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眼光,紛紛看向李森林。
晏羽將沙盤上木棒,遞給李森林。
說道:“說說理由。”
李森林拿著木棒,往義口一指。
說道:“戰場就在義口,義口南北五六裏,再往北,便是汨羅江,是幕阜山脈,往南便是連雲山脈,嶽州府官兵雖眾多,但糧草輜重也多,隻要守住義口,守住官道,官兵就無法繼續前進。”
晏保平問道:“若官兵分兵,從兩側山中繞後了?”
李森林笑道:“我軍在正麵,隻要一個哨布防,就能堵住官軍的進攻,咱們就等著官軍分兵繞後。”
晏保平繼續問道:“四五裏的防線,就一個哨的兵力?”
“義口這四五的防線,可是有方石岩、裏頭嶺等小山包,其實咱們隻要堵住這。”
李森林木棍往石牌村一指。
繼續說道:“在石牌村建立幾道防線,至於每個山包,有一兩個小隊守著,再多配點轟天雷,足夠了。”
是啊!
官道經過石牌村。
兩側的幾個山包,居高臨下。
以轟天雷為主,燧發槍為輔,再多官兵進攻都是白搭。
晏保平也明白了,便補充道:“咱們要留下一個總旗做預備隊,防止官軍不顧傷亡,持續攻擊一個山包。”
李森林點頭道:“我獨立總旗就可做這個預備隊。”
晏羽也認可這種方案。
便補充道:“獨立總旗的30名狙擊手,全部調到石牌防線,狙殺敵人低級將領,沒有低級將領的指揮,敵人想阻止大規模的衝鋒,也組織不起來。”
晏保平搶先一步說道:“守住義口的任務,就交給我第一哨吧!好久都沒打仗,戰友們都手癢癢了。”
晏羽迴道:“不可!我們能向官兵派偵察隊,官兵也會派斥候,進入義口周邊,此時不能再出有大的調動。”
晏保平問道:“那我第一哨,都做預備隊嗎?”
晏羽笑了笑,對李森林說道:“把你的戰鬥布局說完。”
李森林點了點頭,說道:“在鳳凰山何家洞,埋伏一個總旗,在連雲山長步嶺埋伏一個總旗,這兩個總旗,進可繞後襲擊官軍輜重糧草,退可守住山路,阻擊官軍分兵。”
正麵才是戰鬥重點。
晏水生可是這次擴軍,提拔成哨長的重點人選。
晏水生說道:“讓第二、第三總旗去埋伏,我第一總旗,協助第三哨,守住第一條壕溝。”
你守第一條壕溝?
讓我第三哨在後麵,給你晏水生壓陣。
這到底是你第一總旗協助第三哨?還是第三哨協助第一總旗?
丁河山迴道:“那些山包還沒人守,要不第一總旗去守那些山包。”
晏水生迴道:“守山包你第三哨分人去,我第一總旗要打正麵。”
戰場、作戰方案都已定下。
接下來,又是各將領爭搶位置的時候了。
晏羽將整套方案複盤一遍後。
命令道:“第三哨守石牌正麵,獨立總旗守住這幾個山包,第一哨第二總旗潛伏到何家洞,第一哨第三總旗,潛伏到長步嶺。”
晏羽宣布完命令,唯獨沒提晏水生的一總旗。
晏水生問道:“軍長!我呢?我第一總旗去哪裏?”
晏羽笑道:“做預備隊。”
“職下不要做預備隊,實在不行,職下去守山包。”
晏羽接過李森林的指揮棒。
指向沙盤上的一個地方,三眼橋。
晏水生不不解問道:“軍長!三眼橋距離義口七十多裏?我去那幹嘛?”
晏羽迴道:“你第一總旗,先在義口養精蓄銳,做預備隊,待官兵顯現頹勢,你第一總旗,便渡汨羅江,沿著幕阜山山路急行軍,到三眼橋布防。”
晏水生笑道:“是啊!把三眼橋一堵,官兵想退迴平江縣城,以是不可能,官兵隻能繞到故縣鄉,經長沙府後,再往北逃迴嶽州城,幾百裏的追擊,這嶽州府的官兵,又能逃迴去多少。”
當天晚上。
按照既定作戰方案。
第一哨與獨立總旗,下石牛寨,往各自目標地急行軍。
而薑繼會這邊。
等到洞庭湖守備營,帶著紅衣大炮來到平江縣後,也不做耽擱,朝義口進軍
在義口往西,七裏外的法官廟。
薑繼會將嶽州府官兵大營,暫時安紮法官廟。
薑繼會聽著斥候的探報,有些不解。
自己帶著上萬大軍而來。
這山匪不但不逃,而且還從寧州增兵,在義口布防。
見剛巡營迴來,洞庭湖守備營指揮使章曠增。
薑繼會問道:“章指揮使,你對山匪不但不逃,還在義口官道上,挖了幾條長長深溝,怎麽看。”
“末將不知,但義口官道兩側,都是山包,沒準匪寇是擔心,騎兵衝殺。”
“騎兵衝殺?對付一夥山匪,還需要用騎兵嗎,本府正擔心這群山匪,躲進深山,既然全部匯集到義口,那正好一口氣解決。”
“府尊大人,這群山匪多用鳥銃,第一輪衝殺,恐有傷亡,末將建議,讓青壯在前,官兵在後。”
“嗬嗬!章指揮使莫不是忘了,你帶來的十二門紅衣大炮?”
