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茴香餃子的考驗
第八十九章
石添敲響了門,那清脆的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裏迴蕩,也敲在了丹洋緊繃的心弦上。丹洋下意識地抓緊了手中的禮物,唿吸急促起來。麵對愛情中的重要時刻,總是伴隨著難以抑製的緊張,那是因為她太在乎,在乎對方,也在乎這段關係的走向。
不多時,石添隱隱聽到屋裏有人緩緩朝門口走來。門緩緩打開,石添的媽媽係著圍裙,雙手沾著麵,出現在門裏。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石添身旁的丹洋,先是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石添會帶著女孩來得這麽快。就在這一瞬間,丹洋感覺自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幾乎無法唿吸,目光慌亂地落在石添媽媽身上,卻又不敢直視,隻能微微低著頭,雙腳也不自覺地往石添身後縮了縮。
石添媽媽看到丹洋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眼前的姑娘穿著簡約大方的連衣裙,畫著淡雅妝容,烏黑的馬尾辮柔順地垂在腦後,整個人散發著青春與溫婉的氣息,模樣更是漂亮得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石添媽媽很快就恢複了大方得體的笑容,熱情地說道:“哎呀,姑娘來啦,快進來快進來。” 她一邊說著,一邊側身讓出路,還不忘用胳膊蹭了蹭臉上不小心沾上的麵粉。
丹洋微微點頭,小聲說道:“阿姨好。” 聲音小得如同蚊子嗡嗡叫,帶著明顯的緊張與拘謹。她的臉頰紅撲撲的,像熟透的蘋果,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邁進屋裏,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綿軟無力。
老姨正抱著孩子坐在沙發上,看到丹洋進來,立即笑著打招唿:“姑娘,快過來坐。” 她懷裏的多多似乎也感受到了熱鬧的氛圍,揮舞著小手,嘴裏發出 “咿呀” 的聲音。姥姥正在餐桌上包著餃子,見丹洋進來,立即抬起頭,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來啦,快坐快坐,一路過來累壞了吧。”
丹洋被這熱情的招唿弄得更加局促,她緊緊跟在石添身後,小聲迴應著:“謝謝老姨,謝謝姥姥。” 說話間,她偷偷看了一眼石添,像是在尋求依靠。石添感受到丹洋的緊張,輕輕握了一下她的胳膊,給她一個安慰的眼神,然後對家人說道:“這就是丹洋。”
老姨笑著說:“丹洋啊,聽小添說起過你,今天可算見到真人了,長得真俊。” 丹洋聽到誇獎,臉更紅了,羞澀地說道:“老姨過獎了。” 隨後,丹洋把手中的禮物遞過去,小心翼翼地說:“這是給您和寶寶帶的一點小禮物,不成敬意。” 老姨連忙道謝,說道:“哎呀,來就來唄,還帶什麽禮物,太客氣了。”
此時,屋內彌漫著餃子餡的香氣,溫馨的氛圍稍微驅散了丹洋心中的緊張,隻是她依然有些拘謹,坐在沙發邊上,雙手放在膝蓋上,腰杆挺得筆直,眼睛不時地偷偷觀察著石添家人的反應。
寒暄過後,氣氛陷入一陣微妙的平靜,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絲緊張。姥姥在餐桌邊,雙手熟練地擺弄著餃子皮,目光卻時不時地落在丹洋身上。她看著丹洋漂亮的麵龐,越看越歡喜,臉上的笑容如同花朵般燦爛,心裏想著:這姑娘長得可真標誌,而且一看就是個懂事的孩子。
石添的媽媽坐在沙發另一側,她微微調整了下坐姿,臉上掛著有些嚴肅的淺笑,眼神中還帶著一絲審視。好奇兒子喜歡的女孩究竟是什麽樣,她清了清嗓子,輕聲開口:“姑娘啊,聽小添說你老家是湖南的,是哪兒呀?”
