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離開順天府後,帶著劉瑾直奔東廠,路過百姓見到東廠番子,紛紛避之不及。
看的出來,最近文官們沒少在汙蔑東廠上下功夫,乃至現在東廠又一次變成了過街老鼠。
自弘治十二年,皇太子朱厚照監國後,東廠的權力就已經蓋過錦衣衛,八年多時間的發展,讓以劉瑾為提督的東緝事廠名聲大噪,但同時也開始被文官們連番攻擊,不僅表現在政治上,更是在民間輿論上。
筆杆子出話語權,而文官恰好又擅長筆杆書寫,東廠的名聲怎能在百姓中好的起來?
“噶!”
人群中的一名儒生緊張的退到道路兩側,恰好看到東廠拱衛的朱厚煒正在其中,那儒生此前在正陽大街還暗暗嘲諷朱厚煒要完蛋啦。
這一刻莫名的開始懼怕,趕忙將頭埋在人群,希望朱厚煒不要瞧見他。
……
東廠詔獄內,李夢陽和何景明被羈押在此。
“仲默兄,是我連累於你。”
李夢陽覺得有些對不起何景明,當時讓何景明出麵緝拿蔚王,他自然是有私心的。
那個時候他在京師宣揚自己的文壇複古思想主張,那麽多虔誠的信徒都在他麵前,若是任憑朱厚煒在人群胡說八道質疑他的思想主張,日後複古文壇的思想主張還怎麽推行下去?
作為七子學會,文壇複古的一員,何景明有義務維護自己團體的思想主張,隻是沒想到這次卻遇到了棘手的人。
隻恨他們品階太低,不認識蔚王殿下,不然斷然不會如此。
何景明搖搖頭,安慰李夢陽道:“天賜勿要自責,此事與你無關。”
“罪魁禍首乃劉瑾!”
李夢陽哼了一聲,道:“此權閹欺上瞞下,阿諛奉承,蔚王有難,便如鷹犬一般傾巢而出,大明朝遲早要毀到此獠手中!”
他們不敢在討論朱厚煒,但對劉瑾,勢必是要重拳出擊。
彼此都保持一份默契,現在要讓自己相安無事,隻能將劉瑾給牽扯出來,好讓更多的文官能為他們保駕護航!
隻要攻訐劉瑾,同僚和上層文官們就不會坐視不理!
但要攻擊朱厚煒,恐怕大明朝的那些老狐狸們會選擇袖手旁觀。
咚咚咚。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朱厚煒在劉瑾的簇擁下抵達東廠詔獄,他淡漠的乜了一眼何景明和李夢陽。
兩人急忙拱手彎腰行禮,恭敬的道:“見過蔚王殿下。”
朱厚煒置若罔聞,隻是問何景明道:“你,是不是在維護李夢陽李大人?”
何景明急促道:“迴蔚王殿下,臣沒這個心思,大街上有人揚言抽刀,臣是順天府通判,有義務將人帶迴去調查。”
“是麽?”
朱厚煒又看著李夢陽,作為七子學會的魁首,李夢陽在文壇地位崇高,尤其最近推崇的文壇複古,引得許多人共鳴。
隻是對這個踩著李東陽名聲上位的七子學會文壇魁首,朱厚煒實在提不起看重的興趣。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文壇複古,大明真就出不來好詞?”
李夢陽沉默,但卻沒有動搖自己的思想主張,他道:“是!”
“但殿下除外。”
在得知朱厚煒做出的那首鬼斧神工的詞後,李夢陽對朱厚煒的才學不得不臣服。
但天下隻有一個朱厚煒!
“我不討論你的主張正確與否,大明文化可以包容你複古,但抨擊科舉又是什麽意思?”
“聽聞你,和你們,還在主張恢複察舉製?”
“我大明是不是還要改革九品中正?恢複東晉之浪漫?”
李夢陽道:“察舉可以舉廉,如今大明官場良莠不齊,官吏冗餘擁擠,許多有才無德之人占據重要崗位,對大明而言並非好事。”
“察舉可舉廉、孝!”
“三日之考試,一日之閱卷,隻要寫得錦繡文章,便能出任官吏,國家取仕豈可如此隨意?”
朱厚煒深吸一口氣,盯著李夢陽道:“你好像出身寒微,家境並不怎麽好,恢複察舉,若無官場引薦,你可以為官嗎?”
“到最後察舉為何名存實亡,你想過嗎?因為上品再無寒門,因為沒錢莫當官。”
“如果真如此,諸如你一樣許許多多的窮苦底層百姓,隻能埋沒鄉野之間。”
“這於國家來說是好事?”
