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多謝四叔費心為我思慮
替嫁流放再迴首,全京都要抖三抖 作者:蜜汁紅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慕陽似是早有預料一般,淡淡掃了車老頭一眼,“可以。”
車老頭對此頗為滿意,兩手一背,搖搖晃晃走在前頭,這就是要去牙行了。
他倒是滿意了,賀蘭可懵圈了,為啥啊,供吃供喝還不行,還得供他住?
她到底是租房子還是給他養老來了。
慕陽到底知不知道什麽叫商業機密?
賀蘭眉間一緊,剛要提出質疑,大手便在她背上一覆,又略微往前一送,她就這麽被慕陽半推著,一路走到了牙行。
簽契,按手印,一應手續,車老頭相當配合,絲滑地走完了整個流程,牙人更是全程難以置信。
這麽一塊難啃的老骨頭,竟真被這小娘子給啃下來了。
奇跡,真是奇跡,那地腳確實好,這小娘子的鋪子,以後必然旺得很。
新鮮出爐的契書上,賀蘭的名字是慕陽代寫,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一看就知書寫人必是利落果決,淩厲如刀,柔柔的女子閨名,愣是寫出一股子硬漢架勢,並排的是車老頭的名字,那真是一個淩亂潦草,字如其人。
賀蘭湊近契書,艱難辨認著那團淩亂的簽名——車隱琂。
這名字,還真是怪好聽的咧,感覺車老頭的形象,瞬間高深起來是怎麽迴事?
“今兒二十一,日子正好,別忘了給我送酒。”車老頭將契書胡亂往懷裏一塞,扔下一句話,晃晃悠悠地就走了。
賀蘭:“......”
是她錯付了,這廝高深個球啊。
反正契書都簽了,賀蘭也不甘示弱,追出去高聲喊了一嗓子:
“別忘了洗澡!你都餿了!”
車老頭肉眼可見地踉蹌了一下,又像沒事兒人似的,懶散地拖著步子,消失在街角。
忙活了大半天,又是簽福英樓的契,教授那些個方子,又是簽租房契,和車老頭周旋,賀蘭此行第一要務原本是送信,結果附帶的事都很順利,獨獨信沒送出去。
賀蘭和慕陽午食都沒顧得上吃,慕意為了追他倆,也是午食沒用就出來了,想到還要給車老頭打酒,三人便在酒坊附近的麵攤上,一人對付了一碗陽春麵。
這家麵攤老板特別實惠,一碗麵三文錢,碗大麵多,賀蘭吃了半碗就飽了,她筷子一下一下地撥楞著麵條,隨口問慕陽道:
“看你方才的樣子,你和車老先生應該是熟識吧,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處是他的地盤,所以才特意選給我的?”
她估計車老頭得有些年紀,看他對慕陽的態度,明顯是長輩看晚輩,想來他不是老國公麾下戰將,就是與老國公相識數年,非常熟悉慕陽,不然他同慕陽說話的語氣,不會如此自然熟稔。
慕陽見賀蘭如此發問,卻是搖了搖頭,“隻是幼時聽說過他,今日是第一次見,選中那處也是碰巧罷了。”
賀蘭咬著筷子,一臉懷疑,信他才怪咧,哪有這麽巧的事。
不過既然慕陽這麽說了,她也就假裝相信,反正房子租到手了,不管是不是熟識,酒餅肉也得照付。
給車老頭送的粗酒,兩鬥半是八十八文,因為賀蘭沒有裝酒的器皿,還多搭了十五文的酒壇子錢。
她在酒坊裏一通嗅聞,最後又買了一小壇精酒,明顯工藝要好很多,已經沒有那些明顯的雜質味道,價格自然也更好了,三百文一壇,卻隻有一鬥多的量。
小集上賺的銅子兒,估計買完這些酒,就剩不下多少了,不過這都是創業的前期投資,賀蘭花起來絲毫不心疼。
沽完酒,賀蘭打發慕陽去送,自己和慕意尋了一處小木作坊,多給了老板十文錢,讓老板加急給打了一套模具。
模具很簡單,就是一個四麵都可以拆卸的長方形木盒,這樣皂體就好脫模了。
這些都忙完,臨近傍晚的時候,三人才匆匆趕迴到家中。
賀蘭進門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直奔東屋,詢問慕老夫人追迴家書的緣由。
一眾人見此,皆聚在東屋。
慕老夫人是慕家的大家長,一生浮沉跌宕,先經喪夫之傷,後經喪子之痛,抄家流放也挨了一遭,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朝堂權謀,家宅內鬥,老人家一雙利眼,不知見過多少詭譎雲波,卻始終巋然如嶽。
賀蘭自是相信祖母的判斷,但越是如此,豈不是更加說明,母親處境堪憂?
