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處可太多了
洪荒:我太乙,能有什麽壞心思? 作者:魚萬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得元始天尊的話語,太乙也非常無奈。
這事情怎麽解釋?
難道要將自己的謀劃全盤托出?
可那在元始天尊看來,都是建立在猜測之上的。
很明顯,這個原因並不足以讓自家師尊信服。
而且那也不足以支撐,自己對懼留孫動手。
琢磨片刻,太乙幹脆死馬當做活馬醫。
迴道:“啟稟師尊!
非是弟子要動手,而是懼留孫此賊欺人太甚。
此賊自打入教以來,就異常活躍。
闡截的爭鬥,最開始幾乎全是他挑起的。
後續的闡截爭鬥,也多有他的影子。
以前還隻是挑唆闡截相爭。
如今卻是將主意打到了弟子身上。
弟子若是不出手給他個教訓,恐怕將來闡教也沒弟子的立足之地。”
元始天尊聽得這話,立時眼中寒光一閃。
沉思片刻之後,問道:“你且說說,他是如何做的?”
太乙聞言忙道:“師尊且聽弟子詳細道來。
方才弟子講到,想請師尊將人皇之師壓下。
然而懼留孫、道行那兩家夥,卻開口就對弟子一番譏諷。
還說弟子已經有了大功德傍身,就不要去和他們爭奪功德了。
本來弟子也是不想摻和他們的事情。
可廣成子卻兩次三番,邀請弟子前去。
邀請弟子去的是他們,迴頭覺得弟子要搶功德的也是他們。
既然怕弟子搶了功德,一開始就別邀請我去議事嘛。
以弟子看來,他們打的主意,無非是想將那些髒活都交給弟子來做罷了。
弟子好歹也是一準聖,他們不搭理弟子,弟子也能覺得無可厚非。
可是,他們一群大羅金仙都不是的家夥,居然妄想算計弟子。
這事情弟子看在同門的份上也給忍了。
隻是約定起誓,今後各自功德業力,各自承擔。
起誓完畢,弟子都準備走了。
那懼留孫居然還出言挑釁,說什麽真以為離了弟子,他們就得不到功德的話。
教中本就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現在懼留孫又口出這般挑唆之言。
懼留孫這話,讓弟子今後如何在教中立足?
他分明是想,像對付截教那般,來對付弟子。
是以,弟子這才對他動了手。”
聽得太乙的話語,元始天尊心中已是怒火中燒。
無量個道祖的!
這條小雜魚,若非已經有了算計,本座真想灰灰了他。
現在都敢對門中之人下手了,將來是不是也要對本座下手?
琢磨片刻,想想自己的謀劃。
元始天尊暫時壓下了怒火。
一條雜魚,哪有算計西方教重要?
且讓他蹦躂。
不是喜歡蹦躂嗎?
這次本座就將台子給你搭好。
就看你能不能挺住了。
哼!
廣成子那家夥,連太乙這個平日裏,不摻和他們事情的都能算計。
又豈會放過你們這群,平日裏就看不順眼的?
此番之事,髒活你們是做定了。
想罷,元始天尊便說道:“此事為師已經知曉,你且不要張揚。”
斟酌片刻之後,元始天尊又接著說道:“後續的人皇之事,你還是要參與。
不過,怎麽做?
做些什麽?
你自己看著辦。
為師就一個要求,闡教弟子不能隕落。
紫霄宮之行,你也在場。
為師今後不便出手,許多事情還要你出麵。”
太乙一聽這話,立時麵色一垮。
無量個天尊的!
讓貧道出麵?
這不是讓貧道去給他們擦屁股嗎?
這事情怎麽能做?
而上首的元始天尊,見太乙遲遲沒有迴應。
麵上又帶著為難之色。
於是問道:“怎麽?
你是有何難處?”
太乙聞言卻是在心中吐槽不已。
難處?
