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素女經是一本關於生命起源的書
六零軍婚:別惹她,她嘴比砒霜毒 作者:財神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爺看到信上的字跡,就會知道這兩筆錢絕對不是劉敬源寄的,他向來小心謹慎,肯定不敢收來曆不明的錢,更何況還是海外寄來的錢,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收。”
厲嶸笑了笑,又繼續說:“退迴去肯定不現實,上交是最好的辦法,既能保平安,還可以博得公家的好感,一舉兩得。”
他在劉家長大,對二老的脾性再了解不過,否則他也沒法下這麽大一盤棋了。
“你這心眼子比蜂窩煤還多,害人肯定一害一個準!”
駱欣欣豎起大拇指誇讚。
“心眼子多倒是不多的,隻要比你多就行了。”
厲嶸迴了句,還從她碗裏舀了隻餛飩吃。
“比我多怎麽就行了?”駱欣欣一時間沒聽懂。
“那樣我就能害你一害一個準。”
說完,厲嶸得意地笑了,他前麵鋪墊了這麽多,就是為了把這句話還迴去的。
駱欣欣咬牙切齒地掐住他腰間軟肉,用力旋轉了好幾圈,厲嶸麵不改色地吃小餛飩,還把她碗裏的餛飩全倒自己碗裏了。
“我剛剛吐過口水的。”
駱欣欣故意惡心他。
“親都親了,不嫌棄!”
厲嶸麵不改色地舀了一勺餛飩送進嘴裏,吃得津津有味。
“流氓!”
駱欣欣用力地掐了下,沒好氣地白了眼,臉皮比她這個後世的人還厚。
“書上說,男人要流氓一點,女人才喜歡。”
厲嶸一本正經地迴應,他在港島的兩個月看了不少書,學了好多新知識,其中就有這麽一句。
而且經過他的親自認證,這句話是對的。
因為每次親嘴,他隻要流氓一點,駱欣欣都會熱情如火,要不是他有堅如磐石的毅力,很可能會犯錯誤。
“你成天看的什麽書?就不能看點正經的?”
駱欣欣被他氣笑了,這家夥在港島學了兩個月,歪理越來越多,臉皮也越來越厚。
“下次我看《道德經》!”
厲嶸很認真地迴答,將碗裏的餛飩連湯都吃完了。
“你幹脆看素女經!”
駱欣欣的嘴比腦子快,想也不想懟了過去,說完她就後悔了,好想抽這破嘴一巴掌。
“素女經是說什麽的?這邊能不能找到?”
厲嶸果然來了興趣,聽書名像是很有學問的樣子,應該能學到很多新知識吧?
“不能,你先看道德經吧。”
駱欣欣暗暗慶幸,內陸這邊沒有素女經。
求知欲旺盛的厲嶸,追問素女經是說什麽的,駱欣欣想了想,說道:“是一本關於生命起源的書,內容很深奧。”
厲嶸越發來了興趣,生命起源呢,聽起來就很厲害,港島肯定有素女經,下次再去那邊出差,他一定要找來看。
他們提著一大袋子薺菜迴了劉家,以往每次迴家,劉教授肯定在看書,劉太太不是織毛衣,就是忙其他活。
今晚的二老坐立不安,書不看了,毛衣也不織了,在想那一百一十萬到底是怎麽迴事。
“應該不會有事吧?”劉太太自言自語。
“肯定沒事,別想了,車到山前必有路!”
劉教授安慰老妻,也是安慰自己。
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再給他扣一頂帽子唄,虱子多了不癢,帽子多了也不用愁。
“我們迴來了!”
門外響起了駱欣欣清脆的聲音,二老頓時精神大振,仿佛有了主心骨。
“明天我去稱點肉,包薺菜餛飩吃。”
駱欣欣給他們顯擺一大袋子薺菜,鮮嫩的薺菜散發著獨有的清香,二老的不安也消失了些。
劉教授說了那一百一十萬匯款的事,想聽聽他們的想法。
“不管誰寄的錢,現在這筆錢對你和阿奶是有利的,不出意外,你和阿奶的帽子能摘掉,你也能恢複學校工作。”
厲嶸給他們吃了個定心丸。
對劉教授來說,耿耿於懷的就是不能繼續給學生授課,這兩年他老人家表麵看似平靜,內心其實很憋悶,如果能恢複學校工作,劉教授肯定會很高興。
果然,劉教授一聽能恢複工作,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他半信半疑地問:“真的能恢複嗎?會不會過段時間又撤了?”
