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織
促織之禍與奇幻轉機????明朝宣德年間,宮廷之內鬥促織的遊戲風靡一時,奢華之風盛行。這股熱潮自上而下蔓延,致使每年都要向民間大肆征收促織。促織本非陝西一帶所產,然而華陰縣的縣令為諂媚上官,偶然覓得一隻並進獻。經宮廷比試,此蟲爭鬥時勇猛異常,令眾人驚歎。上官大悅,遂責令縣令年年供奉。縣令無奈,將這棘手差事層層下壓,最終落到了裏正頭上。?城中一些遊手好閑之徒,嗅覺敏銳,一旦得到優良品種的促織,便視作奇貨可居。他們用精美的籠子精心飼養,故意抬高價格,如同囤積稀世珍寶一般,等待著暴富的機會。裏胥們見有機可乘,憑借著狡黠奸詐的手段,趁機向百姓巧立名目、攤派費用。每征收一隻促織,往往致使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原本平靜的生活陷入絕境。?縣裏有個名叫成名的讀書人,多年來一心苦讀詩書,渴望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無奈命運弄人,他雖飽讀經史子集,卻始終未能中舉。成名為人忠厚老實,不善言辭,木訥迂腐,在人情世故上一竅不通。狡猾的裏胥見他老實可欺,便將他上報充任裏正之職。成名得知後,猶如晴天霹靂,想盡各種辦法推脫,四處求情、送禮,卻都無濟於事。不到一年時間,他那原本就微薄的家產,便在應對裏正事務的折騰中消耗殆盡。?恰逢此時,朝廷又開始征收促織。成名既不忍心向貧苦百姓攤派,以免加重他們的負擔,又實在拿不出錢來賠償,陷入了兩難的絕境。他整日憂愁煩悶,茶不思飯不想,心中滿是絕望,甚至多次動了尋死的念頭。妻子見他這般痛苦,心疼不已,勸說道:“死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倒不如自己去尋找促織,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成名聽後,覺得妻子的話在理,雖然心中仍充滿憂慮,但也隻能抱著一絲希望,決定放手一搏。?於是,成名每日天不亮便出門,直到夜幕降臨才歸來。他手持竹筒和銅絲籠,穿梭於破敗的牆壁之間,徘徊在荒草叢生之處。他不辭辛勞,翻遍每一塊石頭,挖掘每一個洞穴,嚐試了各種方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促織的角落。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他,日複一日的尋找,始終一無所獲。即便偶爾抓到兩三隻,也都是些體弱瘦小、不符合規格的劣等促織。?縣令催逼得極為嚴厲,限定了嚴格的日期。十幾天的時間裏,成名因未能按時完成任務,被打得皮開肉綻,屁股上膿血淋漓,連走路都十分困難,更別說還有力氣去捉促織了。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滿是痛苦與絕望,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自盡的念頭,覺得生活已毫無希望可言。?就在成名陷入絕境之時,村裏來了一個駝背的巫婆,據說她能憑借神奇的力量為人占卜,預測吉兇禍福。消息傳開後,引得眾多人前來求問。成名的妻子聽聞此事,抱著一絲希望,帶著家中僅存的一點錢財前去詢問。隻見巫婆的家門口擠滿了年輕女子和白發老婦,大家都懷著忐忑的心情,期待著能從巫婆那裏得到指引。?成名的妻子隨著眾人走進屋內,隻見裏麵有一間密室,密室門口掛著簾子,簾子外麵擺放著香案。求問的人依次在香爐裏點燃香,虔誠地拜了又拜。巫婆站在一旁,神色莊重,望著天空代為祈禱。她的嘴唇快速地一張一合,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神秘,眾人都屏氣斂息,恭敬地站著聆聽。?不一會兒,簾子裏麵扔出一張紙,上麵寫的內容正是求問人心中所想之事,無一差錯,令眾人驚歎不已。成名的妻子見狀,心中湧起一絲希望。她小心翼翼地把錢放在案上,然後焚香禮拜,心中默默祈禱著能找到促織的線索。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工夫,簾子輕輕動了一下,一片紙緩緩飄落下來。她急忙拾起來一看,上麵沒有一個字,隻有一幅畫。?畫中繪著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樓閣,雕梁畫棟,飛簷鬥拱,看上去像是一座寺廟。樓閣後麵的小山下,怪石嶙峋,形狀各異,雜亂地臥在地上。周圍荊棘叢生,荊棘的尖刺如針般尖銳,在風中微微晃動。一隻青麻頭促織靜靜地伏在那裏,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旁邊還有一隻蛤蟆,後腿微微彎曲,前腿抬起,像是要跳舞的樣子。成名的妻子反複翻看這幅畫,心中充滿疑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而,看到畫中有促織,正合了她心中所想,便把畫折疊起來,小心地收好,匆匆迴家拿給成名看。?成名接過畫,反複思量,心中暗自揣測:“難道這是上天在指點我捕捉促織的地方?” 他仔細觀看畫中的景象,覺得與村東的大佛閣極為相似。想到這裏,成名不顧自己病體未愈,強撐著虛弱的身體,拄著拐杖,拿著畫來到寺後。隻見那裏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高高隆起,周圍荒草叢生,一片寂靜。他沿著陵墓緩緩走去,隻見地上的石頭層層疊疊,形狀和排列方式與畫中一模一樣。?成名心中一喜,覺得自己找對了地方。他開始在蒿草叢中仔細搜尋,側耳傾聽,緩緩前行,如同在尋找一根繡花針一般,全神貫注,心、眼、耳力都發揮到了極致。他不放過任何一點細微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促織的角落。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始終沒有發現促織的蹤跡,也沒有聽到絲毫聲響。?就在成名感到有些失望的時候,突然,一隻癩蛤蟆猛地從草叢中跳了出來,把他嚇了一跳。成名心中一動,心想:“這癩蛤蟆出現得如此蹊蹺,說不定與促織有關。” 於是,他急忙去追癩蛤蟆。癩蛤蟆跳進草叢裏,迅速逃竄。成名順著蹤跡撥開草叢尋找,終於,他看到一隻促織伏在荊棘根部。他心中一陣狂喜,急忙撲過去,想要捉住它。然而,促織十分敏捷,一下子鑽進了石洞裏。?成名心急如焚,他用尖草去撩撥石洞,試圖把促織引出來,可促織卻不為所動,死活不出來。他又靈機一動,用竹筒裝水去灌石洞,促織這才被水逼了出來。隻見這隻促織模樣極為俊美健壯,身軀龐大,尾巴修長,青色的脖頸,金色的翅膀,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成名大喜過望,小心翼翼地用籠子裝著帶迴家。全家人看到這隻珍貴的促織,都欣喜若狂,覺得它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要珍貴。?成名把促織養在盆子裏,每天用蟹肉、栗子粉精心喂養,嗬護備至。他時刻關注著促織的飲食起居,生怕有一絲一毫的疏忽。隻等限期一到,就把它拿去交差,希望能借此擺脫困境。?成名有個九歲的兒子,生性頑皮好奇。趁父親不在家,他偷偷打開盆子觀看這隻寶貝促織。促織一下子跳了出來,迅速逃竄,孩子年幼,動作不夠敏捷,根本捉不住。