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永年
金永年已然八十二歲高齡,膝下無子,而他的妻子也已七十八歲,二人對生兒育女之事早已絕望。一日夜晚,金永年突然夢到一位神靈,神靈麵容慈祥,開口說道:“本應讓你絕嗣,然念你一生貿販,買賣公平,從不欺瞞他人,特賜予你一子。” 金永年從夢中驚醒,心中滿是震驚與喜悅,趕忙將夢中之事告知妻子。妻子聽後,不禁笑道:“這真真是妄想。我們兩人都已垂垂老矣,行將就木,如何還能生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金永年的妻子便感覺腹中震動。十個月後,她竟真的生下了一個男嬰。老兩口喜出望外,對這個遲來的孩子視若珍寶,為他取名為金寶。金寶的誕生,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眾人皆稱這是上天對金永年夫婦善良正直的迴報。?隨著金寶漸漸長大,他聰明伶俐,十分討人喜愛。金永年夫婦雖年事已高,但為了撫養金寶,不辭辛勞,傾盡全力。然而,好景不長,金寶五歲那年,突然生了一場怪病,整日昏迷不醒,氣息微弱。金永年夫婦四處求醫,卻無人能治。他們心急如焚,整日以淚洗麵。?此時,石某與狐婦過上平靜生活後,聽聞了金永年夫婦的遭遇。狐婦心懷憐憫,她本就精通一些醫術藥理,加之修煉所得的靈氣,或許能治好金寶的病。於是,狐婦與石某商議,決定前往利津相助。石某深知狐婦心地善良,且如今自己也已洗心革麵,願意陪狐婦一同前往。?二人來到金永年家中,看到病床上虛弱的金寶,狐婦趕忙上前,為他仔細診斷。她發現金寶體內似有一股邪氣作祟,普通藥物難以驅散。狐婦沉思片刻,決定運用自身靈力,配合一些草藥,為金寶驅邪治病。她在金永年家的院子裏,擺下一個簡易的法陣,將采集來的草藥放入其中,而後雙手結印,注入靈力。隨著靈力的注入,草藥漸漸散發出奇異的光芒,散發出陣陣清香。狐婦將這些散發著光芒的草藥熬製成藥湯,喂給金寶喝下。?在狐婦的精心治療下,金寶的病情逐漸好轉。沒過幾日,他便蘇醒過來,恢複了往日的活潑。金永年夫婦對石某和狐婦感激涕零,不知該如何報答他們的救命之恩。狐婦微笑著說道:“不必掛懷,舉手之勞而已。你們夫婦一生善良,這孩子本就不該遭受此難。”?經過此事,石某和狐婦與金永年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石某看著金永年夫婦對金寶的疼愛,不禁想起自己曾經對狐婦的辜負,心中愈發珍惜眼前與狐婦的生活。而金寶也十分親近石某和狐婦,時常纏著他們講述各種奇妙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寶在石某和狐婦的關愛下茁壯成長。他不僅繼承了父母善良正直的品性,還對醫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常向狐婦請教。狐婦見他聰慧好學,便將自己所知的醫術藥理傾囊相授。金寶刻苦鑽研,醫術日益精湛,長大後成為了當地一位備受尊敬的醫者,時常免費為窮苦百姓治病,深受人們的愛戴。而石某和狐婦,也在這片土地上,繼續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他們的善舉和故事,在當地代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段佳話 。
2.花姑子
安幼輿本是陝之撥貢生,為人豪爽仗義,平日裏樂善好施,尤其熱衷於放生。每當看到獵人捕獲飛禽走獸,他總是不惜花重金買下放生。一日,因舅家喪葬,安幼輿前去幫忙料理後事。傍晚歸家途中,路過華嶽,不慎迷失在山穀之中,心中恐懼萬分。就在他彷徨無措之時,不遠處突然出現燈火,他趕忙朝著燈火的方向奔去。沒走幾步,隻見一位彎腰駝背、拄著拐杖的老者,正沿著一條小徑匆匆前行。安幼輿停下腳步,正欲開口問路,老者卻先一步詢問他是誰。安幼輿如實告知自己迷路了,並表示看到燈火,想著那處定是山村,打算前去投宿。老者說道:“此處並非安樂之地。幸好老夫來了,你可隨我去,我家茅廬可讓你暫住一晚。” 安幼輿大喜,跟隨老者走了一裏多路,果然看到一個小村子。?老者敲響柴門,一位老婦人出來開門,說道:“郎子來了?” 老者應了一聲。進入屋內,安幼輿發現房屋狹小簡陋。老者點亮燈,招唿安幼輿坐下,隨即吩咐老婦人準備飯菜。又對老婦人說:“這位不是外人,是我的恩主。婆子你行動不便,可喚花姑子來斟酒。” 不一會兒,一位女郎端著酒菜進來,站在老者身旁,偷偷用秋波斜眼看向安幼輿。安幼輿抬眼望去,隻見女郎麵容姣好,正值妙齡,宛如天仙下凡。老者讓女郎去溫酒,房西角有個煤爐,女郎便走進房間撥火。安幼輿問道:“這女子是您的什麽人?” 老者迴答道:“老夫姓章,七十年來隻有這麽一個女兒。家中貧寒,少婢仆伺候,因你不是外人,所以才敢讓妻子女兒出來見你,還望你不要見笑。” 安幼輿又問:“她女婿是哪裏人?” 老者答言:“還未許配人家。” 安幼輿對女郎的美麗讚不絕口,老者謙遜地迴應著。?忽然,傳來女郎的驚唿聲。老者趕忙奔入房間,隻見酒沸火騰。老者急忙將火撲滅,嗬斥道:“你這笨丫頭,連火候都掌握不好嗎!” 迴頭一看,見爐旁有個用草紮成的紫姑像還未完成,又嗬斥道:“頭發亂蓬蓬的,像個嬰兒一樣!” 