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公
前世孽緣,背上羊毛在陝右地區,有一位在辛醜年考中進士的官員。他身上有著令人驚奇的能力 —— 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據他所言,前世他本是一名士人,在中年時便不幸離世。死後,他的靈魂來到了陰曹地府,親眼目睹了冥王斷案的場景。那地府之中,鼎鐺煮著熱油,油鍋翻滾,種種刑罰如同世間流傳的那般恐怖。在殿宇的東角落,擺放著幾排木架,上麵搭著豬、羊、犬、馬等各種動物的皮毛。隻見地府的簿吏高聲唿喊著一個個亡魂的名字,每念到一個,冥王便宣判其來世的命運。有的亡魂被罰托生成馬,有的則被罰變成豬。那些即將受罰的亡魂被剝去衣物,鬼差們會從木架上取下相應的獸皮,披在他們身上。很快,就輪到了這位士人。隻聽冥王宣判道:“此人應罰作羊。” 話音剛落,一個鬼差便取來一張白羊皮,不由分說地往士人身上一捺。就在這時,旁邊的簿吏突然稟報道:“此人曾救過一人的性命。” 冥王聽聞,立刻命人取來生死簿仔細查看,確認之後,指著簿子說道:“那就免了他這一罰。雖然他生前惡行不少,但這一件善事足以抵消。”於是,鬼差們又上前要把披在士人身上的羊皮扯下來。可此時羊皮已經緊緊粘在他的身體上,動彈不得。無奈之下,兩個鬼差隻好一個抓住他的手臂,一個按住他的胸口,用力撕扯。士人隻覺得那疼痛深入骨髓,難以用言語形容,仿佛全身的皮肉都要被撕裂開來。隨著鬼差們的拉扯,羊皮一片片斷裂,卻始終無法完全剝離幹淨。好不容易將羊皮扯下,他的肩膀附近仍粘著一塊手掌大小的羊皮。不久之後,這位士人便轉世重生。出生後,人們驚奇地發現,他的背上竟然長出了一叢羊毛。家人見狀,便將羊毛剪掉。可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這些羊毛又重新長了出來。隨著他慢慢長大,背上的羊毛成了他獨特的印記,也時刻提醒著他前世的經曆。他深知自己能逃過一劫實屬僥幸,於是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此後,他一心向善,為官期間,清正廉潔,時常救濟百姓,廣施善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前世的過錯。而他這段前世與今生的奇特經曆,也在當地流傳開來,人們聽聞後,都對因果輪迴深信不疑,紛紛以他為戒,告誡自己要多行善事,莫要作惡 。
2.快刀
快刀傳奇明末時期,濟南府一帶盜匪橫行,社會治安混亂不堪。為了遏製盜匪的猖獗行徑,各個縣城紛紛招募士兵,加強治安管理,一旦抓到盜賊,便會立即處決。章丘地區的盜匪尤其多,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在章丘的這支隊伍裏,有一名士兵,他身上佩帶著一把鋒利無比的刀。這把刀跟隨他多年,每次行刑時,都能精準地找到要害,輕鬆結束盜賊的性命,幾乎從未出過差錯。有一天,士兵們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抓捕行動,成功捕獲了十餘名盜匪。這些盜匪被五花大綁,押解著前往刑場。隊伍在街道上緩緩前行,兩旁擠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他們既對盜匪的惡行感到憤怒,又對即將到來的行刑充滿好奇。在這群盜匪之中,有一個人認出了那名佩刀的士兵。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猶豫片刻後,小心翼翼地靠近士兵,帶著幾分討好的語氣說道:“聽聞您的刀是最快的,砍頭時幹淨利落,絕不會砍第二刀。我今日橫豎都是一死,求您用這把刀來結束我的性命吧!”士兵看了看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行,你就緊緊跟著我,別亂跑。” 