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另一起案件
重迴九零,我和漂亮女刑警同居 作者:風箏家的折耳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陳和趙曉巧兩個人對生活都很容易滿足。
他們都覺得自己的人生能夠到現在這個地步就可以了,沒必要再奢求太多。
200萬就足夠讓他的家庭幸福,剩下的無論再有多少錢那隻是錦上添花,沒有太大意義了。
趙曉巧突然問道,
“買了房子以後,咱們是不是考慮要個二胎呢?”
這話雖然老陳以前也聽過,但還是讓他嚇了一跳。看樣子老婆一直都想再生個孩子,以前隻是因為經濟不允許而已。
老陳有些擔心的說道,“你現在都快50了,屬於超齡產婦呢。”
趙曉巧咬了他一口說道,“我才48,不要給我說的那麽老,你沒看有的60歲還有能生的嗎?”
“主要現在也有條件了,家裏多一口人,你覺得不好嗎?女兒也能有個伴兒。”
“要不然等將來咱倆都不在了,她一個人在這世上孤零零的,連個親戚都沒了。”
老陳說道,“相差個三五歲還行,這要是再生一個的話跟女兒相差20歲了。那不是給女兒找個伴兒,是給她找個負擔。”
“20年以後咱倆70了,撫養孩子的擔子不都落到女兒身上了?”
趙曉巧想了一會兒說道,“我們留下這麽多錢給女兒,她應該不會負擔太重的。”
老陳說道,“有的兄弟姐妹最後鬧得跟仇人似的,有了還不如沒有。”
趙曉巧不同意這種說法,“你說的這話就不對了,那些兄弟姐妹關係不好的,往往都是父母教育出了問題。”
“咱倆都沒兄弟姐妹,就你說,你想不想現在有一個呢?”
“現在很多做父母的,要麽偏心,要麽就兩個孩子一起溺愛。我親眼看到過兩個孩子在那打架,父母就在那瞅著也不管,還在那笑。”
“咱們那時候哪有這樣的父母啊,一個蘋果讓兩個孩子平均分,從小就讓孩子學會互相謙讓。”
“我們身邊有兄弟姐妹的那些人,個個相處的都好,除了父母就是兄弟姐妹最近了。”
老陳對於這件事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看到趙曉巧這麽堅持,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他隻能應付說道,“那就順其自然吧,能有的話咱們就留著,沒有也不強求好不好?”
趙曉巧一聽到這兒來了精神,“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去做一個吧。”
老陳嚇了一跳,“昨晚才那啥的,你真當我是牲口啊?”
趙曉巧笑著捶打著老陳,“你這個老東西,今天不交完功課別想跑。你不是剛剛還抱怨我上中學的時候不理你嗎?現在就給你補償。”
電話響了兩次,老陳想要接的時候,都被趙曉巧把電話搶過來扔到了一邊。
她知道老陳不會有什麽急事兒的,頂多是圖書館那點事兒。
既然都有1,000萬了,幹嘛還幹那隻有1000多塊錢的工資的工作呢。
終於交完了作業,老陳如釋重負。
他發現人生沒有完美的,在1990年的他精力無比充沛旺盛,卻無處釋放,那時候的趙曉巧連手都不讓他拉。
而現在的媳婦兒熱情倒是夠了,但是他的體力卻又跟不上了。
如果能夠調換一下就好了。
男人最有精神頭的時候就是十六,七歲到二十五,六歲這10年,但往往這個年齡的男人大多都單身,沒錢沒女朋友。
而女人需求最旺盛的卻是30多歲以後,而這個年齡的男人又往往都力不從心。
這就像那些有錢的人沒胃口吃東西,而胃口好的人卻又沒錢一樣。
到了圖書館,於海英果然已經等得十分著急了。
“一大早上在幹什麽呢?打電話你也不接。”
老陳解釋道,“昨晚睡晚了,有點睡過頭了。”
於海英遞過來一個文件袋說道,
“趕快把它記下來,這裏麵的內容很重要。”
“一定把裏邊所寫的一字不落的傳達給90年的我,隻要把這些信息傳過去,我就能輕鬆的進入刑警隊了。”
陳大明拿過來一看,裏麵是一個人的檔案資料,一份案件記錄的複印件。還有手寫的密密麻麻的兩張紙,這紙已經很陳舊了。
“這是什麽?”
