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清僧
長清僧轉世奇談在長清的深山之中,有一座古寺,寺裏住著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僧。老僧年逾七十,卻依舊精神矍鑠,身體健朗。平日裏,他誦經參禪,廣施善行,深受寺中弟子和周邊百姓的敬重。一日,老僧在寺中踱步,突然毫無征兆地一頭栽倒在地,再也沒能爬起來。寺僧們驚慌失措,趕忙奔過去施救,然而,老僧已然圓寂,溘然長逝。奇妙的是,老僧自己卻渾然不知已經死去。他的靈魂悠悠飄蕩,一路飄向了河南地界。彼時,河南有一位名門望族的公子,正率領著十多個騎馬的隨從,架著鷹犬,興致勃勃地獵兔。誰料,公子的坐騎突然受驚狂奔,公子躲避不及,墜馬身亡。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老僧的靈魂恰好飄至,與公子的軀體瞬間融合。片刻之後,公子緩緩蘇醒過來。隨從們圍攏過來,焦急地詢問情況。公子緩緩睜開雙眼,茫然道:“我怎麽會在這裏!” 眾人滿心疑惑,卻也隻能先將他攙扶迴家。剛一踏入家門,一群濃妝豔抹的女子便紛紛圍上來噓寒問暖。公子大驚失色,喊道:“我是僧人,怎麽會到了這裏!” 家人們都以為他是摔糊塗說胡話,紛紛拉著他的耳朵,試圖讓他清醒過來。公子卻不再多做解釋,隻是緊閉雙眼,不再言語。此後,家人給他粗茶淡飯,他便欣然吃下;若是擺上酒肉,他則堅決拒絕。夜晚,他獨自睡在房中,拒絕妻妾的侍奉。幾天過後,公子忽然想要出門走走。家人們見狀,都十分欣喜。公子剛一出門,稍稍定下神來,便有一群仆人簇擁而上,拿著賬本、穀冊,紛紛請他過問家中事務。公子隻推脫說自己身體不適、疲倦不堪,將所有事務一概謝絕。他唯獨問道:“你們可知道山東長清縣?” 眾人皆答:“知道。” 公子又說:“我心中煩悶無聊,想去那裏遊玩一番,你們速速為我準備行裝。” 眾人紛紛勸阻,說他剛剛大病初愈,不宜遠行。公子卻不為所動,第二天便毅然出發了。公子抵達長清後,看著眼前的風物景致,竟覺得無比熟悉,仿佛昨日才剛剛見過。他無需問路,徑直來到了那座古寺。寺中的幾個弟子見有貴客前來,趕忙恭敬地伏地拜見。公子問道:“你們的老僧師父去了何處?” 弟子們迴答:“我們的師父前些日子已經去世了。” 公子又問老僧的墓地所在,眾人便帶著他前往。隻見一座三尺高的孤墳,墳上的荒草還未完全覆蓋。眾僧都不明白這位公子為何對老僧之事如此關切。公子拜祭完後,便要騎馬返迴。臨行前,他叮囑道:“你們的師父是嚴守戒律、德行高尚的僧人,他所留下的遺物,你們一定要好好守護,切莫損壞。” 眾僧連連稱是。公子迴到家中後,便心如止水,整日枯坐,對家中事務一概不理。幾個月後,他悄然離家,徑直迴到了那座舊寺,對弟子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師父。” 弟子們都以為他在胡言亂語,相視一笑。於是,公子詳細講述了自己靈魂轉世的緣由,又說起自己前世的種種經曆,與老僧的生平事跡一一吻合。眾僧這才相信,將他安置在老僧曾經的榻上,像往常侍奉老僧一樣侍奉他。此後,公子的家人多次派車馬前來懇請他迴去,他卻絲毫不予理會。又過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前來,帶來了許多財物饋贈,公子拒絕了金銀綢緞,隻收下了一件布袍。有朋友來到公子的家鄉,特意前去拜訪他。隻見他沉默寡言,為人誠懇篤實,明明才三十歲的年紀,卻能娓娓道來八十多年的往事。異史氏說:“人死後靈魂便會消散,而這老僧的靈魂能飄蕩千裏而不散,是因為他心性堅定。對於老僧的轉世重生,我並不感到驚奇,反而驚歎於他身處繁華奢靡之地,卻能決然與人斷絕,遁入空門。倘若換作他人,眼睛一眨,便被那奢靡的生活迷了心智,隻怕是求死都不得,更何況是身為僧人的他呢!”
