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福兮禍兮
重迴九零,我和漂亮女刑警同居 作者:風箏家的折耳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海英看著新聞,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道,
“不對,我記得當年在縣城聽說過這事兒。後來這男的挺慘,媒體上也有報道的,我幾年後好像看過有關於他的新聞,好像是死了。”
說完她就在報紙堆裏找了起來。
找了好一會兒終於找到了那張報紙,那是5年以後1995年的報紙,
報紙上的新聞有一小塊篇幅,內容是這個中獎人趙三江5年前中了大獎以後,迴家就跟老婆離婚了,他隱瞞了中獎的事情。
他的老婆在農村,周圍的人當時並不知道他中獎了。
然後他就帶著獎金跑了,要不然他的錢得分給他老婆一半。
拿著那20萬他在外麵找了情人花天酒地,結果沒到三年,錢就全敗光了,最後自殺身亡。
報紙上登了詳細的姓名地址,那時候還不講究什麽個人隱私一說。
老陳看了於海英一眼,這竟然是真的。
他很奇怪,這中大獎不都是假的嗎,怎麽會弄出個真的來呢?
於海英說道,“總不能每一期都作假,得隔幾期弄個真的出來。這樣才能更逼真些。如果每一期都是假的,最後人們都不會信了。”
老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這個趙三江中了大獎最後結局卻淒慘,讓人感覺無比惋惜。
老陳曾經看過國外的一篇文章,有一名記者采訪了上百位彩票大獎得主,結果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在三年之內就把獎金給敗光了。
這些人原本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在他們得到獎金之後,突然之間擁有了這麽多錢,他們並不懂得如何規劃,開始覺得這錢是花不完的。
於是便開始了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內心開始膨脹。
把獎金揮霍光以後他們不得不靠救濟勉強度日,這輩子再也無法振作起來。
最慘的是國外有一男子中了2億多美元大獎以後,5年時間就給揮霍光了。
最後鬧得妻離子散,幾個原本乖巧的孩子也開始吸毒酗酒,染上了種種惡習。一家五口有兩人自殺,一人進了監獄,一個大獎毀掉了一個家庭。
調查結果顯示,中大獎以後的離婚率超過了60%。最終僅有20%的人,把獎金留到了最後,靠獎金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對於普通人來說,突然間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不過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會是例外。
老陳所知道的就有這樣的例子。
曾經有一個城中村,村民們勤勞質樸村子裏的風氣很好,鄰居們相處的十分和諧,
結果突然有一天拆遷了,每一家都獲得了幾百萬的拆遷款。
之後這個村子的人們開始買豪車,賭錢,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之後有了第1對離婚的夫妻。
幾年的時間有近一半的夫妻離婚,超過6成的家庭不僅拆遷款揮霍一空,連以前的存款也都沒了。
整個村子的人,幾乎就沒有幾家是因為獲得了拆遷款,從此以後就過上幸福生活的。
更多的是兄弟姐妹,子女親屬之間因為錢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和矛盾,還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這個村子再也迴不到以前一片和諧的時候了。
對於普通人來講,中大獎那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不過福氣太大了,往往會把人其他方麵的福分給消耗掉,這是古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個人在一方麵占了太大的好處,往往會在其他方麵失去一些東西。
這種話很少有人信,但是老陳經過了這大半生,發現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
老天給了他的穿越的異能,如果他僅僅是用這種異能為自己換取財富的話,那肯定會遭到反噬的。
就像他這一次從盧桂珍那兒偷來的275萬巨款。
如果他僅僅把這錢用來自己揮霍享樂,那最終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福份太大的時候,往往在其後麵隱藏的禍端也大。
他必須把這些福份散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分享,這樣才能同時把自己的禍端也散出去。
老陳正在沉思著,於海英突然說道,
“你想不想救這家夥一命呢?”
老陳抬起頭看著於海英,不知道他說的什麽意思。
於海英說道,“你去把他的彩票買過來,這種東西是不記名的。到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你中了20萬大獎,那時候你隨便怎麽花錢也沒人會懷疑了。”
“這家夥不中大獎也就不會死了,你這也算是做了好事。”
聽到這老陳的眼睛就是一亮,“是啊,用這種辦法,那一大筆錢就可以隨便花了。”
“不過萬一我中了大獎以後,這人就該知道了我買他的那張彩票中了大獎,他肯定會來找麻煩的。“
“幹脆我直接去買同樣的號碼就得了。”
李海英說道,“最好不要冒這個險,他一個人買一組號碼能中大獎。萬一你已參與進去出現兩個大獎的話,興許那幫家夥就不會選這組號碼了。”
老陳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於海英又拿兩張報紙對照了一下,第1張報紙介紹的很詳細,
趙三江於1990年7月15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在大洲縣城的城東彩票站買了這張彩票,兩天以後開獎,中了頭等獎以後彩票站放鞭炮慶祝。
這是該縣有史以來第1位彩票得主,其實也可以說是該省有史以來第1位。
第2張報紙就是5年以後,上麵刊登了趙三江在大洲市跳樓自殺的新聞。
於海英說道,“在開獎之前,你可以拿200塊錢把彩票買下來,其實你這也等於救了他一命。”
老陳有些擔心,“萬一他不賣怎麽辦?”
