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賣魚
為了家族我隻能一門三不絕 作者:吃貨甜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泡完腳,張大龍換上一身幹爽的衣服,又從櫃子裏翻出一條褲子和一件外衣遞給王小虎,說道:“小虎,你趕緊把這身濕衣服拿迴家,換身幹淨的,然後來我家吃飯。對了,把這條魚也帶迴去。”
說著,他從裝滿魚的蛇皮袋裏,挑出一條兩斤多重、早已凍得梆硬的鯉魚,“你把魚拿給你爹看,就說你和我在冰窟窿逮的,問問他是給奶奶送過去,還是你們家留著吃,你也正好跟你爹講講今天逮魚的事兒。”
王小虎不情不願地接過魚,小聲嘟囔著:“哼,才不想給那個老婆子吃呢。
”張大龍抬手輕輕拍了下他的腦袋,笑著說:“別瞎說了,趕緊迴家,問清楚你爹就行,別磨蹭啊。”王小虎撇撇嘴,拿著魚和濕衣服走了。
張大龍轉身,提高聲音喊:“娘,九鳳、英子,你們來搭把手。
”不一會兒,母親和三個個妹妹就走了過來。張大龍指了指地上的小雜魚,說道:“咱把這些小雜魚收拾收拾,中午燉一鍋鮮魚湯,好久沒吃了,改善改善夥食。
”於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熟練地處理起魚來,母親一邊收拾,一邊念叨著讓大家小心別被魚刺紮到。
收拾完小雜魚,張大龍把剩下的大魚重新裝進蛇皮袋,準備下午趕著馬車去縣城賣個好價錢。
剛忙完,就聽到院子裏傳來王小虎的聲音,還伴隨著另一個人的腳步聲。
張大龍出門一看,原來是王小虎帶著他爹王石頭來了。王石頭今天沒出去攬木匠活兒,正窩在家裏呢。看到兒子拎著一條大鯉魚興高采烈地進門,他又驚又喜,忙問:“小虎,這魚哪來的呀?
”王小虎撓撓頭,傻笑著說:“爹,是我跟大龍哥一起去冰窟窿裏逮的!
”王石頭知道兒子從小就愛跟張大龍一起玩耍,不過這幾年兩人走動少了些。
這次能一起去抓魚,王石頭心裏滿是感激。
王小虎又接著興奮地說:“爹,大龍哥還說要雇我呢,一個月給六十塊工資!”
王石頭一聽,更是覺得張大龍這孩子仗義,於是就跟著兒子來當麵致謝。
兩人走進屋子,王石頭滿臉笑容,開口說道:“大龍啊,你能帶著小虎一起玩,叔就已經很感激了,咋還給他開工資呢?這可使不得。”
張大龍連忙擺擺手,認真地說:“石頭叔,您可別這麽說。小虎願意跟著我幹活,那肯定得有報酬。
我現在正琢磨著做些小買賣,以後不管掙多掙少,每個月都給小虎六十塊。要是以後生意好了,掙得多了,肯定再給他漲工資。您就放心吧,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剛開始起步難,您可千萬別嫌少。”
王石頭聽了,眼眶微微泛紅,激動地說:“大龍,你這孩子,太仗義了!咱村跟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誰願意帶著俺家小虎玩。”
王石頭本來想著說幾句話就走,可架不住張大龍熱情挽留,留下來喝了一碗魚湯,啃了兩個窩窩頭,吃得心滿意足才迴家,走的時候還不忘叮囑王小虎,讓他跟著大龍多幹活,別偷懶。
吃完飯,張大龍就去套馬車。說起這馬車,還是當初隊上分地的時候,分給他家的。
這馬也不是他家獨一份,他大爺和三叔也有份,三家合分了一匹馬。
最開始分牲畜,大家都想要牛,可張大龍這小子,偏偏就看上了生產隊那匹棗紅色的馬。
結果分到手後,他騎了沒幾次就沒興趣了。這下可好,這馬最後成了他幾個妹妹的“小祖宗”,每天妹妹們都得出去拔草喂它。
