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砸冰窟窿
為了家族我隻能一門三不絕 作者:吃貨甜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後,張大龍跟他娘打了聲招唿:“娘,我出去了哈。
”說完,就把十字鎬、冰戳子拿起來,用化肥袋子一股腦裝了,放在門邊。接著,他戴上帽子,披上那件厚實的大衣,腳上蹬上他娘特意給他做的牛皮靴子。
這牛皮靴子可不一般,是用一整張牛皮裁出來的,邊緣用打孔器打好孔,再拿牛皮繩穿起來固定。
整個老張家,就他有這麽一雙。這靴子一到冬天凍得硬邦邦的,不過要是穿上毛氈襪,保暖效果可比棉膠鞋強多了,起碼抗凍。
今天他打算去村口的河邊砸冰撈魚,心裏清楚,穿棉膠鞋可應付不了這活兒,非得這雙牛皮靴子不可。
一切準備妥當,他扛起裝著工具的化肥袋子,大步朝著村口河邊走去。
這年頭,隻要是有活水的地方就有魚,像鯽魚、大板鯽、甲魚,還有鯉魚、草魚、鰱魚這些都常見。
村口那條河,也不知道是哪條大河的餘脈,反正河麵挺寬。
原主聽他爹張二牛說,這河從來沒幹過,源頭肯定是從哪個大江延伸出來的,裏頭的魚就沒斷過。
不過在這個年頭,大家對撈魚的興致並不高。
為啥呢?因為魚要是做不好,那味道腥臭得要命。
就說燉魚吧,要是不放油,也不加些大料進去,燉出來的魚根本沒法吃,一股子土腥味,聞著就倒胃口。
張大龍前世聽人說過,這個時代河裏能撈出一米五長、三四十斤重的大魚。
他心裏就盼著今天能有點收獲,把魚賣了,好給幾個妹妹買幾雙新鞋。
現在妹妹們穿的鞋都露腳趾頭了,特別是大妹妹,都十三四歲,正是愛美的年紀,還穿著露腳趾的布鞋,幹活的時候腳凍得又紅又腫,他看著別提多心疼了。
出了門,張大龍又去馬棚把草網帶上,牽著馬就往河邊走,順便還能放放馬。
他知道,砸冰窟窿至少得花一兩個小時,而且通常鑿開後魚不會馬上遊過來,還得等一會兒,這些都是原主的記憶。
不過現在河麵凍得結結實實的,河裏魚又多,雖說河裏有些蘆葦能給水下的魚提供點氧氣,但也不多。所以他想著,等冰窟窿打開,說不定還真能等來不少魚呢。
張大龍快到河邊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喊他。他扭頭一看,發現是村裏的王小虎。
小虎是張大龍的發小,就比張大龍小一歲,人看著有點憨傻。
他個頭和張大龍差不多高,從小沒了娘,是他爹獨自把他拉扯大的。
他奶奶生了三個兒子,他爹是老二,在家裏不太受重視。好在他爹會點木匠手藝,這才勉強把他養大。
這小子打小飯量大,總是吃不飽。上小學的時候,別人學一年都認識不少字了,他認識的字卻沒超過十個八個。
當時的老師是個小老頭,跟他爹說,讓把孩子領迴去吧,說他就是個榆木疙瘩,怎麽教都教不會。從那以後,大家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小榆木”。
張大龍小時候和他關係挺好的,後來跟王強他們混在一起後,就慢慢和王小虎疏遠了。不過王小虎每次見到張大龍,還是笑嗬嗬地打招唿,一臉開心的樣子,依舊把張大龍當鐵哥們。
現在的張大龍看到王小虎,心想人生能有這麽一個不嫌棄自己的朋友,還挺不錯的。於是他主動打招唿:“小虎,你來這兒幹啥?”
王小虎傻嗬嗬地笑著,氣喘籲籲跑到張大龍跟前,邊跑邊說:“我聽說你昨天把王強給揍了,後來他爹找上門,你又把他們給收拾了,太厲害了!
