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民軍在黃梅縣剿滅流寇這麽大的動靜。
作為五省剿寇總理大臣熊文燦,肯定是時刻關注。
隻是令晏羽沒有料想到,熊文燦來得這麽快。
不過晏羽早已具備和明廷攤牌的實力。
沒必要為了迎接熊文燦的到來,耽擱下一步的軍政安排。
花了大半個時辰,協商好這近百萬流民的安置問題後。
晏羽對琚伯琨說道:“老琚,你去敷衍一下熊文燦。”
琚伯琨迴道:“軍長!熊文燦應是為流寇被滅之事而來,職下應該怎麽迴複。”
“有啥迴複的,就是死活不認。”
“死活不認?”
“對!就說我軍擊潰了流寇,流寇都跑進大別山山脈了,我軍打算將這百萬流民,安頓在宿鬆、黃梅、廣濟三縣。”
“熊文燦會不會不肯給這些地盤?”
“除了廣濟縣城,黃梅縣城與宿鬆縣城可以給明廷,咱們隻要所有鄉村田地。”
廣濟縣城靠著長江,是華夏人民軍長江南北對接的碼頭。
隻要明廷不是打算立馬翻臉,就不會派兵進駐廣濟縣。
隻是開口又要三縣鄉村田地,這讓琚伯琨缺乏自信。
琚伯琨說道:“若是熊文燦要與軍長會麵,職下該怎麽迴複?”
晏羽笑嘻嘻說道:“就說我老婆生孩子了,已經迴西鄉了。”
“老婆又生孩子?軍長幾個月前就是用這借口,應付明廷宣旨太監。”
“上次是大老婆生孩子,這次是二老婆生孩子,怎麽!不行嗎?”
熊文燦與史可法抵達黃梅縣後。
在縣城外的華夏人民軍軍帳中,等了大半個時辰。
史可法第五次向軍帳外的軍士詢問,晏羽晏千戶何時能出來相見。
軍帳外筆直站崗的軍士,依舊迴複:“已通知,不知道!”。
史可法在軍帳內氣得直跺腳罵娘。
反而是熊文燦淡定坐在軍帳內茶幾旁,把玩著那些別具一格的琉璃茶具。
在史可法的抱怨聲中,軍帳門簾被拉開。
琚伯琨學著晏羽的腔調,向熊文燦作揖。
並大聲說道:“讓熊大人久候了,恕罪恕罪!”
熊文燦放下手中琉璃茶具。
迴禮道:“哪裏哪裏,我們也剛到不久。”
“這套琉璃茶具,目前天下獨一份,是軍長用來招待貴客的,在下就獻醜給熊大人表演一下茶技。”
熊文燦那標準的笑容迴道:“有勞,有勞了!”
琚伯琨來不及搭理,身穿紅袍子的史可法。
拿過門外軍士早已準備好的開水壺。
一屁股坐在茶幾主位上。
打開一個竹筒,用琉璃勺子,舀起一勺茶葉。
慢慢放進一個較大的琉璃茶杯中。
琚伯琨看了看大琉璃茶杯中的茶葉,似乎覺得有些少,又加了半勺子茶葉。
往大琉璃茶杯中,加上滾燙的開水。
琚伯琨左手拿起琉璃蓋子,輕輕合上。
用食指按住琉璃蓋子,大拇指與中指夾著琉璃茶杯杯口。
手掌微微用力,將琉璃茶杯在茶具上晃動幾圈。
而且琉璃茶杯一直未離開茶幾。
琚伯琨見琉璃茶杯中的茶葉,初步伸展開來。
食指將琉璃蓋子往杯口劃動幾分,並緊緊按住琉璃蓋子。
再將這第一杯茶水倒掉。
當琚伯琨再次提起開水壺,要再次加入開水時。
站立一旁的史可法說道:“閣下是誰?我們作為上官,前來拜會晏千戶,他為何不出來相見。”
琚伯琨斜眼瞄一眼史可法,看到紅袍子上繡著雲雁。
原來是明廷的四品大員。
隻是二品大員熊文燦都沒擺官架子,這四品文官得瑟個啥。
琚伯琨沒有自己介紹。
而是收迴目光,笑著看向熊文燦。
說道:“剛才那步驟叫做洗茶,在下學藝不精,讓熊大人見笑了。”
熊文燦也陪著笑臉迴道:“是讓本官開眼了,原來還有這種泡茶方式。”
熊文燦也偷瞄了一眼史可法。
看到史可法急迫的眼神。
熊文燦心裏歎息,自己心裏憋屈了。
對麵這中年人,他熊文燦也見過幾次。
可是!
