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山匪給縣城守城門?
這與丟城有何區別?
這山匪頭子,是想兵不血刃,拿下平江縣城。
此事太大,劉常生可不敢鬆口。
便祈求道就:“大王,此事太大,守城巡夜,是縣城巡檢營之事,若是巡檢營換成大王的弟兄,恐怕我家縣尊,人頭不保。”
晏羽迴道:“哦!也是,你家狗縣令,既然給爺送了禮,爺也不能害他性命。”
“謝大王仁慈!”
“對了!上次見你們那什麽巡檢,手下兵丁羸弱,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這樣吧!我叫上一百個弟兄,去跟著那什麽巡檢,一同去守城門。”
“啊!這…”
“怎麽,你不願意?”
“這事小人做不了主,得請示縣尊。”
“這樣吧!你迴去告訴你家狗縣令,隻要他讓那什麽巡檢,帶著爺的弟兄們,去給縣城守門,平江縣今後的賦稅,爺足額全交了。”
劉常生此次前來。
一是打探一下山匪口風,否會攻打平江縣城。
第二嘛,也是問問平江縣的夏賦,能否向百姓征收,哪怕收不齊也行。
平江縣戶房賬冊上,可有36萬畝良田。
按十稅二的政策,夏賦上繳到嶽州府,該有七萬兩千擔。
現在山匪居然開出條件,能足額上繳,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隻是縣尊那邊,不知能否答應。
劉常生迴道:“學生這就迴縣城,詢問縣尊大人的意見。”
不出晏羽意料,胡九萬爽快答應晏羽的要求。
隻是!
西鄉人民軍軍士,需戴上假發或帽子,穿上巡防營的衣服。
至於平江縣的將來,胡九萬也不管了。
當任平江縣縣令五六年,胡九萬也搞到了七八萬銀子。
現在就一心想著,花些銀子,調離平江縣。
平江縣故縣鄉。
張六子正踏向迴家的路。
沒錯!
張六子就是那批,隨平江縣劉巡檢,去剿匪的青壯。
張六子在家排行老六,家裏世代是渡頭村,張老爺家的佃農。
張老爺見張六子老實。
便安排張六子,去平江縣張氏商行,幹點搬運貨物的活計。
隻是!
活還沒幹幾天,就有一股山匪,在平江縣鳳棲東陽二鄉肆虐。
而張六子,也被張老爺推薦出來,參與剿匪“大軍”。
隻可惜出城第一天,剿匪“大軍”就全軍覆沒,張六子也成了俘虜。
雖說是俘虜,但張六子沒過幾天,就喜歡上了俘虜的日子。
無他!
吃得好,吃得飽。
每日就幹四五個時辰的活。
不但一日三餐,吃的是大米飯。
而且還是不限量吃的那種。
原本瘦弱的張六子,當了二十多天的俘虜,居然還長胖了好幾斤。
雖說張六子,有些舍不得俘虜的日子。
可聽說所有平江縣的百姓。
每人都將分得幾畝田地,且今後賦稅都按十稅一。
張六子就迫不及待想迴家。
迴家看看自己的田地,還是即將夏收的田地。
一進渡頭村,就看到全村老少,都匯聚到村口。
“娘!我迴來了。”
張六子跪在一個老婆子麵前哭道。
那老婆子聽到熟悉的聲音。
迴頭看到自己的兒子,母子倆便抱頭痛哭起來。
張六子母子的哭泣,並未打斷村口的熱鬧。
張六子向母親詢問得知。
今日是都長來到渡頭村,給全體村民,分田地的日子。
張六子最小,一直跟母親生活。
兩個兄長早已分家,幾個姐姐也出嫁了。
張六子家分得10畝水田,6畝旱地。
每天一大早。
張六子都要扛著,村裏剛分給他的鋤頭,到田裏看看。
哪怕稻田裏的水早已放幹淨了,這些稻子過幾天就可以收割。
隻是!
晚稻剛插完秧。
渡頭村的村長,就找到了張六子,通知明天隨他,一同到都所開會。
說是開會,其實就是推薦青壯,去參加西鄉人民軍。
張六子剛到第6都都所,就被一同帶往故縣鄉招兵點。
都長一路上,細說西鄉人民軍的待遇,以及入選,就發放10兩安家銀。
張六子與不少青壯一樣。
擔心家裏田地被村裏收迴,隻能硬著頭皮去應召。
這次招兵,與前兩次招兵有很大區別。
嶽州府除了平江縣外。
其他各縣,除了給新軍士,發放10兩安家銀子。
還有新兵全家,可到平江縣,落戶分田。
而平江縣、寧州和武寧縣。
招兵宣傳、報名都是交給農社。
各鄉鎮、都所的招兵比例,將成為農社官員的政績考核
所以!
農社的官員,操作簡單暴力。
將所有年齡符合的青壯,都往招兵點送。
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張六子選上了。
張六子揣著10安家兩銀子,忐忑迴到家中。
現在家裏有田又有地,張六子真不想去當兵。
特別是家還有老母親,需要他照顧。
無奈!
