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武昌城內那些地痞流氓、士紳權貴與皇親國戚們的所作所為。
劉常生帶著不良人在武昌城潛伏數月,也打聽出了個大概。
眼下王師入城。
這群禍亂人民的蠹蟲,絕不能放掉。
向在街道巡邏的華夏人民軍軍士,亮明身份後。
劉常生便帶著幾本厚厚的冊子,尋到楚王府外。
幾經通報,劉常生終於見到晏水生。
劉常生上前敬禮道:“不良人武昌站站長劉常生,見過晏旅長。”
晏水生看劉常生有些眼熟。
但一時又想不起來,也懶得計較。
晏水生迴道:“是黃四的部下,找我何事?”
劉常生向晏水生遞上幾本厚厚的冊子。
說道:“武昌城內,作惡的地痞流氓、士紳權貴,還有皇親國戚,在下都已統計成冊,還請晏旅長速速派人,抓捕這些人,為我武昌人民伸張正義。”
“做得不錯,原本還打算挨個審問,現在直接擊斃抄家就行了。”
“這是我不良人份內之事,我家不良帥常誇晏水生旅長,是我華夏人民軍第一猛將,今日有幸一見,果然氣宇軒昂。”
“你事情幹得漂亮,人也會說話,改天我見到黃四,多給你美言幾句。”
劉常生這麽著急,給晏水生送來名冊。
一則是武昌城內這群蠹蟲,確實該殺。
二則是想在晏羽麵前露個臉。
雖然沒能見到晏羽,但是得見第四旅旅長也一樣。
有了晏水生的美言,今後晉升也會更快。
劉常生再敬一禮說道:“多謝晏旅長。”
晏水生看了一眼即將搭好的腳手架。
對劉常生說道:“你先走吧!我軍要攻打楚王府了。”
見晏水生與幾十個親衛,穿著甲胄,提著大砍刀。
劉常生不解問道:“楚王府內不過幾百王府親衛,晏旅長莫不是打算親自上陣。”
晏水生迴道:“軍長說過,明廷最大的蠹蟲就是朱明皇室,我親自送他們上路。”
“晏旅長,不可!”
“怎麽!你們不良人也敢過問軍事上的事?”
“晏旅長誤會了!朱明皇室可以殺,但決不能在楚王府內殺。”
“為何?”
“晏旅長應該知道,軍長有意定都武昌,但短期之內,軍長不會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的住所,放眼整個武昌城,楚王府最大最豪華,這是給軍長最好的臨時住所。”
晏水生伸手往頭盔上一拍。
對啊!
在軍長將來的家裏殺人。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而且據聞楚王府房屋就有八百間。
今後華夏人民軍、農社等部門,都會在楚王府內設置辦公場所。
現在到楚王府內大殺特殺。
別到時有啥詭異之事,大家都得怪自己。
晏水生說道:“你小子腦袋不錯,考慮全麵,別跟黃四幹了,到我華夏人民軍來,我和後勤部長周玉貴打個招唿,去華夏人民軍後勤部,謀個差事吧!”
要是說調到作戰部隊,劉常生還真有興趣。
試問哪個大好青年,抵得住策馬戰場的誘惑。
而且等立國之後,封爵之人多為馳騁疆場的將軍。
可是調到後勤部,那還不如在不良人立功來得快些。
劉常生迴道:“多謝晏旅長器重,不管在哪個部門都一樣,都是為人民服務。”
經過一天一夜的清理。
武昌城西門外,長江邊上。
密密麻麻跪著三千多人。
有老有幼,有男有女。
就在昨日,這三千多人,大多是武昌府人上人。
視普通百姓為草芥的人上人。
王維屏很幸運,幸運是被迫站在圍觀群裏。
而不像大多同僚一樣,全家跪在長江邊上。
楚王朱華奎,那肥胖的身軀,早已癱倒在地。
“殺!”
