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挑刺兒
攜崽二嫁將軍,前夫雨夜長跪三日 作者:聽聽不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聞你此次和離,竟是連孩子也一並帶了迴來?”二奶奶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探究。阮清徽暗暗思索,麵色不變,“是,他如今正在屋中備考下月鬆鶴書院的入學測試。”
她似乎還未帶雲羨過來見過二奶奶。
思緒方落,便聽二奶奶繼續說道:“我自昨日抵達,至今尚未得見這曾孫一麵。”
聞言,阮清徽心中一凜,隨即溫聲道:“是我疏忽了,這就安排雲羨前來給二奶奶請安。”
沈雲羨從禾夏口中知曉了不少事兒,甫一入屋便依序向眾人行禮問候。
阮二奶奶打量著麵前瘦小黢黑的孩童,眼中極快地閃過一絲不喜。
“你便是清徽之子?你名為何?”
沈雲羨雖敏銳地捕捉到了二奶奶那微妙的冷淡,卻依然保持著不亢不卑的姿態,恭敬答道:“迴二奶奶,孫兒名叫雲羨。”
“年歲幾何?”
“五歲。”
“我聞你有意報考鬆鶴書院?”
“正是,孫兒確有此誌。”
“尋常兒童都是三歲啟蒙,你原先身為侯府未來的世子,為何如今還未進鬆鶴書院?”
沈雲羨聞聲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
阮清徽見狀,揚聲替他解釋,“雲羨幼時體弱,養了幾年,直至近日方見好轉,正緊鑼密鼓籌備著鬆鶴書院的入學考試呢。”
聞言,阮二奶奶懶懶掀眸睨了她一眼,語意不明,“你自個兒倒是養得珠圓玉潤,怎的就沒將這孩子照料得健壯些?瞧這模樣,瘦骨伶仃,若是外人見了,恐要誤會堂堂一個侯府夫人苛待了世子,平白惹人非議。”
阮清徽聽出她話語中的不善,神情淡然。
她知道二奶奶心眼小,記恨著昨日的事,也沒在意,隻淡淡一笑,“自是當然,哪及得上二奶奶將諸位叔父調教得如此出類拔萃,每位皆是人中豪傑,龍躍鳳鳴之輩。”
阮二奶奶聞言,麵上的得意之色更甚,絲毫沒有察覺到她話語中的暗諷,反倒是滿臉傲然。
她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這幾個孩子。
長子已成為大齊境內聲名顯赫的巨賈,商賈之中甚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次子則在村裏擔任村長,深受村民愛戴;
幼子亦不遑多讓,雖不及兄長那般家大業大,卻也是小有名氣的富商,前途不可限量。
更令她欣慰的是,這三個孩子個個孝順有加,對她言聽計從。
阮家的其他成員從阮清徽的話語中捕捉到了微妙的諷刺意味,麵上皆閃過一抹不自在,幾次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似乎想點出這話中的暗諷。
然而,每當這時,阮二奶奶便會適時打斷他們未脫口的話。
“倘若你能有你父親一半的懂事,咱們阮家又何至於止步不前,更不會落魄到今日這番田地,店鋪門可羅雀,收益更是大不如前。”阮二奶奶的話語裏多了幾分冷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阮清徽眉頭輕蹙,眼中閃過一絲不解,“二奶奶此言何意?”
阮二奶奶見她一臉茫然,無知此事,怒氣更盛,言辭間多了幾分責備:“瞧瞧你闖下的禍端,竟還渾然不覺?老大,你教育子女的方式,莫非就是一味隱瞞,悄悄為她收拾那些爛攤子?”
矛頭直指阮父,阮家的氣氛一時凝重。
阮父眉頭緊鎖,試圖緩和局麵:“娘,此事也不能全然歸咎於清徽。”
“不歸咎於她,難道還要怪我不成?”阮二奶奶的聲音拔高了幾分,帶著幾分尖利。
“若非她執意要與侯爺和離,府中商鋪的收益怎會一落千丈?”
“更甚者,她還故意將此事鬧到聖上麵前,這不是明擺著阮家添堵嗎?”
“真真是白費了老大你的一片苦心,如此疼愛於她,她竟以這樣的方式報答阮家的養育大恩?”
阮清徽從阮二奶奶斷斷續續的話語中,一點一點拚湊出了事情的原貌。
至於府中商鋪收益銳減之事,她竟是毫不知情,全然被蒙在鼓裏。
“可是忠勇侯府所為?”阮清徽幾乎是瞬間想到一個人。
阮二奶奶言辭激動:“若你尚存一絲良知,便前往侯府,屈膝下跪,誠心求得忠勇侯的寬恕,不然你就帶著孩子離開我阮家,阮家不歡迎一個不肖子孫!”
