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出生了
海州軍營的清晨,萬籟俱寂之中,突然被一陣嘹亮激昂的號角聲所喚醒。
這聲音猶如洪鍾大呂,響徹雲霄,打破了夜的寧靜,也驅散了人們殘存的睡意。
古之月聽到號角聲,瞬間從硬板床上翻身而起,動作敏捷而利落。
他快速地整理好自己那略顯淩亂的床鋪,然後熟練地穿上了那件早已備好的練服。
此時,窗外的世界依然被一層薄薄的晨霧所籠罩,就像是給整個軍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那些剛剛吐露新芽的柳樹,在霧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嬌嫩,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繪製的一幅優美畫卷。
然而,操場上傳來的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卻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美好。
\"全體集合!\"
一聲洪亮且充滿力量的唿喊傳來,原來是宋連長正在下達命令。
這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曠的營地上空迴蕩不息。
古之月不敢有絲毫耽擱,他邁開大步,如離弦之箭般朝著隊列飛奔而去。
到達指定位置後,他穩穩地站住身形,然後將目光緩緩掃過身旁的戰友們。
隻見王班長筆挺地站立在前排,神情莊重肅穆,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
而上等兵吳克仁則微微活動著自己的手腕,看起來似乎正在為即將開始的艱苦訓練做好充分準備。
\"今天的訓練內容是破解倭寇刺殺術!\"
宋連長高聲宣布道,語氣堅定而果斷。緊接著,他大手一揮,喊道:
\"一班王班長,吳克仁,出列示範!\"
隨著指令的下達,王班長和吳克仁毫不猶豫地邁步走出隊列,來到了隊伍的正前方。
他們麵對麵站定,彼此之間相隔數米距離。
王班長雙手緊握住一根長長的木槍,槍尖斜指地麵,整個人散發出一種沉穩如山的氣勢;
而吳克仁則右手緊握一把訓練專用的刺刀,刀尖閃爍著寒光,透露出絲絲淩厲之氣。
而他倆周圍全連兩百來好人,則圍成一圈坐著觀看,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鼓掌聲和叫好聲。
\"倭寇的刺殺術向來以迅猛狠辣著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毫無破綻、無懈可擊。\"
王班長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同時身體微微前傾,做出一副隨時發動攻擊的姿態,\"
關鍵之處在於我們能否準確地預判敵人的動作,並抓住稍縱即逝的反擊時機。\"
吳克仁突然發動攻擊,刺刀直指王班長的胸口。
王班長迅速側身,用木槍格開刺刀,隨即反手一擊,木槍穩穩停在吳克仁的咽喉前。
“看到了嗎?”
宋連長扯著嗓子大聲吼道,那聲音猶如洪鍾一般,在整個操場上迴蕩開來。
隻見他雙手叉腰,目光銳利如鷹隼般掃過每一名戰士,繼續喊道:
“反擊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快、準、狠這三點!記住了沒有?
現在,兩人一組,立刻開始練習!”
隨著宋連長一聲令下,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兩兩組合成訓練小組。
古之月也不例外,他和上等兵徐天亮分到了一組。徐天亮滿臉笑容地看著古之月,打趣兒道:
“之月,咱倆可得加把勁兒好好練練,可千萬別被王班長他們那組比下去啦!”
古之月聽後,用力地點點頭,然後緊緊握住手中的木槍,眼神堅定地迴應道:
“放心吧,來吧!”就這樣,兩人全身心投入到緊張而又激烈的訓練之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間,訓練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
此時的太陽高懸天空,熾熱的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仿佛要將一切都融化掉似的。
古之月身上穿著的那件軍裝早已被汗水濕透,濕漉漉的衣服緊貼在他的肌膚上,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滾落下來,但他卻渾然不覺,依然全神貫注地揮舞著手中的木槍。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吃完午飯列隊返迴宿舍休息,累得氣喘籲籲的古之月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床鋪前的桌子邊的木凳子上,一屁股坐了上去。他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就像一條離開水的魚拚命唿吸著空氣。
這時,徐天亮手裏拿著一個軍用水壺從不遠處快步走來。
來到古之月身邊後,徐天亮彎下腰,將水壺遞給他,並笑著說:
“古兄弟,先歇會兒,喝點水補充一下水分。
對了,恭喜你呀,聽說你的射擊技術已經達到優秀水平啦!”