丹洋聽到問題,身子猛地一僵,她坐得筆直,雙手緊緊交握放在腿上,心髒也開始砰砰直跳。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迴答道:“阿姨,我老家在婁底。” 石添坐在丹洋身旁,看似鎮定,實則心裏七上八下。他微微側頭看著媽媽,又瞧了瞧丹洋,雙手不自覺地抓緊了沙發扶手,暗暗祈禱媽媽別問太犀利的問題,別讓丹洋為難。
石添媽媽接著問道:“那你家裏都有什麽人呢?” 丹洋微微低下頭,手指揪著裙擺,聲音輕柔地說:“我家裏有爸爸媽媽,爸爸在北京做生意,媽媽之前在老家的醫院工作,去年辭職來北京專門來照顧我和爸爸的飲食起居。” 石添媽媽聽著,微微點頭,心裏想著:家庭條件這麽好,還是獨生女,就怕孩子性格、習慣上合不來。
就在這時,老姨懷裏的多多突然 “哇” 的一聲哭了起來。這哭聲瞬間打破了客廳裏的平靜,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老姨和多多。丹洋下意識地站起身,快步走過去,看著繈褓裏啼哭的嬰兒,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眼神裏滿是關切。她的這一舉動,讓石添媽媽心裏不禁一動:這姑娘看著挺有眼力見兒的。
神奇的是,當多多在看到丹洋的那一刻,竟然立即停止了哭泣,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她。老姨笑著說:“喲,看來多多喜歡姐姐呀!” 丹洋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笑著對老姨說:“老姨,我能抱抱小妹妹嗎?” 老姨連忙把孩子遞過去,還叮囑:“托好她的頭。”
丹洋輕輕接過孩子,動作輕柔得仿佛抱著一件寶貝。她微微低頭,輕聲哄著:“多多乖哦。” 多多安靜地躺在丹洋懷裏,純淨的雙眼望著丹洋。突然,多多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一旁的老姨興奮地喊道:“哎呀,這是孩子自打出生以來第一次笑!” 姥姥停下手中包餃子的動作,石添媽媽也站起身來,大家圍攏過來。石添媽媽看著丹洋懷裏的孩子,心裏不禁泛起一絲暖意,心想:這姑娘和孩子還挺有緣分。
丹洋懷抱著多多,感受著小家夥那純真無邪的笑容所帶來的溫暖,原本緊緊揪著的心也逐漸放鬆下來。多多的笑,驅散了丹洋心中積聚的緊張與忐忑。她低頭看著懷中的寶寶,又抬眼環顧四周,一種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她開始相信自己與石添的家人之間仿佛真的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緣分。這種感覺,讓她對這次見家長瞬間有了滿滿的信心,她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多了幾分從容。
姥姥一邊麻利地解下圍裙,一邊對石添說道:“添兒呀,我跟你媽開始煮餃子了,你把餐桌上的麵盆兒和菜板兒收拾一下,準備吃飯了。” 說著,她和石添媽媽各自端起一蓋簾兒餃子走向廚房。石添應了一聲,立刻開始動手收拾。丹洋見狀,小心翼翼地把多多慢慢交還給老姨,隨後毫不猶豫地卷起袖子,就要上前幫忙。石添察覺到丹洋的舉動,連忙抬起頭,眼中滿是溫柔,輕聲說道:“你坐著就行了,我來吧。”
一旁的老姨也笑著對丹洋說:“姑娘,你今天是客人,啥都不許幹,等你下次來了就不是客人了,到時你再幹!” 老姨的語氣親切自然,帶著濃濃的關懷。丹洋聽了這話,心中猛地一暖,臉頰微微泛起紅暈。她暗自思忖,這是不是意味著老姨已經在心裏把她當作自家人了呢?這個念頭讓她欣喜不已,覺得這無疑是個極好的兆頭。
石添一邊用抹布擦拭著桌子,一邊微微低著頭,不自覺抿著嘴笑。他能感受到丹洋與家人之間那漸漸融洽的氛圍,心中滿是歡喜。他知道,老姨看來很喜歡她,今天的見麵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這,正是他一直所期待的 。
