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典史?縣丞?來我丹陽縣?”
這不是開玩笑嗎?
孫三思承認陳尋很有能力,不要說當一個正八品的縣丞,便是當縣令都綽綽有餘,但前提是在其他地方!
他經營丹陽縣多年,手下的人都用慣了,要是來一個精明能幹的,將自己架空怎麽辦?
我可不是宜城縣的那個獨孤文!
但眼下欽差大人這麽問,就表示他有這個想法,孫三思又不好直接拒絕,一時沒想出好的應對,隻得支吾道:“陳尋之才,足以擔任縣丞,隻不過,隻不過,宜城縣也離不開陳典史啊,本官又怎好奪人所愛呢。”
總算勉強給他想到了一個理由,孫三思便順著這個思路說下去:“宜城縣四通八達,無論地理位置還是丁口收入都遠在丹陽縣之上,欽差大人若是要賞其功,還是留在宜城縣升遷更好。”
“至於說到本縣,當然也缺人才,但建康留守趙大人曾寫信薦舉他的幕僚前來任職,下官不好推辭,已然答應了。”
這件事倒是有的,不過趙無咎並沒有指名要當縣丞,隻是輕描淡寫的表示給個官身就行,他原本就想著等現任主簿明年退養之後,便可做了這樁人情。
如今既然顧襄有意調陳尋過來,萬般無奈之下,隻能拿留守大人過來頂一下了。
他心裏料定,這位顧襄深謀遠慮,是個想要做大事的人,絕不會在現階段與位高權重、立場模糊的趙無咎起爭執,以免將其推到對方陣營。
顧襄是何等樣人,在朝廷之上曆經了無數風霜刀劍,這個孫三思的盤算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其實,孫三思並不知道,他的反應正中顧襄的下懷。
顧襄原本隻是試探,若孫三思擺出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表示大力歡迎,他倒還會重新考慮。
因為他的目的是為了將陳尋調離熟悉的地盤,從而更加有利於監控,所以需要的是一個與他貌合神離、處處防範的上司,而孫三思的表現恰好符合了這一點。
“哦,原來有這等事,倒是本官孟浪了!”
顧襄歎息道,”本想給你找個幫手,這下就不好辦了。”
聞聽此言,孫三思心中大喜,臉上卻還要配合著顧襄,擺出一副沮喪的表情,說道:“是啊,若是陳尋能來,對我丹陽縣實在是一大助力了,太可惜了。”
他哪裏知道,顧襄就在此刻打定了主意,等到此案結束之後,便會向吏部行文,以陳尋辦案有功為名,將其擢升為丹陽縣丞。
隻要有吏部的公文,自上而下,不論是獨孤文,還是孫三思,或者是高深莫測的陳尋,都隻能乖乖聽命!
陳尋當然不知道,欽差大人已經給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從未入流到正八品,連跨了兩大步,是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此刻的他正在為另一件事煩心,那就是來自宜城縣的消息!
他一走便是多日,卻不料發生了官庫被盜、邢越身受重傷的之事,雖然並沒有明確指向性,但他憑著直覺,便能判斷其目標必定是那尊翡翠觀音!
身手極為高明,行動如此迅速,而且不惜光天化日之下出手,可見此物之重要,其背後必然牽扯著巨大的黑幕。
而崔戰的追查也有了些眉目,那位被林軒璧所殺的謝淩曾經在三戶不同的人家打過短工,他的判斷是:會不會這翡翠觀音就是從這三家偷出來的呢?
但若是偷竊,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不報案,請官府幫忙追查,也是頗為令人費解。
隻不過他終究年輕,缺乏經驗,竟然上門詢問,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沒有一家承認失竊!
陳尋放下手中的信,皺緊了眉頭,心想:崔戰還是過於操切,打草驚蛇了!
