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官兵的一輪進攻。
雖說戰壕之內有近千軍士。
但晏保平隻讓一個哨軍士,四百餘官兵輪流開槍射擊。
若是打得太狠。
晏保平擔心官兵調頭就跑。
隻有讓官兵看到一絲希望,才會繼續作戰。
夜幕降臨!
官兵陸續向營寨匯聚。
堵胤錫正在中軍大帳之中,製定分兵計劃。
是的!
堵胤錫一邊令人迴長沙城。
拆卸一些紅衣大炮來,炮轟山匪正麵壕溝。
一邊計劃分出兩支奇兵。
趁著天黑繞道山匪後麵,夾擊山匪。
突然!
“唿嗚唿嗚!”
中軍大帳內官兵,就聽刺耳的尖叫聲。
堵胤錫跑出營帳。
順著聲音方向東邊看去。
一顆顆“流星”,拖著長長的白光,劃破夜空。
堵胤錫滴囔道:“這是何物?”
隨著一顆顆“流星”砸向官兵軍營。
長沙知府堵胤錫,以及長沙衛官兵青壯,瞬間被濃煙淹沒。
這也是晏保平第一見識,龍吟的威力。
不過才兩個總旗的龍吟彈,瞬間就淹沒了所有官兵。
晏保平現在明白了。
為何晏水生動不動就說,要率他的第四旅打向京城。
等到通訊兵快馬加鞭,送達軍長命令時。
晏保平的第二旅,已占領長沙縣全境鄉村。
至於長沙府知府堵胤錫,還有那五千官兵青壯,絕大部分都已入土為安了。
為了給第四旅爭取兩三日時間。
晏羽率著第三旅第八、九兩個營,及第一旅龍鳴哨,三千多華夏人民。
從羅田縣進入大別山山脈,直指英山縣一帶。
經過一天的行軍。
大軍抵達大別山腹地,一個叫高上灣的地方。
一麵是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一麵湍急的河流。
四五座營寨,一座連著一座,攔截在山路之上。
高上溪不但地勢險要,還是羅田縣進入英山縣的必經之路。
晏羽趴在山坡之上,看著前麵兩丈多高的營寨柵欄。
而柵欄前方,還是一條彎曲陡峭小山路。
一旁丁河山說道:“軍長!若不付幾百人的代價,咱們很難拿不下這些營寨。”
“強攻肯定不劃算,根據不良人的情報,這革左五營老流寇不過一兩萬人,為了滅這一兩萬老流寇,折損幾百戰友不劃算。”
“要不咱們調頭迴去算了,反正熊文燦知道我大軍進入大別山山脈,肯定會放鬆警惕。”
“來都來了,不打一戰也太可惜了!”
“軍長的意思,咱們打下這些營寨,再撤迴去?”
“讓龍吟轟一輪看看效果,若是打不下來再撤不遲。”
“若是能打下這些營寨,咱們要分兵防守不?”
“留下一個總旗駐防就夠了,這種地形的營寨,配合我軍火器遠距離攻擊優勢,除非彈盡糧絕,否則敵人很難攻破。”
“職下想快些出山,不然戰功又被晏水生獨占了。”
“急啥!第四旅昨夜才動身,至少要兩天才能抵達宿鬆縣,咱們在高上灣休整兩日,後天再往宿鬆縣急行軍。”
“話說這熊文燦邀請軍長入山,該不會是想在大別山中,圍殺我軍吧!”
“估計是吧!據不良人匯報,熊文燦已分兵到潛山縣,霍山縣等地,說是圍堵流寇,實際不過想讓我們與流寇火拚,他在帶大軍殺入。”
丁河山笑道:“得虧我軍有不良人打聽情報,熊文燦將大纛插在太湖縣,實際帶著上萬大軍,往發去霍山縣出發了,熊文燦怎麽也料想不到,我軍到高上灣就調頭。”
由於營寨緊挨著懸崖峭壁。
且第一旅龍吟哨,也找不到較好安放龍吟戰車的位置。
隨著龍吟彈低鳴聲響起。
晏羽發現,大多龍吟彈都被懸崖峭壁擋住了。
掉落流寇營寨的龍吟彈,不過十之一二。
但是!