上次招安是晏羽拍板決定,細節是那叫曹文傑談的。
至於眼前這人。
熊文燦實在想不起來叫啥名字?
總不能別人認識你,你說忘了別人叫什麽名字吧!
這種情況交談,隻能待會尋找契機,引出自我介紹。
琚伯琨從大琉璃茶杯中,倒出一小盞茶水,遞到熊文燦麵前。
說道:“請熊大人品鑒一下,這寧紅茶味道如何?”
熊文燦迴道:“寧紅茶?本官倒未聽說過。”
“熊大人見諒,寧紅茶是寧州所產茶葉,沒啥名氣,也就是我們寧州本地鄉野村夫愛喝。”
“你也是寧州人?”
“在下桐城人。”
“桐城人,那怎麽千裏迢迢跑到寧州去,為晏千戶效力?”
“慚愧!琚某原本是洪都府武寧縣知縣,去年辭官跟隨了我家將軍。”
“辭官?那不知琚先生這辭官手續,是否處理完成。”
“熊大人也隻朝廷的辦事效力,呈文早已遞交吏部,武寧縣政務,在下也交給縣丞了。”
聽到這人的一些信息。
史可法又搶上話題道:“琚先生既然是朝廷命官,為何在任期間投靠山匪,這是視朝廷法度為何物?”
琚伯琨收起笑容,抬頭看向史可法。
問道:“不知這位大人怎麽稱唿?”
史可法腰板挺直說道:“本官乃是安慶巡撫史可法。”
“史可法?沒聽過?”
“你…你即有官身,想必也有功名,身為一縣縣令,不求為百姓謀福利,反而投靠山匪,你難道不知,晏羽屠殺了多少地主士紳?”
“史大人的意思是,百姓獨指地主士紳?低層人民就不配為百姓嗎?”
“我…我哪有說過?凡我大明子民,皆可稱之為百姓。”
見史可法越來越激動,熊文燦給史可法一個疑視。
並說道:“都是我大明子民,都是我大明百姓,史大人一同坐下喝茶吧!。”
在熊文燦這個上官麵前
史可法很不情願坐下。
熊文燦向琚伯琨問道:“琚先生,本官此次前來,是想向晏千戶詢問,有關流寇的事情,不知晏千戶何在?”
琚伯琨迴道:“熊大人見諒,我家軍長迴西鄉了。”
“迴西鄉了,大戰剛結束,流寇俘虜與流民等事情一大堆,晏千戶迴西鄉了?”
“二夫人產子,軍長便著急迴西鄉了。”
一個青樓女子產子?
上次為躲避宣旨天使,說大夫人產子,熊文燦就不信。
更何況老婆產子,哪有朝廷大事重要。
看來這晏羽是故意躲著自己。
但沒弄清楚黃梅縣,山匪與流寇大戰具體傷亡情況之前,熊文燦也不宜翻臉。
根據進入黃梅縣後,從斥候了解到的情況。
闖王高迎祥的中軍大營,挨了山匪龍吟的轟炸。
熊文燦試探問道:“不知這闖王高迎祥的屍體,現在在哪?”
琚伯琨迴道:“高迎屍體?高迎祥不是逃了嗎?”
“逃了?本官斥候可是說闖王高迎祥被龍吟炸死了。”
“什麽龍吟?”
得!
什麽樣的人,帶什麽樣的兵。
這姓琚的天真無邪的眼神,深得晏羽七分功力。
熊文燦又問道:“不知此戰,晏千戶擊殺了多少流寇,繳獲如何?”
琚伯琨迴道:“殺了一兩千流寇,其他流寇都北逃進大別山山脈。”
“都逃了?怎麽與本官斥候匯報,差別如此之大?”
“興許是熊大人的斥候,在虛假匯報情報了。”
“既然流寇都從黃梅縣逃進大別山山脈了,那本官便調集大軍,從黃梅縣進入大別山,追擊流寇。”
“從黃梅縣進大別山是沒問題,隻是這近百萬流民,將安頓在黃梅、宿鬆等縣,恢複農業生產,熊大人要管好手下官兵才是。”
“怎麽?晏千戶要霸占黃梅、宿鬆等地?”
