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接下來的幾天,石添在家總是手機不離手,隻要一看到丹洋的消息提示,臉上便會不自覺地露出淡淡的笑容,眼神專注得如同在凝視世間最珍貴的寶物。這個反常的舉動,自然沒能逃過媽媽敏銳的眼睛。
午後,陽光如同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客廳裏。石添正坐在沙發上與丹洋聊得投入,媽媽從裏屋走了出來,腳步輕盈得如同春日裏的柳絮,輕輕在他身旁坐下。“添兒,你最近老是拿著手機,和誰聊得這麽開心呀?” 媽媽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好奇,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關切,恰似春日暖陽般溫暖。
石添微微一怔,手指在屏幕上的動作瞬間停住,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坦白。他放下手機,看著媽媽,輕聲說道:“媽,我談戀愛了。”
媽媽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臉上綻開了笑容,眼角的魚尾紋都透著喜悅,仿佛一朵盛開的菊花:“哎呀,我家添兒長大了,談戀愛是好事啊!快給媽說說,這姑娘是哪兒的,是做什麽的?”
石添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也跟著笑了笑,說:“她是湖南人,我們也是剛剛認識的。”
然而,媽媽的笑容在聽到 “湖南人” 這三個字後,如同春日裏的殘雪,漸漸消融。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流露出擔憂,嘴角不自覺地下撇:“添兒,南北方生活差異可大著呢。尤其是湖南人,頓頓飯都吃辣椒,光飲食方麵就不合適。而且湖南那邊氣候潮濕,咱北方人去了都不一定適應。還有逢年過節,兩邊的習俗也不一樣,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磨合好的。你可別一時衝動,得慎重考慮考慮。”
石添聽著媽媽的話,心裏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揪住,感到一陣委屈。他知道媽媽是為自己好,但他和丹洋在一起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感情卻如春日裏瘋長的藤蔓,日益深厚。他還沒有想那麽遠,隻知道現在他們兩人相愛,這些所謂的差異在他看來不過是溪流中的幾塊石頭,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媽,我知道您擔心什麽,但我和她相處得挺好的。我們會慢慢磨合的,您就別操心了。” 石添試圖讓媽媽放心,眼神中帶著一絲懇求,如同一隻渴望得到理解的小鹿。
媽媽卻搖了搖頭,語氣有些嚴肅,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堅持:“添兒,感情的事可不能這麽簡單。戀愛和結婚過日子是兩迴事,你從小在北方長大,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都和南方人不一樣。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磨合好的。你可別到時候後悔,那時候再想迴頭就晚了。”
石添不想和媽媽解釋太多,他知道此刻說什麽媽媽可能都聽不進去。“媽,我知道了,我會考慮的。” 他無奈地說道,心裏卻依然堅定著自己對丹洋的感情,如同暴風雨中的燈塔,屹立不倒。
年假不知不覺就快過完了,感覺過了大年初一之後的每天都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轉瞬就到了初五。石添看著日曆,心中滿是感慨。這幾天,雖然老家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紅燈籠如明豔的花朵高高掛起,鞭炮聲似歡快的鼓點此起彼伏,親朋好友們相互拜年,熱鬧非凡。但對石添來說,日子宛如平淡無奇的樂章,缺失了靈動的音符,如同燉煮多日卻未加鹽的雞湯,寡淡無味。以往,他和丹洋在一起時,哪怕隻是簡單地散散步、聊聊天,都覺得無比幸福,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可現在,沒有了丹洋的陪伴,即便身處熱鬧的過年氛圍中,他也覺得孤單,仿佛置身於喧囂中的孤島,周圍的熱鬧與他無關。