李夢陽反駁道:“蔚王殿下此言差矣,若是上層都是廉潔忠正之官,有才之人為何會被埋沒鄉野之中?”
朱厚煒深深看了他一眼,“你的理想很好,可中華社會從來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群構成,有人的地方就有私心,治吏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從來都無法解決的事。”
“人心難測。”
朱厚煒又看著何景明,問道:“你也和李夢陽主張一樣?”
何景明沉思片刻,思想開始動搖,在方才蔚王和李夢陽的辯論中,很明顯蔚王說的更有道理。
他沉默了許久,才開口道:“科舉不可改。”
李夢陽麵色頓變,憤怒的盯著一旁的好友。
“天賜兄,你這次真錯了。”何景明拱手道:“我並不怕牢獄之災,我隻是覺得蔚王殿下說的有道理。”
“都是為大明國家好,吾等不能閉門造車剛愎自用,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嗬!”李夢陽丟出一抹輕蔑的笑容。
朱厚煒不再管他們,背著手離開東廠詔獄,直奔乾清宮。
朱厚照忙不迭迎接朱厚煒,問道:“弟,你沒事吧?順天府那群狗東西,我這就去罷了他們的官!”
朱厚煒趕忙問道:“父皇不曉得吧?”
“沒敢告訴他。”
朱厚煒嗯了一聲,道:“是我要去順天府的,不要為難順天府尹。”
“何景明還不足以勝任順天府通判。”
能力和洞察力都欠缺,雖然前七子都有足夠的才華,但不是有才就一定能做好官的。
“李夢陽性子固執,不宜為官,讓他在民間推崇自己的思想吧。”
三言兩語,兩人命運已定。
朱厚照撓撓頭:“弟,人都抓過來了,這麽輕易放出去可不行!”
朱厚煒微笑道:“知曉的,我給大哥想好了,讓劉瑾出麵吧。”
“李夢陽有許多好友,定會有人去求到劉瑾幫忙的。”
是麽?弟你好自信啊,我怎麽不信,李夢陽都下獄了,他的那些好友還敢來幫他的嗎?
就在此時,劉瑾急促走來,道:“太子爺,有人找老奴辦事兒。”
“啊?什麽啊?”朱厚照疑惑的看著劉瑾。
看的出來,最近文官們沒少在汙蔑東廠上下功夫,乃至現在東廠又一次變成了過街老鼠。
自弘治十二年,皇太子朱厚照監國後,東廠的權力就已經蓋過錦衣衛,八年多時間的發展,讓以劉瑾為提督的東緝事廠名聲大噪,但同時也開始被文官們連番攻擊,不僅表現在政治上,更是在民間輿論上。
筆杆子出話語權,而文官恰好又擅長筆杆書寫,東廠的名聲怎能在百姓中好的起來?
“噶!”
人群中的一名儒生緊張的退到道路兩側,恰好看到東廠拱衛的朱厚煒正在其中,那儒生此前在正陽大街還暗暗嘲諷朱厚煒要完蛋啦。
這一刻莫名的開始懼怕,趕忙將頭埋在人群,希望朱厚煒不要瞧見他。
……
東廠詔獄內,李夢陽和何景明被羈押在此。
“仲默兄,是我連累於你。”
李夢陽覺得有些對不起何景明,當時讓何景明出麵緝拿蔚王,他自然是有私心的。
那個時候他在京師宣揚自己的文壇複古思想主張,那麽多虔誠的信徒都在他麵前,若是任憑朱厚煒在人群胡說八道質疑他的思想主張,日後複古文壇的思想主張還怎麽推行下去?
作為七子學會,文壇複古的一員,何景明有義務維護自己團體的思想主張,隻是沒想到這次卻遇到了棘手的人。
隻恨他們品階太低,不認識蔚王殿下,不然斷然不會如此。
何景明搖搖頭,安慰李夢陽道:“天賜勿要自責,此事與你無關。”
“罪魁禍首乃劉瑾!”
李夢陽哼了一聲,道:“此權閹欺上瞞下,阿諛奉承,蔚王有難,便如鷹犬一般傾巢而出,大明朝遲早要毀到此獠手中!”
他們不敢在討論朱厚煒,但對劉瑾,勢必是要重拳出擊。
彼此都保持一份默契,現在要讓自己相安無事,隻能將劉瑾給牽扯出來,好讓更多的文官能為他們保駕護航!
隻要攻訐劉瑾,同僚和上層文官們就不會坐視不理!
