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抓緊時間在通濟渠旁建設工坊,同時又通傳南直工部,讓南直工部組織商賈前來京師,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運行,為紡織機推廣下發做準備。
到四月中,馬文升和閔珪的隊伍也已經抵達了哈密城。
哈密城頭。
王越還不知這次馬文升和閔珪的到來,這事很是蹊蹺,官府都有不成文的規矩,一般有上層官吏或者京師官吏到地方,早會提前通知做好應對。
但西北顯然沒收到任何通知,也足以表明馬文升和閔珪這次的到來來者不善!
“不出意外,為師即將離開這裏。”
城池上,一名身穿墨色長袍的老人,胡須花白,凝望塞外,目光深邃。
“伯虎,哈密要交給你了。”
“為師培養了你八年,馬鉤之戰、賀蘭山突圍、增援甘肅,都是你帶兵組織的,你……很好!”
從弘治十二年唐寅來到西北哈密後,到現在弘治二十年,整整八年時間,唐寅兢兢業業的跟在哈密身邊勤學,在軍旅中又跟著劉振刀他們學武,武技得到了顯著提升,軍事部署尤其統帥能力也得到王越真傳。
王越是真無私的將自己所有本事傳給了這個年輕的後輩!
大明西北需要一頭鎮山的虎,唐寅就是他的衣缽後代!
王越對唐寅的教誨,不僅在軍事部署上,還有為官能力上,而這個學生也沒讓王越失望,這八年時間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出色的將領。
王越伸手指著後麵的江山,對唐寅道:“哈密是大明的一道城牆,後方是千千萬萬的大明百姓,這兒從今以後就要交給你啦!”
唐寅眼眶有些紅潤,雙拳緊握在袖籠內,對王越保證道:“老師放心,敵寇不得入大明國土半步!老師教誨,學生不敢忘!”
“老師此番迴京,也要多保重身體,學生不在老師旁邊照顧,老師一定要護好自己身體呀!”
王越壓著手:“男兒郎婆婆媽媽的幹吊?哪來那麽多傷春悲秋的。”
“你記著,大明武將不易,要應對的不僅是外敵還有內官,你下麵那麽多人都需要你護著,肩上壓力不小,以後要處處小心謹慎。”
當初那個恃才傲物囂張狂妄的儒生,性子大變,低調內斂沉穩。
“老夫此番迴京,定要給你討個說法,也要將你的官位朝上提拔提拔。”
雖然唐寅名義上掛帥,但承認唐寅的也隻有西北軍中高層,外麵人是不承認唐寅的,畢竟沒有朝廷正式任命。
王越要讓唐寅接替自己,這個難度不小,畢竟唐寅經曆了弘治十二年科考舞弊案,已經被剝奪了為官的資格。
不過即便前路很難,這個倔強的老人也不會放棄!
“老師,怎麽有一隊人馬來了?”
唐寅指著城池外的官道,說話間,這一支隊伍已經抵達城下。
“都察院左都禦史、吏部尚書蒞臨哈密,開城門!”
早就有兵卒上前喊話,王越雙眸驟然眯了起來,揮手道:“去開城門。”
“下去迎接他們!”
王越臉色越來越凝重,唐寅也是如此,朝廷沒有任何通知,就調來了兩名部院級別的高官,這本身就處處透露著不簡單!
他們來此做什麽的?
唐寅心中忐忑,總覺得他們此行過來,不懷好意,大概率是來對付老師的!
城門打開,王越騎著馬匹前來迎接。
在抵達隊伍前後,王越下馬,拱手道:“馬大人、閔大人,你們怎麽忽然造訪,也沒發個函文來,這讓老夫多少有些招待不周呀!”
馬文升和閔珪下了轎子,身穿緋紅官袍,在護衛的簇擁下來到王越身前,微笑道:“就是不想勞煩王總兵,所以才自行過來了。”
“免得勞民傷財,又耽誤你西北的軍事部署給你添亂。”
“老將軍近日身體可還好?”
王越道:“半截身子都入土,哪有什麽好與不好,外麵風沙大,進城說話。”
“好!”
馬文升和閔珪跟著王越朝哈密城走去,隻是才走了幾步,兩人分別停了腳步,凝望著一旁似曾相識的年輕人,意味深長的道:“這位好像是南直才子唐寅唐伯虎?”