上百顆龍吟彈的轟炸。
營寨左側懸崖之上,幾顆石頭被轟了下來。
流寇營寨的最外層的木製柵欄,被一顆落石砸得稀爛。
未知事物,永遠是最大的恐懼來源。
那“唿嗚唿嗚”的低鳴聲,那落地開花爆炸的鐵棒,還有懸崖之上掉落下來的巨石。
看著被砸得稀爛的外圍營寨。
數百流寇慌張往北逃。
晏羽在望遠鏡中,能看到不少受傷流寇,在往北爬行。
隻是可惜了這營寨,若想修複沒有十天半月,是修複不了。
高上溪營寨被破的消息,當夜就傳到流寇老巢司空山。
老迴迴馬守應,連夜召集各路流寇首領,前來商議對策。
革裏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
另外!
還有前幾日從黃梅縣戰場,潰逃而來的張獻忠。
馬守應率先開口道:“咱們在高上溪的前沿營寨,被一夥官軍攻破了。”
此話一出,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雖說高上溪隻有七八百人防守。
可是依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
就是明廷邊軍精銳,沒有十天半月,也攻不下來。
而且突然就被攻破,營寨連求救信號都未發出。
賀一龍說道:“莫不是營寨內出現了叛徒,將營寨獻給官兵了?”
馬守應迴道:“不是,那夥官兵用一種奇怪的武器,將懸崖上的石頭轟了下來,巨石砸毀了營寨。”
“把懸崖上的石頭轟了下來?莫不是官兵拖來了紅衣大炮?就大別山的彎曲山路,幾千斤的大炮,能拖得進來嗎?”
“不是紅衣大炮,官兵那炮發射有尖銳的鳴叫聲,是一個個粗鐵棒,拖鞋白煙,落地沒幾息就會爆炸。”
聽到馬守應對官兵武器的描述,驚得張獻忠茶杯不慎掉地。
馬守應向張獻忠問道:“八大王,莫非你知道這夥官兵。”
張獻忠迴道:“就是這支狗官兵殺害了闖王,屠殺了我十數萬義軍兄弟。”
“什麽?這夥官兵就是你口中的華夏人民?”
“正是!諸位首領還是聽我的建議吧!咱們放棄湖廣,殺迴陝西去,遠離這支狗官兵。”
張獻忠帶著八百潰兵,逃進大別山山脈後。
機緣巧合之下,得知革左五營躲在英山縣以西,司空山一帶種地休養。
張獻忠便劫掠英山縣縣城,收集財貨糧食獻與馬守應等首領。
順便吸引官兵的注意,逼迫革左五營隨自己一同往北流竄。
隻有不穩定的革左五營,張獻忠才有機會吞並。
隻是!
令張獻忠沒有想到。
吸引而來的不是明廷官兵,而是華夏人民軍。
革裏眼賀一龍說道:“我革左五營義軍,已在司空山休整一年有餘,弟兄們已熟悉周邊山行地勢,咱們有兩萬精銳,未必就不能一戰。”
張獻忠說道:“闖王帶著二十多萬精銳,都被華夏人民軍擊敗,咱們兩萬人又怎是對手。”
是的!
張獻忠為了忽悠革左五營往北流竄,特意誇大其詞。
革一龍迴道:“咱們殺迴陝西,難道這夥官兵就不會往北追嗎?”
“不會!這華夏人民軍是一夥山匪招安而來,他們不過是為了擴充地盤,與明廷短暫合作,咱們隻要遠離這是非之地,華夏人民軍必定會與明廷翻臉。”
若真如張獻忠所說,華夏人民軍與明廷隻是短暫合作。
那麽選擇遠離這是非之地,坐山觀虎鬥是最優策略。
在眾人猶豫時。
馬守應說道:“大別山這裏真好啊!沒有旱災,沒有蝗災,更沒有兵禍,今年的秧苗比去年長得更喜人。”
是啊!
當時造反,不就是因為地裏沒了收成,活不下去嗎?
現在找到一個可以耕種的好地方。
又要帶著幾萬人流竄,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賀人龍說道:“咱們流竄了幾年,手裏銀錢珠寶也不少,要不派個人去找那華夏人民軍商量商量,送些銀錢,他們打他們的,咱們不摻和。”
馬守應迴道:“我也是如此想法,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不想再流竄了。”
雖說戰壕之內有近千軍士。
但晏保平隻讓一個哨軍士,四百餘官兵輪流開槍射擊。
若是打得太狠。
晏保平擔心官兵調頭就跑。
隻有讓官兵看到一絲希望,才會繼續作戰。
夜幕降臨!
