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深似海
渝城的二月天總帶著股子潮氣,
古之月的布鞋底踩在青石板路上,
沾了些新綠的苔蘚。
黃山官邸的朱漆大門在霧色裏若隱若現,
門前兩尊石獅瞪著銅鈴眼,
倒比那腰間別著盒子炮的哨兵更像門神。
他整了整洗得發白的軍校製服,
領口的銅紐扣硌得鎖骨生疼——
這是去年冬天在常德戰場上撿的,
領口還留著塊暗褐色的血漬,
不知是哪個弟兄的。
\"站住!\"
左邊那個哨兵突然跨前半步,
槍托重重磕在石階上,
驚飛了牆頭幾隻灰鴿子。
他叼著半支土煙,
帽簷壓得低低的,隻露出兩片薄唇在煙霧裏翻動,
\"龜兒子穿身皮就當自己是個人物?
這地方也是你能闖的?\"
古之月攥緊了帆布包帶,
蘇北口音帶著點生硬的重慶腔:
\"長官,我找徐公館的徐天亮少爺,
勞煩通傳一聲。\"
\"徐少爺?\"
右邊那個稍矮的哨兵湊過來,
鼻尖幾乎要碰到古之月的領口,
突然咧嘴笑出一嘴黃牙,
\"老子在這兒守了一年多了,
沒見過哪個穿補丁褲的軍校生能攀上徐家的高枝。
莫不是從哪個夥房偷跑出來的雜役?\"
兩人對視一眼,爆發出一陣夾雜著痰音的笑,
驚得石獅底座下的野貓竄進了冬青叢。
古之月的指甲掐進掌心。
他看見左邊哨兵的皮靴上沾著新蹭的泥點,
靴跟卻磨得發亮——
分明是個總把腳翹在門墩上充大爺的主兒。
正要再開口,矮個子哨兵突然伸手扯住他的衣領,
黴味混著汗臭撲麵而來:
\"滾遠些!
再在這兒晃蕩,老子拿槍托砸斷你的狗腿!\"
帆布包\"啪嗒\"掉在地上,
露出裏麵用油紙裹著的半塊壓縮餅幹和一本翻爛的《孫子兵法》。
高個子哨兵彎腰撿起書,對著封麵\"呸\"了聲:
\"還兵法呢,也不看看自己像不像塊當兵的料。
徐家少爺的朋友?
老子看你更像討飯的叫花子!\"
霧氣更濃了,古之月望著哨兵帽徽上那枚模糊的青天白日徽,
突然想起一年前在都勻訓練時,孫總隊長說過的話:
\"這年頭,狗仗人勢的比鬼子還難對付。\"
他蹲下身慢慢收拾東西,
手指撫過壓縮餅幹上的齒印——
那是上個月在歌樂山拉練時,
同隊的小四川餓得啃了半口又塞給他的。
就在哨兵的槍口快要戳到他脊梁骨時,
石牆後突然傳來皮鞋叩地的\"嗒嗒\"聲。
兩扇朱漆大門\"吱呀\"推開半扇,
穿墨綠呢子大衣的徐天亮正把半支雪茄按在門柱上碾滅,
懷表鏈子在胸前晃出細碎的光:
\"哪個在這兒嚎喪?\"
哨兵的槍托\"當啷\"砸在地上。
高個子的喉結劇烈滾動,
盯著徐天亮大衣上的銅紐扣,
聲音突然軟得像塊化了的豬油:
\"徐、徐少爺,這小子說認識您,
小的們怕他是歹人——\"
\"歹人?\"
徐天亮挑眉掃了眼古之月,
金陵話裏帶著點調侃,
\"我當是誰,原來是在廬山把我從泥坑裏拽出來的古大英雄。
怎麽著,你們連救命恩人的臉都記不住?\"
他上前兩步,突然伸手勾住古之月的肩膀,
大衣下擺掃過哨兵僵硬的鞋麵,
\"上個月在臨江門外吃火鍋,
是誰說要給老子付賬來著?\"
古之月聞到熟悉的雪茄混著薄荷皂的味道,
看著哨兵們漲紅的臉從豬肝色變成青紫色。
矮個子哨兵突然彎腰撿起他的帆布包,用袖口拚命擦拭上麵的灰:
\"您看這事鬧的,小的們有眼不識泰山。
古先生您大人有大量,千萬別跟咱們一般見識......\"
\"得了吧你。\"
徐天亮拍開哨兵遞過來的包,轉頭對古之月使眼色,
\"別跟這些個''門神''置氣,咱進去說。\"
他故意把\"門神\"二字咬得極重,
驚得兩個哨兵齊刷刷敬禮,帽簷幾乎要碰到鼻尖。
穿過二門時,古之月聽見身後傳來低低的咒罵聲,