等他好不容易撲到手,促織已經大腿折斷,腹部破裂,轉眼間就死了。孩子嚇得臉色蒼白,大哭起來,急忙跑去告訴母親。?母親聽後,猶如五雷轟頂,臉色變得像死灰一樣。她又氣又急,大罵道:“你這個孽根,這下闖大禍了,死期到了!等你爹迴來,再跟你算賬!” 孩子被母親的責罵嚇得瑟瑟發抖,哭著跑了出去。?沒過多久,成名迴到家,聽妻子說了此事,頓時如遭冰雪,整個人呆立在原地,心中的憤怒、絕望和悲痛交織在一起。他憤怒地四處尋找兒子,然而兒子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後來,在井裏找到了兒子的屍體。成名頓時化怒為悲,唿天搶地,悲痛欲絕。他和妻子對著牆角哭泣,茅屋裏冷冷清清,沒有一絲炊煙,整個屋子彌漫著絕望的氣息。兩人相對無言,心中萬念俱灰,覺得生活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天色將晚,他們強忍著悲痛,準備用草席把兒子埋葬。當他們靠近兒子的屍體,想要把他包裹起來時,突然發現兒子氣息微弱,還有一絲生機。他們又驚又喜,急忙把兒子放在床上。到了半夜,兒子竟然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中稍稍寬慰,覺得這或許是上天憐憫他們,給了他們一絲希望。隻是兒子神情癡呆,昏昏欲睡,仿佛還沒有從驚嚇中完全恢複過來。?成名看著空蕩蕩的蟋蟀籠,想到之前的種種艱辛和希望瞬間破滅,頓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在極度的憤怒和絕望之下,他暫時忽略了兒子的情況,從黃昏到黎明,一夜未合眼,心中充滿了對命運的無奈和怨恨。?太陽漸漸升起,成名仍然僵臥在床上,滿心憂愁,不知該如何麵對接下來的生活。忽然,他聽到門外有促織鳴叫,驚訝地起身查看。那隻促織竟然還在,而且看上去十分精神。他高興地伸手去捉,促織叫了一聲就跳開了,速度極快。他用手掌去扣,感覺空空的,好像什麽都沒有。手剛抬起來,促織又一下子跳得老遠。他急忙追趕,轉過牆角,卻不見了促織的蹤影。?他焦急地四處張望,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終於,他發現促織趴在牆壁上。仔細一看,這隻促織短小,黑紅色,與之前那隻俊美健壯的促織相比,顯得遜色不少。他心裏有些猶豫,想著繼續尋找之前追逐的那隻。這時,牆壁上的小蟲忽然跳到他的衣襟袖子上。他定睛一看,這隻促織形狀像土狗,長著梅花翅膀,方頭長腿,雖然個頭不大,但看起來精氣神十足,似乎是隻好蟲。他滿心歡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收了起來。?成名打算把這隻促織獻給官府,可心裏卻忐忑不安,擔心它不合官府的心意,到時候又要惹來麻煩。於是,他想先試著讓它鬥一鬥,看看它的本領如何。村裏有個好事的少年,平日裏喜歡馴養促織,他馴養的一隻促織,自己給它取名叫 “蟹殼青”。這隻促織體型碩大,威風凜凜,每天都被少年帶著和其他少年的促織爭鬥,戰無不勝,從未輸過一場。少年想靠這隻促織發財,便把價格抬得很高,然而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買家。?這天,少年聽聞成名也得到了一隻促織,便直接來到成名家拜訪。他看到成名所養的促織,身材短小,其貌不揚,不禁捂著嘴偷笑,眼中滿是不屑。接著,他拿出自己的 “蟹殼青”,放進比試的籠子裏,挑釁地看著成名,示意他把促織也放進去比試。成名一看,對方的促織身形龐大,修長威武,相比之下,自己的促織顯得十分弱小,心中不禁自慚形穢,覺得根本不是對手,不敢與之一較高下。少年卻不依不饒,執意要他比試,還在一旁冷嘲熱諷。?成名心想,反正自己這隻劣等促織留著也沒什麽用,不如拚一下,博眾人一笑,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於是,他咬咬牙,把兩隻促織一起放進鬥盆裏。那隻小促織趴在那裏一動不動,蠢笨得像隻木雞。少年見狀,笑得更加肆無忌憚,笑聲在屋子裏迴蕩。他試著用豬鬃毛去撩撥促織的觸須,想激怒它,可小促織仍然無動於衷。少年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覺得這場比試毫無懸念。?然而,少年多次撩撥之後,小促織終於被激怒了。它猛地向前衝去,兩隻促織瞬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它們相互騰躍攻擊,打鬥得十分激烈,發出 “嗡嗡” 的聲響,仿佛在進行一場生死較量。不一會兒,隻見小促織跳了起來,張開尾巴,伸出觸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徑直咬住了對方的脖頸。“蟹殼青” 拚命掙紮,卻無法掙脫。少年大驚失色,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 “蟹殼青” 竟然會被這隻不起眼的小促織打敗。他連忙把它們分開,讓它們停止爭鬥。小促織得意地高昂著頭,鳴叫著,似乎在向主人報捷,聲音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成名欣喜若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沒想到這隻看似弱小的促織竟然如此厲害。?正當他們一起觀賞這隻小促織時,一隻公雞突然從旁邊跑了過來。這隻公雞顯然被促織的爭鬥聲吸引,它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小促織,猛地向小促織啄去。成名嚇得臉色蒼白,站在那裏,驚愕地唿喊,聲音中充滿了恐懼。幸好公雞沒有啄中,小促織一下子跳出去一尺多遠。公雞不肯罷休,健步上前,緊追不舍,小促織眼看就要被公雞的爪子抓住了。成名驚慌失措,在一旁急得直跺腳,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心中充滿了擔憂,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公雞伸長脖子,不停地擺動掙紮,似乎遇到了極大的麻煩。成名壯著膽子走近一看,原來小促織已經跳到了公雞的雞冠上,正用力叮咬,死死地不肯鬆口。公雞疼得不停地甩頭,卻無法把小促織甩下來。成名更是驚喜萬分,沒想到這隻小促織如此勇猛,竟然能戰勝公雞。他連忙把小促織捉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籠子裏,心中充滿了對這隻小促織的感激和敬佩。?第二天,成名懷著忐忑的心情把促織獻給縣令。縣令看到促織如此瘦小,心中大怒,憤怒地嗬斥成名,認為他是在敷衍了事。成名嚇得瑟瑟發抖,連忙講述了這隻促織的奇異之處,可縣令根本不相信,覺得他是在編造借口。縣令為了驗證,試著讓它和其他促織爭鬥。沒想到,那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促織,在這隻小促織麵前,竟然全都敗下陣來。縣令又用公雞來試,果然像成名說的那樣,小促織毫不畏懼,成功戰勝了公雞。縣令這才相信了成名的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僅沒有懲罰成名,還獎賞了他。?縣令深知這隻促織的珍貴,不敢獨自占有,便把它獻給了巡撫。巡撫看到這隻奇特的促織,非常高興。