一看到青青肩膀上那裝滿青草的鼓鼓的籃子,還有她腳上那雙露著腳趾頭的破棉鞋,張大龍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沒了。
看著這場景,張磊心裏沒來由地一陣心酸,特別心疼。
他想著,在幾十年後,像青青這麽大的孩子都在幼兒園裏玩耍呢,可青青卻背著筐在河邊打豬草,迴家還要喂豬喂馬。
這不是做夢,這就是80年代農村隨處可見的景象。再看看青青身上這件打滿補丁的衣服,還是幾個姐姐穿剩下的,穿在她身上鬆鬆垮垮,活像一件道袍,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原因就是家裏窮得沒錢給她買新的。
眼瞅著青青費力地背著籮筐朝自己走來,張大龍趕忙快步迎上去,走到她身邊,把她身上的籮筐接過來放在地上,說道:“你割這麽多豬草幹嘛?就不怕以後變成駝背哦?”
“嘻嘻,不會的,娘說了,要我加油打豬草,過年的時候殺了豬,就給我吃大肥肉。”青青揮了揮小手,把額頭上的汗水擦掉,大眼睛裏滿是開心。
張大龍聽了青青這話,心裏既覺得親切又一陣心酸。他知道青青肯定累壞了,當下伸手就把她抱了起來。青青又問:“哥哥,你去幹啥呀?
”張磊揚了揚手裏拿著的彈弓和銅絲,說:“哥哥去看看能不能打點野物,套幾隻兔子。”
嘴上迴答著青青的問題,張大龍顛了顛懷裏的青青,心裏暗暗吃驚。在他印象裏,五六歲的女孩子,起碼得有三十來斤,可青青在他手裏輕飄飄的,感覺一陣風就能把她刮走。
這肯定是平時營養不良,沒吃飽飯造成的。張大龍滿眼疼愛地看了青青一眼,心想著,這情況必須得改變,不然等青青到了長身體的年紀,肯定長不高。
不過對現在的張大龍來說,想改變這狀況應該不難,畢竟自己是帶著後世經驗重生過來的。
眼瞅著馬上就要過橋了,張磊趕緊收起思緒。
這橋就是個獨木橋,就幾塊最多三十公分寬的木板搭成的,張大龍可不敢大意,要是掉水裏,這麽冷的天,非得凍感冒不可。
以前他老爹還活著的時候,每天早上老爹都先去挑水,吃完早飯再下地幹活,要不就去礦上。
要是老爹沒時間,就是大妹和二妹倆人抬著桶去打水。
可張大龍穿越過來辦完喪事的第二天,每天都早早起床,先把院子打掃幹淨,然後就自覺拿起桶去擔水。
他哪幹過這活兒啊,第一次擔水就差點弄一身濕,從井邊擔了兩桶水迴來,就隻剩下多半桶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娘還是照例單獨給他炒兩個雞蛋,可張大龍每次都把一大部分分到他娘和三個妹妹碗裏。
雖說他娘總讓他自己吃,但他還是堅持分給妹妹們。你還別說,時間一長,三個妹妹對他的印象都改觀不少。
大妹和二妹雖說還是不太跟他親近,可最小的妹妹,才六歲,瘦瘦巴巴的,已經開始跟他親近起來了。
出完喪後的第三天晚上,大爺和三叔陪著張磊,拿著紙,還有他娘包的二三十個水餃,去了他爹的墳地,這是按照這邊的老習俗,叫“叫門”。
接下來這一個月,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期,每七天一個忌日,就這麽過著。
到了五期的時候,家裏出錢給他爹紮了紙馬、桌子、椅子、板凳這些家具物件,然後拿到他爹墳上燒了。
張二牛這短暫又平凡的一生,也就是算畫上句號了。
喪事完一個月後,他爹出事的那個礦上,送來了400塊錢,還有100斤棒子麵和10斤白麵,說是給老爹的撫恤。
張大龍看著桌上那400塊錢,心裏五味雜陳。這可是80年代啊,錢的數額不算小,可這是拿他老爹的命換來的!
他娘說,這錢留著給他娶媳婦用。但張大龍怎麽忍心呢?