再加上那天林靜的負氣離開,石添的心裏始終有一種負罪感。他知道,自己的一些行為和言語給林靜帶來了傷害,雖然他已經盡力去解釋、去彌補,但林靜離去時那失望的眼神,始終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像一根尖銳的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每一次迴想都伴隨著一陣刺痛。
想到明天就要迴北京上班了,石添心中竟湧起一絲期待。他覺得,迴到北京,迴到熟悉的工作環境,或許能讓自己好過點。在那裏,他可以見到丹洋,和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在那裏,他可以忙碌起來,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惱,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曙光。
這一晚,石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望著窗外的夜空,星星點點,如同鑲嵌在黑色綢緞上的寶石,思緒萬千。他期待著明天的旅程,期待著能早日見到心愛的丹洋,也期待著能盡快放下心中的負擔,重新開始,如同在黑暗中期待黎明的曙光。
初六一大早,晨曦微露,石添就告別了媽媽和姥姥,坐上了去北京的長途車。一路上他既興奮又沮喪,興奮的是距離與丹洋見麵更近了,每靠近北京一分,他的心就雀躍一分;沮喪的是,媽媽對自己戀愛這件事如此地擔憂,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長途車緩緩駛出縣城,石添望著窗外逐漸遠去的熟悉景象,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可他的思緒卻始終圍繞著丹洋和媽媽。他的眼神時而溫柔,時而憂慮,如同平靜的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他拿出手機,看著和丹洋的聊天記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那些甜蜜的話語,那些相互的關心和問候,仿佛讓他置身於與丹洋相處的溫馨時光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點見到丹洋,將自己這些天的思念和委屈都傾訴給她聽,就像漂泊的遊子渴望迴到溫暖的港灣。
然而,一想到媽媽那擔憂的神情和嚴肅的話語,石添的笑容又漸漸消失了。他知道媽媽是愛他的,媽媽的擔憂也是出於對他的關心。可他不明白,為什麽媽媽不能接受丹洋,為什麽要對他們的感情如此不看好。他在心裏默默想著,一定要找個機會,讓媽媽真正了解丹洋,讓媽媽知道他們是真心相愛的,那些所謂的 差異並不能成為他們在一起的阻礙,就像要為他們的愛情搭建一座跨越鴻溝的橋梁。
長途車在公路上繼續行駛,車內的乘客們或閉目養神,或小聲交談。石添靠在座位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在夢中,他看到丹洋笑容燦爛地向他走來,他們手牽著手,漫步在熟悉的公園裏,周圍的一切都那麽美好,陽光明媚,花朵綻放,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他們的愛情歡唿。可就在這時,媽媽的身影突然出現,她的臉上滿是不滿和擔憂,不停地勸說石添放棄這段感情。石添想要解釋,卻發現自己怎麽也說不出話來,喉嚨像被堵住了一樣,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丹洋的笑容漸漸消失,她的身影也越來越遠。他的眼神中瞬間充滿了恐懼和掙紮,身體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仿佛墜入了無盡的深淵。突然,他從夢中驚醒,大口喘著粗氣,額頭上滿是汗珠,眼神中還殘留著夢中的恐懼,心髒在胸腔裏劇烈跳動,如同一隻受驚的小鹿。
“兄弟,醒醒,到服務區了,休息一下吧。” 乘務員的聲音將石添從噩夢中喚醒。他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出了一身冷汗,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服務區裏人來人往,石添下車活動了一下身體,然後去買了瓶水。他坐在休息區的長椅上,看著周圍的人們,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迴到北京後,要和丹洋好好商量一下,如何讓媽媽接受他們的感情。他的眼神堅定,仿佛在心底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再次迴到車上,石添的心情變得更加堅定。他相信,隻要他和丹洋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得到媽媽的祝福。隨著長途車再次啟動,石添望著前方的道路,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與丹洋的重逢,也期待著能夠解決這段感情中遇到的難題,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看到了盡頭的光明。