盜匪連忙點頭答應,一路上都老老實實地跟在士兵身旁。很快,隊伍來到了刑場。周圍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圍觀的百姓們都屏住了唿吸,注視著即將發生的一切。那名士兵不慌不忙地抽出自己的佩刀,陽光灑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盜匪按照士兵的指示,站定在指定位置。士兵深吸一口氣,高高舉起手中的刀,然後猛地揮下。隻聽 “哢嚓” 一聲,盜匪的頭顱瞬間與身體分離,滾落在地。令人驚奇的是,那頭顱在滾出數步之外後,竟然還在地上不停地旋轉,同時口中大聲喊道:“好快刀!”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百姓們先是一陣驚愕,隨後爆發出一陣驚歎聲;其他盜匪則麵露恐懼之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就連士兵們也被這奇異的場景震撼,手中的武器都微微晃動。這把快刀的故事,以及盜匪那匪夷所思的 “稱讚”,在章丘迅速傳開。人們在茶餘飯後,總會提及這場奇特的行刑,那把快刀也因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有人說,這把刀是神兵利器,能讓死去的人心服口服;也有人說,那盜匪臨死前的稱讚,是對自己罪惡一生的解脫。但無論如何,這個故事都給那個動蕩的年代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成為了人們難以忘懷的奇談 。
3.俠女
俠女奇情,恩怨終償在金陵城,有一位才華橫溢的顧生。他擅長書畫,可家境卻十分貧寒。因為母親年事已高,顧生不忍心遠離她去別處謀生,隻能每天靠為人作畫寫字,收取一點微薄的報酬來維持生計。轉眼間,顧生已經二十五歲了,卻還沒有成家。他家對門有一處閑置的舊宅子,一位老婦人和一個年輕女子租住在那裏。由於對方家中沒有男子,顧生母子也未過多打聽她們的來曆。一天,顧生偶然從外麵迴來,看見一個女郎從母親房中走出。這女郎大約十八九歲,身姿婀娜,容貌秀麗,氣質高雅,世間罕見。她看見顧生並沒有刻意迴避,但神情卻十分冷峻。顧生進屋後便向母親詢問,母親說:“那是對門的女郎,來借針線用,她還說家中隻有她和母親相依為命。這姑娘看著不像是貧苦人家出身。我問她為何還未出嫁,她說是因為要照顧母親。明天我去拜訪她母親,探探口風,要是對方要求不高,你就把她娶迴來,也能替她贍養老人。”第二天,顧生母親來到對門。隻見屋內的老婦人竟是個聾子,家中一貧如洗,連隔夜的糧食都沒有,全靠女郎做針線活維持生計。顧生母親委婉地提出兩家結親、一起生活的想法,老婦人似乎有些心動,便去和女兒商量。女郎聽後卻默不作聲,看起來很不高興。顧生母親隻好迴家,仔細迴想當時的情景,疑惑地說:“這女子難道是嫌棄我們家窮?她既不說話也不笑,容貌豔麗卻冷若冰霜,真是個奇怪的人!” 母子倆隻能暗自猜測、歎息。有一天,顧生正在書房坐著,一個少年前來求畫。這少年容貌俊美,隻是神態頗為輕佻。顧生詢問他從哪裏來,少年迴答說是鄰村的。此後,少年每隔兩三天就來一次。兩人漸漸熟悉起來,少年說話也越來越隨便,顧生還曾親昵地抱過他,少年也沒有怎麽抗拒,兩人關係變得十分親密。一次,女郎從門前經過,少年一直盯著她看,問顧生她是誰。顧生說是鄰女。少年說:“長得這麽豔麗,可神情怎麽如此可怕?” 不一會兒,顧生走進屋內,母親對他說:“剛才那女子來借米,說家裏已經一整天沒生火做飯了。這姑娘十分孝順,窮成這樣真是可憐,咱們應該多幫幫她。” 顧生聽從母親的話,背著一鬥米去女郎家,轉達了母親的心意。女郎收下米,也沒有多說感謝的話。此後,女郎經常到顧生家,看到顧生母親在做針線活,便主動幫忙,在顧家的堂屋裏進進出出,像顧家的媳婦一樣操持家務。顧生對她愈發感激,每次得到別人送的食物,都會分一些給女郎的母親,女郎對此也習以為常。後來,顧生母親的隱私部位長了毒瘡,日夜痛苦地號哭。