於海英想了想說道,“我有主意更保險些,不過你得說服那時候的我來幫你。”
……
1990年7月15日星期日
陳大明的母親丁慧芳還在醫院繼續治療,還得要過幾天才能出院。
父親陳建國負責在醫院照看妻子,反正他也沒什麽事兒,兒子現在每天還要上學。
並且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在醫院照顧人他也不放心,所以這些天一直是陳大明一個人在家。
“不對,我記得當年在縣城聽說過這事兒。後來這男的挺慘,媒體上也有報道的,我幾年後好像看過有關於他的新聞,好像是死了。”
說完她就在報紙堆裏找了起來。
找了好一會兒終於找到了那張報紙,那是5年以後1995年的報紙,
報紙上的新聞有一小塊篇幅,內容是這個中獎人趙三江5年前中了大獎以後,迴家就跟老婆離婚了,他隱瞞了中獎的事情。
他的老婆在農村,周圍的人當時並不知道他中獎了。
然後他就帶著獎金跑了,要不然他的錢得分給他老婆一半。
拿著那20萬他在外麵找了情人花天酒地,結果沒到三年,錢就全敗光了,最後自殺身亡。
報紙上登了詳細的姓名地址,那時候還不講究什麽個人隱私一說。
老陳看了於海英一眼,這竟然是真的。
他很奇怪,這中大獎不都是假的嗎,怎麽會弄出個真的來呢?
於海英說道,“總不能每一期都作假,得隔幾期弄個真的出來。這樣才能更逼真些。如果每一期都是假的,最後人們都不會信了。”
老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這個趙三江中了大獎最後結局卻淒慘,讓人感覺無比惋惜。
老陳曾經看過國外的一篇文章,有一名記者采訪了上百位彩票大獎得主,結果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在三年之內就把獎金給敗光了。
這些人原本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在他們得到獎金之後,突然之間擁有了這麽多錢,他們並不懂得如何規劃,開始覺得這錢是花不完的。
於是便開始了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內心開始膨脹。
把獎金揮霍光以後他們不得不靠救濟勉強度日,這輩子再也無法振作起來。
最慘的是國外有一男子中了2億多美元大獎以後,5年時間就給揮霍光了。
最後鬧得妻離子散,幾個原本乖巧的孩子也開始吸毒酗酒,染上了種種惡習。一家五口有兩人自殺,一人進了監獄,一個大獎毀掉了一個家庭。
調查結果顯示,中大獎以後的離婚率超過了60%。最終僅有20%的人,把獎金留到了最後,靠獎金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對於普通人來說,突然間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不過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會是例外。
老陳所知道的就有這樣的例子。
曾經有一個城中村,村民們勤勞質樸村子裏的風氣很好,鄰居們相處的十分和諧,
結果突然有一天拆遷了,每一家都獲得了幾百萬的拆遷款。
之後這個村子的人們開始買豪車,賭錢,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之後有了第1對離婚的夫妻。
幾年的時間有近一半的夫妻離婚,超過6成的家庭不僅拆遷款揮霍一空,連以前的存款也都沒了。
整個村子的人,幾乎就沒有幾家是因為獲得了拆遷款,從此以後就過上幸福生活的。
更多的是兄弟姐妹,子女親屬之間因為錢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和矛盾,還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這個村子再也迴不到以前一片和諧的時候了。
對於普通人來講,中大獎那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不過福氣太大了,往往會把人其他方麵的福分給消耗掉,這是古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個人在一方麵占了太大的好處,往往會在其他方麵失去一些東西。
這種話很少有人信,但是老陳經過了這大半生,發現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
老天給了他的穿越的異能,如果他僅僅是用這種異能為自己換取財富的話,那肯定會遭到反噬的。
就像他這一次從盧桂珍那兒偷來的275萬巨款。
如果他僅僅把這錢用來自己揮霍享樂,那最終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福份太大的時候,往往在其後麵隱藏的禍端也大。
他必須把這些福份散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分享,這樣才能同時把自己的禍端也散出去。
老陳正在沉思著,於海英突然說道,
“你想不想救這家夥一命呢?”
老陳抬起頭看著於海英,不知道他說的什麽意思。
於海英說道,“你去把他的彩票買過來,這種東西是不記名的。到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你中了20萬大獎,那時候你隨便怎麽花錢也沒人會懷疑了。”
“這家夥不中大獎也就不會死了,你這也算是做了好事。”
聽到這老陳的眼睛就是一亮,“是啊,用這種辦法,那一大筆錢就可以隨便花了。”
“不過萬一我中了大獎以後,這人就該知道了我買他的那張彩票中了大獎,他肯定會來找麻煩的。“
“幹脆我直接去買同樣的號碼就得了。”
李海英說道,“最好不要冒這個險,他一個人買一組號碼能中大獎。萬一你已參與進去出現兩個大獎的話,興許那幫家夥就不會選這組號碼了。”
老陳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於海英又拿兩張報紙對照了一下,第1張報紙介紹的很詳細,
趙三江於1990年7月15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在大洲縣城的城東彩票站買了這張彩票,兩天以後開獎,中了頭等獎以後彩票站放鞭炮慶祝。
這是該縣有史以來第1位彩票得主,其實也可以說是該省有史以來第1位。
第2張報紙就是5年以後,上麵刊登了趙三江在大洲市跳樓自殺的新聞。
於海英說道,“在開獎之前,你可以拿200塊錢把彩票買下來,其實你這也等於救了他一命。”
老陳有些擔心,“萬一他不賣怎麽辦?”
於海英想了想說道,“我有主意更保險些,不過你得說服那時候的我來幫你。”
……
1990年7月15日星期日
陳大明的母親丁慧芳還在醫院繼續治療,還得要過幾天才能出院。
父親陳建國負責在醫院照看妻子,反正他也沒什麽事兒,兒子現在每天還要上學。
並且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在醫院照顧人他也不放心,所以這些天一直是陳大明一個人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