“府尊大人的意思是,先用紅衣大炮轟幾輪,再由兵丁衝殺。”
“正是,隻是這義口靠近連雲山,隻怕會跑了幾個山匪。”
“洪都府沒剿滅的西鄉山匪,由薑大人剿滅,也是大功一件,還了士紳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隻可惜啊!平江縣的百姓是有好日子,可寧州百姓,還在山匪的禍亂中,苟延喘喘。”
“這…”
要他們嶽州府的官兵,去給洪都府剿匪。
先不說會不會被朝廷怪罪。
就是跑到寧州去,空耗糧餉,甚至損失一些兵馬,怎麽算都不劃算。
章曠增搞不懂薑繼會,怎麽突然憐憫起,洪都府的百姓了。
莫非薑繼會想,滅了平江縣境內的西鄉山匪,還想跑到寧州去剿匪。
沒有好處,誰去幹這吃力不討好的活。
薑繼會又說道:“聽說這西鄉山匪,是靠做買賣發家,匪巢存銀,可有上百萬兩。”
“上百萬兩?府尊大人,這消息可靠嗎?”
“消息可靠,不說這山匪匪巢西鄉,就是這群山匪,在平江這二鄉搶得錢財,都有十幾萬兩。”
“那這行銀子?”
“剿匪是大家一起出的力,本府隻要兩成。”
薑繼會隻要兩成。
那剩下的銀子,不就是他洞庭湖守備與嶽州衛分。
至於那幾個縣的巡檢兵丁,拿個幾千兩給他們,他們都會感恩戴德。
100萬兩的四成,可是40萬兩。
章曠增說道:“身為大明武將,剿滅匪寇,是我等為將者份內之職,末將請命,滅了眼前這股山匪後,請府尊大人,帶領我等,直搗山匪老巢。”
“好!明日五更造飯,一口氣平了這些山匪,再直搗山匪匪巢,西鄉!”
晏羽將沙盤上木棒,遞給李森林。
說道:“說說理由。”
李森林拿著木棒,往義口一指。
說道:“戰場就在義口,義口南北五六裏,再往北,便是汨羅江,是幕阜山脈,往南便是連雲山脈,嶽州府官兵雖眾多,但糧草輜重也多,隻要守住義口,守住官道,官兵就無法繼續前進。”
晏保平問道:“若官兵分兵,從兩側山中繞後了?”
李森林笑道:“我軍在正麵,隻要一個哨布防,就能堵住官軍的進攻,咱們就等著官軍分兵繞後。”
晏保平繼續問道:“四五裏的防線,就一個哨的兵力?”
“義口這四五的防線,可是有方石岩、裏頭嶺等小山包,其實咱們隻要堵住這。”
李森林木棍往石牌村一指。
繼續說道:“在石牌村建立幾道防線,至於每個山包,有一兩個小隊守著,再多配點轟天雷,足夠了。”
是啊!
官道經過石牌村。
兩側的幾個山包,居高臨下。
以轟天雷為主,燧發槍為輔,再多官兵進攻都是白搭。
晏保平也明白了,便補充道:“咱們要留下一個總旗做預備隊,防止官軍不顧傷亡,持續攻擊一個山包。”
李森林點頭道:“我獨立總旗就可做這個預備隊。”
晏羽也認可這種方案。
便補充道:“獨立總旗的30名狙擊手,全部調到石牌防線,狙殺敵人低級將領,沒有低級將領的指揮,敵人想阻止大規模的衝鋒,也組織不起來。”
晏保平搶先一步說道:“守住義口的任務,就交給我第一哨吧!好久都沒打仗,戰友們都手癢癢了。”
晏羽迴道:“不可!我們能向官兵派偵察隊,官兵也會派斥候,進入義口周邊,此時不能再出有大的調動。”
晏保平問道:“那我第一哨,都做預備隊嗎?”
晏羽笑了笑,對李森林說道:“把你的戰鬥布局說完。”
李森林點了點頭,說道:“在鳳凰山何家洞,埋伏一個總旗,在連雲山長步嶺埋伏一個總旗,這兩個總旗,進可繞後襲擊官軍輜重糧草,退可守住山路,阻擊官軍分兵。”
正麵才是戰鬥重點。
晏水生可是這次擴軍,提拔成哨長的重點人選。
晏水生說道:“讓第二、第三總旗去埋伏,我第一總旗,協助第三哨,守住第一條壕溝。”
你守第一條壕溝?
