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視察兵工廠
魂穿異世界之帝國崛起 作者:金銀島的神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日後,蕃元省的西聖司賀斯被剿滅,東聖司卓昆掌控蕃元省後,也依循原先的約定,接納了衛國軍的領導。
接下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時光恰似潺潺的溪水,不經意間的悄然流逝,五個多月的時間,匆匆一恍惚就過去了,時間到了1916年1月15日。
當日上午9時,翟梧省熗榔城北郊,占地麵積超6000畝的載具製造廠已經投入運行,幾十根高聳入雲的煙囪支楞著,不斷冒出濃濃黑煙直衝雲霄。
天花板高聳的生產車間內,空氣中摻雜的濃厚的金屬味,巨大的鋼梁縱橫交錯著,生產線上的各種機器吼叫著。
針對各式坦克和裝甲車的組裝和焊接工作,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焊接的刺目光芒時不時迸射而出。
前來視察的張啟麟,滿意的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情不自禁的對隨行的一眾人員道:“諸位,看看,這才是一個國家強軍所需要的,買辦是強不了軍的。”
如今神炎國倒是也有幾座兵工廠,不過基本都隻能仿製生產些栓動步槍和子彈、手榴彈,生產出來的槍支和彈藥在,殺傷、質量和精度方麵還不咋地。
而能仿製生產火炮和重機槍的,更是隻有秦孤城兵工廠、盛天城兵工廠塞鋒城兵工廠這三家,其中生產火炮所需要的炮鋼,還都得向各大列強國購置。
廠長李鑫附和道:“總司令說得有道理,終究還是要我們自己能製造,這樣無論損失多少,我們自己都能補充上。”
一行人繼續往車間的深處走去,進入後續的坦克組裝車間。
躍入眼簾的是數台碩大的全焊接車體,此刻被固定在機械式的固定裝配台上,工人小心翼翼的操作著行車,將六邊形的鑄鋼炮塔嚴絲合縫的裝配上去。
眼前這些還處在半成品的坦克,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豹式坦克,因為大量采用了新式的傾斜裝甲,以及裝備長身管的kwk42型70倍徑75毫米主炮,讓它成為了二戰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大致參數如下;
戰鬥全重:44.8噸
車組乘員:5人
車長:9.1米
車寬:3.4米
車高3.00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0\/100km
李鑫見張啟麟對眼前的坦克,似乎很感興趣,便開口講解道:“司令,我們現在主要生產的坦克,就是眼前的豹式坦克a型,其次就是四號坦克的g型。”
“你們工廠豹式坦克目前的月產量,大概是多少輛?”張啟麟扭過頭問道。
李鑫湊到張啟麟的耳旁道:“總司令,我們目前豹式坦克的月產量是150輛,四號坦克則是100輛,因為我們這邊還有幾種裝甲車,在同時進行生產。”
“如果調整產線全力生產坦克的話,月產量可以達到500~600輛坦克,不過那樣做的話,裝甲車就得落下了。”
“夠了,繼續維持這個產量就好了。”張啟麟心底大致算了下後迴複道。
衛國軍暫時還沒有成立裝甲集團軍的需求,眼下對坦克有需求的是那幾個擴充起來的裝甲擲彈兵師,張啟麟的想法,是每個師都配上2個中型坦克營。
至於那幾個擴充的摩托化步兵師,就不裝備坦克了,畢竟每個摩步團都轄有自行突擊炮營,全師60輛自行突擊炮,可以滿足掩護步兵作戰的需求了。
現在衛國軍最大的空缺是卡車、摩托車,以及海量偵察裝甲車和裝甲運兵車,這些載具是所有部隊都所需要的。
視察完坦克生產車間後,張啟麟又在眾人陪同下,接著去視察了摩托車、卡車、裝甲車等軍用載具的生產車間。
最後在廠內的食堂吃過午飯後,張啟麟一行人乘坐廠區內警衛部隊的車輛,來到工廠西邊的小型軍用機場上。
“嗡……嗡……嗡……”
2架福克fw-200型運輸機,以及負責護航的4架bf-110g重型戰鬥機,已經紛紛啟動引擎蓄勢待發準備起飛了。
再向廠長李鑫交代了些許事項之後,張啟麟最後將目光,落在了負責守衛軍工廠的警衛旅旅長蘇棠德的肩頭上,鄭重其事的對其說道:
“蘇旅長,現在可不是和平時期,你們一定要加強警戒,嚴防死守任何敵對的間諜勢力,對軍工廠的滲透與破壞。”
“請總司令盡管放心,我們警衛旅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鬆一絲警惕。”說罷,蘇棠德便一臉肅然的敬了個軍禮。
張啟麟迴禮後,又拍拍他的肩膀,對著周圍人道:“好,那我這就走了!”