石添一路輾轉,經曆了漫長的旅途,當他終於到達庫房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冬日的陽光有些微弱,照在身上也感受不到太多的暖意。石添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庫房,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大爺。
李大爺比石添早一天到,此時他正打掃著院子裏的落葉,掃帚在地麵上劃過有節奏的聲響,像是在演奏一首古老的歌謠。看到石添進來,李大爺臉上露出了笑容,眼角的皺紋都透著親切:“添兒,可算盼到你了,路上累壞了吧。”
石添笑了笑,走上前去:“大爺,我給您從家裏帶了文安有名的熏豬肘,您嚐嚐。” 說著,石添把手中的包裹遞給李大爺,包裹上還帶著家的溫度,帶著他對李大爺滿滿的敬意。
李大爺接過包裹,臉上滿是高興,把石添迎進屋裏:“哎呀,你這孩子,總是這麽貼心,我可就好這一口。” 隨後,李大爺熱情地招唿石添坐下,又拿出了一瓶酒:“來,添兒,陪大爺喝幾杯。咱爺倆好好嘮嘮。”
幾杯酒下肚,石添的臉上泛起了紅暈,如同天邊的晚霞,心中的愁緒也漸漸湧上心頭。他忍不住和李大爺說起了媽媽對他戀愛的態度。
“老爺子,我媽知道我談戀愛了,可一聽丹洋是湖南人,就特別擔心,說南北方差異大,不合適。” 石添有些無奈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像在迷霧中迷失方向的旅人。
李大爺聽後,咂了咂嘴,微微點頭,臉上帶著理解的神情:“添兒啊,其實你媽這顧慮,咱都能懂。她這是為你往後的日子盤算呢,南北方那差異確實有,這飲食、生活習性啥的,都不一樣嘞。” 李大爺頓了頓,抿了一口酒,繼續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事兒。那時候,我在陝西打工的時候喜歡上一個當地姑娘,家裏人也反對,說這說那的。但我就認定她了,當年這個姑娘就是現在你大媽。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們過得很好呀。所以啊,你和丹洋要是真心喜歡對方,就別輕易放棄,一起想辦法,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還知道有個小夥子,娶了個四川姑娘,剛開始家裏人也擔心吃辣的問題,後來小夥子跟著姑娘學會了吃辣,還愛上了川菜,一家人不也和和睦睦的。你們呀,多互相理解包容,肯定行。感情這事兒,隻要兩個人一條心,啥困難都能克服。”
石添聽著李大爺的話,輕輕歎了口氣,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李大爺,您說得對,我也希望我媽能早點接受丹洋。”
兩人又喝了幾杯酒,李大爺繼續安慰著石添,給他講了一些身邊南北方結合的家庭幸福生活的例子,讓石添對未來又多了幾分信心。石添聽著李大爺的話,心中默默期待著,期待著丹洋和媽媽能有一個愉快的見麵,期待著媽媽能改變對這段感情的看法,像在黑暗中期待黎明的到來。
晚上,石添躺在宿舍的床上,幾兩白酒讓他感覺稍微有點暈,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彌漫著思念的味道。他急切地拿起手機,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按動,打開與丹洋的聊天模式,心中滿是對她的牽掛,迅速地敲下一行字:“寶貝,我已經順利到北京啦,一路上腦海裏全是你的影子,沒你在身邊,總覺得缺點什麽,我想你了。” 發送完消息,石添緊緊地握著手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眼神中滿是期待,仿佛這樣就能加快丹洋迴複的速度,像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曙光。
