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無目
在沂水,烏雲如墨般翻湧,將白日的天光全然遮蔽,一場傾盆大雨仿若天河決堤,以磅礴之勢肆意肆虐而下。豆大的雨點砸落,濺起層層水花,天地間一片混沌,萬物皆在雨幕中模糊難辨。雨幕深處,一道黑影裹挾著風聲,陡然從天而降,重重地砸落在縣城中央那片空曠之地,發出沉悶巨響,驚得地麵都為之震顫。?待雨勢稍稍收斂,那如注的水流也漸緩為淅淅瀝瀝的小雨,人們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朝著黑影落下之處靠近查看。待走近,眾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 眼前竟是一條巨龍!這龍身軀龐大得超乎想象,蜿蜒數丈,鱗片在雨水中閃爍著幽光,可令人揪心的是,它的雙眼處隻剩空洞,原本應是炯炯有神的眼眸已不見蹤影,身體微微起伏,氣息極為微弱,每一次唿吸都似用盡了全身力氣,奄奄一息地癱倒在滿是泥濘的沼地之中。?這驚人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縣城。刹那間,街頭巷尾都沸騰起來,百姓們紛紛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計,扶老攜幼,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眾人站在四周,望著這神秘而又淒慘的巨龍,眼中滿是驚愕與憐憫交織的複雜神色。有的老人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似在為巨龍祈福;孩童們則躲在大人身後,探出腦袋,既害怕又好奇地張望著。?縣令聽聞此事,亦是大驚失色,立刻放下手中公務,帶著一眾衙役匆匆趕來。他撥開人群,看到眼前這龐然大物時,原本威嚴的麵龐上眉頭緊鎖,心中湧起無盡的憂慮。在他心中,龍一直是祥瑞的象征,承載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如今卻落得這般淒慘境地,實在是令人心生不祥之感。縣令略一思忖,當機立斷,高聲下令征集八十張草席。衙役們立刻行動起來,奔走於縣城各處,不一會兒,八十張草席便被收集而來,眾人齊心協力,試圖用草席為巨龍遮蔽風雨。然而,巨龍身軀太過龐大,即便八十張草席層層疊疊鋪展開來,也隻能勉強覆蓋住它身軀的一部分,仍有大片身體暴露在外。?隨後,縣令又命人在巨龍身旁設下野祭。衙役們迅速搬來桌椅,擺上豬牛羊等豐盛的祭品,燃起嫋嫋香煙。縣令帶領眾人整齊跪地,雙手伏地,虔誠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上蒼庇佑,希望能為這受傷的巨龍帶來生機。周圍的百姓們見狀,也紛紛效仿,一時間,現場一片寂靜,唯有眾人叩拜的聲音與香煙升騰的簌簌聲。而那巨龍,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的善意,雖虛弱得無力抬頭,卻仍時不時地用尾巴反覆擊打著地麵,發出沉悶的 “堛然” 之聲,每一聲都似用盡全身力氣,仿佛在努力迴應眾人的關懷。?此時,在不遠處一座古樸典雅的庭院中,阿喜身著素色羅裙,正與青梅坐在亭中交談甚歡。阿喜手中輕搖著一把團扇,臉上洋溢著溫和的笑意,正說著近日家中趣事。突然,一陣嘈雜的人聲由遠及近傳來,打破了庭院中的寧靜。阿喜微微皺眉,手中團扇一頓,心中湧起一絲不安。她看向青梅,輕聲說道:“外麵似乎出了什麽事,這般喧鬧,擾了這清淨。” 青梅聞言,側耳細聽片刻,點頭應道:“娘子,不如我們出去看看,興許能幫上些忙。” 兩人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邁著蓮步,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待她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事發之地,看到巨龍的那一刻,阿喜不禁輕唿一聲,下意識地捂住了嘴,眼中滿是震驚之色。