都長帶他們迴來時。
特意給這幾十個,應召上的新兵交代過。
若是敢跑,自家及親戚家,分到的田地,都要收繳迴去。
張六子怕自家與兄長家,田地又被收繳迴去。
隻能迴家後,安排老母親到大哥家住。
自己的田地,也一並交給大哥打理。
第二天一早,張六子便含淚拜別老母親。
同故縣鄉三百多個青壯。
在一隊西鄉人民軍的帶領下,往東走去。
但令張六子意外的是。
大多新兵,對能參加西鄉人民軍,特別興奮。
他們不像張六子,隻想老老實實,守著家裏的田地。
他們想當兵掙錢,想出人頭地。
傍晚抵達鳳棲鄉軍營後。
張六子發現,不斷有成群的新兵前來。
是的!
為了保護新軍工坊。
第三哨暫時駐紮在鳳棲鄉,建立新軍營。
嶽州府招的所有新兵。
都將在鳳棲鄉軍營,先進行一兩個月的訓練。
新兵的夥食待遇,也與老兵相同。
每日都有幾兩肉食。
張六子都忘了,有多少年沒吃過肉了。
晚飯過後。
借著十多個火堆,檢場夜如白晝。
四千多名新兵,在鳳棲軍營校場,席地而坐。
校場點將台上,正上演著一場話劇。
沒錯!
正是晏羽改編過的白毛女。
話劇進入高潮時,台下眾多新兵發出了哽咽聲。
這其中也包括張六子。
張六子想起了,因為欠張老爺家錢,四姐被張老爺奪去抵債。
賣到嶽州府,至今杳無音訊。
隨後便是西鄉人民軍戰士,黃石頭複仇記。
當加入西鄉人民軍後的黃石頭。
殺進黃老爺家,親手砍了黃老爺,台下叫好聲,不絕於耳。
為了做好軍士們的思想建設。
晏羽特意請了女夫子。
以白毛女為模板,以黃石頭真實故事改編,寫出了黃石頭複仇記。
再由農社組織人員排練表演。
別說這群底層百姓,就是這個時代的城裏人,也未見過話劇表演。
唯一的缺陷是,少了燈光的渲染。
兩個話劇過後,現場新兵情緒激動。
這話劇的效果,令晏羽很滿意。
晏羽決定。
再讓女夫子們,多編寫一些,地主士紳欺壓低層百姓的話劇。
話劇過後。
便是河南籍和陝西籍軍士。
述說家破人亡,到加入西鄉人民軍的曆程。
這與丟城有何區別?
這山匪頭子,是想兵不血刃,拿下平江縣城。
此事太大,劉常生可不敢鬆口。
便祈求道就:“大王,此事太大,守城巡夜,是縣城巡檢營之事,若是巡檢營換成大王的弟兄,恐怕我家縣尊,人頭不保。”
晏羽迴道:“哦!也是,你家狗縣令,既然給爺送了禮,爺也不能害他性命。”
“謝大王仁慈!”
“對了!上次見你們那什麽巡檢,手下兵丁羸弱,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這樣吧!我叫上一百個弟兄,去跟著那什麽巡檢,一同去守城門。”
“啊!這…”
“怎麽,你不願意?”
“這事小人做不了主,得請示縣尊。”
“這樣吧!你迴去告訴你家狗縣令,隻要他讓那什麽巡檢,帶著爺的弟兄們,去給縣城守門,平江縣今後的賦稅,爺足額全交了。”
劉常生此次前來。
一是打探一下山匪口風,否會攻打平江縣城。
第二嘛,也是問問平江縣的夏賦,能否向百姓征收,哪怕收不齊也行。
平江縣戶房賬冊上,可有36萬畝良田。
按十稅二的政策,夏賦上繳到嶽州府,該有七萬兩千擔。
現在山匪居然開出條件,能足額上繳,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隻是縣尊那邊,不知能否答應。
劉常生迴道:“學生這就迴縣城,詢問縣尊大人的意見。”
不出晏羽意料,胡九萬爽快答應晏羽的要求。
隻是!
西鄉人民軍軍士,需戴上假發或帽子,穿上巡防營的衣服。
至於平江縣的將來,胡九萬也不管了。
當任平江縣縣令五六年,胡九萬也搞到了七八萬銀子。
現在就一心想著,花些銀子,調離平江縣。
平江縣故縣鄉。
張六子正踏向迴家的路。
沒錯!
張六子就是那批,隨平江縣劉巡檢,去剿匪的青壯。
張六子在家排行老六,家裏世代是渡頭村,張老爺家的佃農。
張老爺見張六子老實。
便安排張六子,去平江縣張氏商行,幹點搬運貨物的活計。
隻是!
活還沒幹幾天,就有一股山匪,在平江縣鳳棲東陽二鄉肆虐。
而張六子,也被張老爺推薦出來,參與剿匪“大軍”。
隻可惜出城第一天,剿匪“大軍”就全軍覆沒,張六子也成了俘虜。
雖說是俘虜,但張六子沒過幾天,就喜歡上了俘虜的日子。
無他!