沒過多久,手機屏幕亮起,石添的心跳也隨之加快,趕忙打開消息。丹洋的迴複映入眼簾:“哥哥,你可算到啦,我這一天都在擔心你,一直在想你到哪兒了。路上累不累呀?有沒有好好休息?讓我這頓擔心。” 看著丹洋一連串的關心,石添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裏就像被陽光照耀著,溫暖無比,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起來。
他迫不及待地迴複道:“我不累,你別擔心啦。就是這幾天沒見到你,心裏空落落的,做什麽都沒心思。你呢,最近過得怎麽樣?有沒有好好吃飯,按時睡覺?” 發完消息,石添又補充了一個可愛的表情包,希望能給丹洋帶去一絲歡樂,像在寒冷的冬天給她送去一束溫暖的陽光。
很快,丹洋的消息再次傳來:“我呀,每天都在掰著手指頭數日子,就盼著能早點見到你。一閑下來就想你。吃飯也沒什麽胃口,不過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對了,我元宵節那天就迴去,正月十六上午能到北京哦,想到很快就能見到你,我就特別開心。”
石添看到丹洋說即將迴來,心中一陣激動,仿佛有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敲擊:“太好了寶貝,我都等不及要見到你了。這幾天我滿腦子都是我們見麵時的場景,想著到時候要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把你緊緊地擁在懷裏。到時候我去接你,你可不許太辛苦,有什麽行李都等我來拿。”
發完消息,石添靠在枕頭上,腦海中開始想象著與丹洋見麵時的場景。他仿佛看到丹洋從出站口走出來,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腳步輕快地向他飛奔而來,他會緊緊地抱住她,感受她的溫度,聆聽她的心跳。一想到能再次見到丹洋,能與她緊緊相擁,石添的心就像被蜜填滿了一樣,甜滋滋的,之前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瞬間消散。
而此刻的丹洋,正坐在家裏的沙發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睛緊緊盯著手機屏幕,臉上帶著甜蜜的笑容,看著石添發來的消息。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雙手緊緊握著手機,就像握住了全世界。她輕輕撫摸著手機屏幕,就像撫摸著石添的臉龐,眼神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心中滿是對重逢的期待。她想象著石添在人群中一眼認出她,然後向她飛奔而來的樣子,臉上不禁泛起了紅暈,對於她來說,與石添分離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迴到石添的身邊,感受他的溫暖,聆聽他的聲音,和他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兩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雖然隔著屏幕,但濃濃的愛意卻仿佛要溢出來。他們分享著彼此的生活點滴,訴說著思念之情,仿佛有說不完的話。石添並沒有和丹洋提起他媽媽對他們在一起的態度,他怕給丹洋帶來壓力。在這個寒冷的夜晚,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溫暖,期待著元宵節後的重逢,期待著能再次緊緊相擁,永不分離。
接下來的幾天,石添在家總是手機不離手,隻要一看到丹洋的消息提示,臉上便會不自覺地露出淡淡的笑容,眼神專注得如同在凝視世間最珍貴的寶物。這個反常的舉動,自然沒能逃過媽媽敏銳的眼睛。
午後,陽光如同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客廳裏。石添正坐在沙發上與丹洋聊得投入,媽媽從裏屋走了出來,腳步輕盈得如同春日裏的柳絮,輕輕在他身旁坐下。“添兒,你最近老是拿著手機,和誰聊得這麽開心呀?” 媽媽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好奇,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關切,恰似春日暖陽般溫暖。
石添微微一怔,手指在屏幕上的動作瞬間停住,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坦白。他放下手機,看著媽媽,輕聲說道:“媽,我談戀愛了。”
媽媽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臉上綻開了笑容,眼角的魚尾紋都透著喜悅,仿佛一朵盛開的菊花:“哎呀,我家添兒長大了,談戀愛是好事啊!快給媽說說,這姑娘是哪兒的,是做什麽的?”