讓我第三哨在後麵,給你晏水生壓陣。
這到底是你第一總旗協助第三哨?還是第三哨協助第一總旗?
丁河山迴道:“那些山包還沒人守,要不第一總旗去守那些山包。”
晏水生迴道:“守山包你第三哨分人去,我第一總旗要打正麵。”
戰場、作戰方案都已定下。
接下來,又是各將領爭搶位置的時候了。
晏羽將整套方案複盤一遍後。
命令道:“第三哨守石牌正麵,獨立總旗守住這幾個山包,第一哨第二總旗潛伏到何家洞,第一哨第三總旗,潛伏到長步嶺。”
晏羽宣布完命令,唯獨沒提晏水生的一總旗。
晏水生問道:“軍長!我呢?我第一總旗去哪裏?”
晏羽笑道:“做預備隊。”
“職下不要做預備隊,實在不行,職下去守山包。”
晏羽接過李森林的指揮棒。
指向沙盤上的一個地方,三眼橋。
晏水生不不解問道:“軍長!三眼橋距離義口七十多裏?我去那幹嘛?”
晏羽迴道:“你第一總旗,先在義口養精蓄銳,做預備隊,待官兵顯現頹勢,你第一總旗,便渡汨羅江,沿著幕阜山山路急行軍,到三眼橋布防。”
晏水生笑道:“是啊!把三眼橋一堵,官兵想退迴平江縣城,以是不可能,官兵隻能繞到故縣鄉,經長沙府後,再往北逃迴嶽州城,幾百裏的追擊,這嶽州府的官兵,又能逃迴去多少。”
當天晚上。
按照既定作戰方案。
第一哨與獨立總旗,下石牛寨,往各自目標地急行軍。
而薑繼會這邊。
等到洞庭湖守備營,帶著紅衣大炮來到平江縣後,也不做耽擱,朝義口進軍
在義口往西,七裏外的法官廟。
薑繼會將嶽州府官兵大營,暫時安紮法官廟。
薑繼會聽著斥候的探報,有些不解。
自己帶著上萬大軍而來。
這山匪不但不逃,而且還從寧州增兵,在義口布防。
見剛巡營迴來,洞庭湖守備營指揮使章曠增。
薑繼會問道:“章指揮使,你對山匪不但不逃,還在義口官道上,挖了幾條長長深溝,怎麽看。”
“末將不知,但義口官道兩側,都是山包,沒準匪寇是擔心,騎兵衝殺。”
“騎兵衝殺?對付一夥山匪,還需要用騎兵嗎,本府正擔心這群山匪,躲進深山,既然全部匯集到義口,那正好一口氣解決。”
“府尊大人,這群山匪多用鳥銃,第一輪衝殺,恐有傷亡,末將建議,讓青壯在前,官兵在後。”
“嗬嗬!章指揮使莫不是忘了,你帶來的十二門紅衣大炮?”
“府尊大人的意思是,先用紅衣大炮轟幾輪,再由兵丁衝殺。”
“正是,隻是這義口靠近連雲山,隻怕會跑了幾個山匪。”
“洪都府沒剿滅的西鄉山匪,由薑大人剿滅,也是大功一件,還了士紳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隻可惜啊!平江縣的百姓是有好日子,可寧州百姓,還在山匪的禍亂中,苟延喘喘。”
“這…”
要他們嶽州府的官兵,去給洪都府剿匪。
先不說會不會被朝廷怪罪。
就是跑到寧州去,空耗糧餉,甚至損失一些兵馬,怎麽算都不劃算。
章曠增搞不懂薑繼會,怎麽突然憐憫起,洪都府的百姓了。
莫非薑繼會想,滅了平江縣境內的西鄉山匪,還想跑到寧州去剿匪。
沒有好處,誰去幹這吃力不討好的活。
薑繼會又說道:“聽說這西鄉山匪,是靠做買賣發家,匪巢存銀,可有上百萬兩。”
“上百萬兩?府尊大人,這消息可靠嗎?”
“消息可靠,不說這山匪匪巢西鄉,就是這群山匪,在平江這二鄉搶得錢財,都有十幾萬兩。”
“那這行銀子?”
“剿匪是大家一起出的力,本府隻要兩成。”
薑繼會隻要兩成。
那剩下的銀子,不就是他洞庭湖守備與嶽州衛分。
至於那幾個縣的巡檢兵丁,拿個幾千兩給他們,他們都會感恩戴德。
100萬兩的四成,可是40萬兩。
章曠增說道:“身為大明武將,剿滅匪寇,是我等為將者份內之職,末將請命,滅了眼前這股山匪後,請府尊大人,帶領我等,直搗山匪老巢。”
“好!明日五更造飯,一口氣平了這些山匪,再直搗山匪匪巢,西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