古之月伸手接過水壺,擰開蓋子仰頭灌了一大口,清涼的水流順著喉嚨滑進肚子裏,讓他感到一陣舒爽。
放下水壺後,他抹了一把嘴角的水漬,微笑著迴答道:
“哪裏哪裏,都是多虧了大家平日裏的悉心指點,要不然我的進步哪能這麽快呢。”
徐天亮調皮地眨了眨眼睛,接著問道:
“對了古下士,你上次從外麵帶迴來的那些鹽水鴨和蘇式糕點味道真是絕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剩下的啊?
我可是嘴饞了好幾天咯!”
聽到這話,古之月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搖著頭苦笑道:
“唉,別提了,那些東西早就被其他戰友們一搶而空了,連一塊兒都沒給我留下呢。”
就在這個時候,隻見副班長劉啟文麵帶笑容,大踏步地從門外朝著這邊走來。
他的右手緊緊握著一瓶酒,那酒瓶在正午的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走到近前,劉啟文將手中的酒高高舉起,笑著對古之月說道:
“之月啊,不得不說,你這次帶來的這洋河大曲真是相當不錯呢!
比起我之前買的那個湯溝大曲可要強太多啦!”
聽到這話,古之月不禁笑出聲來,迴應道:
“哈哈,劉副班長要是喜歡那就太好了。
不過嘛,我倒是覺得您老家的高溝大曲也是很有名氣的喲,下次您迴老家探親的時候,可別忘了帶上幾瓶迴來,也好讓咱們這些兄弟們都品嚐品嚐呀。”
話音剛落,周圍原本正在忙碌的其他兄弟們紛紛湊了過來,一時間人聲鼎沸。
有人扯著嗓子喊道:
“古之月,下次記得再多帶些鹽水鴨啊!上次那點兒根本不夠我們吃的。”
另一個人也跟著附和起來:
“還有那些糕點也挺好吃的,就是數量太少啦,一口下去就沒咯!”
麵對大家如此熱情的要求和調侃,古之月隻能無奈地苦笑搖頭,嘴裏嘟囔著:
“哎呀,你們這群如饑似渴的餓狼們呐,真是什麽都不放過,連一點兒殘渣都不肯留給我呀。”
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迎來了又一次艱苦的訓練結束之日。
當古之月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緩緩走進宿舍時,一眼便瞧見桌子上擺放著好幾封信件。
他滿心好奇地走上前去,仔細打量一番之後,驚喜地發現其中一封竟然是屬於自己的。
古之月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將那封信拿了起來。
當目光落在信封上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跡時,他的心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原來是淩覓詩寄給他的信啊!
他輕手輕腳地拿起那封信,仿佛手中捧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一般。
緩緩地、極其小心地將信封拆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弄壞這承載著思念與牽掛的信件。
接著,他輕輕地展開信紙,隻見上麵一行行娟秀的字跡如同舞動的精靈般躍入他的眼簾。
“之月:見字如麵。家中一切安好,請勿掛念。前些日子,咱們的孩子已經平安降生啦!
幹爹特地給他起了一個響亮的大名——‘古樂淩’,其中蘊含著希望他一生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美好祝願呢。
這小家夥可健康了,剛一落地,就有七斤八兩呢,那哭聲簡直震耳欲聾,嘹亮得很呐!
大家都說,他這哭聲像極了你小時候的模樣。
幹爹和幹媽高興壞了,尤其是幹爹,整日裏把孩子抱在懷裏,怎麽也舍不得放下。幹媽還笑著說,咱家這孩子啊,將來肯定是個有大福報的人喲!
之月呀,你在軍營裏辛苦了。
不過,孩子的小名我們還沒有想好呢,所以我特別想聽一聽你的想法。你覺得給咱寶貝取個什麽樣的小名才最合適呢?
真希望你能夠早日歸來,親眼看看咱們可愛的孩子。
愛你的覓詩。”
古之月讀完信,眼眶微濕。他輕輕撫摸著信紙,仿佛能透過字跡看到妻子的笑容和孩子的模樣。
“古之月,發什麽呆呢?”徐天亮那爽朗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猶如一道驚雷劃破了古之月沉浸的思緒世界。
古之月微微一怔,隨即迅速將手中緊握著的信件收入懷中,臉上揚起一抹微笑,迴應道:
“沒什麽,就是家裏來信了而已。”
徐天亮見狀,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他三步並作兩步地湊到古之月身旁,眼睛滴溜溜一轉,迫不及待地問道:
“喲嗬,是不是嫂子給你帶來啥好消息啦?難不成是嫂子生了?”