多多似乎真的很懂事,在丹洋將她交還給老姨後不久,便在老姨輕柔的搖晃中漸漸睡著了。老姨躡手躡腳地走向臥室,將多多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床裏,動作輕緩得生怕弄出一絲聲響驚醒了這個小寶貝。
待老姨從臥室走出來,她滿臉笑意地走向丹洋,熱情地招唿道:“姑娘,來,挨著我坐下等著吃飯。” 丹洋迴以微笑,大方地坐了下來。此時,客廳裏彌漫著煮餃子的濕氣,混合著溫馨的氛圍,讓丹洋愈發放鬆自在。
丹洋微微側頭,看向老姨,想找些話題和老姨能熟絡一些,便輕聲詢問道:“老姨,生孩子是不是特別疼呀?您當時是不是特別辛苦?” 她的眼神裏滿是好奇與關切。老姨笑著迴答:“哎呀,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呀,不過等看到孩子平安出生,一切都值了。” 說到這兒,老姨頓了頓,目光帶著一絲調侃,看向旁邊正在擺椅子的石添,接著說:“將來等你生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了 。”
石添聽到老姨這話,臉上浮現出一抹羞澀的笑容,他撓了撓頭,笑著不說話,手上擺椅子的動作也不自覺加快了些。丹洋則是臉一下子就紅了,像是熟透的番茄,她微微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難為情地說:“瞧老姨說的。” 說著,目光不自覺也轉向了石添,那嬌羞的模樣,活脫脫一個陷入甜蜜憧憬的少女。
就在這時,廚房傳來石添媽媽的聲音:“餃子馬上出鍋啦!” 眾人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過去,丹洋心中滿是對這頓家庭聚餐的期待,她知道,今天與石添家人的相處,正一點點拉近她與石添未來的距離 。
餃子一盤盤熱氣騰騰地出鍋。石添媽媽和姥姥端著最後一盤餃子穩穩地放在餐桌中央,此時,家裏人紛紛圍攏過來,在餐桌前依次坐定。
姥姥滿臉笑意,率先開口,對著丹洋熱情地介紹起今天包的餃子:“閨女呀,在我們老家,待客的最高規格就是餃子,今天你能來,我們全家都高興,你就當這是迴了自己家一樣。” 姥姥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其中一樣餡兒,取了個諧音,豬肉茴香。” 姥姥特意強調 “茴香” 二字,眼中滿是期許。丹洋一聽,心裏頓時湧起一陣感動,她明白,姥姥這是在表達對她的接納與喜愛,“茴香” 寓意著 “迴鄉”,是希望她常來,把這兒當自己家。
丹洋眼眶微微泛紅,她立刻站起身,身姿挺拔,臉上掛著大方且真誠的笑容,對著姥姥和石添媽媽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聲音真摯而誠懇:“感謝咱們家人今天的款待,我真的很感動!” 她的話語裏飽含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姨見狀,趕忙伸出手,輕輕把丹洋按迴椅子上,笑著嗔怪道:“都是家裏人,別整得這麽客氣。” 老姨的語氣親切自然,就像對待自家閨女一般。
之後,石添媽媽也開了口,語氣輕柔,帶著幾分關切:“怕你們南方孩子沒吃過茴香,要是吃不慣的話,還給你包了豬肉大蔥餡兒。” 石添媽媽的眼神裏滿是溫和,她的細心周到讓丹洋心裏又是一暖。丹洋連忙說道:“阿姨,謝謝您,我都愛吃。” 說著,她的目光掃過石添,兩人相視一笑,石添眼中滿是對丹洋的讚賞與愛意 。
姥姥滿臉慈愛地將兩盤餃子輕輕放到丹洋麵前,眼神裏滿是關切,耐心說道:“孩子,左邊是茴香的,右邊是豬肉大蔥的,喜歡哪個就吃哪個。” 說完,她拿起筷子,率先夾起一個餃子,示意大家開始用餐。眾人見狀,也紛紛動起了筷子,一時間,餐桌上響起餐具碰撞的輕微聲響,溫馨的氣息在屋內流淌。
丹洋緊握著筷子,臉上帶著靦腆的笑容,對著大家輕聲說道:“雖然我沒吃過茴香,但是既然姥姥這麽用心包的,我不能辜負她老人家的辛苦。” 話語間,她滿含對姥姥的尊敬。說罷,她微微俯身,小心翼翼地夾起左邊盤子裏一個茴香餃子,緩緩放到自己的醋碟兒裏,輕輕蘸了蘸醋,而後將餃子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小口。
