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審訊手段
重迴九零,我和漂亮女刑警同居 作者:風箏家的折耳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辦公室的其他女人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以前即便是省裏領導來視察的時候,這個刑警隊長也沒露過一次笑臉的,見到局長的時候更是經常板著臉,甚至敢跟局長對著幹。
人們在局裏幾乎就沒見過李建飛笑過。
於海英也被這前後反差的態度,造的有點發愣。
李建飛繼續說道,
“小於同誌,你真是為我們立了大功了。”
“嫌疑人全都交代了,簡直是神了。他說他要炸的那幾個地方是昨晚剛確定好的,壓根就沒跟任何人提過,你是怎麽蒙到的呢?”
於海英一撇嘴說道,“李隊長,這怎麽能叫蒙呢?”
“這起案子算是我贈送的,要不然我怕我說了你不信,現在我就告訴你,你給我的那起懸案的兇手是誰。”
李建飛急忙說道,“你以後叫我李哥就行了,在局裏你就是我妹妹了,誰要敢欺負你就找我。”
“為了表示感謝,我中午請你吃飯,咱們去我辦公室裏談吧。”
李建飛現在很清楚,眼前這個於海英就是個寶貝。
如果真的能幫他把這些案子破了,那就相當於救了他命了。
他對於升官並沒什麽興趣,但是這麽多命案都破不了,被受害人家屬,被老百姓罵無能是讓他最難受的。
辦公室裏的那些女人們驚得半晌都說不出話來,難道這小閨女真的幫忙破了大案了?
李建飛問於海英,“中午想上哪吃?我請客。”
於海英說道,“吃飯不急,先去談案子吧,那麽多案子積壓了這麽久了。”
這句話正合李建飛心意,“這樣也好,那就先談案子。“
中午張小強去食堂幫大家打的飯。
這時候一群刑警隊員圍在於海英身邊,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聊著案子。
這時候這些隊員們再看著於海英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樣了,那簡直是充滿了崇拜的神情。
特別是李建飛,除了以前的老隊長,他對任何人都沒這麽恭維過。
他給於海英倒上茶水,兩手端過來說道,“海英妹子,之前是有些誤會,在這裏我跟你道歉。”
於海英拿出紙寫上了一個名字,遞給李建飛說道,
“當年殺害新娘子的兇手就是這個人,他叫楊衛國,這是他身份證號碼,還有他現在的家庭住址。”
“人就是他殺的,已經過去了8年,證據現在是沒辦法找到的。”
“但是當初他在受害者身上留有精液,你們隻要從他身上提取出來進行比對,就能確定他是兇手了。”
有這些就足夠了。
李建飛看著這張紙條,姓名住址都寫在上麵清清楚楚。
他把飯盒飯往桌子上一放,“過來兩個人跟我抓人去。”
他連飯也顧不上吃就走了。
於海英倒是很想跟著一起去抓捕現場,但是被拒絕了,張小強說道,
“這種事還是讓男人去幹吧。”
李建飛一板臉說道,“這話說的,我們的海英同誌那是巾幗英雄,可比我們這些男人強多了。”
隨後他又對於海英一笑說道,“這些粗活,我們這些男人來做就行了,你是好鋼得用在刀刃上。”
這些刑警隊員們也麵麵相覷,自己的隊長什麽時候學會拍馬屁了。
這個楊衛國是一個無業遊民,平時的時候就是蹬個三輪車拉點零活。今年已經30歲了,娶個媳婦兒嫌他不務正業又離婚了,現在一個人住在父母家。
此時李建飛對於於海英的話,基本上已經確認無疑了。從之前給他們算命到這一次準確的把爆炸案給破了,那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這一次破獲的爆炸案,局長已經上報了,保守估計他也能立個三等功。
他們先來到楊衛國家裏,結果撲了個空。
楊衛國的父母說他蹬三輪出去拉活去了,麵對這麽多警察他父母一臉錯愕。
李建飛說道,“老人家您放心,我們找他是想了解一些情況,楊衛國平時都在哪兒等活兒?”
