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武拿到2萬兩的軍餉後。
迴到銅鼓營,便將男丁都征集起來。
硬是湊齊了3000人的大軍。
每日說是操練。
更多時間是為各級將領們,做做免費勞力活。
“根據寧州城的消息,與銅鼓營那的偵察,可以確定,銅鼓營不久後,便會對我西鄉進攻。”
在崇禎八年正月初七
開工第一日,晏羽便召開軍事會議。
晏羽先對眾將領,拋出這個消息。
“銅鼓營中,兵丁不過幾百人,咱們完全不懼。”
依舊是晏保平,率先起身說道。
“這次不止,根據偵察剛剛送迴來的消息,銅鼓營中,凡是能拿得動刀槍的男丁,都被征集起來訓練了。”
“這樣的軍隊有啥戰力,職下建議,先發製人,打廢銅鼓營。”
見晏保平坐下,丁河山便起身建議道。
“不可!我們的重心是自我發展,沒必要去招惹麻煩。”
是的!
主動攻擊銅鼓營,和銅鼓營剿匪失敗被殲,性質上是兩件事。
再說了,臨時召集兵丁湊數,銅鼓營的進攻,估計得到二月份。
西鄉人民軍開春的第一件事,是擴軍,是震懾西鄉與高鄉的地主士紳。
晏羽不想議題被帶偏。
便有開口說道:“咱們今天就兩個議題,第一是擴軍,第二是都所的工作安排。”
晏保平又起身說道:“軍長,放假迴來後,很多軍士都在詢問,何時招兵。”
晏羽迴道:“多嗎?西鄉咱們不是招過一輪嗎?”
“咱們西鄉,與隔壁幾個鄉鎮都有姻親關係,過年走親訪友的,聽到我人民軍的月俸,隔壁鄉鎮,很多人青年都欲參加。”
“那正好,我原本就計劃,以小旗為單位,到各個鄉鎮去招兵,有了他們的幫忙宣傳,想來會更加順利。”
“那咱們何時開始?”
“明日吧!除去西鄉與高鄉,寧州還有9個鄉鎮,剛好給你們三個總旗去招兵。”
“招兵條件和待遇都和之前一樣嗎?”
“招兵條件一樣,但是待遇嗎?增加一個10兩的安置銀,畢竟有些鄉鎮離咱們西鄉100多裏。”
見晏保平坐下了,丁河山站起身。
說道:“軍長,軍士都分散出去了,銅鼓營那邊會不會趁虛而入,職下建議輪流外出,或留守一個總旗,以防不測。”
“不用,我們上次不是從寧州城,帶迴來了十幾匹騾馬嗎?現在有騾馬傳信,一日便可到達。”
丁河山又問道:“那南嶺方向了?”
南嶺?
從鄒敬恆帶迴來的信息。
是一個山西商人,在打秘方的主意。
難保這山西商人,不會買通在湖廣滅剿流寇的邊軍。
山西商人,可是長期與邊軍打交道。
邊軍都是沙場老兵,以邊軍的精銳。
隻要幾十號人,就能給空虛的陽子窩工坊,造成滅頂之災。
幾十號人的邊軍調動,壓根就不需要調令。
若是從武昌府通城縣方向,秘密行軍至南嶺腳下。
一兩個時辰,就可殺到二房源村。
之前南嶺可是一直沒設防的。
晏羽想想都後怕。
看來這種軍事會議,今後還得多開開。
一個人的思維還是有限。
晏羽說道:“這樣,第一總旗留守清水橋軍營,另外護衛總旗派一個小旗,在南嶺建立防禦據點。”
晏羽說完後。
晏光亮起身說道:“軍長,護衛總旗才54人,我都縮成2個小旗了。”
“噪水河留一個小旗,南嶺駐紮一個小旗,有第一總旗在清水橋軍營,陽子窩工坊,暫時由第一總旗接手防務。”
擴軍招兵的之事確認好後。
便是商議如何配合都長們,推進西鄉與高鄉的根據地發展。
“李森林,你先說說,這一個多月來,在高鄉的心得”
晏羽先將話題引出來,培養將士們的思考能力。
“軍長,各位戰友,職下以為,底層人民多溝通,宗族族老分化,士紳地主直接武力威懾。”
“具體說說?”
“底層人民,人雲亦雲,沒啥判斷能力,這類人需要詳細溝通。每個宗族都有多個族老,有些富,有些窮,富裕的族老安於現狀,不願接受改變,但窮的族老,給些好處與麵子,很樂意配合。地主士紳本就是我們打壓對象,但都是當麵附和,背後煽動底層人民,我在高鄉殺了兩個地主士紳後,其他人都老實多了。”
“很好,咱們起步於西鄉,每個村都有咱們西鄉軍軍士,這些問題雖然不會出現,但今後擴充地盤,這些問題與解決辦法,李森林你要整理成冊。”
李森林向晏羽遞上一個冊子。
說道:“我已經整理出來部分問題,請軍長過目,是否有處理不當之處。”
“這本冊子好,我正欲給所有都長培訓,你就送教材案例來了。”
治理根據地這一塊,晏羽也是一張白紙。
但為了今後,根據地的可複製性,晏羽也隻能硬著頭皮,在西鄉召開培訓。
除了11位都長,和40餘名女夫子。
還有兩個特殊人物。
一個是濤哥兒。
看到去年一起去通城縣,買貨的那批族人。
現在最小也是隊長,帶著手下特拉分。
而他!