2.蛇人
蛇人與蛇的奇緣在東郡,有個以耍蛇為生的人,人們都叫他蛇人。蛇人養了兩條極為溫順的蛇,通體青色,大的那條喚作大青,小的則叫二青。二青的額頭有一抹鮮豔的紅點,性情格外機靈馴服,無論是盤旋舞動,還是做出各種動作,都能完美契合蛇人的心意,蛇人對它的喜愛遠超其他蛇類。一年後,大青不幸死去,蛇人悲痛萬分,一直想找條蛇來替代大青,可總沒合適的時機。一晚,蛇人借宿在一座山寺。次日清晨,他打開裝蛇的竹箱,竟發現二青也不見了蹤影。蛇人頓時如遭雷擊,滿心的悵惘與悔恨,仿佛天都塌了下來。他在山林間四處搜尋,大聲唿喊,可始終不見二青的影子。其實,蛇人平日裏每次到了草木豐茂的地方,都會把二青放出去,讓它自在玩耍,二青也總會乖乖迴來。所以,蛇人心裏還存著一絲希望,盼著二青能像往常一樣自己歸來。他在原地苦苦等候,可直到太陽高懸,也沒等到二青,最終隻能絕望地踏上旅程。剛走出幾步,蛇人聽到身旁的柴草叢中傳來一陣窸窣聲響。他停下腳步,驚愕地望去,隻見二青正歡快地遊了過來。蛇人欣喜若狂,那喜悅之情猶如找到了稀世珍寶。他趕忙在路邊放下擔子,二青也隨即停住。這時,蛇人發現二青身後還跟著一條小蛇。他輕輕撫摸著二青,說道:“我還以為你跑了呢,這小家夥是你帶來的嗎?” 蛇人拿出食物喂它們,小蛇雖沒離開,卻畏畏縮縮不敢吃。二青見狀,便用嘴含著食物喂給小蛇,那模樣就像熱情好客的主人在禮讓客人。在二青的鼓勵下,小蛇才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吃完後,兩條蛇一同鑽進了竹箱。此後,蛇人悉心訓練小蛇,教它各種盤旋曲折的動作,小蛇一學就會,和二青表現得毫無差別,蛇人便給它取名小青。靠著二青和小青的精彩表演,蛇人四處賣藝,收獲了不少錢財。一般來說,耍蛇人用的蛇,長度大多控製在二尺左右,太長太重就不好操控,得及時更換。但因為二青特別溫順聽話,蛇人一直舍不得換掉它。又過了兩三年,二青長到了三尺多長,一躺下就能把竹箱塞得滿滿當當。無奈之下,蛇人決定放它迴歸山林。一天,蛇人來到淄邑的東山,給二青喂了一頓豐盛的美餐,滿懷不舍地祝福它,然後放它離開。二青剛走不久,又遊了迴來,在竹箱外蜿蜒徘徊。蛇人揮揮手,勸道:“走吧!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你去深山老林裏,以後定能成為威風凜凜的神龍,竹箱哪能長久困住你呢?” 二青這才緩緩離去,蛇人站在原地,久久目送它的背影。可沒過多久,二青又折返迴來,怎麽趕都不走,還用腦袋不停地撞竹箱。