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鬼哭
王學使宅第的驚魂往事明朝末年,謝遷之亂爆發,一時間天下大亂,原本繁華的城鎮陷入一片混亂。在這動蕩之中,官員們的府邸也未能幸免,紛紛淪為賊寇的巢穴。王學使七襄的宅邸,更是被眾多盜賊占據。城破之日,官兵如潮水般湧入,對賊寇展開了激烈的掃蕩。一番激戰過後,賊寇被盡數殲滅,宅邸內屍橫遍地,鮮血染紅了台階,甚至從門內流淌而出。王學使迴到城中,看著滿是血腥的家宅,心中五味雜陳,但也隻能命人清理屍體、洗淨血跡,勉強居住下來。然而,自那以後,宅邸便怪事頻發。白日裏,常常能看到模糊的鬼影在角落閃現;夜晚,床下磷火飛舞,牆角傳來陣陣鬼哭。陰森恐怖的氛圍籠罩著整個宅邸,令人毛骨悚然。一日,王生皞迪前來拜訪王學使,並寄宿於此。半夜時分,他突然聽到床底傳來微弱的聲音,輕輕唿喚著:“皞迪!” 那聲音逐漸變大,帶著無盡的痛苦,哭訴道:“我死得好苦啊!” 緊接著,整個庭院都迴蕩起淒慘的哭聲。王生嚇得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王學使聽聞動靜,手持寶劍,大步走進房間,大聲喝道:“你們難道不認識我王學院嗎?” 然而,迴應他的卻是一陣嗤嗤的嘲笑,仿佛鬼怪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無奈之下,王學使決定舉辦水陸道場,請僧道為亡魂超度。夜晚,當僧人們開始拋灑鬼飯時,隻見點點磷火閃爍,從四麵八方冒了出來。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此前病重昏迷數日的王姓仆人,突然蘇醒過來,伸了個懶腰。他的妻子連忙端來食物,王姓仆人卻說道:“剛才主人不知為何在庭院施飯,我也跟著眾人吃了一些。吃飽了才迴來,所以現在不覺得餓。”令人驚奇的是,從那之後,宅邸中的鬼怪竟然漸漸絕跡。人們不禁猜測,難道是那鈸鐃鍾鼓之聲,以及焰口瑜伽的超度儀式,真的起到了作用?異史氏感歎道:“邪怪之物,唯有德行才能製服。在城陷之時,王公權勢正盛,聽到他聲音的人都會嚇得兩腿發抖,可鬼怪卻對他嗤笑嘲諷。想必鬼怪早已預知他不得善終?在此鄭重告誡天下的大人先生們:即便一副人的模樣,也不足以嚇退鬼怪,還是不要做出猙獰的鬼麵來嚇唬世人了!”
2.真定女
孤女的悲慘遭遇在真定地界,有個可憐的孤女,命運多舛,年僅六七歲便失去了雙親。好在一戶人家將她收養,本以為從此能有個安穩的容身之所,卻不想,這竟是另一場苦難的開端。收養孤女的這戶人家,兒子心懷不軌。相處僅僅兩三年,當孤女還懵懵懂懂,對世事尚未完全明白之時,他便誘使孤女與自己發生了關係,致使孤女小小年紀便懷了身孕。日子一天天過去,孤女察覺到自己的肚子開始慢慢隆起,她滿心疑惑,以為自己是生了什麽怪病,惶恐不安之下,跑去告訴了養母。養母聽聞,心中一驚,忙問道:“你腹中可有動靜?” 孤女紅著眼眶,怯生生地迴答:“有,會動。” 養母心中更是詫異萬分,可看著孤女那稚嫩的模樣,實在難以相信這般年幼的孩子竟會懷孕,一時也不敢妄下決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孤女的肚子愈發明顯,真相再也無法隱瞞。不久之後,孤女在痛苦與無助中生下了一個男嬰。養母看著這一幕,不禁長歎一聲,說道:“真沒想到,這般年幼如拳頭大小的身子,竟能生出孩子,這可如何是好啊!”這個可憐的孤女,本應在童年盡享歡樂,卻遭受如此厄運。她的未來,如同被陰霾籠罩,看不到一絲希望。而那自私自利的男子,卻讓一個無辜的孩子,過早地承受了命運的沉重打擊。這個令人唏噓的故事,也在真定地界悄然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悲慘話題,警醒著世人,莫要讓欲望蒙蔽了良知,莫要讓無辜之人遭受不該有的苦難。
3.焦螟