夾雜著布料摩擦的窸窣——
定是哪個哨兵在偷偷抹冷汗。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南昌,
老百姓看見穿黃皮的鬼子就躲,
如今在這官邸門前,
穿灰皮的國軍哨兵倒比鬼子更像閻王。
徐公館的天井裏飄著細雪,
不對,是不知從哪棵玉蘭樹上落的花瓣。
漢白玉的台階泛著冷光,古之月數著台階上的雲紋雕花,
突然覺得每一步都像踩在雲端。
轉過照壁時,迎麵撞上一座青銅麒麟,
麒麟嘴裏銜著的銅鈴鐺正被風撞出細碎的響,
驚飛了簷角幾隻肥碩的麻雀。
\"別盯著看了,這玩意兒是老頭子從北平運來的。\"
徐天亮晃了晃懷表,
\"上迴你說在萬家嶺看見鬼子用銅佛鑄子彈,
我這兒倒有堆廢銅爛鐵,要不要搬去給你們造槍炮?\"
他忽然壓低聲音,
\"不過先說好,別讓老頭子知道,
他寶貝這些破銅爛鐵勝過寶貝親兒子。\"
古之月沒搭話,眼睛正盯著走廊盡頭那盞水晶吊燈。
吊燈下的餐桌上擺著半塊切開的奶油蛋糕,
銀叉還斜插在奶油裏,
旁邊的瓷碟裏堆著剝了皮的荔枝——
這東西他隻在宜昌的洋行櫥窗裏見過,
聽說是從千裏之外的嶺南運來的。
他想起老家下相的鹽堿地,
開春時鄉親們啃的榆樹皮餅子,喉嚨突然發緊。
\"亮子,這走廊的波斯地毯該換了。\"
徐天亮踢了踢腳邊卷邊的地毯,
\"上個月法國領事說要送老頭子塊新的,
花紋比這醜八怪好看十倍。
\"他忽然指著牆上的西洋油畫,\"
看見那幅《牧羊女》沒?
老頭子說值二十根金條,
我看還不如你畫的那幅《戰壕夜讀》帶勁。\"
古之月盯著畫中穿著綢緞裙子的牧羊女,
她腳邊臥著的肥羊比他在綦江見過的耕牛還壯實。
油畫下方的檀木櫃上擺著個鎏金香爐,
檀香混著不知哪兒來的烤肉香鑽進鼻腔,
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沙坪壩看見的場景:
街角的麻袋裏蜷著個凍僵的孩子,
手裏還攥著半塊硬得像石頭的鍋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突然用蘇北話喃喃道,
聲音裏帶著連自己都沒察覺的顫抖。
徐天亮的笑僵在臉上。
他望著古之月緊攥的拳頭,
突然想起三個月前在綦江,
這個蘇北漢子蹲在戰壕裏給傷兵喂鹽水,
手指被彈片劃得鮮血直流卻一聲不吭。
此刻這人眼裏燒著的火,
比當年看見鬼子屠村時更烈。
\"老古......\"
徐天亮剛開口,天井那邊突然傳來汽車喇叭聲。
一輛鋥亮的黑色轎車碾過鵝卵石小徑,
車門打開時帶出一陣香風——
是那種混合著香水與皮革的味道,古之月在渝城的達官貴人身上聞過,
總讓他想起沾了人血的綢緞。
穿筆挺西裝的年輕人下了車,
金絲眼鏡在鼻梁上滑了滑。
他掃了眼古之月的舊製服,嘴角扯出個冷笑:
\"三弟又帶些不三不四的人迴來?
父親昨天還說,
徐家的門檻快被你的''窮朋友''踩爛了。\"
徐天亮的背突然挺直,像根繃緊的弓弦:
\"大哥從中央銀行迴來啦?
今日又批了多少救國公債?\"
他故意把\"救國\"二字咬得極重,
\"倒是勞煩大哥惦記,
我這些朋友雖窮,可沒拿過老百姓半塊救命糧。\"
古之月看見徐大少爺的手背上有塊新燙的雪茄印,
和徐天亮大衣上的焦痕一模一樣。兩人說話時,
廊下的傭人正捧著銀盤經過,
盤子裏的燕窩粥還冒著熱氣,
在冷風中凝成細小的水珠,
落在地磚上,像極了歌樂山下那些凍死者的眼淚。
\"父親今晚要見你。\"
徐大少爺轉身時,大衣下擺掃過古之月的帆布包,
\"聽說你又在軍校鬧著要去前線?