說罷,張啟麟頭也不迴的登上飛機,所乘坐的福克fw-200型運輸機,滑跑一段距離後隨即緩緩的升空,向著八十公裏外的秦王嶺武器兵工廠飛去。
張啟麟透過機艙的玻璃窗,欣賞著外麵美不勝收的風景,白雲、農田、山脈、河流,高空之上所看到景觀,和在地麵上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飛機的速度比四個輪子要快很多,也就十幾分鍾的時間,便飛抵了目標的上空,開始盤旋著緩緩降低高度降落。
張啟麟剛走下飛機,一行人便簇擁了上來,簡直就像將軍親臨指導一樣。
為首之人年紀約四十來歲,率先自我介紹道:“你好,歡迎總司令前來視察,我是武器兵工廠的負責人吳極霖!”
“你好!”
“你們好!”
張啟麟和他們依次握手,大致熟絡一番後,便乘車前往不遠外的兵工廠。
緩步踏入生產各類槍械的車間,映入張啟麟眼簾的是一排排車床、銑床、刨床、磨床、衝壓機床,以及遠處那十幾條正在有序運轉的生產組裝流水線。
一路參觀來到後麵的檢驗部,吳極臨對著一名正在檢查槍支情況的工人道:“師傅,麻煩你把手裏槍拿給我看看。”
工人見是廠長自然也是很配合,吳極臨接過這支油光水滑,散發著濃厚槍油味的嶄新突擊步槍,向張啟麟講解道:
“總司令,這是我們衛國軍,目前所大量裝備的stg44突擊步槍,這種槍因為采用了大量的衝壓工藝,間接導致了它的機匣十分脆弱,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缺陷,現在已經被我給改進修複了。”
……
接下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時光恰似潺潺的溪水,不經意間的悄然流逝,五個多月的時間,匆匆一恍惚就過去了,時間到了1916年1月15日。
當日上午9時,翟梧省熗榔城北郊,占地麵積超6000畝的載具製造廠已經投入運行,幾十根高聳入雲的煙囪支楞著,不斷冒出濃濃黑煙直衝雲霄。
天花板高聳的生產車間內,空氣中摻雜的濃厚的金屬味,巨大的鋼梁縱橫交錯著,生產線上的各種機器吼叫著。
針對各式坦克和裝甲車的組裝和焊接工作,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焊接的刺目光芒時不時迸射而出。
前來視察的張啟麟,滿意的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情不自禁的對隨行的一眾人員道:“諸位,看看,這才是一個國家強軍所需要的,買辦是強不了軍的。”
如今神炎國倒是也有幾座兵工廠,不過基本都隻能仿製生產些栓動步槍和子彈、手榴彈,生產出來的槍支和彈藥在,殺傷、質量和精度方麵還不咋地。
而能仿製生產火炮和重機槍的,更是隻有秦孤城兵工廠、盛天城兵工廠塞鋒城兵工廠這三家,其中生產火炮所需要的炮鋼,還都得向各大列強國購置。
廠長李鑫附和道:“總司令說得有道理,終究還是要我們自己能製造,這樣無論損失多少,我們自己都能補充上。”
一行人繼續往車間的深處走去,進入後續的坦克組裝車間。
躍入眼簾的是數台碩大的全焊接車體,此刻被固定在機械式的固定裝配台上,工人小心翼翼的操作著行車,將六邊形的鑄鋼炮塔嚴絲合縫的裝配上去。
眼前這些還處在半成品的坦克,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豹式坦克,因為大量采用了新式的傾斜裝甲,以及裝備長身管的kwk42型70倍徑75毫米主炮,讓它成為了二戰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大致參數如下;
戰鬥全重:44.8噸
車組乘員:5人
車長:9.1米
車寬:3.4米
