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髖關節置換遇大難題!
重生1987,從縣醫院開始外科成聖 作者:15號刀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正點頭笑道:“說了簡單,你去看了就知道!”
包友山深吸一口氣,用手狠狠搓了搓臉,完全無法形容是個什麽心情。
包括旁邊的張磊,聽到李正的話,也開始懷疑人生。他雖然不是醫生,但他手術看得多,哪些手術簡單,哪些手術有難度,他還是分得清的,可到李正這裏,似乎就沒有難的手術了。
張磊有了一種強烈的緊迫感,自己要提升了,李正現在的能力,很可能隻是冰山一角,等他真正的爆發出來,自己可能連他的背影都看不到,那時還怎麽追隨他?
李正這種超級天才,是不可能一直呆在縣醫院的!
包友山不想再多說什麽,趕緊出去看手術了。
李正和陳大勇迴了急診科。
……
3號手術間。
髖關節置換手術正在進行。
包友山伸長腦袋,看到關節已經脫位出來,股骨頸被截斷,段建輝開始處理髖臼窩了。
段建輝用骨膜剝離器在髖臼內用力刮了刮,心裏一緊,道:“這髖臼的骨質硬化比想象的還要嚴重!軟骨幾乎沒有了,全部是硬化的骨質。”
人的髖關節是由圓形的股骨頭懟在半圓形的髖臼裏組成的,髖臼骨質硬化了,那股骨頭也會磨損壞,或者股骨頭壞死也會磨損髖臼,造成骨性關節炎,這種保守治療幾乎不會有好效果,基本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向遠忠點頭道:“術前x線片上顯示髖臼邊緣確實有骨質硬化,可以直接磨掉吧?”
段建輝搖頭道:“磨是可以,但難度很大,這是我做過骨質硬化幾乎最厚的病人。”
他內心歎了口氣,縣醫院沒有ct就是麻煩,術前評估往往不夠,造成術中困難。
雖然很難,但段建輝還是很有信心可以磨掉。他開始從最小號的髖臼銼開始,一點點地加大。
每磨完一個型號,就用紗布擦一下骨頭碎屑,從直徑36毫米的髖臼銼,已經磨到了52號,才基本把硬化骨質磨掉,露出鬆質骨,開始有血液滲出。
“看上去差不多了啊!”向遠忠心情放鬆下來,隻要骨質開始滲血,那就可以安裝髖臼假體了。
髖臼假體分為外杯和內襯,外杯是鈷鉬合金的,內襯是聚乙烯。
“52的外杯。”段建輝喊道。
器械師立即把外杯安裝到連杆上。
段建輝接過來,把外杯對準髖臼,用錘子鐺鐺鐺地敲進去。
聽聲音已經比較實了。
“好的,試一下鬆緊。”
段建輝鬆開連杆,沒有鬆動,再用力往外一拔。
啵。
髖臼一下就拔出來了。
“這,沒打緊嗎?”向遠忠問道。
段建輝也皺了皺眉。髖臼壓配合適的標準是往外拔不能拔出,需要用錘子輕輕敲擊連杆尾部才能拔出。
這還沒怎麽用力,那肯定是沒打緊。
“再打!”
段建輝再次把外杯放進髖臼窩裏。
鐺鐺鐺。
一頓錘擊。
再鬆開,比較穩定。
段建輝用力一拔。
啵。
外杯又出來了。
這就有點頭大了!
段建輝和向遠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解,甚至有一絲慌亂。
“怎……怎麽迴事呢?”向遠忠有點緊張的問道。
段建輝額頭上開始冒汗,他轉頭,巡迴護士立即給他擦了擦。
“再檢查一下髖臼。”
段建輝把外杯拿走,仔細檢查了髖臼內,沒有軟組織嵌頓。他又用電刀把髖臼邊緣組織仔細修整了一下。
確定沒問題後,他再次拿起髖臼杯往裏懟。這次加大了敲擊力度,從最開始的空心音,逐漸變成很緊實的聲音。
“這次應該沒問題了!”段建輝再次檢查了一下。
啵!
還是一拔就出來。
除了段建輝和向遠忠,台上還有兩個醫生,郭偉強還有另外一個主治醫生,包括器械師,幾個人都感覺有點頭皮發麻。
這明明型號相同,為什麽就打不緊呢?
包友山在台下,也是看得不解,醫院裏去年開展的兩台,這一步都比較順利。不過那兩個病人是股骨頸骨折,難度比這個骨關節炎的低。
李正還說關節置換簡單,每個病人都有特殊性,像這個病人,就很不簡單啊!
