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秦皇漢武儀式完成。
下一步就是要祭奠,戰死的一百三十六名軍士。
按照西鄉習俗。
曹文傑端來一碗雞血。
晏羽提起毛筆,沾上雞血。
在那些空白的靈牌上,寫上一個個名字。
晏羽最初建紀念廣場。
沒考慮給陣亡軍士,立牌位的。
但與曹文傑商議後,以秦皇漢武為祭奠主位。
那麽陣亡的軍士,也要跟隨秦皇漢武,享受香火。
於是!
隻能臨時增加一個,立牌位的環節。
而這群牌位。
暫時隻能屈居民房中。
晏羽打算,在華夏人民軍紀念廣場旁,建立一座武廟。
到時陣亡軍士,將隨秦皇漢武的神位,移居武廟中。
當然!
武廟中的武聖是嶽飛。
而非鞭子朝宣楊的關羽。
接下來!
就是今日閱兵的重頭戲。
閱兵!
晏保平小步跑來,朝高台上敬了一個軍禮。
大聲喊:“軍長!華夏人民軍,受閱軍士,準備完備,請軍長指示!”
晏羽鏗鏘有力迴道:“開始!”
沒有喇叭,沒有解說。
但是!
有軍旗。
剛開始晏羽打算。
每個營就出一個總旗。
但是一算,哪怕加上3個獨立哨,也才七個方陣。
所以!
最終決定以哨為單位,
每哨一個總旗,參與檢閱。
第一支出場的,是一群旗長以上軍官。
晏保平扛著一麵大旗,走在最前麵。
“華夏人民軍”,這幾個大字,隨旗飄舞著。
隨後一支百人左右的軍士,踏著整齊的步子,“啪啪”走來。
為首一人,走在隊伍前麵,那人正是第一哨哨長盧同光。
而盧同光身後,有一位旗手,高高舉著軍旗。
“第一哨”這三個字,在軍旗上飛舞。
隨後!
便是第二到第九哨,護衛一、二、三哨。
步兵方陣走完,接下來是一支特殊的方陣。
他們步子雖然拉胯。
但是“亮點”很多。
前麵三排女子,後麵三排男子。
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帽子。
在場的除了晏羽,都覺得像孝服。
那為首之人,竟然也是女子。
沒錯!
正是晏羽的“嫂子”,柳如煙。
而那軍旗之上,“軍醫營”三個大字,正在隨風飄動。
全軍中最憋屈的,莫過於重炮哨。
紅衣大炮一兩千斤一門。
不可能因為閱兵,就把鳳棲鄉的紅衣大炮拆來。
最後沒辦法。
晏承功找來一些黑布,往大木頭上一蓋。
尺寸和紅衣大炮差不多就行。
為了凸顯重炮哨的“重”。
晏承功非得每門“重炮”,配上兩匹騾馬。
接下來的騎兵哨方陣,引起不少的轟動。
畢竟!
隻有少部分,華夏人民軍軍士。
知道華夏人民軍的殺手鐧,是龍吟戰車。
大部分人。
還是認為騎兵,才是最強的精銳。
就在一些暗哨,在驚歎騎兵精銳時。
54輛馬車,蒙著嚴實的黑布。
從外形上看,完全猜不到馬車上是什麽。
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迎風飄動的軍旗,龍吟哨!
龍吟?
這是皇家專屬用詞。
但這個龍吟,會不會是,擊敗江西團練的“天罰”?
在閱兵結束後。
晏羽在高台上,喊道:“我宣布,西鄉人民軍,正式更名為華夏人民軍!”
且不說那祭文、龍鳴等這些取名。
就憑一個華夏人民軍的稱唿。
朝廷也會將晏羽,從山匪,改定為反賊。
所以!
趁著朝廷還來不及,做出反應。
晏羽必須快速完成擴張,招兵買馬。
閱兵結束後。
來不及慶祝。
總旗以上將領,齊聚太平嶺軍營。
作戰室內。
一群將領,圍著一個大沙盤。
晏羽說道:“這次會議比較簡單,確定擴張方向。”
又是晏保平。
搶先說道:“軍長!職下以為第一營往長沙府、袁州府方向打,第二營打武昌府方向打,第三營往洪都府、瑞安府、南康府方向打,軍長帶著龍吟哨與騎兵哨,作為機動兵力。”
在場大多軍士,大多認可這種戰略。
包括李森林與盧同光等北方將領。
隻有晏水生。
上次去風宜縣,與晏羽聊過下半年的計劃。
晏水生說道:“職下以為,全力攻擊武昌府,靠近幕阜山脈的州縣,特別是興國州,控製興國州,就有長江碼頭,我軍隨時可渡江北上。”
晏羽特意說道:“說說理由。”
晏水生迴道:“北方華夏人民,每天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亂饑餓,我華夏人民軍,有義務去解救他們。再者!過了長江,有利於我軍爆兵,咱們既然扯旗造反了,當務之急是擴充兵力,應對朝廷官兵。”
這些思路,晏水生能想到?
