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城
喬生是晉寧人,年少時就有才名。二十多歲了,卻仍未取得功名,但為人很有俠義心腸。他與顧生交情很好,顧生死後,喬生時常接濟他的妻子兒女。縣裏的縣官因欣賞喬生的文章而看重他,縣官在任上去世,家人滯留在當地無法迴鄉,喬生傾盡家財護送縣官的靈柩,往返行程達二千多裏。因此,讀書人們越發敬重他,而他的家境卻從此日益衰敗。?史孝廉有個女兒名叫連城,擅長刺繡,也知曉詩書,父親十分寵愛她。史孝廉拿出女兒所繡的《倦繡圖》,征集年輕人題詩,目的是挑選女婿。喬生獻上的詩寫道:“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 又誇讚刺繡的精巧:“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迴文感聖明。” 連城得到詩後很歡喜,對父親稱讚有加,可父親卻嫌喬生貧窮。連城逢人就稱讚喬生的詩,還派老婦人假托父親的命令,送錢給喬生作為讀書的費用。喬生感歎道:“連城真是我的知己啊!” 從此對她傾心不已,思念之情如同饑餓時渴望食物一般。?不久,連城被許配給鹽商的兒子王化成,喬生這才絕望,然而在夢中仍對她念念不忘。沒過多久,連城得了癆病,病情嚴重,臥床不起。有個西域來的和尚自稱能治好她的病,但需要男子胸口的肉一錢,搗碎混合藥末。史孝廉派人到王家告知女婿,王化成笑著說:“這老糊塗,想讓我剜心頭肉啊!” 使者隻好返迴。史孝廉於是對人說:“有能割肉的,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喬生聽說後前往,自己拿出利刃,袒露胸膛讓和尚割肉。鮮血浸濕了他的衣褲,和尚敷上藥才止住血。製成三丸藥,連城三天服完,病就好了。史孝廉想要履行諾言,先告知了王化成。王化成大怒,要去官府告狀。史孝廉便設宴請喬生前來,把千兩銀子放在桌上,說:“深感您的大恩,就用這些銀子來報答您。” 接著詳細說明了毀約的原因。喬生生氣地說:“我之所以不惜割下胸口的肉,隻是為了報答知己罷了,難道是賣肉嗎?” 說完拂袖而去。連城聽說後,心裏很不忍,托老婦人去安慰勸解喬生,並且說:“以他的才華,不會長久落魄。天下哪裏愁沒有佳人?隻是我夢到的不祥,三年之內必定會死,不必和別人爭奪我這個將死之人。” 喬生告訴老婦人:“‘士為知己者死’,不是因為美色。我隻怕連城未必真正了解我,隻要她能真正了解我,不能結為夫妻又有什麽妨礙?” 老婦人替女郎表白了誠意。喬生說:“如果真是這樣,見麵時能為我笑一笑,我死也無憾了!” 老婦人離去後。過了幾天,喬生偶然外出,遇到連城從叔父家迴來,他看了一眼,連城也轉過頭來,含情脈脈,微笑著露出好看的牙齒。喬生大喜說:“連城真是了解我的人啊!”?恰逢王化成來商議婚期,連城先前的病症又發作了,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喬生前去吊唁,悲痛過度,也昏死過去。史孝廉把他抬送迴家。喬生自知已經死去,也沒什麽悲傷的,走出村子,還希望能見到連城。遠遠望去,南北有一條路,行人絡繹不絕像螞蟻一樣,於是他也混在人群中。不一會兒,進入一個官署,正好遇到顧生,顧生驚訝地問:“你怎麽來了?” 隨即拉著他的手要送他迴去。喬生歎息著說:“我的心事還沒了結。” 顧生說:“我在這裏掌管文書,很受上司信任,如果能幫上忙,絕不推辭。” 喬生詢問連城的消息,顧生就帶著喬生轉了很多地方,看到連城和一個白衣女郎,淚眼愁眉,坐在走廊的角落裏。看到喬生來了,連城急忙起身,似乎很高興,簡單問了他怎麽來的。喬生說:“你死了,我怎麽敢獨自活著!” 連城哭著說:“像我這樣負心的人,你還不嫌棄,以身殉情又是為什麽呢?然而今生已經不能嫁給你了,希望來世能實現心願。” 