石添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也跟著笑了笑,說:“她是湖南人,我們也是剛剛認識的。”
然而,媽媽的笑容在聽到 “湖南人” 這三個字後,如同春日裏的殘雪,漸漸消融。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流露出擔憂,嘴角不自覺地下撇:“添兒,南北方生活差異可大著呢。尤其是湖南人,頓頓飯都吃辣椒,光飲食方麵就不合適。而且湖南那邊氣候潮濕,咱北方人去了都不一定適應。還有逢年過節,兩邊的習俗也不一樣,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磨合好的。你可別一時衝動,得慎重考慮考慮。”
石添聽著媽媽的話,心裏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揪住,感到一陣委屈。他知道媽媽是為自己好,但他和丹洋在一起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感情卻如春日裏瘋長的藤蔓,日益深厚。他還沒有想那麽遠,隻知道現在他們兩人相愛,這些所謂的差異在他看來不過是溪流中的幾塊石頭,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媽,我知道您擔心什麽,但我和她相處得挺好的。我們會慢慢磨合的,您就別操心了。” 石添試圖讓媽媽放心,眼神中帶著一絲懇求,如同一隻渴望得到理解的小鹿。
媽媽卻搖了搖頭,語氣有些嚴肅,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堅持:“添兒,感情的事可不能這麽簡單。戀愛和結婚過日子是兩迴事,你從小在北方長大,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都和南方人不一樣。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磨合好的。你可別到時候後悔,那時候再想迴頭就晚了。”
石添不想和媽媽解釋太多,他知道此刻說什麽媽媽可能都聽不進去。“媽,我知道了,我會考慮的。” 他無奈地說道,心裏卻依然堅定著自己對丹洋的感情,如同暴風雨中的燈塔,屹立不倒。
年假不知不覺就快過完了,感覺過了大年初一之後的每天都如白駒過隙般飛逝,轉瞬就到了初五。石添看著日曆,心中滿是感慨。這幾天,雖然老家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紅燈籠如明豔的花朵高高掛起,鞭炮聲似歡快的鼓點此起彼伏,親朋好友們相互拜年,熱鬧非凡。但對石添來說,日子宛如平淡無奇的樂章,缺失了靈動的音符,如同燉煮多日卻未加鹽的雞湯,寡淡無味。以往,他和丹洋在一起時,哪怕隻是簡單地散散步、聊聊天,都覺得無比幸福,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可現在,沒有了丹洋的陪伴,即便身處熱鬧的過年氛圍中,他也覺得孤單,仿佛置身於喧囂中的孤島,周圍的熱鬧與他無關。
再加上那天林靜的負氣離開,石添的心裏始終有一種負罪感。他知道,自己的一些行為和言語給林靜帶來了傷害,雖然他已經盡力去解釋、去彌補,但林靜離去時那失望的眼神,始終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像一根尖銳的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每一次迴想都伴隨著一陣刺痛。
想到明天就要迴北京上班了,石添心中竟湧起一絲期待。他覺得,迴到北京,迴到熟悉的工作環境,或許能讓自己好過點。在那裏,他可以見到丹洋,和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在那裏,他可以忙碌起來,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惱,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曙光。
這一晚,石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望著窗外的夜空,星星點點,如同鑲嵌在黑色綢緞上的寶石,思緒萬千。他期待著明天的旅程,期待著能早日見到心愛的丹洋,也期待著能盡快放下心中的負擔,重新開始,如同在黑暗中期待黎明的曙光。
初六一大早,晨曦微露,石添就告別了媽媽和姥姥,坐上了去北京的長途車。一路上他既興奮又沮喪,興奮的是距離與丹洋見麵更近了,每靠近北京一分,他的心就雀躍一分;沮喪的是,媽媽對自己戀愛這件事如此地擔憂,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長途車緩緩駛出縣城,石添望著窗外逐漸遠去的熟悉景象,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可他的思緒卻始終圍繞著丹洋和媽媽。他的眼神時而溫柔,時而憂慮,如同平靜的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他拿出手機,看著和丹洋的聊天記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那些甜蜜的話語,那些相互的關心和問候,仿佛讓他置身於與丹洋相處的溫馨時光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點見到丹洋,將自己這些天的思念和委屈都傾訴給她聽,就像漂泊的遊子渴望迴到溫暖的港灣。