所以我今天來找你玩,聽你家大娘說你到河邊撈魚,我就趕緊過來了。”說著,他接過張大龍手裏的袋子,“袋子給我拎,你平時也不怎麽來撈魚,幹這活兒肯定沒我在行。”
張大龍笑著捶了王小虎一下,說:“行,那今天可就看你的了。”
“嘿嘿。”王小虎樂開了花。
有了伴,兩人往小河邊走的時候更輕鬆了。走著走著,王小虎指著旁邊紅柳樹叢裏的印子說:“看,有兔子腳印,還不少呢。”
張大龍迴他:“我昨天就下了套子,等撈完魚,咱去瞅瞅套子裏有沒有逮著兔子。”
王小虎立馬應道:“行,等弄完咱一塊兒去。”
到了河邊,張大龍挑了一片靠近蘆葦的平整河麵。這活主要由王小虎來幹,他吭哧吭哧地把冰麵上的雪清理出來後,忍不住問道:“龍哥,為啥選這兒啊?”
張大龍一邊準備工具,一邊解釋:“咱這水裏主要是鯉魚和鯽魚,這些魚膽小,還喜歡待在水草邊,冬天冷,它們就會在蘆葦邊上紮堆取暖。”
“原來是這樣啊!”王小虎恍然大悟,那表情像是學到了大知識。
張大龍笑了笑,拿出冰戳子,對著選好的地方用力戳下去。這冰凍得太結實了,用螺紋鋼製成的冰戳子戳下去,隻留下一個還沒拳頭大的小坑,手還被震得生疼。
“我來!”王小虎接過十字鎬,舉過頭頂,對準小坑狠狠砸下去。張大龍看到他砸的時候,手有個虛握的動作,暗自點頭,心想這小子看著憨傻,幹活還挺有門道,這麽握至少不會把手震壞。
十字鎬威力就是大,這一下下去,盤子大小的一塊冰就被刨了出來。趁著這工夫,張大龍又一柄錘子砸下去。兩人就這麽你一下我一下地幹著,不到10分鍾,就刨出一個半米見方、深20多厘米的坑。
“試試大小。”張大龍停下手中動作,放下冰鍤子,拿起抄網試了試,發現口子有點小。王小虎二話不說,拿著十字鎬又開始敲,擴大坑口。就這麽一會兒,兩人頭上直冒熱氣,臉上也布滿了汗珠。
張大龍瞅見這情況,轉身就往蘆葦蕩走去。到了地方,他挑別人割剩下不要的蘆葦子,抱了滿滿一大抱,來到清好的冰麵上。
從兜裏掏出火,沒打火機,費了好一番勁才把火點著。在這時候,蘆葦可是寶貝,冬天能編葦席,還能紮蓋房子用的葦把子,造紙廠也收蘆葦捆造紙呢。
村裏這條河有好幾個拐彎,拐彎的地方都長了不少蘆葦。冬天剛到,冰麵凍得能走人了,村裏就會組織人來收割,這也算是年底算賬的一筆副業收入。
有了熱氣,兩人不擔心出汗著涼感冒了。可烤火的時候,臉上熱得慌,後背卻涼颼颼的,所以沒待多久,就拿起工具接著幹。
不到一個小時,冰窟窿就鑿完了。王小虎急不可耐地扔下十字鎬,抄起抄網,彎腰就往水裏撈。撈出來一看,除了半碗碎冰,啥都沒有。
看著王小虎一臉失望,張大龍笑著說:“別急,這冰剛開了洞,魚得有個反應的時間,哪能馬上就撈著。”王小虎有點尷尬地撓撓頭說:“沒進冬天的時候,吃魚可容易了,往河裏一跳就能撈到魚。這一結冰,好久都沒嚐到肉味了。”
張大龍聽著覺得奇怪,他們爺倆日子應該過得不差呀,他爹是木匠,出去轉一圈,隨便打個家具就能掙個三塊五塊的,咋會吃不上肉呢?