說著,拿著紫姑像給安幼輿看,說道:“隻顧著擺弄這個,才讓酒沸了。承蒙君子誇讚,這可羞死人了!” 安幼輿仔細端詳,隻見紫姑像眉目袍服,製作得十分精巧,稱讚道:“雖是兒戲之物,卻也可見其慧心。”?眾人飲酒交談了一會兒,女郎頻繁過來斟酒,笑容嫣然,毫無羞澀之態。安幼輿看得目不轉睛,漸漸心動。忽然聽到老婦人唿喚,老者便離開了。安幼輿見四下無人,便對女郎說:“看到你的仙容,我神魂顛倒。我想請媒人來說親,又怕不成,這可如何是好?” 女郎抱著酒壺,對著爐火,默不作聲,安幼輿多次詢問,她都不迴答。安幼輿漸漸走進房間,女郎站起身,神色嚴厲地說:“你這狂徒,進我房間想幹什麽!” 安幼輿急忙跪地哀求。女郎奪門欲走,安幼輿猛地起身阻攔,與她親昵接觸。女郎顫抖著大聲唿喊,老者匆忙進來詢問。安幼輿趕忙鬆手出去,心中十分愧疚恐懼。女郎卻從容地對父親說:“酒又沸了,要不是郎君進來,酒壺都要融化了。” 安幼輿聽了女郎的話,心中才安定下來,對她越發感激。此時的他早已神魂顛倒,忘記了自己原本的來意。於是假裝喝醉離席,女郎也隨即離去。老者為安幼輿鋪設好被褥,關上門出去了。?安幼輿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天還未亮,便起身告辭。迴到家中,安幼輿立刻請交好的人前往女郎家求親,然而那人去了一整天才迴來,竟連女郎家的具體位置都沒找到。安幼輿不甘心,便帶著仆人馬匹,沿著之前的路親自去找。到了地方,卻隻見絕壁巉岩,根本沒有村落。向附近的人打聽,也都說很少有姓章的人家。安幼輿失望而歸,茶飯不思,從此得了昏瞀之疾。勉強喝下些湯粥,卻又嘔吐不止,在迷糊之中,總是唿喊著花姑子的名字。家人不明白怎麽迴事,隻能整夜守在他身邊,他的病情愈發危急。?一天夜裏,守在一旁的家人困乏,都睡著了。安幼輿在朦朧中,感覺有人輕輕撫摸他。他微微睜開眼睛,竟是花姑子站在床邊,頓時覺得神氣清醒。他仔細看著女郎,潸然淚下。花姑子低頭笑著說:“癡兒,怎麽病成這樣了?” 說著便登上床,坐在安幼輿腿上,用雙手為他按摩太陽穴。安幼輿隻覺一股腦麝的奇香,鑽進鼻子,沁入骨髓。按摩了一會兒,他忽然覺得額頭滿是汗水,漸漸地,汗水遍布全身。花姑子輕聲說:“房間裏人多,我不便久留。三天後我再來見你。” 又從衣袖中拿出幾個蒸餅放在床頭,悄然離去。到了半夜,安幼輿出了汗,感到饑餓,摸過蒸餅吃了起來。他不知道蒸餅裏包的是什麽餡料,隻覺得甘美無比,便一口氣吃了三個。他又用衣服蓋好剩下的蒸餅,昏昏沉沉地酣睡過去,直到辰時才醒來,感覺如釋重負。三天後,蒸餅吃完,安幼輿精神倍加,便遣散了家人。他又擔心花姑子來了進不了門,便悄悄走出房間,把所有的門鎖都打開了。?沒過多久,花姑子果然來了,笑著說:“癡郎子!不感謝我這巫醫嗎?” 安幼輿欣喜若狂,抱住花姑子親昵起來,二人恩愛非常。過後,花姑子說:“我冒險前來,不顧名聲,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但我們實在不能長久在一起,你還是早日另做打算吧。” 安幼輿沉默了許久,問道:“我與你素不相識,何時與你家有過舊恩?我實在想不起來。” 花姑子沒有迴答,隻是說:“你自己想想吧。” 安幼輿堅持要與她長相廝守。花姑子說:“我屢屢深夜跑來固然不行,長久做夫妻也不可能。” 安幼輿聽了,心中憂鬱悲傷。花姑子說:“如果你一定要與我在一起,明晚就到我家來吧。” 安幼輿這才收起悲傷,轉而欣喜起來,問道:“路途遙遠,你這纖纖玉足,怎麽能趕來呢?” 花姑子說:“我本來就沒迴家。東頭的聾姨是我的長輩,因為你的緣故,我在這裏耽擱到現在,家裏恐怕已經起了疑心。” 安幼輿與花姑子同床共枕,隻覺她氣息肌膚,無處不香。安幼輿問道:“你用了什麽香料,香氣竟能侵入肌骨?” 花姑子說:“我生來就這樣,並非熏香裝飾所致。” 安幼輿越發覺得神奇。?第二天早上,花姑子起身告辭,安幼輿擔心迷路,花姑子便約好在路上等他。傍晚,安幼輿騎馬趕去,花姑子果然在那裏等候,二人一同來到之前的地方,老者和老婦人歡喜地迎接他們。桌上的酒菜並無佳品,大多是些野菜。之後,老者安排安幼輿休息,女子卻並不在一旁照顧,安幼輿心中頗感疑惑。夜深了,花姑子才過來,說:“父母嘮嘮叨叨,一直沒睡,讓你久等了。” 二人整夜恩愛纏綿,花姑子對安幼輿說:“這一夜的相聚,便是我們百年的分別。” 安幼輿驚訝地詢問,花姑子迴答說:“父親覺得這小村太過孤寂,所以打算遠走他鄉。我與你恩愛,就隻有這一夜了。” 安幼輿不舍得放開她,心中悲痛萬分。就在二人難舍難分之際,天色漸漸破曉。老者忽然闖進來,罵道:“你這丫頭,玷汙我清白家門,讓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花姑子臉色大變,匆匆跑了出去。老者也追了出去,一邊走一邊罵。安幼輿驚慌失措,無地自容,偷偷跑迴了家。?此後的幾天,安幼輿整日徘徊,心中的痛苦難以忍受。他想著夜裏再去,翻牆進去看看情況。老者曾說有恩於他,即便事情敗露,也不會有太大責罰。於是,他趁著夜色又跑到山中,在山中徘徊,卻迷失了方向,心中十分恐懼。正當他尋找歸途時,看到山穀中隱隱有房屋。他滿心歡喜地前去,隻見房屋高大壯觀,像是世家大族的府邸,大門還沒有上鎖。安幼輿向守門人詢問章氏的住處。有個青衣人出來,問道:“深夜何人打聽章氏?” 安幼輿說:“是我的親戚好友,偶然迷失了住處。” 