董侍讀家的狐祟之禍董侍讀默庵家,近來陷入了一場詭異的困境。家中時常遭受狐妖的侵擾,毫無征兆地,瓦礫磚石如雹子般從天而降,劈裏啪啦地砸落在各個角落。家人被嚇得驚慌失措,隻能彼此攙扶著,匆忙奔逃尋找藏身之處。每一次,都要等到那陣 “雹雨” 停歇,才敢小心翼翼地走出躲藏之地,繼續日常的勞作。董侍讀對此頭疼不已,無奈之下,他借了庭孫司馬的府邸,舉家搬去暫避。本以為能就此擺脫困擾,可沒想到,狐妖依舊如影隨形,家中的混亂狀況沒有絲毫改善。一天,董侍讀在朝中等待上朝時,忍不住向同僚們說起了這樁怪異之事。有大臣聽聞後,提及關東道士焦螟居住在內城,他擅長總持敕勒之術,降妖除魔頗為靈驗。董侍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前往道士居所,誠心請求幫助。道士焦螟當即書寫了一道朱符,讓董侍讀帶迴去粘貼在牆壁上。然而,狐妖似乎並不懼怕這道符,搗亂的行徑反而變本加厲,瓦礫磚石的拋擲愈發猛烈。董侍讀無奈,再次向道士求助。道士焦螟勃然大怒,決定親自前往董家。他在院子裏築起法壇,開始施展法術。不一會兒,隻見一隻巨大的狐狸趴在壇下。董家的家人長期遭受狐妖欺淩,心中滿是怨恨,一名婢女見此情景,一時衝動,衝上前去擊打狐狸。可這一行為卻讓她瞬間倒地,氣絕身亡。道士見狀,說道:“這狐妖極為猖獗,我都不能立刻製服它,你這女子為何如此莽撞。” 隨後又說:“不過,或許借此能審問出狐狸的底細。” 說罷,他戟指念咒,過了好一會兒,婢女突然起身,跪在地上。道士厲聲詢問狐狸的來曆。婢女用狐語迴答:“我來自西域,一同進入京城的有十八隻。” 道士喝道:“這是天子腳下,豈容你們長久居住?速速離去!” 狐狸卻沉默不語。道士猛擊桌案,怒聲吼道:“你想違抗我的命令?再敢拖延,絕不輕饒!” 狐狸這才麵露懼色,連連表示願意聽從吩咐。道士再次催促,婢女又一次倒地昏迷,許久才蘇醒過來。此時,隻見四五團白色物體,如同滾動的圓球一般,沿著屋簷迅速離去,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從那以後,董家終於恢複了安寧。
王學使宅第的驚魂往事明朝末年,謝遷之亂爆發,一時間天下大亂,原本繁華的城鎮陷入一片混亂。在這動蕩之中,官員們的府邸也未能幸免,紛紛淪為賊寇的巢穴。王學使七襄的宅邸,更是被眾多盜賊占據。城破之日,官兵如潮水般湧入,對賊寇展開了激烈的掃蕩。一番激戰過後,賊寇被盡數殲滅,宅邸內屍橫遍地,鮮血染紅了台階,甚至從門內流淌而出。王學使迴到城中,看著滿是血腥的家宅,心中五味雜陳,但也隻能命人清理屍體、洗淨血跡,勉強居住下來。然而,自那以後,宅邸便怪事頻發。白日裏,常常能看到模糊的鬼影在角落閃現;夜晚,床下磷火飛舞,牆角傳來陣陣鬼哭。陰森恐怖的氛圍籠罩著整個宅邸,令人毛骨悚然。一日,王生皞迪前來拜訪王學使,並寄宿於此。半夜時分,他突然聽到床底傳來微弱的聲音,輕輕唿喚著:“皞迪!” 那聲音逐漸變大,帶著無盡的痛苦,哭訴道:“我死得好苦啊!” 緊接著,整個庭院都迴蕩起淒慘的哭聲。王生嚇得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王學使聽聞動靜,手持寶劍,大步走進房間,大聲喝道:“你們難道不認識我王學院嗎?” 然而,迴應他的卻是一陣嗤嗤的嘲笑,仿佛鬼怪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無奈之下,王學使決定舉辦水陸道場,請僧道為亡魂超度。夜晚,當僧人們開始拋灑鬼飯時,隻見點點磷火閃爍,從四麵八方冒了出來。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此前病重昏迷數日的王姓仆人,突然蘇醒過來,伸了個懶腰。他的妻子連忙端來食物,王姓仆人卻說道:“剛才主人不知為何在庭院施飯,我也跟著眾人吃了一些。吃飽了才迴來,所以現在不覺得餓。”令人驚奇的是,從那之後,宅邸中的鬼怪竟然漸漸絕跡。人們不禁猜測,難道是那鈸鐃鍾鼓之聲,以及焰口瑜伽的超度儀式,真的起到了作用?異史氏感歎道:“邪怪之物,唯有德行才能製服。在城陷之時,王公權勢正盛,聽到他聲音的人都會嚇得兩腿發抖,可鬼怪卻對他嗤笑嘲諷。想必鬼怪早已預知他不得善終?在此鄭重告誡天下的大人先生們:即便一副人的模樣,也不足以嚇退鬼怪,還是不要做出猙獰的鬼麵來嚇唬世人了!”