刹那間,那股獨特的茴香味迅速在她口腔裏蔓延開來。丹洋的眉頭不自覺地微微一皺,她心中暗叫不好,在她舌頭的認知裏,這個味道實在太過奇怪,完全超出了她的接受範圍。此刻的她,感覺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若把餃子吃下去,那股難以忍受的味道定會讓她十分難受;可要是不吃,姥姥滿心歡喜地準備了這頓飯,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精心包餃子,自己這樣做無疑是對姥姥的不尊重。
石添坐在丹洋身旁,目光始終緊緊地跟隨著她的一舉一動。當丹洋咬下第一口茴香餃子,那微微皺眉的細微動作,瞬間被石添敏銳捕捉。他的心猛地一揪,無需過多思考,身體便先一步做出反應。石添迅速伸出筷子,穩穩地夾住丹洋碟子裏那個隻咬了一小口的茴香餃子,動作幹淨利落,不假思索地將餃子送進了自己嘴裏。
緊接著,他又立刻從豬肉大蔥餡的餃子盤裏,夾起一個餃子,輕輕放到丹洋的碟子裏。這一連串的舉動,全然是在全家人眾目睽睽的注視下進行的,一時間,餐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倆身上。
丹洋頓時感到一陣難為情,臉頰瞬間漲得通紅,她心裏滿是尷尬與擔憂,害怕石添如此公然地在家人麵前維護自己,會引得家人們心生不滿。於是,她微微側頭,湊近石添耳邊,聲音小得如同蚊子嗡嗡叫:“那個餃子我可以吃。” 言語間帶著一絲焦急與羞澀。
石添轉過頭,看著丹洋,眼神裏滿是溫柔與堅定,同樣小聲迴答她:“本來你就沒吃過茴香,這股味道即便大多數北方女孩也都不怎麽愛吃,沒關係,你吃豬肉的吧!” 他的語氣輕柔,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態度,仿佛在告訴丹洋,不必為這些瑣事為難自己。
一旁的姥姥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她笑著開了口,聲音慈祥溫和,滿是理解與包容:“閨女,剛才我就說了,愛吃哪個就吃哪個,吃不慣咱就不吃。” 姥姥溫暖的話語瞬間驅散了丹洋心中的不安。
丹洋這才尷尬地點點頭,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她低下頭,看著碟子裏石添剛為自己夾的豬肉大蔥餃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暖。此刻,她深切地感受到,石添對自己的愛已經到了細致入微的程度。
石添媽媽坐在餐桌旁,手中的筷子不緊不慢地夾著餃子,每一個動作都顯得優雅而沉穩。她的目光看似隨意地在餐桌上流轉,實則一直暗暗留意著石添和丹洋那邊的動靜。當她目睹剛剛發生在眼前的這一幕時,心中頓時泛起了層層漣漪。
高興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在她看來,兒子對女孩這般的關懷與維護,足以表明兩人感情深厚。長久以來,她也為兒子的終身大事偶爾憂心忡忡,而此刻看到他們之間如此親密無間,她不禁在心底鬆了一口氣,暫時不必再為兒子的感情歸宿而焦慮。
然而,欣慰之餘,擔憂也隨之而來,如同陰霾般籠罩在她心間。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兩盤截然不同的餃子上,思緒也愈發凝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餃子,就凸顯出了南北方飲食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她深知,生活並非僅僅由風花雪月組成,更多的是柴米油鹽、日常瑣事。這飲食習慣的差異,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引發諸多矛盾與摩擦。想到這兒,石添媽媽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她不禁暗自思忖,將來若是兩人真的走到一起,共同生活,麵對這南北方差異帶來的種種問題,他們該如何和諧共處,攜手走過漫長歲月呢?愛情可以跨越千山萬水,但生活中的細節卻可能成為橫亙在兩人之間的溝壑。