難處可太特麽多了。
就那群大聰明的作風,一旦應承下了此事。
那今後就別想有安生的時候。
想到此處,太乙更是不願意了。
隨即開口道:“師尊,非是弟子推脫。
弟子與他們隻是同門而已。
若是遇上了,那救他們一命,這無可厚非。
可讓弟子今後都要保他一命,此事弟子萬萬不敢答應。
萬一有個疏忽,導致他們身隕,弟子可擔不起。”
元始天尊見太乙不應,隻得問道:“你有何顧慮,大可說來。”
見自家師尊,都問到這個份上了。
太乙也隻能實話實說。
道:“師尊,非是弟子推脫。
若是玉鼎、黃龍、雲中子,三位師弟。
弟子自是敢應下此事。
可別的師兄弟嘛。
請恕弟子無能為力。
具體原因,弟子這邊說來。
師尊也知大師兄等人,前兩次賺取功德都失敗了。
結果並不重要,畢竟誰都有失手的時候。
可是失敗的原因,就顯得重要了。
而大師兄他們兩次失敗的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影響嗎?
都不是!
而是他們自己心中沒有敬畏之心。
對高修為修士沒有,對所做之事也沒有。
兩次失敗,都是這個原因。
此番弟子之事,也說明他們依舊沒有改變。
若僅是如此,弟子勉強還能支應一二。
可是,他們除了沒有敬畏之心,還不聽勸啊。
此等情況,弟子如何敢應承此事?
弟子敢擔下保住玉鼎師弟他們,除了關係更親近一些外。
最重要的就是三位師弟聽勸啊。
弟子對玉鼎三位師弟說,事情不能做。
他們縱使心有疑惑,也頂多是問個緣由。
就算弟子解釋得不太清楚,他們依然會聽弟子的勸告。
而大師兄他們呢?
此番弟子僅僅是開口勸告,讓他們來昆侖山聽從師尊安排。
他們就對弟子冷嘲熱諷不說,還打算將弟子孤立起來,甚至就搞出聚眾上山告狀之事。
如此情況,弟子實在無法應承。
若是應了此事,最後不但事情做不好。
恐怕連弟子自己,都要自身難保。
洪荒何其之大?
隱匿潛修者更是如過江之鯽。
弟子實在力有不逮啊。”
聽得太乙的迴答,元始天尊也陷入了沉思。
事情好像真如太乙所言。
廣成子他們的行事作風,太過肆無忌憚。
而且還聽不進勸告。
若是真讓太乙給他們善後,指不定最後太乙也要受他們牽連。
這般一想,元始天尊也有些猶豫了。
不是猶豫要不要繼續讓太乙保他們。
而是猶豫,要不要讓廣成子他們立馬迴山。
(本章完)
這事情怎麽解釋?
難道要將自己的謀劃全盤托出?
可那在元始天尊看來,都是建立在猜測之上的。
很明顯,這個原因並不足以讓自家師尊信服。
而且那也不足以支撐,自己對懼留孫動手。
琢磨片刻,太乙幹脆死馬當做活馬醫。
迴道:“啟稟師尊!
非是弟子要動手,而是懼留孫此賊欺人太甚。
此賊自打入教以來,就異常活躍。
闡截的爭鬥,最開始幾乎全是他挑起的。
後續的闡截爭鬥,也多有他的影子。
以前還隻是挑唆闡截相爭。
如今卻是將主意打到了弟子身上。
弟子若是不出手給他個教訓,恐怕將來闡教也沒弟子的立足之地。”
元始天尊聽得這話,立時眼中寒光一閃。
沉思片刻之後,問道:“你且說說,他是如何做的?”
太乙聞言忙道:“師尊且聽弟子詳細道來。
方才弟子講到,想請師尊將人皇之師壓下。
然而懼留孫、道行那兩家夥,卻開口就對弟子一番譏諷。
還說弟子已經有了大功德傍身,就不要去和他們爭奪功德了。
本來弟子也是不想摻和他們的事情。
可廣成子卻兩次三番,邀請弟子前去。
邀請弟子去的是他們,迴頭覺得弟子要搶功德的也是他們。
既然怕弟子搶了功德,一開始就別邀請我去議事嘛。
以弟子看來,他們打的主意,無非是想將那些髒活都交給弟子來做罷了。
弟子好歹也是一準聖,他們不搭理弟子,弟子也能覺得無可厚非。
可是,他們一群大羅金仙都不是的家夥,居然妄想算計弟子。
這事情弟子看在同門的份上也給忍了。
隻是約定起誓,今後各自功德業力,各自承擔。
起誓完畢,弟子都準備走了。
那懼留孫居然還出言挑釁,說什麽真以為離了弟子,他們就得不到功德的話。
教中本就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現在懼留孫又口出這般挑唆之言。
懼留孫這話,讓弟子今後如何在教中立足?