官兵陸續向營寨匯聚。
堵胤錫正在中軍大帳之中,製定分兵計劃。
是的!
堵胤錫一邊令人迴長沙城。
拆卸一些紅衣大炮來,炮轟山匪正麵壕溝。
一邊計劃分出兩支奇兵。
趁著天黑繞道山匪後麵,夾擊山匪。
突然!
“唿嗚唿嗚!”
中軍大帳內官兵,就聽刺耳的尖叫聲。
堵胤錫跑出營帳。
順著聲音方向東邊看去。
一顆顆“流星”,拖著長長的白光,劃破夜空。
堵胤錫滴囔道:“這是何物?”
隨著一顆顆“流星”砸向官兵軍營。
長沙知府堵胤錫,以及長沙衛官兵青壯,瞬間被濃煙淹沒。
這也是晏保平第一見識,龍吟的威力。
不過才兩個總旗的龍吟彈,瞬間就淹沒了所有官兵。
晏保平現在明白了。
為何晏水生動不動就說,要率他的第四旅打向京城。
等到通訊兵快馬加鞭,送達軍長命令時。
晏保平的第二旅,已占領長沙縣全境鄉村。
至於長沙府知府堵胤錫,還有那五千官兵青壯,絕大部分都已入土為安了。
為了給第四旅爭取兩三日時間。
晏羽率著第三旅第八、九兩個營,及第一旅龍鳴哨,三千多華夏人民。
從羅田縣進入大別山山脈,直指英山縣一帶。
經過一天的行軍。
大軍抵達大別山腹地,一個叫高上灣的地方。
一麵是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一麵湍急的河流。
四五座營寨,一座連著一座,攔截在山路之上。
高上溪不但地勢險要,還是羅田縣進入英山縣的必經之路。
晏羽趴在山坡之上,看著前麵兩丈多高的營寨柵欄。
而柵欄前方,還是一條彎曲陡峭小山路。
一旁丁河山說道:“軍長!若不付幾百人的代價,咱們很難拿不下這些營寨。”
“強攻肯定不劃算,根據不良人的情報,這革左五營老流寇不過一兩萬人,為了滅這一兩萬老流寇,折損幾百戰友不劃算。”
“要不咱們調頭迴去算了,反正熊文燦知道我大軍進入大別山山脈,肯定會放鬆警惕。”
“來都來了,不打一戰也太可惜了!”
“軍長的意思,咱們打下這些營寨,再撤迴去?”
“讓龍吟轟一輪看看效果,若是打不下來再撤不遲。”
“若是能打下這些營寨,咱們要分兵防守不?”
“留下一個總旗駐防就夠了,這種地形的營寨,配合我軍火器遠距離攻擊優勢,除非彈盡糧絕,否則敵人很難攻破。”
“職下想快些出山,不然戰功又被晏水生獨占了。”
“急啥!第四旅昨夜才動身,至少要兩天才能抵達宿鬆縣,咱們在高上灣休整兩日,後天再往宿鬆縣急行軍。”
“話說這熊文燦邀請軍長入山,該不會是想在大別山中,圍殺我軍吧!”
“估計是吧!據不良人匯報,熊文燦已分兵到潛山縣,霍山縣等地,說是圍堵流寇,實際不過想讓我們與流寇火拚,他在帶大軍殺入。”
丁河山笑道:“得虧我軍有不良人打聽情報,熊文燦將大纛插在太湖縣,實際帶著上萬大軍,往發去霍山縣出發了,熊文燦怎麽也料想不到,我軍到高上灣就調頭。”
由於營寨緊挨著懸崖峭壁。
且第一旅龍吟哨,也找不到較好安放龍吟戰車的位置。
隨著龍吟彈低鳴聲響起。
晏羽發現,大多龍吟彈都被懸崖峭壁擋住了。
掉落流寇營寨的龍吟彈,不過十之一二。
但是!