車高3.00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0\/100km
李鑫見張啟麟對眼前的坦克,似乎很感興趣,便開口講解道:“司令,我們現在主要生產的坦克,就是眼前的豹式坦克a型,其次就是四號坦克的g型。”
“你們工廠豹式坦克目前的月產量,大概是多少輛?”張啟麟扭過頭問道。
李鑫湊到張啟麟的耳旁道:“總司令,我們目前豹式坦克的月產量是150輛,四號坦克則是100輛,因為我們這邊還有幾種裝甲車,在同時進行生產。”
“如果調整產線全力生產坦克的話,月產量可以達到500~600輛坦克,不過那樣做的話,裝甲車就得落下了。”
“夠了,繼續維持這個產量就好了。”張啟麟心底大致算了下後迴複道。
衛國軍暫時還沒有成立裝甲集團軍的需求,眼下對坦克有需求的是那幾個擴充起來的裝甲擲彈兵師,張啟麟的想法,是每個師都配上2個中型坦克營。
至於那幾個擴充的摩托化步兵師,就不裝備坦克了,畢竟每個摩步團都轄有自行突擊炮營,全師60輛自行突擊炮,可以滿足掩護步兵作戰的需求了。
現在衛國軍最大的空缺是卡車、摩托車,以及海量偵察裝甲車和裝甲運兵車,這些載具是所有部隊都所需要的。
視察完坦克生產車間後,張啟麟又在眾人陪同下,接著去視察了摩托車、卡車、裝甲車等軍用載具的生產車間。
最後在廠內的食堂吃過午飯後,張啟麟一行人乘坐廠區內警衛部隊的車輛,來到工廠西邊的小型軍用機場上。
“嗡……嗡……嗡……”
2架福克fw-200型運輸機,以及負責護航的4架bf-110g重型戰鬥機,已經紛紛啟動引擎蓄勢待發準備起飛了。
再向廠長李鑫交代了些許事項之後,張啟麟最後將目光,落在了負責守衛軍工廠的警衛旅旅長蘇棠德的肩頭上,鄭重其事的對其說道:
“蘇旅長,現在可不是和平時期,你們一定要加強警戒,嚴防死守任何敵對的間諜勢力,對軍工廠的滲透與破壞。”
“請總司令盡管放心,我們警衛旅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鬆一絲警惕。”說罷,蘇棠德便一臉肅然的敬了個軍禮。
張啟麟迴禮後,又拍拍他的肩膀,對著周圍人道:“好,那我這就走了!”
說罷,張啟麟頭也不迴的登上飛機,所乘坐的福克fw-200型運輸機,滑跑一段距離後隨即緩緩的升空,向著八十公裏外的秦王嶺武器兵工廠飛去。
張啟麟透過機艙的玻璃窗,欣賞著外麵美不勝收的風景,白雲、農田、山脈、河流,高空之上所看到景觀,和在地麵上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飛機的速度比四個輪子要快很多,也就十幾分鍾的時間,便飛抵了目標的上空,開始盤旋著緩緩降低高度降落。
張啟麟剛走下飛機,一行人便簇擁了上來,簡直就像將軍親臨指導一樣。
為首之人年紀約四十來歲,率先自我介紹道:“你好,歡迎總司令前來視察,我是武器兵工廠的負責人吳極霖!”
“你好!”
“你們好!”
張啟麟和他們依次握手,大致熟絡一番後,便乘車前往不遠外的兵工廠。
緩步踏入生產各類槍械的車間,映入張啟麟眼簾的是一排排車床、銑床、刨床、磨床、衝壓機床,以及遠處那十幾條正在有序運轉的生產組裝流水線。
一路參觀來到後麵的檢驗部,吳極臨對著一名正在檢查槍支情況的工人道:“師傅,麻煩你把手裏槍拿給我看看。”
工人見是廠長自然也是很配合,吳極臨接過這支油光水滑,散發著濃厚槍油味的嶄新突擊步槍,向張啟麟講解道:
“總司令,這是我們衛國軍,目前所大量裝備的stg44突擊步槍,這種槍因為采用了大量的衝壓工藝,間接導致了它的機匣十分脆弱,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缺陷,現在已經被我給改進修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