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唐玄宗李隆基詩之五十二


    遊興慶宮:盛世下的家國情懷與兄弟情誼——《遊興慶宮作並序》賞析


    遊興慶宮作並序 一作暇日與兄弟同遊興慶宮作暇日,與兄弟同遊興慶宮。登勤政務本及華萼相輝之樓。所以觀風俗而勸人,崇友於而敦睦。詩以言誌,歌以永言。情發於衷,率題此什。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


    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


    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


    萬葉傳餘慶,千年誌不移。


    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


    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


    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


    唐玄宗的《遊興慶宮作並序》是一篇兼具文學價值與思想深度的佳作,以其細膩筆觸、豐富情感和深刻內涵,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大唐盛世下的宮廷遊樂圖,其中既有兄弟間的融融情誼,又飽含對國家治理的深沉思考。


    序:同遊緣起,誌在敦睦


    序文“暇日,與兄弟同遊興慶宮。登勤政務本及華萼相輝之樓。所以觀風俗而勸人,崇友於而敦睦。詩以言誌,歌以永言。情發於衷,率題此什”,清晰且溫情地闡述了此次出遊的背景與目的。在繁忙政務的閑暇間隙,唐玄宗選擇與兄弟同遊興慶宮,這份閑適之舉背後,實則蘊含著深遠的家國情懷。勤政務本樓,是唐玄宗時刻提醒自己勤勉治國、關注民生的象征之地,每一次踏上此樓,他都會反思朝政得失,思索國家發展的方向;而華萼相輝樓,取“萼”與“萼”相互依存、同氣連枝之意,用以彰顯兄弟間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此次出遊,一方麵,唐玄宗希望通過觀察興慶宮周邊百姓的生活百態,了解民間風俗,以便更好地推行政策,鼓勵百姓安居樂業;另一方麵,他也珍視與兄弟共處的時光,期望借此次同遊,進一步增進兄弟間的友愛,使家族氛圍更加和睦。這種將個人的遊樂時光與國家治理、家族和諧緊密相連的表達,為全詩奠定了溫情與責任並重的情感基調,淋漓盡致地體現出唐玄宗作為君主,對國家和家族的深切關懷與擔當 。


    首聯:宮殿位置,彰顯尊貴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首聯開篇,詩人以簡潔而精準的筆觸點明了興慶宮獨特的地理位置。“代邸”,原是漢文帝為代王時的府邸,在此處借指唐玄宗即位前的住所,這一借代不僅暗示了唐玄宗皇位傳承的正統性,更賦予了興慶宮深厚的曆史底蘊。“青門右”,具體指出了其方位,在長安青門之右,青門作為長安的重要門戶,周邊繁華熱鬧,興慶宮坐落於此,既遠離了皇宮的威嚴莊重,卻又憑借著長安的繁華,不失皇家的尊貴氣派。“離宮紫陌陲”,表明興慶宮作為離宮,處於長安繁華街道的邊緣,紫陌象征著長安的繁華,而“陲”字則恰到好處地描繪出興慶宮在繁華與寧靜之間的微妙平衡,既享受著城市的便利,又保有自身的清幽,凸顯出其特殊地位,仿佛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在歲月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


    頷聯:借古喻今,追思盛景


    “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此聯巧妙地運用曆史典故,將興慶宮的庭園和湖水與劉邦迴沛縣、劉秀渡黃河的場景相類比,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劉邦衣錦還鄉,迴到沛縣時,鄉親們夾道歡迎,他與鄉親們把酒言歡,共享榮耀與歡樂,那熱鬧非凡的場景,盡顯王者的榮耀與親民的風範;劉秀渡黃河時,千軍萬馬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展現出王者的雄才大略和無畏勇氣。詩人將興慶宮的庭園之盛,想象成劉邦迴沛縣時的熱鬧與榮耀,將湖水之美,類比為劉秀渡黃河時的波瀾壯闊,表達出唐玄宗對往昔帝王輝煌的追慕之情,同時也暗示自己的統治如先輩一樣,充滿榮耀與希望,希望大唐在自己的治理下,也能如曆史上的盛世一般,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


    頸聯:宮殿景致,奢華壯麗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詩人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地描繪出興慶宮奢華壯麗的景致。“綺觀連雞岫”,華麗的樓觀拔地而起,與如雞岫般的山巒相互連接,“綺觀”一詞,將樓觀的精美華麗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處雕梁畫棟、每一片琉璃瓦,都閃耀著皇家的尊貴氣息;“連雞岫”則巧妙地將宮殿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遠處山巒起伏,與宮殿相互映襯,景色壯觀,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朱樓接雁池”,紅色的樓閣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鮮豔奪目,與寧靜的雁池相接,朱樓的鮮豔色彩與雁池的澄澈湖水相互輝映,構成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麵,水中倒映著朱樓的倩影,微風拂過,波光粼粼,如夢如幻,展現出宮殿建築的宏偉與精致,讓人不禁感歎大唐盛世的輝煌 。