青梅則神色凝重,目光緊緊盯著巨龍,仔細觀察它的每一處傷口、每一個細微動作。她心中暗自思忖:這龍定是遭遇了莫大的劫難,才會如此落魄,這般慘狀,實在令人心疼。正當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時,青梅腦海中突然閃過張生的身影。張生平日裏喜好遊曆四方,見多識廣,知曉諸多奇聞軼事與稀奇古怪的醫術藥理,或許他能有辦法救這巨龍。於是,青梅匆忙向阿喜告了聲罪,轉身快步迴到家中,將此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張生。?張生聽聞後,立刻放下手中正在研讀的書卷,神色嚴肅,跟隨青梅來到了巨龍所在之處。他繞著巨龍緩緩走了一圈,目光敏銳,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仔細查看它的傷勢。隨後,他眉頭緊皺,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此龍雖雙眼已失,但生機未絕。我曾聽聞古籍記載,千年靈芝可治百病,有起死迴生之效,或許能救它一命。隻是這靈芝生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環境極為惡劣,且有猛獸守護,想要獲取,談何容易。”?阿喜聽後,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毫不猶豫地說道:“無論多麽困難,我們都要試一試。這龍乃祥瑞之物,若能救它,也算是積了一份功德,造福一方百姓。” 青梅在一旁用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張生、阿喜、青梅以及一些平日裏就勇敢無畏的村民,紛紛挺身而出,組成了一支尋找靈芝的隊伍,帶上簡單的行囊與防身武器,向著那片未知而又危險的深山進發。?他們踏入山林,茂密的枝葉將陽光遮得嚴嚴實實,林中昏暗而潮濕。荊棘叢生,肆意生長,不斷劃破他們的衣衫,一道道口子在衣物上綻開,皮膚也被劃出一道道血痕。汗水混合著露水,濕透了他們的後背,衣衫緊緊貼在身上,又濕又冷。一路上,他們遭遇了無數次的危險。突然竄出的野狼,齜牙咧嘴,目露兇光;陡峭的山路崎嶇難行,稍有不慎便會滑倒滾落;時而又有突如其來的暴雨,傾盆而下,讓他們舉步維艱。但眾人心中懷著救龍的信念,這些艱難險阻都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終於,在一處地勢險峻、人跡罕至的山穀中,一道奇異的光芒吸引了眾人的注意。眾人定睛一看,隻見一株散發著柔和光暈的千年靈芝,生長在山穀的峭壁之上。靈芝形狀奇特,菌蓋如傘,邊緣呈波浪狀,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在微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澤。眾人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靠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合力將靈芝采摘下來。?眾人帶著靈芝,一刻也不敢耽擱,匆匆趕迴縣城。張生將靈芝洗淨,用石臼仔細研磨成粉,又找來清水,調和均勻,緩緩喂給巨龍。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氣息微弱、奄奄一息的巨龍,在服下靈芝後,身體漸漸有了起色。它的尾巴擊打地麵的聲音,由最初的沉悶無力,變得愈發有力,每一次擊打都讓地麵微微震動。?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在眾人悉心照料下,巨龍的傷勢逐漸好轉。一日清晨,陽光明媚,金色的光輝灑滿大地,給整個縣城都鍍上了一層金邊。巨龍緩緩睜開了雙眼,原本空洞的眼眸中,此刻閃爍著熠熠光芒,仿佛在向眾人表達感激之情。它舒展龐大的身軀,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後仰天發出一聲長吟,聲音響徹雲霄。緊接著,巨龍揮動巨大的翅膀,緩緩騰空而起,越飛越高,最終消失在天際。?而沂水的百姓們,望著巨龍離去的方向,歡唿雀躍,掌聲雷動。老人們眼中滿是欣慰的淚水,孩童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眾人都知道,這場可怕的劫難終於過去了,未來的日子,必將充滿希望。阿喜和青梅並肩站在人群中,望著天空,相視而笑,她們知道,這一次的經曆,又將成為她們傳奇故事中的一段佳話,在沂水這片土地上代代流傳。
