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瑕疵布
為了家族我隻能一門三不絕 作者:吃貨甜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了煙,李建國的態度明顯熱絡起來,一邊和張大龍嘮著家常,一邊帶著他往存放瑕疵布的倉庫走去。張大龍扭頭朝王小虎招招手,喊道:“小虎,趕著馬車跟上!”
到了存放瑕疵布的倉庫,李建國打開倉庫大門,隻見好幾千匹布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堆積如山。李建國大手一揮,爽快地說:“自己去挑吧!”
張大龍想起在家時問過他娘哪種布好賣,他娘說的確良、燈芯絨和勞動布在鄉下很受歡迎。於是,他滿臉堆笑地對李建國說道:“李大哥,我想要些的確良、燈芯絨和勞動布,聽說這些在鄉下好賣。”
李建國點點頭,附和道:“是啊,你說的這些布確實都挺受歡迎的。反正劉主任開的條子上說的是8塊錢一匹,你想拉多少就拉多少,先不拿錢。”
張大龍一聽,心裏一喜,覺得還得再使把勁。他立馬又從兜裏掏出10塊錢,不由分說地往李建國手裏塞,說道:“李大哥,那您再給指點指點,這些布裏頭哪些更好一點?”
李建國這次說什麽也不肯要,雙手擺得像撥浪鼓:“這可不行,使不得使不得!”
張大龍哪肯罷休,硬把錢塞到他手裏,還拍了拍李建國的手背,說道:“李大哥,咱兄弟第一次見麵,以後我要是靠這販布的買賣發了財,那肯定忘不了您!兄弟我吃肉,絕對不讓您喝湯!”
李建國頭一迴碰上這麽主動塞錢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又驚又喜又尷尬,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弄的啥事啊,你這兄弟太實在了!
”緩了緩神,他湊近張大龍,指著角落裏一小堆布說道:“兄弟,行!既然你這麽講義氣,我也不能含糊。看到那一小堆布沒?
那是我們內部人閑著沒事挑出來的,就稍微有點瑕疵,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和正經好布沒啥兩樣。
今天我做主了,你就拉那一堆,保準你迴去好賣!
張大龍聞言,心裏樂開了花,臉上堆滿了笑,心想著這錢可真是沒白花。要是不塞這錢,在這一千多匹布裏挑,還不知道要挑到猴年馬月才能找出像樣的。他忙不迭地對李建國說道:“李大哥,太謝謝你的指點了,以後您有啥事兒,招唿一聲,我張大龍絕對不含糊!”
隨後,張大龍和王小虎便在李建國的指點下開始挑布。張大龍一邊手腳麻利地挑著,一邊在心裏默默盤算。先裝上200匹。賣著看看,要是好賣,下次弄拖拉機來,多拉點。
兩人忙活了好一陣子,累得氣喘籲籲,後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才終於裝了200匹布。看著滿滿當當的馬車,張大龍心裏既滿足又有點遺憾,滿足的是能拉這麽多布迴去,遺憾的是不能把所有錢都花在這上頭。
臨要走的時候,李建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快步走到倉庫的一個角落,抱出兩匹窄幅布,朝著張大龍扔了過去,笑著說:“兄弟,這兩匹布你拿迴家去,縫縫補補啥的都能用。這是棉紡廠送布時捎帶過來的,也沒啥大用處,我們都不咋稀罕,你就拿去吧!”
張大龍原本想著客氣一下,可又一轉念,白給的東西哪有不要的道理。他伸手穩穩接住布,爽快地說:“李大哥,那我就不客氣了!您這幫忙可幫到底了,以後有機會,我肯定好好迴請您!”
