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安是平江縣鳳棲鄉人。
正月初二在仁鄉外婆家拜時,聽說了西鄉人民軍的勇猛。
還有那高額的月俸,與誇張的獎勵。
而且聽說西鄉人民軍,即將擴軍招兵。
陸平安不顧家人的反對。
拉上幾個狐朋狗友,早早來到仁鄉,等候招兵消息。
甚至都打算過了元宵,去西鄉碰碰運氣,看看能否參軍。
正月初八。
就有一支英姿颯爽的軍士,進駐了仁鄉集鎮招兵。
陸平安一夥人,得到了消息,就立馬往仁鄉集鎮趕去應召。
一身黑色勁裝,小腿上的灰色綁帶,顯得尤為帥氣。
手裏握著奇怪的鐵棍,鐵棍的後麵有個木製托柄。
每一個人腰間,還別著一個大鐵球。
“全體都有!齊步走。”
隨著為首之人的一聲口號。
在仁鄉樊老爺府邸門口,30名軍士。
一個個腰杆筆直,踏著整齊步伐。
樊老爺府邸門口,是仁鄉鄉民繳納賦稅的地方。
這裏是仁鄉集鎮,最大的空地,西鄉人民軍就選在這裏演練。
至於樊老爺,雖說怨氣很大,但也不敢多說,隻能緊閉府門。
畢竟西鄉人民軍。
殺了寧州城同知、通判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雖說樊老爺的長子,在廣西做縣令,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幾百仁鄉鄉民。
將樊老爺府邸前的空地,圍得水泄不通,時不時還有叫好聲傳來。
陸平安一夥人,也擠在前麵仰慕。
“我西鄉人民軍,將在西鄉招募軍士,月俸3兩,應召上就發10兩安家銀,另外!殺敵獎勵豐厚。”
正步走演練完,那為首之人便對著鄉民們,高聲說道。
陸平安一夥人。
最先走出人群,開始了報名。
仁鄉與西鄉相近。
仁鄉鄉民,多多少少,都聽說過西鄉人民軍的威武,與高額收入。
短短5天時間,就招到了200來人,遠超過計劃中的150人。
看到一隊又一隊的新兵,帶到了清水橋兵營。
晏保平開心說道:“軍長!這次招兵效果,遠超預期,估計不止預期800名新兵。”
“多不了多少,太鄉、安鄉等地,不太理想,那些地方離西鄉太遠,而且官府已發通告,說我們西鄉人民軍是山匪。”
“那我們要不要想些對策,任由官府詆毀,影響我們招兵。”
“不用,有這些新兵夠了,我們跑一兩百裏去招兵,擴充兵員是次要,讓那些地方的鄉民,早日知道西鄉人民軍,了解人民軍更重要。”
“職下不懂”
“等這批新兵都訓練出來,我們就走一千多西鄉人民軍,難道咱們還窩在西鄉嗎?”
“明白了!軍長這是在謀劃整個寧州的鄉鎮。”
“對!咱們要的不是簡單占領,而是全部發展成根據地。”
一個親衛,急衝衝向晏羽走來。
“報告軍長!商行那邊來信,第二批購買的流民,已抵達西鄉商行。”
靠!
晏羽都差點忘了這事。
去年在攻打寧州之前。
晏羽又托陳進,前往陝西購買一批流民青壯。
軍官戶籍的多元化,有利於後期對軍隊的把控。
這也是晏羽特意要求,到陝西購買流民的原因。
但是寧州城變故,商路一度中斷。
這批流民,也被陳進安排在洪都城過年。
晏羽對親衛說道:“通知盧同光的小隊,前往商行迎接新戰友迴家。”
“商行那邊說,這批流民來自陝西,路途更遠,花費高,而且又在洪都城住了一個月,一人的花費要18兩,詢問是否還價,或退貨。”
“瞎鬧,別人幫忙,別說18兩,就是八十兩也得付。”
看來還得讓楊艾艾,去商行主持大局。
黃四被調離商行後。
其他商行中人,搞不清楚西鄉商行的定位。
商行不僅僅是要掙錢。
還是西鄉人民軍,對外的采購窗口。
特別是為了軍隊的發展,要不計成本采購。
上次謝紅安的商隊,送來一批鋼鐵料。
因為寧州城變故。
路上多了打點費用,價格貴了2成。
商行臨時負責人,居然威脅,不按原價就不收。
王有福是陝西興安州人。
王有福一家,世代是同族王老爺家的佃農。
雖說不上富有,但是一家就著野菜,也能生存。
流寇的一次禍亂,殺了王老爺全家。
為了搶糧,順帶把王有福家人,全部殺害。
王有福目睹家人被殺。
雖然僥幸逃過一劫。
但家園已毀,淪為流民。
王有福跟隨大批流民們,在興安州城外餓得奄奄一息。
有幸碰到了,前來購買流民青壯的錢老板。
雖然餓得骨瘦如柴。
但那6尺的身高,一看就是陳進喜歡的家奴。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錢老板給了2個饅頭,居然還真救活了王有福。
一路上轉轉2個月,抵達西鄉。
通過2個月時間的休養,王有福又恢複了高大的身板。
比之前在家做佃農時,還胖了三十多斤。
“全體集合!”