女郎時常到床邊探望,為她清洗傷口、敷藥,每天都要做三四次。顧生母親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可女郎卻絲毫不在意髒穢。顧生母親感歎道:“唉!要是能有像你這樣的兒媳,我就算死也安心了!” 說完便悲泣起來,女郎安慰她說:“您兒子如此孝順,比我和母親孤苦伶仃的要強百倍。” 顧生母親又說:“這些端水送藥的活兒,哪是孝子能做的?而且我年紀大了,還擔心沒法延續顧家的香火呢。” 正說著,顧生進來了,母親哭著對他說:“這姑娘幫了咱們太多,你可千萬別忘恩負義。” 顧生連忙向女郎伏地拜謝。女郎卻說:“你敬重我母親,我都沒謝你,你何必謝我呢?” 從此,顧生對女郎更加敬愛,但女郎舉止依舊生硬,讓人不敢有非分之想。有一天,女郎出門時,顧生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女郎忽然迴頭,對他嫣然一笑。顧生喜出望外,急忙跟到她家中。顧生向女郎表白心意,女郎沒有拒絕,兩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事後,女郎告誡顧生:“這種事隻能有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顧生沒有迴應,默默地迴了家。可第二天,顧生又想約女郎,女郎卻一臉嚴肅,頭也不迴地走了。之後,女郎還是經常來顧家,可每次和顧生相遇,她都冷若冰霜。顧生要是和她開個小玩笑,她就會用冰冷的話語迴應,讓人心裏發寒。有一天,女郎在沒人的地方問顧生:“最近來的那個少年是誰?” 顧生如實相告。女郎說:“他好幾次對我舉止無禮。看在你和他關係好的份上,我才一直沒說。你去告訴他,要是再這樣,他就別想活命了!” 晚上,顧生把這話轉告給少年,還勸他:“你一定要小心,她可不是好惹的!” 少年卻不屑地說:“既然不好惹,你怎麽還私下和她有來往?” 顧生連忙辯解自己沒有。少年又說:“要是沒有,那些曖昧的話你怎麽會知道?” 顧生無言以對。少年接著說:“你也幫我帶句話,讓她別假惺惺地裝樣子,不然我就把這事宣揚出去。” 顧生聽了十分生氣,臉上明顯露出怒色,少年見狀便離開了。一天晚上,顧生正獨自坐著,女郎突然來了,笑著說:“看來我和你緣分未盡,這或許是天意吧。” 顧生欣喜若狂,連忙把女郎抱在懷裏。突然,他們聽到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兩人驚慌地起身,隻見少年推門而入。顧生驚訝地問:“你想幹什麽?” 少年笑著說:“我來看看這位貞潔的女子。” 然後看著女郎說:“今天你怎麽不怪我了?” 女郎氣得眉毛豎起,臉頰漲紅,一句話也不說,迅速翻開上衣,從裏麵拿出一個皮囊,順手抽出一把一尺來長、晶瑩剔透的匕首。少年見狀,嚇得轉身就跑。女郎追出門外,四處張望,卻不見少年的蹤影。她將匕首朝著空中用力一擲,匕首發出戛然聲響,光芒燦若長虹。不一會兒,有個東西掉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顧生急忙拿著蠟燭去查看,發現是一隻白狐,已經身首異處。他驚恐萬分,女郎說:“這就是你那相好的。我本來想饒他一命,可他實在是不想活了!” 說完便把匕首收迴囊中。顧生拉著女郎說:“剛才被這妖物壞了興致,咱們改日再聚吧。” 女郎卻徑直出門走了。第二天晚上,女郎果然又來了,兩人傾訴衷腸。顧生好奇地問她的法術,女郎說:“這不是你該知道的,你要嚴守秘密,泄露出去恐怕對你不利。” 兩人還談到嫁娶之事,顧生說:“我們都有夫妻之實了,是不是該考慮正式成親?” 女郎卻說:“我們同床共枕,又相互扶持,這不就是夫妻嗎?何必再提嫁娶?” 顧生又擔心地問:“你是不是嫌棄我窮?” 女郎迴答:“你窮,難道我就富有嗎?今晚來找你,就是因為可憐你家境貧寒。” 臨走時,女郎叮囑顧生:“這種苟且之事不能經常做。該來的時候我自然會來,不該來的時候你強求也沒用。”此後,每次顧生想和女郎私下說說話,女郎總是躲開。