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長公主率軍南下勤王,王騰逃命
母皇別傳位,五個皇姐拔我氧氣管 作者:一葉瓜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養心殿。
這兩天,武曌在武道方麵有所心得,閉關修煉了兩天,朝中大事也交給了政事堂,由左相李肅和右相楊譚主持。
如有不能決斷之事,便詢問上官婉兒,由武曌身邊的幕僚團給出意見,再去施政。
不過頭兩天時間,並沒有大事發生,大乾朝堂運轉正常,地方、邊界也安寧無事。
可就在今日下午的時候,雁門關守將送來了一封八百裏加急,兩位丞相看完後,瞬間大驚,一時間不知所措。
奉旨鎮守北境,防止沙丘海叛逆南下侵擾陰山府的玄甲軍,卻是在沒有得到朝中授意的情況下,大元帥李玄弋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已經奪了雁門關,直撲長安城而來。
長公主李玄弋想要幹什麽,這是明擺著的事情了。
打著勤王的名聲,用武力搶奪皇位罷了。
因為先皇駕崩後,大乾儲君李謹,並沒有在國喪前繼位,反而把皇位讓給了太後,大家都知道,太後武曌很想做這大乾的女帝,但從兒子手中搶奪皇位,怎麽說,都名不正言不順,被天下人詬病。
於是太後武曌就把這件事一直壓到了現在,等後日再看情況,如果太子依舊讓位,武曌肯定會接過這個皇位,穩穩當當地坐上去,如此一來的話,武曌就不會被人詬病。
畢竟是太子太廢物,無法掌控偌大的大乾,太子三讓皇位,武曌這才接替,倒時給兩人留下了美名。
可這並不是武曌和太子之間的事情,五個公主都不是善茬,他們都想坐上那個位置,三位王爺同樣想得到那個位置。
所以,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在極力地準備著,朝堂明麵上一片平靜,暗地裏卻是暗流湧動,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重量級的官員,不知道換了多少茬。
兩位宰相馬上將此事稟報給了上官婉兒,這位太後身邊的心腹,讓她馬上將消息傳給太後。
上官婉兒得到消息後,也是非常吃驚,沒想到長公主直接不裝了,發動了兵變,這可比以往的宮廷政變厲害多了。
以往宮廷政變,最多也就是長安城內的爭鬥,都是暗地裏相互往來,長公主直接率領南下了。
長公主可是北境最重要的將領,她的任務是防止沙丘海南下犯邊,保證大乾北境的安穩。
她率兵南下了,整個北境的百姓怎麽辦?
上官婉兒心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北境恐怕要沒了。
她拿著八百裏加急,在養心殿外焦急的等候著,這種事情,已經不是幕僚團能決定的了。
隻能是太後親口決斷。
武曌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雙眼睜開,兩道光芒一閃而逝,接著她臉上露出了喜色。
“又近了一步!”
此刻的武曌,已經抵達九品境了,算是個半步宗師,隻是九品境想要突破宗師,卻是非常困難。
不是有天賦和有資源就能突破,而是需要莫大的機緣,要領悟天地法則,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人擁有超強天賦,有人曆經萬般人生,有人獲得逆天資源,但依舊一輩子無法突破,還需要看他的運氣。
“如果再給本宮半年時間,本宮定然能突破宗師境,到時候,舍我其誰?”
但這九品的實力,爭奪一個地位,鎮壓宵小也足夠了。
她豁然起身,伸手,掛在遠處的鳳袍,飛向了武曌,披在了她的身上。
接著她皺眉,仿佛能洞悉到外麵的一切。
“可是有事,進來稟報。”
上官婉兒聽到武曌的聲音,差點就哭了,終於是要見到娘娘了。
上官婉兒推門而入,快速來到武曌身邊,躬身道:“啟稟娘娘,雁門關送來八百裏加急,長公主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明日下午便能抵達長安城外。”
武曌聽到這話,頓時全身殺意沸騰:“這個逆子,她如何敢不顧國家大義?”
“她南下搶奪皇位來了,北境的百姓怎麽辦?”