他分明是想,像對付截教那般,來對付弟子。
是以,弟子這才對他動了手。”
聽得太乙的話語,元始天尊心中已是怒火中燒。
無量個道祖的!
這條小雜魚,若非已經有了算計,本座真想灰灰了他。
現在都敢對門中之人下手了,將來是不是也要對本座下手?
琢磨片刻,想想自己的謀劃。
元始天尊暫時壓下了怒火。
一條雜魚,哪有算計西方教重要?
且讓他蹦躂。
不是喜歡蹦躂嗎?
這次本座就將台子給你搭好。
就看你能不能挺住了。
哼!
廣成子那家夥,連太乙這個平日裏,不摻和他們事情的都能算計。
又豈會放過你們這群,平日裏就看不順眼的?
此番之事,髒活你們是做定了。
想罷,元始天尊便說道:“此事為師已經知曉,你且不要張揚。”
斟酌片刻之後,元始天尊又接著說道:“後續的人皇之事,你還是要參與。
不過,怎麽做?
做些什麽?
你自己看著辦。
為師就一個要求,闡教弟子不能隕落。
紫霄宮之行,你也在場。
為師今後不便出手,許多事情還要你出麵。”
太乙一聽這話,立時麵色一垮。
無量個天尊的!
讓貧道出麵?
這不是讓貧道去給他們擦屁股嗎?
這事情怎麽能做?
而上首的元始天尊,見太乙遲遲沒有迴應。
麵上又帶著為難之色。
於是問道:“怎麽?
你是有何難處?”
太乙聞言卻是在心中吐槽不已。
難處?
難處可太特麽多了。
就那群大聰明的作風,一旦應承下了此事。
那今後就別想有安生的時候。
想到此處,太乙更是不願意了。
隨即開口道:“師尊,非是弟子推脫。
弟子與他們隻是同門而已。
若是遇上了,那救他們一命,這無可厚非。
可讓弟子今後都要保他一命,此事弟子萬萬不敢答應。
萬一有個疏忽,導致他們身隕,弟子可擔不起。”
元始天尊見太乙不應,隻得問道:“你有何顧慮,大可說來。”
見自家師尊,都問到這個份上了。
太乙也隻能實話實說。
道:“師尊,非是弟子推脫。
若是玉鼎、黃龍、雲中子,三位師弟。
弟子自是敢應下此事。
可別的師兄弟嘛。
請恕弟子無能為力。
具體原因,弟子這邊說來。
師尊也知大師兄等人,前兩次賺取功德都失敗了。
結果並不重要,畢竟誰都有失手的時候。
可是失敗的原因,就顯得重要了。
而大師兄他們兩次失敗的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影響嗎?
都不是!
而是他們自己心中沒有敬畏之心。
對高修為修士沒有,對所做之事也沒有。
兩次失敗,都是這個原因。
此番弟子之事,也說明他們依舊沒有改變。
若僅是如此,弟子勉強還能支應一二。
可是,他們除了沒有敬畏之心,還不聽勸啊。
此等情況,弟子如何敢應承此事?
弟子敢擔下保住玉鼎師弟他們,除了關係更親近一些外。
最重要的就是三位師弟聽勸啊。
弟子對玉鼎三位師弟說,事情不能做。
他們縱使心有疑惑,也頂多是問個緣由。
就算弟子解釋得不太清楚,他們依然會聽弟子的勸告。
而大師兄他們呢?
此番弟子僅僅是開口勸告,讓他們來昆侖山聽從師尊安排。
他們就對弟子冷嘲熱諷不說,還打算將弟子孤立起來,甚至就搞出聚眾上山告狀之事。
如此情況,弟子實在無法應承。
若是應了此事,最後不但事情做不好。
恐怕連弟子自己,都要自身難保。
洪荒何其之大?
隱匿潛修者更是如過江之鯽。
弟子實在力有不逮啊。”
聽得太乙的迴答,元始天尊也陷入了沉思。
事情好像真如太乙所言。
廣成子他們的行事作風,太過肆無忌憚。
而且還聽不進勸告。
若是真讓太乙給他們善後,指不定最後太乙也要受他們牽連。
這般一想,元始天尊也有些猶豫了。
不是猶豫要不要繼續讓太乙保他們。
而是猶豫,要不要讓廣成子他們立馬迴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