“老大,這件事你若是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你也給我一起滾!”
阮二奶奶會這般激動,完全出乎阮清徽和阮父的意料。
阮父眉頭緊鎖,試圖安撫:“娘,事態尚未到那般不可挽迴的地步。”
“大哥,你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咱們一手打拚下的家業,被她的一時衝動付諸東流?”二叔父的聲音裏夾雜著難以掩飾的憤懣。
三叔父則是一臉愁容,苦口婆心勸道:“大哥,就算你不念及咱們兄弟幾個的辛勞,也總得想想娘的身子骨吧,娘的年紀大了,你難不成想要她後半輩子還要為我們奔波苦惱嗎?”
阮父搖頭,“我隻是覺得,這件事情還有挽迴的餘地,並不需要清徽去侯府麵前屈膝下跪,到時候丟麵子的還有咱們阮家。”
“難不成你們想讓阮家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點嗎?”
阮父此話言之有理。
屋內氣氛頓時陷入凝滯。
阮二奶奶手中的拐杖重重杵地,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上滿是憤懣,“那老大你來說,如何才能解決阮家如今的困境?”
阮父神色凝重,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那忠勇侯雖權勢滔天,卻也難掩天日。我等不妨先以實惠之策,穩住民心,使之不為流言所動。”
“至於那些無中生有的風言風語,則需細細探查其根源,而後一一將其戳破,還阮家一個清白。”
“至於那些權貴……”
阮父語聲微頓,目光深邃,似乎在權衡著最為妥帖的應對之策。
那一點流言蜚語他不怕,畢竟百姓看重的是鋪中所賣貨物的品質,隻要保持鋪中貨物品質,百姓便會一直到鋪子裏購買。
但那些被忠勇侯攢動的權貴,他一時間也想不出好對策。
沈靖安會用這等下做手段是阮清徽未曾料到的。
但細想也確實是他會做出來的事。
阮家商鋪向來都是以誠信待人的,更多的顧客都是平民百姓,百姓們都是看貨物,看誠信,最後才看人。
阮清徽相信百姓的眼光是火辣的。
可阮家如今身在京城,自然免不了跟權貴打交道,若是在這之中被使了點絆子,對阮家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
譬如眼下,僅僅因為權貴們不約而同地拒絕購買阮家的貨物,便讓阮家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客源也隨之流失。
阮清徽和阮父思忖著,卻遲遲未能尋得一個妥善的對策。
就在這時,一名家仆匆匆步入廳堂。
她似乎還未帶雲羨過來見過二奶奶。
思緒方落,便聽二奶奶繼續說道:“我自昨日抵達,至今尚未得見這曾孫一麵。”
聞言,阮清徽心中一凜,隨即溫聲道:“是我疏忽了,這就安排雲羨前來給二奶奶請安。”
沈雲羨從禾夏口中知曉了不少事兒,甫一入屋便依序向眾人行禮問候。
阮二奶奶打量著麵前瘦小黢黑的孩童,眼中極快地閃過一絲不喜。
“你便是清徽之子?你名為何?”
沈雲羨雖敏銳地捕捉到了二奶奶那微妙的冷淡,卻依然保持著不亢不卑的姿態,恭敬答道:“迴二奶奶,孫兒名叫雲羨。”
“年歲幾何?”
“五歲。”
“我聞你有意報考鬆鶴書院?”
“正是,孫兒確有此誌。”
“尋常兒童都是三歲啟蒙,你原先身為侯府未來的世子,為何如今還未進鬆鶴書院?”
沈雲羨聞聲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
阮清徽見狀,揚聲替他解釋,“雲羨幼時體弱,養了幾年,直至近日方見好轉,正緊鑼密鼓籌備著鬆鶴書院的入學考試呢。”
聞言,阮二奶奶懶懶掀眸睨了她一眼,語意不明,“你自個兒倒是養得珠圓玉潤,怎的就沒將這孩子照料得健壯些?瞧這模樣,瘦骨伶仃,若是外人見了,恐要誤會堂堂一個侯府夫人苛待了世子,平白惹人非議。”
阮清徽聽出她話語中的不善,神情淡然。
她知道二奶奶心眼小,記恨著昨日的事,也沒在意,隻淡淡一笑,“自是當然,哪及得上二奶奶將諸位叔父調教得如此出類拔萃,每位皆是人中豪傑,龍躍鳳鳴之輩。”
阮二奶奶聞言,麵上的得意之色更甚,絲毫沒有察覺到她話語中的暗諷,反倒是滿臉傲然。
她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這幾個孩子。
長子已成為大齊境內聲名顯赫的巨賈,商賈之中甚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次子則在村裏擔任村長,深受村民愛戴;
幼子亦不遑多讓,雖不及兄長那般家大業大,卻也是小有名氣的富商,前途不可限量。
更令她欣慰的是,這三個孩子個個孝順有加,對她言聽計從。
阮家的其他成員從阮清徽的話語中捕捉到了微妙的諷刺意味,麵上皆閃過一抹不自在,幾次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似乎想點出這話中的暗諷。
然而,每當這時,阮二奶奶便會適時打斷他們未脫口的話。
“倘若你能有你父親一半的懂事,咱們阮家又何至於止步不前,更不會落魄到今日這番田地,店鋪門可羅雀,收益更是大不如前。”阮二奶奶的話語裏多了幾分冷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阮清徽眉頭輕蹙,眼中閃過一絲不解,“二奶奶此言何意?”