青衣人說:“男子不要打聽章氏。這裏是她妗子家,花姑子如今就在這裏,我去通報一聲。” 不一會兒,青衣人出來邀請安幼輿。安幼輿剛登上走廊,花姑子就快步出來迎接,對青衣人說:“安郎深夜奔波,想必已經疲憊不堪,你去準備床鋪讓他休息。” 過了一會兒,二人攜手進入房間。安幼輿問:“妗子家怎麽沒有別人?” 花姑子說:“妗子外出了,留我代為看守。幸好能與你相遇,這難道不是前世的緣分嗎?” 然而,在二人親昵之時,安幼輿卻覺得花姑子身上有一股濃烈的膻腥味,心中不禁起了疑心。花姑子抱住安幼輿的脖子,突然用舌頭舔他的鼻孔,安幼輿隻覺腦袋像被針刺一樣劇痛。他驚恐萬分,想要逃脫,卻感覺身體像被粗繩捆綁住一樣,動彈不得,不一會兒便昏了過去。?安幼輿沒有迴家,家人四處尋找,有人說傍晚在山路上見過他。家人進山尋找,卻發現他赤身裸體地死在懸崖下。大家驚訝不已,卻不知他是怎麽死的,隻好將屍體抬迴家。眾人正聚在一起痛哭,一位女郎前來吊唁,從門外大哭著走進來。她撫摸著屍體,按住鼻子,在屍體上痛哭流涕,唿喊著:“天啊,天啊!你怎麽如此愚笨糊塗!” 哭得聲嘶力竭,過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她告訴家人:“停靈七天,不要入殮。” 眾人不知道她是誰,正要開口詢問,女郎卻傲慢地不予理會,含著眼淚徑直出去了,眾人挽留也不迴頭。有人跟在她後麵,一轉眼她就消失不見了。大家都懷疑她是神仙,便謹遵她的教誨。夜裏,女郎又來,哭得和昨天一樣。到了第七夜,安幼輿忽然蘇醒過來,翻了個身,呻吟起來。家人都十分驚訝。女郎走進來,與安幼輿相對哭泣。安幼輿抬起手,示意眾人離開。女郎拿出一束青草,煮了一升左右的湯,在床頭喂給安幼輿,不一會兒,安幼輿便能說話了。他感歎道:“再次殺我的是你,再次救我的也是你啊!” 於是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花姑子說:“這是蛇精冒充我。你之前迷路時看到的燈光,就是它。” 安幼輿問:“你怎麽能讓死人複活,讓白骨生肉呢?難道你是神仙?” 花姑子說:“我早就想告訴你,又怕你驚訝。你五年前,曾在華山道上買過一隻被獵人捕獲的獐子放生,有這迴事嗎?” 安幼輿說:“有,確實有這迴事。” 花姑子說:“那就是我父親。之前說你有大恩,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你之前已經在西村王主政家出生了。我和父親向閻摩王申訴,閻摩王不同意。父親願意放棄修行,代你去死,哀求了七天,才得到許可。如今我們能相遇,真是幸運。不過,你雖然活過來了,但必定會癱瘓麻木,用蛇血混酒一起喝下,病才能治好。” 安幼輿聽了,咬牙切齒地痛恨蛇精,卻又擔心沒有辦法抓住它。花姑子說:“這不難。但這樣會傷害很多生命,會讓我百年不能飛升。它的洞穴在老崖中,你可以在午後聚集茅草焚燒,在外麵用強弩戒備,就能抓住妖物。” 說完,花姑子告別道:“我不能一直陪伴你,實在很傷心。但為了你,我的修行已經受損七成,希望你能體諒。這一個月來,我感覺腹中微微動彈,恐怕是有了身孕。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年後我會寄給你。” 說完,流著淚離開了。?安幼輿過了一夜,覺得腰以下都沒有知覺,怎麽抓撓都沒有痛癢的感覺。於是把花姑子的話告訴家人。家人按照她的說法,在洞穴中點燃大火,有一條巨大的白蛇衝破火焰衝了出來。眾人萬箭齊發,將其射殺。火熄滅後,進入洞穴,發現裏麵有大小數百條蛇,都被燒焦死了。家人迴來後,把蛇血給安幼輿喝。安幼輿喝了三天,雙腿漸漸能轉動,半年後才能起身。?後來,安幼輿獨自在山穀中行走,遇到一位老婦人用繈褓抱著嬰兒交給他,說:“我女兒向郎君致意。” 安幼輿正要詢問,老婦人轉眼間就不見了。他打開繈褓一看,是個男孩。安幼輿抱著孩子迴到家,從此再也沒有娶妻。?此時,在利津,金寶已然成長為一名遠近聞名的醫者。他聽聞了安幼輿的遭遇,心中對花姑子的感恩與勇敢敬佩不已。金寶心想,自己年幼時也曾身患怪病,幸得狐婦相助才得以痊愈,如今安幼輿曆經磨難,自己或許能為他做些什麽。於是,金寶帶著一些珍貴的藥材,長途跋涉來到安幼輿的住處。見到安幼輿後,金寶將藥材送上,並仔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安幼輿看著眼前這位善良的醫者,心中滿是感激。金寶為安幼輿仔細診斷後,又傳授給他一些調養身體的方法。在金寶的幫助下,安幼輿的身體恢複得更快了。?而石某與狐婦聽聞安幼輿的故事後,狐婦感慨道:“世間竟有如此奇事,花姑子為報救命之恩,不惜一切,實在令人敬佩。” 石某也想起自己曾經的過錯,心中愈發珍惜與狐婦的生活。他對狐婦說:“我們也應多做善事,像花姑子一樣,迴報這世間的善意。” 於是,石某和狐婦時常救濟窮苦百姓,與金寶也時有往來,他們的善舉在當地傳為佳話。安幼輿則一邊撫養孩子,一邊將自己的經曆講給孩子聽,希望他能懂得感恩與善良的重要。他們的故事相互交織,在這片土地上,共同書寫著人性的美好與奇幻的傳奇 。
3.武孝廉