張大龍把馬車套好,把幾袋魚都搬到車上,招唿王小虎一聲,就趕著馬車往縣城去了。一路上,馬蹄噠噠,車輪滾滾,兩人有說有笑,滿心期待著到縣城把魚賣個好價錢。
下午三點半,張大龍和王小虎好不容易趕著馬車到了縣城農貿市場,本來以馬車的速度,兩人應該2點多就應該到縣城的,可誰想到走到楊家莊大橋的時候,一輛吉普車從馬車後麵超過馬車直接紮進十女河,最後還是張大龍脫光了衣服,拿著兵戳子把車玻璃雜碎把吉普車上的兩人救了出來,把人救上來後。張大龍吩咐王小虎,讓他趕緊在旁邊的樹林裏撿些幹柴生火。
火生起來後,三個人圍著火堆烤火。從交談中得知,這兩人是省裏下來的,應該是當官的,去他們縣的北方礦業辦事,中午在北方礦業喝了酒,正迴省城。
張大龍很納悶,這兩人怎麽這麽大膽,在冰冷的河裏泡了好一會兒,酒勁居然還沒消,那一身酒味別提多衝了。
張大龍見他倆確實沒什麽大礙,就讓王小虎從布袋裏掏出兩條魚,架在火上烤,隨後自己帶著王小虎,趕著馬車匆匆往縣城去了。
馬車停穩,張大龍趕忙拿出一個蛇皮袋放在地上,把魚剛擺在蛇皮袋上!剛擺上。一群人就“唿啦”一下圍了過來。
“呦,賣魚的啊!還有大鯉魚、黑魚呢!這咋賣呀?”有人扯著嗓子問。
張大龍一邊笑著,一邊打量著周圍的人,迴答道:“按說呢,得賣兩塊錢一斤,可今天天兒太冷了,俺倆也沒想著多掙錢,就按一塊五一斤吧。”
周圍的人一聽,好多人都咂著嘴搖頭:“貴了,太貴了!豬肉才八毛錢一斤,你這魚賣一塊五一斤,都能買兩斤豬肉了。”
張大龍聽了,搖了搖頭說:“嬸子,那可不一樣。買豬肉還得要肉票呢,每個月就那麽點限額。
我這魚不要肉票,您買迴去一條燉上,再放點粉條、豆腐啥的,一家人敞開了吃,多香多美呀。再說了,這麽冷的天,哪還有多少新鮮魚啊?您嫌貴,我還嫌費勁兒呢。”
張大龍這話一出口,不少人都暗暗點頭。想想也是,豬肉八毛錢一斤,可不光要肉票,還沒多少,去晚了就搶不著,真是有錢都花不出去。
縣城裏有好幾個小廠子,還有礦業局家屬院,這兒的人基本上都是本地的,也沒有啥農民工。
大家都想著吃好點,可沒票的話,有錢也花不出去。
花幾塊錢買條魚迴家,燉上一大鍋,再燜點米飯,或者貼幾個麵餅子,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一頓,也挺舒坦的。這麽一想,不少人心裏就有點動搖了。
“小夥子,便宜點唄,一塊五實在太貴啦,再便宜點我就買一條迴去吃。”還真有那不差錢又愛講價的,稍微琢磨了一下就開口了。
“嬸子,您都張嘴了,我要是不讓點,確實不太地道。這樣吧,我讓五分錢,一塊四毛五一斤,您挑條大的,行不?”張大龍本來就沒指望真按一塊五一斤賣,畢竟買賣嘛,都得有個討價還價的空間。
大夥心裏默默盤算,落了五分錢也是錢呐,而且這些魚個頭都不小,兩斤到三斤總是有的。這麽一算,買上一條魚花個三四塊錢,迴家還能美餐一頓,也算是奢侈一把了。
“來,小夥子,給嬸子挑一條大的。正好我家老頭子今天過生日,我剛去買肉,沒搶著。”
張大龍一聽說是老人過生日,趕忙在魚堆裏挑了一條看起來肥嘟嘟的、三四斤重的鯉魚,說道:“嬸子,您瞧這條魚,尾巴都是紅通通的,您家大叔吃了這條魚,往後您家的日子指定過得紅紅火火!”
“好好好,小夥子真會說話,我就要這一條了。”
張大龍拿過秤盤,用鉤子勾起魚鰓,一稱,說道:“您瞧好了,高高的三斤六兩呢,算您三斤半。一塊四毛五一斤,那就是……”他掰著手指頭算起來,“一塊四毛五乘以三斤半,嗯……一塊四毛五乘三是四塊三,再加上半斤七毛二五,一共是五塊零二分五,就收您五塊錢整吧!