在場的沒一人會信。
不過有一點是事實。
全力攻打武昌府,用不了三五天,就能拿下武昌府全境。
拿下武昌府後。
按農社的征兵方式,隻要半個月,就能爆兵一兩萬。
晏羽說道:“諸位!今年的既定路線,還是圍繞幕阜山脈發展。”
李森林說道:“軍長!職下覺得,嶽州府官兵已被打廢,我軍可分出一營,同時往嶽州府發展。”
晏羽指著沙盤說道:“一步步來,先快速拿下通城縣、崇陽縣、蒲圻縣、鹹寧縣、通山縣、大冶縣與興國州。”
見晏羽宣布了作戰目標。
眾將也不再闡述觀點。
而是開始爭搶,自己能分到幾個縣。
晏羽還是老規矩。
往後退了兩步,點起華子,隨他們去爭。
見爭吵得差不多了。
晏羽拍板道:“第一營,分出一個哨攻打通城縣,其他兩哨在平江待命。第二營打崇陽縣、蒲圻縣、鹹寧縣。第三營打通山縣、大冶縣與興國州。至於各自的輜重哨,就守原軍營。”
丁河山說道:“軍長,怎麽我才分到一個縣?”
“咱們這次這麽大動靜,明庭肯定有所動靜,鳳棲軍工坊不能有失。”
“鳳棲軍工坊,不是有重炮哨與護衛營第三哨,還有我營的輜重哨,一千多兵力,誰能打到鳳棲鄉軍工坊。”
“這麽說吧!此戰你第一營是作為預備兵力,第二第三營將兵力撒出去,至少要待到農社正常運行,這中間近月時間,你第一營,就是此時的預備兵力。”
“可是!軍長,為啥是我。”
晏保平插話道:“上批軍官提拔,你原三哨占了一半,這次不該給大家夥,讓讓功勞嗎?”
“這…”
晏羽打斷無聊的爭吵。
說道:“各自迴營,明晚急行軍,出征。”
下一步就是要祭奠,戰死的一百三十六名軍士。
按照西鄉習俗。
曹文傑端來一碗雞血。
晏羽提起毛筆,沾上雞血。
在那些空白的靈牌上,寫上一個個名字。
晏羽最初建紀念廣場。
沒考慮給陣亡軍士,立牌位的。
但與曹文傑商議後,以秦皇漢武為祭奠主位。
那麽陣亡的軍士,也要跟隨秦皇漢武,享受香火。
於是!
隻能臨時增加一個,立牌位的環節。
而這群牌位。
暫時隻能屈居民房中。
晏羽打算,在華夏人民軍紀念廣場旁,建立一座武廟。
到時陣亡軍士,將隨秦皇漢武的神位,移居武廟中。
當然!
武廟中的武聖是嶽飛。
而非鞭子朝宣楊的關羽。
接下來!
就是今日閱兵的重頭戲。
閱兵!
晏保平小步跑來,朝高台上敬了一個軍禮。
大聲喊:“軍長!華夏人民軍,受閱軍士,準備完備,請軍長指示!”
晏羽鏗鏘有力迴道:“開始!”
沒有喇叭,沒有解說。
但是!
有軍旗。
剛開始晏羽打算。
每個營就出一個總旗。
但是一算,哪怕加上3個獨立哨,也才七個方陣。
所以!
最終決定以哨為單位,
每哨一個總旗,參與檢閱。
第一支出場的,是一群旗長以上軍官。
晏保平扛著一麵大旗,走在最前麵。
“華夏人民軍”,這幾個大字,隨旗飄舞著。
隨後一支百人左右的軍士,踏著整齊的步子,“啪啪”走來。
為首一人,走在隊伍前麵,那人正是第一哨哨長盧同光。
而盧同光身後,有一位旗手,高高舉著軍旗。
“第一哨”這三個字,在軍旗上飛舞。
隨後!
便是第二到第九哨,護衛一、二、三哨。
步兵方陣走完,接下來是一支特殊的方陣。
他們步子雖然拉胯。
但是“亮點”很多。
前麵三排女子,後麵三排男子。
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帽子。
在場的除了晏羽,都覺得像孝服。
那為首之人,竟然也是女子。
沒錯!