上百顆龍吟彈的轟炸。
營寨左側懸崖之上,幾顆石頭被轟了下來。
流寇營寨的最外層的木製柵欄,被一顆落石砸得稀爛。
未知事物,永遠是最大的恐懼來源。
那“唿嗚唿嗚”的低鳴聲,那落地開花爆炸的鐵棒,還有懸崖之上掉落下來的巨石。
看著被砸得稀爛的外圍營寨。
數百流寇慌張往北逃。
晏羽在望遠鏡中,能看到不少受傷流寇,在往北爬行。
隻是可惜了這營寨,若想修複沒有十天半月,是修複不了。
高上溪營寨被破的消息,當夜就傳到流寇老巢司空山。
老迴迴馬守應,連夜召集各路流寇首領,前來商議對策。
革裏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
另外!
還有前幾日從黃梅縣戰場,潰逃而來的張獻忠。
馬守應率先開口道:“咱們在高上溪的前沿營寨,被一夥官軍攻破了。”
此話一出,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雖說高上溪隻有七八百人防守。
可是依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
就是明廷邊軍精銳,沒有十天半月,也攻不下來。
而且突然就被攻破,營寨連求救信號都未發出。
賀一龍說道:“莫不是營寨內出現了叛徒,將營寨獻給官兵了?”
馬守應迴道:“不是,那夥官兵用一種奇怪的武器,將懸崖上的石頭轟了下來,巨石砸毀了營寨。”
“把懸崖上的石頭轟了下來?莫不是官兵拖來了紅衣大炮?就大別山的彎曲山路,幾千斤的大炮,能拖得進來嗎?”
“不是紅衣大炮,官兵那炮發射有尖銳的鳴叫聲,是一個個粗鐵棒,拖鞋白煙,落地沒幾息就會爆炸。”
聽到馬守應對官兵武器的描述,驚得張獻忠茶杯不慎掉地。
馬守應向張獻忠問道:“八大王,莫非你知道這夥官兵。”
張獻忠迴道:“就是這支狗官兵殺害了闖王,屠殺了我十數萬義軍兄弟。”
“什麽?這夥官兵就是你口中的華夏人民?”
“正是!諸位首領還是聽我的建議吧!咱們放棄湖廣,殺迴陝西去,遠離這支狗官兵。”
張獻忠帶著八百潰兵,逃進大別山山脈後。
機緣巧合之下,得知革左五營躲在英山縣以西,司空山一帶種地休養。
張獻忠便劫掠英山縣縣城,收集財貨糧食獻與馬守應等首領。
順便吸引官兵的注意,逼迫革左五營隨自己一同往北流竄。
隻有不穩定的革左五營,張獻忠才有機會吞並。
隻是!
令張獻忠沒有想到。
吸引而來的不是明廷官兵,而是華夏人民軍。
革裏眼賀一龍說道:“我革左五營義軍,已在司空山休整一年有餘,弟兄們已熟悉周邊山行地勢,咱們有兩萬精銳,未必就不能一戰。”
張獻忠說道:“闖王帶著二十多萬精銳,都被華夏人民軍擊敗,咱們兩萬人又怎是對手。”
是的!
張獻忠為了忽悠革左五營往北流竄,特意誇大其詞。
革一龍迴道:“咱們殺迴陝西,難道這夥官兵就不會往北追嗎?”
“不會!這華夏人民軍是一夥山匪招安而來,他們不過是為了擴充地盤,與明廷短暫合作,咱們隻要遠離這是非之地,華夏人民軍必定會與明廷翻臉。”
若真如張獻忠所說,華夏人民軍與明廷隻是短暫合作。
那麽選擇遠離這是非之地,坐山觀虎鬥是最優策略。
在眾人猶豫時。
馬守應說道:“大別山這裏真好啊!沒有旱災,沒有蝗災,更沒有兵禍,今年的秧苗比去年長得更喜人。”
是啊!
當時造反,不就是因為地裏沒了收成,活不下去嗎?
現在找到一個可以耕種的好地方。
又要帶著幾萬人流竄,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賀人龍說道:“咱們流竄了幾年,手裏銀錢珠寶也不少,要不派個人去找那華夏人民軍商量商量,送些銀錢,他們打他們的,咱們不摻和。”
馬守應迴道:“我也是如此想法,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不想再流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