負心之報:武孝廉與狐婦的孽緣????清朝末年,武孝廉石生懷揣著多年積蓄,乘船奔赴京城,一心謀求官職,改變命運。船行至德州水域時,石生突染重疾,咯血不止,整日臥於船中,氣息奄奄。那隨行的仆人見財起意,趁夜偷走了石生的盤纏,消失得無影無蹤。石生得知後,又氣又急,病情愈發嚴重。此時,船上資糧斷絕,船家也動了將他棄於荒野的念頭。?就在石生陷入絕境之時,一艘女子的船夜間靠了過來。女子聽聞石生的遭遇,心生憐憫,主動提出讓石生轉到自己船上照料。船家大喜,連忙將石生扶上女子的船。石生抬眼望去,隻見女子四十餘歲,身著華服,光彩照人,舉手投足間盡顯雍容。石生有氣無力地道謝,女子俯身審視片刻,神色凝重地說:“你早就患有癆病,如今魂魄已在鬼門關徘徊。” 石生聽後,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女子又說:“我有藥丸,能救你性命。若病愈,萬不可忘今日之恩。” 石生淚流滿麵,立下重誓。?女子隨即將藥丸喂給石生,半日過後,石生竟覺得稍有好轉。此後,女子在床邊悉心照料,飲食起居安排得無微不至,關懷備至遠超夫妻之情。石生心中感激不已,愈發敬重女子。一個多月後,石生的病竟奇跡般痊愈。他跪地前行,將女子敬若母親。女子見狀,輕聲說道:“我孤身一人,無依無靠,若你不嫌棄我年老色衰,願與你結為夫妻,侍奉左右。” 石生三十多歲,妻子去世已一年有餘,聽聞女子這番話,喜出望外,當即與女子結為連理。?婚後,女子拿出積蓄,讓石生前往京城打點。二人約定,待石生謀得官職,便一同返鄉。石生到了京城,四處奔走,上下打點,終於謀得本省司閫一職。他用剩餘的錢財購置了鞍馬,一時間冠蓋雲集,風光無限。然而,隨著地位的提升,石生的心思也發生了變化。他覺得女子年事已高,與自己不再般配,於是花百金聘娶了年輕貌美的王氏為繼室。石生心中忐忑,生怕女子知曉此事,便刻意避開德州,繞道赴任。?一年多過去了,石生從未給女子捎去任何消息。石生有個表親,偶然來到德州,與女子成了鄰居。女子得知後,上門詢問石生的情況,表親如實相告。女子聽後,怒不可遏,將自己與石生的過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表親。表親也為女子打抱不平,安慰道:“或許他官署事務繁忙,無暇分身。你寫封信,我替你轉交。” 女子依言寫了信,表親也不負所望,將信送到了石生手中。可石生卻對此置之不理。?又過了一年多,女子決定親自去找石生。她來到石生任職的地方,住在旅舍,托官署的司賓通報姓名。石生得知後,竟下令不許女子進門。一日,石生正在府中宴飲,突然聽到外麵傳來叫罵聲。他放下酒杯,凝神細聽,隻見女子已掀開簾子闖了進來。石生大驚失色,臉色慘白如紙。女子手指石生,罵道:“薄情郎!你如今過得逍遙自在,可曾想過榮華富貴從何而來?我與你情分不薄,即便你想納妾,與我商量又何妨?” 石生嚇得雙腿發軟,大氣都不敢出,許久才跪地求饒,言辭懇切地請求女子原諒。女子見狀,怒氣稍有平息。?石生趕忙與王氏商議,讓王氏以妹妹的身份拜見女子。王氏心裏極不情願,但經不住石生苦苦哀求,隻好前往。王氏行禮,女子也迴了禮,說道:“妹妹不必害怕,我並非悍妒之人。隻是石生所作所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換作妹妹,想必也不願有這樣的丈夫。” 接著,女子向王氏詳述了自己與石生的過往。王氏聽後,也對石生的行為感到憤恨,與女子一同數落石生。石生羞愧難當,隻得不斷認錯,祈求原諒,這場風波才暫時平息。?起初,女子還未進門時,石生就告誡守門人不許通報。如今女子闖了進來,石生遷怒於守門人,暗中責問。守門人堅稱鑰匙未動,無人放行,拒不承認失職。石生心中疑惑,卻又不敢質問女子。此後,石生與女子雖表麵言笑晏晏,內心卻各懷心思。好在女子性情嫻靜溫婉,從不爭風吃醋。每日三餐過後,便關門早早安睡,從不追問石生夜宿何處。王氏起初還擔心女子刁難,見她如此,心中愈發敬重。每天清晨,王氏都會前去請安,如同侍奉婆婆一般。女子對待下人寬厚溫和,又明察秋毫,眾人都對她敬畏有加。?一天,石生突然丟失了官印,整個官署頓時亂作一團。眾人四處尋找,卻毫無頭緒。女子見狀,笑著說:“不必擔憂,去井裏找找,定能找到。” 石生半信半疑,派人下井尋找,果然找到了官印。石生詢問緣由,女子隻是微笑不語。從女子的神情來看,她似乎知曉盜印者的姓名,卻始終不肯透露。?日子一天天過去,石生發現女子的行為越來越怪異,心中不禁懷疑她並非凡人。一天夜裏,石生趁女子入睡,派人在窗外偷聽。隻聽見床上整夜傳來振衣的聲音,卻不知女子在做什麽。女子與王氏相處融洽,感情深厚。?一晚,石生去臬司衙門辦事未歸,女子與王氏飲酒作樂,不知不覺都喝醉了。女子醉倒在席間,竟化作一隻狐狸。王氏心生憐憫,為她蓋上錦褥。不久,石生迴來,王氏將此事告知了他。石生聽後,頓時起了殺心。王氏勸阻道:“即便她是狐狸,又何曾虧待過你?” 石生不聽,急忙尋找佩刀。這時,女子已經醒來,破口大罵:“你這蛇蠍心腸、豺狼成性之人,我絕不能再與你共處!把當初吃的藥丸還我!” 說完,朝石生臉上吐了一口唾沫。石生隻覺一股寒意撲麵而來,如同被冰水澆頭,喉中奇癢難耐,忍不住嘔吐起來,吐出的正是當初女子給他的藥丸。女子拾起藥丸,憤然離去。石生想去追趕,卻發現女子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當晚,石生舊病複發,咯血不止。