喬生告訴顧生:“有事情你先去忙,我樂意死,不想再活了。隻是麻煩你查一下連城會托生在什麽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 顧生答應後離開了,白衣女郎問喬生是什麽人,連城詳細地講述了一遍,女郎聽後,似乎悲痛得難以承受。連城告訴喬生:“這位姑娘和我同姓,小名叫賓娘,是長沙史太守的女兒。一路上一起過來,彼此很憐愛。” 喬生看她,姿態神情惹人憐愛。正要細問,顧生就迴來了,向喬生祝賀說:“我已經為你安排妥當,馬上就讓小娘子和你一起還魂,好嗎?” 兩人都很高興。正要拜別,賓娘大哭說:“姐姐走了,我去哪裏呢?求你可憐救救我,我願意為姐姐做婢女。” 連城很悲傷,也想不出辦法,轉而求喬生。喬生又哀求顧生,顧生很為難,堅決推辭說不行,喬生堅持要他幫忙。顧生才說:“試著勉強做一下吧。” 過了一頓飯的時間迴來了,搖著手說:“怎麽樣!實在是萬分無能為力啊!” 賓娘聽了,哭得十分傷心,隻是依偎在連城的肘下,生怕她馬上離開。大家都很悲傷,卻毫無辦法,相對無言,看著賓娘愁苦的麵容,讓人心裏十分酸楚。顧生氣憤地說:“帶賓娘一起走吧,如果有什麽罪過,我甘願承擔!” 賓娘這才高興地跟著喬生出來,喬生擔心她路途遙遠沒有同伴。賓娘說:“我跟著你走,不想迴去了。” 喬生說:“你太傻了!不迴去,怎麽能活下來呢?以後到了湖南,不要又躲開我,那我就很幸運了。” 正好有兩個老婦人拿著公文前往長沙,喬生囑托好賓娘,哭著告別離開了。?在路上,連城走得緩慢,走一裏多路就要休息一下,一共休息了十多次才看到家門。連城說:“重生之後,我擔心會有變故,你去把我的屍骨取來,我在你家複活,就不會有後悔的事了。” 喬生覺得有道理。兩人一起迴到喬生家。連城虛弱得好像走不動路,喬生停下來等她。連城說:“我到這裏,四肢發軟,好像沒了依靠。我擔心事情不能成功,還是要好好謀劃一下,不然複活後怎麽能自由呢?” 兩人一起走進旁邊的廂房。靜靜地待了一會兒,連城笑著說:“你討厭我嗎?” 喬生驚訝地問為什麽這麽說。連城害羞地說:“我擔心事情不成,又辜負你了。讓我先以鬼魂的身份報答你吧。” 喬生很高興,兩人盡情歡愛。因為猶豫不敢馬上出去,在廂房裏待了三天。連城說:“俗話說:‘醜媳婦終須見公婆。’一直這樣躲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於是催促喬生出去,剛走到靈堂,喬生突然蘇醒過來。家人又驚又奇,給他喝了些湯水。喬生於是派人請史孝廉來,請求得到連城的屍體,說自己能讓她複活。史孝廉很高興,聽從了他的話。剛把連城的屍體抬進屋子,一看她已經醒了。連城告訴父親:“女兒已經把自己托付給喬郎了,沒有再迴去的道理。如果有什麽變故,我就再死一次!” 史孝廉迴家,派婢女去喬生家伺候。王化成聽說後,寫了狀子到官府申訴,官員收了賄賂,判連城歸王化成。喬生又氣又恨,想要尋死,卻也無可奈何。連城到了王家,生氣地不吃不喝,隻求快點死,屋裏沒人的時候,就用帶子懸梁自盡。過了一天,更加虛弱,幾乎快要死了,王化成害怕了,把她送迴史家;史家又把她抬迴喬生家。王化成知道後也沒辦法,隻好作罷。連城康複後,常常想念賓娘,想要派人去打聽她的消息,因為路途遙遠難以成行。一天,家人進來報告說:“門口有車馬。” 夫婦倆出去一看,賓娘已經來到院子裏了。三人相見,又悲又喜。太守親自送女兒來,喬生把他請進屋裏。太守說:“小女兒多虧你讓她複活,發誓不嫁給別人,現在就順從她的心意。” 喬生按照禮節叩謝。史孝廉也來了,兩家敘起了親戚關係。喬生名叫年,字大年。?異史氏說:“因為一個微笑的賞識,就以身相許,世上有人會說這很傻。那田橫的五百門客難道都是愚蠢的人嗎?這種難得的知己之情,正是賢能豪傑為之感動、難以抑製自己的原因。隻是茫茫人海中,竟讓有才華的人,僅僅傾心於女子的一個微笑。可悲啊!”
