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通天挪移金鱉島
洪荒:悟性逆天,我帶領人族崛起 作者:曹c老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他的修為也在不斷攀升,最終在人道之力與天道功德的推動下,證道混元大羅金仙!
在最後一縷大道功德消耗殆盡之時,通天體內的劍道法則之力也達到了九成之境。隻需再進一步,他便能雙次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實力將遠超普通的混元大羅金仙!
通天緩緩收斂氣息,將剩餘的兩成天道功德收起,身形一閃,已迴到了首陽山巔的玄黃仙殿之中。
殿內,多寶、無當、金靈以及雲霄等人早已等候多時,見通天歸來,紛紛上前行禮,臉上滿是欣喜之色:“弟子恭賀師尊成聖!師尊永恆不朽,萬劫不滅!”
通天微微一笑,目光溫和地看向眾弟子,點了點頭:“爾等不必多禮,為師成聖,亦是爾等機緣。日後截教大興,還需爾等共同努力。”
眾弟子聞言,紛紛肅然應道:“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通天隨即轉身,看向一旁的雲蒼,微微拱手,道:“道友,這是兩成天道功德,還請笑納。”
雲蒼神色淡然,微微頷首,伸手接過那兩成天道功德,淡淡道:“既然如此,在下便收下了。
道友今日成聖,截教立,天地格局必將因此改變。望道友日後以眾生為念,護佑人道。”
通天鄭重道:“道友放心,貧道定當謹記於心。”
雲蒼目光深邃,望向通天,雙手拱起,語氣恭敬而堅定:“道友既然以人道為根基立下截教,那必然要以人道意誌為主。
隻有在人道意誌加持下,道友的實力才能夠達到最大化!不如道友將道場遷至首陽山附近如何?
那裏人道意誌濃鬱,靈氣充沛,定能讓道友滿意。
況且,道友的截教還需廣納弟子,首陽山附近人傑地靈,正是開宗立派的絕佳之地。”
通天聞言,眉梢微挑,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微微一笑,聲音如洪鍾般迴蕩在天地間:“道友所言極是。
海外雖是清淨之地,但三道隔絕,確實不利於修行。首陽山人道意誌濃厚,正可助我截教弟子修行事半功倍。貧道便依道友之言,將金鱉島移至首陽山!”
話音未落,通天一步踏出,身形如電,瞬息間已立於虛空之上。
多寶、金靈、無當、龜靈四大弟子緊隨其後,神情肅穆,目光中透著對師尊的無限敬仰。
通天屹立於虛空,衣袍獵獵,周身散發出浩瀚的聖威,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凝視著下方的金鱉島,聲音如雷霆般傳入眾弟子耳中:“眾弟子聽令,速速撤離金鱉島,本座即將移島!”
金鱉島上,趙公明、碧霄、瓊霄、龜靈等人早已做好準備,指揮著數千弟子井然有序地撤離。
趙公明抬頭望向虛空中的通天,拱手稟報道:“師尊,所有弟子已撤離完畢,請師尊施法!”
