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公
巧驅雷公:王從簡之母的奇遇?明朝末年,亳州的市井巷陌間,生活著一戶平凡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奔波,家中隻剩王從簡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一日午後,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細密的雨絲如牛毛般紛紛揚揚灑落,整個世界被籠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王從簡的母親獨自坐在屋內,手中的針線在昏暗中穿梭,打發著無聊的時光。?突然,一陣尖銳的唿嘯聲劃破了寂靜,王從簡的母親抬頭望去,隻見一個身形魁梧的雷公,手持閃爍著幽光的銅錘,背後一對巨大的翅膀如烏雲般展開,正朝著屋子俯衝而來。雷公周身環繞著詭異的電流,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光芒,仿佛來自地獄的使者。?王從簡的母親嚇得臉色慘白,心跳如鼓,手腳都有些不聽使喚。慌亂之中,她瞥見身旁盛著便溺的器具,來不及多想,一股求生的本能驅使她抄起器具,將裏麵的穢物朝著雷公潑灑過去。?穢物瞬間潑在雷公身上,雷公如遭雷擊,發出一聲淒厲的嚎叫。他的身體劇烈顫抖,仿佛被無數把利刃穿透,翅膀也變得沉重不堪,怎麽也無法再次振翅高飛。雷公在庭院中掙紮著,一會兒摔倒在地,一會兒又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發出如牛般的咆哮聲。?與此同時,天空中的烏雲越壓越低,幾乎與屋簷平齊。雲層中傳來蕭蕭的馬鳴聲,與雷公的嚎叫相互唿應,仿佛一場來自天際的恐怖合奏。?隨著時間的推移,雨勢越來越大,豆大的雨點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在雨水的衝刷下,雷公身上的穢物逐漸被洗淨。他抖擻精神,重新振翅高飛,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霹靂,消失在了天際。?王從簡迴家後,聽母親講述了這一驚險的遭遇,心中既後怕又慶幸。此事很快在亳州傳開,人們對王從簡母親的勇敢和機智讚歎不已。有人說,這是上天對王從簡一家的考驗;也有人說,王從簡的母親無意間觸犯了神靈,才招致這場災禍。但無論如何,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了下來 。?此後,王從簡更加孝順母親,一家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後,愈發珍惜彼此,平靜地度過每一天。每當雨夜來臨,王從簡的母親都會想起那個驚心動魄的下午,而這段經曆,也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她的記憶深處,成為她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奇事。
2.菱角
亂世奇緣:胡大成與菱角的離合悲歡?明朝末年,戰火紛飛,社會動蕩不安。楚地有個年輕人叫胡大成,他的母親一直虔誠禮佛。大成在私塾讀書,每天路過菱角觀音祠時,母親都會叮囑他進去叩拜。?一日,大成像往常一樣來到祠中。祠內,一位少女正牽著個小孩嬉戲。少女一頭秀發剛剛遮住脖頸,身姿婀娜,麵容娟秀,透著一股靈動的氣息。大成時年十四,一下子被少女吸引住了。他鼓起勇氣,上前詢問少女的姓名。少女笑著迴答:“我是祠西焦畫工的女兒,叫菱角。你問這個做什麽?” 大成又問:“你許配人家了嗎?” 少女臉頰微紅,說道:“還沒有。” 大成脫口而出:“我做你的丈夫,好不好?” 少女羞澀地低下頭,輕聲說:“我自己做不了主。” 但她眉眼含笑,上下打量著大成,眼中滿是欣喜與傾慕。?大成離開時,少女追出來,遠遠地喊道:“崔爾誠是我父親的好友,讓他做媒,事情準能成。” 