還是一個夥夫。
便厚著臉皮,找晏羽換一個差事。
雖說濤哥兒膽小,卻是第一個跟著晏羽幹得人。
不論是個人人情,還是做給他人看。
也不能再讓他做夥夫了。
做個西鄉鄉長,在晏羽旁邊分擔政務,還是可以的。
另一個是黃四。
自從寧州城變故後,找晏羽說過幾次想參軍。
但黃四敢於嚐試,腦子又靈光。
晏羽便把他強塞到高鄉去。
畢竟高鄉根據地試點,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摸索道路。
“西鄉人民軍,何為人民,權貴階層統治對象,就是人民。”
培訓會上。
晏羽先明確,西鄉人民軍的定位。
今後無論是行政,還是教育,都從人民的立場出發。
上午的課程,是李森林編寫的案例分析。
下午是晏羽利用年假,編寫的算術教材教學。
至於晚上嗎?
反正周玉花與楊艾艾,還在二房源村。
晏羽便找柳如煙,學學人體藝術。
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八。
各鄉鎮招兵也歸來,晏羽也得迴清水橋兵營,處理新兵事宜。
黃四帶著三十多號都長、女夫子,在李森林派來一個小隊的護衛下,往高鄉上任。
“鄉長!人民與人民之間的矛盾,怎麽處理?”
“鄉長!這個兩位數的乘法,我還不大會,你能再教我一遍嗎?”
…
一路上。
都長戴大牛,不停的向黃四請教問題。
剛開始黃四覺得,這戴大牛不錯,熱愛學習。
有時為了戴大牛的問題,黃四還得向女夫子請教。
可七八個問題之後,黃四也開始煩了。
“大牛,有些知識我也不懂,你可以向夫子請教,若是夫子不能解決,你把問題總結好,我每日給軍長匯報工作時,把你問題捎上。”
可是!
在黃四對戴大牛說完這番話後。
戴大牛有如文曲星下凡,很多夫子不會的問題,他都會。
戴大牛十五歲開始,就西鄉上源村戴秀才家做長工。
在給戴秀才家幹活時。
聰明的戴大牛發現,多問戴秀才一些有難度的問題。
不管這個問題自己會不會。
戴秀才不但會口頭表,還會在工錢或夥食上,給予一定的賞賜。
迴到銅鼓營,便將男丁都征集起來。
硬是湊齊了3000人的大軍。
每日說是操練。
更多時間是為各級將領們,做做免費勞力活。
“根據寧州城的消息,與銅鼓營那的偵察,可以確定,銅鼓營不久後,便會對我西鄉進攻。”
在崇禎八年正月初七
開工第一日,晏羽便召開軍事會議。
晏羽先對眾將領,拋出這個消息。
“銅鼓營中,兵丁不過幾百人,咱們完全不懼。”
依舊是晏保平,率先起身說道。
“這次不止,根據偵察剛剛送迴來的消息,銅鼓營中,凡是能拿得動刀槍的男丁,都被征集起來訓練了。”
“這樣的軍隊有啥戰力,職下建議,先發製人,打廢銅鼓營。”
見晏保平坐下,丁河山便起身建議道。
“不可!我們的重心是自我發展,沒必要去招惹麻煩。”
是的!
主動攻擊銅鼓營,和銅鼓營剿匪失敗被殲,性質上是兩件事。
再說了,臨時召集兵丁湊數,銅鼓營的進攻,估計得到二月份。
西鄉人民軍開春的第一件事,是擴軍,是震懾西鄉與高鄉的地主士紳。
晏羽不想議題被帶偏。
便有開口說道:“咱們今天就兩個議題,第一是擴軍,第二是都所的工作安排。”
晏保平又起身說道:“軍長,放假迴來後,很多軍士都在詢問,何時招兵。”
晏羽迴道:“多嗎?西鄉咱們不是招過一輪嗎?”
“咱們西鄉,與隔壁幾個鄉鎮都有姻親關係,過年走親訪友的,聽到我人民軍的月俸,隔壁鄉鎮,很多人青年都欲參加。”
“那正好,我原本就計劃,以小旗為單位,到各個鄉鎮去招兵,有了他們的幫忙宣傳,想來會更加順利。”
“那咱們何時開始?”
“明日吧!除去西鄉與高鄉,寧州還有9個鄉鎮,剛好給你們三個總旗去招兵。”
“招兵條件和待遇都和之前一樣嗎?”
“招兵條件一樣,但是待遇嗎?增加一個10兩的安置銀,畢竟有些鄉鎮離咱們西鄉100多裏。”
見晏保平坐下了,丁河山站起身。
說道:“軍長,軍士都分散出去了,銅鼓營那邊會不會趁虛而入,職下建議輪流外出,或留守一個總旗,以防不測。”
“不用,我們上次不是從寧州城,帶迴來了十幾匹騾馬嗎?現在有騾馬傳信,一日便可到達。”
丁河山又問道:“那南嶺方向了?”