這時,竹箱裏的小青也跟著震動起來。蛇人恍然大悟,心想:“它莫不是想和小青告別?” 於是打開竹箱,小青立刻鑽了出來。兩條蛇頭靠著頭,相互吐著信子,像是在訴說著離別的話語。之後,它們一同慢悠悠地離開了。蛇人原以為小青不會再迴來了,可沒想到,不一會兒,小青就獨自迴來了,徑直鑽進竹箱裏躺下。從那以後,蛇人四處尋覓新的蛇,卻始終沒找到像小青這般出色的。而小青也漸漸長大,不再適合表演了。後來,蛇人雖又尋得一條還算溫順的蛇,但終究比不上小青。此時的小青,已經長得像小孩的手臂那般粗壯了。在這之前,二青在山中時,常有樵夫看到它。又過了幾年,二青長到了數尺長,身體像碗口一樣粗,開始出沒傷人。路過的行人都心有餘悸,彼此告誡,不敢再走那條路。一天,蛇人恰好經過這片區域。突然,一條大蛇如疾風般從草叢中躥出,蛇人嚇得魂飛魄散,撒腿就跑。大蛇在後麵緊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了。蛇人驚恐地迴頭一看,隻見蛇頭上那熟悉的紅點,這才猛地想起,眼前的大蛇竟是二青。他趕忙放下擔子,大聲唿喊:“二青,二青!” 大蛇瞬間停住,高高昂起頭,凝視了蛇人許久。隨後,它像過去一樣,歡快地繞著蛇人舞動起來,從它的動作裏,蛇人能感覺到它並無惡意。隻是二青如今身軀太過龐大,繞得蛇人有些吃不消,直接被撞倒在地。蛇人趕忙一邊唿喊,一邊祈禱,二青這才鬆開他。接著,二青又用頭去撞蛇人的竹箱,蛇人明白它的意思,打開箱子放出了小青。兩條蛇一見麵,便親昵地纏在一起,像麥芽糖一樣難解難分,許久才分開。蛇人對著小青說道:“我早就想和你分別了,如今你有夥伴了。” 又轉頭對二青說:“是你帶它來的,就再帶它走吧。我再叮囑一句:深山裏不缺吃的喝的,你們可別再驚擾行人,免得遭受上天的懲罰。” 兩條蛇聽後,都垂下頭,像是聽懂了蛇人的話。隨後,它們迅速起身,二青在前,小青在後,所經之處,兩旁的林木紛紛向兩邊倒伏。蛇人站在原地,久久佇立,一直望著它們離去的方向,直到看不見了才轉身離開。從那以後,行人又能像往常一樣安全地經過那片山林,隻是誰也不知道二青和小青去了哪裏。異史氏說:“蛇,不過是一種看似愚笨的動物,卻能對故人如此眷戀不舍,而且還能聽從勸告,及時改正。反觀那些自認為高貴的人,有的辜負多年的友情,有的背叛世代受恩的主人,甚至還落井下石;還有的對別人的善意勸告,不但不聽,反而惱羞成怒,視人為仇敵。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比蛇還不如嗎?”