“要不再加大一個型號?”向遠忠小聲建議道。
他的話讓器械師緊張起來。
關節假體都是一次性的,這個外杯如果用不上,那就要報廢,都是進口產品,價錢可不便宜,都會算在器械師頭上,一個月就白幹了。
段建輝搖頭道:“再加大型號,髖臼可能要磨穿了,那就隻能用骨水泥填塞,可這個病人不到60歲,骨水泥假體使用壽命最多10來年,肯定還要再次翻修置換,那難度就大多了,創傷也更大……”
“你準備了骨水泥假體嗎?”段建輝問器械師。雖然擔心,但還是沒辦法。
器械師搖頭,道:“段主任你說了這麽年輕的病人,堅決不用骨水泥假體,所以……沒有帶來。”
段建輝眉頭擰成了川字。
現在是進退兩難了。這個假體明顯不合適,又沒有骨水泥假體可以用。難道要宣告手術失敗,直接關傷口下台?
顯然不現實。
“為什麽會打不緊呢?”段建輝放下器械,站在手術室台旁,開始思索。
自己雖然主刀髖關節置換才兩年,但技術方麵卻是非常成熟了,經驗也足夠,現在這種情況,卻從沒有遇到過。
包友山也絞盡腦汁,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手術室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
幾個年輕的醫生都不敢吱聲。
“現在怎麽弄?”向遠忠小聲問道。
段建輝拿起髖臼外杯看了一下,搖頭道:“這個杯肯定不匹配了,必須要加大一號,沒辦法,隻能冒險了。”
器械師心裏一緊。終究還是要浪費一個外杯嗎?這可是我一個月的收入啊!
“段主任,加大一號一定能成功嗎?”器械師還是忍不住問道。要是加大了也不行,那浪費兩個杯,自己底褲都要賠完啊,段主任和醫院不可能幫自己賠。
段建輝心情很煩躁,冷聲道:“我知道你想表達什麽,我也沒把握,你說現在怎麽辦?你作為器械師,就沒一點問題預案嗎?”
器械師一陣無語,自己名義上是器械師,但實際上是一個器械銷售員,僅僅培訓了怎麽使用器械,但因為術者操作原因導致器械不匹配,卻沒有專門培訓過,自己知道個什麽。
包友山深吸一口氣,用手狠狠搓了搓臉,完全無法形容是個什麽心情。
包括旁邊的張磊,聽到李正的話,也開始懷疑人生。他雖然不是醫生,但他手術看得多,哪些手術簡單,哪些手術有難度,他還是分得清的,可到李正這裏,似乎就沒有難的手術了。
張磊有了一種強烈的緊迫感,自己要提升了,李正現在的能力,很可能隻是冰山一角,等他真正的爆發出來,自己可能連他的背影都看不到,那時還怎麽追隨他?
李正這種超級天才,是不可能一直呆在縣醫院的!
包友山不想再多說什麽,趕緊出去看手術了。
李正和陳大勇迴了急診科。
……
3號手術間。
髖關節置換手術正在進行。
包友山伸長腦袋,看到關節已經脫位出來,股骨頸被截斷,段建輝開始處理髖臼窩了。
段建輝用骨膜剝離器在髖臼內用力刮了刮,心裏一緊,道:“這髖臼的骨質硬化比想象的還要嚴重!軟骨幾乎沒有了,全部是硬化的骨質。”
人的髖關節是由圓形的股骨頭懟在半圓形的髖臼裏組成的,髖臼骨質硬化了,那股骨頭也會磨損壞,或者股骨頭壞死也會磨損髖臼,造成骨性關節炎,這種保守治療幾乎不會有好效果,基本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向遠忠點頭道:“術前x線片上顯示髖臼邊緣確實有骨質硬化,可以直接磨掉吧?”