而更令他憂慮的是,縣令忽然聲稱得了重病,無法理事,所以由丁縣丞暫代其責,卻由王主簿負責主持天寧寺兇案的後續調查。
這一係列安排,讓他嗅到了某種陰謀的味道,而且多半是出自那位王主簿的手筆。
“看來他們必然是嗅到了永勝鄉大火的蹊蹺之處,試圖與我切割,以圖自保,而那位賑濟救災的民夫之首王順多半扮演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
他想了想,在房中踱了兩步之後,便提起筆來,給燕小乙寫了一封信:
“救災之事如果大體已經告一段落,證據搜尋無新的發現,則無需在永勝鄉久留,盡快返迴宜城縣,善後事宜就交給王順去辦。至於我們的行蹤去向,也無需再行保密,事實上也做不到了。”
“崔戰所發現的證據甚為重要,但不可莽撞,需要從外圍逐漸收緊,我認為你們可以從這三家,尤其是鄭家、盧家最近是否發生過異常事項開始調查。”
陳尋凝神思索了一番,還是給了他更多、更細的提示:“比如說,人口失蹤,失火,或者是與什麽重要人物有過來往,這些事情都會給你揭示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至於府庫遇盜之事,你們可以等邢越蘇醒之後,詢問相關細節,以邢越這麽多年的經驗,就算他不認識盜賊,但與他交過手,一定能夠提供重要的線索。”
“總之,一切都要謹慎行事!那尊翡翠觀音關係重大,你們務必將其妥善保管,不可疏忽!”
陳尋剛剛寫好信,卻聽到有人輕輕敲門,他不敢大意,先將書信收好,隨後便揚聲問道:“外麵是何人?”
“大人,我是小青,剛做好了一盞安神湯送來。”
陳尋鬆了口氣,笑著打開門說道:“這麽晚了,還沒休息?何必這麽麻煩呢!”
小青一低頭便推門進來,打開食盒,將熱騰騰的湯水取了出來,說道:“大人您就住在仙樂樓附近,左右隻是幾步路,有什麽麻煩的。”
“您看,這安神湯是用紅棗、桂圓、當歸等放在一起煮了一個多時辰,頗能補神益氣、消解疲乏。”
自此今天與陳尋長談,明白自己今後的身份職責之後,小青也少了幾分拘謹,多了些親切,“這兩日您日夜操勞,若是再不滋補一下,恐怕精力不濟,虧虛了元氣。”
這不是開玩笑嗎?
孫三思承認陳尋很有能力,不要說當一個正八品的縣丞,便是當縣令都綽綽有餘,但前提是在其他地方!
他經營丹陽縣多年,手下的人都用慣了,要是來一個精明能幹的,將自己架空怎麽辦?
我可不是宜城縣的那個獨孤文!
但眼下欽差大人這麽問,就表示他有這個想法,孫三思又不好直接拒絕,一時沒想出好的應對,隻得支吾道:“陳尋之才,足以擔任縣丞,隻不過,隻不過,宜城縣也離不開陳典史啊,本官又怎好奪人所愛呢。”
總算勉強給他想到了一個理由,孫三思便順著這個思路說下去:“宜城縣四通八達,無論地理位置還是丁口收入都遠在丹陽縣之上,欽差大人若是要賞其功,還是留在宜城縣升遷更好。”
“至於說到本縣,當然也缺人才,但建康留守趙大人曾寫信薦舉他的幕僚前來任職,下官不好推辭,已然答應了。”
這件事倒是有的,不過趙無咎並沒有指名要當縣丞,隻是輕描淡寫的表示給個官身就行,他原本就想著等現任主簿明年退養之後,便可做了這樁人情。
如今既然顧襄有意調陳尋過來,萬般無奈之下,隻能拿留守大人過來頂一下了。
他心裏料定,這位顧襄深謀遠慮,是個想要做大事的人,絕不會在現階段與位高權重、立場模糊的趙無咎起爭執,以免將其推到對方陣營。
顧襄是何等樣人,在朝廷之上曆經了無數風霜刀劍,這個孫三思的盤算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其實,孫三思並不知道,他的反應正中顧襄的下懷。
顧襄原本隻是試探,若孫三思擺出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表示大力歡迎,他倒還會重新考慮。
因為他的目的是為了將陳尋調離熟悉的地盤,從而更加有利於監控,所以需要的是一個與他貌合神離、處處防範的上司,而孫三思的表現恰好符合了這一點。
“哦,原來有這等事,倒是本官孟浪了!”