作為五省剿寇總理大臣熊文燦,肯定是時刻關注。
隻是令晏羽沒有料想到,熊文燦來得這麽快。
不過晏羽早已具備和明廷攤牌的實力。
沒必要為了迎接熊文燦的到來,耽擱下一步的軍政安排。
花了大半個時辰,協商好這近百萬流民的安置問題後。
晏羽對琚伯琨說道:“老琚,你去敷衍一下熊文燦。”
琚伯琨迴道:“軍長!熊文燦應是為流寇被滅之事而來,職下應該怎麽迴複。”
“有啥迴複的,就是死活不認。”
“死活不認?”
“對!就說我軍擊潰了流寇,流寇都跑進大別山山脈了,我軍打算將這百萬流民,安頓在宿鬆、黃梅、廣濟三縣。”
“熊文燦會不會不肯給這些地盤?”
“除了廣濟縣城,黃梅縣城與宿鬆縣城可以給明廷,咱們隻要所有鄉村田地。”
廣濟縣城靠著長江,是華夏人民軍長江南北對接的碼頭。
隻要明廷不是打算立馬翻臉,就不會派兵進駐廣濟縣。
隻是開口又要三縣鄉村田地,這讓琚伯琨缺乏自信。
琚伯琨說道:“若是熊文燦要與軍長會麵,職下該怎麽迴複?”
晏羽笑嘻嘻說道:“就說我老婆生孩子了,已經迴西鄉了。”
“老婆又生孩子?軍長幾個月前就是用這借口,應付明廷宣旨太監。”
“上次是大老婆生孩子,這次是二老婆生孩子,怎麽!不行嗎?”
熊文燦與史可法抵達黃梅縣後。
在縣城外的華夏人民軍軍帳中,等了大半個時辰。
史可法第五次向軍帳外的軍士詢問,晏羽晏千戶何時能出來相見。
軍帳外筆直站崗的軍士,依舊迴複:“已通知,不知道!”。
史可法在軍帳內氣得直跺腳罵娘。
反而是熊文燦淡定坐在軍帳內茶幾旁,把玩著那些別具一格的琉璃茶具。
在史可法的抱怨聲中,軍帳門簾被拉開。
琚伯琨學著晏羽的腔調,向熊文燦作揖。
並大聲說道:“讓熊大人久候了,恕罪恕罪!”
熊文燦放下手中琉璃茶具。
迴禮道:“哪裏哪裏,我們也剛到不久。”
“這套琉璃茶具,目前天下獨一份,是軍長用來招待貴客的,在下就獻醜給熊大人表演一下茶技。”
熊文燦那標準的笑容迴道:“有勞,有勞了!”
琚伯琨來不及搭理,身穿紅袍子的史可法。
拿過門外軍士早已準備好的開水壺。
一屁股坐在茶幾主位上。
打開一個竹筒,用琉璃勺子,舀起一勺茶葉。
慢慢放進一個較大的琉璃茶杯中。
琚伯琨看了看大琉璃茶杯中的茶葉,似乎覺得有些少,又加了半勺子茶葉。
往大琉璃茶杯中,加上滾燙的開水。
琚伯琨左手拿起琉璃蓋子,輕輕合上。
用食指按住琉璃蓋子,大拇指與中指夾著琉璃茶杯杯口。
手掌微微用力,將琉璃茶杯在茶具上晃動幾圈。
而且琉璃茶杯一直未離開茶幾。
琚伯琨見琉璃茶杯中的茶葉,初步伸展開來。
食指將琉璃蓋子往杯口劃動幾分,並緊緊按住琉璃蓋子。
再將這第一杯茶水倒掉。
當琚伯琨再次提起開水壺,要再次加入開水時。
站立一旁的史可法說道:“閣下是誰?我們作為上官,前來拜會晏千戶,他為何不出來相見。”
琚伯琨斜眼瞄一眼史可法,看到紅袍子上繡著雲雁。
原來是明廷的四品大員。
隻是二品大員熊文燦都沒擺官架子,這四品文官得瑟個啥。
琚伯琨沒有自己介紹。
而是收迴目光,笑著看向熊文燦。
說道:“剛才那步驟叫做洗茶,在下學藝不精,讓熊大人見笑了。”
熊文燦也陪著笑臉迴道:“是讓本官開眼了,原來還有這種泡茶方式。”
熊文燦也偷瞄了一眼史可法。
看到史可法急迫的眼神。
熊文燦心裏歎息,自己心裏憋屈了。
對麵這中年人,他熊文燦也見過幾次。
可是!