“這個畜生,給她皇位,她都無福消受,活該她是第一個被踢出局外的人。”
武曌黑著臉罵了半天,但不得不說,長公主李玄弋是真的有魄力。
此刻有十萬玄甲軍在城外,長公主奪得皇位的概率也是最大的。
不過武曌壓根就沒將這十萬即將到來的玄甲軍放在眼中,她早已秘密調動五萬南境軍團來到了關中,此前是為了牽製齊王,現在剛好用到李玄弋身上。
五萬南境軍團,加上長安城的禁衛軍,遠道而來的十萬玄甲軍,她也不看在眼中。
“派個人去告知那逆子,讓她停手,馬上帶兵返迴北境,本宮就當沒事發生,否則後果自負。”
“同時傳令,所有禁衛軍在長安城北麵迎敵,五萬南境軍團接手長安城城防。”
“命令隴右軍團,即刻起兵北上,接手北境防務,嚴防死守,決不能讓沙丘海那群人南下侵擾北境百姓。”
上官婉兒馬上躬身領命。
等上官婉兒離開後,武曌對著空無一人的殿內喊道:“告知九章台,馬上封鎖長公主府邸,擒拿駙馬王騰,將王家所有人監視起來,一旦他們有所行動,殺無赦!”
武曌說完,便離開了養心殿,前往太極殿麵見百官,處理政務,同時商議處理長公主擅自離開北境這件事。
就在半天前,長公主府內。
王騰見到了一個女將,她給王騰送來了長公主的親筆信。
王騰看了信件後,大驚失色,顧不得公主府那麽多財富,隻是匆匆將這些年積攢的一些重要東西裝進了一個儲物戒指,便乘坐馬車,直接去了一趟王家。
“父親,大事不妙!”
王騰風風火火地衝進了父親的書房,正在練字的父親,心中很是不悅,道:“你都是駙馬了,還如此冒冒失失,成何體統?”
“冒冒失失算個求,火燒眉毛了都,咱家可能九族不保了……”王騰也是讀書人,此刻是髒話連連。
王騰的父親,終於是意識到事情嚴重性了,忙問道:“逆子,你是否又惹公主不開心了?”
王騰氣喘籲籲,連忙擺手:“聽兒子說完,你老東西別插話了……”
“公主造反了,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已經破了雁門關,兒子剛剛得到了公主的信件,說是讓我們趕緊出城……”
轟!
王騰父親如遭雷擊,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不過很快又站了起來,這種事情,危險與機遇並存,如果拚搏一把贏了,那王家就發達了。
“快,來人,收拾細軟,速速隨老夫出城。”
王騰連忙道:“分開走,用馬車或者戰馬,出城後,馬上北上,與公主匯合。”
這兩天,武曌在武道方麵有所心得,閉關修煉了兩天,朝中大事也交給了政事堂,由左相李肅和右相楊譚主持。
如有不能決斷之事,便詢問上官婉兒,由武曌身邊的幕僚團給出意見,再去施政。
不過頭兩天時間,並沒有大事發生,大乾朝堂運轉正常,地方、邊界也安寧無事。
可就在今日下午的時候,雁門關守將送來了一封八百裏加急,兩位丞相看完後,瞬間大驚,一時間不知所措。
奉旨鎮守北境,防止沙丘海叛逆南下侵擾陰山府的玄甲軍,卻是在沒有得到朝中授意的情況下,大元帥李玄弋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已經奪了雁門關,直撲長安城而來。
長公主李玄弋想要幹什麽,這是明擺著的事情了。
打著勤王的名聲,用武力搶奪皇位罷了。
因為先皇駕崩後,大乾儲君李謹,並沒有在國喪前繼位,反而把皇位讓給了太後,大家都知道,太後武曌很想做這大乾的女帝,但從兒子手中搶奪皇位,怎麽說,都名不正言不順,被天下人詬病。
於是太後武曌就把這件事一直壓到了現在,等後日再看情況,如果太子依舊讓位,武曌肯定會接過這個皇位,穩穩當當地坐上去,如此一來的話,武曌就不會被人詬病。
畢竟是太子太廢物,無法掌控偌大的大乾,太子三讓皇位,武曌這才接替,倒時給兩人留下了美名。
可這並不是武曌和太子之間的事情,五個公主都不是善茬,他們都想坐上那個位置,三位王爺同樣想得到那個位置。
所以,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在極力地準備著,朝堂明麵上一片平靜,暗地裏卻是暗流湧動,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重量級的官員,不知道換了多少茬。
兩位宰相馬上將此事稟報給了上官婉兒,這位太後身邊的心腹,讓她馬上將消息傳給太後。
上官婉兒得到消息後,也是非常吃驚,沒想到長公主直接不裝了,發動了兵變,這可比以往的宮廷政變厲害多了。
以往宮廷政變,最多也就是長安城內的爭鬥,都是暗地裏相互往來,長公主直接率領南下了。
長公主可是北境最重要的將領,她的任務是防止沙丘海南下犯邊,保證大乾北境的安穩。
她率兵南下了,整個北境的百姓怎麽辦?