2.霍生
文登奇談:惡謔招禍?明朝末年,文登縣有兩位年輕後生,霍生和嚴生。二人自幼相識,關係親密,日常相處中,總愛相互戲謔逗趣,言語往來間,互不相讓,隻想著如何用最尖酸、最巧妙的言辭勝過對方。?霍生家隔壁住著一位老嫗,曾為嚴生的妻子接生。一日,老嫗與霍生的妻子閑聊時,無意間說起嚴生妻子私處生有兩個贅疣。這本是私密之事,卻被霍生妻子當作談資告訴了霍生。霍生聽聞後,竟心生惡念,與一群狐朋狗友謀劃,打算借此捉弄嚴生。?一日,眾人算準嚴生即將路過,便故意在路旁竊竊私語。霍生提高音量,故作神秘地說道:“某家娘子與我最為親昵。” 眾人佯裝不信,霍生便添油加醋,將事情說得有模有樣,最後還煞有介事地說:“你們若不信,她私處一側可有雙疣為證。” 此時,嚴生恰好走到窗外,將這番話聽得清清楚楚。他怒不可遏,卻強忍著不發作,沒有進屋理論,而是徑直轉身迴了家。?迴到家中,嚴生滿心憤怒,失去了理智,對妻子嚴刑拷打,逼她承認與霍生有染。妻子遭此汙蔑,堅決不服,嚴生卻愈發殘暴,下手越來越重。可憐那女子不堪忍受這般虐待,最終含冤自縊而死。霍生得知此事後,心中雖然後悔,卻因害怕嚴生,不敢前去坦白自己的誣陷之舉。?嚴生妻子死後,鬼魂夜夜啼哭,嚴生一家被攪得不得安寧。沒過多久,嚴生也突然暴斃,那女鬼這才停止了哭泣。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霍生的妻子夜裏夢到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女子對著她大聲嘶吼:“我死得如此淒慘,你們夫妻二人怎能還這般歡樂!” 霍生妻子從夢中驚醒後,便一病不起,沒過幾天就去世了。霍生也未能幸免,他夢到那女子伸出手指,對他破口大罵,還一巴掌扇在他的嘴上。霍生從夢中驚醒,隻覺唇際隱隱作痛,伸手一摸,發現嘴唇上高高腫起,三天後,竟也長出了兩個贅疣,從此落下了病根。此後,他再也不敢大聲說笑,隻要張嘴動作稍大,便會痛得難以忍受。?異史氏說:“人死後能化為厲鬼,可見其冤氣之重。而讓霍生嘴唇長疣,這懲罰雖帶有些許神異色彩,卻也像是一場荒誕的鬧劇。”?在這文登縣,還有另一樁因惡行引發災禍的事。有個姓王的人,與同窗某君交情看似不錯,實則心懷不軌。某君的妻子迴娘家省親,王生知道她所騎的驢子容易受驚,便提前潛伏在路旁的草叢之中。待某君妻子路過時,他突然衝出來,驢子受驚,將婦人甩落地上。當時隻有一個小僮隨行,根本無法攙扶婦人重新騎上驢子。王生見狀,卻假惺惺地表現出十分殷勤的樣子,又是攙扶又是安慰,婦人根本不知道他心懷鬼胎。王生自以為得計,事後竟洋洋得意地向旁人吹噓,說自己趁小僮去追驢子時,與婦人在草叢中私會,並將婦人的衣物、鞋襪等細節描述得極為詳盡。某君聽聞此事,羞愧難當,憤然離去。?沒過一會兒,王生透過自家窗戶縫隙,看見某君一手持刀,一手拽著妻子,滿臉怒容地朝他家走來。王生嚇得魂飛魄散,匆忙翻牆而逃。某君在後麵緊追不舍,追了二三裏地,才因體力不支停下腳步,轉身返迴。王生則拚盡全力狂奔,跑得氣喘籲籲,肺葉好似要炸開一般。經此一遭,他竟落下了哮喘的毛病,多年來一直未能痊愈。
3.汪士秀
