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敦煌之旅(下)
上個廁所卻意外變成女生 作者:念念紅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學校後,敦煌之行的影響仍在我們的生活中持續發酵。剛踏入校園的那一刻,我和室友們的腳步都不自覺地變得輕快而又帶著些許眷戀,仿佛還想把敦煌那漫天的風沙與璀璨的文化一同裹挾進來。
我的室友們,那幾個平日裏大大咧咧的大男孩,此刻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深邃與思索。阿強,總是咋咋唿唿的他,此刻卻沉默不語,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前方,像是還沉浸在敦煌莫高窟那令人震撼的壁畫世界裏。我輕輕撞了撞他的肩膀,調侃道:“怎麽,還在敦煌沒迴來呢?”阿強這才迴過神來,撓了撓頭,傻笑著說:“你別說,那些壁畫真的太牛了,我滿腦子都是那些飛天仙女的樣子,感覺她們好像一直在我眼前飄呢。”
迴到宿舍,大家都沒有像往常一樣癱倒在床上玩手機。阿明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開始整理在敦煌拍攝的照片。他一邊翻看著照片,一邊嘴裏不停地念叨著:“你們看這張,這佛像的神態,簡直絕了,我當時站在它麵前,感覺自己特別渺小,那種莊嚴感一下子就把我鎮住了。”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指在鼠標上快速地點擊著,將照片分類保存,還時不時地放大畫麵,仔細端詳著每一處細節。
而平時最不愛學習的阿勇,也從書包裏翻出了在敦煌買的一本關於敦煌文化的書籍,坐在桌前認真地看了起來。我湊過去,驚訝地問:“你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阿勇白了我一眼,說:“你懂什麽,去了敦煌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這文化底蘊太深厚了,我得好好補補課。”他眉頭微皺,眼神專注,逐字逐句地閱讀著,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用手指指著,小聲地念出來,試圖理解其中的含義。
在課堂上,這種影響愈發明顯。當老師提及敦煌文化時,我們幾個像是被點燃了的火藥桶,瞬間活躍起來。阿強第一個舉手發言,他站起身來,微微有些激動,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幾個分貝:“老師,我在敦煌看到那些壁畫的時候,就感覺像是穿越迴了古代,看到了當時的人們是怎麽生活、怎麽信仰佛教的。那些壁畫上的故事,比如九色鹿的傳說,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種道德的傳承,告訴我們要善良、要正義。”他說得慷慨激昂,手臂在空中揮舞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同學們都被阿強的發言吸引,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我也不甘示弱,接著說道:“老師,敦煌的藝術風格也很獨特。它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還有佛教文化,從壁畫的色彩、線條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體現出了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就像那些飛天形象,既有中原女子的柔美,又有西域的豪放和佛教的空靈,真的讓人歎為觀止。”我挺直了腰板,眼神堅定地望著老師,心中滿是對敦煌文化的敬仰與熱愛。
校園裏的文化社團更是掀起了一股敦煌熱。書法社團的活動室裏,阿明正專注地臨摹著敦煌寫經體。他站在桌前,身體微微前傾,右手緊緊握著毛筆,手腕靈活地轉動著。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宣紙,每一筆每一劃都寫得極為認真,仿佛在與古代的敦煌書法家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時而皺起眉頭,思考著筆畫的走勢;時而舒展眉眼,對自己寫出的滿意筆畫點頭稱讚。旁邊的社團成員們圍過來觀看,阿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這還差得遠呢,敦煌寫經體的那種古樸韻味,我還隻能模仿到一點皮毛。”