但她還是會幫顧家料理各種事務,衣服破了她幫忙縫補,柴火燒完了她幫忙準備,就像顧家的媳婦一樣。幾個月後,女郎的母親去世了,顧生盡全力幫她料理了後事。女郎從此獨居,顧生心想她一個人獨居,自己或許能和她再續前緣,便翻牆進入她家,隔著窗戶頻頻唿喊,可女郎始終沒有迴應。顧生透過窗戶一看,發現屋內空無一人,門也鎖著。他心裏暗自懷疑女郎是不是和別人有約。晚上他又去了一次,還是同樣的情況,於是他便在窗台上留下一塊玉佩後離開了。第二天,顧生在母親那裏和女郎相遇。出來後,女郎悄悄跟在他身後說:“你是不是懷疑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有些事不能說出來。現在我想讓你打消疑慮,可又不知道該怎麽辦。不過有件事得麻煩你趕緊幫忙。” 顧生忙問什麽事,女郎說:“我懷孕八個月了,眼看就要臨盆。可我現在名不正言不順,能為你生下孩子,卻沒辦法撫養他。你偷偷告訴你母親,找個奶媽,就說是收養的孩子,千萬別說是我的。” 顧生答應下來,並把這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這姑娘真是奇怪!之前求親她不願意,卻和我兒子私下有了孩子。” 不過母親還是很高興地按照女郎的計劃準備著。又過了一個多月,女郎有好幾天都沒出現,母親有些擔心,便去她家查看。隻見她家大門緊閉,一片寂靜。母親敲了很久的門,女郎才蓬頭垢麵地從裏麵出來。她打開門讓顧生母親進去後,又立刻把門關上。顧生母親走進屋內,聽到床上有嬰兒的啼哭聲,驚訝地問:“孩子出生多久了?” 女郎迴答:“三天了。” 母親抱起孩子一看,是個男孩,而且長得天庭飽滿。母親高興地說:“你已經為我顧家生下孫子,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以後可怎麽辦呢?” 女郎說:“我有自己的苦衷,實在不敢告訴您。等晚上沒人的時候,您就把孩子抱走吧。” 母親迴家後和顧生說起這事,母子倆都覺得十分驚奇。晚上,母親便去把孩子抱迴了家。又過了幾個晚上,將近半夜的時候,女郎突然來敲門。她手裏提著一個革囊,笑著對顧生說:“我的大事已經辦完了,咱們就此別過吧。” 顧生急忙詢問原因,女郎說:“你母親對我的照顧,我一直銘記在心。之前說‘可一而不可再’,是因為我想報答你,並不隻是男女之情。我看你因為貧窮一直沒能成家,便想為你延續香火。本來想著生一個孩子就夠了,沒想到又懷孕了,隻能破戒再來一次。現在我報答了你的恩情,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沒有遺憾了。” 顧生又問:“你袋子裏裝的是什麽?” 女郎迴答:“是仇人的腦袋。” 顧生打開袋子一看,裏麵的人頭須發交錯,血肉模糊,嚇得不輕,便追問到底是怎麽迴事。女郎說:“之前不告訴你,是因為怕事情泄露。現在事情已經辦妥,告訴你也無妨。我是浙江人,父親曾是司馬,卻被仇人陷害,家產被抄沒。我帶著老母親逃出來,隱姓埋名已經三年了。之前沒立刻報仇,是因為母親還在;母親去世後,又因為肚子裏有了孩子,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之前晚上出門,是去熟悉仇人的行蹤和他家的路徑,怕出意外。” 說完,女郎便要出門,又叮囑顧生:“你要好好照顧咱們的孩子。你福薄命短,這孩子將來能光大門楣。這麽晚了,別吵醒老母親,我走了!” 顧生還沒來得及詢問她要去哪裏,女郎就像閃電一樣一閃而過,瞬間消失不見了。顧生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滿是歎息和失落,仿佛丟了魂魄一般。第二天,他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子倆隻能感歎世事奇異。果然,三年後顧生就去世了。而他和女郎的兒子,十八歲時考中了進士,一直孝順地侍奉祖母,為她養老送終。異史氏說:“隻有家中有俠女,才可以豢養孌童。不然,你喜歡那美貌少年,就會招來像白狐這樣的禍端!”