2.狐諧
萬福,表字子祥,乃博興人士。其家貧如洗,卻自幼立誌攻讀儒學,一心向學。無奈命運多舛,歲月匆匆,年逾二十,在科舉之途上仍未取得絲毫功名。彼時,鄉中風氣不正,常有人心懷叵測,虛報富戶充役,致使許多忠厚善良之家因此傾家蕩產,陷入絕境。萬福不幸遭人算計,被報充役,他心中驚恐萬分,深知此役一旦應下,必將萬劫不複,無奈之下,隻得背井離鄉,逃往濟南。在濟南城中,他尋得一家客棧,租下房間,暫且安身。?一日夜晚,明月高懸,如水的月光灑在客棧的庭院中,整個客棧被籠罩在一片靜謐而柔和的氛圍裏。就在此時,客棧悄然來了一位女子。她身姿婀娜,仿若隨風輕舞的柳枝,柔美動人;麵容嬌美,恰似春日裏盛開得最為嬌豔的繁花,光彩照人,令萬福一眼望去,便瞬間為之傾倒。萬福心中滿是按捺不住的喜悅,仿若久旱逢甘霖,不由自主地與女子親昵起來。一番交談後,女子神色坦然,輕聲坦言自己乃是狐仙。萬福聽聞,心中雖有一絲詫異,但見女子目光清澈,毫無惡意,且承諾不會加害於他,便也放下心來。自此,萬福與狐仙女子在客棧中相依相伴,如膠似漆。生活所需,皆由狐仙女子施展法術提供,他們的日子過得安穩又甜蜜,仿若塵世中的神仙眷侶。?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萬福的兩三個相識好友聽聞他在濟南,便相約前來拜訪。這些好友一到客棧,便住了下來,且一住就是好幾天。萬福心中厭煩,卻又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拒絕。在反複糾結之後,無奈之下,他隻好將狐仙女子的事情如實相告。好友們聽聞,好奇心瞬間被點燃,如熊熊烈火般燃燒,紛紛請求一睹狐仙的容貌。萬福將此事轉達給狐仙女子,狐仙女子嘴角含笑,輕聲說道:“見我做什麽呢?我與常人並無不同。” 眾人隻聞其聲,那聲音清脆悅耳,仿若山間清泉流淌,又似黃鶯婉轉啼鳴,仿佛就在耳邊,可環顧四周,卻不見她的身影。其中有個叫孫得言的,生性詼諧幽默,喜好打趣,再三懇請,還半開玩笑地說道:“隻聽到這般嬌美的聲音,我已神魂顛倒,仙子何必吝嗇容顏,徒讓我們聞聲相思呢?” 狐仙女子聽後,笑語盈盈,迴應道:“孫公子這般執著,莫不是想為高曾祖母繪製行樂圖?” 眾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整個客棧都迴蕩著他們歡快的笑聲。?此後,狐仙女子時常與眾人談笑風生,她知識淵博,腹中似有萬卷詩書,談吐間妙語連珠,總能用新奇有趣的狐仙典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眾人都親切地稱她為 “狐娘子”。一次,眾人擺下酒宴,推萬福為主人,孫得言與另外兩位客人分坐兩旁,還特意為狐娘子設了一個座位。酒過三巡,眾人興致高漲,玩起了擲骰子的遊戲。輪到一位客人喝酒時,他滿臉笑意,開玩笑地將酒杯遞給狐娘子,說道:“狐娘子如此清醒,暫且借你一杯。” 狐娘子微笑著推辭,隨後說道:“我雖不飲酒,但願講一個典故,為諸位助助興。” 接著,她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大臣出使紅毛國,關於 “狐” 字的趣事。她講述時,表情豐富,語氣生動,仿佛將眾人帶入了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場景之中,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再次被她的機智幽默所折服,席間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數月過去,狐娘子與萬福一同迴到博興。