石添媽媽輕抿了一口茶,試圖平複內心複雜的情緒。她抬眼看向石添和丹洋,兩人正輕聲交談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在心底默默歎了口氣,既希望兒子能收獲美滿的愛情,又害怕這南北方的差異成為他們未來生活中的阻礙。她決定先不動聲色,再多觀察觀察,看看這兩個年輕人是否有足夠的勇氣與智慧,去跨越這橫亙在他們之間的 “鴻溝” 。
第八十九章
石添敲響了門,那清脆的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裏迴蕩,也敲在了丹洋緊繃的心弦上。丹洋下意識地抓緊了手中的禮物,唿吸急促起來。麵對愛情中的重要時刻,總是伴隨著難以抑製的緊張,那是因為她太在乎,在乎對方,也在乎這段關係的走向。
不多時,石添隱隱聽到屋裏有人緩緩朝門口走來。門緩緩打開,石添的媽媽係著圍裙,雙手沾著麵,出現在門裏。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石添身旁的丹洋,先是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石添會帶著女孩來得這麽快。就在這一瞬間,丹洋感覺自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幾乎無法唿吸,目光慌亂地落在石添媽媽身上,卻又不敢直視,隻能微微低著頭,雙腳也不自覺地往石添身後縮了縮。
石添媽媽看到丹洋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眼前的姑娘穿著簡約大方的連衣裙,畫著淡雅妝容,烏黑的馬尾辮柔順地垂在腦後,整個人散發著青春與溫婉的氣息,模樣更是漂亮得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石添媽媽很快就恢複了大方得體的笑容,熱情地說道:“哎呀,姑娘來啦,快進來快進來。” 她一邊說著,一邊側身讓出路,還不忘用胳膊蹭了蹭臉上不小心沾上的麵粉。
丹洋微微點頭,小聲說道:“阿姨好。” 聲音小得如同蚊子嗡嗡叫,帶著明顯的緊張與拘謹。她的臉頰紅撲撲的,像熟透的蘋果,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邁進屋裏,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綿軟無力。
老姨正抱著孩子坐在沙發上,看到丹洋進來,立即笑著打招唿:“姑娘,快過來坐。” 她懷裏的多多似乎也感受到了熱鬧的氛圍,揮舞著小手,嘴裏發出 “咿呀” 的聲音。姥姥正在餐桌上包著餃子,見丹洋進來,立即抬起頭,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來啦,快坐快坐,一路過來累壞了吧。”
丹洋被這熱情的招唿弄得更加局促,她緊緊跟在石添身後,小聲迴應著:“謝謝老姨,謝謝姥姥。” 說話間,她偷偷看了一眼石添,像是在尋求依靠。石添感受到丹洋的緊張,輕輕握了一下她的胳膊,給她一個安慰的眼神,然後對家人說道:“這就是丹洋。”
老姨笑著說:“丹洋啊,聽小添說起過你,今天可算見到真人了,長得真俊。” 丹洋聽到誇獎,臉更紅了,羞澀地說道:“老姨過獎了。” 隨後,丹洋把手中的禮物遞過去,小心翼翼地說:“這是給您和寶寶帶的一點小禮物,不成敬意。” 老姨連忙道謝,說道:“哎呀,來就來唄,還帶什麽禮物,太客氣了。”
此時,屋內彌漫著餃子餡的香氣,溫馨的氛圍稍微驅散了丹洋心中的緊張,隻是她依然有些拘謹,坐在沙發邊上,雙手放在膝蓋上,腰杆挺得筆直,眼睛不時地偷偷觀察著石添家人的反應。
寒暄過後,氣氛陷入一陣微妙的平靜,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絲緊張。姥姥在餐桌邊,雙手熟練地擺弄著餃子皮,目光卻時不時地落在丹洋身上。她看著丹洋漂亮的麵龐,越看越歡喜,臉上的笑容如同花朵般燦爛,心裏想著:這姑娘長得可真標誌,而且一看就是個懂事的孩子。
石添的媽媽坐在沙發另一側,她微微調整了下坐姿,臉上掛著有些嚴肅的淺笑,眼神中還帶著一絲審視。好奇兒子喜歡的女孩究竟是什麽樣,她清了清嗓子,輕聲開口:“姑娘啊,聽小添說你老家是湖南的,是哪兒呀?”