上官婉兒心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北境恐怕要沒了。
她拿著八百裏加急,在養心殿外焦急的等候著,這種事情,已經不是幕僚團能決定的了。
隻能是太後親口決斷。
武曌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雙眼睜開,兩道光芒一閃而逝,接著她臉上露出了喜色。
“又近了一步!”
此刻的武曌,已經抵達九品境了,算是個半步宗師,隻是九品境想要突破宗師,卻是非常困難。
不是有天賦和有資源就能突破,而是需要莫大的機緣,要領悟天地法則,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人擁有超強天賦,有人曆經萬般人生,有人獲得逆天資源,但依舊一輩子無法突破,還需要看他的運氣。
“如果再給本宮半年時間,本宮定然能突破宗師境,到時候,舍我其誰?”
但這九品的實力,爭奪一個地位,鎮壓宵小也足夠了。
她豁然起身,伸手,掛在遠處的鳳袍,飛向了武曌,披在了她的身上。
接著她皺眉,仿佛能洞悉到外麵的一切。
“可是有事,進來稟報。”
上官婉兒聽到武曌的聲音,差點就哭了,終於是要見到娘娘了。
上官婉兒推門而入,快速來到武曌身邊,躬身道:“啟稟娘娘,雁門關送來八百裏加急,長公主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明日下午便能抵達長安城外。”
武曌聽到這話,頓時全身殺意沸騰:“這個逆子,她如何敢不顧國家大義?”
“她南下搶奪皇位來了,北境的百姓怎麽辦?”
“這個畜生,給她皇位,她都無福消受,活該她是第一個被踢出局外的人。”
武曌黑著臉罵了半天,但不得不說,長公主李玄弋是真的有魄力。
此刻有十萬玄甲軍在城外,長公主奪得皇位的概率也是最大的。
不過武曌壓根就沒將這十萬即將到來的玄甲軍放在眼中,她早已秘密調動五萬南境軍團來到了關中,此前是為了牽製齊王,現在剛好用到李玄弋身上。
五萬南境軍團,加上長安城的禁衛軍,遠道而來的十萬玄甲軍,她也不看在眼中。
“派個人去告知那逆子,讓她停手,馬上帶兵返迴北境,本宮就當沒事發生,否則後果自負。”
“同時傳令,所有禁衛軍在長安城北麵迎敵,五萬南境軍團接手長安城城防。”
“命令隴右軍團,即刻起兵北上,接手北境防務,嚴防死守,決不能讓沙丘海那群人南下侵擾北境百姓。”
上官婉兒馬上躬身領命。
等上官婉兒離開後,武曌對著空無一人的殿內喊道:“告知九章台,馬上封鎖長公主府邸,擒拿駙馬王騰,將王家所有人監視起來,一旦他們有所行動,殺無赦!”
武曌說完,便離開了養心殿,前往太極殿麵見百官,處理政務,同時商議處理長公主擅自離開北境這件事。
就在半天前,長公主府內。
王騰見到了一個女將,她給王騰送來了長公主的親筆信。
王騰看了信件後,大驚失色,顧不得公主府那麽多財富,隻是匆匆將這些年積攢的一些重要東西裝進了一個儲物戒指,便乘坐馬車,直接去了一趟王家。
“父親,大事不妙!”
王騰風風火火地衝進了父親的書房,正在練字的父親,心中很是不悅,道:“你都是駙馬了,還如此冒冒失失,成何體統?”
“冒冒失失算個求,火燒眉毛了都,咱家可能九族不保了……”王騰也是讀書人,此刻是髒話連連。
王騰的父親,終於是意識到事情嚴重性了,忙問道:“逆子,你是否又惹公主不開心了?”
王騰氣喘籲籲,連忙擺手:“聽兒子說完,你老東西別插話了……”
“公主造反了,率領十萬玄甲軍南下,已經破了雁門關,兒子剛剛得到了公主的信件,說是讓我們趕緊出城……”
轟!
王騰父親如遭雷擊,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不過很快又站了起來,這種事情,危險與機遇並存,如果拚搏一把贏了,那王家就發達了。
“快,來人,收拾細軟,速速隨老夫出城。”
王騰連忙道:“分開走,用馬車或者戰馬,出城後,馬上北上,與公主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