”
說著,他從裝滿魚的蛇皮袋裏,挑出一條兩斤多重、早已凍得梆硬的鯉魚,“你把魚拿給你爹看,就說你和我在冰窟窿逮的,問問他是給奶奶送過去,還是你們家留著吃,你也正好跟你爹講講今天逮魚的事兒。”
王小虎不情不願地接過魚,小聲嘟囔著:“哼,才不想給那個老婆子吃呢。
”張大龍抬手輕輕拍了下他的腦袋,笑著說:“別瞎說了,趕緊迴家,問清楚你爹就行,別磨蹭啊。”王小虎撇撇嘴,拿著魚和濕衣服走了。
張大龍轉身,提高聲音喊:“娘,九鳳、英子,你們來搭把手。
”不一會兒,母親和三個個妹妹就走了過來。張大龍指了指地上的小雜魚,說道:“咱把這些小雜魚收拾收拾,中午燉一鍋鮮魚湯,好久沒吃了,改善改善夥食。
”於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熟練地處理起魚來,母親一邊收拾,一邊念叨著讓大家小心別被魚刺紮到。
收拾完小雜魚,張大龍把剩下的大魚重新裝進蛇皮袋,準備下午趕著馬車去縣城賣個好價錢。
剛忙完,就聽到院子裏傳來王小虎的聲音,還伴隨著另一個人的腳步聲。
張大龍出門一看,原來是王小虎帶著他爹王石頭來了。王石頭今天沒出去攬木匠活兒,正窩在家裏呢。看到兒子拎著一條大鯉魚興高采烈地進門,他又驚又喜,忙問:“小虎,這魚哪來的呀?
”王小虎撓撓頭,傻笑著說:“爹,是我跟大龍哥一起去冰窟窿裏逮的!
”王石頭知道兒子從小就愛跟張大龍一起玩耍,不過這幾年兩人走動少了些。
這次能一起去抓魚,王石頭心裏滿是感激。
王小虎又接著興奮地說:“爹,大龍哥還說要雇我呢,一個月給六十塊工資!”
王石頭一聽,更是覺得張大龍這孩子仗義,於是就跟著兒子來當麵致謝。
兩人走進屋子,王石頭滿臉笑容,開口說道:“大龍啊,你能帶著小虎一起玩,叔就已經很感激了,咋還給他開工資呢?這可使不得。”
張大龍連忙擺擺手,認真地說:“石頭叔,您可別這麽說。小虎願意跟著我幹活,那肯定得有報酬。
我現在正琢磨著做些小買賣,以後不管掙多掙少,每個月都給小虎六十塊。要是以後生意好了,掙得多了,肯定再給他漲工資。您就放心吧,這事兒就這麽定了。剛開始起步難,您可千萬別嫌少。”
王石頭聽了,眼眶微微泛紅,激動地說:“大龍,你這孩子,太仗義了!咱村跟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誰願意帶著俺家小虎玩。”
王石頭本來想著說幾句話就走,可架不住張大龍熱情挽留,留下來喝了一碗魚湯,啃了兩個窩窩頭,吃得心滿意足才迴家,走的時候還不忘叮囑王小虎,讓他跟著大龍多幹活,別偷懶。
吃完飯,張大龍就去套馬車。說起這馬車,還是當初隊上分地的時候,分給他家的。
這馬也不是他家獨一份,他大爺和三叔也有份,三家合分了一匹馬。
最開始分牲畜,大家都想要牛,可張大龍這小子,偏偏就看上了生產隊那匹棗紅色的馬。
結果分到手後,他騎了沒幾次就沒興趣了。這下可好,這馬最後成了他幾個妹妹的“小祖宗”,每天妹妹們都得出去拔草喂它。
張大龍把馬車套好,把幾袋魚都搬到車上,招唿王小虎一聲,就趕著馬車往縣城去了。一路上,馬蹄噠噠,車輪滾滾,兩人有說有笑,滿心期待著到縣城把魚賣個好價錢。