隨著盧同光的一聲唿喊。
146名陝西籍青壯,將招商商行院子,擠得滿滿當當。
有了上次多2個流民,也被陳進,毫不猶豫買下的經驗。
這次錢老板,特意多買了50人。
隻可惜這次路程更遠,多了幾百裏的陸路。
路上折損了4人。
正如錢老板所料,146人,陳進照單全收。
王有福那身高,高了別人一個多腦袋。
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盧同光的目光,也被這高個子吸引。
隻是那高個子,看起來有些憨憨的。
盧同光說道:“我和你們一樣,也是流民出身,是軍長給我重生的機會,今後你們也一樣,命是軍長的。”
雖說西鄉人民軍。
提倡人人平等,沒有主仆概念。
但在絕大部分河南籍軍士心中,軍長就是給他們,第二次生命之人。
也許這群陝西籍新兵,路上早就明白了。
東家花這麽高的費用,將他們買來,好吃好喝養著,就是要為東家賣命。
見這群陝西籍新兵沒有反應。
盧同光又說道:“跟著軍長,軍長定會帶著你們,殺迴陝西,為你家人報仇。”
報仇?
這群陝西籍新兵,從變成流民的那一刻。
每日都在饑餓中,生死徘徊。
早已放棄了報仇的念頭。
聽到盧同光的那句,“殺迴陝西,為家人報仇”。
安靜的院子,瞬間傳來依稀的哽咽聲。
這批河南籍新兵,抵達清水橋軍營後。
便和寧州各地招募的新兵,一同學習訓練。
有了上次訓練新兵的經驗。
這次隻要照搬改進就行。
正月初二在仁鄉外婆家拜時,聽說了西鄉人民軍的勇猛。
還有那高額的月俸,與誇張的獎勵。
而且聽說西鄉人民軍,即將擴軍招兵。
陸平安不顧家人的反對。
拉上幾個狐朋狗友,早早來到仁鄉,等候招兵消息。
甚至都打算過了元宵,去西鄉碰碰運氣,看看能否參軍。
正月初八。
就有一支英姿颯爽的軍士,進駐了仁鄉集鎮招兵。
陸平安一夥人,得到了消息,就立馬往仁鄉集鎮趕去應召。
一身黑色勁裝,小腿上的灰色綁帶,顯得尤為帥氣。
手裏握著奇怪的鐵棍,鐵棍的後麵有個木製托柄。
每一個人腰間,還別著一個大鐵球。
“全體都有!齊步走。”
隨著為首之人的一聲口號。
在仁鄉樊老爺府邸門口,30名軍士。
一個個腰杆筆直,踏著整齊步伐。
樊老爺府邸門口,是仁鄉鄉民繳納賦稅的地方。
這裏是仁鄉集鎮,最大的空地,西鄉人民軍就選在這裏演練。
至於樊老爺,雖說怨氣很大,但也不敢多說,隻能緊閉府門。
畢竟西鄉人民軍。
殺了寧州城同知、通判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雖說樊老爺的長子,在廣西做縣令,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幾百仁鄉鄉民。
將樊老爺府邸前的空地,圍得水泄不通,時不時還有叫好聲傳來。
陸平安一夥人,也擠在前麵仰慕。
“我西鄉人民軍,將在西鄉招募軍士,月俸3兩,應召上就發10兩安家銀,另外!殺敵獎勵豐厚。”
正步走演練完,那為首之人便對著鄉民們,高聲說道。
陸平安一夥人。
最先走出人群,開始了報名。
仁鄉與西鄉相近。
仁鄉鄉民,多多少少,都聽說過西鄉人民軍的威武,與高額收入。
短短5天時間,就招到了200來人,遠超過計劃中的150人。
看到一隊又一隊的新兵,帶到了清水橋兵營。
晏保平開心說道:“軍長!這次招兵效果,遠超預期,估計不止預期800名新兵。”
“多不了多少,太鄉、安鄉等地,不太理想,那些地方離西鄉太遠,而且官府已發通告,說我們西鄉人民軍是山匪。”
“那我們要不要想些對策,任由官府詆毀,影響我們招兵。”
“不用,有這些新兵夠了,我們跑一兩百裏去招兵,擴充兵員是次要,讓那些地方的鄉民,早日知道西鄉人民軍,了解人民軍更重要。”
“職下不懂”
“等這批新兵都訓練出來,我們就走一千多西鄉人民軍,難道咱們還窩在西鄉嗎?”