前世孽緣,背上羊毛在陝右地區,有一位在辛醜年考中進士的官員。他身上有著令人驚奇的能力 —— 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據他所言,前世他本是一名士人,在中年時便不幸離世。死後,他的靈魂來到了陰曹地府,親眼目睹了冥王斷案的場景。那地府之中,鼎鐺煮著熱油,油鍋翻滾,種種刑罰如同世間流傳的那般恐怖。在殿宇的東角落,擺放著幾排木架,上麵搭著豬、羊、犬、馬等各種動物的皮毛。隻見地府的簿吏高聲唿喊著一個個亡魂的名字,每念到一個,冥王便宣判其來世的命運。有的亡魂被罰托生成馬,有的則被罰變成豬。那些即將受罰的亡魂被剝去衣物,鬼差們會從木架上取下相應的獸皮,披在他們身上。很快,就輪到了這位士人。隻聽冥王宣判道:“此人應罰作羊。” 話音剛落,一個鬼差便取來一張白羊皮,不由分說地往士人身上一捺。就在這時,旁邊的簿吏突然稟報道:“此人曾救過一人的性命。” 冥王聽聞,立刻命人取來生死簿仔細查看,確認之後,指著簿子說道:“那就免了他這一罰。雖然他生前惡行不少,但這一件善事足以抵消。”於是,鬼差們又上前要把披在士人身上的羊皮扯下來。可此時羊皮已經緊緊粘在他的身體上,動彈不得。無奈之下,兩個鬼差隻好一個抓住他的手臂,一個按住他的胸口,用力撕扯。士人隻覺得那疼痛深入骨髓,難以用言語形容,仿佛全身的皮肉都要被撕裂開來。隨著鬼差們的拉扯,羊皮一片片斷裂,卻始終無法完全剝離幹淨。好不容易將羊皮扯下,他的肩膀附近仍粘著一塊手掌大小的羊皮。不久之後,這位士人便轉世重生。出生後,人們驚奇地發現,他的背上竟然長出了一叢羊毛。家人見狀,便將羊毛剪掉。可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這些羊毛又重新長了出來。隨著他慢慢長大,背上的羊毛成了他獨特的印記,也時刻提醒著他前世的經曆。他深知自己能逃過一劫實屬僥幸,於是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此後,他一心向善,為官期間,清正廉潔,時常救濟百姓,廣施善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前世的過錯。而他這段前世與今生的奇特經曆,也在當地流傳開來,人們聽聞後,都對因果輪迴深信不疑,紛紛以他為戒,告誡自己要多行善事,莫要作惡 。
2.快刀
快刀傳奇明末時期,濟南府一帶盜匪橫行,社會治安混亂不堪。為了遏製盜匪的猖獗行徑,各個縣城紛紛招募士兵,加強治安管理,一旦抓到盜賊,便會立即處決。章丘地區的盜匪尤其多,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在章丘的這支隊伍裏,有一名士兵,他身上佩帶著一把鋒利無比的刀。這把刀跟隨他多年,每次行刑時,都能精準地找到要害,輕鬆結束盜賊的性命,幾乎從未出過差錯。有一天,士兵們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抓捕行動,成功捕獲了十餘名盜匪。這些盜匪被五花大綁,押解著前往刑場。隊伍在街道上緩緩前行,兩旁擠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他們既對盜匪的惡行感到憤怒,又對即將到來的行刑充滿好奇。在這群盜匪之中,有一個人認出了那名佩刀的士兵。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猶豫片刻後,小心翼翼地靠近士兵,帶著幾分討好的語氣說道:“聽聞您的刀是最快的,砍頭時幹淨利落,絕不會砍第二刀。我今日橫豎都是一死,求您用這把刀來結束我的性命吧!”士兵看了看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行,你就緊緊跟著我,別亂跑。” 盜匪連忙點頭答應,一路上都老老實實地跟在士兵身旁。很快,隊伍來到了刑場。