汪士秀蹴鞠破魚精萬曆三十七年霜降,廬州城的石板路上積著薄霜。汪士秀將兩尊石舂在庭院裏擺成北鬥狀,足尖輕點躍至半空,石舂在月光下劃出銀亮的弧線。這是他第九次演練父親臨終前傳授的 ";流星拐";,卻總在最後一式 ";海底撈月"; 時失了準頭。八年前錢塘江上的漩渦仍在夢裏翻湧。父親商士禹抱著石舂墜入江底時,手中攥著半片魚形玉佩。此刻汪士秀摩挲著頸間的玉墜,忽然聽見北窗欞 ";哢嗒"; 作響 —— 那是父親生前最愛的蹴鞠落在瓦當上的聲音。洞庭夜泊,月光在湖麵碎成銀鱗。汪士秀正擦拭祖傳的鹿皮鞠,忽聞水麵傳來羯鼓般的悶響。五團黑影破水而出,為首者黃衣峨冠,踏浪鋪就半畝大的鮫綃席。";廣利王的梨花宴,倒比不得今夜痛快!"; 黃衣人舉杯時,杯盞碰撞聲如金石相擊。汪士秀屏息躲在艙後,卻見斟酒的老仆背影極似父親。更奇的是那童子從湖中撈出的金球,直徑逾尺卻輕若鴻毛,內裏水銀般流轉的光華映得眾人麵如敷粉。黃衣人起腳蹴球,金球升至十丈高空,突然化作赤練長虹,直直墜入汪士秀懷中。";好個流星拐!"; 老仆驚唿時,汪士秀已認出父親腰間的魚形玉佩。他不及細想,運起十成力踢向金球,隻覺足底陷入溫軟之物,";噗"; 地迸出碗口粗的光柱。金球炸裂瞬間,湖底傳來萬千水族的尖嘯,黃衣人臂生鱗甲,白衣者目露兇光。";阿翁快走!"; 汪士秀揮刀斬斷黃衣人手腕,卻見斷處湧出墨汁般的黑血。老仆將他推入暗艙,自己被白衣人掐住咽喉拖入湖中。水麵突然掀起百丈浪濤,露出鱷魚般的巨喙,將整艘畫舫吞入漩渦。汪士秀抱住桅杆,見艙中兩尊石鼓在浪中沉浮。他咬牙舉起千斤重的石鼓,借著浪頭躍至半空,將石鼓狠狠砸向巨喙。第一聲悶響震碎三千裏波紋,第二聲巨響驚起滿天鷗鷺,湖麵終於恢複平靜。黎明時分,汪士秀在船板上發現五尺長的魚翅。父親從蘆葦蕩劃著漁船歸來,腰間玉佩完好如初:";當年被魚精所救,他們逼我傳授蹴鞠之術。這金球原是千年魚鰾所化,經不得真力......";汪士秀將魚翅懸於船頭,見其在朝陽下泛著詭異的紫光。他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說的話:";真武者,當以身為鼓,以血為槌,敲醒這混沌乾坤。"; 於是他解下鹿皮鞠,將魚翅填入其中,新的鼓點在湖麵轟然作響。
喬生是晉寧人,年少時就有才名。二十多歲了,卻仍未取得功名,但為人很有俠義心腸。他與顧生交情很好,顧生死後,喬生時常接濟他的妻子兒女。縣裏的縣官因欣賞喬生的文章而看重他,縣官在任上去世,家人滯留在當地無法迴鄉,喬生傾盡家財護送縣官的靈柩,往返行程達二千多裏。因此,讀書人們越發敬重他,而他的家境卻從此日益衰敗。?史孝廉有個女兒名叫連城,擅長刺繡,也知曉詩書,父親十分寵愛她。史孝廉拿出女兒所繡的《倦繡圖》,征集年輕人題詩,目的是挑選女婿。喬生獻上的詩寫道:“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 又誇讚刺繡的精巧:“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迴文感聖明。” 連城得到詩後很歡喜,對父親稱讚有加,可父親卻嫌喬生貧窮。連城逢人就稱讚喬生的詩,還派老婦人假托父親的命令,送錢給喬生作為讀書的費用。喬生感歎道:“連城真是我的知己啊!” 從此對她傾心不已,思念之情如同饑餓時渴望食物一般。?