此後,病情愈發嚴重,半年後便一命嗚唿,為自己的負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金永年已然八十二歲高齡,膝下無子,而他的妻子也已七十八歲,二人對生兒育女之事早已絕望。一日夜晚,金永年突然夢到一位神靈,神靈麵容慈祥,開口說道:“本應讓你絕嗣,然念你一生貿販,買賣公平,從不欺瞞他人,特賜予你一子。” 金永年從夢中驚醒,心中滿是震驚與喜悅,趕忙將夢中之事告知妻子。妻子聽後,不禁笑道:“這真真是妄想。我們兩人都已垂垂老矣,行將就木,如何還能生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金永年的妻子便感覺腹中震動。十個月後,她竟真的生下了一個男嬰。老兩口喜出望外,對這個遲來的孩子視若珍寶,為他取名為金寶。金寶的誕生,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眾人皆稱這是上天對金永年夫婦善良正直的迴報。?隨著金寶漸漸長大,他聰明伶俐,十分討人喜愛。金永年夫婦雖年事已高,但為了撫養金寶,不辭辛勞,傾盡全力。然而,好景不長,金寶五歲那年,突然生了一場怪病,整日昏迷不醒,氣息微弱。金永年夫婦四處求醫,卻無人能治。他們心急如焚,整日以淚洗麵。?此時,石某與狐婦過上平靜生活後,聽聞了金永年夫婦的遭遇。狐婦心懷憐憫,她本就精通一些醫術藥理,加之修煉所得的靈氣,或許能治好金寶的病。於是,狐婦與石某商議,決定前往利津相助。石某深知狐婦心地善良,且如今自己也已洗心革麵,願意陪狐婦一同前往。?二人來到金永年家中,看到病床上虛弱的金寶,狐婦趕忙上前,為他仔細診斷。她發現金寶體內似有一股邪氣作祟,普通藥物難以驅散。狐婦沉思片刻,決定運用自身靈力,配合一些草藥,為金寶驅邪治病。她在金永年家的院子裏,擺下一個簡易的法陣,將采集來的草藥放入其中,而後雙手結印,注入靈力。隨著靈力的注入,草藥漸漸散發出奇異的光芒,散發出陣陣清香。狐婦將這些散發著光芒的草藥熬製成藥湯,喂給金寶喝下。?在狐婦的精心治療下,金寶的病情逐漸好轉。沒過幾日,他便蘇醒過來,恢複了往日的活潑。金永年夫婦對石某和狐婦感激涕零,不知該如何報答他們的救命之恩。狐婦微笑著說道:“不必掛懷,舉手之勞而已。你們夫婦一生善良,這孩子本就不該遭受此難。”?經過此事,石某和狐婦與金永年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石某看著金永年夫婦對金寶的疼愛,不禁想起自己曾經對狐婦的辜負,心中愈發珍惜眼前與狐婦的生活。而金寶也十分親近石某和狐婦,時常纏著他們講述各種奇妙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寶在石某和狐婦的關愛下茁壯成長。他不僅繼承了父母善良正直的品性,還對醫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常向狐婦請教。狐婦見他聰慧好學,便將自己所知的醫術藥理傾囊相授。金寶刻苦鑽研,醫術日益精湛,長大後成為了當地一位備受尊敬的醫者,時常免費為窮苦百姓治病,深受人們的愛戴。而石某和狐婦,也在這片土地上,繼續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他們的善舉和故事,在當地代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段佳話 。
2.花姑子
安幼輿本是陝之撥貢生,為人豪爽仗義,平日裏樂善好施,尤其熱衷於放生。每當看到獵人捕獲飛禽走獸,他總是不惜花重金買下放生。一日,因舅家喪葬,安幼輿前去幫忙料理後事。傍晚歸家途中,路過華嶽,不慎迷失在山穀之中,心中恐懼萬分。就在他彷徨無措之時,不遠處突然出現燈火,他趕忙朝著燈火的方向奔去。沒走幾步,隻見一位彎腰駝背、拄著拐杖的老者,正沿著一條小徑匆匆前行。安幼輿停下腳步,正欲開口問路,老者卻先一步詢問他是誰。安幼輿如實告知自己迷路了,並表示看到燈火,想著那處定是山村,打算前去投宿。老者說道:“此處並非安樂之地。幸好老夫來了,你可隨我去,我家茅廬可讓你暫住一晚。” 安幼輿大喜,跟隨老者走了一裏多路,果然看到一個小村子。?老者敲響柴門,一位老婦人出來開門,說道:“郎子來了?” 老者應了一聲。進入屋內,安幼輿發現房屋狹小簡陋。老者點亮燈,招唿安幼輿坐下,隨即吩咐老婦人準備飯菜。又對老婦人說:“這位不是外人,是我的恩主。婆子你行動不便,可喚花姑子來斟酒。” 不一會兒,一位女郎端著酒菜進來,站在老者身旁,偷偷用秋波斜眼看向安幼輿。安幼輿抬眼望去,隻見女郎麵容姣好,正值妙齡,宛如天仙下凡。老者讓女郎去溫酒,房西角有個煤爐,女郎便走進房間撥火。安幼輿問道:“這女子是您的什麽人?” 老者迴答道:“老夫姓章,七十年來隻有這麽一個女兒。家中貧寒,少婢仆伺候,因你不是外人,所以才敢讓妻子女兒出來見你,還望你不要見笑。” 安幼輿又問:“她女婿是哪裏人?” 老者答言:“還未許配人家。” 安幼輿對女郎的美麗讚不絕口,老者謙遜地迴應著。?忽然,傳來女郎的驚唿聲。老者趕忙奔入房間,隻見酒沸火騰。老者急忙將火撲滅,嗬斥道:“你這笨丫頭,連火候都掌握不好嗎!” 迴頭一看,見爐旁有個用草紮成的紫姑像還未完成,又嗬斥道:“頭發亂蓬蓬的,像個嬰兒一樣!” 說著,拿著紫姑像給安幼輿看,說道:“隻顧著擺弄這個,才讓酒沸了。