周圍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圍觀的百姓們都屏住了唿吸,注視著即將發生的一切。那名士兵不慌不忙地抽出自己的佩刀,陽光灑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盜匪按照士兵的指示,站定在指定位置。士兵深吸一口氣,高高舉起手中的刀,然後猛地揮下。隻聽 “哢嚓” 一聲,盜匪的頭顱瞬間與身體分離,滾落在地。令人驚奇的是,那頭顱在滾出數步之外後,竟然還在地上不停地旋轉,同時口中大聲喊道:“好快刀!”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百姓們先是一陣驚愕,隨後爆發出一陣驚歎聲;其他盜匪則麵露恐懼之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就連士兵們也被這奇異的場景震撼,手中的武器都微微晃動。這把快刀的故事,以及盜匪那匪夷所思的 “稱讚”,在章丘迅速傳開。人們在茶餘飯後,總會提及這場奇特的行刑,那把快刀也因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有人說,這把刀是神兵利器,能讓死去的人心服口服;也有人說,那盜匪臨死前的稱讚,是對自己罪惡一生的解脫。但無論如何,這個故事都給那個動蕩的年代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成為了人們難以忘懷的奇談 。
3.俠女
俠女奇情,恩怨終償在金陵城,有一位才華橫溢的顧生。他擅長書畫,可家境卻十分貧寒。因為母親年事已高,顧生不忍心遠離她去別處謀生,隻能每天靠為人作畫寫字,收取一點微薄的報酬來維持生計。轉眼間,顧生已經二十五歲了,卻還沒有成家。他家對門有一處閑置的舊宅子,一位老婦人和一個年輕女子租住在那裏。由於對方家中沒有男子,顧生母子也未過多打聽她們的來曆。一天,顧生偶然從外麵迴來,看見一個女郎從母親房中走出。這女郎大約十八九歲,身姿婀娜,容貌秀麗,氣質高雅,世間罕見。她看見顧生並沒有刻意迴避,但神情卻十分冷峻。顧生進屋後便向母親詢問,母親說:“那是對門的女郎,來借針線用,她還說家中隻有她和母親相依為命。這姑娘看著不像是貧苦人家出身。我問她為何還未出嫁,她說是因為要照顧母親。明天我去拜訪她母親,探探口風,要是對方要求不高,你就把她娶迴來,也能替她贍養老人。”第二天,顧生母親來到對門。隻見屋內的老婦人竟是個聾子,家中一貧如洗,連隔夜的糧食都沒有,全靠女郎做針線活維持生計。顧生母親委婉地提出兩家結親、一起生活的想法,老婦人似乎有些心動,便去和女兒商量。女郎聽後卻默不作聲,看起來很不高興。顧生母親隻好迴家,仔細迴想當時的情景,疑惑地說:“這女子難道是嫌棄我們家窮?她既不說話也不笑,容貌豔麗卻冷若冰霜,真是個奇怪的人!” 母子倆隻能暗自猜測、歎息。有一天,顧生正在書房坐著,一個少年前來求畫。這少年容貌俊美,隻是神態頗為輕佻。顧生詢問他從哪裏來,少年迴答說是鄰村的。此後,少年每隔兩三天就來一次。兩人漸漸熟悉起來,少年說話也越來越隨便,顧生還曾親昵地抱過他,少年也沒有怎麽抗拒,兩人關係變得十分親密。一次,女郎從門前經過,少年一直盯著她看,問顧生她是誰。顧生說是鄰女。少年說:“長得這麽豔麗,可神情怎麽如此可怕?” 不一會兒,顧生走進屋內,母親對他說:“剛才那女子來借米,說家裏已經一整天沒生火做飯了。這姑娘十分孝順,窮成這樣真是可憐,咱們應該多幫幫她。” 顧生聽從母親的話,背著一鬥米去女郎家,轉達了母親的心意。女郎收下米,也沒有多說感謝的話。此後,女郎經常到顧生家,看到顧生母親在做針線活,便主動幫忙,在顧家的堂屋裏進進出出,像顧家的媳婦一樣操持家務。顧生對她愈發感激,每次得到別人送的食物,都會分一些給女郎的母親,女郎對此也習以為常。後來,顧生母親的隱私部位長了毒瘡,日夜痛苦地號哭。女郎時常到床邊探望,為她清洗傷口、敷藥,每天都要做三四次。