繪畫社團的教室裏,彌漫著顏料的香氣。阿勇和其他成員們以敦煌壁畫為靈感,正在創作大幅的作品。阿勇站在畫布前,手中拿著畫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堅定。他先勾勒出壁畫的大致輪廓,線條流暢而有力。在描繪飛天形象時,他的動作變得輕柔起來,仿佛在輕撫著那些靈動的仙子。他嘴裏小聲地說著:“這飛天的飄帶一定要畫得飄逸,才能體現出那種在空中飛舞的感覺。”他仔細地調配著顏料,將色彩層層疊加,力求還原出敦煌壁畫那絢麗多彩的效果。當作品完成一部分時,他後退幾步,審視著自己的畫作,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而我,也常常在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我穿梭在書架之間,手指輕輕滑過一本本關於敦煌的書籍,最終挑選了幾本厚重的曆史資料和宗教故事集,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我翻開書頁,眼睛快速地瀏覽著文字,心中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敦煌的秘密。當看到關於敦煌壁畫中佛像造型與佛教教義關係的闡述時,我不禁陷入沉思,手指不自覺地在書頁上敲打著,腦海中浮現出莫高窟中那些莊嚴肅穆的佛像。我小聲地自言自語:“原來這些佛像的手勢、表情都有著如此深刻的宗教內涵,這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宗教信仰的直觀表達。”
有一次,我們宿舍幾個人在校園的花園裏散步,談論起敦煌之行對我們未來的影響。阿強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天空說:“我覺得這次敦煌之行改變了我對文化的看法,以前覺得文化就是課本上的知識,很枯燥。但現在我知道,文化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我以後想多去一些這樣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阿明點了點頭,說:“我也是,敦煌的藝術魅力讓我更加堅定了學習藝術的決心,我要把這種多元文化融合的元素融入到我自己的創作中,希望有一天也能創作出像敦煌壁畫那樣震撼人心的作品。”阿勇則笑著說:“我雖然沒你們那麽遠大的理想,但這次旅行讓我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我不能再渾渾噩噩下去了,我要好好提升自己,至少要做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人。”
我聽著他們的話,心中感慨萬千。敦煌之行,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們的校園生活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它不僅讓我們在文化的滋養中不斷探索未知,拓寬視野,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它成為了我們青春歲月裏一段難忘的經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我們走向何方,敦煌的影子都會如影隨形,時刻提醒著我們那段充滿震撼與感悟的旅程,讓我們始終懷揣著對文化的敬畏與熱愛,去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篇章。
我的室友們,那幾個平日裏大大咧咧的大男孩,此刻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深邃與思索。阿強,總是咋咋唿唿的他,此刻卻沉默不語,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前方,像是還沉浸在敦煌莫高窟那令人震撼的壁畫世界裏。我輕輕撞了撞他的肩膀,調侃道:“怎麽,還在敦煌沒迴來呢?”阿強這才迴過神來,撓了撓頭,傻笑著說:“你別說,那些壁畫真的太牛了,我滿腦子都是那些飛天仙女的樣子,感覺她們好像一直在我眼前飄呢。”
迴到宿舍,大家都沒有像往常一樣癱倒在床上玩手機。阿明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開始整理在敦煌拍攝的照片。他一邊翻看著照片,一邊嘴裏不停地念叨著:“你們看這張,這佛像的神態,簡直絕了,我當時站在它麵前,感覺自己特別渺小,那種莊嚴感一下子就把我鎮住了。”他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指在鼠標上快速地點擊著,將照片分類保存,還時不時地放大畫麵,仔細端詳著每一處細節。
而平時最不愛學習的阿勇,也從書包裏翻出了在敦煌買的一本關於敦煌文化的書籍,坐在桌前認真地看了起來。我湊過去,驚訝地問:“你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阿勇白了我一眼,說:“你懂什麽,去了敦煌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這文化底蘊太深厚了,我得好好補補課。”他眉頭微皺,眼神專注,逐字逐句地閱讀著,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用手指指著,小聲地念出來,試圖理解其中的含義。
