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論道結束
洪荒:我在闡教做教主 作者:籃球太危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迴九大法相,孟辰所有的道行融為一爐,威勢更盛。他一眼就看破過去,從過去的無數時間線中,精準的找到了每一個他我。
他有一種感覺,隻要他願意,他可以隨時隨地的以這些他我為錨點,將過去的時間線都收歸己身。
不過,他沒有選擇那樣做。
他要順其自然,增強自己的道行,讓自己的大道自然而然的滲透到過去,水到渠成的完成突破。
他已經推算出來了最適合自己的證道路線。
修道者對過去未來造成的影響越大,在過去未來留下的道痕也就越多,修道者收束時間線時,獲得的迴報也就越大。
孟辰和其他修道者不一樣,他沒有把命運長河當做束縛。在他眼裏,命運長河是盤古大神留給洪荒生靈的外掛。
其他世界有沒有命運長河,都還不一定呢!
命運長河兢兢業業的為修道者演化過去未來,為修道者的他我提供生存空間,讓他我們得以生存發展。
要知道,這些他我的修煉成果,最終都是要被本我迴收的。
這麽多的他我給自己打工,孟辰又何必急著迴收他我呢?等他我們領悟了自身的道,領悟了更多的奧妙,他再把他我迴收,這不香嗎?
他所要付出的,隻是更努力的參悟大道,參悟出更多的修煉路線和神通道術罷了。他參悟出來了,那些他我就會努力的去完善,去提升這些修煉路線和神通道術。
比如說,孟辰想要修煉造化法則,他不用自己修煉,隻要參悟出一條修煉路線。然後,在某一個時空的他我,就會走造化法則的路線。
其實,盤古大神是非常公平的。
那些先天神聖,他們生而大羅金仙,根本不用費力氣就突破了大羅金仙。這就導致,他們都沒有機會利用命運長河修煉。
反過來,其他生靈證道大羅相對來說更困難,然而,他們卻能夠把命運長河當外掛,用命運長河來修煉三千大道,三千法則。
孟辰不知道其他的修道者能不能想到這一點,他反正是領悟到了。
按照這種方法修煉,也許,等孟辰證道大羅,他根本不用經曆前期、中期、後期,直接就跳到大羅巔峰。
見孟辰修煉到這個地步都不突破,諸聖與眾弟子都心生疑惑。
他們計算過了,孟辰此時的法力,已經是突破前的八十一倍。即便是太乙金仙,提升了如此多的法力,也該突破到下一步了。
疑惑歸疑惑,他們也沒有太過糾結。天才的想法,本來就難猜,何況是一位妖孽的想法。
孟辰現在不突破境界,對其他聖人弟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再突破了,其他的聖人弟子怎麽活?
“是怕打擊到同門的信心嗎?不可能,辰兒不是這種人。他不是耽於情感的人,對他來說,修為才是最重要的。”
不得不說,元始天尊看人很準。
孟辰絕對不可能為了照顧其他人的心情而委屈自己,這些人自己道心不穩,關他屍比事,他為什麽要委屈自己?
聖人的論道依然在繼續,接引聖人和準提聖人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那麽多的東方生靈來聽道,他們正好把西方妙法傳播出去,改變西方在東方生靈心中的形象。
隻有這樣,西方才能吸引人才,實現西方的偉大複興。
西方能夠拿的出來的,也就西方妙法了。兩位聖人不相信,聖人的道術都吸引不了東方的生靈。
對西方二聖的打算,三清一清二楚,他們沒有幹預的意思。
三清是盤古正宗,他們把天下蒼生都看作他們的子民。隻要這些子民能夠有所成就,無所謂在東方還是在西方。
他們還沒有霸道到既不肯收那些生靈為弟子,又不許那些生靈拜入西方教的地步。盤古正宗中,霸道的是十二祖巫,不是三清。
五大聖人的論道還在持續著,三千年、四千年......
最後,聖人們足足論道了九千年,西方二聖趁著這個機會,將西方妙法從天仙境一直講到了太乙金仙境。
昆侖山的生靈們聆聽了聖人的講道後,修為都進入了返璞歸真的階段。
以前,他們作為散修,隻能自行摸索著修煉,結果,修煉上就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如今,五位聖人一起講道,為他們查漏補缺,每一個生靈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草木一族的高手們感觸最深。
當年,他們和清虛道德真君一戰,十幾個人打不過清虛道德真君一個,差點被團滅。等聆聽了聖人講道後,他們的戰力終於提升了上來。
他們再和清虛道德真君大戰,不需要十幾人,隻要五六人,便能夠與清虛道德真君戰成平手。
他們自己修煉的話,修煉十個元會都未必能夠修煉到這個地步。得了名師的指點,他們的修為會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強大。
因此,草木一族更加感激孟辰。他們知道,他們能夠有如此機緣,都是孟辰爭取來的。
“聖人慈悲,諸位聖人傳法之恩,我等感激不盡!”
昆侖群山之中,無數的生靈向著五大聖人行禮,聲音一波高過一波,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連天空中的雲氣都被聲浪衝得炸開。
在眾生靈的感激聲中,五大聖人微微頷首。
見到眾生靈取得的突破和成就,老子聖人微微頷首,元始天尊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通天教主開懷大笑,接引聖人、準提聖人則是一臉的慈悲之色。
“此次講道到此為止,諸位迴歸道場後,定要用心修行,繼續參悟聽道所得,不要辜負了這一場機緣。”
元始天尊的聲音響徹九霄,他用最為嚴肅的話迴應眾聽道者。
聽道者們聞言,再一次拜謝諸位聖人,就此離去。他們這次的收獲太大了,迴去後稍加閉關,便能夠突破修為。
接引聖人、準提聖人看著人才濟濟的東方,心中都是羨慕不已。他們一直在注意那些聽道者的表現,有一些聽道者的資質,絲毫不在西方教弟子之下。
他有一種感覺,隻要他願意,他可以隨時隨地的以這些他我為錨點,將過去的時間線都收歸己身。
不過,他沒有選擇那樣做。
他要順其自然,增強自己的道行,讓自己的大道自然而然的滲透到過去,水到渠成的完成突破。
他已經推算出來了最適合自己的證道路線。
修道者對過去未來造成的影響越大,在過去未來留下的道痕也就越多,修道者收束時間線時,獲得的迴報也就越大。
孟辰和其他修道者不一樣,他沒有把命運長河當做束縛。在他眼裏,命運長河是盤古大神留給洪荒生靈的外掛。
其他世界有沒有命運長河,都還不一定呢!