行至博興地界,狐娘子稱此處有遠親,多年未曾往來,想去探訪。此時,天色漸晚,暮色籠罩大地,兩人便在一處陌生的村莊借宿。狐娘子走上前去,輕輕叩響莊門,不一會兒,一位老仆開門相迎。走進莊內,隻見重門疊閣,庭院深深,盡顯世家氣派。主人夫婦熱情好客,見有客來訪,趕忙擺下豐盛的宴席,盛情款待。狐娘子考慮到驟然與萬福歸家,恐引起旁人議論,便讓萬福先行迴去,自己隨後就到。?迴到家中,萬福將狐娘子之事告知家人。家人聽聞,皆感驚奇。不久,狐娘子果然到來,她與萬福談笑風生,聲音清晰可聞,眾人卻不見其身影。又過了一年,萬福前往濟南辦事,狐娘子依然相伴左右。可突然有一天,幾個陌生人出現,狐娘子與他們交談甚歡,言語間盡是寒暄。之後,狐娘子神色黯然,眼中滿是不舍與悲傷,對萬福說道:“我本是陝中人,與你有前世的緣分,才相伴至今。如今我的兄弟們尋來了,我要隨他們迴去,無法再繼續陪伴你了。” 萬福心中悲痛欲絕,仿若萬箭穿心,苦苦挽留,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卻終究無法改變狐娘子的決定。狐娘子離去後,萬福望著她離去的方向,久久佇立,仿若一尊雕像,眼中滿是不舍與眷戀。這段與狐仙的奇妙緣分,成為了萬福心中一段難以忘懷的迴憶,也在當地漸漸流傳開來,人們感歎著這段跨越人狐界限的深情故事 。
3.雨錢
秀才高中為官後,憑借著自身的才學與清正的品性,在官場中逐漸嶄露頭角。他一心撲在政務上,每日早出晚歸,為百姓排憂解難。然而,官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他的聲名漸起,也引來了一些同僚的嫉妒與排擠。?一日,上級交辦了一項棘手的任務,要求他在短時間內整頓當地的水利設施。這本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可工程所需的資金龐大,且當地一些富商為了自身利益,暗中阻撓,使得工程進展極為緩慢。秀才四處奔走,尋求解決之道,卻屢屢碰壁,心中焦急萬分。?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一天夜裏,月光如水,灑在他的書房中。秀才正在挑燈夜戰,思考著水利工程的難題,突然,窗外傳來一陣熟悉的笑聲。他心中一動,趕忙起身,打開窗戶,隻見一隻雪白的狐狸正蹲在窗台上,正是狐仙養真。?養真躍入屋內,化作人形,微笑著看著秀才:“許久不見,你已成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我甚感欣慰。聽聞你近日為水利之事發愁,特來相助。” 秀才驚喜交加,連忙行禮:“仙長,能再次見到您,實乃萬幸。此次工程困難重重,還望仙長能指點迷津。”?養真思索片刻,說道:“那些富商之所以阻撓,不過是為了私利。你可召集他們,曉以利害,承諾工程完工後,會給他們帶來更多商機。同時,我可助你尋得一處隱蔽的水源,能大大節省工程成本。” 說罷,養真拿出一張地圖,上麵詳細標注了水源的位置。?秀才依照養真的建議,召集了富商們。他言辭懇切,分析利弊,最終說服了眾人。在養真的幫助下,工程順利推進,不僅提前完工,還節省了大量資金。百姓們對秀才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功績。?此事過後,秀才與養真的情誼愈發深厚。養真時常化身不同身份,在暗中幫助秀才解決各種難題。而秀才也始終牢記養真的教誨,堅守本心,在官場中保持清正廉潔。?隨著時間的推移,秀才的政績斐然,得到了朝廷的賞識,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在新的崗位上,他麵臨著更多的挑戰,但有養真在旁,他信心滿滿。他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養真的幫助,也明白了真正的情誼和財富並非來自金錢,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堅守與相互的扶持。這段秀才與狐仙的奇妙緣分,也在民間越傳越廣,激勵著人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堅守本心,珍惜身邊的情誼。
