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義軍開會一向低調,且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張獻忠。
突然開口主動請纓。
讓眾多義軍頭領,心裏盤算起來。
就連闖王高迎祥也在盤算。
明明攻打黃梅縣,鐵定要損失慘重,為何張獻忠願意主動請纓。
若是李自成、羅汝才等義軍頭領主動請纓,高迎祥肯定會爽快答應了。
張獻忠的毛遂自薦,讓宿鬆縣縣衙,一時靜得詭異。
見闖王高迎祥遲遲沒有表態。
張獻忠又說道:“闖王,咱們攜帶百萬義軍義民,十幾萬擔稻米,對我們義軍太重要了,決不能因為些許風險,放棄這些稻米。”
眾人都在猜想這張獻忠,是否在耍什麽陰謀時。
馬進忠開口說道:“話說這劉將軍,率數千義軍殺進黃梅縣城,怎麽就被幾百官兵擊潰了?”
火銃!
是幾百杠火銃。
還是那種能射擊好幾十步的鳥銃
義軍頭領都見過鳥銃。
可從未見過哪支朝廷官兵,有裝備上千支鳥銃。
而且這批鳥銃,按黃龍所述,打了十幾輪都未出現炸膛。
這可與明廷那些動不動就炸膛的鳥銃,有天壤之別。
可就是愛炸膛的鳥銃,明廷官兵裝備得也少。
大多還是裝備更便宜的三眼銃。
戰場搏殺,還是以刀槍等武器為主。
若是正麵戰場,出現一支千餘人的鳥銃部隊。
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就是騎兵也不敢衝鋒。
馬進忠的話,瞬間點醒了眾人。
張獻忠主動請纓,攻打黃梅縣。
為的是那支狗官兵,手裏一千多支鳥銃。
而且從戰報來看,這隻狗官兵鳥銃彈藥已消耗巨大。
張獻忠斜視一眼馬進忠後。
對高迎祥說道:“這夥官兵在廣濟縣還留有上千兵力,闖王應早做決斷,免得狗官兵支援。”
高迎祥說道:“這黃梅縣的十幾萬擔稻米,肯定是要取來的,隻是安慶城外那幾萬官兵不動,反而讓我生疑。”
張獻忠問道:“敢問闖王,這黃梅縣這群狗官兵,具體是什麽來頭?”
“斥候探知,這群狗官兵號稱華夏人民軍,是洪都府的一群山匪,去年年底被明廷招安。”
“山匪?山匪哪來這麽多鳥銃?”
“這個我也不知,咱們義軍對長江以南知道探知不多,不過這山匪雖說被招安,可與明廷也不對付。”
“闖王,會不會是明廷官兵想讓我義軍,與山匪在黃梅縣拚個兩敗俱傷,官兵好坐收漁翁之利。”
高迎祥笑道:“我也一直有此懷疑,才讓咱們義軍主力待在宿鬆縣,遲遲沒有攻打黃梅縣。”
張獻忠又問道:“不知咱們的斥候,可探知這群山匪,在黃梅縣周邊有多少兵力?”
“山匪所有的物資人員,都是走廣濟縣碼頭渡江,那裏有一千多兵力,至於黃州府其他地方,目前還沒偵察到。”
“一個山匪沒有多少兵力,隻要咱們攻勢夠猛,完全可讓安慶的數萬官兵未反應過來,拿下黃梅縣。”
官兵數萬精銳在身後,原本義軍就打算再進湖廣發展。
近百萬義民早已往黃梅縣方向,先一步行進。
隻不過是官兵突然停止不前,讓高迎祥生疑而已。
這才讓義軍主力,暫時駐紮在宿鬆縣。
現在黃梅縣有糧,又有好鳥銃。
若是再不下決心。
難保不會有義軍頭領,帶著自己的部下獨自去取黃梅縣。
高迎祥看向眾多義軍頭領。
見眾人紛紛點頭。
高迎祥說道:“明日五更造飯,直奔黃梅縣。”
長江邊上。
廣濟縣城牆之上。
晏羽帶著琚伯琨,看著船隻不斷靠岸,送來耕牛和農具等。
晏羽向琚伯琨問道:“老琚,咱們現在收攏了多少流民了?”
琚伯琨迴道:“有了去年施粥救濟流民的鋪墊,廣濟縣目前收攏流民三十餘萬人。”
“三十萬流民,廣濟縣的田地也不夠他們分的。”
“黃梅縣大戰一觸即發,待黃梅縣大戰過後,可分十多萬流民到黃梅縣去。”
“這次流寇可是帶來了百萬流民,你打算怎麽安排?”
“職下和曹總理溝通過,咱們在長江以南的九縣二州,正大量開墾荒地,可接納二十餘萬流民。”
“那也不夠啊!”