    頸聯:兄弟情誼,如枝繁茂


    “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敦棣萼”與“茂荊枝”都蘊含著兄弟和睦的美好寓意。“敦棣萼”源自《詩經》中“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經典詩句,常棣花盛開時,花萼相互依存,絢麗奪目,用以比喻兄弟之間的情誼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茂荊枝”則以繁茂的荊樹之枝為喻,荊樹生命力頑強,枝繁葉茂,象征著兄弟關係的緊密與堅韌。此聯生動地表達出唐玄宗與兄弟之間深厚的情誼,在這興慶宮的美景之中,他們兄弟和睦,相互扶持,就如同繁茂的枝葉一般,共同支撐起家族的繁榮,家族的凝聚力在這美好的時光中愈發強大,兄弟間的歡聲笑語,為興慶宮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人文氣息 。


    頸聯:家族傳承,誌向堅定


    “萬葉傳餘慶,千年誌不移。”此聯深刻地體現出唐玄宗對家族傳承的重視以及堅定的誌向。“萬葉傳餘慶”,他滿懷期望地希望家族的榮耀和福澤能夠代代相傳,曆經萬代而不衰,每一片葉子都承載著先輩的智慧與努力,將這份榮耀延續下去,是對家族的責任,也是對曆史的尊重。“千年誌不移”,表明無論時間如何流轉,歲月如何變遷,他對家族昌盛、國家繁榮的誌向始終堅定不移,這份堅定的信念,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激勵著他在治國理政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家族和國家的未來不懈奮鬥 。


    頸聯:遊覽情景,閑適歡樂


    “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這兩句詩如同一幅溫馨的宮廷遊樂圖,生動地描繪出唐玄宗與兄弟遊覽時的閑適情景。他們憑靠著軒窗,悠然自得地觀賞著周圍的美景,目光所及之處,皆是興慶宮的壯麗景色,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湖水、華麗的宮殿,一一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輕輦共追隨”,眾人乘坐著輕便的輦車,緩緩前行,一同在宮中遊玩,輦車的車輪輕輕滾動,發出細微的聲響,仿佛在演奏著一首歡快的樂章。兄弟之間相互追隨,時而交談,時而歡笑,畫麵閑適而歡樂,展現出他們親密無間的關係和輕鬆愉快的氛圍,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在這宮廷之中流淌 。


    頸聯:治國理念,德政為先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此聯清晰地表達出唐玄宗的治國理念。“務本方崇訓”,他深刻認識到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隻有重視農業生產,才能保障百姓的生活,使國家繁榮昌盛。同時,他也非常重視對百姓的教化,通過推行道德規範和禮儀教育,提升百姓的道德素養,使社會風氣更加淳樸。“相輝保羽儀”,強調兄弟之間相互扶持,共同維護皇家的尊嚴和禮儀,家族的和睦是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石,隻有家族內部團結一心,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體現出家族和睦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 。


    頸聯:感慨德薄,施政艱難


    “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這一聯深刻地體現出唐玄宗的自省精神。“時康俗易漸”,當時國家處於太平時期,社會風氣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良好的社會風氣能夠促進國家的發展,而不良的風氣則可能破壞社會的和諧。然而,“德薄政難施”,唐玄宗深刻地反思自己,認為自己德行淺薄,難以推行良好的政策,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這種自我反思體現出他對國家治理的責任感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他深知作為君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乎國家的命運,因此不斷鞭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和治國能力 。


    頸聯:宴遊之樂,歡樂祥和


    “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卮。”此聯生動地描繪出宴會上的歡樂場景。“鼓吹迎飛蓋”,樂隊奏響歡快的音樂,鼓樂齊鳴,熱鬧非凡,迎接乘坐華麗車輛的人們。華麗的車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與歡快的音樂相互映襯,營造出熱烈的氛圍,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弦歌送羽卮”,在悠揚的弦歌聲中,人們相互敬酒,酒杯在人們手中傳遞,歡聲笑語迴蕩在宴會現場。弦歌的美妙旋律,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們的心田,讓人們忘卻了煩惱,盡情享受著這歡樂祥和的時刻 。


    尾聯:天下同風,以孝悌為本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尾聯表達出唐玄宗的宏大期望。“所希覃率土”,他衷心希望這種兄弟和睦、社會和諧的美好風氣能夠如春風化雨般,普及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讓整個天下的百姓都能感受到這份溫暖與和諧。“孝弟一同規”,他強調以孝悌作為共同的行為準則,在他看來,孝悌是社會道德的基石,隻有每個人都踐行孝悌之道,尊敬長輩,關愛兄弟,社會才能更加安定繁榮。他希望通過推行孝悌之道,讓國家成為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大家庭,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 。


    整體賞析:情與誌的交融


    情感真摯深厚


    整首詩字裏行間洋溢著唐玄宗對兄弟的深情厚誼,這種兄弟情在宮殿的美景和遊樂的氛圍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同時,他對國家治理的責任感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也貫穿始終,使詩歌情感豐富而真摯,展現出他作為君主和兄長的多重情感世界,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內心的溫暖與擔當 。


    思想內涵深刻


    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體現出重視農業、推崇教化、強調家族和睦、追求社會和諧等治國理念和對國家發展的長遠規劃。這些思想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展現出唐玄宗作為統治者的高瞻遠矚和深刻思考 。


    藝術手法多樣


    詩人巧妙地運用典故、比喻等手法,如“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使詩歌內涵豐富,富有文化底蘊。這些手法的運用,不僅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也讓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領略到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感受到詩歌的獨特魅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夜讀全唐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微笑的魚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微笑的魚A並收藏夜讀全唐詩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