通天微微頷首,神情淡然,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下一刻,他的身形驟然暴漲,法天象地神通施展,身軀上聯九天,腳鎮九幽,無量法體仿佛能鎮壓古今未來。
他的眼眸深邃如星空,一眼望去,仿佛能洞穿億萬萬光年的距離。
整個軀體的體量更是龐大到難以形容,仿佛數萬頂級大千世界的力量凝聚於一身。
通天單手托起金鱉島,動作輕描淡寫,卻蘊含著無上偉力。金鱉島在他掌中如同一顆小巧的明珠,散發著淡淡的光輝。
他邁開步伐,朝著首陽山方向緩緩走去。
每一步落下,虛空都為之震顫,天地間的靈氣仿佛被他的步伐牽引,形成一道道璀璨的光帶,環繞在他周身。
眾弟子遠遠跟隨,目睹這一幕,無不心生震撼。
多寶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低聲對身旁的金靈說道:“師尊神通廣大,移山填海不過舉手之勞。此番遷至首陽山,我截教必將更上一層樓!”金靈點頭附和,目光中滿是憧憬。
隨著通天的步伐,天地間的異象愈發明顯。首陽山方向,人道意誌如潮水般湧來,與通天的聖威相互唿應,形成一幅壯麗的畫卷。
山川河流仿佛都在為他的到來而歡唿,靈氣匯聚成雲,霞光漫天,仿佛天地都在為截教的崛起而慶賀。
通天行至首陽山附近,緩緩將金鱉島放下。島嶼落地的一瞬間,大地微微震顫,隨即恢複平靜。
金鱉島與首陽山的氣運相連,瞬間融為一體,仿佛本就屬於此地。
通天收起法天象地神通,身形恢複如常,轉身對眾弟子說道:“從今日起,金鱉島便是我截教新道場。爾等需勤加修煉,不負人道意誌加持。”
眾弟子齊聲應諾,聲音如雷,迴蕩在天地之間。碧霄與瓊霄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期待。
趙公明則握緊拳頭,心中暗自發誓,定要借此機會突破修為,為截教爭光。
通天目光掃過眾弟子,神情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截教以人道為根基,廣納天下英才。
爾等需謹記,修行之路,不僅在於自身,更在於濟世渡人。唯有心懷天下,方能成就大道。”
眾弟子聞言,紛紛點頭,心中對通天的教誨銘記於心。多寶上前一步,恭敬地問道:“師尊,如今道場已定,是否即刻開山收徒?”
通天微微一笑,目光望向遠方:“不急。首陽山人道意誌濃鬱,需先布下大陣,穩固氣運。待一切準備就緒,再廣開山門,納天下英才。”
說罷,他袖袍一揮,一道金光衝天而起,化作無數符文,融入金鱉島與首陽山的山川地脈之中。
瞬間,整個道場被一層淡淡的金光籠罩,靈氣更加濃鬱,仿佛成了一片修行聖地。
眾弟子見狀,無不心生敬畏,對通天的神通更加欽佩。通天轉身望向雲蒼,拱手道:“多謝道友指點,此番遷至首陽山,截教氣運必將更盛。”
雲蒼微微一笑,還禮道:“道友客氣了。截教以人道為根基,順應天時,必將大興。貧道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
……
在最後一縷大道功德消耗殆盡之時,通天體內的劍道法則之力也達到了九成之境。隻需再進一步,他便能雙次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實力將遠超普通的混元大羅金仙!
通天緩緩收斂氣息,將剩餘的兩成天道功德收起,身形一閃,已迴到了首陽山巔的玄黃仙殿之中。
殿內,多寶、無當、金靈以及雲霄等人早已等候多時,見通天歸來,紛紛上前行禮,臉上滿是欣喜之色:“弟子恭賀師尊成聖!師尊永恆不朽,萬劫不滅!”
通天微微一笑,目光溫和地看向眾弟子,點了點頭:“爾等不必多禮,為師成聖,亦是爾等機緣。日後截教大興,還需爾等共同努力。”
眾弟子聞言,紛紛肅然應道:“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通天隨即轉身,看向一旁的雲蒼,微微拱手,道:“道友,這是兩成天道功德,還請笑納。”
雲蒼神色淡然,微微頷首,伸手接過那兩成天道功德,淡淡道:“既然如此,在下便收下了。
道友今日成聖,截教立,天地格局必將因此改變。望道友日後以眾生為念,護佑人道。”
通天鄭重道:“道友放心,貧道定當謹記於心。”
雲蒼目光深邃,望向通天,雙手拱起,語氣恭敬而堅定:“道友既然以人道為根基立下截教,那必然要以人道意誌為主。
隻有在人道意誌加持下,道友的實力才能夠達到最大化!不如道友將道場遷至首陽山附近如何?
那裏人道意誌濃鬱,靈氣充沛,定能讓道友滿意。
況且,道友的截教還需廣納弟子,首陽山附近人傑地靈,正是開宗立派的絕佳之地。”
通天聞言,眉梢微挑,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微微一笑,聲音如洪鍾般迴蕩在天地間:“道友所言極是。
海外雖是清淨之地,但三道隔絕,確實不利於修行。首陽山人道意誌濃厚,正可助我截教弟子修行事半功倍。貧道便依道友之言,將金鱉島移至首陽山!”