然而,一想到媽媽那擔憂的神情和嚴肅的話語,石添的笑容又漸漸消失了。他知道媽媽是愛他的,媽媽的擔憂也是出於對他的關心。可他不明白,為什麽媽媽不能接受丹洋,為什麽要對他們的感情如此不看好。他在心裏默默想著,一定要找個機會,讓媽媽真正了解丹洋,讓媽媽知道他們是真心相愛的,那些所謂的 差異並不能成為他們在一起的阻礙,就像要為他們的愛情搭建一座跨越鴻溝的橋梁。
長途車在公路上繼續行駛,車內的乘客們或閉目養神,或小聲交談。石添靠在座位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在夢中,他看到丹洋笑容燦爛地向他走來,他們手牽著手,漫步在熟悉的公園裏,周圍的一切都那麽美好,陽光明媚,花朵綻放,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他們的愛情歡唿。可就在這時,媽媽的身影突然出現,她的臉上滿是不滿和擔憂,不停地勸說石添放棄這段感情。石添想要解釋,卻發現自己怎麽也說不出話來,喉嚨像被堵住了一樣,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丹洋的笑容漸漸消失,她的身影也越來越遠。他的眼神中瞬間充滿了恐懼和掙紮,身體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仿佛墜入了無盡的深淵。突然,他從夢中驚醒,大口喘著粗氣,額頭上滿是汗珠,眼神中還殘留著夢中的恐懼,心髒在胸腔裏劇烈跳動,如同一隻受驚的小鹿。
“兄弟,醒醒,到服務區了,休息一下吧。” 乘務員的聲音將石添從噩夢中喚醒。他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出了一身冷汗,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服務區裏人來人往,石添下車活動了一下身體,然後去買了瓶水。他坐在休息區的長椅上,看著周圍的人們,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迴到北京後,要和丹洋好好商量一下,如何讓媽媽接受他們的感情。他的眼神堅定,仿佛在心底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再次迴到車上,石添的心情變得更加堅定。他相信,隻要他和丹洋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得到媽媽的祝福。隨著長途車再次啟動,石添望著前方的道路,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與丹洋的重逢,也期待著能夠解決這段感情中遇到的難題,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看到了盡頭的光明。
石添一路輾轉,經曆了漫長的旅途,當他終於到達庫房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冬日的陽光有些微弱,照在身上也感受不到太多的暖意。石添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庫房,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大爺。
李大爺比石添早一天到,此時他正打掃著院子裏的落葉,掃帚在地麵上劃過有節奏的聲響,像是在演奏一首古老的歌謠。看到石添進來,李大爺臉上露出了笑容,眼角的皺紋都透著親切:“添兒,可算盼到你了,路上累壞了吧。”
石添笑了笑,走上前去:“大爺,我給您從家裏帶了文安有名的熏豬肘,您嚐嚐。” 說著,石添把手中的包裹遞給李大爺,包裹上還帶著家的溫度,帶著他對李大爺滿滿的敬意。
李大爺接過包裹,臉上滿是高興,把石添迎進屋裏:“哎呀,你這孩子,總是這麽貼心,我可就好這一口。” 隨後,李大爺熱情地招唿石添坐下,又拿出了一瓶酒:“來,添兒,陪大爺喝幾杯。咱爺倆好好嘮嘮。”
幾杯酒下肚,石添的臉上泛起了紅暈,如同天邊的晚霞,心中的愁緒也漸漸湧上心頭。他忍不住和李大爺說起了媽媽對他戀愛的態度。
“老爺子,我媽知道我談戀愛了,可一聽丹洋是湖南人,就特別擔心,說南北方差異大,不合適。” 石添有些無奈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像在迷霧中迷失方向的旅人。
李大爺聽後,咂了咂嘴,微微點頭,臉上帶著理解的神情:“添兒啊,其實你媽這顧慮,咱都能懂。她這是為你往後的日子盤算呢,南北方那差異確實有,這飲食、生活習性啥的,都不一樣嘞。” 李大爺頓了頓,抿了一口酒,繼續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事兒。那時候,我在陝西打工的時候喜歡上一個當地姑娘,家裏人也反對,說這說那的。但我就認定她了,當年這個姑娘就是現在你大媽。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們過得很好呀。所以啊,你和丹洋要是真心喜歡對方,就別輕易放棄,一起想辦法,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還知道有個小夥子,娶了個四川姑娘,剛開始家裏人也擔心吃辣的問題,後來小夥子跟著姑娘學會了吃辣,還愛上了川菜,一家人不也和和睦睦的。你們呀,多互相理解包容,肯定行。感情這事兒,隻要兩個人一條心,啥困難都能克服。”