在沂水,烏雲如墨般翻湧,將白日的天光全然遮蔽,一場傾盆大雨仿若天河決堤,以磅礴之勢肆意肆虐而下。豆大的雨點砸落,濺起層層水花,天地間一片混沌,萬物皆在雨幕中模糊難辨。雨幕深處,一道黑影裹挾著風聲,陡然從天而降,重重地砸落在縣城中央那片空曠之地,發出沉悶巨響,驚得地麵都為之震顫。?待雨勢稍稍收斂,那如注的水流也漸緩為淅淅瀝瀝的小雨,人們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朝著黑影落下之處靠近查看。待走近,眾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 眼前竟是一條巨龍!這龍身軀龐大得超乎想象,蜿蜒數丈,鱗片在雨水中閃爍著幽光,可令人揪心的是,它的雙眼處隻剩空洞,原本應是炯炯有神的眼眸已不見蹤影,身體微微起伏,氣息極為微弱,每一次唿吸都似用盡了全身力氣,奄奄一息地癱倒在滿是泥濘的沼地之中。?這驚人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縣城。刹那間,街頭巷尾都沸騰起來,百姓們紛紛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計,扶老攜幼,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眾人站在四周,望著這神秘而又淒慘的巨龍,眼中滿是驚愕與憐憫交織的複雜神色。有的老人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似在為巨龍祈福;孩童們則躲在大人身後,探出腦袋,既害怕又好奇地張望著。?縣令聽聞此事,亦是大驚失色,立刻放下手中公務,帶著一眾衙役匆匆趕來。他撥開人群,看到眼前這龐然大物時,原本威嚴的麵龐上眉頭緊鎖,心中湧起無盡的憂慮。在他心中,龍一直是祥瑞的象征,承載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如今卻落得這般淒慘境地,實在是令人心生不祥之感。縣令略一思忖,當機立斷,高聲下令征集八十張草席。衙役們立刻行動起來,奔走於縣城各處,不一會兒,八十張草席便被收集而來,眾人齊心協力,試圖用草席為巨龍遮蔽風雨。然而,巨龍身軀太過龐大,即便八十張草席層層疊疊鋪展開來,也隻能勉強覆蓋住它身軀的一部分,仍有大片身體暴露在外。?隨後,縣令又命人在巨龍身旁設下野祭。衙役們迅速搬來桌椅,擺上豬牛羊等豐盛的祭品,燃起嫋嫋香煙。縣令帶領眾人整齊跪地,雙手伏地,虔誠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詞,祈求上蒼庇佑,希望能為這受傷的巨龍帶來生機。周圍的百姓們見狀,也紛紛效仿,一時間,現場一片寂靜,唯有眾人叩拜的聲音與香煙升騰的簌簌聲。而那巨龍,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的善意,雖虛弱得無力抬頭,卻仍時不時地用尾巴反覆擊打著地麵,發出沉悶的 “堛然” 之聲,每一聲都似用盡全身力氣,仿佛在努力迴應眾人的關懷。?此時,在不遠處一座古樸典雅的庭院中,阿喜身著素色羅裙,正與青梅坐在亭中交談甚歡。阿喜手中輕搖著一把團扇,臉上洋溢著溫和的笑意,正說著近日家中趣事。突然,一陣嘈雜的人聲由遠及近傳來,打破了庭院中的寧靜。阿喜微微皺眉,手中團扇一頓,心中湧起一絲不安。她看向青梅,輕聲說道:“外麵似乎出了什麽事,這般喧鬧,擾了這清淨。” 青梅聞言,側耳細聽片刻,點頭應道:“娘子,不如我們出去看看,興許能幫上些忙。” 兩人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邁著蓮步,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待她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事發之地,看到巨龍的那一刻,阿喜不禁輕唿一聲,下意識地捂住了嘴,眼中滿是震驚之色。青梅則神色凝重,目光緊緊盯著巨龍,仔細觀察它的每一處傷口、每一個細微動作。她心中暗自思忖:這龍定是遭遇了莫大的劫難,才會如此落魄,這般慘狀,實在令人心疼。