大成應下,心裏對菱角的聰慧多情愈發傾慕。迴到家,大成向母親如實說出自己的心願。母親隻有這一個兒子,不忍拂逆他的意思,便請崔爾誠去焦家說媒。焦畫工對聘禮要求頗高,婚事差點告吹。好在崔爾誠極力誇讚大成出身清白、才華出眾,焦畫工這才答應下來。?大成有個伯父,在湖北擔任教職,一直沒有子嗣。伯母在任上去世後,大成受母親囑托,前往湖北奔喪。沒想到,幾個月後伯父也因病去世。大成滯留湖北期間,湖南被賊寇占據,與家中的消息就此斷絕。無奈之下,大成隻能在民間四處漂泊,形單影隻,滿心孤苦。?一天,村裏來了個年紀四十八九歲的老婦人。她在村子裏徘徊許久,直到太陽西斜還沒有離去。老婦人自稱在戰亂中失去了歸宿,想要賣身為生。有人問她要多少價錢,老婦人說:“我既不願做奴仆,也不想嫁人,隻要有人把我當母親對待,我就跟他走,不計較報酬。” 眾人聽了,都覺得十分可笑。?大成見到老婦人,發現她眉眼間有幾分像自己的母親,心中一陣悲痛。想到自己孤身一人,無人照料,大成便將老婦人邀迴家中,以對待母親的禮節侍奉她。老婦人很是歡喜,主動承擔起做飯、織布等家務,對大成關懷備至,如同親生母親一般。若是大成稍有忤逆,老婦人便會嚴厲斥責;而當大成生病時,老婦人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一天,老婦人突然對大成說:“這裏還算太平,暫時沒有危險。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紀,雖說身處異鄉,終身大事卻不能耽誤。過幾天,我就給你娶個媳婦。” 大成聽後,流下淚來,說:“我已有妻子,隻是如今南北阻隔,無法相見。” 老婦人勸道:“如今世道大亂,世事無常,怎能一味等待?” 大成哭著說:“且不說我與妻子有結發之盟,不能違背,又有誰會把女兒嫁給我這個漂泊無依的人呢?” 老婦人沒有迴應,隻是忙著為大成準備窗簾、被褥等物件,樣樣都置辦得十分周全,大成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一天傍晚,老婦人叮囑大成:“你獨自坐著,不要睡覺,我去看看新媳婦來了沒有。” 說完便出門去了。三更已過,老婦人還沒有迴來,大成心中十分疑惑。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大成出去一看,隻見一個女子坐在庭院中,蓬頭垢麵,低聲哭泣。大成驚訝地問道:“你是誰?” 女子默不作聲。過了許久,女子才說道:“把我娶來,也不會有什麽福氣,我隻有一死了之!” 大成大驚,不明白這是怎麽迴事。女子接著說:“我年少時就許配給了胡大成,沒想到他去了湖北,從此音信全無。父母逼迫我嫁給別人,我身子可以被帶來,但我的心永遠不會改變!”?大成聽後,痛哭流涕地說:“我就是胡大成。你是菱角嗎?” 女子止住淚水,又驚又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兩人走進屋內,借著燈光仔細端詳,女子喃喃自語:“這難道是在做夢嗎?” 隨後,兩人轉悲為喜,互相訴說著分離後的痛苦。?原來,戰亂過後,湖南一帶生靈塗炭,焦畫工帶著家人逃到長沙東邊。在那裏,菱角又被許配給周生。由於戰亂,婚禮一直未能舉行。就在這天晚上,周家派人來接菱角。菱角哭鬧著不肯梳妝,家人強行將她送上車。途中,菱角趁機跳下車。這時,來了四個人抬著轎子,說是周家來迎親的,便將菱角扶上轎子,飛快地抬走,直到此處才停下。一個老婦人將菱角拉進屋內,說:“這就是你婆家,進去後不要哭,你婆婆很快就會來了。” 說完便離開了。?大成了解事情的經過後,才明白老婦人並非凡人。夫妻二人焚香祈禱,希望能與母親團聚。再說大成的母親,自戰亂爆發後,與同鄉的婦女們一起躲進山穀。一天夜裏,突然有人喊賊寇來了,眾人驚慌失措,四處躲藏。一個童子牽來一匹馬,讓大成的母親騎上。大成的母親來不及多想,便扶著童子的肩膀上了馬。這匹馬跑得又快又穩,轉眼間就來到湖邊。馬蹄踏水奔騰,湖麵卻不起波瀾。不一會兒,童子將大成的母親扶下馬,指著一戶人家說:“你可以住在這裏。” 大成的母親正要道謝,迴頭一看,馬已經變成了一隻金毛犼,童子騎著金毛犼離去了。?