賀蘭眼中的迫切,慕老夫人自然看在眼裏,她一下一下撫著賀蘭的手,說道:“以你母親的性子,她既沒有給你送來消息,必是有不便之處。”
“莫擔心,家書不差這幾日,你不是同那梅姑尚有聯係?讓陽兒重新寫一封報平安的信,請她幫忙,咱們走官驛。”
官驛理論上隻送官方文書,普通百姓的信件無法經官驛托送,更何況是戴罪的慕家人?
便是梅姑說情,驛站也不可能同意專門為賀蘭送一趟家書吧?
賈晚音見賀蘭目露疑惑,解釋道:“地方官員每歲都會往京都呈送歲終考簿和開歲奏報,歲終這一趟是趕不上了,開歲奏報應是來得及。”
“你給親家母的家書可以夾在其中,順路送往京都,這還是你四叔想到的法子。”
賀蘭同梅姑,目前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她若請托梅姑,借徐副都尉的便利,趁官驛送奏報之機,順手送一趟家書,於他們而言,確實是小事一樁,同時又讓賀蘭欠下人情,他們巴不得如此,此法確實可行。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四爺幫她想的法子。
賀蘭轉向四爺,恭敬施了一禮,“多謝四叔費心為我思慮。”
四爺神色僵硬一瞬,抬手捋著胡子,略有不自然道:“不過是官者皆知之事,何來費心之說?”
四爺從前於禮部供職,不算小官,朝中各項慣例,他自然最是清楚。
自上迴同賀蘭交鋒,四爺可再沒同她說過一句話,亦沒有正眼看過她,也不知是仍心有芥蒂,還是旁的原因,因此四爺能幫她想法子,著實在她意料之外。
賀蘭環顧慕家眾人,今日才算是真正體會到慕家的家風。
一家人簷下共炊,固多有磕碰爭執,齟齬嫌隙,或怨恨,或嫉妒,或不平,或不甘,可若真遇上外事,卻是盡棄前嫌,同舟共濟,合力相助。
家書一事既定,眾人散去,各自忙碌,慕老夫人留下慕陽,慎重叮囑道:
“官驛報安,旁的消息不可越其先至,萬氏身份特殊,你可明白?”
不過一封家書,卻慎之又慎,最後還要交給官驛托送,慕陽心中早已明了祖母的用意,遂點頭稱是:“孫兒明白,祖母放心。”
慕陽掌軍不過四載,長英軍許多先事唯留寥寥幾筆英跡,詳情皆已不可考,然唯有一事,是滿朝上下公開的秘密,卻人人諱莫如深,不敢談及。
他妻子的母親萬氏,亦涉足其中。
車老頭對此頗為滿意,兩手一背,搖搖晃晃走在前頭,這就是要去牙行了。
他倒是滿意了,賀蘭可懵圈了,為啥啊,供吃供喝還不行,還得供他住?
她到底是租房子還是給他養老來了。
慕陽到底知不知道什麽叫商業機密?
賀蘭眉間一緊,剛要提出質疑,大手便在她背上一覆,又略微往前一送,她就這麽被慕陽半推著,一路走到了牙行。
簽契,按手印,一應手續,車老頭相當配合,絲滑地走完了整個流程,牙人更是全程難以置信。
這麽一塊難啃的老骨頭,竟真被這小娘子給啃下來了。
奇跡,真是奇跡,那地腳確實好,這小娘子的鋪子,以後必然旺得很。
新鮮出爐的契書上,賀蘭的名字是慕陽代寫,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一看就知書寫人必是利落果決,淩厲如刀,柔柔的女子閨名,愣是寫出一股子硬漢架勢,並排的是車老頭的名字,那真是一個淩亂潦草,字如其人。
賀蘭湊近契書,艱難辨認著那團淩亂的簽名——車隱琂。
這名字,還真是怪好聽的咧,感覺車老頭的形象,瞬間高深起來是怎麽迴事?
“今兒二十一,日子正好,別忘了給我送酒。”車老頭將契書胡亂往懷裏一塞,扔下一句話,晃晃悠悠地就走了。
賀蘭:“......”
是她錯付了,這廝高深個球啊。
反正契書都簽了,賀蘭也不甘示弱,追出去高聲喊了一嗓子:
“別忘了洗澡!你都餿了!”
車老頭肉眼可見地踉蹌了一下,又像沒事兒人似的,懶散地拖著步子,消失在街角。
忙活了大半天,又是簽福英樓的契,教授那些個方子,又是簽租房契,和車老頭周旋,賀蘭此行第一要務原本是送信,結果附帶的事都很順利,獨獨信沒送出去。
賀蘭和慕陽午食都沒顧得上吃,慕意為了追他倆,也是午食沒用就出來了,想到還要給車老頭打酒,三人便在酒坊附近的麵攤上,一人對付了一碗陽春麵。
這家麵攤老板特別實惠,一碗麵三文錢,碗大麵多,賀蘭吃了半碗就飽了,她筷子一下一下地撥楞著麵條,隨口問慕陽道:
“看你方才的樣子,你和車老先生應該是熟識吧,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處是他的地盤,所以才特意選給我的?”