命運長河兢兢業業的為修道者演化過去未來,為修道者的他我提供生存空間,讓他我們得以生存發展。
要知道,這些他我的修煉成果,最終都是要被本我迴收的。
這麽多的他我給自己打工,孟辰又何必急著迴收他我呢?等他我們領悟了自身的道,領悟了更多的奧妙,他再把他我迴收,這不香嗎?
他所要付出的,隻是更努力的參悟大道,參悟出更多的修煉路線和神通道術罷了。他參悟出來了,那些他我就會努力的去完善,去提升這些修煉路線和神通道術。
比如說,孟辰想要修煉造化法則,他不用自己修煉,隻要參悟出一條修煉路線。然後,在某一個時空的他我,就會走造化法則的路線。
其實,盤古大神是非常公平的。
那些先天神聖,他們生而大羅金仙,根本不用費力氣就突破了大羅金仙。這就導致,他們都沒有機會利用命運長河修煉。
反過來,其他生靈證道大羅相對來說更困難,然而,他們卻能夠把命運長河當外掛,用命運長河來修煉三千大道,三千法則。
孟辰不知道其他的修道者能不能想到這一點,他反正是領悟到了。
按照這種方法修煉,也許,等孟辰證道大羅,他根本不用經曆前期、中期、後期,直接就跳到大羅巔峰。
見孟辰修煉到這個地步都不突破,諸聖與眾弟子都心生疑惑。
他們計算過了,孟辰此時的法力,已經是突破前的八十一倍。即便是太乙金仙,提升了如此多的法力,也該突破到下一步了。
疑惑歸疑惑,他們也沒有太過糾結。天才的想法,本來就難猜,何況是一位妖孽的想法。
孟辰現在不突破境界,對其他聖人弟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再突破了,其他的聖人弟子怎麽活?
“是怕打擊到同門的信心嗎?不可能,辰兒不是這種人。他不是耽於情感的人,對他來說,修為才是最重要的。”
不得不說,元始天尊看人很準。
孟辰絕對不可能為了照顧其他人的心情而委屈自己,這些人自己道心不穩,關他屍比事,他為什麽要委屈自己?
聖人的論道依然在繼續,接引聖人和準提聖人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那麽多的東方生靈來聽道,他們正好把西方妙法傳播出去,改變西方在東方生靈心中的形象。
隻有這樣,西方才能吸引人才,實現西方的偉大複興。
西方能夠拿的出來的,也就西方妙法了。兩位聖人不相信,聖人的道術都吸引不了東方的生靈。
對西方二聖的打算,三清一清二楚,他們沒有幹預的意思。
三清是盤古正宗,他們把天下蒼生都看作他們的子民。隻要這些子民能夠有所成就,無所謂在東方還是在西方。
他們還沒有霸道到既不肯收那些生靈為弟子,又不許那些生靈拜入西方教的地步。盤古正宗中,霸道的是十二祖巫,不是三清。
五大聖人的論道還在持續著,三千年、四千年......
最後,聖人們足足論道了九千年,西方二聖趁著這個機會,將西方妙法從天仙境一直講到了太乙金仙境。
昆侖山的生靈們聆聽了聖人的講道後,修為都進入了返璞歸真的階段。
以前,他們作為散修,隻能自行摸索著修煉,結果,修煉上就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如今,五位聖人一起講道,為他們查漏補缺,每一個生靈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草木一族的高手們感觸最深。
當年,他們和清虛道德真君一戰,十幾個人打不過清虛道德真君一個,差點被團滅。等聆聽了聖人講道後,他們的戰力終於提升了上來。
他們再和清虛道德真君大戰,不需要十幾人,隻要五六人,便能夠與清虛道德真君戰成平手。
他們自己修煉的話,修煉十個元會都未必能夠修煉到這個地步。得了名師的指點,他們的修為會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強大。
因此,草木一族更加感激孟辰。他們知道,他們能夠有如此機緣,都是孟辰爭取來的。
“聖人慈悲,諸位聖人傳法之恩,我等感激不盡!”
昆侖群山之中,無數的生靈向著五大聖人行禮,聲音一波高過一波,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連天空中的雲氣都被聲浪衝得炸開。
在眾生靈的感激聲中,五大聖人微微頷首。
見到眾生靈取得的突破和成就,老子聖人微微頷首,元始天尊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通天教主開懷大笑,接引聖人、準提聖人則是一臉的慈悲之色。
“此次講道到此為止,諸位迴歸道場後,定要用心修行,繼續參悟聽道所得,不要辜負了這一場機緣。”
元始天尊的聲音響徹九霄,他用最為嚴肅的話迴應眾聽道者。
聽道者們聞言,再一次拜謝諸位聖人,就此離去。他們這次的收獲太大了,迴去後稍加閉關,便能夠突破修為。
接引聖人、準提聖人看著人才濟濟的東方,心中都是羨慕不已。他們一直在注意那些聽道者的表現,有一些聽道者的資質,絲毫不在西方教弟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