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祭祖
庶女腰軟嫵媚,奸臣夜夜難寐 作者:木韋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睦方如期赴約的時候,張尚書杯中酒還未動分毫,他依舊約在上次談話的包間,見人進來了一直繃著的麵孔才突然鬆懈下來,忙陪笑臉說:“我還怕濟安你不來了呢。”
嚴睦方知道,張尚書是怕他怪自己秋獵前遲遲未向自己表明態度,直到最後一刻才見風使舵幫了自己一把,若再晚一點,今日下獄的就不是太子而是他嚴睦方。
他掀袍坐下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大人仔細斟酌也在情理之中。”
“哎,你能這麽想就好,就好。”
張尚書主動起身給嚴睦方斟酒,今日一過,他和洛子川的盟友關係算是徹底破裂,趙青山掛兵部的牌子是巧合還是合意,大家心裏都清楚得很,上次趙青山一紙奏折將張德章死罪變功過相抵,如今又將洛子川拉下水,別說洛氏這一等一的老狐狸了,嚴睦方覺得,等蕭勤爬起來腦子轉個兩圈兒也能明白個十成十了,朝堂之上的勢力漩渦馬上就要變了方向了。
二人此次相見,兵部這張牌嚴睦方算是捏在手裏了,但他還是不明白,如果張尚書一直在見風使舵,那趙青山的奏折便不會到得這樣及時,若不是提前聯係,以喜都和蒼州的距離,還沒等趙青山寫完,嚴睦方應該就已經和蕭勤一起見閻王了。
嚴睦方試探道:“多虧了張大人運籌帷幄,不然現下這口酒下官怕是品不上了。”
“這哪裏是我的功勞,趙青山那個倔驢,我去找他說定要被罵個狗血淋頭,還是崔太傅麵子厚。說起來,若不是崔太傅點醒我,唉……”張尚書說著仰頭幹了一杯酒。
“老師?”嚴睦方沒想到竟是崔言年,平州一續,老先生信誓旦旦打死也不出山,嚴睦方以為最起碼也要等到他三顧茅廬了這事兒才能成,竟有些受寵若驚。
“你也知道,世家最看重出身。我張氏論生意做不過邵氏,論才學比不過崔氏,往好了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往壞了說那便是人皆可替代之。”
嚴睦方當然知道,他身份特殊,一麵頂著罪臣之子的名號,一麵又能靠著邵氏在喜都裏安然無恙,皇室對世家實在是寬容得過了頭。
張氏雖然現在也能稱得上是世家,但其與舊五家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依附與洛氏卻不被洛氏依附,隻要洛子川想,他就隨時能用其他家替換掉張氏。他這個兵部尚書聽上去響亮,但邊境的兵隻要有心,沒一個是他能左右得了的。
曹氏駐西北,作為舊五家之一,寧肯默默無聞守著大梁的土地也不派人入朝,自然是看不上他張氏這種以次充好的。邵氏守東南,海軍因其特殊性本就自成一派,況且邵氏幾代宮妃,再加上這幾年邵氏又送了個小將軍去曹氏曆練,為的就是牽製喜都。兵部手底下隻有都衛軍和各州衛軍,論打仗哪個也沒有常年征戰沙場的曹、邵兩家強,兵和兵不一樣,這點無論是同仁帝還是張尚書都清楚。如此看來,這便不是皇室對世家寬容,同仁帝手裏握著牽製世家的藤蔓,這藤蔓他若想攥得緊,便要一圈圈纏在腕上,他攥得越緊,藤蔓也便順著手臂向上繞一圈。而這些都是張氏做不到的。
“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嚴睦方開始覺得張氏未必像崔言年說的那樣無用,況且若是真無用,老頭子絕不會白費力氣在背地裏促成此事。
張尚書擺手道:“這事就算我不說大家心裏也都有數,隻是礙著麵子無人敢說,還是崔太傅直言。當年聖上行事,雖然給了張氏成為新世家的機會,但在朝為官哪個不想佐明君?一步登天難,想不掉下來更難。崔太傅說他隻佐明君,如今既然他肯入局,那這盤棋便值得一下。
濟安,開弓沒有迴頭箭,道阻且長,僅靠張氏之力不能成事,現下缺的是真正的這個。”
張尚書手指在杯中沾了沾,他的字遒勁有力,木桌上的“兵”字仿佛被酒漬帶著滲入了三分。
更夫的梆子聲在深夜裏顯得格外清亮,他這邊喊著“天幹物燥,小心火燭”,嘴裏冒出些哈氣來,又搓搓手緊了緊薄襖子,再一抬頭,那邊酒樓的燈便滅了。
嚴睦方到家時,正趕上值夜的小廝輪換,見到他便喚了一聲,又說廚房裏備了糕點。嚴睦方向來沒有深夜進食的習慣,又不喜甜,這糕點是因為誰才備下的便不得而知。
“夫人迴來了?”
“迴大人,半個時辰前迴的,用了些糕點就歇下了。”
嚴睦方有些許的吃驚,他本以為洛悠然今日要在藥莊過夜,甚至都做好了再也見不到人就被和離了的打算。轉念又想起洛悠然背後的傷來,於是又問:“可用了藥?”