唐寅拱手道:“學生唐寅參見兩位大人。”
馬文升淡淡乜他一眼,並未理會,問王越道:“弘治十二年唐寅參與科舉舞弊被剝了官職,嗬嗬,想不到跑到這兒來建功立業了。”
“能跟在王總兵身邊,官職還不小?”
王越笑著道:“老夫的學生,跟在老夫身邊辦點事,哪有什麽官職可言?”
“朝廷還沒賦予老夫在西北隨便擇官的權力。”
馬文升似笑非笑的問道:“雖無實官,但有實職是麽?西北的將士對唐寅很是尊敬啊!”
唐寅開口解釋道:“學生……”
閔珪打斷唐寅,對王越道:“老將軍,進城吧?”
他們從未將唐寅放在眼中過,即便唐寅是王越最優秀的學生又如何?在這種部院級別的高官麵前,他還沒說話的資格!
王越和他們平級,他們還能尊敬三分,可你唐寅是什麽東西?誰準許你插嘴開口的?
哈密不愧是邊塞軍事城鎮,整個城池內充斥風沙,百姓麵貌多都幹燥,來往巡查的隊伍秩序森嚴。
隻是馬文升和閔珪偶爾瞥了一眼,卻見到一名獨臂將士和一名帶著刀疤臉的將士在領兵巡邏。
兩人並未表現出異樣,繼續跟著王越朝總兵府走去。
弘治十一年,蔚王出宮視察民生百態,被歹人擄獲。
那夜的風雪山神廟,以劉健、謝遷、李東陽為首的內閣六部都察院部院高官全部抵達,十餘名擄取蔚王的賊獠,雖然他們不知全貌,但幾名特征明顯的賊子,他們還是記得的!
想不到這群賊子居然來了哈密,還能繼續在哈密領兵巡邏,王越你好大的膽子啊!
兩人彼此心照不宣,誰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依舊淡定微笑的跟著王越朝總兵府走去。
落座後,王越設宴,詢問道:“兩位大人此行所為何事?”
吏部尚書馬文升笑容滿麵開口,道:“太子殿下聽聞王將軍致仕,特地讓我們來迎接老將軍迴京。”
到四月中,馬文升和閔珪的隊伍也已經抵達了哈密城。
哈密城頭。
王越還不知這次馬文升和閔珪的到來,這事很是蹊蹺,官府都有不成文的規矩,一般有上層官吏或者京師官吏到地方,早會提前通知做好應對。
但西北顯然沒收到任何通知,也足以表明馬文升和閔珪這次的到來來者不善!
“不出意外,為師即將離開這裏。”
城池上,一名身穿墨色長袍的老人,胡須花白,凝望塞外,目光深邃。
“伯虎,哈密要交給你了。”
“為師培養了你八年,馬鉤之戰、賀蘭山突圍、增援甘肅,都是你帶兵組織的,你……很好!”
從弘治十二年唐寅來到西北哈密後,到現在弘治二十年,整整八年時間,唐寅兢兢業業的跟在哈密身邊勤學,在軍旅中又跟著劉振刀他們學武,武技得到了顯著提升,軍事部署尤其統帥能力也得到王越真傳。
王越是真無私的將自己所有本事傳給了這個年輕的後輩!
大明西北需要一頭鎮山的虎,唐寅就是他的衣缽後代!
王越對唐寅的教誨,不僅在軍事部署上,還有為官能力上,而這個學生也沒讓王越失望,這八年時間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出色的將領。
王越伸手指著後麵的江山,對唐寅道:“哈密是大明的一道城牆,後方是千千萬萬的大明百姓,這兒從今以後就要交給你啦!”
唐寅眼眶有些紅潤,雙拳緊握在袖籠內,對王越保證道:“老師放心,敵寇不得入大明國土半步!老師教誨,學生不敢忘!”
“老師此番迴京,也要多保重身體,學生不在老師旁邊照顧,老師一定要護好自己身體呀!”