晏水生的一聲高喊。
密集燧發槍聲響起。
第一排五百餘人,倒在血泊之中。
而且都是楚王府之人。
清理屍體的軍士,也不顧還有人在血泊之中抽搐。
直接用腳一踹,將屍體踢進長江中。
瞬間!
腥紅色在滾滾長江中蔓延開
“第二排,上!”
華夏人民軍軍士,拽著一個個跪地求饒之人,往長江邊上拖去。
整個屠殺,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在武昌城內百姓,被驅趕來觀看行刑之時。
晏羽帶著家人,從武昌城東門入城,直往楚王府而去。
在丁氏與周玉花,驚歎楚王府金碧輝煌之時。
晏羽隻是感覺。
這楚王府就是大,其裝飾豪華,還不如後世的夜總會。
晏羽將楚王府後三宮,劃為自家住房後。
便去承天殿會見曹文傑與琚伯琨,商量眼下急於處理之事。
按照晏羽的要求。
承天殿門口牌匾,換成了議政堂。
大殿之內已擺放好了幾十張座椅。
隻是大殿中間高台還未撤下。
見曹文傑與琚伯琨,正在打量王座。
晏羽開口說道:“把那王座高台撤了吧!咱們今後開會,還是平起平坐的好。”
琚伯琨迴道:“職下認為不妥,這議政堂,可容納百餘人開會,若是軍長和我們平坐,很多開會之人都無法看見軍長。”
“我又不是演戲的,要別人看見幹嘛?”
“軍長坐在高台之上,既能讓大家仰慕軍長,也能讓軍長看到所有與會之人,軍長商論政事,安排差事,也可根據與會之人應對。”
晏羽迴想前世的會議,隻要參會人多,主席台位置確實更高。
晏羽便說道:“那就讓人把這高台拆矮點,隻要高個一尺就行。”
琚伯琨迴道:“九寸五分吧!九寸五分更吉利。”
嗬嗬!
九寸五分,九五之尊。
這是在勸自己稱帝嗎?
晏羽說道:“叫你們二人前來,是詢問立國之事,還有就是如何鞏固地盤。”
曹文傑迴道:“軍長!立國之事,職下建議就取名華夏國,隻是軍長今後的稱唿要改改。”
“怎麽改?”
“眼下明廷南放精銳盡失,軍長已到稱帝之機。”
“立國之事,你們擬上呈文,我得空之時再看看。”
“軍長!職下收到各旅要求,盡快派遣農社人員,接收咱們新功占的府縣,可咱們農社人員培養,更不上進度。”
“這個也是今天要討論的問題,說說你們的看法。”
曹文傑與琚伯琨,相互看了一眼,卻都未開口。
晏羽說道:“說吧!”
曹文傑說道:“若是選用一些窮童生、窮秀才,他們識字、辨事理,隻需要簡單培訓,就可上任。”
“可取,但不要局限於童生、秀才,隻要能寫會算,都可參與,另外!對於想加入農社之人,需要知根知底,最好先從咱們去年控製的州縣中選拔。”
“那是!其實咱們去年控製的州縣,不少有功名的讀書人,通過各種方式打聽過,問咱們農社何事科舉。”
“科舉就不必了,你們農社整理一套行政手冊,讓各州縣願意做官之人學習,農社招募官員,都按行政手冊出題考試,就取名考公。”
“是!職下迴去就安排考公之事,還有徐貞悅,他找過我好幾次,明裏暗裏都有出仕的想法。”
“徐貞悅?他不是對當官不感興趣嗎?”
“那是給明廷當官,沒有背景優勢,撐死也就是做到縣丞。”
“他倒是會想,算了,都快入土的人,別讓他折騰了,給考公之人定個年齡區間,需在16到35歲之間。”
“35歲?這個年齡會不會太苛刻了?曆朝曆代,很多書生四五十歲才出仕。”
“年齡太大能幹嘛?咱們農社要為人民做實事,年齡太大能幹嘛?”