上次招安是晏羽拍板決定,細節是那叫曹文傑談的。
至於眼前這人。
熊文燦實在想不起來叫啥名字?
總不能別人認識你,你說忘了別人叫什麽名字吧!
這種情況交談,隻能待會尋找契機,引出自我介紹。
琚伯琨從大琉璃茶杯中,倒出一小盞茶水,遞到熊文燦麵前。
說道:“請熊大人品鑒一下,這寧紅茶味道如何?”
熊文燦迴道:“寧紅茶?本官倒未聽說過。”
“熊大人見諒,寧紅茶是寧州所產茶葉,沒啥名氣,也就是我們寧州本地鄉野村夫愛喝。”
“你也是寧州人?”
“在下桐城人。”
“桐城人,那怎麽千裏迢迢跑到寧州去,為晏千戶效力?”
“慚愧!琚某原本是洪都府武寧縣知縣,去年辭官跟隨了我家將軍。”
“辭官?那不知琚先生這辭官手續,是否處理完成。”
“熊大人也隻朝廷的辦事效力,呈文早已遞交吏部,武寧縣政務,在下也交給縣丞了。”
聽到這人的一些信息。
史可法又搶上話題道:“琚先生既然是朝廷命官,為何在任期間投靠山匪,這是視朝廷法度為何物?”
琚伯琨收起笑容,抬頭看向史可法。
問道:“不知這位大人怎麽稱唿?”
史可法腰板挺直說道:“本官乃是安慶巡撫史可法。”
“史可法?沒聽過?”
“你…你即有官身,想必也有功名,身為一縣縣令,不求為百姓謀福利,反而投靠山匪,你難道不知,晏羽屠殺了多少地主士紳?”
“史大人的意思是,百姓獨指地主士紳?低層人民就不配為百姓嗎?”
“我…我哪有說過?凡我大明子民,皆可稱之為百姓。”
見史可法越來越激動,熊文燦給史可法一個疑視。
並說道:“都是我大明子民,都是我大明百姓,史大人一同坐下喝茶吧!。”
在熊文燦這個上官麵前
史可法很不情願坐下。
熊文燦向琚伯琨問道:“琚先生,本官此次前來,是想向晏千戶詢問,有關流寇的事情,不知晏千戶何在?”
琚伯琨迴道:“熊大人見諒,我家軍長迴西鄉了。”
“迴西鄉了,大戰剛結束,流寇俘虜與流民等事情一大堆,晏千戶迴西鄉了?”
“二夫人產子,軍長便著急迴西鄉了。”
一個青樓女子產子?
上次為躲避宣旨天使,說大夫人產子,熊文燦就不信。
更何況老婆產子,哪有朝廷大事重要。
看來這晏羽是故意躲著自己。
但沒弄清楚黃梅縣,山匪與流寇大戰具體傷亡情況之前,熊文燦也不宜翻臉。
根據進入黃梅縣後,從斥候了解到的情況。
闖王高迎祥的中軍大營,挨了山匪龍吟的轟炸。
熊文燦試探問道:“不知這闖王高迎祥的屍體,現在在哪?”
琚伯琨迴道:“高迎屍體?高迎祥不是逃了嗎?”
“逃了?本官斥候可是說闖王高迎祥被龍吟炸死了。”
“什麽龍吟?”
得!
什麽樣的人,帶什麽樣的兵。
這姓琚的天真無邪的眼神,深得晏羽七分功力。
熊文燦又問道:“不知此戰,晏千戶擊殺了多少流寇,繳獲如何?”
琚伯琨迴道:“殺了一兩千流寇,其他流寇都北逃進大別山山脈。”
“都逃了?怎麽與本官斥候匯報,差別如此之大?”
“興許是熊大人的斥候,在虛假匯報情報了。”
“既然流寇都從黃梅縣逃進大別山山脈了,那本官便調集大軍,從黃梅縣進入大別山,追擊流寇。”
“從黃梅縣進大別山是沒問題,隻是這近百萬流民,將安頓在黃梅、宿鬆等縣,恢複農業生產,熊大人要管好手下官兵才是。”
“怎麽?晏千戶要霸占黃梅、宿鬆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