一看到這錢,他就想起原主老爹張二牛往日在礦上幹活的身影,想起一家人雖窮卻和和美美在一起的時光。這400塊錢沉甸甸的,壓在他心口,像一塊大石頭。
這段時間,張大龍總算是搞清楚自己穿越到哪兒了。這個地方叫平安縣,是大夏國北河省下轄的一個小縣城,和東北地區搭界,都快算東北地區了。
張大龍特地找村裏的老人打聽,又對著皺巴巴的地圖看了好久,才明白平安縣在東北地區的西南方向。
聽老人們說,這兩地搭界的地方,人來人往很熱鬧。東北的商人常帶著特色貨物來平安縣販賣,平安縣的人也會去遼寧那邊找營生。
兩邊的村子離得近,孩子們時常跨著邊界一起玩耍,口音和生活習慣也相互影響。在這兒,能看到戴著狗皮帽子的東北大漢,也能瞧見操著北河口音的老鄉,不同的文化在這片交界之地奇妙地融合。
辦完老爹的五期,第二天,張大龍睡了個大懶覺。他娘向來不管他睡懶覺這事兒,太陽都曬屁股了,他才磨磨蹭蹭起了身。
起床後,他瞧見餐桌上,他娘給他留的飯,一個雞蛋,還有一碗黏粥,這黏粥啊,就是玉米粥。
吃完東西,張大龍拿起早就準備好的幾段銅絲和彈弓,就朝著山腳下走去。他們這個小村莊,緊靠著光頭山,這可是平安縣有名的一座山。
來到這個時代都一個月了,可張大龍還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幹啥都不自在,心裏總覺著自己和這時代隔著一層。
一路上,他看著周圍的人和景,心裏還直犯嘀咕,自己咋就來到這麽個地方呢,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真正習慣這兒。
張大龍溜溜達達地出了村,路上碰到幾個認識的村裏的叔伯,和他們聊了幾句,就朝著山腳下走去。
沒一會兒,他就到了一條河邊,隻要過了橋,就能到山腳下。
正走著呢,“哥哥!”,一聲甜甜糯糯的喊聲從河岸邊傳來,一下打斷了張磊的思緒。張磊抬頭一瞧,隻見一個瘦小女孩在喊他。
小女孩看起來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張大龍先是一愣,緊接著眼眉中浮現出淡淡的笑意。他心裏清楚,這個瘦弱的小女孩就是自己最小的妹妹,張青青。
張大龍前世是個獨生子,穿越重生後居然有了幾個妹妹和姐姐,說實在的,他心裏可高興了。
可一看到青青肩膀上那裝滿青草的鼓鼓的籃子,還有她腳上那雙露著腳趾頭的破棉鞋,張大龍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沒了。
看著這場景,張磊心裏沒來由地一陣心酸,特別心疼。
他想著,在幾十年後,像青青這麽大的孩子都在幼兒園裏玩耍呢,可青青卻背著筐在河邊打豬草,迴家還要喂豬喂馬。
這不是做夢,這就是80年代農村隨處可見的景象。再看看青青身上這件打滿補丁的衣服,還是幾個姐姐穿剩下的,穿在她身上鬆鬆垮垮,活像一件道袍,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原因就是家裏窮得沒錢給她買新的。
眼瞅著青青費力地背著籮筐朝自己走來,張大龍趕忙快步迎上去,走到她身邊,把她身上的籮筐接過來放在地上,說道:“你割這麽多豬草幹嘛?就不怕以後變成駝背哦?”
“嘻嘻,不會的,娘說了,要我加油打豬草,過年的時候殺了豬,就給我吃大肥肉。”青青揮了揮小手,把額頭上的汗水擦掉,大眼睛裏滿是開心。
張大龍聽了青青這話,心裏既覺得親切又一陣心酸。他知道青青肯定累壞了,當下伸手就把她抱了起來。青青又問:“哥哥,你去幹啥呀?
”張磊揚了揚手裏拿著的彈弓和銅絲,說:“哥哥去看看能不能打點野物,套幾隻兔子。”
嘴上迴答著青青的問題,張大龍顛了顛懷裏的青青,心裏暗暗吃驚。在他印象裏,五六歲的女孩子,起碼得有三十來斤,可青青在他手裏輕飄飄的,感覺一陣風就能把她刮走。
這肯定是平時營養不良,沒吃飽飯造成的。張大龍滿眼疼愛地看了青青一眼,心想著,這情況必須得改變,不然等青青到了長身體的年紀,肯定長不高。
不過對現在的張大龍來說,想改變這狀況應該不難,畢竟自己是帶著後世經驗重生過來的。
眼瞅著馬上就要過橋了,張磊趕緊收起思緒。
這橋就是個獨木橋,就幾塊最多三十公分寬的木板搭成的,張大龍可不敢大意,要是掉水裏,這麽冷的天,非得凍感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