不久,連城被許配給鹽商的兒子王化成,喬生這才絕望,然而在夢中仍對她念念不忘。沒過多久,連城得了癆病,病情嚴重,臥床不起。有個西域來的和尚自稱能治好她的病,但需要男子胸口的肉一錢,搗碎混合藥末。史孝廉派人到王家告知女婿,王化成笑著說:“這老糊塗,想讓我剜心頭肉啊!” 使者隻好返迴。史孝廉於是對人說:“有能割肉的,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喬生聽說後前往,自己拿出利刃,袒露胸膛讓和尚割肉。鮮血浸濕了他的衣褲,和尚敷上藥才止住血。製成三丸藥,連城三天服完,病就好了。史孝廉想要履行諾言,先告知了王化成。王化成大怒,要去官府告狀。史孝廉便設宴請喬生前來,把千兩銀子放在桌上,說:“深感您的大恩,就用這些銀子來報答您。” 接著詳細說明了毀約的原因。喬生生氣地說:“我之所以不惜割下胸口的肉,隻是為了報答知己罷了,難道是賣肉嗎?” 說完拂袖而去。連城聽說後,心裏很不忍,托老婦人去安慰勸解喬生,並且說:“以他的才華,不會長久落魄。天下哪裏愁沒有佳人?隻是我夢到的不祥,三年之內必定會死,不必和別人爭奪我這個將死之人。” 喬生告訴老婦人:“‘士為知己者死’,不是因為美色。我隻怕連城未必真正了解我,隻要她能真正了解我,不能結為夫妻又有什麽妨礙?” 老婦人替女郎表白了誠意。喬生說:“如果真是這樣,見麵時能為我笑一笑,我死也無憾了!” 老婦人離去後。過了幾天,喬生偶然外出,遇到連城從叔父家迴來,他看了一眼,連城也轉過頭來,含情脈脈,微笑著露出好看的牙齒。喬生大喜說:“連城真是了解我的人啊!”?恰逢王化成來商議婚期,連城先前的病症又發作了,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喬生前去吊唁,悲痛過度,也昏死過去。史孝廉把他抬送迴家。喬生自知已經死去,也沒什麽悲傷的,走出村子,還希望能見到連城。遠遠望去,南北有一條路,行人絡繹不絕像螞蟻一樣,於是他也混在人群中。不一會兒,進入一個官署,正好遇到顧生,顧生驚訝地問:“你怎麽來了?” 隨即拉著他的手要送他迴去。喬生歎息著說:“我的心事還沒了結。” 顧生說:“我在這裏掌管文書,很受上司信任,如果能幫上忙,絕不推辭。” 喬生詢問連城的消息,顧生就帶著喬生轉了很多地方,看到連城和一個白衣女郎,淚眼愁眉,坐在走廊的角落裏。看到喬生來了,連城急忙起身,似乎很高興,簡單問了他怎麽來的。喬生說:“你死了,我怎麽敢獨自活著!” 連城哭著說:“像我這樣負心的人,你還不嫌棄,以身殉情又是為什麽呢?然而今生已經不能嫁給你了,希望來世能實現心願。” 喬生告訴顧生:“有事情你先去忙,我樂意死,不想再活了。隻是麻煩你查一下連城會托生在什麽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 顧生答應後離開了,白衣女郎問喬生是什麽人,連城詳細地講述了一遍,女郎聽後,似乎悲痛得難以承受。連城告訴喬生:“這位姑娘和我同姓,小名叫賓娘,是長沙史太守的女兒。一路上一起過來,彼此很憐愛。” 喬生看她,姿態神情惹人憐愛。正要細問,顧生就迴來了,向喬生祝賀說:“我已經為你安排妥當,馬上就讓小娘子和你一起還魂,好嗎?” 