正是晏羽的“嫂子”,柳如煙。
而那軍旗之上,“軍醫營”三個大字,正在隨風飄動。
全軍中最憋屈的,莫過於重炮哨。
紅衣大炮一兩千斤一門。
不可能因為閱兵,就把鳳棲鄉的紅衣大炮拆來。
最後沒辦法。
晏承功找來一些黑布,往大木頭上一蓋。
尺寸和紅衣大炮差不多就行。
為了凸顯重炮哨的“重”。
晏承功非得每門“重炮”,配上兩匹騾馬。
接下來的騎兵哨方陣,引起不少的轟動。
畢竟!
隻有少部分,華夏人民軍軍士。
知道華夏人民軍的殺手鐧,是龍吟戰車。
大部分人。
還是認為騎兵,才是最強的精銳。
就在一些暗哨,在驚歎騎兵精銳時。
54輛馬車,蒙著嚴實的黑布。
從外形上看,完全猜不到馬車上是什麽。
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迎風飄動的軍旗,龍吟哨!
龍吟?
這是皇家專屬用詞。
但這個龍吟,會不會是,擊敗江西團練的“天罰”?
在閱兵結束後。
晏羽在高台上,喊道:“我宣布,西鄉人民軍,正式更名為華夏人民軍!”
且不說那祭文、龍鳴等這些取名。
就憑一個華夏人民軍的稱唿。
朝廷也會將晏羽,從山匪,改定為反賊。
所以!
趁著朝廷還來不及,做出反應。
晏羽必須快速完成擴張,招兵買馬。
閱兵結束後。
來不及慶祝。
總旗以上將領,齊聚太平嶺軍營。
作戰室內。
一群將領,圍著一個大沙盤。
晏羽說道:“這次會議比較簡單,確定擴張方向。”
又是晏保平。
搶先說道:“軍長!職下以為第一營往長沙府、袁州府方向打,第二營打武昌府方向打,第三營往洪都府、瑞安府、南康府方向打,軍長帶著龍吟哨與騎兵哨,作為機動兵力。”
在場大多軍士,大多認可這種戰略。
包括李森林與盧同光等北方將領。
隻有晏水生。
上次去風宜縣,與晏羽聊過下半年的計劃。
晏水生說道:“職下以為,全力攻擊武昌府,靠近幕阜山脈的州縣,特別是興國州,控製興國州,就有長江碼頭,我軍隨時可渡江北上。”
晏羽特意說道:“說說理由。”
晏水生迴道:“北方華夏人民,每天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亂饑餓,我華夏人民軍,有義務去解救他們。再者!過了長江,有利於我軍爆兵,咱們既然扯旗造反了,當務之急是擴充兵力,應對朝廷官兵。”
這些思路,晏水生能想到?
在場的沒一人會信。
不過有一點是事實。
全力攻打武昌府,用不了三五天,就能拿下武昌府全境。
拿下武昌府後。
按農社的征兵方式,隻要半個月,就能爆兵一兩萬。
晏羽說道:“諸位!今年的既定路線,還是圍繞幕阜山脈發展。”
李森林說道:“軍長!職下覺得,嶽州府官兵已被打廢,我軍可分出一營,同時往嶽州府發展。”
晏羽指著沙盤說道:“一步步來,先快速拿下通城縣、崇陽縣、蒲圻縣、鹹寧縣、通山縣、大冶縣與興國州。”
見晏羽宣布了作戰目標。
眾將也不再闡述觀點。
而是開始爭搶,自己能分到幾個縣。
晏羽還是老規矩。
往後退了兩步,點起華子,隨他們去爭。
見爭吵得差不多了。
晏羽拍板道:“第一營,分出一個哨攻打通城縣,其他兩哨在平江待命。第二營打崇陽縣、蒲圻縣、鹹寧縣。第三營打通山縣、大冶縣與興國州。至於各自的輜重哨,就守原軍營。”
丁河山說道:“軍長,怎麽我才分到一個縣?”
“咱們這次這麽大動靜,明庭肯定有所動靜,鳳棲軍工坊不能有失。”
“鳳棲軍工坊,不是有重炮哨與護衛營第三哨,還有我營的輜重哨,一千多兵力,誰能打到鳳棲鄉軍工坊。”
“這麽說吧!此戰你第一營是作為預備兵力,第二第三營將兵力撒出去,至少要待到農社正常運行,這中間近月時間,你第一營,就是此時的預備兵力。”
“可是!軍長,為啥是我。”
晏保平插話道:“上批軍官提拔,你原三哨占了一半,這次不該給大家夥,讓讓功勞嗎?”
“這…”
晏羽打斷無聊的爭吵。
說道:“各自迴營,明晚急行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