他用金籠子裝著,小心翼翼地進獻給皇上,並詳細地奏明了這隻促織的神奇本領。促織進入宮中後,皇上對它十分好奇,拿天下所進貢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等各種奇形怪狀的促織,一一與它比試。結果,沒有一隻能勝過它的,它在爭鬥中總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而且,每當聽到琴瑟之聲,它就會按照節拍跳舞,舞姿優美,節奏精準,更是讓人覺得神奇不已。?皇上十分讚賞,對這隻促織喜愛有加。他下詔賞賜巡撫名馬和綢緞,以表彰他的功績。巡撫沒有忘記這功勞的來源,不久,縣令就因政績 “卓異” 而聞名,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和提拔。縣令很高興,為了感謝成名,免去了他的差役,又囑咐學使,讓成名進入縣學讀書,給了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年多以後,成名的兒子精神逐漸恢複了正常。他自己說:“我當時變成了促織,身體輕盈敏捷,善於爭鬥,在經曆了許多驚險的戰鬥後,如今才蘇醒過來。” 巡撫得知此事後,也重重地賞賜了成名。沒過幾年,成名就憑借著皇上的賞賜和自己的努力,擁有了上百頃良田,樓閣房屋不計其數,牛羊牲畜各有上千頭。他一出門,穿著華麗的皮衣,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氣派超過了世代為官的人家,過上了富足而體麵的生活。?異史氏說:“天子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就忘了;但下麵執行的人卻把它作為一成不變的慣例。再加上官吏貪婪暴虐,老百姓每天都被迫典妻賣子,沒完沒了。所以天子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視啊。隻是成名一家因官吏的侵害而貧窮,又因促織而致富,穿著華麗的衣服,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當他擔任裏正,遭受杖責的時候,哪裏會想到有今天這樣的境遇呢!上天要酬報那些忠厚老實的人,於是讓巡撫、縣令等都受到促織的恩惠。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確實如此啊!”
2.柳秀才
明季之時,一場可怕的蝗災悄然降臨在青兗大地。蝗蟲如黑色的潮水,從四麵八方席卷而來,所到之處,莊稼瞬間被啃食殆盡,百姓們眼睜睜看著賴以生存的糧食化為烏有,哭聲震天。這場災難如同洶湧的波濤,逐漸朝著沂地蔓延,沂地的縣令為此憂心忡忡,整日眉頭緊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一日,縣令拖著疲憊的身軀,退迴到縣衙的幕室之中,想要稍作休息。他剛一躺下,便迷迷糊糊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一位秀才模樣的人前來拜見他。隻見這秀才頭戴峨冠,身著綠衣,身材修長,容貌英俊,氣質不凡。秀才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大人,我知曉抵禦蝗蟲之策。” 縣令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急切地詢問:“先生有何妙策,快請說來。” 秀才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明日,在西南方向的道路上,會有一位婦人騎著一頭肚子碩大的母驢經過,她便是蝗神。大人若能誠心哀求,或許可免除這場災禍。” 縣令聽後,心中詫異不已,正欲再問,卻突然從夢中驚醒。?迴想起夢中的情景,縣令覺得此事蹊蹺,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他趕忙命人準備好祭祀用的酒食,匆匆朝著邑南趕去。到了邑南,縣令帶著隨從,靜靜地等候在路邊。烈日高懸,陽光熾熱地灑在大地上,眾人被曬得汗流浹背,但縣令依舊目光堅定地望著西南方向,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就這樣,不知等了多久,終於,一位婦人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隻見她梳著高高的發髻,身披褐色的披肩,獨自一人騎著一頭老邁的黑驢,緩緩朝著北方前行。那驢步伐緩慢,一瘸一拐,仿佛隨時都會倒下。縣令見狀,心中一動,覺得這婦人極有可能就是蝗神。他趕忙點燃香火,雙手捧著酒杯,快步迎上前去,在道路左側恭敬地跪下,伸手攔住驢韁繩,不讓婦人離去。?婦人停下驢,微微皺眉,問道:“大夫,你這是要做什麽?” 縣令滿臉哀求之色,急切地說道:“懇請蝗神大發慈悲,可憐可憐我這小小的沂地,讓蝗蟲不要侵害這裏的莊稼。” 婦人聽後,臉色微變,嗔怒道:“可恨那柳秀才多嘴,泄露了我的機密!既然如此,我便讓他承受這災禍,保證不損害莊稼便是。” 說罷,接過縣令遞來的酒杯,將三杯酒一飲而盡,隨後,身形一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縣令和隨從們都驚呆了,望著婦人消失的方向,久久迴不過神來。沒過多久,隻見天空中烏雲密布,遮天蔽日,仔細一看,竟是無數蝗蟲飛來,其數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奇怪的是,這些蝗蟲並未如往常那般撲向莊稼,而是徑直朝著楊柳樹飛去,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柳枝上。所過之處,柳葉被啃食得一幹二淨,而田間的莊稼卻安然無恙。?此時,縣令才恍然大悟,原來夢中的秀才竟是柳神。他感慨萬千,心想這或許是自己憂民之心感動了上蒼,才會有如此神奇的事情發生。此事在當地傳開後,百姓們對縣令的愛民之舉讚不絕口,也對柳神的仗義相助感激涕零。這場蝗災,也成為了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沂地代代相傳,告誡著後人,為官者當以民為本,而世間萬物,皆有因果。
3.水災
康熙二十一年,山東大地深陷於一場可怖的旱災泥沼之中。自春至夏,炎炎烈日高懸蒼穹,毫無憐憫之意地炙烤著這片齊魯大地。田野間,往昔茁壯生長的莊稼,如今早已幹枯成毫無生氣的秸稈,東倒西歪地倒伏著。土地幹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縫隙,寬者能容下成年人的手掌,這些縫隙如同大地被撕裂的傷口,仿佛正發出痛苦的無聲呻吟。放眼遠眺,目之所及盡是赤地千裏,一片荒蕪之象,不見一絲綠意與生機。百姓們站在田邊,望著這毫無希望的田野,眼神中滿是絕望,許多人不禁默默流淚,滿心憂愁著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度過。?直到六月十三日,那壓抑許久的天空終於出現了一絲轉機,輕柔的小雨如同細密的銀線,悠悠飄落。這雨滴對於久旱的大地而言,恰似久旱逢甘露,珍貴無比,它們輕輕地灑落在幹涸的土地上,逐漸滲透進去。百姓們見此情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他們紛紛拿起農具,抓住這難得的時機,趕忙在田地裏播下粟米種子,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未來收獲的期待。