3.斫蟒
幽穀救兄在寧靜的胡田村,生活著胡家兄弟倆。他們每日以進山采樵為生,日子雖平淡,卻也安穩。這一日,兄弟二人如往常一樣,背著工具,踏入那片熟悉又神秘的山林。他們越走越深,不知不覺便進入了一處幽靜的山穀。山穀中靜謐得有些詭異,四周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陽光隻能透過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兄弟倆小心翼翼地前行,尋找著合適的柴薪。突然,走在前麵的哥哥,隻覺一股強大的力量猛地將他拽住。他驚恐地低頭一看,竟是一條粗壯的巨蟒,正張著血盆大口,將他的下半身緩緩吞入腹中。弟弟跟在後麵,原本正專注於周圍的樹木,聽到哥哥的慘叫,瞬間抬起頭。眼前的景象讓他嚇得呆立當場,心中的恐懼如潮水般湧來,第一反應便是轉身逃跑。可就在那一瞬間,他看到哥哥痛苦掙紮的模樣,想到平日裏兄弟倆相互扶持的點點滴滴,心中的勇氣被瞬間點燃。弟弟來不及多想,緊緊握住手中的樵斧,毫不猶豫地衝向巨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著蟒首狠狠砍去。巨蟒吃痛,身體劇烈扭動起來,但它並沒有鬆口,反而繼續用力吞咽著哥哥。弟弟心急如焚,看著哥哥的身體一點點被吞入蟒腹,而此時哥哥的頭雖已被吞沒,但肩膀處卻因蟒身的阻礙暫時無法繼續下去。弟弟深知情況危急,已無其他辦法。他雙眼通紅,雙手死死抓住哥哥的雙腳,咬緊牙關,使出渾身解數與巨蟒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他的手臂因用力過度而顫抖,汗水如雨般落下,打濕了衣衫。但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哥哥救出來。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弟弟的堅持和勇氣起了作用,又或許是巨蟒也被這股力量所震撼,終於,它鬆開了嘴,帶著傷痛緩緩離去。弟弟顧不上休息,趕忙查看哥哥的情況。此時的哥哥,鼻耳都已被蟒蛇消化,氣息微弱,奄奄一息。弟弟強忍著淚水,將哥哥背在肩上,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家走去。一路上,他體力不支,中途休息了十多次,才終於迴到家中。家人趕忙找來郎中,經過郎中的診斷和悉心醫治,哥哥在床上躺了半年,才慢慢康複。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如今的哥哥,麵目全是可怕的瘢痕,原本的鼻耳之處,如今隻剩下兩個空洞。這件事在村裏傳開後,大家都對弟弟的勇敢和兄弟間的深厚情誼讚歎不已。有人說,那條巨蟒最後沒有繼續傷人,是被弟弟的德義所感化。或許,在這世間,真情和勇氣真的有著超乎想象的力量。
長清僧轉世奇談在長清的深山之中,有一座古寺,寺裏住著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僧。老僧年逾七十,卻依舊精神矍鑠,身體健朗。平日裏,他誦經參禪,廣施善行,深受寺中弟子和周邊百姓的敬重。一日,老僧在寺中踱步,突然毫無征兆地一頭栽倒在地,再也沒能爬起來。寺僧們驚慌失措,趕忙奔過去施救,然而,老僧已然圓寂,溘然長逝。奇妙的是,老僧自己卻渾然不知已經死去。他的靈魂悠悠飄蕩,一路飄向了河南地界。彼時,河南有一位名門望族的公子,正率領著十多個騎馬的隨從,架著鷹犬,興致勃勃地獵兔。誰料,公子的坐騎突然受驚狂奔,公子躲避不及,墜馬身亡。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老僧的靈魂恰好飄至,與公子的軀體瞬間融合。片刻之後,公子緩緩蘇醒過來。隨從們圍攏過來,焦急地詢問情況。