一個親衛走進議政堂,打斷晏羽的對話。
“軍長!第三旅送來緊急軍情。”
劉常生帶著不良人在武昌城潛伏數月,也打聽出了個大概。
眼下王師入城。
這群禍亂人民的蠹蟲,絕不能放掉。
向在街道巡邏的華夏人民軍軍士,亮明身份後。
劉常生便帶著幾本厚厚的冊子,尋到楚王府外。
幾經通報,劉常生終於見到晏水生。
劉常生上前敬禮道:“不良人武昌站站長劉常生,見過晏旅長。”
晏水生看劉常生有些眼熟。
但一時又想不起來,也懶得計較。
晏水生迴道:“是黃四的部下,找我何事?”
劉常生向晏水生遞上幾本厚厚的冊子。
說道:“武昌城內,作惡的地痞流氓、士紳權貴,還有皇親國戚,在下都已統計成冊,還請晏旅長速速派人,抓捕這些人,為我武昌人民伸張正義。”
“做得不錯,原本還打算挨個審問,現在直接擊斃抄家就行了。”
“這是我不良人份內之事,我家不良帥常誇晏水生旅長,是我華夏人民軍第一猛將,今日有幸一見,果然氣宇軒昂。”
“你事情幹得漂亮,人也會說話,改天我見到黃四,多給你美言幾句。”
劉常生這麽著急,給晏水生送來名冊。
一則是武昌城內這群蠹蟲,確實該殺。
二則是想在晏羽麵前露個臉。
雖然沒能見到晏羽,但是得見第四旅旅長也一樣。
有了晏水生的美言,今後晉升也會更快。
劉常生再敬一禮說道:“多謝晏旅長。”
晏水生看了一眼即將搭好的腳手架。
對劉常生說道:“你先走吧!我軍要攻打楚王府了。”
見晏水生與幾十個親衛,穿著甲胄,提著大砍刀。
劉常生不解問道:“楚王府內不過幾百王府親衛,晏旅長莫不是打算親自上陣。”
晏水生迴道:“軍長說過,明廷最大的蠹蟲就是朱明皇室,我親自送他們上路。”
“晏旅長,不可!”
“怎麽!你們不良人也敢過問軍事上的事?”
“晏旅長誤會了!朱明皇室可以殺,但決不能在楚王府內殺。”
“為何?”
“晏旅長應該知道,軍長有意定都武昌,但短期之內,軍長不會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的住所,放眼整個武昌城,楚王府最大最豪華,這是給軍長最好的臨時住所。”
晏水生伸手往頭盔上一拍。
對啊!
在軍長將來的家裏殺人。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而且據聞楚王府房屋就有八百間。
今後華夏人民軍、農社等部門,都會在楚王府內設置辦公場所。
現在到楚王府內大殺特殺。
別到時有啥詭異之事,大家都得怪自己。
晏水生說道:“你小子腦袋不錯,考慮全麵,別跟黃四幹了,到我華夏人民軍來,我和後勤部長周玉貴打個招唿,去華夏人民軍後勤部,謀個差事吧!”
要是說調到作戰部隊,劉常生還真有興趣。
試問哪個大好青年,抵得住策馬戰場的誘惑。
而且等立國之後,封爵之人多為馳騁疆場的將軍。
可是調到後勤部,那還不如在不良人立功來得快些。
劉常生迴道:“多謝晏旅長器重,不管在哪個部門都一樣,都是為人民服務。”
經過一天一夜的清理。
武昌城西門外,長江邊上。
密密麻麻跪著三千多人。
有老有幼,有男有女。
就在昨日,這三千多人,大多是武昌府人上人。
視普通百姓為草芥的人上人。
王維屏很幸運,幸運是被迫站在圍觀群裏。
而不像大多同僚一樣,全家跪在長江邊上。
楚王朱華奎,那肥胖的身軀,早已癱倒在地。
“殺!”