正當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時,青梅腦海中突然閃過張生的身影。張生平日裏喜好遊曆四方,見多識廣,知曉諸多奇聞軼事與稀奇古怪的醫術藥理,或許他能有辦法救這巨龍。於是,青梅匆忙向阿喜告了聲罪,轉身快步迴到家中,將此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張生。?張生聽聞後,立刻放下手中正在研讀的書卷,神色嚴肅,跟隨青梅來到了巨龍所在之處。他繞著巨龍緩緩走了一圈,目光敏銳,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仔細查看它的傷勢。隨後,他眉頭緊皺,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此龍雖雙眼已失,但生機未絕。我曾聽聞古籍記載,千年靈芝可治百病,有起死迴生之效,或許能救它一命。隻是這靈芝生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環境極為惡劣,且有猛獸守護,想要獲取,談何容易。”?阿喜聽後,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毫不猶豫地說道:“無論多麽困難,我們都要試一試。這龍乃祥瑞之物,若能救它,也算是積了一份功德,造福一方百姓。” 青梅在一旁用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張生、阿喜、青梅以及一些平日裏就勇敢無畏的村民,紛紛挺身而出,組成了一支尋找靈芝的隊伍,帶上簡單的行囊與防身武器,向著那片未知而又危險的深山進發。?他們踏入山林,茂密的枝葉將陽光遮得嚴嚴實實,林中昏暗而潮濕。荊棘叢生,肆意生長,不斷劃破他們的衣衫,一道道口子在衣物上綻開,皮膚也被劃出一道道血痕。汗水混合著露水,濕透了他們的後背,衣衫緊緊貼在身上,又濕又冷。一路上,他們遭遇了無數次的危險。突然竄出的野狼,齜牙咧嘴,目露兇光;陡峭的山路崎嶇難行,稍有不慎便會滑倒滾落;時而又有突如其來的暴雨,傾盆而下,讓他們舉步維艱。但眾人心中懷著救龍的信念,這些艱難險阻都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終於,在一處地勢險峻、人跡罕至的山穀中,一道奇異的光芒吸引了眾人的注意。眾人定睛一看,隻見一株散發著柔和光暈的千年靈芝,生長在山穀的峭壁之上。靈芝形狀奇特,菌蓋如傘,邊緣呈波浪狀,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在微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澤。眾人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靠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合力將靈芝采摘下來。?眾人帶著靈芝,一刻也不敢耽擱,匆匆趕迴縣城。張生將靈芝洗淨,用石臼仔細研磨成粉,又找來清水,調和均勻,緩緩喂給巨龍。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氣息微弱、奄奄一息的巨龍,在服下靈芝後,身體漸漸有了起色。它的尾巴擊打地麵的聲音,由最初的沉悶無力,變得愈發有力,每一次擊打都讓地麵微微震動。?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在眾人悉心照料下,巨龍的傷勢逐漸好轉。一日清晨,陽光明媚,金色的光輝灑滿大地,給整個縣城都鍍上了一層金邊。巨龍緩緩睜開了雙眼,原本空洞的眼眸中,此刻閃爍著熠熠光芒,仿佛在向眾人表達感激之情。它舒展龐大的身軀,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後仰天發出一聲長吟,聲音響徹雲霄。緊接著,巨龍揮動巨大的翅膀,緩緩騰空而起,越飛越高,最終消失在天際。?而沂水的百姓們,望著巨龍離去的方向,歡唿雀躍,掌聲雷動。老人們眼中滿是欣慰的淚水,孩童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眾人都知道,這場可怕的劫難終於過去了,未來的日子,必將充滿希望。阿喜和青梅並肩站在人群中,望著天空,相視而笑,她們知道,這一次的經曆,又將成為她們傳奇故事中的一段佳話,在沂水這片土地上代代流傳。