公子緩緩睜開雙眼,茫然道:“我怎麽會在這裏!” 眾人滿心疑惑,卻也隻能先將他攙扶迴家。剛一踏入家門,一群濃妝豔抹的女子便紛紛圍上來噓寒問暖。公子大驚失色,喊道:“我是僧人,怎麽會到了這裏!” 家人們都以為他是摔糊塗說胡話,紛紛拉著他的耳朵,試圖讓他清醒過來。公子卻不再多做解釋,隻是緊閉雙眼,不再言語。此後,家人給他粗茶淡飯,他便欣然吃下;若是擺上酒肉,他則堅決拒絕。夜晚,他獨自睡在房中,拒絕妻妾的侍奉。幾天過後,公子忽然想要出門走走。家人們見狀,都十分欣喜。公子剛一出門,稍稍定下神來,便有一群仆人簇擁而上,拿著賬本、穀冊,紛紛請他過問家中事務。公子隻推脫說自己身體不適、疲倦不堪,將所有事務一概謝絕。他唯獨問道:“你們可知道山東長清縣?” 眾人皆答:“知道。” 公子又說:“我心中煩悶無聊,想去那裏遊玩一番,你們速速為我準備行裝。” 眾人紛紛勸阻,說他剛剛大病初愈,不宜遠行。公子卻不為所動,第二天便毅然出發了。公子抵達長清後,看著眼前的風物景致,竟覺得無比熟悉,仿佛昨日才剛剛見過。他無需問路,徑直來到了那座古寺。寺中的幾個弟子見有貴客前來,趕忙恭敬地伏地拜見。公子問道:“你們的老僧師父去了何處?” 弟子們迴答:“我們的師父前些日子已經去世了。” 公子又問老僧的墓地所在,眾人便帶著他前往。隻見一座三尺高的孤墳,墳上的荒草還未完全覆蓋。眾僧都不明白這位公子為何對老僧之事如此關切。公子拜祭完後,便要騎馬返迴。臨行前,他叮囑道:“你們的師父是嚴守戒律、德行高尚的僧人,他所留下的遺物,你們一定要好好守護,切莫損壞。” 眾僧連連稱是。公子迴到家中後,便心如止水,整日枯坐,對家中事務一概不理。幾個月後,他悄然離家,徑直迴到了那座舊寺,對弟子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師父。” 弟子們都以為他在胡言亂語,相視一笑。於是,公子詳細講述了自己靈魂轉世的緣由,又說起自己前世的種種經曆,與老僧的生平事跡一一吻合。眾僧這才相信,將他安置在老僧曾經的榻上,像往常侍奉老僧一樣侍奉他。此後,公子的家人多次派車馬前來懇請他迴去,他卻絲毫不予理會。又過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前來,帶來了許多財物饋贈,公子拒絕了金銀綢緞,隻收下了一件布袍。有朋友來到公子的家鄉,特意前去拜訪他。隻見他沉默寡言,為人誠懇篤實,明明才三十歲的年紀,卻能娓娓道來八十多年的往事。異史氏說:“人死後靈魂便會消散,而這老僧的靈魂能飄蕩千裏而不散,是因為他心性堅定。對於老僧的轉世重生,我並不感到驚奇,反而驚歎於他身處繁華奢靡之地,卻能決然與人斷絕,遁入空門。倘若換作他人,眼睛一眨,便被那奢靡的生活迷了心智,隻怕是求死都不得,更何況是身為僧人的他呢!”
2.蛇人
蛇人與蛇的奇緣在東郡,有個以耍蛇為生的人,人們都叫他蛇人。蛇人養了兩條極為溫順的蛇,通體青色,大的那條喚作大青,小的則叫二青。二青的額頭有一抹鮮豔的紅點,性情格外機靈馴服,無論是盤旋舞動,還是做出各種動作,都能完美契合蛇人的心意,蛇人對它的喜愛遠超其他蛇類。一年後,大青不幸死去,蛇人悲痛萬分,一直想找條蛇來替代大青,可總沒合適的時機。一晚,蛇人借宿在一座山寺。次日清晨,他打開裝蛇的竹箱,竟發現二青也不見了蹤影。蛇人頓時如遭雷擊,滿心的悵惘與悔恨,仿佛天都塌了下來。他在山林間四處搜尋,大聲唿喊,可始終不見二青的影子。其實,蛇人平日裏每次到了草木豐茂的地方,都會把二青放出去,讓它自在玩耍,二青也總會乖乖迴來。所以,蛇人心裏還存著一絲希望,盼著二青能像往常一樣自己歸來。他在原地苦苦等候,可直到太陽高懸,也沒等到二青,最終隻能絕望地踏上旅程。剛走出幾步,蛇人聽到身旁的柴草叢中傳來一陣窸窣聲響。他停下腳步,驚愕地望去,隻見二青正歡快地遊了過來。蛇人欣喜若狂,那喜悅之情猶如找到了稀世珍寶。他趕忙在路邊放下擔子,二青也隨即停住。這時,蛇人發現二青身後還跟著一條小蛇。