晏水生的一聲高喊。
密集燧發槍聲響起。
第一排五百餘人,倒在血泊之中。
而且都是楚王府之人。
清理屍體的軍士,也不顧還有人在血泊之中抽搐。
直接用腳一踹,將屍體踢進長江中。
瞬間!
腥紅色在滾滾長江中蔓延開
“第二排,上!”
華夏人民軍軍士,拽著一個個跪地求饒之人,往長江邊上拖去。
整個屠殺,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在武昌城內百姓,被驅趕來觀看行刑之時。
晏羽帶著家人,從武昌城東門入城,直往楚王府而去。
在丁氏與周玉花,驚歎楚王府金碧輝煌之時。
晏羽隻是感覺。
這楚王府就是大,其裝飾豪華,還不如後世的夜總會。
晏羽將楚王府後三宮,劃為自家住房後。
便去承天殿會見曹文傑與琚伯琨,商量眼下急於處理之事。
按照晏羽的要求。
承天殿門口牌匾,換成了議政堂。
大殿之內已擺放好了幾十張座椅。
隻是大殿中間高台還未撤下。
見曹文傑與琚伯琨,正在打量王座。
晏羽開口說道:“把那王座高台撤了吧!咱們今後開會,還是平起平坐的好。”
琚伯琨迴道:“職下認為不妥,這議政堂,可容納百餘人開會,若是軍長和我們平坐,很多開會之人都無法看見軍長。”
“我又不是演戲的,要別人看見幹嘛?”
“軍長坐在高台之上,既能讓大家仰慕軍長,也能讓軍長看到所有與會之人,軍長商論政事,安排差事,也可根據與會之人應對。”
晏羽迴想前世的會議,隻要參會人多,主席台位置確實更高。
晏羽便說道:“那就讓人把這高台拆矮點,隻要高個一尺就行。”
琚伯琨迴道:“九寸五分吧!九寸五分更吉利。”
嗬嗬!
九寸五分,九五之尊。
這是在勸自己稱帝嗎?
晏羽說道:“叫你們二人前來,是詢問立國之事,還有就是如何鞏固地盤。”
曹文傑迴道:“軍長!立國之事,職下建議就取名華夏國,隻是軍長今後的稱唿要改改。”
“怎麽改?”
“眼下明廷南放精銳盡失,軍長已到稱帝之機。”
“立國之事,你們擬上呈文,我得空之時再看看。”
“軍長!職下收到各旅要求,盡快派遣農社人員,接收咱們新功占的府縣,可咱們農社人員培養,更不上進度。”
“這個也是今天要討論的問題,說說你們的看法。”
曹文傑與琚伯琨,相互看了一眼,卻都未開口。
晏羽說道:“說吧!”
曹文傑說道:“若是選用一些窮童生、窮秀才,他們識字、辨事理,隻需要簡單培訓,就可上任。”
“可取,但不要局限於童生、秀才,隻要能寫會算,都可參與,另外!對於想加入農社之人,需要知根知底,最好先從咱們去年控製的州縣中選拔。”
“那是!其實咱們去年控製的州縣,不少有功名的讀書人,通過各種方式打聽過,問咱們農社何事科舉。”
“科舉就不必了,你們農社整理一套行政手冊,讓各州縣願意做官之人學習,農社招募官員,都按行政手冊出題考試,就取名考公。”
“是!職下迴去就安排考公之事,還有徐貞悅,他找過我好幾次,明裏暗裏都有出仕的想法。”
“徐貞悅?他不是對當官不感興趣嗎?”
“那是給明廷當官,沒有背景優勢,撐死也就是做到縣丞。”
“他倒是會想,算了,都快入土的人,別讓他折騰了,給考公之人定個年齡區間,需在16到35歲之間。”
“35歲?這個年齡會不會太苛刻了?曆朝曆代,很多書生四五十歲才出仕。”
“年齡太大能幹嘛?咱們農社要為人民做實事,年齡太大能幹嘛?”
一個親衛走進議政堂,打斷晏羽的對話。
“軍長!第三旅送來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