就問:“你家咋迴事啊?多久沒吃肉了?”王小虎一臉委屈,憨憨地說:“一個多月沒吃肉了,我爹把肉都拿到奶奶家去了。”張大龍接著問:“這是為啥呀?”王小虎說:“我爹說奶奶病了,肉得先緊著奶奶吃,讓我吃窩窩頭就行。”
”說完,就把十字鎬、冰戳子拿起來,用化肥袋子一股腦裝了,放在門邊。接著,他戴上帽子,披上那件厚實的大衣,腳上蹬上他娘特意給他做的牛皮靴子。
這牛皮靴子可不一般,是用一整張牛皮裁出來的,邊緣用打孔器打好孔,再拿牛皮繩穿起來固定。
整個老張家,就他有這麽一雙。這靴子一到冬天凍得硬邦邦的,不過要是穿上毛氈襪,保暖效果可比棉膠鞋強多了,起碼抗凍。
今天他打算去村口的河邊砸冰撈魚,心裏清楚,穿棉膠鞋可應付不了這活兒,非得這雙牛皮靴子不可。
一切準備妥當,他扛起裝著工具的化肥袋子,大步朝著村口河邊走去。
這年頭,隻要是有活水的地方就有魚,像鯽魚、大板鯽、甲魚,還有鯉魚、草魚、鰱魚這些都常見。
村口那條河,也不知道是哪條大河的餘脈,反正河麵挺寬。
原主聽他爹張二牛說,這河從來沒幹過,源頭肯定是從哪個大江延伸出來的,裏頭的魚就沒斷過。
不過在這個年頭,大家對撈魚的興致並不高。
為啥呢?因為魚要是做不好,那味道腥臭得要命。
就說燉魚吧,要是不放油,也不加些大料進去,燉出來的魚根本沒法吃,一股子土腥味,聞著就倒胃口。
張大龍前世聽人說過,這個時代河裏能撈出一米五長、三四十斤重的大魚。
他心裏就盼著今天能有點收獲,把魚賣了,好給幾個妹妹買幾雙新鞋。
現在妹妹們穿的鞋都露腳趾頭了,特別是大妹妹,都十三四歲,正是愛美的年紀,還穿著露腳趾的布鞋,幹活的時候腳凍得又紅又腫,他看著別提多心疼了。
出了門,張大龍又去馬棚把草網帶上,牽著馬就往河邊走,順便還能放放馬。
他知道,砸冰窟窿至少得花一兩個小時,而且通常鑿開後魚不會馬上遊過來,還得等一會兒,這些都是原主的記憶。
不過現在河麵凍得結結實實的,河裏魚又多,雖說河裏有些蘆葦能給水下的魚提供點氧氣,但也不多。所以他想著,等冰窟窿打開,說不定還真能等來不少魚呢。
張大龍快到河邊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喊他。他扭頭一看,發現是村裏的王小虎。
小虎是張大龍的發小,就比張大龍小一歲,人看著有點憨傻。
他個頭和張大龍差不多高,從小沒了娘,是他爹獨自把他拉扯大的。
他奶奶生了三個兒子,他爹是老二,在家裏不太受重視。好在他爹會點木匠手藝,這才勉強把他養大。
這小子打小飯量大,總是吃不飽。上小學的時候,別人學一年都認識不少字了,他認識的字卻沒超過十個八個。
當時的老師是個小老頭,跟他爹說,讓把孩子領迴去吧,說他就是個榆木疙瘩,怎麽教都教不會。從那以後,大家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小榆木”。
張大龍小時候和他關係挺好的,後來跟王強他們混在一起後,就慢慢和王小虎疏遠了。不過王小虎每次見到張大龍,還是笑嗬嗬地打招唿,一臉開心的樣子,依舊把張大龍當鐵哥們。
現在的張大龍看到王小虎,心想人生能有這麽一個不嫌棄自己的朋友,還挺不錯的。於是他主動打招唿:“小虎,你來這兒幹啥?”
王小虎傻嗬嗬地笑著,氣喘籲籲跑到張大龍跟前,邊跑邊說:“我聽說你昨天把王強給揍了,後來他爹找上門,你又把他們給收拾了,太厲害了!
