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遊覽黃埔軍校一
迴到高考後,利用先知成富豪 作者:二萬五千裏長征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吃完飯之後,就在飯堂休息。
馬楚豔說:“大家來廣州這麽久了,都來去哪裏玩了嗎?”
晨飛宇說:“白雲山都去爬了兩次了,小蠻腰也去了。”
陳惠愉說:“爬一次都夠嗆了,還去兩次啊。”
晨飛宇說:“第一次國慶和舍友去,第二次國慶迴家那些人過來,叫我一個舍友一起,然後他叫我去當導遊。”
陳春燕說:“代表,我覺得你是挺適合導遊,地理那麽好。”
申瀟華說:“我們班是不是有人報了旅遊方麵相關專業啊。”
伍澄清說:“是的,好像是墨子汝。”
馬楚豔:“待會過去黃埔軍校,除了我們,我舍友也過去,你們不介意吧。”
申瀟華說:“人多熱鬧。”
晨飛宇說:“叫上他們一起啊。”
馬楚豔說:“我們去學校門口等他們,我舍友過去了,李雲鵬和龐萬通也快到了。”
陳春燕說:“你的這兩個追求者也過來啊,不怕他們打起來?”
陳惠愉說:“楚豔,等下打起來,你幫誰啊?”
馬楚豔說:“那都是過去式了,現在他們就是過來看看黃埔軍訓。”
大家來到學校門口,馬楚豔說:“這個身高一米七五顏值高叫東方婉,來自東北黑龍江;這個有點可愛綁著頭發叫林麗茵,來自我們粵東省潮州;這個短頭發有點女漢子氣質叫彭英敏,來自我們粵東省陽江。”
然後,大家在馬楚豔帶領下,去公交站坐公交過去黃埔軍校,把我們給她舍友一一介紹了。
彭英敏說:“這個就是有點帥氣就是你們地理課代表啊。”
林麗茵說:“我們楚豔對你念念不忘,軍訓時就給我們分享,你們高中讀書快樂時光。”
東方婉說:“國慶假期有一次過去你們學校了,迴來都是滿臉桃花。”
李雲鵬和龐萬通聽到她們這樣說,紛紛露出一點吃醋相,感覺心愛玩具被別人搶走了。
來到黃埔軍校舊址,晨飛宇他們看到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麵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麵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
晨飛宇說:“黃埔軍校創建於1924年6月16日,由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創辦,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為其提供了協助。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羊城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曆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
伍澄清說:“羊城市長洲島交通不便,離市區又遠,且偏僻,為什麽軍校會選中這個地方呢?”
晨飛宇說:“第一,在本世紀20年代,各路軍閥獨霸一方,滇桂軍閥盤踞著羊城市。當年孫中山選取在遠離市區的孤島辦軍校,就是要避開軍閥的控製和幹擾。
第二,這個島環境幽靜,四麵環水,築有炮台多處,與隔江相對的魚珠炮台、側麵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把守控製江麵,易守難攻,便於學習與練武。
第三,孫中山很熟悉長洲島,他曾多次來島視察,知道島上清陸軍小學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許多人力和資金,為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
大門內正麵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麵積1060平方米。
來到校園西南麵,晨飛宇看到建有劇場式的俱樂部,其西側設有遊泳室。
大門西側有一幢2層磚木結構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逝世後,改建為“總理紀念室”;1984年又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陳列黃埔軍校校史和孫中山在東革命活動的照片。
民國17年即是1928年11月,在校園南麵八桂山上建立孫中山紀念碑。1930年在紀念碑頂上豎立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銅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麵向大眾、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莊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麵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其銅像,與羊城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銅像一致。
在中國,一般的紀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該紀念碑卻坐南朝北,隱含著孫中山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遺願。
在萬鬆嶺北麓,有東征陣亡將士墓。此墓1925年動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陣亡的516名將士。墓的西邊是十七將校墓,為一座仿巴黎凱旋門式建造的建築,上書“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紀功坊的後麵是入伍生和學生墓群,東邊是一座單人墓——蔡光舉烈士墓。
校園南麵,有教思亭和北伐紀念碑。紀念碑高7米多,為紀念1929年北伐中陣亡的將士而建。
晨飛宇說:“北伐戰爭相信大家也知道,這些都是為了紀念陣亡將士。”
晨飛宇他們來到軍校本部,樓底層當時稱大花廳,辦校初期用作禮堂,師生集會常常在此舉行。
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等六部。其中政治部掌管全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
校長室和總理室設在樓上。校長室是蔣介石辦公和休息的地方,裏麵的擺設是按原貌恢複的。
校本部還設有校長辦公廳,由於蔣介石一般都在校長室辦公,因此可以說是黨代表廖仲愷的辦公室。
校本部中的校長會客廳有一副對聯:“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
軍校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宿舍條件較差,設施簡單,學員每天5時起床,晚9時半關燈睡覺。宿舍內務要求很嚴,如果內務做得不好,就要受到“禁足”的處罰。所謂禁足,就是星期日不準進城。
晨飛宇說:“大家知道周恩來總理是哪一期政治部主任?