2.狐諧
萬福,表字子祥,乃博興人士。其家貧如洗,卻自幼立誌攻讀儒學,一心向學。無奈命運多舛,歲月匆匆,年逾二十,在科舉之途上仍未取得絲毫功名。彼時,鄉中風氣不正,常有人心懷叵測,虛報富戶充役,致使許多忠厚善良之家因此傾家蕩產,陷入絕境。萬福不幸遭人算計,被報充役,他心中驚恐萬分,深知此役一旦應下,必將萬劫不複,無奈之下,隻得背井離鄉,逃往濟南。在濟南城中,他尋得一家客棧,租下房間,暫且安身。?一日夜晚,明月高懸,如水的月光灑在客棧的庭院中,整個客棧被籠罩在一片靜謐而柔和的氛圍裏。就在此時,客棧悄然來了一位女子。她身姿婀娜,仿若隨風輕舞的柳枝,柔美動人;麵容嬌美,恰似春日裏盛開得最為嬌豔的繁花,光彩照人,令萬福一眼望去,便瞬間為之傾倒。萬福心中滿是按捺不住的喜悅,仿若久旱逢甘霖,不由自主地與女子親昵起來。一番交談後,女子神色坦然,輕聲坦言自己乃是狐仙。萬福聽聞,心中雖有一絲詫異,但見女子目光清澈,毫無惡意,且承諾不會加害於他,便也放下心來。自此,萬福與狐仙女子在客棧中相依相伴,如膠似漆。生活所需,皆由狐仙女子施展法術提供,他們的日子過得安穩又甜蜜,仿若塵世中的神仙眷侶。?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萬福的兩三個相識好友聽聞他在濟南,便相約前來拜訪。這些好友一到客棧,便住了下來,且一住就是好幾天。萬福心中厭煩,卻又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拒絕。在反複糾結之後,無奈之下,他隻好將狐仙女子的事情如實相告。好友們聽聞,好奇心瞬間被點燃,如熊熊烈火般燃燒,紛紛請求一睹狐仙的容貌。萬福將此事轉達給狐仙女子,狐仙女子嘴角含笑,輕聲說道:“見我做什麽呢?我與常人並無不同。” 眾人隻聞其聲,那聲音清脆悅耳,仿若山間清泉流淌,又似黃鶯婉轉啼鳴,仿佛就在耳邊,可環顧四周,卻不見她的身影。其中有個叫孫得言的,生性詼諧幽默,喜好打趣,再三懇請,還半開玩笑地說道:“隻聽到這般嬌美的聲音,我已神魂顛倒,仙子何必吝嗇容顏,徒讓我們聞聲相思呢?” 狐仙女子聽後,笑語盈盈,迴應道:“孫公子這般執著,莫不是想為高曾祖母繪製行樂圖?” 眾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整個客棧都迴蕩著他們歡快的笑聲。?此後,狐仙女子時常與眾人談笑風生,她知識淵博,腹中似有萬卷詩書,談吐間妙語連珠,總能用新奇有趣的狐仙典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眾人都親切地稱她為 “狐娘子”。一次,眾人擺下酒宴,推萬福為主人,孫得言與另外兩位客人分坐兩旁,還特意為狐娘子設了一個座位。酒過三巡,眾人興致高漲,玩起了擲骰子的遊戲。輪到一位客人喝酒時,他滿臉笑意,開玩笑地將酒杯遞給狐娘子,說道:“狐娘子如此清醒,暫且借你一杯。” 狐娘子微笑著推辭,隨後說道:“我雖不飲酒,但願講一個典故,為諸位助助興。” 接著,她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大臣出使紅毛國,關於 “狐” 字的趣事。她講述時,表情豐富,語氣生動,仿佛將眾人帶入了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場景之中,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再次被她的機智幽默所折服,席間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數月過去,狐娘子與萬福一同迴到博興。行至博興地界,狐娘子稱此處有遠親,多年未曾往來,想去探訪。此時,天色漸晚,暮色籠罩大地,兩人便在一處陌生的村莊借宿。