聽警察這麽說,兩個老人才放了心,他們跟警察說了兒子平時拉活的地方。
他們對自家兒子很了解,雖然不務正業好吃懶做,但是他絕對不會幹違法的事兒的。
楊衛國等了一上午才等到一份活,給人拉貨來迴要半個小時,講好的價格三塊錢,他還要負責給搬。
他嘴裏叼著一根羚羊煙,費力地蹬著三輪車。心裏琢磨著有了這三塊錢,下午幹脆去錄像廳混一下午得了。
就在這時,突然之間一輛警車停在了他的三輪車前麵。他急忙踩刹車,差點就撞上去。
從警車上下來幾名便衣,衝上前就將他一把摁倒在地。
楊衛國嚇得大叫,“你們找錯人了吧,我叫楊衛國,我沒幹違法事兒。”
“閉嘴,抓的就是你。”
90年代的刑偵手段非常有限,比對指紋的時候都是全靠人工肉眼識別。
很多案子如果沒有目擊證人或確鑿的證據,兇手自己若不招供的話就很難破獲。
所以刑訊逼供成了當時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警察破案的一個重要手段。
那時候能當刑警的人,那都是出類拔萃並且心狠手辣的,但凡心慈手軟的的都幹不了這工作。
李建飛最開始進入警局的時候,也很抵觸這種審訊方式。
直到後來他親眼看到,在刑訊逼供下,被打的痛哭流涕看著無比可憐的犯罪嫌疑人,最後卻是多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的元兇。
幾乎每一個被抓進來的人都會露出一副可憐無辜的麵孔,但是最後往往又是這些看著可憐的人,犯下了一樁樁慘無人性的血案。
這時他才慢慢的適應了這種方式。
那時候的辦案手段基本上就是找到嫌疑人,加上刑訊逼供。
在那個年代隻要被懷疑犯罪的人,被抓進去都逃不過挨打。
初次犯罪的人基本上90%都熬不過去的。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被冤枉的,警察也能夠識別出這些人。被打的再狠,即便是胡說八道什麽都承認了。
隻要說不出跟案件確切相關的細節也是無法定罪的。
以前即便是省裏領導來視察的時候,這個刑警隊長也沒露過一次笑臉的,見到局長的時候更是經常板著臉,甚至敢跟局長對著幹。
人們在局裏幾乎就沒見過李建飛笑過。
於海英也被這前後反差的態度,造的有點發愣。
李建飛繼續說道,
“小於同誌,你真是為我們立了大功了。”
“嫌疑人全都交代了,簡直是神了。他說他要炸的那幾個地方是昨晚剛確定好的,壓根就沒跟任何人提過,你是怎麽蒙到的呢?”
於海英一撇嘴說道,“李隊長,這怎麽能叫蒙呢?”
“這起案子算是我贈送的,要不然我怕我說了你不信,現在我就告訴你,你給我的那起懸案的兇手是誰。”
李建飛急忙說道,“你以後叫我李哥就行了,在局裏你就是我妹妹了,誰要敢欺負你就找我。”
“為了表示感謝,我中午請你吃飯,咱們去我辦公室裏談吧。”
李建飛現在很清楚,眼前這個於海英就是個寶貝。
如果真的能幫他把這些案子破了,那就相當於救了他命了。
他對於升官並沒什麽興趣,但是這麽多命案都破不了,被受害人家屬,被老百姓罵無能是讓他最難受的。
辦公室裏的那些女人們驚得半晌都說不出話來,難道這小閨女真的幫忙破了大案了?