但要攻擊朱厚煒,恐怕大明朝的那些老狐狸們會選擇袖手旁觀。
咚咚咚。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朱厚煒在劉瑾的簇擁下抵達東廠詔獄,他淡漠的乜了一眼何景明和李夢陽。
兩人急忙拱手彎腰行禮,恭敬的道:“見過蔚王殿下。”
朱厚煒置若罔聞,隻是問何景明道:“你,是不是在維護李夢陽李大人?”
何景明急促道:“迴蔚王殿下,臣沒這個心思,大街上有人揚言抽刀,臣是順天府通判,有義務將人帶迴去調查。”
“是麽?”
朱厚煒又看著李夢陽,作為七子學會的魁首,李夢陽在文壇地位崇高,尤其最近推崇的文壇複古,引得許多人共鳴。
隻是對這個踩著李東陽名聲上位的七子學會文壇魁首,朱厚煒實在提不起看重的興趣。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文壇複古,大明真就出不來好詞?”
李夢陽沉默,但卻沒有動搖自己的思想主張,他道:“是!”
“但殿下除外。”
在得知朱厚煒做出的那首鬼斧神工的詞後,李夢陽對朱厚煒的才學不得不臣服。
但天下隻有一個朱厚煒!
“我不討論你的主張正確與否,大明文化可以包容你複古,但抨擊科舉又是什麽意思?”
“聽聞你,和你們,還在主張恢複察舉製?”
“我大明是不是還要改革九品中正?恢複東晉之浪漫?”
李夢陽道:“察舉可以舉廉,如今大明官場良莠不齊,官吏冗餘擁擠,許多有才無德之人占據重要崗位,對大明而言並非好事。”
“察舉可舉廉、孝!”
“三日之考試,一日之閱卷,隻要寫得錦繡文章,便能出任官吏,國家取仕豈可如此隨意?”
朱厚煒深吸一口氣,盯著李夢陽道:“你好像出身寒微,家境並不怎麽好,恢複察舉,若無官場引薦,你可以為官嗎?”
“到最後察舉為何名存實亡,你想過嗎?因為上品再無寒門,因為沒錢莫當官。”
“如果真如此,諸如你一樣許許多多的窮苦底層百姓,隻能埋沒鄉野之間。”
“這於國家來說是好事?”
李夢陽反駁道:“蔚王殿下此言差矣,若是上層都是廉潔忠正之官,有才之人為何會被埋沒鄉野之中?”
朱厚煒深深看了他一眼,“你的理想很好,可中華社會從來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群構成,有人的地方就有私心,治吏是從古到今乃至未來,從來都無法解決的事。”
“人心難測。”
朱厚煒又看著何景明,問道:“你也和李夢陽主張一樣?”
何景明沉思片刻,思想開始動搖,在方才蔚王和李夢陽的辯論中,很明顯蔚王說的更有道理。
他沉默了許久,才開口道:“科舉不可改。”
李夢陽麵色頓變,憤怒的盯著一旁的好友。
“天賜兄,你這次真錯了。”何景明拱手道:“我並不怕牢獄之災,我隻是覺得蔚王殿下說的有道理。”
“都是為大明國家好,吾等不能閉門造車剛愎自用,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嗬!”李夢陽丟出一抹輕蔑的笑容。
朱厚煒不再管他們,背著手離開東廠詔獄,直奔乾清宮。
朱厚照忙不迭迎接朱厚煒,問道:“弟,你沒事吧?順天府那群狗東西,我這就去罷了他們的官!”
朱厚煒趕忙問道:“父皇不曉得吧?”
“沒敢告訴他。”
朱厚煒嗯了一聲,道:“是我要去順天府的,不要為難順天府尹。”
“何景明還不足以勝任順天府通判。”
能力和洞察力都欠缺,雖然前七子都有足夠的才華,但不是有才就一定能做好官的。
“李夢陽性子固執,不宜為官,讓他在民間推崇自己的思想吧。”
三言兩語,兩人命運已定。
朱厚照撓撓頭:“弟,人都抓過來了,這麽輕易放出去可不行!”
朱厚煒微笑道:“知曉的,我給大哥想好了,讓劉瑾出麵吧。”
“李夢陽有許多好友,定會有人去求到劉瑾幫忙的。”
是麽?弟你好自信啊,我怎麽不信,李夢陽都下獄了,他的那些好友還敢來幫他的嗎?
就在此時,劉瑾急促走來,道:“太子爺,有人找老奴辦事兒。”
“啊?什麽啊?”朱厚照疑惑的看著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