丹洋聽到問題,身子猛地一僵,她坐得筆直,雙手緊緊交握放在腿上,心髒也開始砰砰直跳。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迴答道:“阿姨,我老家在婁底。” 石添坐在丹洋身旁,看似鎮定,實則心裏七上八下。他微微側頭看著媽媽,又瞧了瞧丹洋,雙手不自覺地抓緊了沙發扶手,暗暗祈禱媽媽別問太犀利的問題,別讓丹洋為難。
石添媽媽接著問道:“那你家裏都有什麽人呢?” 丹洋微微低下頭,手指揪著裙擺,聲音輕柔地說:“我家裏有爸爸媽媽,爸爸在北京做生意,媽媽之前在老家的醫院工作,去年辭職來北京專門來照顧我和爸爸的飲食起居。” 石添媽媽聽著,微微點頭,心裏想著:家庭條件這麽好,還是獨生女,就怕孩子性格、習慣上合不來。
就在這時,老姨懷裏的多多突然 “哇” 的一聲哭了起來。這哭聲瞬間打破了客廳裏的平靜,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老姨和多多。丹洋下意識地站起身,快步走過去,看著繈褓裏啼哭的嬰兒,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眼神裏滿是關切。她的這一舉動,讓石添媽媽心裏不禁一動:這姑娘看著挺有眼力見兒的。
神奇的是,當多多在看到丹洋的那一刻,竟然立即停止了哭泣,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她。老姨笑著說:“喲,看來多多喜歡姐姐呀!” 丹洋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笑著對老姨說:“老姨,我能抱抱小妹妹嗎?” 老姨連忙把孩子遞過去,還叮囑:“托好她的頭。”
丹洋輕輕接過孩子,動作輕柔得仿佛抱著一件寶貝。她微微低頭,輕聲哄著:“多多乖哦。” 多多安靜地躺在丹洋懷裏,純淨的雙眼望著丹洋。突然,多多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一旁的老姨興奮地喊道:“哎呀,這是孩子自打出生以來第一次笑!” 姥姥停下手中包餃子的動作,石添媽媽也站起身來,大家圍攏過來。石添媽媽看著丹洋懷裏的孩子,心裏不禁泛起一絲暖意,心想:這姑娘和孩子還挺有緣分。
丹洋懷抱著多多,感受著小家夥那純真無邪的笑容所帶來的溫暖,原本緊緊揪著的心也逐漸放鬆下來。多多的笑,驅散了丹洋心中積聚的緊張與忐忑。她低頭看著懷中的寶寶,又抬眼環顧四周,一種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她開始相信自己與石添的家人之間仿佛真的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緣分。這種感覺,讓她對這次見家長瞬間有了滿滿的信心,她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多了幾分從容。
姥姥一邊麻利地解下圍裙,一邊對石添說道:“添兒呀,我跟你媽開始煮餃子了,你把餐桌上的麵盆兒和菜板兒收拾一下,準備吃飯了。” 說著,她和石添媽媽各自端起一蓋簾兒餃子走向廚房。石添應了一聲,立刻開始動手收拾。丹洋見狀,小心翼翼地把多多慢慢交還給老姨,隨後毫不猶豫地卷起袖子,就要上前幫忙。石添察覺到丹洋的舉動,連忙抬起頭,眼中滿是溫柔,輕聲說道:“你坐著就行了,我來吧。”
一旁的老姨也笑著對丹洋說:“姑娘,你今天是客人,啥都不許幹,等你下次來了就不是客人了,到時你再幹!” 老姨的語氣親切自然,帶著濃濃的關懷。丹洋聽了這話,心中猛地一暖,臉頰微微泛起紅暈。她暗自思忖,這是不是意味著老姨已經在心裏把她當作自家人了呢?這個念頭讓她欣喜不已,覺得這無疑是個極好的兆頭。
石添一邊用抹布擦拭著桌子,一邊微微低著頭,不自覺抿著嘴笑。他能感受到丹洋與家人之間那漸漸融洽的氛圍,心中滿是歡喜。他知道,老姨看來很喜歡她,今天的見麵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這,正是他一直所期待的 。
多多似乎真的很懂事,在丹洋將她交還給老姨後不久,便在老姨輕柔的搖晃中漸漸睡著了。老姨躡手躡腳地走向臥室,將多多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床裏,動作輕緩得生怕弄出一絲聲響驚醒了這個小寶貝。