古之月輕輕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是啊,是個男孩,名字叫做古樂淩。”
“哇塞!恭喜恭喜啊!”徐天亮一聽,興奮得差點跳起來,他毫不吝嗇地用力拍了拍古之月的肩膀,滿臉羨慕地說道,
“這下子你可算是正式升級當爹啦!以後可得好好照顧嫂子和小家夥哦!”
這時,劉啟文也聞聲走了過來,他那張向來嚴肅的臉龐此刻也綻放出了笑容,調侃道:
“古兄弟,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按照咱們這兒的規矩,你怎麽著也得請大夥兒吃頓好的吧!”
古之月聞言,無奈地聳了聳肩,攤開雙手苦笑著說:
“哎呀,你們這群家夥簡直就是一群餓狼啊!
上次我帶迴來的那些鹽水鴨和糕點,眨眼間就被你們一掃而空了,現在居然還想讓我請客?”
話音剛落,眾人頓時哄堂大笑起來,整個宿舍裏洋溢著歡快、熱鬧的氛圍。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打趣著古之月,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仿佛要衝破屋頂一般。
然而,當夜幕完全降臨,萬籟俱寂之時,躺在床鋪上的古之月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妻子寄來的那封信,每一個字都如同跳躍的音符般在心頭奏響;
同時,孩子那可愛的麵容以及剛剛得知的名字——古樂淩,
也一遍遍地在眼前閃現。想到這些,一股暖流湧上心間,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與期待。
“小名叫什麽好呢?”古之月輕聲呢喃著,仿佛在詢問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這個問題在他的心頭縈繞不去,令他忍不住反複思索……
他靜靜地站著,思緒漸漸飄遠,迴到了那個遙遠的桃源村。
屋前有一棵古老的棗樹,每到秋天,樹上便掛滿了紅彤彤的大棗,宛如一盞盞小巧玲瓏的紅燈籠。
他還記得小時候,總是迫不及待地和二哥一起爬上樹去摘那些甜美的果實,然後滿心歡喜地跑迴家交給母親,然後母親總是等到人到齊了才拿出來與兄弟姐妹們分享。
母親會用這些新鮮的大棗做出美味可口的棗糕,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縈繞在他的心間。
除了棗樹和棗糕,還有父親蹲在家門口抽旱煙時的模樣。
父親粗糙的大手握著煙杆,悠然自得地吞雲吐霧,臉上刻著歲月留下的深深皺紋。
那一幕幕場景如同電影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放映,讓他感到無比溫暖和親切。
就在這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他的腦海,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對呀!就叫‘棗兒’吧,這個名字既接地氣,又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想到這裏,他不禁輕輕地笑了起來,笑容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孩子長大以後,在老家屋前的棗樹下快樂地奔跑嬉戲,笑聲迴蕩在整個村莊上空。
一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古之月的床上。
這天是星期天,不用早操,他伸了個懶腰,從睡夢中緩緩醒來。
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坐到書桌前準備給淩覓詩迴信。他鋪開信紙,提起筆來,筆尖輕觸紙麵,一行行工整的字跡躍然紙上。
“覓詩:
見信如晤。當我得知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時,內心的喜悅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幹爹所起的大名——古樂淩,真是意蘊深長、不同凡響啊!至於孩子的小名嘛,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叫他‘棗兒’最為合適。
因為老家屋前的那棵棗樹承載了太多我童年美好的迴憶,它不僅見證了我的成長,還教會了我堅韌不拔的精神。
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咱們的孩子能夠像棗樹那樣,無論遇到怎樣的風雨都能屹立不倒,茁壯成長。
如今我在軍營裏的生活還算安穩,請你們不要掛念。我每時每刻都期盼著能夠早日結束這軍旅生涯,迴到家中與你們歡聚一堂。
愛你的之月”
寫完信後,古之月小心翼翼地將信紙對折整齊,然後輕輕地放入信封之中。
他站起身來,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出宿舍。
此時,初升的太陽正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得人心裏暖洋洋的。
他迎著朝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那清新的空氣充盈全身,心中滿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