石添聽著李大爺的話,輕輕歎了口氣,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李大爺,您說得對,我也希望我媽能早點接受丹洋。”
兩人又喝了幾杯酒,李大爺繼續安慰著石添,給他講了一些身邊南北方結合的家庭幸福生活的例子,讓石添對未來又多了幾分信心。石添聽著李大爺的話,心中默默期待著,期待著丹洋和媽媽能有一個愉快的見麵,期待著媽媽能改變對這段感情的看法,像在黑暗中期待黎明的到來。
晚上,石添躺在宿舍的床上,幾兩白酒讓他感覺稍微有點暈,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彌漫著思念的味道。他急切地拿起手機,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按動,打開與丹洋的聊天模式,心中滿是對她的牽掛,迅速地敲下一行字:“寶貝,我已經順利到北京啦,一路上腦海裏全是你的影子,沒你在身邊,總覺得缺點什麽,我想你了。” 發送完消息,石添緊緊地握著手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眼神中滿是期待,仿佛這樣就能加快丹洋迴複的速度,像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曙光。
沒過多久,手機屏幕亮起,石添的心跳也隨之加快,趕忙打開消息。丹洋的迴複映入眼簾:“哥哥,你可算到啦,我這一天都在擔心你,一直在想你到哪兒了。路上累不累呀?有沒有好好休息?讓我這頓擔心。” 看著丹洋一連串的關心,石添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裏就像被陽光照耀著,溫暖無比,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起來。
他迫不及待地迴複道:“我不累,你別擔心啦。就是這幾天沒見到你,心裏空落落的,做什麽都沒心思。你呢,最近過得怎麽樣?有沒有好好吃飯,按時睡覺?” 發完消息,石添又補充了一個可愛的表情包,希望能給丹洋帶去一絲歡樂,像在寒冷的冬天給她送去一束溫暖的陽光。
很快,丹洋的消息再次傳來:“我呀,每天都在掰著手指頭數日子,就盼著能早點見到你。一閑下來就想你。吃飯也沒什麽胃口,不過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對了,我元宵節那天就迴去,正月十六上午能到北京哦,想到很快就能見到你,我就特別開心。”
石添看到丹洋說即將迴來,心中一陣激動,仿佛有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敲擊:“太好了寶貝,我都等不及要見到你了。這幾天我滿腦子都是我們見麵時的場景,想著到時候要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把你緊緊地擁在懷裏。到時候我去接你,你可不許太辛苦,有什麽行李都等我來拿。”
發完消息,石添靠在枕頭上,腦海中開始想象著與丹洋見麵時的場景。他仿佛看到丹洋從出站口走出來,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腳步輕快地向他飛奔而來,他會緊緊地抱住她,感受她的溫度,聆聽她的心跳。一想到能再次見到丹洋,能與她緊緊相擁,石添的心就像被蜜填滿了一樣,甜滋滋的,之前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瞬間消散。
而此刻的丹洋,正坐在家裏的沙發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睛緊緊盯著手機屏幕,臉上帶著甜蜜的笑容,看著石添發來的消息。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雙手緊緊握著手機,就像握住了全世界。她輕輕撫摸著手機屏幕,就像撫摸著石添的臉龐,眼神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心中滿是對重逢的期待。她想象著石添在人群中一眼認出她,然後向她飛奔而來的樣子,臉上不禁泛起了紅暈,對於她來說,與石添分離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迴到石添的身邊,感受他的溫暖,聆聽他的聲音,和他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兩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雖然隔著屏幕,但濃濃的愛意卻仿佛要溢出來。他們分享著彼此的生活點滴,訴說著思念之情,仿佛有說不完的話。石添並沒有和丹洋提起他媽媽對他們在一起的態度,他怕給丹洋帶來壓力。在這個寒冷的夜晚,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溫暖,期待著元宵節後的重逢,期待著能再次緊緊相擁,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