他輕輕撫摸著二青,說道:“我還以為你跑了呢,這小家夥是你帶來的嗎?” 蛇人拿出食物喂它們,小蛇雖沒離開,卻畏畏縮縮不敢吃。二青見狀,便用嘴含著食物喂給小蛇,那模樣就像熱情好客的主人在禮讓客人。在二青的鼓勵下,小蛇才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吃完後,兩條蛇一同鑽進了竹箱。此後,蛇人悉心訓練小蛇,教它各種盤旋曲折的動作,小蛇一學就會,和二青表現得毫無差別,蛇人便給它取名小青。靠著二青和小青的精彩表演,蛇人四處賣藝,收獲了不少錢財。一般來說,耍蛇人用的蛇,長度大多控製在二尺左右,太長太重就不好操控,得及時更換。但因為二青特別溫順聽話,蛇人一直舍不得換掉它。又過了兩三年,二青長到了三尺多長,一躺下就能把竹箱塞得滿滿當當。無奈之下,蛇人決定放它迴歸山林。一天,蛇人來到淄邑的東山,給二青喂了一頓豐盛的美餐,滿懷不舍地祝福它,然後放它離開。二青剛走不久,又遊了迴來,在竹箱外蜿蜒徘徊。蛇人揮揮手,勸道:“走吧!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你去深山老林裏,以後定能成為威風凜凜的神龍,竹箱哪能長久困住你呢?” 二青這才緩緩離去,蛇人站在原地,久久目送它的背影。可沒過多久,二青又折返迴來,怎麽趕都不走,還用腦袋不停地撞竹箱。這時,竹箱裏的小青也跟著震動起來。蛇人恍然大悟,心想:“它莫不是想和小青告別?” 於是打開竹箱,小青立刻鑽了出來。兩條蛇頭靠著頭,相互吐著信子,像是在訴說著離別的話語。之後,它們一同慢悠悠地離開了。蛇人原以為小青不會再迴來了,可沒想到,不一會兒,小青就獨自迴來了,徑直鑽進竹箱裏躺下。從那以後,蛇人四處尋覓新的蛇,卻始終沒找到像小青這般出色的。而小青也漸漸長大,不再適合表演了。後來,蛇人雖又尋得一條還算溫順的蛇,但終究比不上小青。此時的小青,已經長得像小孩的手臂那般粗壯了。在這之前,二青在山中時,常有樵夫看到它。又過了幾年,二青長到了數尺長,身體像碗口一樣粗,開始出沒傷人。路過的行人都心有餘悸,彼此告誡,不敢再走那條路。一天,蛇人恰好經過這片區域。突然,一條大蛇如疾風般從草叢中躥出,蛇人嚇得魂飛魄散,撒腿就跑。大蛇在後麵緊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了。蛇人驚恐地迴頭一看,隻見蛇頭上那熟悉的紅點,這才猛地想起,眼前的大蛇竟是二青。他趕忙放下擔子,大聲唿喊:“二青,二青!” 大蛇瞬間停住,高高昂起頭,凝視了蛇人許久。隨後,它像過去一樣,歡快地繞著蛇人舞動起來,從它的動作裏,蛇人能感覺到它並無惡意。隻是二青如今身軀太過龐大,繞得蛇人有些吃不消,直接被撞倒在地。蛇人趕忙一邊唿喊,一邊祈禱,二青這才鬆開他。接著,二青又用頭去撞蛇人的竹箱,蛇人明白它的意思,打開箱子放出了小青。兩條蛇一見麵,便親昵地纏在一起,像麥芽糖一樣難解難分,許久才分開。蛇人對著小青說道:“我早就想和你分別了,如今你有夥伴了。” 又轉頭對二青說:“是你帶它來的,就再帶它走吧。我再叮囑一句:深山裏不缺吃的喝的,你們可別再驚擾行人,免得遭受上天的懲罰。” 兩條蛇聽後,都垂下頭,像是聽懂了蛇人的話。隨後,它們迅速起身,二青在前,小青在後,所經之處,兩旁的林木紛紛向兩邊倒伏。蛇人站在原地,久久佇立,一直望著它們離去的方向,直到看不見了才轉身離開。從那以後,行人又能像往常一樣安全地經過那片山林,隻是誰也不知道二青和小青去了哪裏。異史氏說:“蛇,不過是一種看似愚笨的動物,卻能對故人如此眷戀不舍,而且還能聽從勸告,及時改正。反觀那些自認為高貴的人,有的辜負多年的友情,有的背叛世代受恩的主人,甚至還落井下石;還有的對別人的善意勸告,不但不聽,反而惱羞成怒,視人為仇敵。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比蛇還不如嗎?”