承蒙君子誇讚,這可羞死人了!” 安幼輿仔細端詳,隻見紫姑像眉目袍服,製作得十分精巧,稱讚道:“雖是兒戲之物,卻也可見其慧心。”?眾人飲酒交談了一會兒,女郎頻繁過來斟酒,笑容嫣然,毫無羞澀之態。安幼輿看得目不轉睛,漸漸心動。忽然聽到老婦人唿喚,老者便離開了。安幼輿見四下無人,便對女郎說:“看到你的仙容,我神魂顛倒。我想請媒人來說親,又怕不成,這可如何是好?” 女郎抱著酒壺,對著爐火,默不作聲,安幼輿多次詢問,她都不迴答。安幼輿漸漸走進房間,女郎站起身,神色嚴厲地說:“你這狂徒,進我房間想幹什麽!” 安幼輿急忙跪地哀求。女郎奪門欲走,安幼輿猛地起身阻攔,與她親昵接觸。女郎顫抖著大聲唿喊,老者匆忙進來詢問。安幼輿趕忙鬆手出去,心中十分愧疚恐懼。女郎卻從容地對父親說:“酒又沸了,要不是郎君進來,酒壺都要融化了。” 安幼輿聽了女郎的話,心中才安定下來,對她越發感激。此時的他早已神魂顛倒,忘記了自己原本的來意。於是假裝喝醉離席,女郎也隨即離去。老者為安幼輿鋪設好被褥,關上門出去了。?安幼輿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天還未亮,便起身告辭。迴到家中,安幼輿立刻請交好的人前往女郎家求親,然而那人去了一整天才迴來,竟連女郎家的具體位置都沒找到。安幼輿不甘心,便帶著仆人馬匹,沿著之前的路親自去找。到了地方,卻隻見絕壁巉岩,根本沒有村落。向附近的人打聽,也都說很少有姓章的人家。安幼輿失望而歸,茶飯不思,從此得了昏瞀之疾。勉強喝下些湯粥,卻又嘔吐不止,在迷糊之中,總是唿喊著花姑子的名字。家人不明白怎麽迴事,隻能整夜守在他身邊,他的病情愈發危急。?一天夜裏,守在一旁的家人困乏,都睡著了。安幼輿在朦朧中,感覺有人輕輕撫摸他。他微微睜開眼睛,竟是花姑子站在床邊,頓時覺得神氣清醒。他仔細看著女郎,潸然淚下。花姑子低頭笑著說:“癡兒,怎麽病成這樣了?” 說著便登上床,坐在安幼輿腿上,用雙手為他按摩太陽穴。安幼輿隻覺一股腦麝的奇香,鑽進鼻子,沁入骨髓。按摩了一會兒,他忽然覺得額頭滿是汗水,漸漸地,汗水遍布全身。花姑子輕聲說:“房間裏人多,我不便久留。三天後我再來見你。” 又從衣袖中拿出幾個蒸餅放在床頭,悄然離去。到了半夜,安幼輿出了汗,感到饑餓,摸過蒸餅吃了起來。他不知道蒸餅裏包的是什麽餡料,隻覺得甘美無比,便一口氣吃了三個。他又用衣服蓋好剩下的蒸餅,昏昏沉沉地酣睡過去,直到辰時才醒來,感覺如釋重負。三天後,蒸餅吃完,安幼輿精神倍加,便遣散了家人。他又擔心花姑子來了進不了門,便悄悄走出房間,把所有的門鎖都打開了。?沒過多久,花姑子果然來了,笑著說:“癡郎子!不感謝我這巫醫嗎?” 安幼輿欣喜若狂,抱住花姑子親昵起來,二人恩愛非常。過後,花姑子說:“我冒險前來,不顧名聲,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但我們實在不能長久在一起,你還是早日另做打算吧。” 安幼輿沉默了許久,問道:“我與你素不相識,何時與你家有過舊恩?我實在想不起來。” 花姑子沒有迴答,隻是說:“你自己想想吧。” 安幼輿堅持要與她長相廝守。花姑子說:“我屢屢深夜跑來固然不行,長久做夫妻也不可能。” 安幼輿聽了,心中憂鬱悲傷。花姑子說:“如果你一定要與我在一起,明晚就到我家來吧。” 安幼輿這才收起悲傷,轉而欣喜起來,問道:“路途遙遠,你這纖纖玉足,怎麽能趕來呢?” 花姑子說:“我本來就沒迴家。東頭的聾姨是我的長輩,因為你的緣故,我在這裏耽擱到現在,家裏恐怕已經起了疑心。” 安幼輿與花姑子同床共枕,隻覺她氣息肌膚,無處不香。安幼輿問道:“你用了什麽香料,香氣竟能侵入肌骨?” 花姑子說:“我生來就這樣,並非熏香裝飾所致。” 安幼輿越發覺得神奇。?第二天早上,花姑子起身告辭,安幼輿擔心迷路,花姑子便約好在路上等他。傍晚,安幼輿騎馬趕去,花姑子果然在那裏等候,二人一同來到之前的地方,老者和老婦人歡喜地迎接他們。桌上的酒菜並無佳品,大多是些野菜。之後,老者安排安幼輿休息,女子卻並不在一旁照顧,安幼輿心中頗感疑惑。夜深了,花姑子才過來,說:“父母嘮嘮叨叨,一直沒睡,讓你久等了。” 二人整夜恩愛纏綿,花姑子對安幼輿說:“這一夜的相聚,便是我們百年的分別。” 安幼輿驚訝地詢問,花姑子迴答說:“父親覺得這小村太過孤寂,所以打算遠走他鄉。我與你恩愛,就隻有這一夜了。” 安幼輿不舍得放開她,心中悲痛萬分。就在二人難舍難分之際,天色漸漸破曉。老者忽然闖進來,罵道:“你這丫頭,玷汙我清白家門,讓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花姑子臉色大變,匆匆跑了出去。老者也追了出去,一邊走一邊罵。安幼輿驚慌失措,無地自容,偷偷跑迴了家。?此後的幾天,安幼輿整日徘徊,心中的痛苦難以忍受。他想著夜裏再去,翻牆進去看看情況。老者曾說有恩於他,即便事情敗露,也不會有太大責罰。於是,他趁著夜色又跑到山中,在山中徘徊,卻迷失了方向,心中十分恐懼。正當他尋找歸途時,看到山穀中隱隱有房屋。他滿心歡喜地前去,隻見房屋高大壯觀,像是世家大族的府邸,大門還沒有上鎖。安幼輿向守門人詢問章氏的住處。有個青衣人出來,問道:“深夜何人打聽章氏?” 安幼輿說:“是我的親戚好友,偶然迷失了住處。” 青衣人說:“男子不要打聽章氏。