“廚房裏正熬著。”
嚴睦方“嗯”了一聲便朝廚房去了。
桑木在廚房裏蹲著,背朝著門,她右手扇扇子,左手時不時往臉上抬一下,正偷偷抹眼淚。聽見聲響連忙胡亂用衣袖又擦了幾下,頂著個大花臉迴頭和嚴睦方對視,委委屈屈地叫了聲:“……大人。”
“就知道哭,藥煎好了?”
桑木抽了抽鼻子道:“好了。”說著起身將煎好的藥倒進碗裏,難得的沒和嚴睦方頂嘴。
嚴睦方知她是因為洛悠然受傷,自己沒從旁跟著而內疚。桑木在府裏沒事兒人一樣大吃大睡,等晚上見了麵色煞白的洛悠然後,眼淚就一直沒停過。府裏下人屬她年紀最小,洛悠然和嚴睦方又把她當個小孩子哄著,她舒坦慣了,便忘了丹砂和穆桑白收留她的本來目的。
嚴睦方指著她的臉道:“把藥給我,去把臉洗了。”
桑木到旁邊低頭往水缸裏一照,這才忙不迭地跑了。
洛悠然傷了背,躺著疼側著也疼,可趴著又不舒服,隻好坐在桌前等桑木迴來。門口腳步聲傳來,可映在門上的影子卻不是桑木,嚴睦方端著藥立在門前,屋內亮著燈,他卻非要明知故問:“醒著嗎?”
屋內沒人應他,嚴睦方輕輕敲了兩下門又說:“總得喝了藥再睡。”
洛悠然吹了蠟燭,隔著一道門,房內瞬間暗了。嚴睦方歎了口氣,將藥擱在門前。
“我……”他開了個頭卻不知道應該繼續往下說什麽,靜默著站了一會兒便迴了偏院。
嚴岐從葉子已經掉得七零八落的樹枝後麵冒出頭來恨道:“主子這個嘴啊,還不如夫人剛進門那時候好用。”
“該說的你不是都說了嗎?”桑木也跟著鑽出來,兩個人這迴不上房改上樹了。
“嘖,我說頂什麽用,結鈴還需係鈴人啊!”嚴岐一臉決然,“妹子,這家散不散,還得靠咱倆了。”
桑木深以為然:“明白,哥!”
第二天一早,嚴睦方獨自一人往紫禁城後山去了,他穿著一身黑,沒帶佩刀,隻拎了一壺酒,到了淩霜寺時太陽還未全露頭,他和路過的僧人一一行禮,絲毫不覺得將酒帶進佛門清淨地有何不妥,仿佛已這樣做了很多年。
淩霜寺再往後去是一片緩坡,此時草已微微泛黃,嚴睦方坐在地上,又從懷裏掏出個小杯子來,開始自斟自飲。第二杯酒才遞到嘴邊,他餘光一掃,手中酒杯已經朝著樹林方向擲了出去,意料之中的沒有聽到裂瓷聲,但傳來的聲音也足夠令嚴睦方耳熟,元宵手裏捏著那酒杯從林間走出,他人剃了胡子看上去更顯年輕,隻是依舊穿著那件暗紅色軍袍。
元宵舉了舉手裏同樣的一壺梨花釀道:“嚴大人,獨酌不如對飲。”
嚴睦方抬頭看了看他沒說話,每年到了這日,他人總是不多言的。元宵見人不理他,便不算自來熟地隔了半人的位置也坐下了,二人自己喝自己的,但元宵人悶不過嚴睦方,年紀也比嚴睦方小,還是忍不住先搭了話。
“嚴大人來這做什麽?”
“喝酒。”
“喝酒總要有個由頭。”
嚴睦方嫌他煩,他每年隻有這一日是用來放空自己的,可是元宵坐在旁邊,他就不得不思索起來,他不了解陵州邊境的情勢,不知道這忽然嶄露頭角的小將軍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也想不通他是怎麽找到這裏來的,他太累了,想不出頭緒,於是隻迴了句:“祭祖。”
沒想到元宵竟哈哈一笑道:“這麽巧,我也祭祖。嚴大人都祭哪幾位?”
嚴睦方這才想到,這位小將軍無父無母,是個孤兒。他難得的生出些同病相憐來,竟也好心迴答:“父親。”
“可你方才倒了四杯酒,看來令尊大人酒量不錯。”元宵倒了三杯,望向遠方薄雲道:“我家裏人都不勝酒力,隻好一人一杯。”
嚴睦方酒量也不大好,精神放鬆的時候更容易醉,他從未在祭祖這日遇過酒友,倒也不覺得有多煩,況且他還有個自己都不知道但洛悠然卻見識過的毛病,於是他順著心問:“元將軍祭哪幾位?”