“黃州府就廣濟縣與黃梅縣被流寇破壞嚴重,另外一州五縣,大部分田地還是由地主士紳掌控。”
“我華夏人民軍,雖說可以從地主士紳手中搶來田地,但還是要優先分給本地人民,宿鬆縣也可以安頓十幾萬流民,暫時也劃入你黃州府。”
是的!
琚伯琨暫任黃州府府長一職。
處理新開拓大別山周邊根據地。
曹文傑依舊在西鄉,打理幕阜山脈周邊兩州九縣。
琚伯琨說道:“軍長!河南汝寧府被流寇混亂嚴重,可以把大批流民安頓到汝寧府去。”
晏羽迴道:“一步步來,你在與老曹商議一下,盡量在黃州府與幕府山一帶,消化這一百三十萬流民。”
“要流民從事農業生產,一天得耗費一斤半糧食,現在到夏收,至少還有5個月,職下約莫算了一下,需要耗費糧食150萬擔。”
“咱們不是有200餘萬擔糧食嗎?足夠撐到夏收了。”
“軍長!咱們接納流民,分田地,恐怕這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大江南北,到時投靠而來的流民,人數不可預估。”
“河南、陝西等地,不是天災就是兵禍,再多糧食也無法接納所有的流民吧!”
“職下正是這個意思,職下建議,咱們現在大軍輜重,都已渡過長江,滅了流寇後,我軍在湖廣與江西,要加快步伐,隻有足夠多的糧食,才能救下更多流民。”
湖廣與江西是大明主要的產糧地區。
隻是這些富餘的糧食,原本運往南直隸,再經京杭大運河運到北方。
若是全部截留下來。其他地方的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又是糧食的問題。
從不良人的情報獲悉。
去年河南出現了大麵積的旱災,之後就是蝗災接踵而至。
前世的曆史書籍與抖音小視頻中,也提到過崇禎年間,各種天災不斷。
若是不能有效解決糧食問題。
以大明現在的耕地與畝產量,是無法養活這一億多人。
要麽是搞出化肥,提高畝產量,
要麽是找到紅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
要麽是打通東南亞、南亞的道路,去搶糧!
在晏羽盤算如何快速獲得糧食之時。
李森林氣喘籲籲爬上城牆。
匯報道:“軍長!流寇主力八萬餘人,今早便出了宿鬆縣,往黃梅縣殺來。”
突然開口主動請纓。
讓眾多義軍頭領,心裏盤算起來。
就連闖王高迎祥也在盤算。
明明攻打黃梅縣,鐵定要損失慘重,為何張獻忠願意主動請纓。
若是李自成、羅汝才等義軍頭領主動請纓,高迎祥肯定會爽快答應了。
張獻忠的毛遂自薦,讓宿鬆縣縣衙,一時靜得詭異。
見闖王高迎祥遲遲沒有表態。
張獻忠又說道:“闖王,咱們攜帶百萬義軍義民,十幾萬擔稻米,對我們義軍太重要了,決不能因為些許風險,放棄這些稻米。”
眾人都在猜想這張獻忠,是否在耍什麽陰謀時。
馬進忠開口說道:“話說這劉將軍,率數千義軍殺進黃梅縣城,怎麽就被幾百官兵擊潰了?”
火銃!
是幾百杠火銃。
還是那種能射擊好幾十步的鳥銃
義軍頭領都見過鳥銃。
可從未見過哪支朝廷官兵,有裝備上千支鳥銃。
而且這批鳥銃,按黃龍所述,打了十幾輪都未出現炸膛。
這可與明廷那些動不動就炸膛的鳥銃,有天壤之別。
可就是愛炸膛的鳥銃,明廷官兵裝備得也少。
大多還是裝備更便宜的三眼銃。
戰場搏殺,還是以刀槍等武器為主。
若是正麵戰場,出現一支千餘人的鳥銃部隊。
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就是騎兵也不敢衝鋒。
馬進忠的話,瞬間點醒了眾人。
張獻忠主動請纓,攻打黃梅縣。
為的是那支狗官兵,手裏一千多支鳥銃。
而且從戰報來看,這隻狗官兵鳥銃彈藥已消耗巨大。
張獻忠斜視一眼馬進忠後。
對高迎祥說道:“這夥官兵在廣濟縣還留有上千兵力,闖王應早做決斷,免得狗官兵支援。”
高迎祥說道:“這黃梅縣的十幾萬擔稻米,肯定是要取來的,隻是安慶城外那幾萬官兵不動,反而讓我生疑。”
張獻忠問道:“敢問闖王,這黃梅縣這群狗官兵,具體是什麽來頭?”