這裏是她妗子家,花姑子如今就在這裏,我去通報一聲。” 不一會兒,青衣人出來邀請安幼輿。安幼輿剛登上走廊,花姑子就快步出來迎接,對青衣人說:“安郎深夜奔波,想必已經疲憊不堪,你去準備床鋪讓他休息。” 過了一會兒,二人攜手進入房間。安幼輿問:“妗子家怎麽沒有別人?” 花姑子說:“妗子外出了,留我代為看守。幸好能與你相遇,這難道不是前世的緣分嗎?” 然而,在二人親昵之時,安幼輿卻覺得花姑子身上有一股濃烈的膻腥味,心中不禁起了疑心。花姑子抱住安幼輿的脖子,突然用舌頭舔他的鼻孔,安幼輿隻覺腦袋像被針刺一樣劇痛。他驚恐萬分,想要逃脫,卻感覺身體像被粗繩捆綁住一樣,動彈不得,不一會兒便昏了過去。?安幼輿沒有迴家,家人四處尋找,有人說傍晚在山路上見過他。家人進山尋找,卻發現他赤身裸體地死在懸崖下。大家驚訝不已,卻不知他是怎麽死的,隻好將屍體抬迴家。眾人正聚在一起痛哭,一位女郎前來吊唁,從門外大哭著走進來。她撫摸著屍體,按住鼻子,在屍體上痛哭流涕,唿喊著:“天啊,天啊!你怎麽如此愚笨糊塗!” 哭得聲嘶力竭,過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她告訴家人:“停靈七天,不要入殮。” 眾人不知道她是誰,正要開口詢問,女郎卻傲慢地不予理會,含著眼淚徑直出去了,眾人挽留也不迴頭。有人跟在她後麵,一轉眼她就消失不見了。大家都懷疑她是神仙,便謹遵她的教誨。夜裏,女郎又來,哭得和昨天一樣。到了第七夜,安幼輿忽然蘇醒過來,翻了個身,呻吟起來。家人都十分驚訝。女郎走進來,與安幼輿相對哭泣。安幼輿抬起手,示意眾人離開。女郎拿出一束青草,煮了一升左右的湯,在床頭喂給安幼輿,不一會兒,安幼輿便能說話了。他感歎道:“再次殺我的是你,再次救我的也是你啊!” 於是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花姑子說:“這是蛇精冒充我。你之前迷路時看到的燈光,就是它。” 安幼輿問:“你怎麽能讓死人複活,讓白骨生肉呢?難道你是神仙?” 花姑子說:“我早就想告訴你,又怕你驚訝。你五年前,曾在華山道上買過一隻被獵人捕獲的獐子放生,有這迴事嗎?” 安幼輿說:“有,確實有這迴事。” 花姑子說:“那就是我父親。之前說你有大恩,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你之前已經在西村王主政家出生了。我和父親向閻摩王申訴,閻摩王不同意。父親願意放棄修行,代你去死,哀求了七天,才得到許可。如今我們能相遇,真是幸運。不過,你雖然活過來了,但必定會癱瘓麻木,用蛇血混酒一起喝下,病才能治好。” 安幼輿聽了,咬牙切齒地痛恨蛇精,卻又擔心沒有辦法抓住它。花姑子說:“這不難。但這樣會傷害很多生命,會讓我百年不能飛升。它的洞穴在老崖中,你可以在午後聚集茅草焚燒,在外麵用強弩戒備,就能抓住妖物。” 說完,花姑子告別道:“我不能一直陪伴你,實在很傷心。但為了你,我的修行已經受損七成,希望你能體諒。這一個月來,我感覺腹中微微動彈,恐怕是有了身孕。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年後我會寄給你。” 說完,流著淚離開了。?安幼輿過了一夜,覺得腰以下都沒有知覺,怎麽抓撓都沒有痛癢的感覺。於是把花姑子的話告訴家人。家人按照她的說法,在洞穴中點燃大火,有一條巨大的白蛇衝破火焰衝了出來。眾人萬箭齊發,將其射殺。火熄滅後,進入洞穴,發現裏麵有大小數百條蛇,都被燒焦死了。家人迴來後,把蛇血給安幼輿喝。安幼輿喝了三天,雙腿漸漸能轉動,半年後才能起身。?後來,安幼輿獨自在山穀中行走,遇到一位老婦人用繈褓抱著嬰兒交給他,說:“我女兒向郎君致意。” 安幼輿正要詢問,老婦人轉眼間就不見了。他打開繈褓一看,是個男孩。安幼輿抱著孩子迴到家,從此再也沒有娶妻。?此時,在利津,金寶已然成長為一名遠近聞名的醫者。他聽聞了安幼輿的遭遇,心中對花姑子的感恩與勇敢敬佩不已。金寶心想,自己年幼時也曾身患怪病,幸得狐婦相助才得以痊愈,如今安幼輿曆經磨難,自己或許能為他做些什麽。於是,金寶帶著一些珍貴的藥材,長途跋涉來到安幼輿的住處。見到安幼輿後,金寶將藥材送上,並仔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安幼輿看著眼前這位善良的醫者,心中滿是感激。金寶為安幼輿仔細診斷後,又傳授給他一些調養身體的方法。在金寶的幫助下,安幼輿的身體恢複得更快了。?而石某與狐婦聽聞安幼輿的故事後,狐婦感慨道:“世間竟有如此奇事,花姑子為報救命之恩,不惜一切,實在令人敬佩。” 石某也想起自己曾經的過錯,心中愈發珍惜與狐婦的生活。他對狐婦說:“我們也應多做善事,像花姑子一樣,迴報這世間的善意。” 於是,石某和狐婦時常救濟窮苦百姓,與金寶也時有往來,他們的善舉在當地傳為佳話。安幼輿則一邊撫養孩子,一邊將自己的經曆講給孩子聽,希望他能懂得感恩與善良的重要。他們的故事相互交織,在這片土地上,共同書寫著人性的美好與奇幻的傳奇 。
3.武孝廉