五日之後,到了十八日,天空中突然風雲突變,一場傾盆大雨毫無預兆地傾瀉而下,豆大的雨點密密麻麻,如注般砸向大地。這場大雨滋潤了每一寸幹裂的土地,使得土壤重新變得濕潤肥沃。雨停之後,人們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又播下豆種,滿心盼望著能在這災年之中,收獲些許糧食,以緩解這漫長旱災帶來的困苦與饑餓。?石門莊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叟,一生曆經無數風雨,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豐富的閱曆讓他對自然的變化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感知。一日傍晚,夕陽的餘暉如同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大地上,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老叟如往常那般,邁著略顯蹣跚的步伐在山上散步,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忽然,他的目光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隻見兩隻羊在山坡上正激烈地爭鬥著,它們低下頭,用堅硬的羊角相互頂撞,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爭鬥的場景異常激烈,塵土飛揚。老叟心中猛地一驚,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湧上心頭,他在心裏暗自思忖,這羊平日裏溫順,今日如此反常,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他不敢耽擱,急忙轉身,匆匆往村子趕去。迴到村子後,老叟顧不上喘口氣,便大聲地告訴村民們:“大水就要來了!大家趕緊收拾東西,離開這裏!” 然而,村民們聽後,隻是麵麵相覷,隨後哄堂大笑起來。在他們眼中,剛剛下了雨,旱災好不容易得到緩解,怎麽可能又會突然有大水呢?他們覺得老叟定是年紀大了,糊塗了,才會說出這般危言聳聽的話語。老叟見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無奈地搖了搖頭,深知無法改變眾人的想法,隻好帶著自己的家人,匆匆收拾了一些細軟,離開了村子,朝著地勢較高、相對安全的地方奔去。?沒過多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風雲變幻,烏雲如同洶湧的潮水般迅速聚集,黑沉沉地壓了下來,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噬。緊接著,傾盆大雨再次毫無保留地降臨,這雨勢比之前那場更加猛烈,雨滴猶如從高空墜落的石子,劈裏啪啦地砸向大地。雨水如脫韁的野馬,從四麵八方奔騰而來,匯聚成洶湧的洪流。很快,平地的水深就達到了數尺,村子裏地勢較低的地方瞬間被淹沒。村子裏的房屋在洪水的猛烈衝擊下,如同脆弱的積木一般,紛紛倒塌,伴隨著 “轟隆” 的聲響,激起大片水花。不過片刻之間,整個村子就變成了一片汪洋澤國,隻露出一些房屋的屋頂和樹木的樹梢,在洪水中搖搖欲墜。?有一位農人,在洪水來臨的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得驚慌失措。他看著身邊的家人,心中明白自己無法同時照顧好所有人。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他經過短暫而痛苦的抉擇,無奈之下,隻好忍痛舍棄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妻子一起,用盡全力攙扶著年邁的母親,朝著高處拚命奔逃。在慌亂的奔逃過程中,他們的眼中隻有前方的高地,根本無暇顧及身後的孩子,隻是一心想著逃離這奪命的洪水。等洪水漸漸退去,農人懷著悲痛欲絕的心情,腳步沉重地迴到家中。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整個村子已經麵目全非,變成了一片廢墟,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和被洪水衝毀的痕跡,殘垣斷壁在斜陽下顯得格外淒涼,宛如一座巨大而死寂的墳墓。當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自己的家門時,卻驚喜地發現,隻有自己家的一間屋子還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在一片廢墟中顯得格外突兀。他小心翼翼地走進屋子,隻見兩個孩子正並排坐在床頭,嬉笑玩耍,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安然無恙。農人激動得熱淚盈眶,他不顧一切地衝過去,緊緊抱住孩子,淚水奪眶而出,心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喜悅。村民們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感歎,這一定是農人和妻子平日裏對老人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才讓他們的孩子在這場可怕的災難中得以幸存,這是上天對他們的眷顧。?時光匆匆流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平陽地區又遭受了一場可怕的地震侵襲。一日深夜,大地突然毫無征兆地劇烈搖晃起來,仿佛一頭沉睡的巨獸突然蘇醒,正在憤怒地翻滾。睡夢中的百姓們被這劇烈的震動驚醒,在黑暗中驚慌失措,四處奔逃。然而,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麵前,人們的力量顯得如此渺小,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的應對。房屋在地震的衝擊下,紛紛倒塌,磚石飛濺,伴隨著人們的哭喊聲和求救聲,場麵混亂不堪。地震過後,整個平陽地區十有七八的百姓不幸遇難,曾經繁華熱鬧的城郭,如今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的廢墟,滿目瘡痍。然而,在這片廢墟之中,卻有一座房屋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那正是一位孝子的家。在這場巨大的劫難中,孝子及其家人憑借著那間堅固的房屋,安然無恙。人們看到這一幕,不禁感歎,在這茫茫天地間,命運雖然無常,難以捉摸,但上天始終是公平公正的,善惡終有報,孝道終究會得到上天的庇佑。誰能說天公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這一件件事,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命運的神秘莫測與善惡的因果循環 。