“不會,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駱欣欣語氣很肯定。
二老總算徹底安心了,心情也好了,劉太太興致勃勃地擇薺菜,明天多包點餛飩,能吃好幾頓呢。
夜深了,老兩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還是不敢相信真的能摘帽子。
劉教授突然在被子上用力拍了下,恍然大悟道:“肯定是阿嶸和欣欣,年紀大了腦子就是反應慢,早該想到的。”
“他們去港島了?”
劉太太壓低聲音問。
“他們這趟出差應該是在港島,他們帶來的那兩袋子咖啡,就連友誼商店都買不到,而且阿嶸知道老大的名字。”
劉教授很小聲地分析,他愛喝咖啡,厲嶸給他帶了兩包進口咖啡,是他最愛喝的牌子,前些年他還托出國的朋友代購,但這兩年沒人出國,他隻好換友誼商店能買到的咖啡,口感差了點,湊合著喝吧。
“他們哪來的那麽多錢?”
劉太太又擔心上了,一百一十萬啊,倆孩子哪弄來的這麽多錢?
不會去搶銀行了吧?
“肯定是正規渠道,阿嶸和欣欣都不是亂來的孩子,睡覺吧,明早我去給你排隊買油條和鹹豆漿。”
想明白的劉教授困意上來,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嘟嚷著睡了過去。
劉太太替他掖好被子,關了台燈,也睡了。
第二天劉家的早飯特別豐盛,熱騰騰的鹹豆漿,炸得金黃鬆軟的油條,被劉太太剪成一小段,堆了滿滿一大盤。
還有煮得火候剛剛好的泡飯,以及一碟玫瑰腐乳,再有八個煎雞蛋,一人正好兩個。
這頓早飯就算放在全滬城,都是頂奢級別了。
“今天是什麽好日子?”
駱欣欣笑嘻嘻地打趣。
“你阿爺早上特意去排隊買來的,多吃點,去了西北就難得吃到了。”劉太太笑道。
“那邊人的豆漿都是甜的,要不就是淡的,我說要鹹豆漿他們還笑我。”
駱欣欣將油條泡進鹹豆漿裏,泡一會兒後,夾起來吃,比直接吃油條好吃得多。
“那你多吃點,下次迴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劉太太心裏很不舍。
“以後我們再找機會迴來,不會很久的。”
駱欣欣說這話不是安慰,她不可能在西北待很久,最終肯定要迴滬城。
她製訂的期限是三到五年,肯定要衣錦還鄉的。
厲嶸笑了笑,又繼續說:“退迴去肯定不現實,上交是最好的辦法,既能保平安,還可以博得公家的好感,一舉兩得。”
他在劉家長大,對二老的脾性再了解不過,否則他也沒法下這麽大一盤棋了。
“你這心眼子比蜂窩煤還多,害人肯定一害一個準!”
駱欣欣豎起大拇指誇讚。
“心眼子多倒是不多的,隻要比你多就行了。”
厲嶸迴了句,還從她碗裏舀了隻餛飩吃。
“比我多怎麽就行了?”駱欣欣一時間沒聽懂。
“那樣我就能害你一害一個準。”
說完,厲嶸得意地笑了,他前麵鋪墊了這麽多,就是為了把這句話還迴去的。
駱欣欣咬牙切齒地掐住他腰間軟肉,用力旋轉了好幾圈,厲嶸麵不改色地吃小餛飩,還把她碗裏的餛飩全倒自己碗裏了。
“我剛剛吐過口水的。”
駱欣欣故意惡心他。
“親都親了,不嫌棄!”
厲嶸麵不改色地舀了一勺餛飩送進嘴裏,吃得津津有味。
“流氓!”
駱欣欣用力地掐了下,沒好氣地白了眼,臉皮比她這個後世的人還厚。
“書上說,男人要流氓一點,女人才喜歡。”
厲嶸一本正經地迴應,他在港島的兩個月看了不少書,學了好多新知識,其中就有這麽一句。
而且經過他的親自認證,這句話是對的。
因為每次親嘴,他隻要流氓一點,駱欣欣都會熱情如火,要不是他有堅如磐石的毅力,很可能會犯錯誤。
“你成天看的什麽書?就不能看點正經的?”
駱欣欣被他氣笑了,這家夥在港島學了兩個月,歪理越來越多,臉皮也越來越厚。
“下次我看《道德經》!”
厲嶸很認真地迴答,將碗裏的餛飩連湯都吃完了。
“你幹脆看素女經!”
駱欣欣的嘴比腦子快,想也不想懟了過去,說完她就後悔了,好想抽這破嘴一巴掌。
“素女經是說什麽的?這邊能不能找到?”