南嶺?
從鄒敬恆帶迴來的信息。
是一個山西商人,在打秘方的主意。
難保這山西商人,不會買通在湖廣滅剿流寇的邊軍。
山西商人,可是長期與邊軍打交道。
邊軍都是沙場老兵,以邊軍的精銳。
隻要幾十號人,就能給空虛的陽子窩工坊,造成滅頂之災。
幾十號人的邊軍調動,壓根就不需要調令。
若是從武昌府通城縣方向,秘密行軍至南嶺腳下。
一兩個時辰,就可殺到二房源村。
之前南嶺可是一直沒設防的。
晏羽想想都後怕。
看來這種軍事會議,今後還得多開開。
一個人的思維還是有限。
晏羽說道:“這樣,第一總旗留守清水橋軍營,另外護衛總旗派一個小旗,在南嶺建立防禦據點。”
晏羽說完後。
晏光亮起身說道:“軍長,護衛總旗才54人,我都縮成2個小旗了。”
“噪水河留一個小旗,南嶺駐紮一個小旗,有第一總旗在清水橋軍營,陽子窩工坊,暫時由第一總旗接手防務。”
擴軍招兵的之事確認好後。
便是商議如何配合都長們,推進西鄉與高鄉的根據地發展。
“李森林,你先說說,這一個多月來,在高鄉的心得”
晏羽先將話題引出來,培養將士們的思考能力。
“軍長,各位戰友,職下以為,底層人民多溝通,宗族族老分化,士紳地主直接武力威懾。”
“具體說說?”
“底層人民,人雲亦雲,沒啥判斷能力,這類人需要詳細溝通。每個宗族都有多個族老,有些富,有些窮,富裕的族老安於現狀,不願接受改變,但窮的族老,給些好處與麵子,很樂意配合。地主士紳本就是我們打壓對象,但都是當麵附和,背後煽動底層人民,我在高鄉殺了兩個地主士紳後,其他人都老實多了。”
“很好,咱們起步於西鄉,每個村都有咱們西鄉軍軍士,這些問題雖然不會出現,但今後擴充地盤,這些問題與解決辦法,李森林你要整理成冊。”
李森林向晏羽遞上一個冊子。
說道:“我已經整理出來部分問題,請軍長過目,是否有處理不當之處。”
“這本冊子好,我正欲給所有都長培訓,你就送教材案例來了。”
治理根據地這一塊,晏羽也是一張白紙。
但為了今後,根據地的可複製性,晏羽也隻能硬著頭皮,在西鄉召開培訓。
除了11位都長,和40餘名女夫子。
還有兩個特殊人物。
一個是濤哥兒。
看到去年一起去通城縣,買貨的那批族人。
現在最小也是隊長,帶著手下特拉分。
而他!
還是一個夥夫。
便厚著臉皮,找晏羽換一個差事。
雖說濤哥兒膽小,卻是第一個跟著晏羽幹得人。
不論是個人人情,還是做給他人看。
也不能再讓他做夥夫了。
做個西鄉鄉長,在晏羽旁邊分擔政務,還是可以的。
另一個是黃四。
自從寧州城變故後,找晏羽說過幾次想參軍。
但黃四敢於嚐試,腦子又靈光。
晏羽便把他強塞到高鄉去。
畢竟高鄉根據地試點,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摸索道路。
“西鄉人民軍,何為人民,權貴階層統治對象,就是人民。”
培訓會上。
晏羽先明確,西鄉人民軍的定位。
今後無論是行政,還是教育,都從人民的立場出發。
上午的課程,是李森林編寫的案例分析。
下午是晏羽利用年假,編寫的算術教材教學。
至於晚上嗎?
反正周玉花與楊艾艾,還在二房源村。
晏羽便找柳如煙,學學人體藝術。
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八。
各鄉鎮招兵也歸來,晏羽也得迴清水橋兵營,處理新兵事宜。
黃四帶著三十多號都長、女夫子,在李森林派來一個小隊的護衛下,往高鄉上任。
“鄉長!人民與人民之間的矛盾,怎麽處理?”
“鄉長!這個兩位數的乘法,我還不大會,你能再教我一遍嗎?”
…
一路上。
都長戴大牛,不停的向黃四請教問題。
剛開始黃四覺得,這戴大牛不錯,熱愛學習。
有時為了戴大牛的問題,黃四還得向女夫子請教。
可七八個問題之後,黃四也開始煩了。
“大牛,有些知識我也不懂,你可以向夫子請教,若是夫子不能解決,你把問題總結好,我每日給軍長匯報工作時,把你問題捎上。”
可是!
在黃四對戴大牛說完這番話後。
戴大牛有如文曲星下凡,很多夫子不會的問題,他都會。
戴大牛十五歲開始,就西鄉上源村戴秀才家做長工。
在給戴秀才家幹活時。
聰明的戴大牛發現,多問戴秀才一些有難度的問題。
不管這個問題自己會不會。
戴秀才不但會口頭表,還會在工錢或夥食上,給予一定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