徐家的子孫該坐在辦公室裏批公文,
而不是去戰場上撿炮灰。\"
他忽然停住腳步,
\"對了,新來的王副官不錯,
槍法比你準三倍——當然,他父親是軍政部的次長。\"
汽車駛出院門的聲音驚落了玉蘭樹上的花瓣,
徐天亮望著滿地碎雪般的花,突然踢飛了腳邊的青銅鎮紙:
\"狗日的,每次迴來都要踩老子的尾巴。\"
他轉頭看見古之月盯著自己剛才踢鎮紙的方向,
那裏躺著半塊被踩碎的杏仁酥——
定是哪個傭人隨手丟的。
\"老古,我知道你看不起這些。\"
徐天亮突然蹲下身,撿起鎮紙塞進古之月手裏,
\"可老子偏要把這玩意兒送給你,
等你上了戰場,拿它砸鬼子的腦袋。\"
他抬頭時眼裏閃著光,
\"總有一天,老子要把這滿屋子的銅臭都換成槍炮聲,
讓那些喝人血的雜種們嚐嚐,什麽叫真正的朱門......\"
他的話突然被遠處傳來的鍾聲打斷。
古之月望著暮色中的官邸,
飛簷上的琉璃瓦正泛著血般的光,
像極了常德城頭燃燒的夕陽。
懷裏的鎮紙還帶著徐天亮的體溫,
卻比他剛撿到時重了許多——
那上麵刻著的\"忠孝傳家\"四個大字,
此刻在暮色裏顯得格外刺眼。
天井深處傳來傭人傳喚開飯的聲音,
飄來的菜香裏混著鬆露與鵝肝的味道。
古之月摸了摸口袋裏的壓縮餅幹,
突然想起臨來前小四川說的話:
\"古大哥,要是徐少爺家有剩菜,
給咱帶兩塊,弟兄們三個月沒見著油星子了。\"
他望著徐天亮與徐大少爺剛才爭執的地方,
地磚上還留著半片被踩爛的荔枝,
果汁滲進磚縫,像極了沒擦幹淨的血跡。
遠處的鍾聲又響了,
這一迴,他聽見的不是報時,
而是某個遙遠的、被槍炮聲撕碎的黎明。
渝城的二月天總帶著股子潮氣,
古之月的布鞋底踩在青石板路上,
沾了些新綠的苔蘚。
黃山官邸的朱漆大門在霧色裏若隱若現,
門前兩尊石獅瞪著銅鈴眼,
倒比那腰間別著盒子炮的哨兵更像門神。
他整了整洗得發白的軍校製服,
領口的銅紐扣硌得鎖骨生疼——
這是去年冬天在常德戰場上撿的,
領口還留著塊暗褐色的血漬,
不知是哪個弟兄的。
\"站住!\"
左邊那個哨兵突然跨前半步,
槍托重重磕在石階上,
驚飛了牆頭幾隻灰鴿子。
他叼著半支土煙,
帽簷壓得低低的,隻露出兩片薄唇在煙霧裏翻動,
\"龜兒子穿身皮就當自己是個人物?
這地方也是你能闖的?\"
古之月攥緊了帆布包帶,
蘇北口音帶著點生硬的重慶腔:
\"長官,我找徐公館的徐天亮少爺,
勞煩通傳一聲。\"
\"徐少爺?\"
右邊那個稍矮的哨兵湊過來,
鼻尖幾乎要碰到古之月的領口,
突然咧嘴笑出一嘴黃牙,
\"老子在這兒守了一年多了,
沒見過哪個穿補丁褲的軍校生能攀上徐家的高枝。
莫不是從哪個夥房偷跑出來的雜役?\"
兩人對視一眼,爆發出一陣夾雜著痰音的笑,
驚得石獅底座下的野貓竄進了冬青叢。
古之月的指甲掐進掌心。
他看見左邊哨兵的皮靴上沾著新蹭的泥點,
靴跟卻磨得發亮——
分明是個總把腳翹在門墩上充大爺的主兒。
正要再開口,矮個子哨兵突然伸手扯住他的衣領,
黴味混著汗臭撲麵而來:
\"滾遠些!
再在這兒晃蕩,老子拿槍托砸斷你的狗腿!\"
帆布包\"啪嗒\"掉在地上,
露出裏麵用油紙裹著的半塊壓縮餅幹和一本翻爛的《孫子兵法》。
高個子哨兵彎腰撿起書,對著封麵\"呸\"了聲:
\"還兵法呢,也不看看自己像不像塊當兵的料。
徐家少爺的朋友?