“斥候探知,這群狗官兵號稱華夏人民軍,是洪都府的一群山匪,去年年底被明廷招安。”
“山匪?山匪哪來這麽多鳥銃?”
“這個我也不知,咱們義軍對長江以南知道探知不多,不過這山匪雖說被招安,可與明廷也不對付。”
“闖王,會不會是明廷官兵想讓我義軍,與山匪在黃梅縣拚個兩敗俱傷,官兵好坐收漁翁之利。”
高迎祥笑道:“我也一直有此懷疑,才讓咱們義軍主力待在宿鬆縣,遲遲沒有攻打黃梅縣。”
張獻忠又問道:“不知咱們的斥候,可探知這群山匪,在黃梅縣周邊有多少兵力?”
“山匪所有的物資人員,都是走廣濟縣碼頭渡江,那裏有一千多兵力,至於黃州府其他地方,目前還沒偵察到。”
“一個山匪沒有多少兵力,隻要咱們攻勢夠猛,完全可讓安慶的數萬官兵未反應過來,拿下黃梅縣。”
官兵數萬精銳在身後,原本義軍就打算再進湖廣發展。
近百萬義民早已往黃梅縣方向,先一步行進。
隻不過是官兵突然停止不前,讓高迎祥生疑而已。
這才讓義軍主力,暫時駐紮在宿鬆縣。
現在黃梅縣有糧,又有好鳥銃。
若是再不下決心。
難保不會有義軍頭領,帶著自己的部下獨自去取黃梅縣。
高迎祥看向眾多義軍頭領。
見眾人紛紛點頭。
高迎祥說道:“明日五更造飯,直奔黃梅縣。”
長江邊上。
廣濟縣城牆之上。
晏羽帶著琚伯琨,看著船隻不斷靠岸,送來耕牛和農具等。
晏羽向琚伯琨問道:“老琚,咱們現在收攏了多少流民了?”
琚伯琨迴道:“有了去年施粥救濟流民的鋪墊,廣濟縣目前收攏流民三十餘萬人。”
“三十萬流民,廣濟縣的田地也不夠他們分的。”
“黃梅縣大戰一觸即發,待黃梅縣大戰過後,可分十多萬流民到黃梅縣去。”
“這次流寇可是帶來了百萬流民,你打算怎麽安排?”
“職下和曹總理溝通過,咱們在長江以南的九縣二州,正大量開墾荒地,可接納二十餘萬流民。”
“那也不夠啊!”
“黃州府就廣濟縣與黃梅縣被流寇破壞嚴重,另外一州五縣,大部分田地還是由地主士紳掌控。”
“我華夏人民軍,雖說可以從地主士紳手中搶來田地,但還是要優先分給本地人民,宿鬆縣也可以安頓十幾萬流民,暫時也劃入你黃州府。”
是的!
琚伯琨暫任黃州府府長一職。
處理新開拓大別山周邊根據地。
曹文傑依舊在西鄉,打理幕阜山脈周邊兩州九縣。
琚伯琨說道:“軍長!河南汝寧府被流寇混亂嚴重,可以把大批流民安頓到汝寧府去。”
晏羽迴道:“一步步來,你在與老曹商議一下,盡量在黃州府與幕府山一帶,消化這一百三十萬流民。”
“要流民從事農業生產,一天得耗費一斤半糧食,現在到夏收,至少還有5個月,職下約莫算了一下,需要耗費糧食150萬擔。”
“咱們不是有200餘萬擔糧食嗎?足夠撐到夏收了。”
“軍長!咱們接納流民,分田地,恐怕這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大江南北,到時投靠而來的流民,人數不可預估。”
“河南、陝西等地,不是天災就是兵禍,再多糧食也無法接納所有的流民吧!”
“職下正是這個意思,職下建議,咱們現在大軍輜重,都已渡過長江,滅了流寇後,我軍在湖廣與江西,要加快步伐,隻有足夠多的糧食,才能救下更多流民。”
湖廣與江西是大明主要的產糧地區。
隻是這些富餘的糧食,原本運往南直隸,再經京杭大運河運到北方。
若是全部截留下來。其他地方的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又是糧食的問題。
從不良人的情報獲悉。
去年河南出現了大麵積的旱災,之後就是蝗災接踵而至。
前世的曆史書籍與抖音小視頻中,也提到過崇禎年間,各種天災不斷。
若是不能有效解決糧食問題。
以大明現在的耕地與畝產量,是無法養活這一億多人。
要麽是搞出化肥,提高畝產量,
要麽是找到紅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
要麽是打通東南亞、南亞的道路,去搶糧!
在晏羽盤算如何快速獲得糧食之時。
李森林氣喘籲籲爬上城牆。
匯報道:“軍長!流寇主力八萬餘人,今早便出了宿鬆縣,往黃梅縣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