厲嶸果然來了興趣,聽書名像是很有學問的樣子,應該能學到很多新知識吧?
“不能,你先看道德經吧。”
駱欣欣暗暗慶幸,內陸這邊沒有素女經。
求知欲旺盛的厲嶸,追問素女經是說什麽的,駱欣欣想了想,說道:“是一本關於生命起源的書,內容很深奧。”
厲嶸越發來了興趣,生命起源呢,聽起來就很厲害,港島肯定有素女經,下次再去那邊出差,他一定要找來看。
他們提著一大袋子薺菜迴了劉家,以往每次迴家,劉教授肯定在看書,劉太太不是織毛衣,就是忙其他活。
今晚的二老坐立不安,書不看了,毛衣也不織了,在想那一百一十萬到底是怎麽迴事。
“應該不會有事吧?”劉太太自言自語。
“肯定沒事,別想了,車到山前必有路!”
劉教授安慰老妻,也是安慰自己。
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再給他扣一頂帽子唄,虱子多了不癢,帽子多了也不用愁。
“我們迴來了!”
門外響起了駱欣欣清脆的聲音,二老頓時精神大振,仿佛有了主心骨。
“明天我去稱點肉,包薺菜餛飩吃。”
駱欣欣給他們顯擺一大袋子薺菜,鮮嫩的薺菜散發著獨有的清香,二老的不安也消失了些。
劉教授說了那一百一十萬匯款的事,想聽聽他們的想法。
“不管誰寄的錢,現在這筆錢對你和阿奶是有利的,不出意外,你和阿奶的帽子能摘掉,你也能恢複學校工作。”
厲嶸給他們吃了個定心丸。
對劉教授來說,耿耿於懷的就是不能繼續給學生授課,這兩年他老人家表麵看似平靜,內心其實很憋悶,如果能恢複學校工作,劉教授肯定會很高興。
果然,劉教授一聽能恢複工作,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他半信半疑地問:“真的能恢複嗎?會不會過段時間又撤了?”
“不會,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駱欣欣語氣很肯定。
二老總算徹底安心了,心情也好了,劉太太興致勃勃地擇薺菜,明天多包點餛飩,能吃好幾頓呢。
夜深了,老兩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還是不敢相信真的能摘帽子。
劉教授突然在被子上用力拍了下,恍然大悟道:“肯定是阿嶸和欣欣,年紀大了腦子就是反應慢,早該想到的。”
“他們去港島了?”
劉太太壓低聲音問。
“他們這趟出差應該是在港島,他們帶來的那兩袋子咖啡,就連友誼商店都買不到,而且阿嶸知道老大的名字。”
劉教授很小聲地分析,他愛喝咖啡,厲嶸給他帶了兩包進口咖啡,是他最愛喝的牌子,前些年他還托出國的朋友代購,但這兩年沒人出國,他隻好換友誼商店能買到的咖啡,口感差了點,湊合著喝吧。
“他們哪來的那麽多錢?”
劉太太又擔心上了,一百一十萬啊,倆孩子哪弄來的這麽多錢?
不會去搶銀行了吧?
“肯定是正規渠道,阿嶸和欣欣都不是亂來的孩子,睡覺吧,明早我去給你排隊買油條和鹹豆漿。”
想明白的劉教授困意上來,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嘟嚷著睡了過去。
劉太太替他掖好被子,關了台燈,也睡了。
第二天劉家的早飯特別豐盛,熱騰騰的鹹豆漿,炸得金黃鬆軟的油條,被劉太太剪成一小段,堆了滿滿一大盤。
還有煮得火候剛剛好的泡飯,以及一碟玫瑰腐乳,再有八個煎雞蛋,一人正好兩個。
這頓早飯就算放在全滬城,都是頂奢級別了。
“今天是什麽好日子?”
駱欣欣笑嘻嘻地打趣。
“你阿爺早上特意去排隊買來的,多吃點,去了西北就難得吃到了。”劉太太笑道。
“那邊人的豆漿都是甜的,要不就是淡的,我說要鹹豆漿他們還笑我。”
駱欣欣將油條泡進鹹豆漿裏,泡一會兒後,夾起來吃,比直接吃油條好吃得多。
“那你多吃點,下次迴來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劉太太心裏很不舍。
“以後我們再找機會迴來,不會很久的。”
駱欣欣說這話不是安慰,她不可能在西北待很久,最終肯定要迴滬城。
她製訂的期限是三到五年,肯定要衣錦還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