於海英說道,“之前你告訴我那些信息,我迴去跟那些刑警隊員說了,但是沒什麽用。”
“雖然那些信息當時把他們驚訝得夠嗆,但是他們還是不信我說的馬大個就是真兇。”
“在當時李建飛給了我另外一起案件的資料,告訴我隻要把這起案子破了,抓到兇手,他就讓我進入刑警隊。”
“這起案子是發生在1982年,受害人是一名年輕女性李曉梅,在結婚前一夜被殺死在自家附近。”
“她的未婚夫周廣海,當時正在新房裏籌辦婚事,現場有很多目擊證人都能證明他一晚上都沒有離開,所以排除了嫌疑。
“李曉梅生前沒有什麽仇家,她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據受害人父母講,因為第2天就要結婚了,那天晚上他們睡得比較晚。”
“半夜12點才睡,他們親眼看見女兒去睡覺的。然而第2天他們一早起來讓女兒準備的時候,卻發現屋裏沒人了。”
“迎親隊伍來了,新郎騎著自行車來接卻沒找到人,大家都很擔心。”
“當時人們在猜測各種原因,有的說李曉梅不願意嫁給現在的丈夫和別人私奔了。”
“幾天以後在李曉梅家房後的一個下水井裏發現了她的屍體。”
“當時警方把李曉梅所認識的所有的男性都抓去審了個遍。”
“特別是以前跟她有過戀愛關係的,卻一點線索也沒有,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驗屍結果顯示李曉梅是被人掐死的,並且生前曾被強奸。”
“這起案件在當時成為了一起懸案,警方調查走訪了數百人,也沒有找到線索。”
“女子體內發現了罪犯留下的精液,在當時樣本得以保存,但是在那個時候 dna技術還沒有引入到國內的刑事案件的偵破當中。”
他們都覺得自己的人生能夠到現在這個地步就可以了,沒必要再奢求太多。
200萬就足夠讓他的家庭幸福,剩下的無論再有多少錢那隻是錦上添花,沒有太大意義了。
趙曉巧突然問道,
“買了房子以後,咱們是不是考慮要個二胎呢?”
這話雖然老陳以前也聽過,但還是讓他嚇了一跳。看樣子老婆一直都想再生個孩子,以前隻是因為經濟不允許而已。
老陳有些擔心的說道,“你現在都快50了,屬於超齡產婦呢。”
趙曉巧咬了他一口說道,“我才48,不要給我說的那麽老,你沒看有的60歲還有能生的嗎?”
“主要現在也有條件了,家裏多一口人,你覺得不好嗎?女兒也能有個伴兒。”
“要不然等將來咱倆都不在了,她一個人在這世上孤零零的,連個親戚都沒了。”
老陳說道,“相差個三五歲還行,這要是再生一個的話跟女兒相差20歲了。那不是給女兒找個伴兒,是給她找個負擔。”
“20年以後咱倆70了,撫養孩子的擔子不都落到女兒身上了?”
趙曉巧想了一會兒說道,“我們留下這麽多錢給女兒,她應該不會負擔太重的。”
老陳說道,“有的兄弟姐妹最後鬧得跟仇人似的,有了還不如沒有。”
趙曉巧不同意這種說法,“你說的這話就不對了,那些兄弟姐妹關係不好的,往往都是父母教育出了問題。”
“咱倆都沒兄弟姐妹,就你說,你想不想現在有一個呢?”
“現在很多做父母的,要麽偏心,要麽就兩個孩子一起溺愛。我親眼看到過兩個孩子在那打架,父母就在那瞅著也不管,還在那笑。”
“咱們那時候哪有這樣的父母啊,一個蘋果讓兩個孩子平均分,從小就讓孩子學會互相謙讓。”
“我們身邊有兄弟姐妹的那些人,個個相處的都好,除了父母就是兄弟姐妹最近了。”
老陳對於這件事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看到趙曉巧這麽堅持,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他隻能應付說道,“那就順其自然吧,能有的話咱們就留著,沒有也不強求好不好?”