兩人都很高興。正要拜別,賓娘大哭說:“姐姐走了,我去哪裏呢?求你可憐救救我,我願意為姐姐做婢女。” 連城很悲傷,也想不出辦法,轉而求喬生。喬生又哀求顧生,顧生很為難,堅決推辭說不行,喬生堅持要他幫忙。顧生才說:“試著勉強做一下吧。” 過了一頓飯的時間迴來了,搖著手說:“怎麽樣!實在是萬分無能為力啊!” 賓娘聽了,哭得十分傷心,隻是依偎在連城的肘下,生怕她馬上離開。大家都很悲傷,卻毫無辦法,相對無言,看著賓娘愁苦的麵容,讓人心裏十分酸楚。顧生氣憤地說:“帶賓娘一起走吧,如果有什麽罪過,我甘願承擔!” 賓娘這才高興地跟著喬生出來,喬生擔心她路途遙遠沒有同伴。賓娘說:“我跟著你走,不想迴去了。” 喬生說:“你太傻了!不迴去,怎麽能活下來呢?以後到了湖南,不要又躲開我,那我就很幸運了。” 正好有兩個老婦人拿著公文前往長沙,喬生囑托好賓娘,哭著告別離開了。?在路上,連城走得緩慢,走一裏多路就要休息一下,一共休息了十多次才看到家門。連城說:“重生之後,我擔心會有變故,你去把我的屍骨取來,我在你家複活,就不會有後悔的事了。” 喬生覺得有道理。兩人一起迴到喬生家。連城虛弱得好像走不動路,喬生停下來等她。連城說:“我到這裏,四肢發軟,好像沒了依靠。我擔心事情不能成功,還是要好好謀劃一下,不然複活後怎麽能自由呢?” 兩人一起走進旁邊的廂房。靜靜地待了一會兒,連城笑著說:“你討厭我嗎?” 喬生驚訝地問為什麽這麽說。連城害羞地說:“我擔心事情不成,又辜負你了。讓我先以鬼魂的身份報答你吧。” 喬生很高興,兩人盡情歡愛。因為猶豫不敢馬上出去,在廂房裏待了三天。連城說:“俗話說:‘醜媳婦終須見公婆。’一直這樣躲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於是催促喬生出去,剛走到靈堂,喬生突然蘇醒過來。家人又驚又奇,給他喝了些湯水。喬生於是派人請史孝廉來,請求得到連城的屍體,說自己能讓她複活。史孝廉很高興,聽從了他的話。剛把連城的屍體抬進屋子,一看她已經醒了。連城告訴父親:“女兒已經把自己托付給喬郎了,沒有再迴去的道理。如果有什麽變故,我就再死一次!” 史孝廉迴家,派婢女去喬生家伺候。王化成聽說後,寫了狀子到官府申訴,官員收了賄賂,判連城歸王化成。喬生又氣又恨,想要尋死,卻也無可奈何。連城到了王家,生氣地不吃不喝,隻求快點死,屋裏沒人的時候,就用帶子懸梁自盡。過了一天,更加虛弱,幾乎快要死了,王化成害怕了,把她送迴史家;史家又把她抬迴喬生家。王化成知道後也沒辦法,隻好作罷。連城康複後,常常想念賓娘,想要派人去打聽她的消息,因為路途遙遠難以成行。一天,家人進來報告說:“門口有車馬。” 夫婦倆出去一看,賓娘已經來到院子裏了。三人相見,又悲又喜。太守親自送女兒來,喬生把他請進屋裏。太守說:“小女兒多虧你讓她複活,發誓不嫁給別人,現在就順從她的心意。” 喬生按照禮節叩謝。史孝廉也來了,兩家敘起了親戚關係。喬生名叫年,字大年。?異史氏說:“因為一個微笑的賞識,就以身相許,世上有人會說這很傻。那田橫的五百門客難道都是愚蠢的人嗎?這種難得的知己之情,正是賢能豪傑為之感動、難以抑製自己的原因。隻是茫茫人海中,竟讓有才華的人,僅僅傾心於女子的一個微笑。可悲啊!”