顧襄歎息道,”本想給你找個幫手,這下就不好辦了。”
聞聽此言,孫三思心中大喜,臉上卻還要配合著顧襄,擺出一副沮喪的表情,說道:“是啊,若是陳尋能來,對我丹陽縣實在是一大助力了,太可惜了。”
他哪裏知道,顧襄就在此刻打定了主意,等到此案結束之後,便會向吏部行文,以陳尋辦案有功為名,將其擢升為丹陽縣丞。
隻要有吏部的公文,自上而下,不論是獨孤文,還是孫三思,或者是高深莫測的陳尋,都隻能乖乖聽命!
陳尋當然不知道,欽差大人已經給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從未入流到正八品,連跨了兩大步,是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此刻的他正在為另一件事煩心,那就是來自宜城縣的消息!
他一走便是多日,卻不料發生了官庫被盜、邢越身受重傷的之事,雖然並沒有明確指向性,但他憑著直覺,便能判斷其目標必定是那尊翡翠觀音!
身手極為高明,行動如此迅速,而且不惜光天化日之下出手,可見此物之重要,其背後必然牽扯著巨大的黑幕。
而崔戰的追查也有了些眉目,那位被林軒璧所殺的謝淩曾經在三戶不同的人家打過短工,他的判斷是:會不會這翡翠觀音就是從這三家偷出來的呢?
但若是偷竊,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不報案,請官府幫忙追查,也是頗為令人費解。
隻不過他終究年輕,缺乏經驗,竟然上門詢問,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沒有一家承認失竊!
陳尋放下手中的信,皺緊了眉頭,心想:崔戰還是過於操切,打草驚蛇了!
而更令他憂慮的是,縣令忽然聲稱得了重病,無法理事,所以由丁縣丞暫代其責,卻由王主簿負責主持天寧寺兇案的後續調查。
這一係列安排,讓他嗅到了某種陰謀的味道,而且多半是出自那位王主簿的手筆。
“看來他們必然是嗅到了永勝鄉大火的蹊蹺之處,試圖與我切割,以圖自保,而那位賑濟救災的民夫之首王順多半扮演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
他想了想,在房中踱了兩步之後,便提起筆來,給燕小乙寫了一封信:
“救災之事如果大體已經告一段落,證據搜尋無新的發現,則無需在永勝鄉久留,盡快返迴宜城縣,善後事宜就交給王順去辦。至於我們的行蹤去向,也無需再行保密,事實上也做不到了。”
“崔戰所發現的證據甚為重要,但不可莽撞,需要從外圍逐漸收緊,我認為你們可以從這三家,尤其是鄭家、盧家最近是否發生過異常事項開始調查。”
陳尋凝神思索了一番,還是給了他更多、更細的提示:“比如說,人口失蹤,失火,或者是與什麽重要人物有過來往,這些事情都會給你揭示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至於府庫遇盜之事,你們可以等邢越蘇醒之後,詢問相關細節,以邢越這麽多年的經驗,就算他不認識盜賊,但與他交過手,一定能夠提供重要的線索。”
“總之,一切都要謹慎行事!那尊翡翠觀音關係重大,你們務必將其妥善保管,不可疏忽!”
陳尋剛剛寫好信,卻聽到有人輕輕敲門,他不敢大意,先將書信收好,隨後便揚聲問道:“外麵是何人?”
“大人,我是小青,剛做好了一盞安神湯送來。”
陳尋鬆了口氣,笑著打開門說道:“這麽晚了,還沒休息?何必這麽麻煩呢!”
小青一低頭便推門進來,打開食盒,將熱騰騰的湯水取了出來,說道:“大人您就住在仙樂樓附近,左右隻是幾步路,有什麽麻煩的。”
“您看,這安神湯是用紅棗、桂圓、當歸等放在一起煮了一個多時辰,頗能補神益氣、消解疲乏。”
自此今天與陳尋長談,明白自己今後的身份職責之後,小青也少了幾分拘謹,多了些親切,“這兩日您日夜操勞,若是再不滋補一下,恐怕精力不濟,虧虛了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