告別了李建國,張大龍和王小虎爬上馬車,一人負責趕車,一人負責照看布匹。隨著一聲清脆的鞭響,馬車緩緩啟動,朝著家的方向駛去。
張大龍和王小虎趕著馬車一路顛簸,到家的時候,天色剛剛擦黑。冬天黑得早,這會兒還不到五點。張大龍把馬車趕迴自家院子,院子裏,大龍娘和妹妹們正忙著準備晚飯,聽到馬車的動靜,都趕忙放下手裏的活兒出來查看。
大龍娘瞧見馬車上滿滿當當的布,眼睛瞪得老大,驚得差點叫出聲,又趕緊捂住嘴,生怕被旁人聽見。
她快步走到正在卸車的張大龍身邊,壓低聲音,帶著幾分緊張和擔憂問道:“大龍啊,你這是在哪弄的這麽些布啊?”她心裏直犯嘀咕,生怕這些布來路不正,是兒子在別處搶來的。
張大龍看著母親緊張的模樣,笑著安撫道:“娘,您就放心吧,這是我在縣城供銷社買來的布。走,我拿幾匹迴屋,讓您瞅瞅這布咋樣。”說著,他利落地抱起幾匹布,大步走進屋裏。
大龍娘和妹妹們也趕忙跟了進去。大龍娘輕輕撫摸著布,嘴裏念叨著:“這布看著多好啊,哪像有瑕疵的樣子。城裏人就是講究,這麽好的布還嫌有瑕疵。”語氣裏滿是羨慕和感慨。
張大龍笑著解釋:“娘,這確實是瑕疵布,不過不仔細看,真瞧不出來。”
大龍娘搖搖頭,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這哪有啥瑕疵啊,要是咱鄉下人能穿上這樣的布做的衣裳,那不得高興壞了。城裏人穿衣裳就是講究,一點小毛病都瞧不上。”
張大龍接著問:“娘,現在咱鄉下做一條褲子得多少錢,做一件褂子又得用多少布、花多少錢呢?”
大龍娘一邊細細查看著這些布,手指輕輕摩挲著布料的紋理,一邊說道:“做一條褲子,差不多得三尺布,按現在的價錢,怎麽著也得四五塊錢。做一件褂子,大概要五尺布,怎麽也得七八塊錢。要是做一身衣裳,怎麽著也得十幾塊錢呢。這還不算手工錢,要是找村裏手巧的媳婦幫忙做,還得給人家送點東西當謝禮呢。”
張大龍在心裏默默計算著一匹布能出多少尺。算完後,他扭頭對妹妹說:“九鳳,英子。你倆趕緊去把大爺、三叔他們兩家都叫過來,就說有要緊事兒。”倆妹妹一聽,立馬蹦蹦跳跳地出門去了。
大爺和三叔匆匆趕到張大龍家,一進院子,目光就被滿滿一車布吸引。還沒等他們開口,張大龍就急切地把他們拉進屋裏。
剛進屋,大爺就忍不住發問:“大龍啊,你從哪兒弄來這麽多布?”
張大龍笑著迴應:“大爺,這是我從縣城供銷社弄迴來的瑕疵布。”
大爺大娘、三嬸和幾個妹妹一下子圍到布旁,一邊翻看一邊熱烈討論。妹妹們的眼睛瞪得像銅鈴,小手在布上輕輕摩挲,興奮地叫嚷:“這麽多漂亮布,終於能有新衣服穿啦!”以往家裏一年到頭都做不了一身新衣裳,這次見到這麽多布,妹妹們興奮得不行,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期待。
看著妹妹們的反應,張大龍清了清嗓子,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析:“大爺、三叔,你們看,做一條褲子加一件外套,差不多8尺布。咱這一匹布40尺,能做5身衣裳。現在做一身衣裳得十幾塊錢,可咱這一匹布才8塊錢,算下來一尺布才5毛錢。要是咱一塊錢一尺往外賣,你們說好不好賣?”
大爺和三叔聽後,滿臉驚訝,眼睛瞪得老大。大爺一拍大腿,激動地說:“咋不好賣!一塊錢一尺,鄉親們肯定搶著要!
大龍,你這腦子轉得可真快!”三叔也在一旁豎起大拇指:“是啊,大龍,你小子真有出息,想到這麽好的點子!”
妹妹們仰著小腦袋,看著侃侃而談的張大龍,眼神裏滿是驚訝與崇拜,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在她們心中,張大龍一直都是好吃懶做,多吃多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想到這次竟展現出如此精明能幹的一麵。
不過,大爺和三叔的興奮中也夾雜著擔憂。三叔皺著眉頭,語氣關切地說:“大龍啊,你幹這個,不怕人家說你投機倒把嗎?這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可不得了。”
張大龍不慌不忙,從兜裏掏出劉主任開的臨時工條子,說道:“大爺、三叔,你們別擔心。這是縣城供銷社劉主任專門給我開的條子。要是有人查,我就說是縣城供銷社下鄉賣布的臨時工。劉主任的兒子跟我有過命的 ,他特意幫我這個忙的。”
大爺接過條子,仔細端詳,眉頭漸漸舒展開:“有這條子,那就踏實多了。不過大龍,在外頭還是得多留個心眼兒,千萬別出啥岔子,正好明天鎮上趕集,咱先去集上試試,看看賣的怎麽樣?