顧生母親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可女郎卻絲毫不在意髒穢。顧生母親感歎道:“唉!要是能有像你這樣的兒媳,我就算死也安心了!” 說完便悲泣起來,女郎安慰她說:“您兒子如此孝順,比我和母親孤苦伶仃的要強百倍。” 顧生母親又說:“這些端水送藥的活兒,哪是孝子能做的?而且我年紀大了,還擔心沒法延續顧家的香火呢。” 正說著,顧生進來了,母親哭著對他說:“這姑娘幫了咱們太多,你可千萬別忘恩負義。” 顧生連忙向女郎伏地拜謝。女郎卻說:“你敬重我母親,我都沒謝你,你何必謝我呢?” 從此,顧生對女郎更加敬愛,但女郎舉止依舊生硬,讓人不敢有非分之想。有一天,女郎出門時,顧生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女郎忽然迴頭,對他嫣然一笑。顧生喜出望外,急忙跟到她家中。顧生向女郎表白心意,女郎沒有拒絕,兩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事後,女郎告誡顧生:“這種事隻能有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顧生沒有迴應,默默地迴了家。可第二天,顧生又想約女郎,女郎卻一臉嚴肅,頭也不迴地走了。之後,女郎還是經常來顧家,可每次和顧生相遇,她都冷若冰霜。顧生要是和她開個小玩笑,她就會用冰冷的話語迴應,讓人心裏發寒。有一天,女郎在沒人的地方問顧生:“最近來的那個少年是誰?” 顧生如實相告。女郎說:“他好幾次對我舉止無禮。看在你和他關係好的份上,我才一直沒說。你去告訴他,要是再這樣,他就別想活命了!” 晚上,顧生把這話轉告給少年,還勸他:“你一定要小心,她可不是好惹的!” 少年卻不屑地說:“既然不好惹,你怎麽還私下和她有來往?” 顧生連忙辯解自己沒有。少年又說:“要是沒有,那些曖昧的話你怎麽會知道?” 顧生無言以對。少年接著說:“你也幫我帶句話,讓她別假惺惺地裝樣子,不然我就把這事宣揚出去。” 顧生聽了十分生氣,臉上明顯露出怒色,少年見狀便離開了。一天晚上,顧生正獨自坐著,女郎突然來了,笑著說:“看來我和你緣分未盡,這或許是天意吧。” 顧生欣喜若狂,連忙把女郎抱在懷裏。突然,他們聽到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兩人驚慌地起身,隻見少年推門而入。顧生驚訝地問:“你想幹什麽?” 少年笑著說:“我來看看這位貞潔的女子。” 然後看著女郎說:“今天你怎麽不怪我了?” 女郎氣得眉毛豎起,臉頰漲紅,一句話也不說,迅速翻開上衣,從裏麵拿出一個皮囊,順手抽出一把一尺來長、晶瑩剔透的匕首。少年見狀,嚇得轉身就跑。女郎追出門外,四處張望,卻不見少年的蹤影。她將匕首朝著空中用力一擲,匕首發出戛然聲響,光芒燦若長虹。不一會兒,有個東西掉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顧生急忙拿著蠟燭去查看,發現是一隻白狐,已經身首異處。他驚恐萬分,女郎說:“這就是你那相好的。我本來想饒他一命,可他實在是不想活了!” 說完便把匕首收迴囊中。顧生拉著女郎說:“剛才被這妖物壞了興致,咱們改日再聚吧。” 女郎卻徑直出門走了。第二天晚上,女郎果然又來了,兩人傾訴衷腸。顧生好奇地問她的法術,女郎說:“這不是你該知道的,你要嚴守秘密,泄露出去恐怕對你不利。” 兩人還談到嫁娶之事,顧生說:“我們都有夫妻之實了,是不是該考慮正式成親?” 女郎卻說:“我們同床共枕,又相互扶持,這不就是夫妻嗎?何必再提嫁娶?” 顧生又擔心地問:“你是不是嫌棄我窮?” 女郎迴答:“你窮,難道我就富有嗎?今晚來找你,就是因為可憐你家境貧寒。” 臨走時,女郎叮囑顧生:“這種苟且之事不能經常做。該來的時候我自然會來,不該來的時候你強求也沒用。”此後,每次顧生想和女郎私下說說話,女郎總是躲開。但她還是會幫顧家料理各種事務,衣服破了她幫忙縫補,柴火燒完了她幫忙準備,就像顧家的媳婦一樣。幾個月後,女郎的母親去世了,顧生盡全力幫她料理了後事。