海州軍營的清晨,萬籟俱寂之中,突然被一陣嘹亮激昂的號角聲所喚醒。
這聲音猶如洪鍾大呂,響徹雲霄,打破了夜的寧靜,也驅散了人們殘存的睡意。
古之月聽到號角聲,瞬間從硬板床上翻身而起,動作敏捷而利落。
他快速地整理好自己那略顯淩亂的床鋪,然後熟練地穿上了那件早已備好的練服。
此時,窗外的世界依然被一層薄薄的晨霧所籠罩,就像是給整個軍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那些剛剛吐露新芽的柳樹,在霧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嬌嫩,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繪製的一幅優美畫卷。
然而,操場上傳來的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卻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美好。
\"全體集合!\"
一聲洪亮且充滿力量的唿喊傳來,原來是宋連長正在下達命令。
這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曠的營地上空迴蕩不息。
古之月不敢有絲毫耽擱,他邁開大步,如離弦之箭般朝著隊列飛奔而去。
到達指定位置後,他穩穩地站住身形,然後將目光緩緩掃過身旁的戰友們。
隻見王班長筆挺地站立在前排,神情莊重肅穆,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
而上等兵吳克仁則微微活動著自己的手腕,看起來似乎正在為即將開始的艱苦訓練做好充分準備。
\"今天的訓練內容是破解倭寇刺殺術!\"
宋連長高聲宣布道,語氣堅定而果斷。緊接著,他大手一揮,喊道:
\"一班王班長,吳克仁,出列示範!\"
隨著指令的下達,王班長和吳克仁毫不猶豫地邁步走出隊列,來到了隊伍的正前方。
他們麵對麵站定,彼此之間相隔數米距離。
王班長雙手緊握住一根長長的木槍,槍尖斜指地麵,整個人散發出一種沉穩如山的氣勢;
而吳克仁則右手緊握一把訓練專用的刺刀,刀尖閃爍著寒光,透露出絲絲淩厲之氣。
而他倆周圍全連兩百來好人,則圍成一圈坐著觀看,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鼓掌聲和叫好聲。
\"倭寇的刺殺術向來以迅猛狠辣著稱,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毫無破綻、無懈可擊。\"
王班長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同時身體微微前傾,做出一副隨時發動攻擊的姿態,\"
關鍵之處在於我們能否準確地預判敵人的動作,並抓住稍縱即逝的反擊時機。\"
吳克仁突然發動攻擊,刺刀直指王班長的胸口。
王班長迅速側身,用木槍格開刺刀,隨即反手一擊,木槍穩穩停在吳克仁的咽喉前。
“看到了嗎?”
宋連長扯著嗓子大聲吼道,那聲音猶如洪鍾一般,在整個操場上迴蕩開來。
隻見他雙手叉腰,目光銳利如鷹隼般掃過每一名戰士,繼續喊道:
“反擊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快、準、狠這三點!記住了沒有?
現在,兩人一組,立刻開始練習!”
隨著宋連長一聲令下,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兩兩組合成訓練小組。
古之月也不例外,他和上等兵徐天亮分到了一組。徐天亮滿臉笑容地看著古之月,打趣兒道:
“之月,咱倆可得加把勁兒好好練練,可千萬別被王班長他們那組比下去啦!”
古之月聽後,用力地點點頭,然後緊緊握住手中的木槍,眼神堅定地迴應道:
“放心吧,來吧!”就這樣,兩人全身心投入到緊張而又激烈的訓練之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間,訓練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
此時的太陽高懸天空,熾熱的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仿佛要將一切都融化掉似的。
古之月身上穿著的那件軍裝早已被汗水濕透,濕漉漉的衣服緊貼在他的肌膚上,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滾落下來,但他卻渾然不覺,依然全神貫注地揮舞著手中的木槍。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吃完午飯列隊返迴宿舍休息,累得氣喘籲籲的古之月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床鋪前的桌子邊的木凳子上,一屁股坐了上去。他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就像一條離開水的魚拚命唿吸著空氣。
這時,徐天亮手裏拿著一個軍用水壺從不遠處快步走來。
來到古之月身邊後,徐天亮彎下腰,將水壺遞給他,並笑著說:
“古兄弟,先歇會兒,喝點水補充一下水分。
對了,恭喜你呀,聽說你的射擊技術已經達到優秀水平啦!”