在課堂上,這種影響愈發明顯。當老師提及敦煌文化時,我們幾個像是被點燃了的火藥桶,瞬間活躍起來。阿強第一個舉手發言,他站起身來,微微有些激動,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幾個分貝:“老師,我在敦煌看到那些壁畫的時候,就感覺像是穿越迴了古代,看到了當時的人們是怎麽生活、怎麽信仰佛教的。那些壁畫上的故事,比如九色鹿的傳說,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種道德的傳承,告訴我們要善良、要正義。”他說得慷慨激昂,手臂在空中揮舞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同學們都被阿強的發言吸引,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我也不甘示弱,接著說道:“老師,敦煌的藝術風格也很獨特。它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還有佛教文化,從壁畫的色彩、線條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體現出了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就像那些飛天形象,既有中原女子的柔美,又有西域的豪放和佛教的空靈,真的讓人歎為觀止。”我挺直了腰板,眼神堅定地望著老師,心中滿是對敦煌文化的敬仰與熱愛。
校園裏的文化社團更是掀起了一股敦煌熱。書法社團的活動室裏,阿明正專注地臨摹著敦煌寫經體。他站在桌前,身體微微前傾,右手緊緊握著毛筆,手腕靈活地轉動著。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宣紙,每一筆每一劃都寫得極為認真,仿佛在與古代的敦煌書法家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時而皺起眉頭,思考著筆畫的走勢;時而舒展眉眼,對自己寫出的滿意筆畫點頭稱讚。旁邊的社團成員們圍過來觀看,阿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這還差得遠呢,敦煌寫經體的那種古樸韻味,我還隻能模仿到一點皮毛。”
繪畫社團的教室裏,彌漫著顏料的香氣。阿勇和其他成員們以敦煌壁畫為靈感,正在創作大幅的作品。阿勇站在畫布前,手中拿著畫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堅定。他先勾勒出壁畫的大致輪廓,線條流暢而有力。在描繪飛天形象時,他的動作變得輕柔起來,仿佛在輕撫著那些靈動的仙子。他嘴裏小聲地說著:“這飛天的飄帶一定要畫得飄逸,才能體現出那種在空中飛舞的感覺。”他仔細地調配著顏料,將色彩層層疊加,力求還原出敦煌壁畫那絢麗多彩的效果。當作品完成一部分時,他後退幾步,審視著自己的畫作,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而我,也常常在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我穿梭在書架之間,手指輕輕滑過一本本關於敦煌的書籍,最終挑選了幾本厚重的曆史資料和宗教故事集,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我翻開書頁,眼睛快速地瀏覽著文字,心中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敦煌的秘密。當看到關於敦煌壁畫中佛像造型與佛教教義關係的闡述時,我不禁陷入沉思,手指不自覺地在書頁上敲打著,腦海中浮現出莫高窟中那些莊嚴肅穆的佛像。我小聲地自言自語:“原來這些佛像的手勢、表情都有著如此深刻的宗教內涵,這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宗教信仰的直觀表達。”
有一次,我們宿舍幾個人在校園的花園裏散步,談論起敦煌之行對我們未來的影響。阿強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天空說:“我覺得這次敦煌之行改變了我對文化的看法,以前覺得文化就是課本上的知識,很枯燥。但現在我知道,文化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我以後想多去一些這樣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阿明點了點頭,說:“我也是,敦煌的藝術魅力讓我更加堅定了學習藝術的決心,我要把這種多元文化融合的元素融入到我自己的創作中,希望有一天也能創作出像敦煌壁畫那樣震撼人心的作品。”阿勇則笑著說:“我雖然沒你們那麽遠大的理想,但這次旅行讓我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我不能再渾渾噩噩下去了,我要好好提升自己,至少要做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人。”
我聽著他們的話,心中感慨萬千。敦煌之行,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們的校園生活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它不僅讓我們在文化的滋養中不斷探索未知,拓寬視野,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它成為了我們青春歲月裏一段難忘的經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我們走向何方,敦煌的影子都會如影隨形,時刻提醒著我們那段充滿震撼與感悟的旅程,讓我們始終懷揣著對文化的敬畏與熱愛,去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