女郎從此獨居,顧生心想她一個人獨居,自己或許能和她再續前緣,便翻牆進入她家,隔著窗戶頻頻唿喊,可女郎始終沒有迴應。顧生透過窗戶一看,發現屋內空無一人,門也鎖著。他心裏暗自懷疑女郎是不是和別人有約。晚上他又去了一次,還是同樣的情況,於是他便在窗台上留下一塊玉佩後離開了。第二天,顧生在母親那裏和女郎相遇。出來後,女郎悄悄跟在他身後說:“你是不是懷疑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有些事不能說出來。現在我想讓你打消疑慮,可又不知道該怎麽辦。不過有件事得麻煩你趕緊幫忙。” 顧生忙問什麽事,女郎說:“我懷孕八個月了,眼看就要臨盆。可我現在名不正言不順,能為你生下孩子,卻沒辦法撫養他。你偷偷告訴你母親,找個奶媽,就說是收養的孩子,千萬別說是我的。” 顧生答應下來,並把這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這姑娘真是奇怪!之前求親她不願意,卻和我兒子私下有了孩子。” 不過母親還是很高興地按照女郎的計劃準備著。又過了一個多月,女郎有好幾天都沒出現,母親有些擔心,便去她家查看。隻見她家大門緊閉,一片寂靜。母親敲了很久的門,女郎才蓬頭垢麵地從裏麵出來。她打開門讓顧生母親進去後,又立刻把門關上。顧生母親走進屋內,聽到床上有嬰兒的啼哭聲,驚訝地問:“孩子出生多久了?” 女郎迴答:“三天了。” 母親抱起孩子一看,是個男孩,而且長得天庭飽滿。母親高興地說:“你已經為我顧家生下孫子,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以後可怎麽辦呢?” 女郎說:“我有自己的苦衷,實在不敢告訴您。等晚上沒人的時候,您就把孩子抱走吧。” 母親迴家後和顧生說起這事,母子倆都覺得十分驚奇。晚上,母親便去把孩子抱迴了家。又過了幾個晚上,將近半夜的時候,女郎突然來敲門。她手裏提著一個革囊,笑著對顧生說:“我的大事已經辦完了,咱們就此別過吧。” 顧生急忙詢問原因,女郎說:“你母親對我的照顧,我一直銘記在心。之前說‘可一而不可再’,是因為我想報答你,並不隻是男女之情。我看你因為貧窮一直沒能成家,便想為你延續香火。本來想著生一個孩子就夠了,沒想到又懷孕了,隻能破戒再來一次。現在我報答了你的恩情,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沒有遺憾了。” 顧生又問:“你袋子裏裝的是什麽?” 女郎迴答:“是仇人的腦袋。” 顧生打開袋子一看,裏麵的人頭須發交錯,血肉模糊,嚇得不輕,便追問到底是怎麽迴事。女郎說:“之前不告訴你,是因為怕事情泄露。現在事情已經辦妥,告訴你也無妨。我是浙江人,父親曾是司馬,卻被仇人陷害,家產被抄沒。我帶著老母親逃出來,隱姓埋名已經三年了。之前沒立刻報仇,是因為母親還在;母親去世後,又因為肚子裏有了孩子,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之前晚上出門,是去熟悉仇人的行蹤和他家的路徑,怕出意外。” 說完,女郎便要出門,又叮囑顧生:“你要好好照顧咱們的孩子。你福薄命短,這孩子將來能光大門楣。這麽晚了,別吵醒老母親,我走了!” 顧生還沒來得及詢問她要去哪裏,女郎就像閃電一樣一閃而過,瞬間消失不見了。顧生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滿是歎息和失落,仿佛丟了魂魄一般。第二天,他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子倆隻能感歎世事奇異。果然,三年後顧生就去世了。而他和女郎的兒子,十八歲時考中了進士,一直孝順地侍奉祖母,為她養老送終。異史氏說:“隻有家中有俠女,才可以豢養孌童。不然,你喜歡那美貌少年,就會招來像白狐這樣的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