李建飛問於海英,“中午想上哪吃?我請客。”
於海英說道,“吃飯不急,先去談案子吧,那麽多案子積壓了這麽久了。”
這句話正合李建飛心意,“這樣也好,那就先談案子。“
中午張小強去食堂幫大家打的飯。
這時候一群刑警隊員圍在於海英身邊,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聊著案子。
這時候這些隊員們再看著於海英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樣了,那簡直是充滿了崇拜的神情。
特別是李建飛,除了以前的老隊長,他對任何人都沒這麽恭維過。
他給於海英倒上茶水,兩手端過來說道,“海英妹子,之前是有些誤會,在這裏我跟你道歉。”
於海英拿出紙寫上了一個名字,遞給李建飛說道,
“當年殺害新娘子的兇手就是這個人,他叫楊衛國,這是他身份證號碼,還有他現在的家庭住址。”
“人就是他殺的,已經過去了8年,證據現在是沒辦法找到的。”
“但是當初他在受害者身上留有精液,你們隻要從他身上提取出來進行比對,就能確定他是兇手了。”
有這些就足夠了。
李建飛看著這張紙條,姓名住址都寫在上麵清清楚楚。
他把飯盒飯往桌子上一放,“過來兩個人跟我抓人去。”
他連飯也顧不上吃就走了。
於海英倒是很想跟著一起去抓捕現場,但是被拒絕了,張小強說道,
“這種事還是讓男人去幹吧。”
李建飛一板臉說道,“這話說的,我們的海英同誌那是巾幗英雄,可比我們這些男人強多了。”
隨後他又對於海英一笑說道,“這些粗活,我們這些男人來做就行了,你是好鋼得用在刀刃上。”
這些刑警隊員們也麵麵相覷,自己的隊長什麽時候學會拍馬屁了。
這個楊衛國是一個無業遊民,平時的時候就是蹬個三輪車拉點零活。今年已經30歲了,娶個媳婦兒嫌他不務正業又離婚了,現在一個人住在父母家。
此時李建飛對於於海英的話,基本上已經確認無疑了。從之前給他們算命到這一次準確的把爆炸案給破了,那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這一次破獲的爆炸案,局長已經上報了,保守估計他也能立個三等功。
他們先來到楊衛國家裏,結果撲了個空。
楊衛國的父母說他蹬三輪出去拉活去了,麵對這麽多警察他父母一臉錯愕。
李建飛說道,“老人家您放心,我們找他是想了解一些情況,楊衛國平時都在哪兒等活兒?”
聽警察這麽說,兩個老人才放了心,他們跟警察說了兒子平時拉活的地方。
他們對自家兒子很了解,雖然不務正業好吃懶做,但是他絕對不會幹違法的事兒的。
楊衛國等了一上午才等到一份活,給人拉貨來迴要半個小時,講好的價格三塊錢,他還要負責給搬。
他嘴裏叼著一根羚羊煙,費力地蹬著三輪車。心裏琢磨著有了這三塊錢,下午幹脆去錄像廳混一下午得了。
就在這時,突然之間一輛警車停在了他的三輪車前麵。他急忙踩刹車,差點就撞上去。
從警車上下來幾名便衣,衝上前就將他一把摁倒在地。
楊衛國嚇得大叫,“你們找錯人了吧,我叫楊衛國,我沒幹違法事兒。”
“閉嘴,抓的就是你。”
90年代的刑偵手段非常有限,比對指紋的時候都是全靠人工肉眼識別。
很多案子如果沒有目擊證人或確鑿的證據,兇手自己若不招供的話就很難破獲。
所以刑訊逼供成了當時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警察破案的一個重要手段。
那時候能當刑警的人,那都是出類拔萃並且心狠手辣的,但凡心慈手軟的的都幹不了這工作。
李建飛最開始進入警局的時候,也很抵觸這種審訊方式。
直到後來他親眼看到,在刑訊逼供下,被打的痛哭流涕看著無比可憐的犯罪嫌疑人,最後卻是多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的元兇。
幾乎每一個被抓進來的人都會露出一副可憐無辜的麵孔,但是最後往往又是這些看著可憐的人,犯下了一樁樁慘無人性的血案。
這時他才慢慢的適應了這種方式。
那時候的辦案手段基本上就是找到嫌疑人,加上刑訊逼供。
在那個年代隻要被懷疑犯罪的人,被抓進去都逃不過挨打。
初次犯罪的人基本上90%都熬不過去的。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被冤枉的,警察也能夠識別出這些人。被打的再狠,即便是胡說八道什麽都承認了。
隻要說不出跟案件確切相關的細節也是無法定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