大成的母親上前敲門,門應聲而開。出來的人聲音聽起來十分熟悉,仔細一看,竟然是大成。母子二人抱頭痛哭。菱角也被驚醒,一家人終於團聚,欣喜萬分。他們猜測老婦人是觀音大士顯靈,從此對觀音經咒更加虔誠。此後,一家人在湖北定居下來,購置田產,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胡大成與菱角憑借著對彼此的堅守,以及命運的眷顧,最終迎來了幸福的結局,他們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一段佳話。
3.餓鬼
馬永的荒誕輪迴:人性的貪嗔之鏡????齊國故地,市井街巷間魚龍混雜。馬永,這個年逾三十的男人,在眾人眼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鄉人都戲稱他為 “餓鬼”。他窮困潦倒,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補丁,如同鵪鶉的羽毛。平日裏,馬永雙手縮在肩頭,在集市上四處搶奪食物。人們對他避之不及,視他如糞土。?縣城裏住著一位朱叟,年輕時帶著妻子在繁華都市謀生,所從事的營生並不體麵。晚年迴到故鄉後,朱叟的過往成了士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遭人詬病。但朱叟洗心革麵,一心向善,時間久了,大家才漸漸對他客氣起來。?一天,馬永在集市上搶奪食物,卻沒錢支付。店家不依不饒,對他百般刁難。朱叟路過,心生憐憫,替馬永付了錢。之後,朱叟還把馬永帶迴自己家中,慷慨地贈給他幾百文錢,讓他做點小生意維持生計。馬永拿了錢後,卻懶於謀劃生計,整日坐吃山空。沒多久,錢就花光了,他又重操舊業,繼續在集市上搶奪食物。馬永心裏害怕碰到朱叟,便離開家鄉,前往臨邑。?到了臨邑,馬永夜晚借宿在學宮。冬日的夜晚寒風刺骨,馬永為了取暖,竟摘下聖賢塑像頭上的玉旒,拆了塑像的木板用來生火。學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要對他施以刑罰。馬永苦苦哀求,聲稱願意為學官謀財。學官聽後轉怒為喜,放他離去。馬永打聽到學官家境殷實,便上門強行索要錢財。他故意激怒學官,然後用刀劃傷自己,誣陷學官,將他告到學宮。學官為了避免被申斥罷黜,隻得拿出重金賄賂馬永。?此事引起了諸生的公憤,大家聯名向縣令告狀。縣令經過調查,查明真相,對馬永施以笞刑四十,並給他戴上枷鎖。三天後,馬永便一命嗚唿。?當晚,朱叟夢到馬永頭戴冠帶,走進屋來,說道:“我辜負了您的大恩大德,如今特來報答。” 朱叟醒來後,妾室生下一個兒子。朱叟知道這孩子是馬永轉世,便取名為馬兒。馬兒小時候並不聰慧,但朱叟欣慰於他喜愛讀書。待馬兒二十多歲時,朱叟竭盡全力為他打點,助他進入縣學。?後來,馬兒參加考試,住在客棧裏。白天躺在床上時,他看到牆壁上糊滿了曆年的優秀文章。其中有一篇以 “犬之性” 四句為題的文章,馬兒覺得題目很難,便用心誦讀並記了下來。沒想到,考試時恰好遇到這個題目,馬兒將背下的文章原封不動地寫了上去,因此獲得優等,得以享受廩膳補貼。?六十多歲時,馬兒補任臨邑訓導。在任期間,他沒有結交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隻要有人送錢,他就滿臉堆笑;要是沒錢,他便裝作不認識對方,眼皮都不抬一下。偶爾縣令因為學生的一點小過錯,讓他從輕處罰,他卻像懲治盜賊一樣嚴厲。若有人要狀告學生,富家子弟就會立刻上門送禮。?馬兒的種種惡行,讓諸生忍無可忍。此時的馬兒已年近七旬,身形臃腫,又聾又瞎,還總是四處尋找烏須藥,妄圖留住青春。有個生性狂放的書生,將茜根磨成粉末騙他服用。第二天早上,眾人一看,馬兒的臉色如同廟中靈官塑像一般通紅。馬兒惱羞成怒,要拘拿書生,可書生早已連夜逃走。馬兒氣憤不已,鬱結於心,幾個月後便一命嗚唿 。這個故事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人性中的貪婪與醜惡,警示後人莫要重蹈覆轍。