促織之禍與奇幻轉機????明朝宣德年間,宮廷之內鬥促織的遊戲風靡一時,奢華之風盛行。這股熱潮自上而下蔓延,致使每年都要向民間大肆征收促織。促織本非陝西一帶所產,然而華陰縣的縣令為諂媚上官,偶然覓得一隻並進獻。經宮廷比試,此蟲爭鬥時勇猛異常,令眾人驚歎。上官大悅,遂責令縣令年年供奉。縣令無奈,將這棘手差事層層下壓,最終落到了裏正頭上。?城中一些遊手好閑之徒,嗅覺敏銳,一旦得到優良品種的促織,便視作奇貨可居。他們用精美的籠子精心飼養,故意抬高價格,如同囤積稀世珍寶一般,等待著暴富的機會。裏胥們見有機可乘,憑借著狡黠奸詐的手段,趁機向百姓巧立名目、攤派費用。每征收一隻促織,往往致使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原本平靜的生活陷入絕境。?縣裏有個名叫成名的讀書人,多年來一心苦讀詩書,渴望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無奈命運弄人,他雖飽讀經史子集,卻始終未能中舉。成名為人忠厚老實,不善言辭,木訥迂腐,在人情世故上一竅不通。狡猾的裏胥見他老實可欺,便將他上報充任裏正之職。成名得知後,猶如晴天霹靂,想盡各種辦法推脫,四處求情、送禮,卻都無濟於事。不到一年時間,他那原本就微薄的家產,便在應對裏正事務的折騰中消耗殆盡。?恰逢此時,朝廷又開始征收促織。成名既不忍心向貧苦百姓攤派,以免加重他們的負擔,又實在拿不出錢來賠償,陷入了兩難的絕境。他整日憂愁煩悶,茶不思飯不想,心中滿是絕望,甚至多次動了尋死的念頭。妻子見他這般痛苦,心疼不已,勸說道:“死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倒不如自己去尋找促織,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成名聽後,覺得妻子的話在理,雖然心中仍充滿憂慮,但也隻能抱著一絲希望,決定放手一搏。?於是,成名每日天不亮便出門,直到夜幕降臨才歸來。他手持竹筒和銅絲籠,穿梭於破敗的牆壁之間,徘徊在荒草叢生之處。他不辭辛勞,翻遍每一塊石頭,挖掘每一個洞穴,嚐試了各種方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促織的角落。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他,日複一日的尋找,始終一無所獲。即便偶爾抓到兩三隻,也都是些體弱瘦小、不符合規格的劣等促織。?縣令催逼得極為嚴厲,限定了嚴格的日期。十幾天的時間裏,成名因未能按時完成任務,被打得皮開肉綻,屁股上膿血淋漓,連走路都十分困難,更別說還有力氣去捉促織了。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滿是痛苦與絕望,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自盡的念頭,覺得生活已毫無希望可言。?就在成名陷入絕境之時,村裏來了一個駝背的巫婆,據說她能憑借神奇的力量為人占卜,預測吉兇禍福。消息傳開後,引得眾多人前來求問。成名的妻子聽聞此事,抱著一絲希望,帶著家中僅存的一點錢財前去詢問。隻見巫婆的家門口擠滿了年輕女子和白發老婦,大家都懷著忐忑的心情,期待著能從巫婆那裏得到指引。?成名的妻子隨著眾人走進屋內,隻見裏麵有一間密室,密室門口掛著簾子,簾子外麵擺放著香案。求問的人依次在香爐裏點燃香,虔誠地拜了又拜。巫婆站在一旁,神色莊重,望著天空代為祈禱。她的嘴唇快速地一張一合,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神秘,眾人都屏氣斂息,恭敬地站著聆聽。?不一會兒,簾子裏麵扔出一張紙,上麵寫的內容正是求問人心中所想之事,無一差錯,令眾人驚歎不已。成名的妻子見狀,心中湧起一絲希望。她小心翼翼地把錢放在案上,然後焚香禮拜,心中默默祈禱著能找到促織的線索。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工夫,簾子輕輕動了一下,一片紙緩緩飄落下來。她急忙拾起來一看,上麵沒有一個字,隻有一幅畫。?畫中繪著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樓閣,雕梁畫棟,飛簷鬥拱,看上去像是一座寺廟。樓閣後麵的小山下,怪石嶙峋,形狀各異,雜亂地臥在地上。周圍荊棘叢生,荊棘的尖刺如針般尖銳,在風中微微晃動。一隻青麻頭促織靜靜地伏在那裏,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旁邊還有一隻蛤蟆,後腿微微彎曲,前腿抬起,像是要跳舞的樣子。成名的妻子反複翻看這幅畫,心中充滿疑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而,看到畫中有促織,正合了她心中所想,便把畫折疊起來,小心地收好,匆匆迴家拿給成名看。?成名接過畫,反複思量,心中暗自揣測:“難道這是上天在指點我捕捉促織的地方?” 他仔細觀看畫中的景象,覺得與村東的大佛閣極為相似。想到這裏,成名不顧自己病體未愈,強撐著虛弱的身體,拄著拐杖,拿著畫來到寺後。隻見那裏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高高隆起,周圍荒草叢生,一片寂靜。他沿著陵墓緩緩走去,隻見地上的石頭層層疊疊,形狀和排列方式與畫中一模一樣。?成名心中一喜,覺得自己找對了地方。他開始在蒿草叢中仔細搜尋,側耳傾聽,緩緩前行,如同在尋找一根繡花針一般,全神貫注,心、眼、耳力都發揮到了極致。他不放過任何一點細微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促織的角落。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始終沒有發現促織的蹤跡,也沒有聽到絲毫聲響。?就在成名感到有些失望的時候,突然,一隻癩蛤蟆猛地從草叢中跳了出來,把他嚇了一跳。成名心中一動,心想:“這癩蛤蟆出現得如此蹊蹺,說不定與促織有關。” 於是,他急忙去追癩蛤蟆。癩蛤蟆跳進草叢裏,迅速逃竄。成名順著蹤跡撥開草叢尋找,終於,他看到一隻促織伏在荊棘根部。他心中一陣狂喜,急忙撲過去,想要捉住它。然而,促織十分敏捷,一下子鑽進了石洞裏。?成名心急如焚,他用尖草去撩撥石洞,試圖把促織引出來,可促織卻不為所動,死活不出來。他又靈機一動,用竹筒裝水去灌石洞,促織這才被水逼了出來。隻見這隻促織模樣極為俊美健壯,身軀龐大,尾巴修長,青色的脖頸,金色的翅膀,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成名大喜過望,小心翼翼地用籠子裝著帶迴家。全家人看到這隻珍貴的促織,都欣喜若狂,覺得它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要珍貴。?成名把促織養在盆子裏,每天用蟹肉、栗子粉精心喂養,嗬護備至。他時刻關注著促織的飲食起居,生怕有一絲一毫的疏忽。隻等限期一到,就把它拿去交差,希望能借此擺脫困境。?成名有個九歲的兒子,生性頑皮好奇。趁父親不在家,他偷偷打開盆子觀看這隻寶貝促織。促織一下子跳了出來,迅速逃竄,孩子年幼,動作不夠敏捷,根本捉不住。