阮二奶奶見她一臉茫然,無知此事,怒氣更盛,言辭間多了幾分責備:“瞧瞧你闖下的禍端,竟還渾然不覺?老大,你教育子女的方式,莫非就是一味隱瞞,悄悄為她收拾那些爛攤子?”
矛頭直指阮父,阮家的氣氛一時凝重。
阮父眉頭緊鎖,試圖緩和局麵:“娘,此事也不能全然歸咎於清徽。”
“不歸咎於她,難道還要怪我不成?”阮二奶奶的聲音拔高了幾分,帶著幾分尖利。
“若非她執意要與侯爺和離,府中商鋪的收益怎會一落千丈?”
“更甚者,她還故意將此事鬧到聖上麵前,這不是明擺著阮家添堵嗎?”
“真真是白費了老大你的一片苦心,如此疼愛於她,她竟以這樣的方式報答阮家的養育大恩?”
阮清徽從阮二奶奶斷斷續續的話語中,一點一點拚湊出了事情的原貌。
至於府中商鋪收益銳減之事,她竟是毫不知情,全然被蒙在鼓裏。
“可是忠勇侯府所為?”阮清徽幾乎是瞬間想到一個人。
阮二奶奶言辭激動:“若你尚存一絲良知,便前往侯府,屈膝下跪,誠心求得忠勇侯的寬恕,不然你就帶著孩子離開我阮家,阮家不歡迎一個不肖子孫!”
“老大,這件事你若是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你也給我一起滾!”
阮二奶奶會這般激動,完全出乎阮清徽和阮父的意料。
阮父眉頭緊鎖,試圖安撫:“娘,事態尚未到那般不可挽迴的地步。”
“大哥,你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咱們一手打拚下的家業,被她的一時衝動付諸東流?”二叔父的聲音裏夾雜著難以掩飾的憤懣。
三叔父則是一臉愁容,苦口婆心勸道:“大哥,就算你不念及咱們兄弟幾個的辛勞,也總得想想娘的身子骨吧,娘的年紀大了,你難不成想要她後半輩子還要為我們奔波苦惱嗎?”
阮父搖頭,“我隻是覺得,這件事情還有挽迴的餘地,並不需要清徽去侯府麵前屈膝下跪,到時候丟麵子的還有咱們阮家。”
“難不成你們想讓阮家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點嗎?”
阮父此話言之有理。
屋內氣氛頓時陷入凝滯。
阮二奶奶手中的拐杖重重杵地,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上滿是憤懣,“那老大你來說,如何才能解決阮家如今的困境?”
阮父神色凝重,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那忠勇侯雖權勢滔天,卻也難掩天日。我等不妨先以實惠之策,穩住民心,使之不為流言所動。”
“至於那些無中生有的風言風語,則需細細探查其根源,而後一一將其戳破,還阮家一個清白。”
“至於那些權貴……”
阮父語聲微頓,目光深邃,似乎在權衡著最為妥帖的應對之策。
那一點流言蜚語他不怕,畢竟百姓看重的是鋪中所賣貨物的品質,隻要保持鋪中貨物品質,百姓便會一直到鋪子裏購買。
但那些被忠勇侯攢動的權貴,他一時間也想不出好對策。
沈靖安會用這等下做手段是阮清徽未曾料到的。
但細想也確實是他會做出來的事。
阮家商鋪向來都是以誠信待人的,更多的顧客都是平民百姓,百姓們都是看貨物,看誠信,最後才看人。
阮清徽相信百姓的眼光是火辣的。
可阮家如今身在京城,自然免不了跟權貴打交道,若是在這之中被使了點絆子,對阮家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
譬如眼下,僅僅因為權貴們不約而同地拒絕購買阮家的貨物,便讓阮家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客源也隨之流失。
阮清徽和阮父思忖著,卻遲遲未能尋得一個妥善的對策。
就在這時,一名家仆匆匆步入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