巧驅雷公:王從簡之母的奇遇?明朝末年,亳州的市井巷陌間,生活著一戶平凡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奔波,家中隻剩王從簡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一日午後,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細密的雨絲如牛毛般紛紛揚揚灑落,整個世界被籠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王從簡的母親獨自坐在屋內,手中的針線在昏暗中穿梭,打發著無聊的時光。?突然,一陣尖銳的唿嘯聲劃破了寂靜,王從簡的母親抬頭望去,隻見一個身形魁梧的雷公,手持閃爍著幽光的銅錘,背後一對巨大的翅膀如烏雲般展開,正朝著屋子俯衝而來。雷公周身環繞著詭異的電流,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光芒,仿佛來自地獄的使者。?王從簡的母親嚇得臉色慘白,心跳如鼓,手腳都有些不聽使喚。慌亂之中,她瞥見身旁盛著便溺的器具,來不及多想,一股求生的本能驅使她抄起器具,將裏麵的穢物朝著雷公潑灑過去。?穢物瞬間潑在雷公身上,雷公如遭雷擊,發出一聲淒厲的嚎叫。他的身體劇烈顫抖,仿佛被無數把利刃穿透,翅膀也變得沉重不堪,怎麽也無法再次振翅高飛。雷公在庭院中掙紮著,一會兒摔倒在地,一會兒又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發出如牛般的咆哮聲。?與此同時,天空中的烏雲越壓越低,幾乎與屋簷平齊。雲層中傳來蕭蕭的馬鳴聲,與雷公的嚎叫相互唿應,仿佛一場來自天際的恐怖合奏。?隨著時間的推移,雨勢越來越大,豆大的雨點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在雨水的衝刷下,雷公身上的穢物逐漸被洗淨。他抖擻精神,重新振翅高飛,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霹靂,消失在了天際。?王從簡迴家後,聽母親講述了這一驚險的遭遇,心中既後怕又慶幸。此事很快在亳州傳開,人們對王從簡母親的勇敢和機智讚歎不已。有人說,這是上天對王從簡一家的考驗;也有人說,王從簡的母親無意間觸犯了神靈,才招致這場災禍。但無論如何,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歲月的長河中流傳了下來 。?此後,王從簡更加孝順母親,一家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後,愈發珍惜彼此,平靜地度過每一天。每當雨夜來臨,王從簡的母親都會想起那個驚心動魄的下午,而這段經曆,也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她的記憶深處,成為她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奇事。
2.菱角
亂世奇緣:胡大成與菱角的離合悲歡?明朝末年,戰火紛飛,社會動蕩不安。楚地有個年輕人叫胡大成,他的母親一直虔誠禮佛。大成在私塾讀書,每天路過菱角觀音祠時,母親都會叮囑他進去叩拜。?一日,大成像往常一樣來到祠中。祠內,一位少女正牽著個小孩嬉戲。少女一頭秀發剛剛遮住脖頸,身姿婀娜,麵容娟秀,透著一股靈動的氣息。大成時年十四,一下子被少女吸引住了。他鼓起勇氣,上前詢問少女的姓名。少女笑著迴答:“我是祠西焦畫工的女兒,叫菱角。你問這個做什麽?” 大成又問:“你許配人家了嗎?” 少女臉頰微紅,說道:“還沒有。” 大成脫口而出:“我做你的丈夫,好不好?” 少女羞澀地低下頭,輕聲說:“我自己做不了主。” 但她眉眼含笑,上下打量著大成,眼中滿是欣喜與傾慕。?大成離開時,少女追出來,遠遠地喊道:“崔爾誠是我父親的好友,讓他做媒,事情準能成。” 大成應下,心裏對菱角的聰慧多情愈發傾慕。迴到家,大成向母親如實說出自己的心願。