下午三點半,張大龍和王小虎好不容易趕著馬車到了縣城農貿市場,本來以馬車的速度,兩人應該2點多就應該到縣城的,可誰想到走到楊家莊大橋的時候,一輛吉普車從馬車後麵超過馬車直接紮進十女河,最後還是張大龍脫光了衣服,拿著兵戳子把車玻璃雜碎把吉普車上的兩人救了出來,把人救上來後。張大龍吩咐王小虎,讓他趕緊在旁邊的樹林裏撿些幹柴生火。
火生起來後,三個人圍著火堆烤火。從交談中得知,這兩人是省裏下來的,應該是當官的,去他們縣的北方礦業辦事,中午在北方礦業喝了酒,正迴省城。
張大龍很納悶,這兩人怎麽這麽大膽,在冰冷的河裏泡了好一會兒,酒勁居然還沒消,那一身酒味別提多衝了。
張大龍見他倆確實沒什麽大礙,就讓王小虎從布袋裏掏出兩條魚,架在火上烤,隨後自己帶著王小虎,趕著馬車匆匆往縣城去了。
馬車停穩,張大龍趕忙拿出一個蛇皮袋放在地上,把魚剛擺在蛇皮袋上!剛擺上。一群人就“唿啦”一下圍了過來。
“呦,賣魚的啊!還有大鯉魚、黑魚呢!這咋賣呀?”有人扯著嗓子問。
張大龍一邊笑著,一邊打量著周圍的人,迴答道:“按說呢,得賣兩塊錢一斤,可今天天兒太冷了,俺倆也沒想著多掙錢,就按一塊五一斤吧。”
周圍的人一聽,好多人都咂著嘴搖頭:“貴了,太貴了!豬肉才八毛錢一斤,你這魚賣一塊五一斤,都能買兩斤豬肉了。”
張大龍聽了,搖了搖頭說:“嬸子,那可不一樣。買豬肉還得要肉票呢,每個月就那麽點限額。
我這魚不要肉票,您買迴去一條燉上,再放點粉條、豆腐啥的,一家人敞開了吃,多香多美呀。再說了,這麽冷的天,哪還有多少新鮮魚啊?您嫌貴,我還嫌費勁兒呢。”
張大龍這話一出口,不少人都暗暗點頭。想想也是,豬肉八毛錢一斤,可不光要肉票,還沒多少,去晚了就搶不著,真是有錢都花不出去。
縣城裏有好幾個小廠子,還有礦業局家屬院,這兒的人基本上都是本地的,也沒有啥農民工。
大家都想著吃好點,可沒票的話,有錢也花不出去。
花幾塊錢買條魚迴家,燉上一大鍋,再燜點米飯,或者貼幾個麵餅子,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一頓,也挺舒坦的。這麽一想,不少人心裏就有點動搖了。
“小夥子,便宜點唄,一塊五實在太貴啦,再便宜點我就買一條迴去吃。”還真有那不差錢又愛講價的,稍微琢磨了一下就開口了。
“嬸子,您都張嘴了,我要是不讓點,確實不太地道。這樣吧,我讓五分錢,一塊四毛五一斤,您挑條大的,行不?”張大龍本來就沒指望真按一塊五一斤賣,畢竟買賣嘛,都得有個討價還價的空間。
大夥心裏默默盤算,落了五分錢也是錢呐,而且這些魚個頭都不小,兩斤到三斤總是有的。這麽一算,買上一條魚花個三四塊錢,迴家還能美餐一頓,也算是奢侈一把了。
“來,小夥子,給嬸子挑一條大的。正好我家老頭子今天過生日,我剛去買肉,沒搶著。”
張大龍一聽說是老人過生日,趕忙在魚堆裏挑了一條看起來肥嘟嘟的、三四斤重的鯉魚,說道:“嬸子,您瞧這條魚,尾巴都是紅通通的,您家大叔吃了這條魚,往後您家的日子指定過得紅紅火火!”
“好好好,小夥子真會說話,我就要這一條了。”
張大龍拿過秤盤,用鉤子勾起魚鰓,一稱,說道:“您瞧好了,高高的三斤六兩呢,算您三斤半。一塊四毛五一斤,那就是……”他掰著手指頭算起來,“一塊四毛五乘以三斤半,嗯……一塊四毛五乘三是四塊三,再加上半斤七毛二五,一共是五塊零二分五,就收您五塊錢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