老子看你更像討飯的叫花子!\"
霧氣更濃了,古之月望著哨兵帽徽上那枚模糊的青天白日徽,
突然想起一年前在都勻訓練時,孫總隊長說過的話:
\"這年頭,狗仗人勢的比鬼子還難對付。\"
他蹲下身慢慢收拾東西,
手指撫過壓縮餅幹上的齒印——
那是上個月在歌樂山拉練時,
同隊的小四川餓得啃了半口又塞給他的。
就在哨兵的槍口快要戳到他脊梁骨時,
石牆後突然傳來皮鞋叩地的\"嗒嗒\"聲。
兩扇朱漆大門\"吱呀\"推開半扇,
穿墨綠呢子大衣的徐天亮正把半支雪茄按在門柱上碾滅,
懷表鏈子在胸前晃出細碎的光:
\"哪個在這兒嚎喪?\"
哨兵的槍托\"當啷\"砸在地上。
高個子的喉結劇烈滾動,
盯著徐天亮大衣上的銅紐扣,
聲音突然軟得像塊化了的豬油:
\"徐、徐少爺,這小子說認識您,
小的們怕他是歹人——\"
\"歹人?\"
徐天亮挑眉掃了眼古之月,
金陵話裏帶著點調侃,
\"我當是誰,原來是在廬山把我從泥坑裏拽出來的古大英雄。
怎麽著,你們連救命恩人的臉都記不住?\"
他上前兩步,突然伸手勾住古之月的肩膀,
大衣下擺掃過哨兵僵硬的鞋麵,
\"上個月在臨江門外吃火鍋,
是誰說要給老子付賬來著?\"
古之月聞到熟悉的雪茄混著薄荷皂的味道,
看著哨兵們漲紅的臉從豬肝色變成青紫色。
矮個子哨兵突然彎腰撿起他的帆布包,用袖口拚命擦拭上麵的灰:
\"您看這事鬧的,小的們有眼不識泰山。
古先生您大人有大量,千萬別跟咱們一般見識......\"
\"得了吧你。\"
徐天亮拍開哨兵遞過來的包,轉頭對古之月使眼色,
\"別跟這些個''門神''置氣,咱進去說。\"
他故意把\"門神\"二字咬得極重,
驚得兩個哨兵齊刷刷敬禮,帽簷幾乎要碰到鼻尖。
穿過二門時,古之月聽見身後傳來低低的咒罵聲,
夾雜著布料摩擦的窸窣——
定是哪個哨兵在偷偷抹冷汗。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南昌,
老百姓看見穿黃皮的鬼子就躲,
如今在這官邸門前,
穿灰皮的國軍哨兵倒比鬼子更像閻王。
徐公館的天井裏飄著細雪,
不對,是不知從哪棵玉蘭樹上落的花瓣。
漢白玉的台階泛著冷光,古之月數著台階上的雲紋雕花,
突然覺得每一步都像踩在雲端。
轉過照壁時,迎麵撞上一座青銅麒麟,
麒麟嘴裏銜著的銅鈴鐺正被風撞出細碎的響,
驚飛了簷角幾隻肥碩的麻雀。
\"別盯著看了,這玩意兒是老頭子從北平運來的。\"
徐天亮晃了晃懷表,
\"上迴你說在萬家嶺看見鬼子用銅佛鑄子彈,
我這兒倒有堆廢銅爛鐵,要不要搬去給你們造槍炮?\"
他忽然壓低聲音,
\"不過先說好,別讓老頭子知道,
他寶貝這些破銅爛鐵勝過寶貝親兒子。\"
古之月沒搭話,眼睛正盯著走廊盡頭那盞水晶吊燈。
吊燈下的餐桌上擺著半塊切開的奶油蛋糕,
銀叉還斜插在奶油裏,
旁邊的瓷碟裏堆著剝了皮的荔枝——
這東西他隻在宜昌的洋行櫥窗裏見過,
聽說是從千裏之外的嶺南運來的。
他想起老家下相的鹽堿地,
開春時鄉親們啃的榆樹皮餅子,喉嚨突然發緊。
\"亮子,這走廊的波斯地毯該換了。\"
徐天亮踢了踢腳邊卷邊的地毯,
\"上個月法國領事說要送老頭子塊新的,
花紋比這醜八怪好看十倍。
\"他忽然指著牆上的西洋油畫,\"
看見那幅《牧羊女》沒?