趙曉巧一聽到這兒來了精神,“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去做一個吧。”
老陳嚇了一跳,“昨晚才那啥的,你真當我是牲口啊?”
趙曉巧笑著捶打著老陳,“你這個老東西,今天不交完功課別想跑。你不是剛剛還抱怨我上中學的時候不理你嗎?現在就給你補償。”
電話響了兩次,老陳想要接的時候,都被趙曉巧把電話搶過來扔到了一邊。
她知道老陳不會有什麽急事兒的,頂多是圖書館那點事兒。
既然都有1,000萬了,幹嘛還幹那隻有1000多塊錢的工資的工作呢。
終於交完了作業,老陳如釋重負。
他發現人生沒有完美的,在1990年的他精力無比充沛旺盛,卻無處釋放,那時候的趙曉巧連手都不讓他拉。
而現在的媳婦兒熱情倒是夠了,但是他的體力卻又跟不上了。
如果能夠調換一下就好了。
男人最有精神頭的時候就是十六,七歲到二十五,六歲這10年,但往往這個年齡的男人大多都單身,沒錢沒女朋友。
而女人需求最旺盛的卻是30多歲以後,而這個年齡的男人又往往都力不從心。
這就像那些有錢的人沒胃口吃東西,而胃口好的人卻又沒錢一樣。
到了圖書館,於海英果然已經等得十分著急了。
“一大早上在幹什麽呢?打電話你也不接。”
老陳解釋道,“昨晚睡晚了,有點睡過頭了。”
於海英遞過來一個文件袋說道,
“趕快把它記下來,這裏麵的內容很重要。”
“一定把裏邊所寫的一字不落的傳達給90年的我,隻要把這些信息傳過去,我就能輕鬆的進入刑警隊了。”
陳大明拿過來一看,裏麵是一個人的檔案資料,一份案件記錄的複印件。還有手寫的密密麻麻的兩張紙,這紙已經很陳舊了。
“這是什麽?”
於海英說道,“之前你告訴我那些信息,我迴去跟那些刑警隊員說了,但是沒什麽用。”
“雖然那些信息當時把他們驚訝得夠嗆,但是他們還是不信我說的馬大個就是真兇。”
“在當時李建飛給了我另外一起案件的資料,告訴我隻要把這起案子破了,抓到兇手,他就讓我進入刑警隊。”
“這起案子是發生在1982年,受害人是一名年輕女性李曉梅,在結婚前一夜被殺死在自家附近。”
“她的未婚夫周廣海,當時正在新房裏籌辦婚事,現場有很多目擊證人都能證明他一晚上都沒有離開,所以排除了嫌疑。
“李曉梅生前沒有什麽仇家,她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據受害人父母講,因為第2天就要結婚了,那天晚上他們睡得比較晚。”
“半夜12點才睡,他們親眼看見女兒去睡覺的。然而第2天他們一早起來讓女兒準備的時候,卻發現屋裏沒人了。”
“迎親隊伍來了,新郎騎著自行車來接卻沒找到人,大家都很擔心。”
“當時人們在猜測各種原因,有的說李曉梅不願意嫁給現在的丈夫和別人私奔了。”
“幾天以後在李曉梅家房後的一個下水井裏發現了她的屍體。”
“當時警方把李曉梅所認識的所有的男性都抓去審了個遍。”
“特別是以前跟她有過戀愛關係的,卻一點線索也沒有,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驗屍結果顯示李曉梅是被人掐死的,並且生前曾被強奸。”
“這起案件在當時成為了一起懸案,警方調查走訪了數百人,也沒有找到線索。”
“女子體內發現了罪犯留下的精液,在當時樣本得以保存,但是在那個時候 dna技術還沒有引入到國內的刑事案件的偵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