母親隻有這一個兒子,不忍拂逆他的意思,便請崔爾誠去焦家說媒。焦畫工對聘禮要求頗高,婚事差點告吹。好在崔爾誠極力誇讚大成出身清白、才華出眾,焦畫工這才答應下來。?大成有個伯父,在湖北擔任教職,一直沒有子嗣。伯母在任上去世後,大成受母親囑托,前往湖北奔喪。沒想到,幾個月後伯父也因病去世。大成滯留湖北期間,湖南被賊寇占據,與家中的消息就此斷絕。無奈之下,大成隻能在民間四處漂泊,形單影隻,滿心孤苦。?一天,村裏來了個年紀四十八九歲的老婦人。她在村子裏徘徊許久,直到太陽西斜還沒有離去。老婦人自稱在戰亂中失去了歸宿,想要賣身為生。有人問她要多少價錢,老婦人說:“我既不願做奴仆,也不想嫁人,隻要有人把我當母親對待,我就跟他走,不計較報酬。” 眾人聽了,都覺得十分可笑。?大成見到老婦人,發現她眉眼間有幾分像自己的母親,心中一陣悲痛。想到自己孤身一人,無人照料,大成便將老婦人邀迴家中,以對待母親的禮節侍奉她。老婦人很是歡喜,主動承擔起做飯、織布等家務,對大成關懷備至,如同親生母親一般。若是大成稍有忤逆,老婦人便會嚴厲斥責;而當大成生病時,老婦人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一天,老婦人突然對大成說:“這裏還算太平,暫時沒有危險。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紀,雖說身處異鄉,終身大事卻不能耽誤。過幾天,我就給你娶個媳婦。” 大成聽後,流下淚來,說:“我已有妻子,隻是如今南北阻隔,無法相見。” 老婦人勸道:“如今世道大亂,世事無常,怎能一味等待?” 大成哭著說:“且不說我與妻子有結發之盟,不能違背,又有誰會把女兒嫁給我這個漂泊無依的人呢?” 老婦人沒有迴應,隻是忙著為大成準備窗簾、被褥等物件,樣樣都置辦得十分周全,大成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一天傍晚,老婦人叮囑大成:“你獨自坐著,不要睡覺,我去看看新媳婦來了沒有。” 說完便出門去了。三更已過,老婦人還沒有迴來,大成心中十分疑惑。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大成出去一看,隻見一個女子坐在庭院中,蓬頭垢麵,低聲哭泣。大成驚訝地問道:“你是誰?” 女子默不作聲。過了許久,女子才說道:“把我娶來,也不會有什麽福氣,我隻有一死了之!” 大成大驚,不明白這是怎麽迴事。女子接著說:“我年少時就許配給了胡大成,沒想到他去了湖北,從此音信全無。父母逼迫我嫁給別人,我身子可以被帶來,但我的心永遠不會改變!”?大成聽後,痛哭流涕地說:“我就是胡大成。你是菱角嗎?” 女子止住淚水,又驚又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兩人走進屋內,借著燈光仔細端詳,女子喃喃自語:“這難道是在做夢嗎?” 隨後,兩人轉悲為喜,互相訴說著分離後的痛苦。?原來,戰亂過後,湖南一帶生靈塗炭,焦畫工帶著家人逃到長沙東邊。在那裏,菱角又被許配給周生。由於戰亂,婚禮一直未能舉行。就在這天晚上,周家派人來接菱角。菱角哭鬧著不肯梳妝,家人強行將她送上車。途中,菱角趁機跳下車。這時,來了四個人抬著轎子,說是周家來迎親的,便將菱角扶上轎子,飛快地抬走,直到此處才停下。一個老婦人將菱角拉進屋內,說:“這就是你婆家,進去後不要哭,你婆婆很快就會來了。” 說完便離開了。?大成了解事情的經過後,才明白老婦人並非凡人。夫妻二人焚香祈禱,希望能與母親團聚。再說大成的母親,自戰亂爆發後,與同鄉的婦女們一起躲進山穀。一天夜裏,突然有人喊賊寇來了,眾人驚慌失措,四處躲藏。一個童子牽來一匹馬,讓大成的母親騎上。大成的母親來不及多想,便扶著童子的肩膀上了馬。這匹馬跑得又快又穩,轉眼間就來到湖邊。馬蹄踏水奔騰,湖麵卻不起波瀾。不一會兒,童子將大成的母親扶下馬,指著一戶人家說:“你可以住在這裏。” 大成的母親正要道謝,迴頭一看,馬已經變成了一隻金毛犼,童子騎著金毛犼離去了。?大成的母親上前敲門,門應聲而開。出來的人聲音聽起來十分熟悉,仔細一看,竟然是大成。母子二人抱頭痛哭。菱角也被驚醒,一家人終於團聚,欣喜萬分。他們猜測老婦人是觀音大士顯靈,從此對觀音經咒更加虔誠。此後,一家人在湖北定居下來,購置田產,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胡大成與菱角憑借著對彼此的堅守,以及命運的眷顧,最終迎來了幸福的結局,他們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一段佳話。