所以我今天來找你玩,聽你家大娘說你到河邊撈魚,我就趕緊過來了。”說著,他接過張大龍手裏的袋子,“袋子給我拎,你平時也不怎麽來撈魚,幹這活兒肯定沒我在行。”
張大龍笑著捶了王小虎一下,說:“行,那今天可就看你的了。”
“嘿嘿。”王小虎樂開了花。
有了伴,兩人往小河邊走的時候更輕鬆了。走著走著,王小虎指著旁邊紅柳樹叢裏的印子說:“看,有兔子腳印,還不少呢。”
張大龍迴他:“我昨天就下了套子,等撈完魚,咱去瞅瞅套子裏有沒有逮著兔子。”
王小虎立馬應道:“行,等弄完咱一塊兒去。”
到了河邊,張大龍挑了一片靠近蘆葦的平整河麵。這活主要由王小虎來幹,他吭哧吭哧地把冰麵上的雪清理出來後,忍不住問道:“龍哥,為啥選這兒啊?”
張大龍一邊準備工具,一邊解釋:“咱這水裏主要是鯉魚和鯽魚,這些魚膽小,還喜歡待在水草邊,冬天冷,它們就會在蘆葦邊上紮堆取暖。”
“原來是這樣啊!”王小虎恍然大悟,那表情像是學到了大知識。
張大龍笑了笑,拿出冰戳子,對著選好的地方用力戳下去。這冰凍得太結實了,用螺紋鋼製成的冰戳子戳下去,隻留下一個還沒拳頭大的小坑,手還被震得生疼。
“我來!”王小虎接過十字鎬,舉過頭頂,對準小坑狠狠砸下去。張大龍看到他砸的時候,手有個虛握的動作,暗自點頭,心想這小子看著憨傻,幹活還挺有門道,這麽握至少不會把手震壞。
十字鎬威力就是大,這一下下去,盤子大小的一塊冰就被刨了出來。趁著這工夫,張大龍又一柄錘子砸下去。兩人就這麽你一下我一下地幹著,不到10分鍾,就刨出一個半米見方、深20多厘米的坑。
“試試大小。”張大龍停下手中動作,放下冰鍤子,拿起抄網試了試,發現口子有點小。王小虎二話不說,拿著十字鎬又開始敲,擴大坑口。就這麽一會兒,兩人頭上直冒熱氣,臉上也布滿了汗珠。
張大龍瞅見這情況,轉身就往蘆葦蕩走去。到了地方,他挑別人割剩下不要的蘆葦子,抱了滿滿一大抱,來到清好的冰麵上。
從兜裏掏出火,沒打火機,費了好一番勁才把火點著。在這時候,蘆葦可是寶貝,冬天能編葦席,還能紮蓋房子用的葦把子,造紙廠也收蘆葦捆造紙呢。
村裏這條河有好幾個拐彎,拐彎的地方都長了不少蘆葦。冬天剛到,冰麵凍得能走人了,村裏就會組織人來收割,這也算是年底算賬的一筆副業收入。
有了熱氣,兩人不擔心出汗著涼感冒了。可烤火的時候,臉上熱得慌,後背卻涼颼颼的,所以沒待多久,就拿起工具接著幹。
不到一個小時,冰窟窿就鑿完了。王小虎急不可耐地扔下十字鎬,抄起抄網,彎腰就往水裏撈。撈出來一看,除了半碗碎冰,啥都沒有。
看著王小虎一臉失望,張大龍笑著說:“別急,這冰剛開了洞,魚得有個反應的時間,哪能馬上就撈著。”王小虎有點尷尬地撓撓頭說:“沒進冬天的時候,吃魚可容易了,往河裏一跳就能撈到魚。這一結冰,好久都沒嚐到肉味了。”
張大龍聽著覺得奇怪,他們爺倆日子應該過得不差呀,他爹是木匠,出去轉一圈,隨便打個家具就能掙個三塊五塊的,咋會吃不上肉呢?
就問:“你家咋迴事啊?多久沒吃肉了?”王小虎一臉委屈,憨憨地說:“一個多月沒吃肉了,我爹把肉都拿到奶奶家去了。”張大龍接著問:“這是為啥呀?”王小虎說:“我爹說奶奶病了,肉得先緊著奶奶吃,讓我吃窩窩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