吃得好,吃得飽。
每日就幹四五個時辰的活。
不但一日三餐,吃的是大米飯。
而且還是不限量吃的那種。
原本瘦弱的張六子,當了二十多天的俘虜,居然還長胖了好幾斤。
雖說張六子,有些舍不得俘虜的日子。
可聽說所有平江縣的百姓。
每人都將分得幾畝田地,且今後賦稅都按十稅一。
張六子就迫不及待想迴家。
迴家看看自己的田地,還是即將夏收的田地。
一進渡頭村,就看到全村老少,都匯聚到村口。
“娘!我迴來了。”
張六子跪在一個老婆子麵前哭道。
那老婆子聽到熟悉的聲音。
迴頭看到自己的兒子,母子倆便抱頭痛哭起來。
張六子母子的哭泣,並未打斷村口的熱鬧。
張六子向母親詢問得知。
今日是都長來到渡頭村,給全體村民,分田地的日子。
張六子最小,一直跟母親生活。
兩個兄長早已分家,幾個姐姐也出嫁了。
張六子家分得10畝水田,6畝旱地。
每天一大早。
張六子都要扛著,村裏剛分給他的鋤頭,到田裏看看。
哪怕稻田裏的水早已放幹淨了,這些稻子過幾天就可以收割。
隻是!
晚稻剛插完秧。
渡頭村的村長,就找到了張六子,通知明天隨他,一同到都所開會。
說是開會,其實就是推薦青壯,去參加西鄉人民軍。
張六子剛到第6都都所,就被一同帶往故縣鄉招兵點。
都長一路上,細說西鄉人民軍的待遇,以及入選,就發放10兩安家銀。
張六子與不少青壯一樣。
擔心家裏田地被村裏收迴,隻能硬著頭皮去應召。
這次招兵,與前兩次招兵有很大區別。
嶽州府除了平江縣外。
其他各縣,除了給新軍士,發放10兩安家銀子。
還有新兵全家,可到平江縣,落戶分田。
而平江縣、寧州和武寧縣。
招兵宣傳、報名都是交給農社。
各鄉鎮、都所的招兵比例,將成為農社官員的政績考核
所以!
農社的官員,操作簡單暴力。
將所有年齡符合的青壯,都往招兵點送。
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張六子選上了。
張六子揣著10安家兩銀子,忐忑迴到家中。
現在家裏有田又有地,張六子真不想去當兵。
特別是家還有老母親,需要他照顧。
無奈!
都長帶他們迴來時。
特意給這幾十個,應召上的新兵交代過。
若是敢跑,自家及親戚家,分到的田地,都要收繳迴去。
張六子怕自家與兄長家,田地又被收繳迴去。
隻能迴家後,安排老母親到大哥家住。
自己的田地,也一並交給大哥打理。
第二天一早,張六子便含淚拜別老母親。
同故縣鄉三百多個青壯。
在一隊西鄉人民軍的帶領下,往東走去。
但令張六子意外的是。
大多新兵,對能參加西鄉人民軍,特別興奮。
他們不像張六子,隻想老老實實,守著家裏的田地。
他們想當兵掙錢,想出人頭地。
傍晚抵達鳳棲鄉軍營後。
張六子發現,不斷有成群的新兵前來。
是的!
為了保護新軍工坊。
第三哨暫時駐紮在鳳棲鄉,建立新軍營。
嶽州府招的所有新兵。
都將在鳳棲鄉軍營,先進行一兩個月的訓練。
新兵的夥食待遇,也與老兵相同。
每日都有幾兩肉食。
張六子都忘了,有多少年沒吃過肉了。
晚飯過後。
借著十多個火堆,檢場夜如白晝。
四千多名新兵,在鳳棲軍營校場,席地而坐。
校場點將台上,正上演著一場話劇。
沒錯!
正是晏羽改編過的白毛女。
話劇進入高潮時,台下眾多新兵發出了哽咽聲。
這其中也包括張六子。
張六子想起了,因為欠張老爺家錢,四姐被張老爺奪去抵債。
賣到嶽州府,至今杳無音訊。
隨後便是西鄉人民軍戰士,黃石頭複仇記。
當加入西鄉人民軍後的黃石頭。
殺進黃老爺家,親手砍了黃老爺,台下叫好聲,不絕於耳。
為了做好軍士們的思想建設。
晏羽特意請了女夫子。
以白毛女為模板,以黃石頭真實故事改編,寫出了黃石頭複仇記。
再由農社組織人員排練表演。
別說這群底層百姓,就是這個時代的城裏人,也未見過話劇表演。
唯一的缺陷是,少了燈光的渲染。
兩個話劇過後,現場新兵情緒激動。
這話劇的效果,令晏羽很滿意。
晏羽決定。
再讓女夫子們,多編寫一些,地主士紳欺壓低層百姓的話劇。
話劇過後。
便是河南籍和陝西籍軍士。
述說家破人亡,到加入西鄉人民軍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