負心之報:武孝廉與狐婦的孽緣????清朝末年,武孝廉石生懷揣著多年積蓄,乘船奔赴京城,一心謀求官職,改變命運。船行至德州水域時,石生突染重疾,咯血不止,整日臥於船中,氣息奄奄。那隨行的仆人見財起意,趁夜偷走了石生的盤纏,消失得無影無蹤。石生得知後,又氣又急,病情愈發嚴重。此時,船上資糧斷絕,船家也動了將他棄於荒野的念頭。?就在石生陷入絕境之時,一艘女子的船夜間靠了過來。女子聽聞石生的遭遇,心生憐憫,主動提出讓石生轉到自己船上照料。船家大喜,連忙將石生扶上女子的船。石生抬眼望去,隻見女子四十餘歲,身著華服,光彩照人,舉手投足間盡顯雍容。石生有氣無力地道謝,女子俯身審視片刻,神色凝重地說:“你早就患有癆病,如今魂魄已在鬼門關徘徊。” 石生聽後,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女子又說:“我有藥丸,能救你性命。若病愈,萬不可忘今日之恩。” 石生淚流滿麵,立下重誓。?女子隨即將藥丸喂給石生,半日過後,石生竟覺得稍有好轉。此後,女子在床邊悉心照料,飲食起居安排得無微不至,關懷備至遠超夫妻之情。石生心中感激不已,愈發敬重女子。一個多月後,石生的病竟奇跡般痊愈。他跪地前行,將女子敬若母親。女子見狀,輕聲說道:“我孤身一人,無依無靠,若你不嫌棄我年老色衰,願與你結為夫妻,侍奉左右。” 石生三十多歲,妻子去世已一年有餘,聽聞女子這番話,喜出望外,當即與女子結為連理。?婚後,女子拿出積蓄,讓石生前往京城打點。二人約定,待石生謀得官職,便一同返鄉。石生到了京城,四處奔走,上下打點,終於謀得本省司閫一職。他用剩餘的錢財購置了鞍馬,一時間冠蓋雲集,風光無限。然而,隨著地位的提升,石生的心思也發生了變化。他覺得女子年事已高,與自己不再般配,於是花百金聘娶了年輕貌美的王氏為繼室。石生心中忐忑,生怕女子知曉此事,便刻意避開德州,繞道赴任。?一年多過去了,石生從未給女子捎去任何消息。石生有個表親,偶然來到德州,與女子成了鄰居。女子得知後,上門詢問石生的情況,表親如實相告。女子聽後,怒不可遏,將自己與石生的過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表親。表親也為女子打抱不平,安慰道:“或許他官署事務繁忙,無暇分身。你寫封信,我替你轉交。” 女子依言寫了信,表親也不負所望,將信送到了石生手中。可石生卻對此置之不理。?又過了一年多,女子決定親自去找石生。她來到石生任職的地方,住在旅舍,托官署的司賓通報姓名。石生得知後,竟下令不許女子進門。一日,石生正在府中宴飲,突然聽到外麵傳來叫罵聲。他放下酒杯,凝神細聽,隻見女子已掀開簾子闖了進來。石生大驚失色,臉色慘白如紙。女子手指石生,罵道:“薄情郎!你如今過得逍遙自在,可曾想過榮華富貴從何而來?我與你情分不薄,即便你想納妾,與我商量又何妨?” 石生嚇得雙腿發軟,大氣都不敢出,許久才跪地求饒,言辭懇切地請求女子原諒。女子見狀,怒氣稍有平息。?石生趕忙與王氏商議,讓王氏以妹妹的身份拜見女子。王氏心裏極不情願,但經不住石生苦苦哀求,隻好前往。王氏行禮,女子也迴了禮,說道:“妹妹不必害怕,我並非悍妒之人。隻是石生所作所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換作妹妹,想必也不願有這樣的丈夫。” 接著,女子向王氏詳述了自己與石生的過往。王氏聽後,也對石生的行為感到憤恨,與女子一同數落石生。石生羞愧難當,隻得不斷認錯,祈求原諒,這場風波才暫時平息。?起初,女子還未進門時,石生就告誡守門人不許通報。如今女子闖了進來,石生遷怒於守門人,暗中責問。守門人堅稱鑰匙未動,無人放行,拒不承認失職。石生心中疑惑,卻又不敢質問女子。此後,石生與女子雖表麵言笑晏晏,內心卻各懷心思。好在女子性情嫻靜溫婉,從不爭風吃醋。每日三餐過後,便關門早早安睡,從不追問石生夜宿何處。王氏起初還擔心女子刁難,見她如此,心中愈發敬重。每天清晨,王氏都會前去請安,如同侍奉婆婆一般。女子對待下人寬厚溫和,又明察秋毫,眾人都對她敬畏有加。?一天,石生突然丟失了官印,整個官署頓時亂作一團。眾人四處尋找,卻毫無頭緒。女子見狀,笑著說:“不必擔憂,去井裏找找,定能找到。” 石生半信半疑,派人下井尋找,果然找到了官印。石生詢問緣由,女子隻是微笑不語。從女子的神情來看,她似乎知曉盜印者的姓名,卻始終不肯透露。?日子一天天過去,石生發現女子的行為越來越怪異,心中不禁懷疑她並非凡人。一天夜裏,石生趁女子入睡,派人在窗外偷聽。隻聽見床上整夜傳來振衣的聲音,卻不知女子在做什麽。女子與王氏相處融洽,感情深厚。?一晚,石生去臬司衙門辦事未歸,女子與王氏飲酒作樂,不知不覺都喝醉了。女子醉倒在席間,竟化作一隻狐狸。王氏心生憐憫,為她蓋上錦褥。不久,石生迴來,王氏將此事告知了他。石生聽後,頓時起了殺心。王氏勸阻道:“即便她是狐狸,又何曾虧待過你?” 石生不聽,急忙尋找佩刀。這時,女子已經醒來,破口大罵:“你這蛇蠍心腸、豺狼成性之人,我絕不能再與你共處!把當初吃的藥丸還我!” 說完,朝石生臉上吐了一口唾沫。石生隻覺一股寒意撲麵而來,如同被冰水澆頭,喉中奇癢難耐,忍不住嘔吐起來,吐出的正是當初女子給他的藥丸。女子拾起藥丸,憤然離去。石生想去追趕,卻發現女子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當晚,石生舊病複發,咯血不止。此後,病情愈發嚴重,半年後便一命嗚唿,為自己的負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