張大龍點點頭,堅定地說:“大爺、三叔,我心裏有數。這次機會難得,咱們一起把這事兒幹好,讓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眼神都亮了!
到了存放瑕疵布的倉庫,李建國打開倉庫大門,隻見好幾千匹布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堆積如山。李建國大手一揮,爽快地說:“自己去挑吧!”
張大龍想起在家時問過他娘哪種布好賣,他娘說的確良、燈芯絨和勞動布在鄉下很受歡迎。於是,他滿臉堆笑地對李建國說道:“李大哥,我想要些的確良、燈芯絨和勞動布,聽說這些在鄉下好賣。”
李建國點點頭,附和道:“是啊,你說的這些布確實都挺受歡迎的。反正劉主任開的條子上說的是8塊錢一匹,你想拉多少就拉多少,先不拿錢。”
張大龍一聽,心裏一喜,覺得還得再使把勁。他立馬又從兜裏掏出10塊錢,不由分說地往李建國手裏塞,說道:“李大哥,那您再給指點指點,這些布裏頭哪些更好一點?”
李建國這次說什麽也不肯要,雙手擺得像撥浪鼓:“這可不行,使不得使不得!”
張大龍哪肯罷休,硬把錢塞到他手裏,還拍了拍李建國的手背,說道:“李大哥,咱兄弟第一次見麵,以後我要是靠這販布的買賣發了財,那肯定忘不了您!兄弟我吃肉,絕對不讓您喝湯!”
李建國頭一迴碰上這麽主動塞錢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又驚又喜又尷尬,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弄的啥事啊,你這兄弟太實在了!
”緩了緩神,他湊近張大龍,指著角落裏一小堆布說道:“兄弟,行!既然你這麽講義氣,我也不能含糊。看到那一小堆布沒?
那是我們內部人閑著沒事挑出來的,就稍微有點瑕疵,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和正經好布沒啥兩樣。
今天我做主了,你就拉那一堆,保準你迴去好賣!
張大龍聞言,心裏樂開了花,臉上堆滿了笑,心想著這錢可真是沒白花。要是不塞這錢,在這一千多匹布裏挑,還不知道要挑到猴年馬月才能找出像樣的。他忙不迭地對李建國說道:“李大哥,太謝謝你的指點了,以後您有啥事兒,招唿一聲,我張大龍絕對不含糊!”
隨後,張大龍和王小虎便在李建國的指點下開始挑布。張大龍一邊手腳麻利地挑著,一邊在心裏默默盤算。先裝上200匹。賣著看看,要是好賣,下次弄拖拉機來,多拉點。
兩人忙活了好一陣子,累得氣喘籲籲,後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才終於裝了200匹布。看著滿滿當當的馬車,張大龍心裏既滿足又有點遺憾,滿足的是能拉這麽多布迴去,遺憾的是不能把所有錢都花在這上頭。
臨要走的時候,李建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快步走到倉庫的一個角落,抱出兩匹窄幅布,朝著張大龍扔了過去,笑著說:“兄弟,這兩匹布你拿迴家去,縫縫補補啥的都能用。這是棉紡廠送布時捎帶過來的,也沒啥大用處,我們都不咋稀罕,你就拿去吧!”
張大龍原本想著客氣一下,可又一轉念,白給的東西哪有不要的道理。他伸手穩穩接住布,爽快地說:“李大哥,那我就不客氣了!您這幫忙可幫到底了,以後有機會,我肯定好好迴請您!”
告別了李建國,張大龍和王小虎爬上馬車,一人負責趕車,一人負責照看布匹。隨著一聲清脆的鞭響,馬車緩緩啟動,朝著家的方向駛去。
張大龍和王小虎趕著馬車一路顛簸,到家的時候,天色剛剛擦黑。冬天黑得早,這會兒還不到五點。張大龍把馬車趕迴自家院子,院子裏,大龍娘和妹妹們正忙著準備晚飯,聽到馬車的動靜,都趕忙放下手裏的活兒出來查看。
大龍娘瞧見馬車上滿滿當當的布,眼睛瞪得老大,驚得差點叫出聲,又趕緊捂住嘴,生怕被旁人聽見。
她快步走到正在卸車的張大龍身邊,壓低聲音,帶著幾分緊張和擔憂問道:“大龍啊,你這是在哪弄的這麽些布啊?”她心裏直犯嘀咕,生怕這些布來路不正,是兒子在別處搶來的。
張大龍看著母親緊張的模樣,笑著安撫道:“娘,您就放心吧,這是我在縣城供銷社買來的布。走,我拿幾匹迴屋,讓您瞅瞅這布咋樣。”說著,他利落地抱起幾匹布,大步走進屋裏。
大龍娘和妹妹們也趕忙跟了進去。大龍娘輕輕撫摸著布,嘴裏念叨著:“這布看著多好啊,哪像有瑕疵的樣子。城裏人就是講究,這麽好的布還嫌有瑕疵。”語氣裏滿是羨慕和感慨。
張大龍笑著解釋:“娘,這確實是瑕疵布,不過不仔細看,真瞧不出來。”
大龍娘搖搖頭,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這哪有啥瑕疵啊,要是咱鄉下人能穿上這樣的布做的衣裳,那不得高興壞了。城裏人穿衣裳就是講究,一點小毛病都瞧不上。”
張大龍接著問:“娘,現在咱鄉下做一條褲子得多少錢,做一件褂子又得用多少布、花多少錢呢?”