3.餓鬼
馬永的荒誕輪迴:人性的貪嗔之鏡????齊國故地,市井街巷間魚龍混雜。馬永,這個年逾三十的男人,在眾人眼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鄉人都戲稱他為 “餓鬼”。他窮困潦倒,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補丁,如同鵪鶉的羽毛。平日裏,馬永雙手縮在肩頭,在集市上四處搶奪食物。人們對他避之不及,視他如糞土。?縣城裏住著一位朱叟,年輕時帶著妻子在繁華都市謀生,所從事的營生並不體麵。晚年迴到故鄉後,朱叟的過往成了士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遭人詬病。但朱叟洗心革麵,一心向善,時間久了,大家才漸漸對他客氣起來。?一天,馬永在集市上搶奪食物,卻沒錢支付。店家不依不饒,對他百般刁難。朱叟路過,心生憐憫,替馬永付了錢。之後,朱叟還把馬永帶迴自己家中,慷慨地贈給他幾百文錢,讓他做點小生意維持生計。馬永拿了錢後,卻懶於謀劃生計,整日坐吃山空。沒多久,錢就花光了,他又重操舊業,繼續在集市上搶奪食物。馬永心裏害怕碰到朱叟,便離開家鄉,前往臨邑。?到了臨邑,馬永夜晚借宿在學宮。冬日的夜晚寒風刺骨,馬永為了取暖,竟摘下聖賢塑像頭上的玉旒,拆了塑像的木板用來生火。學官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要對他施以刑罰。馬永苦苦哀求,聲稱願意為學官謀財。學官聽後轉怒為喜,放他離去。馬永打聽到學官家境殷實,便上門強行索要錢財。他故意激怒學官,然後用刀劃傷自己,誣陷學官,將他告到學宮。學官為了避免被申斥罷黜,隻得拿出重金賄賂馬永。?此事引起了諸生的公憤,大家聯名向縣令告狀。縣令經過調查,查明真相,對馬永施以笞刑四十,並給他戴上枷鎖。三天後,馬永便一命嗚唿。?當晚,朱叟夢到馬永頭戴冠帶,走進屋來,說道:“我辜負了您的大恩大德,如今特來報答。” 朱叟醒來後,妾室生下一個兒子。朱叟知道這孩子是馬永轉世,便取名為馬兒。馬兒小時候並不聰慧,但朱叟欣慰於他喜愛讀書。待馬兒二十多歲時,朱叟竭盡全力為他打點,助他進入縣學。?後來,馬兒參加考試,住在客棧裏。白天躺在床上時,他看到牆壁上糊滿了曆年的優秀文章。其中有一篇以 “犬之性” 四句為題的文章,馬兒覺得題目很難,便用心誦讀並記了下來。沒想到,考試時恰好遇到這個題目,馬兒將背下的文章原封不動地寫了上去,因此獲得優等,得以享受廩膳補貼。?六十多歲時,馬兒補任臨邑訓導。在任期間,他沒有結交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隻要有人送錢,他就滿臉堆笑;要是沒錢,他便裝作不認識對方,眼皮都不抬一下。偶爾縣令因為學生的一點小過錯,讓他從輕處罰,他卻像懲治盜賊一樣嚴厲。若有人要狀告學生,富家子弟就會立刻上門送禮。?馬兒的種種惡行,讓諸生忍無可忍。此時的馬兒已年近七旬,身形臃腫,又聾又瞎,還總是四處尋找烏須藥,妄圖留住青春。有個生性狂放的書生,將茜根磨成粉末騙他服用。第二天早上,眾人一看,馬兒的臉色如同廟中靈官塑像一般通紅。馬兒惱羞成怒,要拘拿書生,可書生早已連夜逃走。馬兒氣憤不已,鬱結於心,幾個月後便一命嗚唿 。這個故事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人性中的貪婪與醜惡,警示後人莫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