古之月伸手接過水壺,擰開蓋子仰頭灌了一大口,清涼的水流順著喉嚨滑進肚子裏,讓他感到一陣舒爽。
放下水壺後,他抹了一把嘴角的水漬,微笑著迴答道:
“哪裏哪裏,都是多虧了大家平日裏的悉心指點,要不然我的進步哪能這麽快呢。”
徐天亮調皮地眨了眨眼睛,接著問道:
“對了古下士,你上次從外麵帶迴來的那些鹽水鴨和蘇式糕點味道真是絕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剩下的啊?
我可是嘴饞了好幾天咯!”
聽到這話,古之月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搖著頭苦笑道:
“唉,別提了,那些東西早就被其他戰友們一搶而空了,連一塊兒都沒給我留下呢。”
就在這個時候,隻見副班長劉啟文麵帶笑容,大踏步地從門外朝著這邊走來。
他的右手緊緊握著一瓶酒,那酒瓶在正午的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走到近前,劉啟文將手中的酒高高舉起,笑著對古之月說道:
“之月啊,不得不說,你這次帶來的這洋河大曲真是相當不錯呢!
比起我之前買的那個湯溝大曲可要強太多啦!”
聽到這話,古之月不禁笑出聲來,迴應道:
“哈哈,劉副班長要是喜歡那就太好了。
不過嘛,我倒是覺得您老家的高溝大曲也是很有名氣的喲,下次您迴老家探親的時候,可別忘了帶上幾瓶迴來,也好讓咱們這些兄弟們都品嚐品嚐呀。”
話音剛落,周圍原本正在忙碌的其他兄弟們紛紛湊了過來,一時間人聲鼎沸。
有人扯著嗓子喊道:
“古之月,下次記得再多帶些鹽水鴨啊!上次那點兒根本不夠我們吃的。”
另一個人也跟著附和起來:
“還有那些糕點也挺好吃的,就是數量太少啦,一口下去就沒咯!”
麵對大家如此熱情的要求和調侃,古之月隻能無奈地苦笑搖頭,嘴裏嘟囔著:
“哎呀,你們這群如饑似渴的餓狼們呐,真是什麽都不放過,連一點兒殘渣都不肯留給我呀。”
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迎來了又一次艱苦的訓練結束之日。
當古之月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緩緩走進宿舍時,一眼便瞧見桌子上擺放著好幾封信件。
他滿心好奇地走上前去,仔細打量一番之後,驚喜地發現其中一封竟然是屬於自己的。
古之月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將那封信拿了起來。
當目光落在信封上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跡時,他的心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原來是淩覓詩寄給他的信啊!
他輕手輕腳地拿起那封信,仿佛手中捧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一般。
緩緩地、極其小心地將信封拆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弄壞這承載著思念與牽掛的信件。
接著,他輕輕地展開信紙,隻見上麵一行行娟秀的字跡如同舞動的精靈般躍入他的眼簾。
“之月:見字如麵。家中一切安好,請勿掛念。前些日子,咱們的孩子已經平安降生啦!
幹爹特地給他起了一個響亮的大名——‘古樂淩’,其中蘊含著希望他一生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美好祝願呢。
這小家夥可健康了,剛一落地,就有七斤八兩呢,那哭聲簡直震耳欲聾,嘹亮得很呐!
大家都說,他這哭聲像極了你小時候的模樣。
幹爹和幹媽高興壞了,尤其是幹爹,整日裏把孩子抱在懷裏,怎麽也舍不得放下。幹媽還笑著說,咱家這孩子啊,將來肯定是個有大福報的人喲!
之月呀,你在軍營裏辛苦了。
不過,孩子的小名我們還沒有想好呢,所以我特別想聽一聽你的想法。你覺得給咱寶貝取個什麽樣的小名才最合適呢?
真希望你能夠早日歸來,親眼看看咱們可愛的孩子。
愛你的覓詩。”
古之月讀完信,眼眶微濕。他輕輕撫摸著信紙,仿佛能透過字跡看到妻子的笑容和孩子的模樣。
“古之月,發什麽呆呢?”徐天亮那爽朗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猶如一道驚雷劃破了古之月沉浸的思緒世界。
古之月微微一怔,隨即迅速將手中緊握著的信件收入懷中,臉上揚起一抹微笑,迴應道:
“沒什麽,就是家裏來信了而已。”
徐天亮見狀,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他三步並作兩步地湊到古之月身旁,眼睛滴溜溜一轉,迫不及待地問道:
“喲嗬,是不是嫂子給你帶來啥好消息啦?難不成是嫂子生了?”