2.霍生
文登奇談:惡謔招禍?明朝末年,文登縣有兩位年輕後生,霍生和嚴生。二人自幼相識,關係親密,日常相處中,總愛相互戲謔逗趣,言語往來間,互不相讓,隻想著如何用最尖酸、最巧妙的言辭勝過對方。?霍生家隔壁住著一位老嫗,曾為嚴生的妻子接生。一日,老嫗與霍生的妻子閑聊時,無意間說起嚴生妻子私處生有兩個贅疣。這本是私密之事,卻被霍生妻子當作談資告訴了霍生。霍生聽聞後,竟心生惡念,與一群狐朋狗友謀劃,打算借此捉弄嚴生。?一日,眾人算準嚴生即將路過,便故意在路旁竊竊私語。霍生提高音量,故作神秘地說道:“某家娘子與我最為親昵。” 眾人佯裝不信,霍生便添油加醋,將事情說得有模有樣,最後還煞有介事地說:“你們若不信,她私處一側可有雙疣為證。” 此時,嚴生恰好走到窗外,將這番話聽得清清楚楚。他怒不可遏,卻強忍著不發作,沒有進屋理論,而是徑直轉身迴了家。?迴到家中,嚴生滿心憤怒,失去了理智,對妻子嚴刑拷打,逼她承認與霍生有染。妻子遭此汙蔑,堅決不服,嚴生卻愈發殘暴,下手越來越重。可憐那女子不堪忍受這般虐待,最終含冤自縊而死。霍生得知此事後,心中雖然後悔,卻因害怕嚴生,不敢前去坦白自己的誣陷之舉。?嚴生妻子死後,鬼魂夜夜啼哭,嚴生一家被攪得不得安寧。沒過多久,嚴生也突然暴斃,那女鬼這才停止了哭泣。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霍生的妻子夜裏夢到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女子對著她大聲嘶吼:“我死得如此淒慘,你們夫妻二人怎能還這般歡樂!” 霍生妻子從夢中驚醒後,便一病不起,沒過幾天就去世了。霍生也未能幸免,他夢到那女子伸出手指,對他破口大罵,還一巴掌扇在他的嘴上。霍生從夢中驚醒,隻覺唇際隱隱作痛,伸手一摸,發現嘴唇上高高腫起,三天後,竟也長出了兩個贅疣,從此落下了病根。此後,他再也不敢大聲說笑,隻要張嘴動作稍大,便會痛得難以忍受。?異史氏說:“人死後能化為厲鬼,可見其冤氣之重。而讓霍生嘴唇長疣,這懲罰雖帶有些許神異色彩,卻也像是一場荒誕的鬧劇。”?在這文登縣,還有另一樁因惡行引發災禍的事。有個姓王的人,與同窗某君交情看似不錯,實則心懷不軌。某君的妻子迴娘家省親,王生知道她所騎的驢子容易受驚,便提前潛伏在路旁的草叢之中。待某君妻子路過時,他突然衝出來,驢子受驚,將婦人甩落地上。當時隻有一個小僮隨行,根本無法攙扶婦人重新騎上驢子。王生見狀,卻假惺惺地表現出十分殷勤的樣子,又是攙扶又是安慰,婦人根本不知道他心懷鬼胎。王生自以為得計,事後竟洋洋得意地向旁人吹噓,說自己趁小僮去追驢子時,與婦人在草叢中私會,並將婦人的衣物、鞋襪等細節描述得極為詳盡。某君聽聞此事,羞愧難當,憤然離去。?沒過一會兒,王生透過自家窗戶縫隙,看見某君一手持刀,一手拽著妻子,滿臉怒容地朝他家走來。王生嚇得魂飛魄散,匆忙翻牆而逃。某君在後麵緊追不舍,追了二三裏地,才因體力不支停下腳步,轉身返迴。王生則拚盡全力狂奔,跑得氣喘籲籲,肺葉好似要炸開一般。經此一遭,他竟落下了哮喘的毛病,多年來一直未能痊愈。