段建輝搖頭道:“磨是可以,但難度很大,這是我做過骨質硬化幾乎最厚的病人。”
他內心歎了口氣,縣醫院沒有ct就是麻煩,術前評估往往不夠,造成術中困難。
雖然很難,但段建輝還是很有信心可以磨掉。他開始從最小號的髖臼銼開始,一點點地加大。
每磨完一個型號,就用紗布擦一下骨頭碎屑,從直徑36毫米的髖臼銼,已經磨到了52號,才基本把硬化骨質磨掉,露出鬆質骨,開始有血液滲出。
“看上去差不多了啊!”向遠忠心情放鬆下來,隻要骨質開始滲血,那就可以安裝髖臼假體了。
髖臼假體分為外杯和內襯,外杯是鈷鉬合金的,內襯是聚乙烯。
“52的外杯。”段建輝喊道。
器械師立即把外杯安裝到連杆上。
段建輝接過來,把外杯對準髖臼,用錘子鐺鐺鐺地敲進去。
聽聲音已經比較實了。
“好的,試一下鬆緊。”
段建輝鬆開連杆,沒有鬆動,再用力往外一拔。
啵。
髖臼一下就拔出來了。
“這,沒打緊嗎?”向遠忠問道。
段建輝也皺了皺眉。髖臼壓配合適的標準是往外拔不能拔出,需要用錘子輕輕敲擊連杆尾部才能拔出。
這還沒怎麽用力,那肯定是沒打緊。
“再打!”
段建輝再次把外杯放進髖臼窩裏。
鐺鐺鐺。
一頓錘擊。
再鬆開,比較穩定。
段建輝用力一拔。
啵。
外杯又出來了。
這就有點頭大了!
段建輝和向遠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解,甚至有一絲慌亂。
“怎……怎麽迴事呢?”向遠忠有點緊張的問道。
段建輝額頭上開始冒汗,他轉頭,巡迴護士立即給他擦了擦。
“再檢查一下髖臼。”
段建輝把外杯拿走,仔細檢查了髖臼內,沒有軟組織嵌頓。他又用電刀把髖臼邊緣組織仔細修整了一下。
確定沒問題後,他再次拿起髖臼杯往裏懟。這次加大了敲擊力度,從最開始的空心音,逐漸變成很緊實的聲音。
“這次應該沒問題了!”段建輝再次檢查了一下。
啵!
還是一拔就出來。
除了段建輝和向遠忠,台上還有兩個醫生,郭偉強還有另外一個主治醫生,包括器械師,幾個人都感覺有點頭皮發麻。
這明明型號相同,為什麽就打不緊呢?
包友山在台下,也是看得不解,醫院裏去年開展的兩台,這一步都比較順利。不過那兩個病人是股骨頸骨折,難度比這個骨關節炎的低。
李正還說關節置換簡單,每個病人都有特殊性,像這個病人,就很不簡單啊!
“要不再加大一個型號?”向遠忠小聲建議道。
他的話讓器械師緊張起來。
關節假體都是一次性的,這個外杯如果用不上,那就要報廢,都是進口產品,價錢可不便宜,都會算在器械師頭上,一個月就白幹了。
段建輝搖頭道:“再加大型號,髖臼可能要磨穿了,那就隻能用骨水泥填塞,可這個病人不到60歲,骨水泥假體使用壽命最多10來年,肯定還要再次翻修置換,那難度就大多了,創傷也更大……”
“你準備了骨水泥假體嗎?”段建輝問器械師。雖然擔心,但還是沒辦法。
器械師搖頭,道:“段主任你說了這麽年輕的病人,堅決不用骨水泥假體,所以……沒有帶來。”
段建輝眉頭擰成了川字。
現在是進退兩難了。這個假體明顯不合適,又沒有骨水泥假體可以用。難道要宣告手術失敗,直接關傷口下台?
顯然不現實。
“為什麽會打不緊呢?”段建輝放下器械,站在手術室台旁,開始思索。
自己雖然主刀髖關節置換才兩年,但技術方麵卻是非常成熟了,經驗也足夠,現在這種情況,卻從沒有遇到過。
包友山也絞盡腦汁,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手術室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
幾個年輕的醫生都不敢吱聲。
“現在怎麽弄?”向遠忠小聲問道。
段建輝拿起髖臼外杯看了一下,搖頭道:“這個杯肯定不匹配了,必須要加大一號,沒辦法,隻能冒險了。”
器械師心裏一緊。終究還是要浪費一個外杯嗎?這可是我一個月的收入啊!
“段主任,加大一號一定能成功嗎?”器械師還是忍不住問道。要是加大了也不行,那浪費兩個杯,自己底褲都要賠完啊,段主任和醫院不可能幫自己賠。
段建輝心情很煩躁,冷聲道:“我知道你想表達什麽,我也沒把握,你說現在怎麽辦?你作為器械師,就沒一點問題預案嗎?”
器械師一陣無語,自己名義上是器械師,但實際上是一個器械銷售員,僅僅培訓了怎麽使用器械,但因為術者操作原因導致器械不匹配,卻沒有專門培訓過,自己知道個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