“明白了!軍長這是在謀劃整個寧州的鄉鎮。”
“對!咱們要的不是簡單占領,而是全部發展成根據地。”
一個親衛,急衝衝向晏羽走來。
“報告軍長!商行那邊來信,第二批購買的流民,已抵達西鄉商行。”
靠!
晏羽都差點忘了這事。
去年在攻打寧州之前。
晏羽又托陳進,前往陝西購買一批流民青壯。
軍官戶籍的多元化,有利於後期對軍隊的把控。
這也是晏羽特意要求,到陝西購買流民的原因。
但是寧州城變故,商路一度中斷。
這批流民,也被陳進安排在洪都城過年。
晏羽對親衛說道:“通知盧同光的小隊,前往商行迎接新戰友迴家。”
“商行那邊說,這批流民來自陝西,路途更遠,花費高,而且又在洪都城住了一個月,一人的花費要18兩,詢問是否還價,或退貨。”
“瞎鬧,別人幫忙,別說18兩,就是八十兩也得付。”
看來還得讓楊艾艾,去商行主持大局。
黃四被調離商行後。
其他商行中人,搞不清楚西鄉商行的定位。
商行不僅僅是要掙錢。
還是西鄉人民軍,對外的采購窗口。
特別是為了軍隊的發展,要不計成本采購。
上次謝紅安的商隊,送來一批鋼鐵料。
因為寧州城變故。
路上多了打點費用,價格貴了2成。
商行臨時負責人,居然威脅,不按原價就不收。
王有福是陝西興安州人。
王有福一家,世代是同族王老爺家的佃農。
雖說不上富有,但是一家就著野菜,也能生存。
流寇的一次禍亂,殺了王老爺全家。
為了搶糧,順帶把王有福家人,全部殺害。
王有福目睹家人被殺。
雖然僥幸逃過一劫。
但家園已毀,淪為流民。
王有福跟隨大批流民們,在興安州城外餓得奄奄一息。
有幸碰到了,前來購買流民青壯的錢老板。
雖然餓得骨瘦如柴。
但那6尺的身高,一看就是陳進喜歡的家奴。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錢老板給了2個饅頭,居然還真救活了王有福。
一路上轉轉2個月,抵達西鄉。
通過2個月時間的休養,王有福又恢複了高大的身板。
比之前在家做佃農時,還胖了三十多斤。
“全體集合!”
隨著盧同光的一聲唿喊。
146名陝西籍青壯,將招商商行院子,擠得滿滿當當。
有了上次多2個流民,也被陳進,毫不猶豫買下的經驗。
這次錢老板,特意多買了50人。
隻可惜這次路程更遠,多了幾百裏的陸路。
路上折損了4人。
正如錢老板所料,146人,陳進照單全收。
王有福那身高,高了別人一個多腦袋。
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盧同光的目光,也被這高個子吸引。
隻是那高個子,看起來有些憨憨的。
盧同光說道:“我和你們一樣,也是流民出身,是軍長給我重生的機會,今後你們也一樣,命是軍長的。”
雖說西鄉人民軍。
提倡人人平等,沒有主仆概念。
但在絕大部分河南籍軍士心中,軍長就是給他們,第二次生命之人。
也許這群陝西籍新兵,路上早就明白了。
東家花這麽高的費用,將他們買來,好吃好喝養著,就是要為東家賣命。
見這群陝西籍新兵沒有反應。
盧同光又說道:“跟著軍長,軍長定會帶著你們,殺迴陝西,為你家人報仇。”
報仇?
這群陝西籍新兵,從變成流民的那一刻。
每日都在饑餓中,生死徘徊。
早已放棄了報仇的念頭。
聽到盧同光的那句,“殺迴陝西,為家人報仇”。
安靜的院子,瞬間傳來依稀的哽咽聲。
這批河南籍新兵,抵達清水橋軍營後。
便和寧州各地招募的新兵,一同學習訓練。
有了上次訓練新兵的經驗。
這次隻要照搬改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