大龍娘一邊細細查看著這些布,手指輕輕摩挲著布料的紋理,一邊說道:“做一條褲子,差不多得三尺布,按現在的價錢,怎麽著也得四五塊錢。做一件褂子,大概要五尺布,怎麽也得七八塊錢。要是做一身衣裳,怎麽著也得十幾塊錢呢。這還不算手工錢,要是找村裏手巧的媳婦幫忙做,還得給人家送點東西當謝禮呢。”
張大龍在心裏默默計算著一匹布能出多少尺。算完後,他扭頭對妹妹說:“九鳳,英子。你倆趕緊去把大爺、三叔他們兩家都叫過來,就說有要緊事兒。”倆妹妹一聽,立馬蹦蹦跳跳地出門去了。
大爺和三叔匆匆趕到張大龍家,一進院子,目光就被滿滿一車布吸引。還沒等他們開口,張大龍就急切地把他們拉進屋裏。
剛進屋,大爺就忍不住發問:“大龍啊,你從哪兒弄來這麽多布?”
張大龍笑著迴應:“大爺,這是我從縣城供銷社弄迴來的瑕疵布。”
大爺大娘、三嬸和幾個妹妹一下子圍到布旁,一邊翻看一邊熱烈討論。妹妹們的眼睛瞪得像銅鈴,小手在布上輕輕摩挲,興奮地叫嚷:“這麽多漂亮布,終於能有新衣服穿啦!”以往家裏一年到頭都做不了一身新衣裳,這次見到這麽多布,妹妹們興奮得不行,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期待。
看著妹妹們的反應,張大龍清了清嗓子,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析:“大爺、三叔,你們看,做一條褲子加一件外套,差不多8尺布。咱這一匹布40尺,能做5身衣裳。現在做一身衣裳得十幾塊錢,可咱這一匹布才8塊錢,算下來一尺布才5毛錢。要是咱一塊錢一尺往外賣,你們說好不好賣?”
大爺和三叔聽後,滿臉驚訝,眼睛瞪得老大。大爺一拍大腿,激動地說:“咋不好賣!一塊錢一尺,鄉親們肯定搶著要!
大龍,你這腦子轉得可真快!”三叔也在一旁豎起大拇指:“是啊,大龍,你小子真有出息,想到這麽好的點子!”
妹妹們仰著小腦袋,看著侃侃而談的張大龍,眼神裏滿是驚訝與崇拜,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在她們心中,張大龍一直都是好吃懶做,多吃多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想到這次竟展現出如此精明能幹的一麵。
不過,大爺和三叔的興奮中也夾雜著擔憂。三叔皺著眉頭,語氣關切地說:“大龍啊,你幹這個,不怕人家說你投機倒把嗎?這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可不得了。”
張大龍不慌不忙,從兜裏掏出劉主任開的臨時工條子,說道:“大爺、三叔,你們別擔心。這是縣城供銷社劉主任專門給我開的條子。要是有人查,我就說是縣城供銷社下鄉賣布的臨時工。劉主任的兒子跟我有過命的 ,他特意幫我這個忙的。”
大爺接過條子,仔細端詳,眉頭漸漸舒展開:“有這條子,那就踏實多了。不過大龍,在外頭還是得多留個心眼兒,千萬別出啥岔子,正好明天鎮上趕集,咱先去集上試試,看看賣的怎麽樣?
張大龍點點頭,堅定地說:“大爺、三叔,我心裏有數。這次機會難得,咱們一起把這事兒幹好,讓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眼神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