老頭子說值二十根金條,
我看還不如你畫的那幅《戰壕夜讀》帶勁。\"
古之月盯著畫中穿著綢緞裙子的牧羊女,
她腳邊臥著的肥羊比他在綦江見過的耕牛還壯實。
油畫下方的檀木櫃上擺著個鎏金香爐,
檀香混著不知哪兒來的烤肉香鑽進鼻腔,
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沙坪壩看見的場景:
街角的麻袋裏蜷著個凍僵的孩子,
手裏還攥著半塊硬得像石頭的鍋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突然用蘇北話喃喃道,
聲音裏帶著連自己都沒察覺的顫抖。
徐天亮的笑僵在臉上。
他望著古之月緊攥的拳頭,
突然想起三個月前在綦江,
這個蘇北漢子蹲在戰壕裏給傷兵喂鹽水,
手指被彈片劃得鮮血直流卻一聲不吭。
此刻這人眼裏燒著的火,
比當年看見鬼子屠村時更烈。
\"老古......\"
徐天亮剛開口,天井那邊突然傳來汽車喇叭聲。
一輛鋥亮的黑色轎車碾過鵝卵石小徑,
車門打開時帶出一陣香風——
是那種混合著香水與皮革的味道,古之月在渝城的達官貴人身上聞過,
總讓他想起沾了人血的綢緞。
穿筆挺西裝的年輕人下了車,
金絲眼鏡在鼻梁上滑了滑。
他掃了眼古之月的舊製服,嘴角扯出個冷笑:
\"三弟又帶些不三不四的人迴來?
父親昨天還說,
徐家的門檻快被你的''窮朋友''踩爛了。\"
徐天亮的背突然挺直,像根繃緊的弓弦:
\"大哥從中央銀行迴來啦?
今日又批了多少救國公債?\"
他故意把\"救國\"二字咬得極重,
\"倒是勞煩大哥惦記,
我這些朋友雖窮,可沒拿過老百姓半塊救命糧。\"
古之月看見徐大少爺的手背上有塊新燙的雪茄印,
和徐天亮大衣上的焦痕一模一樣。兩人說話時,
廊下的傭人正捧著銀盤經過,
盤子裏的燕窩粥還冒著熱氣,
在冷風中凝成細小的水珠,
落在地磚上,像極了歌樂山下那些凍死者的眼淚。
\"父親今晚要見你。\"
徐大少爺轉身時,大衣下擺掃過古之月的帆布包,
\"聽說你又在軍校鬧著要去前線?
徐家的子孫該坐在辦公室裏批公文,
而不是去戰場上撿炮灰。\"
他忽然停住腳步,
\"對了,新來的王副官不錯,
槍法比你準三倍——當然,他父親是軍政部的次長。\"
汽車駛出院門的聲音驚落了玉蘭樹上的花瓣,
徐天亮望著滿地碎雪般的花,突然踢飛了腳邊的青銅鎮紙:
\"狗日的,每次迴來都要踩老子的尾巴。\"
他轉頭看見古之月盯著自己剛才踢鎮紙的方向,
那裏躺著半塊被踩碎的杏仁酥——
定是哪個傭人隨手丟的。
\"老古,我知道你看不起這些。\"
徐天亮突然蹲下身,撿起鎮紙塞進古之月手裏,
\"可老子偏要把這玩意兒送給你,
等你上了戰場,拿它砸鬼子的腦袋。\"
他抬頭時眼裏閃著光,
\"總有一天,老子要把這滿屋子的銅臭都換成槍炮聲,
讓那些喝人血的雜種們嚐嚐,什麽叫真正的朱門......\"
他的話突然被遠處傳來的鍾聲打斷。
古之月望著暮色中的官邸,
飛簷上的琉璃瓦正泛著血般的光,
像極了常德城頭燃燒的夕陽。
懷裏的鎮紙還帶著徐天亮的體溫,
卻比他剛撿到時重了許多——
那上麵刻著的\"忠孝傳家\"四個大字,
此刻在暮色裏顯得格外刺眼。
天井深處傳來傭人傳喚開飯的聲音,
飄來的菜香裏混著鬆露與鵝肝的味道。
古之月摸了摸口袋裏的壓縮餅幹,
突然想起臨來前小四川說的話:
\"古大哥,要是徐少爺家有剩菜,
給咱帶兩塊,弟兄們三個月沒見著油星子了。\"
他望著徐天亮與徐大少爺剛才爭執的地方,
地磚上還留著半片被踩爛的荔枝,
果汁滲進磚縫,像極了沒擦幹淨的血跡。
遠處的鍾聲又響了,
這一迴,他聽見的不是報時,
而是某個遙遠的、被槍炮聲撕碎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