等他好不容易撲到手,促織已經大腿折斷,腹部破裂,轉眼間就死了。孩子嚇得臉色蒼白,大哭起來,急忙跑去告訴母親。?母親聽後,猶如五雷轟頂,臉色變得像死灰一樣。她又氣又急,大罵道:“你這個孽根,這下闖大禍了,死期到了!等你爹迴來,再跟你算賬!” 孩子被母親的責罵嚇得瑟瑟發抖,哭著跑了出去。?沒過多久,成名迴到家,聽妻子說了此事,頓時如遭冰雪,整個人呆立在原地,心中的憤怒、絕望和悲痛交織在一起。他憤怒地四處尋找兒子,然而兒子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後來,在井裏找到了兒子的屍體。成名頓時化怒為悲,唿天搶地,悲痛欲絕。他和妻子對著牆角哭泣,茅屋裏冷冷清清,沒有一絲炊煙,整個屋子彌漫著絕望的氣息。兩人相對無言,心中萬念俱灰,覺得生活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天色將晚,他們強忍著悲痛,準備用草席把兒子埋葬。當他們靠近兒子的屍體,想要把他包裹起來時,突然發現兒子氣息微弱,還有一絲生機。他們又驚又喜,急忙把兒子放在床上。到了半夜,兒子竟然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中稍稍寬慰,覺得這或許是上天憐憫他們,給了他們一絲希望。隻是兒子神情癡呆,昏昏欲睡,仿佛還沒有從驚嚇中完全恢複過來。?成名看著空蕩蕩的蟋蟀籠,想到之前的種種艱辛和希望瞬間破滅,頓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在極度的憤怒和絕望之下,他暫時忽略了兒子的情況,從黃昏到黎明,一夜未合眼,心中充滿了對命運的無奈和怨恨。?太陽漸漸升起,成名仍然僵臥在床上,滿心憂愁,不知該如何麵對接下來的生活。忽然,他聽到門外有促織鳴叫,驚訝地起身查看。那隻促織竟然還在,而且看上去十分精神。他高興地伸手去捉,促織叫了一聲就跳開了,速度極快。他用手掌去扣,感覺空空的,好像什麽都沒有。手剛抬起來,促織又一下子跳得老遠。他急忙追趕,轉過牆角,卻不見了促織的蹤影。?他焦急地四處張望,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終於,他發現促織趴在牆壁上。仔細一看,這隻促織短小,黑紅色,與之前那隻俊美健壯的促織相比,顯得遜色不少。他心裏有些猶豫,想著繼續尋找之前追逐的那隻。這時,牆壁上的小蟲忽然跳到他的衣襟袖子上。他定睛一看,這隻促織形狀像土狗,長著梅花翅膀,方頭長腿,雖然個頭不大,但看起來精氣神十足,似乎是隻好蟲。他滿心歡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收了起來。?成名打算把這隻促織獻給官府,可心裏卻忐忑不安,擔心它不合官府的心意,到時候又要惹來麻煩。於是,他想先試著讓它鬥一鬥,看看它的本領如何。村裏有個好事的少年,平日裏喜歡馴養促織,他馴養的一隻促織,自己給它取名叫 “蟹殼青”。這隻促織體型碩大,威風凜凜,每天都被少年帶著和其他少年的促織爭鬥,戰無不勝,從未輸過一場。少年想靠這隻促織發財,便把價格抬得很高,然而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買家。?這天,少年聽聞成名也得到了一隻促織,便直接來到成名家拜訪。他看到成名所養的促織,身材短小,其貌不揚,不禁捂著嘴偷笑,眼中滿是不屑。接著,他拿出自己的 “蟹殼青”,放進比試的籠子裏,挑釁地看著成名,示意他把促織也放進去比試。成名一看,對方的促織身形龐大,修長威武,相比之下,自己的促織顯得十分弱小,心中不禁自慚形穢,覺得根本不是對手,不敢與之一較高下。少年卻不依不饒,執意要他比試,還在一旁冷嘲熱諷。?成名心想,反正自己這隻劣等促織留著也沒什麽用,不如拚一下,博眾人一笑,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於是,他咬咬牙,把兩隻促織一起放進鬥盆裏。那隻小促織趴在那裏一動不動,蠢笨得像隻木雞。少年見狀,笑得更加肆無忌憚,笑聲在屋子裏迴蕩。他試著用豬鬃毛去撩撥促織的觸須,想激怒它,可小促織仍然無動於衷。少年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覺得這場比試毫無懸念。?然而,少年多次撩撥之後,小促織終於被激怒了。它猛地向前衝去,兩隻促織瞬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它們相互騰躍攻擊,打鬥得十分激烈,發出 “嗡嗡” 的聲響,仿佛在進行一場生死較量。不一會兒,隻見小促織跳了起來,張開尾巴,伸出觸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徑直咬住了對方的脖頸。“蟹殼青” 拚命掙紮,卻無法掙脫。少年大驚失色,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 “蟹殼青” 竟然會被這隻不起眼的小促織打敗。他連忙把它們分開,讓它們停止爭鬥。小促織得意地高昂著頭,鳴叫著,似乎在向主人報捷,聲音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成名欣喜若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沒想到這隻看似弱小的促織竟然如此厲害。?正當他們一起觀賞這隻小促織時,一隻公雞突然從旁邊跑了過來。這隻公雞顯然被促織的爭鬥聲吸引,它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小促織,猛地向小促織啄去。成名嚇得臉色蒼白,站在那裏,驚愕地唿喊,聲音中充滿了恐懼。幸好公雞沒有啄中,小促織一下子跳出去一尺多遠。公雞不肯罷休,健步上前,緊追不舍,小促織眼看就要被公雞的爪子抓住了。成名驚慌失措,在一旁急得直跺腳,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心中充滿了擔憂,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公雞伸長脖子,不停地擺動掙紮,似乎遇到了極大的麻煩。成名壯著膽子走近一看,原來小促織已經跳到了公雞的雞冠上,正用力叮咬,死死地不肯鬆口。公雞疼得不停地甩頭,卻無法把小促織甩下來。成名更是驚喜萬分,沒想到這隻小促織如此勇猛,竟然能戰勝公雞。他連忙把小促織捉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籠子裏,心中充滿了對這隻小促織的感激和敬佩。?第二天,成名懷著忐忑的心情把促織獻給縣令。縣令看到促織如此瘦小,心中大怒,憤怒地嗬斥成名,認為他是在敷衍了事。成名嚇得瑟瑟發抖,連忙講述了這隻促織的奇異之處,可縣令根本不相信,覺得他是在編造借口。縣令為了驗證,試著讓它和其他促織爭鬥。沒想到,那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促織,在這隻小促織麵前,竟然全都敗下陣來。縣令又用公雞來試,果然像成名說的那樣,小促織毫不畏懼,成功戰勝了公雞。縣令這才相信了成名的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僅沒有懲罰成名,還獎賞了他。?縣令深知這隻促織的珍貴,不敢獨自占有,便把它獻給了巡撫。巡撫看到這隻奇特的促織,非常高興。