申瀟華說:“第一期吧。”
晨飛宇說:“沒錯,是黃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
馬楚豔說:“大家來廣州這麽久了,都來去哪裏玩了嗎?”
晨飛宇說:“白雲山都去爬了兩次了,小蠻腰也去了。”
陳惠愉說:“爬一次都夠嗆了,還去兩次啊。”
晨飛宇說:“第一次國慶和舍友去,第二次國慶迴家那些人過來,叫我一個舍友一起,然後他叫我去當導遊。”
陳春燕說:“代表,我覺得你是挺適合導遊,地理那麽好。”
申瀟華說:“我們班是不是有人報了旅遊方麵相關專業啊。”
伍澄清說:“是的,好像是墨子汝。”
馬楚豔:“待會過去黃埔軍校,除了我們,我舍友也過去,你們不介意吧。”
申瀟華說:“人多熱鬧。”
晨飛宇說:“叫上他們一起啊。”
馬楚豔說:“我們去學校門口等他們,我舍友過去了,李雲鵬和龐萬通也快到了。”
陳春燕說:“你的這兩個追求者也過來啊,不怕他們打起來?”
陳惠愉說:“楚豔,等下打起來,你幫誰啊?”
馬楚豔說:“那都是過去式了,現在他們就是過來看看黃埔軍訓。”
大家來到學校門口,馬楚豔說:“這個身高一米七五顏值高叫東方婉,來自東北黑龍江;這個有點可愛綁著頭發叫林麗茵,來自我們粵東省潮州;這個短頭發有點女漢子氣質叫彭英敏,來自我們粵東省陽江。”
然後,大家在馬楚豔帶領下,去公交站坐公交過去黃埔軍校,把我們給她舍友一一介紹了。
彭英敏說:“這個就是有點帥氣就是你們地理課代表啊。”
林麗茵說:“我們楚豔對你念念不忘,軍訓時就給我們分享,你們高中讀書快樂時光。”
東方婉說:“國慶假期有一次過去你們學校了,迴來都是滿臉桃花。”
李雲鵬和龐萬通聽到她們這樣說,紛紛露出一點吃醋相,感覺心愛玩具被別人搶走了。
來到黃埔軍校舊址,晨飛宇他們看到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麵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麵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
晨飛宇說:“黃埔軍校創建於1924年6月16日,由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創辦,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為其提供了協助。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羊城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曆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
伍澄清說:“羊城市長洲島交通不便,離市區又遠,且偏僻,為什麽軍校會選中這個地方呢?”
晨飛宇說:“第一,在本世紀20年代,各路軍閥獨霸一方,滇桂軍閥盤踞著羊城市。當年孫中山選取在遠離市區的孤島辦軍校,就是要避開軍閥的控製和幹擾。
第二,這個島環境幽靜,四麵環水,築有炮台多處,與隔江相對的魚珠炮台、側麵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把守控製江麵,易守難攻,便於學習與練武。
第三,孫中山很熟悉長洲島,他曾多次來島視察,知道島上清陸軍小學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許多人力和資金,為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
大門內正麵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麵積1060平方米。
來到校園西南麵,晨飛宇看到建有劇場式的俱樂部,其西側設有遊泳室。
大門西側有一幢2層磚木結構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逝世後,改建為“總理紀念室”;1984年又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陳列黃埔軍校校史和孫中山在東革命活動的照片。
民國17年即是1928年11月,在校園南麵八桂山上建立孫中山紀念碑。1930年在紀念碑頂上豎立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銅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麵向大眾、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莊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麵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其銅像,與羊城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銅像一致。
在中國,一般的紀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該紀念碑卻坐南朝北,隱含著孫中山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遺願。
在萬鬆嶺北麓,有東征陣亡將士墓。此墓1925年動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陣亡的516名將士。墓的西邊是十七將校墓,為一座仿巴黎凱旋門式建造的建築,上書“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紀功坊的後麵是入伍生和學生墓群,東邊是一座單人墓——蔡光舉烈士墓。
校園南麵,有教思亭和北伐紀念碑。紀念碑高7米多,為紀念1929年北伐中陣亡的將士而建。
晨飛宇說:“北伐戰爭相信大家也知道,這些都是為了紀念陣亡將士。”
晨飛宇他們來到軍校本部,樓底層當時稱大花廳,辦校初期用作禮堂,師生集會常常在此舉行。
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等六部。其中政治部掌管全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
校長室和總理室設在樓上。校長室是蔣介石辦公和休息的地方,裏麵的擺設是按原貌恢複的。
校本部還設有校長辦公廳,由於蔣介石一般都在校長室辦公,因此可以說是黨代表廖仲愷的辦公室。
校本部中的校長會客廳有一副對聯:“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
軍校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宿舍條件較差,設施簡單,學員每天5時起床,晚9時半關燈睡覺。宿舍內務要求很嚴,如果內務做得不好,就要受到“禁足”的處罰。所謂禁足,就是星期日不準進城。
晨飛宇說:“大家知道周恩來總理是哪一期政治部主任?
申瀟華說:“第一期吧。”
晨飛宇說:“沒錯,是黃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