她估計車老頭得有些年紀,看他對慕陽的態度,明顯是長輩看晚輩,想來他不是老國公麾下戰將,就是與老國公相識數年,非常熟悉慕陽,不然他同慕陽說話的語氣,不會如此自然熟稔。
慕陽見賀蘭如此發問,卻是搖了搖頭,“隻是幼時聽說過他,今日是第一次見,選中那處也是碰巧罷了。”
賀蘭咬著筷子,一臉懷疑,信他才怪咧,哪有這麽巧的事。
不過既然慕陽這麽說了,她也就假裝相信,反正房子租到手了,不管是不是熟識,酒餅肉也得照付。
給車老頭送的粗酒,兩鬥半是八十八文,因為賀蘭沒有裝酒的器皿,還多搭了十五文的酒壇子錢。
她在酒坊裏一通嗅聞,最後又買了一小壇精酒,明顯工藝要好很多,已經沒有那些明顯的雜質味道,價格自然也更好了,三百文一壇,卻隻有一鬥多的量。
小集上賺的銅子兒,估計買完這些酒,就剩不下多少了,不過這都是創業的前期投資,賀蘭花起來絲毫不心疼。
沽完酒,賀蘭打發慕陽去送,自己和慕意尋了一處小木作坊,多給了老板十文錢,讓老板加急給打了一套模具。
模具很簡單,就是一個四麵都可以拆卸的長方形木盒,這樣皂體就好脫模了。
這些都忙完,臨近傍晚的時候,三人才匆匆趕迴到家中。
賀蘭進門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直奔東屋,詢問慕老夫人追迴家書的緣由。
一眾人見此,皆聚在東屋。
慕老夫人是慕家的大家長,一生浮沉跌宕,先經喪夫之傷,後經喪子之痛,抄家流放也挨了一遭,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朝堂權謀,家宅內鬥,老人家一雙利眼,不知見過多少詭譎雲波,卻始終巋然如嶽。
賀蘭自是相信祖母的判斷,但越是如此,豈不是更加說明,母親處境堪憂?
賀蘭眼中的迫切,慕老夫人自然看在眼裏,她一下一下撫著賀蘭的手,說道:“以你母親的性子,她既沒有給你送來消息,必是有不便之處。”
“莫擔心,家書不差這幾日,你不是同那梅姑尚有聯係?讓陽兒重新寫一封報平安的信,請她幫忙,咱們走官驛。”
官驛理論上隻送官方文書,普通百姓的信件無法經官驛托送,更何況是戴罪的慕家人?
便是梅姑說情,驛站也不可能同意專門為賀蘭送一趟家書吧?
賈晚音見賀蘭目露疑惑,解釋道:“地方官員每歲都會往京都呈送歲終考簿和開歲奏報,歲終這一趟是趕不上了,開歲奏報應是來得及。”
“你給親家母的家書可以夾在其中,順路送往京都,這還是你四叔想到的法子。”
賀蘭同梅姑,目前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她若請托梅姑,借徐副都尉的便利,趁官驛送奏報之機,順手送一趟家書,於他們而言,確實是小事一樁,同時又讓賀蘭欠下人情,他們巴不得如此,此法確實可行。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四爺幫她想的法子。
賀蘭轉向四爺,恭敬施了一禮,“多謝四叔費心為我思慮。”
四爺神色僵硬一瞬,抬手捋著胡子,略有不自然道:“不過是官者皆知之事,何來費心之說?”
四爺從前於禮部供職,不算小官,朝中各項慣例,他自然最是清楚。
自上迴同賀蘭交鋒,四爺可再沒同她說過一句話,亦沒有正眼看過她,也不知是仍心有芥蒂,還是旁的原因,因此四爺能幫她想法子,著實在她意料之外。
賀蘭環顧慕家眾人,今日才算是真正體會到慕家的家風。
一家人簷下共炊,固多有磕碰爭執,齟齬嫌隙,或怨恨,或嫉妒,或不平,或不甘,可若真遇上外事,卻是盡棄前嫌,同舟共濟,合力相助。
家書一事既定,眾人散去,各自忙碌,慕老夫人留下慕陽,慎重叮囑道:
“官驛報安,旁的消息不可越其先至,萬氏身份特殊,你可明白?”
不過一封家書,卻慎之又慎,最後還要交給官驛托送,慕陽心中早已明了祖母的用意,遂點頭稱是:“孫兒明白,祖母放心。”
慕陽掌軍不過四載,長英軍許多先事唯留寥寥幾筆英跡,詳情皆已不可考,然唯有一事,是滿朝上下公開的秘密,卻人人諱莫如深,不敢談及。
他妻子的母親萬氏,亦涉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