他用金籠子裝著,小心翼翼地進獻給皇上,並詳細地奏明了這隻促織的神奇本領。促織進入宮中後,皇上對它十分好奇,拿天下所進貢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等各種奇形怪狀的促織,一一與它比試。結果,沒有一隻能勝過它的,它在爭鬥中總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而且,每當聽到琴瑟之聲,它就會按照節拍跳舞,舞姿優美,節奏精準,更是讓人覺得神奇不已。?皇上十分讚賞,對這隻促織喜愛有加。他下詔賞賜巡撫名馬和綢緞,以表彰他的功績。巡撫沒有忘記這功勞的來源,不久,縣令就因政績 “卓異” 而聞名,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和提拔。縣令很高興,為了感謝成名,免去了他的差役,又囑咐學使,讓成名進入縣學讀書,給了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年多以後,成名的兒子精神逐漸恢複了正常。他自己說:“我當時變成了促織,身體輕盈敏捷,善於爭鬥,在經曆了許多驚險的戰鬥後,如今才蘇醒過來。” 巡撫得知此事後,也重重地賞賜了成名。沒過幾年,成名就憑借著皇上的賞賜和自己的努力,擁有了上百頃良田,樓閣房屋不計其數,牛羊牲畜各有上千頭。他一出門,穿著華麗的皮衣,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氣派超過了世代為官的人家,過上了富足而體麵的生活。?異史氏說:“天子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就忘了;但下麵執行的人卻把它作為一成不變的慣例。再加上官吏貪婪暴虐,老百姓每天都被迫典妻賣子,沒完沒了。所以天子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視啊。隻是成名一家因官吏的侵害而貧窮,又因促織而致富,穿著華麗的衣服,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當他擔任裏正,遭受杖責的時候,哪裏會想到有今天這樣的境遇呢!上天要酬報那些忠厚老實的人,於是讓巡撫、縣令等都受到促織的恩惠。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確實如此啊!”
2.柳秀才
明季之時,一場可怕的蝗災悄然降臨在青兗大地。蝗蟲如黑色的潮水,從四麵八方席卷而來,所到之處,莊稼瞬間被啃食殆盡,百姓們眼睜睜看著賴以生存的糧食化為烏有,哭聲震天。這場災難如同洶湧的波濤,逐漸朝著沂地蔓延,沂地的縣令為此憂心忡忡,整日眉頭緊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一日,縣令拖著疲憊的身軀,退迴到縣衙的幕室之中,想要稍作休息。他剛一躺下,便迷迷糊糊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一位秀才模樣的人前來拜見他。隻見這秀才頭戴峨冠,身著綠衣,身材修長,容貌英俊,氣質不凡。秀才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大人,我知曉抵禦蝗蟲之策。” 縣令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急切地詢問:“先生有何妙策,快請說來。” 秀才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明日,在西南方向的道路上,會有一位婦人騎著一頭肚子碩大的母驢經過,她便是蝗神。大人若能誠心哀求,或許可免除這場災禍。” 縣令聽後,心中詫異不已,正欲再問,卻突然從夢中驚醒。?迴想起夢中的情景,縣令覺得此事蹊蹺,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他趕忙命人準備好祭祀用的酒食,匆匆朝著邑南趕去。到了邑南,縣令帶著隨從,靜靜地等候在路邊。烈日高懸,陽光熾熱地灑在大地上,眾人被曬得汗流浹背,但縣令依舊目光堅定地望著西南方向,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就這樣,不知等了多久,終於,一位婦人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隻見她梳著高高的發髻,身披褐色的披肩,獨自一人騎著一頭老邁的黑驢,緩緩朝著北方前行。那驢步伐緩慢,一瘸一拐,仿佛隨時都會倒下。縣令見狀,心中一動,覺得這婦人極有可能就是蝗神。他趕忙點燃香火,雙手捧著酒杯,快步迎上前去,在道路左側恭敬地跪下,伸手攔住驢韁繩,不讓婦人離去。?婦人停下驢,微微皺眉,問道:“大夫,你這是要做什麽?” 縣令滿臉哀求之色,急切地說道:“懇請蝗神大發慈悲,可憐可憐我這小小的沂地,讓蝗蟲不要侵害這裏的莊稼。” 婦人聽後,臉色微變,嗔怒道:“可恨那柳秀才多嘴,泄露了我的機密!既然如此,我便讓他承受這災禍,保證不損害莊稼便是。” 說罷,接過縣令遞來的酒杯,將三杯酒一飲而盡,隨後,身形一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縣令和隨從們都驚呆了,望著婦人消失的方向,久久迴不過神來。沒過多久,隻見天空中烏雲密布,遮天蔽日,仔細一看,竟是無數蝗蟲飛來,其數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奇怪的是,這些蝗蟲並未如往常那般撲向莊稼,而是徑直朝著楊柳樹飛去,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柳枝上。所過之處,柳葉被啃食得一幹二淨,而田間的莊稼卻安然無恙。?此時,縣令才恍然大悟,原來夢中的秀才竟是柳神。他感慨萬千,心想這或許是自己憂民之心感動了上蒼,才會有如此神奇的事情發生。此事在當地傳開後,百姓們對縣令的愛民之舉讚不絕口,也對柳神的仗義相助感激涕零。這場蝗災,也成為了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沂地代代相傳,告誡著後人,為官者當以民為本,而世間萬物,皆有因果。
3.水災
康熙二十一年,山東大地深陷於一場可怖的旱災泥沼之中。自春至夏,炎炎烈日高懸蒼穹,毫無憐憫之意地炙烤著這片齊魯大地。田野間,往昔茁壯生長的莊稼,如今早已幹枯成毫無生氣的秸稈,東倒西歪地倒伏著。土地幹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縫隙,寬者能容下成年人的手掌,這些縫隙如同大地被撕裂的傷口,仿佛正發出痛苦的無聲呻吟。放眼遠眺,目之所及盡是赤地千裏,一片荒蕪之象,不見一絲綠意與生機。百姓們站在田邊,望著這毫無希望的田野,眼神中滿是絕望,許多人不禁默默流淚,滿心憂愁著接下來的日子該如何度過。?直到六月十三日,那壓抑許久的天空終於出現了一絲轉機,輕柔的小雨如同細密的銀線,悠悠飄落。這雨滴對於久旱的大地而言,恰似久旱逢甘露,珍貴無比,它們輕輕地灑落在幹涸的土地上,逐漸滲透進去。百姓們見此情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他們紛紛拿起農具,抓住這難得的時機,趕忙在田地裏播下粟米種子,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未來收獲的期待。