待老姨從臥室走出來,她滿臉笑意地走向丹洋,熱情地招唿道:“姑娘,來,挨著我坐下等著吃飯。” 丹洋迴以微笑,大方地坐了下來。此時,客廳裏彌漫著煮餃子的濕氣,混合著溫馨的氛圍,讓丹洋愈發放鬆自在。
丹洋微微側頭,看向老姨,想找些話題和老姨能熟絡一些,便輕聲詢問道:“老姨,生孩子是不是特別疼呀?您當時是不是特別辛苦?” 她的眼神裏滿是好奇與關切。老姨笑著迴答:“哎呀,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呀,不過等看到孩子平安出生,一切都值了。” 說到這兒,老姨頓了頓,目光帶著一絲調侃,看向旁邊正在擺椅子的石添,接著說:“將來等你生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了 。”
石添聽到老姨這話,臉上浮現出一抹羞澀的笑容,他撓了撓頭,笑著不說話,手上擺椅子的動作也不自覺加快了些。丹洋則是臉一下子就紅了,像是熟透的番茄,她微微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難為情地說:“瞧老姨說的。” 說著,目光不自覺也轉向了石添,那嬌羞的模樣,活脫脫一個陷入甜蜜憧憬的少女。
就在這時,廚房傳來石添媽媽的聲音:“餃子馬上出鍋啦!” 眾人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過去,丹洋心中滿是對這頓家庭聚餐的期待,她知道,今天與石添家人的相處,正一點點拉近她與石添未來的距離 。
餃子一盤盤熱氣騰騰地出鍋。石添媽媽和姥姥端著最後一盤餃子穩穩地放在餐桌中央,此時,家裏人紛紛圍攏過來,在餐桌前依次坐定。
姥姥滿臉笑意,率先開口,對著丹洋熱情地介紹起今天包的餃子:“閨女呀,在我們老家,待客的最高規格就是餃子,今天你能來,我們全家都高興,你就當這是迴了自己家一樣。” 姥姥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其中一樣餡兒,取了個諧音,豬肉茴香。” 姥姥特意強調 “茴香” 二字,眼中滿是期許。丹洋一聽,心裏頓時湧起一陣感動,她明白,姥姥這是在表達對她的接納與喜愛,“茴香” 寓意著 “迴鄉”,是希望她常來,把這兒當自己家。
丹洋眼眶微微泛紅,她立刻站起身,身姿挺拔,臉上掛著大方且真誠的笑容,對著姥姥和石添媽媽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聲音真摯而誠懇:“感謝咱們家人今天的款待,我真的很感動!” 她的話語裏飽含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姨見狀,趕忙伸出手,輕輕把丹洋按迴椅子上,笑著嗔怪道:“都是家裏人,別整得這麽客氣。” 老姨的語氣親切自然,就像對待自家閨女一般。
之後,石添媽媽也開了口,語氣輕柔,帶著幾分關切:“怕你們南方孩子沒吃過茴香,要是吃不慣的話,還給你包了豬肉大蔥餡兒。” 石添媽媽的眼神裏滿是溫和,她的細心周到讓丹洋心裏又是一暖。丹洋連忙說道:“阿姨,謝謝您,我都愛吃。” 說著,她的目光掃過石添,兩人相視一笑,石添眼中滿是對丹洋的讚賞與愛意 。
姥姥滿臉慈愛地將兩盤餃子輕輕放到丹洋麵前,眼神裏滿是關切,耐心說道:“孩子,左邊是茴香的,右邊是豬肉大蔥的,喜歡哪個就吃哪個。” 說完,她拿起筷子,率先夾起一個餃子,示意大家開始用餐。眾人見狀,也紛紛動起了筷子,一時間,餐桌上響起餐具碰撞的輕微聲響,溫馨的氣息在屋內流淌。
丹洋緊握著筷子,臉上帶著靦腆的笑容,對著大家輕聲說道:“雖然我沒吃過茴香,但是既然姥姥這麽用心包的,我不能辜負她老人家的辛苦。” 話語間,她滿含對姥姥的尊敬。說罷,她微微俯身,小心翼翼地夾起左邊盤子裏一個茴香餃子,緩緩放到自己的醋碟兒裏,輕輕蘸了蘸醋,而後將餃子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小口。
刹那間,那股獨特的茴香味迅速在她口腔裏蔓延開來。丹洋的眉頭不自覺地微微一皺,她心中暗叫不好,在她舌頭的認知裏,這個味道實在太過奇怪,完全超出了她的接受範圍。此刻的她,感覺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若把餃子吃下去,那股難以忍受的味道定會讓她十分難受;可要是不吃,姥姥滿心歡喜地準備了這頓飯,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精心包餃子,自己這樣做無疑是對姥姥的不尊重。