狐娘子走上前去,輕輕叩響莊門,不一會兒,一位老仆開門相迎。走進莊內,隻見重門疊閣,庭院深深,盡顯世家氣派。主人夫婦熱情好客,見有客來訪,趕忙擺下豐盛的宴席,盛情款待。狐娘子考慮到驟然與萬福歸家,恐引起旁人議論,便讓萬福先行迴去,自己隨後就到。?迴到家中,萬福將狐娘子之事告知家人。家人聽聞,皆感驚奇。不久,狐娘子果然到來,她與萬福談笑風生,聲音清晰可聞,眾人卻不見其身影。又過了一年,萬福前往濟南辦事,狐娘子依然相伴左右。可突然有一天,幾個陌生人出現,狐娘子與他們交談甚歡,言語間盡是寒暄。之後,狐娘子神色黯然,眼中滿是不舍與悲傷,對萬福說道:“我本是陝中人,與你有前世的緣分,才相伴至今。如今我的兄弟們尋來了,我要隨他們迴去,無法再繼續陪伴你了。” 萬福心中悲痛欲絕,仿若萬箭穿心,苦苦挽留,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卻終究無法改變狐娘子的決定。狐娘子離去後,萬福望著她離去的方向,久久佇立,仿若一尊雕像,眼中滿是不舍與眷戀。這段與狐仙的奇妙緣分,成為了萬福心中一段難以忘懷的迴憶,也在當地漸漸流傳開來,人們感歎著這段跨越人狐界限的深情故事 。
3.雨錢
秀才高中為官後,憑借著自身的才學與清正的品性,在官場中逐漸嶄露頭角。他一心撲在政務上,每日早出晚歸,為百姓排憂解難。然而,官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他的聲名漸起,也引來了一些同僚的嫉妒與排擠。?一日,上級交辦了一項棘手的任務,要求他在短時間內整頓當地的水利設施。這本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可工程所需的資金龐大,且當地一些富商為了自身利益,暗中阻撓,使得工程進展極為緩慢。秀才四處奔走,尋求解決之道,卻屢屢碰壁,心中焦急萬分。?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一天夜裏,月光如水,灑在他的書房中。秀才正在挑燈夜戰,思考著水利工程的難題,突然,窗外傳來一陣熟悉的笑聲。他心中一動,趕忙起身,打開窗戶,隻見一隻雪白的狐狸正蹲在窗台上,正是狐仙養真。?養真躍入屋內,化作人形,微笑著看著秀才:“許久不見,你已成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我甚感欣慰。聽聞你近日為水利之事發愁,特來相助。” 秀才驚喜交加,連忙行禮:“仙長,能再次見到您,實乃萬幸。此次工程困難重重,還望仙長能指點迷津。”?養真思索片刻,說道:“那些富商之所以阻撓,不過是為了私利。你可召集他們,曉以利害,承諾工程完工後,會給他們帶來更多商機。同時,我可助你尋得一處隱蔽的水源,能大大節省工程成本。” 說罷,養真拿出一張地圖,上麵詳細標注了水源的位置。?秀才依照養真的建議,召集了富商們。他言辭懇切,分析利弊,最終說服了眾人。在養真的幫助下,工程順利推進,不僅提前完工,還節省了大量資金。百姓們對秀才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功績。?此事過後,秀才與養真的情誼愈發深厚。養真時常化身不同身份,在暗中幫助秀才解決各種難題。而秀才也始終牢記養真的教誨,堅守本心,在官場中保持清正廉潔。?隨著時間的推移,秀才的政績斐然,得到了朝廷的賞識,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在新的崗位上,他麵臨著更多的挑戰,但有養真在旁,他信心滿滿。他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養真的幫助,也明白了真正的情誼和財富並非來自金錢,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堅守與相互的扶持。這段秀才與狐仙的奇妙緣分,也在民間越傳越廣,激勵著人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堅守本心,珍惜身邊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