3.斫蟒
幽穀救兄在寧靜的胡田村,生活著胡家兄弟倆。他們每日以進山采樵為生,日子雖平淡,卻也安穩。這一日,兄弟二人如往常一樣,背著工具,踏入那片熟悉又神秘的山林。他們越走越深,不知不覺便進入了一處幽靜的山穀。山穀中靜謐得有些詭異,四周古木參天,枝葉交錯,陽光隻能透過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兄弟倆小心翼翼地前行,尋找著合適的柴薪。突然,走在前麵的哥哥,隻覺一股強大的力量猛地將他拽住。他驚恐地低頭一看,竟是一條粗壯的巨蟒,正張著血盆大口,將他的下半身緩緩吞入腹中。弟弟跟在後麵,原本正專注於周圍的樹木,聽到哥哥的慘叫,瞬間抬起頭。眼前的景象讓他嚇得呆立當場,心中的恐懼如潮水般湧來,第一反應便是轉身逃跑。可就在那一瞬間,他看到哥哥痛苦掙紮的模樣,想到平日裏兄弟倆相互扶持的點點滴滴,心中的勇氣被瞬間點燃。弟弟來不及多想,緊緊握住手中的樵斧,毫不猶豫地衝向巨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著蟒首狠狠砍去。巨蟒吃痛,身體劇烈扭動起來,但它並沒有鬆口,反而繼續用力吞咽著哥哥。弟弟心急如焚,看著哥哥的身體一點點被吞入蟒腹,而此時哥哥的頭雖已被吞沒,但肩膀處卻因蟒身的阻礙暫時無法繼續下去。弟弟深知情況危急,已無其他辦法。他雙眼通紅,雙手死死抓住哥哥的雙腳,咬緊牙關,使出渾身解數與巨蟒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他的手臂因用力過度而顫抖,汗水如雨般落下,打濕了衣衫。但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哥哥救出來。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弟弟的堅持和勇氣起了作用,又或許是巨蟒也被這股力量所震撼,終於,它鬆開了嘴,帶著傷痛緩緩離去。弟弟顧不上休息,趕忙查看哥哥的情況。此時的哥哥,鼻耳都已被蟒蛇消化,氣息微弱,奄奄一息。弟弟強忍著淚水,將哥哥背在肩上,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家走去。一路上,他體力不支,中途休息了十多次,才終於迴到家中。家人趕忙找來郎中,經過郎中的診斷和悉心醫治,哥哥在床上躺了半年,才慢慢康複。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如今的哥哥,麵目全是可怕的瘢痕,原本的鼻耳之處,如今隻剩下兩個空洞。這件事在村裏傳開後,大家都對弟弟的勇敢和兄弟間的深厚情誼讚歎不已。有人說,那條巨蟒最後沒有繼續傷人,是被弟弟的德義所感化。或許,在這世間,真情和勇氣真的有著超乎想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