3.汪士秀
汪士秀蹴鞠破魚精萬曆三十七年霜降,廬州城的石板路上積著薄霜。汪士秀將兩尊石舂在庭院裏擺成北鬥狀,足尖輕點躍至半空,石舂在月光下劃出銀亮的弧線。這是他第九次演練父親臨終前傳授的 ";流星拐";,卻總在最後一式 ";海底撈月"; 時失了準頭。八年前錢塘江上的漩渦仍在夢裏翻湧。父親商士禹抱著石舂墜入江底時,手中攥著半片魚形玉佩。此刻汪士秀摩挲著頸間的玉墜,忽然聽見北窗欞 ";哢嗒"; 作響 —— 那是父親生前最愛的蹴鞠落在瓦當上的聲音。洞庭夜泊,月光在湖麵碎成銀鱗。汪士秀正擦拭祖傳的鹿皮鞠,忽聞水麵傳來羯鼓般的悶響。五團黑影破水而出,為首者黃衣峨冠,踏浪鋪就半畝大的鮫綃席。";廣利王的梨花宴,倒比不得今夜痛快!"; 黃衣人舉杯時,杯盞碰撞聲如金石相擊。汪士秀屏息躲在艙後,卻見斟酒的老仆背影極似父親。更奇的是那童子從湖中撈出的金球,直徑逾尺卻輕若鴻毛,內裏水銀般流轉的光華映得眾人麵如敷粉。黃衣人起腳蹴球,金球升至十丈高空,突然化作赤練長虹,直直墜入汪士秀懷中。";好個流星拐!"; 老仆驚唿時,汪士秀已認出父親腰間的魚形玉佩。他不及細想,運起十成力踢向金球,隻覺足底陷入溫軟之物,";噗"; 地迸出碗口粗的光柱。金球炸裂瞬間,湖底傳來萬千水族的尖嘯,黃衣人臂生鱗甲,白衣者目露兇光。";阿翁快走!"; 汪士秀揮刀斬斷黃衣人手腕,卻見斷處湧出墨汁般的黑血。老仆將他推入暗艙,自己被白衣人掐住咽喉拖入湖中。水麵突然掀起百丈浪濤,露出鱷魚般的巨喙,將整艘畫舫吞入漩渦。汪士秀抱住桅杆,見艙中兩尊石鼓在浪中沉浮。他咬牙舉起千斤重的石鼓,借著浪頭躍至半空,將石鼓狠狠砸向巨喙。第一聲悶響震碎三千裏波紋,第二聲巨響驚起滿天鷗鷺,湖麵終於恢複平靜。黎明時分,汪士秀在船板上發現五尺長的魚翅。父親從蘆葦蕩劃著漁船歸來,腰間玉佩完好如初:";當年被魚精所救,他們逼我傳授蹴鞠之術。這金球原是千年魚鰾所化,經不得真力......";汪士秀將魚翅懸於船頭,見其在朝陽下泛著詭異的紫光。他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說的話:";真武者,當以身為鼓,以血為槌,敲醒這混沌乾坤。"; 於是他解下鹿皮鞠,將魚翅填入其中,新的鼓點在湖麵轟然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