2.真定女
孤女的悲慘遭遇在真定地界,有個可憐的孤女,命運多舛,年僅六七歲便失去了雙親。好在一戶人家將她收養,本以為從此能有個安穩的容身之所,卻不想,這竟是另一場苦難的開端。收養孤女的這戶人家,兒子心懷不軌。相處僅僅兩三年,當孤女還懵懵懂懂,對世事尚未完全明白之時,他便誘使孤女與自己發生了關係,致使孤女小小年紀便懷了身孕。日子一天天過去,孤女察覺到自己的肚子開始慢慢隆起,她滿心疑惑,以為自己是生了什麽怪病,惶恐不安之下,跑去告訴了養母。養母聽聞,心中一驚,忙問道:“你腹中可有動靜?” 孤女紅著眼眶,怯生生地迴答:“有,會動。” 養母心中更是詫異萬分,可看著孤女那稚嫩的模樣,實在難以相信這般年幼的孩子竟會懷孕,一時也不敢妄下決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孤女的肚子愈發明顯,真相再也無法隱瞞。不久之後,孤女在痛苦與無助中生下了一個男嬰。養母看著這一幕,不禁長歎一聲,說道:“真沒想到,這般年幼如拳頭大小的身子,竟能生出孩子,這可如何是好啊!”這個可憐的孤女,本應在童年盡享歡樂,卻遭受如此厄運。她的未來,如同被陰霾籠罩,看不到一絲希望。而那自私自利的男子,卻讓一個無辜的孩子,過早地承受了命運的沉重打擊。這個令人唏噓的故事,也在真定地界悄然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悲慘話題,警醒著世人,莫要讓欲望蒙蔽了良知,莫要讓無辜之人遭受不該有的苦難。
3.焦螟
董侍讀家的狐祟之禍董侍讀默庵家,近來陷入了一場詭異的困境。家中時常遭受狐妖的侵擾,毫無征兆地,瓦礫磚石如雹子般從天而降,劈裏啪啦地砸落在各個角落。家人被嚇得驚慌失措,隻能彼此攙扶著,匆忙奔逃尋找藏身之處。每一次,都要等到那陣 “雹雨” 停歇,才敢小心翼翼地走出躲藏之地,繼續日常的勞作。董侍讀對此頭疼不已,無奈之下,他借了庭孫司馬的府邸,舉家搬去暫避。本以為能就此擺脫困擾,可沒想到,狐妖依舊如影隨形,家中的混亂狀況沒有絲毫改善。一天,董侍讀在朝中等待上朝時,忍不住向同僚們說起了這樁怪異之事。有大臣聽聞後,提及關東道士焦螟居住在內城,他擅長總持敕勒之術,降妖除魔頗為靈驗。董侍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前往道士居所,誠心請求幫助。道士焦螟當即書寫了一道朱符,讓董侍讀帶迴去粘貼在牆壁上。然而,狐妖似乎並不懼怕這道符,搗亂的行徑反而變本加厲,瓦礫磚石的拋擲愈發猛烈。董侍讀無奈,再次向道士求助。道士焦螟勃然大怒,決定親自前往董家。他在院子裏築起法壇,開始施展法術。不一會兒,隻見一隻巨大的狐狸趴在壇下。董家的家人長期遭受狐妖欺淩,心中滿是怨恨,一名婢女見此情景,一時衝動,衝上前去擊打狐狸。可這一行為卻讓她瞬間倒地,氣絕身亡。道士見狀,說道:“這狐妖極為猖獗,我都不能立刻製服它,你這女子為何如此莽撞。” 隨後又說:“不過,或許借此能審問出狐狸的底細。” 說罷,他戟指念咒,過了好一會兒,婢女突然起身,跪在地上。道士厲聲詢問狐狸的來曆。婢女用狐語迴答:“我來自西域,一同進入京城的有十八隻。” 道士喝道:“這是天子腳下,豈容你們長久居住?速速離去!” 狐狸卻沉默不語。道士猛擊桌案,怒聲吼道:“你想違抗我的命令?再敢拖延,絕不輕饒!” 狐狸這才麵露懼色,連連表示願意聽從吩咐。道士再次催促,婢女又一次倒地昏迷,許久才蘇醒過來。此時,隻見四五團白色物體,如同滾動的圓球一般,沿著屋簷迅速離去,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從那以後,董家終於恢複了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