五日之後,到了十八日,天空中突然風雲突變,一場傾盆大雨毫無預兆地傾瀉而下,豆大的雨點密密麻麻,如注般砸向大地。這場大雨滋潤了每一寸幹裂的土地,使得土壤重新變得濕潤肥沃。雨停之後,人們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又播下豆種,滿心盼望著能在這災年之中,收獲些許糧食,以緩解這漫長旱災帶來的困苦與饑餓。?石門莊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叟,一生曆經無數風雨,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豐富的閱曆讓他對自然的變化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感知。一日傍晚,夕陽的餘暉如同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大地上,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老叟如往常那般,邁著略顯蹣跚的步伐在山上散步,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忽然,他的目光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隻見兩隻羊在山坡上正激烈地爭鬥著,它們低下頭,用堅硬的羊角相互頂撞,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爭鬥的場景異常激烈,塵土飛揚。老叟心中猛地一驚,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湧上心頭,他在心裏暗自思忖,這羊平日裏溫順,今日如此反常,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他不敢耽擱,急忙轉身,匆匆往村子趕去。迴到村子後,老叟顧不上喘口氣,便大聲地告訴村民們:“大水就要來了!大家趕緊收拾東西,離開這裏!” 然而,村民們聽後,隻是麵麵相覷,隨後哄堂大笑起來。在他們眼中,剛剛下了雨,旱災好不容易得到緩解,怎麽可能又會突然有大水呢?他們覺得老叟定是年紀大了,糊塗了,才會說出這般危言聳聽的話語。老叟見大家都不相信自己,無奈地搖了搖頭,深知無法改變眾人的想法,隻好帶著自己的家人,匆匆收拾了一些細軟,離開了村子,朝著地勢較高、相對安全的地方奔去。?沒過多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風雲變幻,烏雲如同洶湧的潮水般迅速聚集,黑沉沉地壓了下來,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噬。緊接著,傾盆大雨再次毫無保留地降臨,這雨勢比之前那場更加猛烈,雨滴猶如從高空墜落的石子,劈裏啪啦地砸向大地。雨水如脫韁的野馬,從四麵八方奔騰而來,匯聚成洶湧的洪流。很快,平地的水深就達到了數尺,村子裏地勢較低的地方瞬間被淹沒。村子裏的房屋在洪水的猛烈衝擊下,如同脆弱的積木一般,紛紛倒塌,伴隨著 “轟隆” 的聲響,激起大片水花。不過片刻之間,整個村子就變成了一片汪洋澤國,隻露出一些房屋的屋頂和樹木的樹梢,在洪水中搖搖欲墜。?有一位農人,在洪水來臨的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得驚慌失措。他看著身邊的家人,心中明白自己無法同時照顧好所有人。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他經過短暫而痛苦的抉擇,無奈之下,隻好忍痛舍棄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妻子一起,用盡全力攙扶著年邁的母親,朝著高處拚命奔逃。在慌亂的奔逃過程中,他們的眼中隻有前方的高地,根本無暇顧及身後的孩子,隻是一心想著逃離這奪命的洪水。等洪水漸漸退去,農人懷著悲痛欲絕的心情,腳步沉重地迴到家中。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整個村子已經麵目全非,變成了一片廢墟,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和被洪水衝毀的痕跡,殘垣斷壁在斜陽下顯得格外淒涼,宛如一座巨大而死寂的墳墓。當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自己的家門時,卻驚喜地發現,隻有自己家的一間屋子還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在一片廢墟中顯得格外突兀。他小心翼翼地走進屋子,隻見兩個孩子正並排坐在床頭,嬉笑玩耍,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安然無恙。農人激動得熱淚盈眶,他不顧一切地衝過去,緊緊抱住孩子,淚水奪眶而出,心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喜悅。村民們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感歎,這一定是農人和妻子平日裏對老人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才讓他們的孩子在這場可怕的災難中得以幸存,這是上天對他們的眷顧。?時光匆匆流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平陽地區又遭受了一場可怕的地震侵襲。一日深夜,大地突然毫無征兆地劇烈搖晃起來,仿佛一頭沉睡的巨獸突然蘇醒,正在憤怒地翻滾。睡夢中的百姓們被這劇烈的震動驚醒,在黑暗中驚慌失措,四處奔逃。然而,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麵前,人們的力量顯得如此渺小,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的應對。房屋在地震的衝擊下,紛紛倒塌,磚石飛濺,伴隨著人們的哭喊聲和求救聲,場麵混亂不堪。地震過後,整個平陽地區十有七八的百姓不幸遇難,曾經繁華熱鬧的城郭,如今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的廢墟,滿目瘡痍。然而,在這片廢墟之中,卻有一座房屋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那正是一位孝子的家。在這場巨大的劫難中,孝子及其家人憑借著那間堅固的房屋,安然無恙。人們看到這一幕,不禁感歎,在這茫茫天地間,命運雖然無常,難以捉摸,但上天始終是公平公正的,善惡終有報,孝道終究會得到上天的庇佑。誰能說天公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這一件件事,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命運的神秘莫測與善惡的因果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