王越壓著手:“男兒郎婆婆媽媽的幹吊?哪來那麽多傷春悲秋的。”
“你記著,大明武將不易,要應對的不僅是外敵還有內官,你下麵那麽多人都需要你護著,肩上壓力不小,以後要處處小心謹慎。”
當初那個恃才傲物囂張狂妄的儒生,性子大變,低調內斂沉穩。
“老夫此番迴京,定要給你討個說法,也要將你的官位朝上提拔提拔。”
雖然唐寅名義上掛帥,但承認唐寅的也隻有西北軍中高層,外麵人是不承認唐寅的,畢竟沒有朝廷正式任命。
王越要讓唐寅接替自己,這個難度不小,畢竟唐寅經曆了弘治十二年科考舞弊案,已經被剝奪了為官的資格。
不過即便前路很難,這個倔強的老人也不會放棄!
“老師,怎麽有一隊人馬來了?”
唐寅指著城池外的官道,說話間,這一支隊伍已經抵達城下。
“都察院左都禦史、吏部尚書蒞臨哈密,開城門!”
早就有兵卒上前喊話,王越雙眸驟然眯了起來,揮手道:“去開城門。”
“下去迎接他們!”
王越臉色越來越凝重,唐寅也是如此,朝廷沒有任何通知,就調來了兩名部院級別的高官,這本身就處處透露著不簡單!
他們來此做什麽的?
唐寅心中忐忑,總覺得他們此行過來,不懷好意,大概率是來對付老師的!
城門打開,王越騎著馬匹前來迎接。
在抵達隊伍前後,王越下馬,拱手道:“馬大人、閔大人,你們怎麽忽然造訪,也沒發個函文來,這讓老夫多少有些招待不周呀!”
馬文升和閔珪下了轎子,身穿緋紅官袍,在護衛的簇擁下來到王越身前,微笑道:“就是不想勞煩王總兵,所以才自行過來了。”
“免得勞民傷財,又耽誤你西北的軍事部署給你添亂。”
“老將軍近日身體可還好?”
王越道:“半截身子都入土,哪有什麽好與不好,外麵風沙大,進城說話。”
“好!”
馬文升和閔珪跟著王越朝哈密城走去,隻是才走了幾步,兩人分別停了腳步,凝望著一旁似曾相識的年輕人,意味深長的道:“這位好像是南直才子唐寅唐伯虎?”
唐寅拱手道:“學生唐寅參見兩位大人。”
馬文升淡淡乜他一眼,並未理會,問王越道:“弘治十二年唐寅參與科舉舞弊被剝了官職,嗬嗬,想不到跑到這兒來建功立業了。”
“能跟在王總兵身邊,官職還不小?”
王越笑著道:“老夫的學生,跟在老夫身邊辦點事,哪有什麽官職可言?”
“朝廷還沒賦予老夫在西北隨便擇官的權力。”
馬文升似笑非笑的問道:“雖無實官,但有實職是麽?西北的將士對唐寅很是尊敬啊!”
唐寅開口解釋道:“學生……”
閔珪打斷唐寅,對王越道:“老將軍,進城吧?”
他們從未將唐寅放在眼中過,即便唐寅是王越最優秀的學生又如何?在這種部院級別的高官麵前,他還沒說話的資格!
王越和他們平級,他們還能尊敬三分,可你唐寅是什麽東西?誰準許你插嘴開口的?
哈密不愧是邊塞軍事城鎮,整個城池內充斥風沙,百姓麵貌多都幹燥,來往巡查的隊伍秩序森嚴。
隻是馬文升和閔珪偶爾瞥了一眼,卻見到一名獨臂將士和一名帶著刀疤臉的將士在領兵巡邏。
兩人並未表現出異樣,繼續跟著王越朝總兵府走去。
弘治十一年,蔚王出宮視察民生百態,被歹人擄獲。
那夜的風雪山神廟,以劉健、謝遷、李東陽為首的內閣六部都察院部院高官全部抵達,十餘名擄取蔚王的賊獠,雖然他們不知全貌,但幾名特征明顯的賊子,他們還是記得的!
想不到這群賊子居然來了哈密,還能繼續在哈密領兵巡邏,王越你好大的膽子啊!
兩人彼此心照不宣,誰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依舊淡定微笑的跟著王越朝總兵府走去。
落座後,王越設宴,詢問道:“兩位大人此行所為何事?”
吏部尚書馬文升笑容滿麵開口,道:“太子殿下聽聞王將軍致仕,特地讓我們來迎接老將軍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