石添坐在丹洋身旁,目光始終緊緊地跟隨著她的一舉一動。當丹洋咬下第一口茴香餃子,那微微皺眉的細微動作,瞬間被石添敏銳捕捉。他的心猛地一揪,無需過多思考,身體便先一步做出反應。石添迅速伸出筷子,穩穩地夾住丹洋碟子裏那個隻咬了一小口的茴香餃子,動作幹淨利落,不假思索地將餃子送進了自己嘴裏。
緊接著,他又立刻從豬肉大蔥餡的餃子盤裏,夾起一個餃子,輕輕放到丹洋的碟子裏。這一連串的舉動,全然是在全家人眾目睽睽的注視下進行的,一時間,餐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倆身上。
丹洋頓時感到一陣難為情,臉頰瞬間漲得通紅,她心裏滿是尷尬與擔憂,害怕石添如此公然地在家人麵前維護自己,會引得家人們心生不滿。於是,她微微側頭,湊近石添耳邊,聲音小得如同蚊子嗡嗡叫:“那個餃子我可以吃。” 言語間帶著一絲焦急與羞澀。
石添轉過頭,看著丹洋,眼神裏滿是溫柔與堅定,同樣小聲迴答她:“本來你就沒吃過茴香,這股味道即便大多數北方女孩也都不怎麽愛吃,沒關係,你吃豬肉的吧!” 他的語氣輕柔,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態度,仿佛在告訴丹洋,不必為這些瑣事為難自己。
一旁的姥姥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她笑著開了口,聲音慈祥溫和,滿是理解與包容:“閨女,剛才我就說了,愛吃哪個就吃哪個,吃不慣咱就不吃。” 姥姥溫暖的話語瞬間驅散了丹洋心中的不安。
丹洋這才尷尬地點點頭,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她低下頭,看著碟子裏石添剛為自己夾的豬肉大蔥餃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暖。此刻,她深切地感受到,石添對自己的愛已經到了細致入微的程度。
石添媽媽坐在餐桌旁,手中的筷子不緊不慢地夾著餃子,每一個動作都顯得優雅而沉穩。她的目光看似隨意地在餐桌上流轉,實則一直暗暗留意著石添和丹洋那邊的動靜。當她目睹剛剛發生在眼前的這一幕時,心中頓時泛起了層層漣漪。
高興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在她看來,兒子對女孩這般的關懷與維護,足以表明兩人感情深厚。長久以來,她也為兒子的終身大事偶爾憂心忡忡,而此刻看到他們之間如此親密無間,她不禁在心底鬆了一口氣,暫時不必再為兒子的感情歸宿而焦慮。
然而,欣慰之餘,擔憂也隨之而來,如同陰霾般籠罩在她心間。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兩盤截然不同的餃子上,思緒也愈發凝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餃子,就凸顯出了南北方飲食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她深知,生活並非僅僅由風花雪月組成,更多的是柴米油鹽、日常瑣事。這飲食習慣的差異,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引發諸多矛盾與摩擦。想到這兒,石添媽媽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她不禁暗自思忖,將來若是兩人真的走到一起,共同生活,麵對這南北方差異帶來的種種問題,他們該如何和諧共處,攜手走過漫長歲月呢?愛情可以跨越千山萬水,但生活中的細節卻可能成為橫亙在兩人之間的溝壑。
石添媽媽輕抿了一口茶,試圖平複內心複雜的情緒。她抬眼看向石添和丹洋,兩人正輕聲交談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在心底默默歎了口氣,既希望兒子能收獲美滿的愛情,又害怕這南北方的差異成為他們未來生活中的阻礙。她決定先不動聲色,再多觀察觀察,看看這兩個年輕人是否有足夠的勇氣與智慧,去跨越這橫亙在他們之間的 “鴻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