話音未落,通天一步踏出,身形如電,瞬息間已立於虛空之上。
多寶、金靈、無當、龜靈四大弟子緊隨其後,神情肅穆,目光中透著對師尊的無限敬仰。
通天屹立於虛空,衣袍獵獵,周身散發出浩瀚的聖威,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凝視著下方的金鱉島,聲音如雷霆般傳入眾弟子耳中:“眾弟子聽令,速速撤離金鱉島,本座即將移島!”
金鱉島上,趙公明、碧霄、瓊霄、龜靈等人早已做好準備,指揮著數千弟子井然有序地撤離。
趙公明抬頭望向虛空中的通天,拱手稟報道:“師尊,所有弟子已撤離完畢,請師尊施法!”
通天微微頷首,神情淡然,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下一刻,他的身形驟然暴漲,法天象地神通施展,身軀上聯九天,腳鎮九幽,無量法體仿佛能鎮壓古今未來。
他的眼眸深邃如星空,一眼望去,仿佛能洞穿億萬萬光年的距離。
整個軀體的體量更是龐大到難以形容,仿佛數萬頂級大千世界的力量凝聚於一身。
通天單手托起金鱉島,動作輕描淡寫,卻蘊含著無上偉力。金鱉島在他掌中如同一顆小巧的明珠,散發著淡淡的光輝。
他邁開步伐,朝著首陽山方向緩緩走去。
每一步落下,虛空都為之震顫,天地間的靈氣仿佛被他的步伐牽引,形成一道道璀璨的光帶,環繞在他周身。
眾弟子遠遠跟隨,目睹這一幕,無不心生震撼。
多寶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低聲對身旁的金靈說道:“師尊神通廣大,移山填海不過舉手之勞。此番遷至首陽山,我截教必將更上一層樓!”金靈點頭附和,目光中滿是憧憬。
隨著通天的步伐,天地間的異象愈發明顯。首陽山方向,人道意誌如潮水般湧來,與通天的聖威相互唿應,形成一幅壯麗的畫卷。
山川河流仿佛都在為他的到來而歡唿,靈氣匯聚成雲,霞光漫天,仿佛天地都在為截教的崛起而慶賀。
通天行至首陽山附近,緩緩將金鱉島放下。島嶼落地的一瞬間,大地微微震顫,隨即恢複平靜。
金鱉島與首陽山的氣運相連,瞬間融為一體,仿佛本就屬於此地。
通天收起法天象地神通,身形恢複如常,轉身對眾弟子說道:“從今日起,金鱉島便是我截教新道場。爾等需勤加修煉,不負人道意誌加持。”
眾弟子齊聲應諾,聲音如雷,迴蕩在天地之間。碧霄與瓊霄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期待。
趙公明則握緊拳頭,心中暗自發誓,定要借此機會突破修為,為截教爭光。
通天目光掃過眾弟子,神情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截教以人道為根基,廣納天下英才。
爾等需謹記,修行之路,不僅在於自身,更在於濟世渡人。唯有心懷天下,方能成就大道。”
眾弟子聞言,紛紛點頭,心中對通天的教誨銘記於心。多寶上前一步,恭敬地問道:“師尊,如今道場已定,是否即刻開山收徒?”
通天微微一笑,目光望向遠方:“不急。首陽山人道意誌濃鬱,需先布下大陣,穩固氣運。待一切準備就緒,再廣開山門,納天下英才。”
說罷,他袖袍一揮,一道金光衝天而起,化作無數符文,融入金鱉島與首陽山的山川地脈之中。
瞬間,整個道場被一層淡淡的金光籠罩,靈氣更加濃鬱,仿佛成了一片修行聖地。
眾弟子見狀,無不心生敬畏,對通天的神通更加欽佩。通天轉身望向雲蒼,拱手道:“多謝道友指點,此番遷至首陽山,截教氣運必將更盛。”
雲蒼微微一笑,還禮道:“道友客氣了。截教以人道為根基,順應天時,必將大興。貧道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