古之月輕輕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是啊,是個男孩,名字叫做古樂淩。”
“哇塞!恭喜恭喜啊!”徐天亮一聽,興奮得差點跳起來,他毫不吝嗇地用力拍了拍古之月的肩膀,滿臉羨慕地說道,
“這下子你可算是正式升級當爹啦!以後可得好好照顧嫂子和小家夥哦!”
這時,劉啟文也聞聲走了過來,他那張向來嚴肅的臉龐此刻也綻放出了笑容,調侃道:
“古兄弟,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按照咱們這兒的規矩,你怎麽著也得請大夥兒吃頓好的吧!”
古之月聞言,無奈地聳了聳肩,攤開雙手苦笑著說:
“哎呀,你們這群家夥簡直就是一群餓狼啊!
上次我帶迴來的那些鹽水鴨和糕點,眨眼間就被你們一掃而空了,現在居然還想讓我請客?”
話音剛落,眾人頓時哄堂大笑起來,整個宿舍裏洋溢著歡快、熱鬧的氛圍。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打趣著古之月,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仿佛要衝破屋頂一般。
然而,當夜幕完全降臨,萬籟俱寂之時,躺在床鋪上的古之月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妻子寄來的那封信,每一個字都如同跳躍的音符般在心頭奏響;
同時,孩子那可愛的麵容以及剛剛得知的名字——古樂淩,
也一遍遍地在眼前閃現。想到這些,一股暖流湧上心間,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與期待。
“小名叫什麽好呢?”古之月輕聲呢喃著,仿佛在詢問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這個問題在他的心頭縈繞不去,令他忍不住反複思索……
他靜靜地站著,思緒漸漸飄遠,迴到了那個遙遠的桃源村。
屋前有一棵古老的棗樹,每到秋天,樹上便掛滿了紅彤彤的大棗,宛如一盞盞小巧玲瓏的紅燈籠。
他還記得小時候,總是迫不及待地和二哥一起爬上樹去摘那些甜美的果實,然後滿心歡喜地跑迴家交給母親,然後母親總是等到人到齊了才拿出來與兄弟姐妹們分享。
母親會用這些新鮮的大棗做出美味可口的棗糕,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縈繞在他的心間。
除了棗樹和棗糕,還有父親蹲在家門口抽旱煙時的模樣。
父親粗糙的大手握著煙杆,悠然自得地吞雲吐霧,臉上刻著歲月留下的深深皺紋。
那一幕幕場景如同電影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放映,讓他感到無比溫暖和親切。
就在這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他的腦海,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對呀!就叫‘棗兒’吧,這個名字既接地氣,又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想到這裏,他不禁輕輕地笑了起來,笑容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孩子長大以後,在老家屋前的棗樹下快樂地奔跑嬉戲,笑聲迴蕩在整個村莊上空。
一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古之月的床上。
這天是星期天,不用早操,他伸了個懶腰,從睡夢中緩緩醒來。
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坐到書桌前準備給淩覓詩迴信。他鋪開信紙,提起筆來,筆尖輕觸紙麵,一行行工整的字跡躍然紙上。
“覓詩:
見信如晤。當我得知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時,內心的喜悅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幹爹所起的大名——古樂淩,真是意蘊深長、不同凡響啊!至於孩子的小名嘛,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叫他‘棗兒’最為合適。
因為老家屋前的那棵棗樹承載了太多我童年美好的迴憶,它不僅見證了我的成長,還教會了我堅韌不拔的精神。
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咱們的孩子能夠像棗樹那樣,無論遇到怎樣的風雨都能屹立不倒,茁壯成長。
如今我在軍營裏的生活還算安穩,請你們不要掛念。我每時每刻都期盼著能夠早日結束這軍旅生涯,迴到家中與你們歡聚一堂。
愛你的之月”
寫完信後,古之月小心翼翼地將信紙對折整齊,然後輕輕地放入信封之中。
他站起身來,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出宿舍。
此時,初升的太陽正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得人心裏暖洋洋的。
他迎著朝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那清新的空氣充盈全身,心中滿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