元宵眯著眼數:“父親、母親、弟弟。”
嚴睦方轉頭看了元宵一眼,又灌了自己一杯酒道:“其實我家裏人也不勝酒力,我祭……”他也數了起來,“我祭父親、母親、兄長、叔父……”
嚴睦方知道,張尚書是怕他怪自己秋獵前遲遲未向自己表明態度,直到最後一刻才見風使舵幫了自己一把,若再晚一點,今日下獄的就不是太子而是他嚴睦方。
他掀袍坐下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大人仔細斟酌也在情理之中。”
“哎,你能這麽想就好,就好。”
張尚書主動起身給嚴睦方斟酒,今日一過,他和洛子川的盟友關係算是徹底破裂,趙青山掛兵部的牌子是巧合還是合意,大家心裏都清楚得很,上次趙青山一紙奏折將張德章死罪變功過相抵,如今又將洛子川拉下水,別說洛氏這一等一的老狐狸了,嚴睦方覺得,等蕭勤爬起來腦子轉個兩圈兒也能明白個十成十了,朝堂之上的勢力漩渦馬上就要變了方向了。
二人此次相見,兵部這張牌嚴睦方算是捏在手裏了,但他還是不明白,如果張尚書一直在見風使舵,那趙青山的奏折便不會到得這樣及時,若不是提前聯係,以喜都和蒼州的距離,還沒等趙青山寫完,嚴睦方應該就已經和蕭勤一起見閻王了。
嚴睦方試探道:“多虧了張大人運籌帷幄,不然現下這口酒下官怕是品不上了。”
“這哪裏是我的功勞,趙青山那個倔驢,我去找他說定要被罵個狗血淋頭,還是崔太傅麵子厚。說起來,若不是崔太傅點醒我,唉……”張尚書說著仰頭幹了一杯酒。
“老師?”嚴睦方沒想到竟是崔言年,平州一續,老先生信誓旦旦打死也不出山,嚴睦方以為最起碼也要等到他三顧茅廬了這事兒才能成,竟有些受寵若驚。
“你也知道,世家最看重出身。我張氏論生意做不過邵氏,論才學比不過崔氏,往好了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往壞了說那便是人皆可替代之。”
嚴睦方當然知道,他身份特殊,一麵頂著罪臣之子的名號,一麵又能靠著邵氏在喜都裏安然無恙,皇室對世家實在是寬容得過了頭。
張氏雖然現在也能稱得上是世家,但其與舊五家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依附與洛氏卻不被洛氏依附,隻要洛子川想,他就隨時能用其他家替換掉張氏。他這個兵部尚書聽上去響亮,但邊境的兵隻要有心,沒一個是他能左右得了的。
曹氏駐西北,作為舊五家之一,寧肯默默無聞守著大梁的土地也不派人入朝,自然是看不上他張氏這種以次充好的。邵氏守東南,海軍因其特殊性本就自成一派,況且邵氏幾代宮妃,再加上這幾年邵氏又送了個小將軍去曹氏曆練,為的就是牽製喜都。兵部手底下隻有都衛軍和各州衛軍,論打仗哪個也沒有常年征戰沙場的曹、邵兩家強,兵和兵不一樣,這點無論是同仁帝還是張尚書都清楚。如此看來,這便不是皇室對世家寬容,同仁帝手裏握著牽製世家的藤蔓,這藤蔓他若想攥得緊,便要一圈圈纏在腕上,他攥得越緊,藤蔓也便順著手臂向上繞一圈。而這些都是張氏做不到的。
“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嚴睦方開始覺得張氏未必像崔言年說的那樣無用,況且若是真無用,老頭子絕不會白費力氣在背地裏促成此事。
張尚書擺手道:“這事就算我不說大家心裏也都有數,隻是礙著麵子無人敢說,還是崔太傅直言。當年聖上行事,雖然給了張氏成為新世家的機會,但在朝為官哪個不想佐明君?一步登天難,想不掉下來更難。崔太傅說他隻佐明君,如今既然他肯入局,那這盤棋便值得一下。
濟安,開弓沒有迴頭箭,道阻且長,僅靠張氏之力不能成事,現下缺的是真正的這個。”
張尚書手指在杯中沾了沾,他的字遒勁有力,木桌上的“兵”字仿佛被酒漬帶著滲入了三分。
更夫的梆子聲在深夜裏顯得格外清亮,他這邊喊著“天幹物燥,小心火燭”,嘴裏冒出些哈氣來,又搓搓手緊了緊薄襖子,再一抬頭,那邊酒樓的燈便滅了。
嚴睦方到家時,正趕上值夜的小廝輪換,見到他便喚了一聲,又說廚房裏備了糕點。嚴睦方向來沒有深夜進食的習慣,又不喜甜,這糕點是因為誰才備下的便不得而知。
“夫人迴來了?”
“迴大人,半個時辰前迴的,用了些糕點就歇下了。”
嚴睦方有些許的吃驚,他本以為洛悠然今日要在藥莊過夜,甚至都做好了再也見不到人就被和離了的打算。轉念又想起洛悠然背後的傷來,於是又問:“可用了藥?”
“廚房裏正熬著。”
嚴睦方“嗯”了一聲便朝廚房去了。
桑木在廚房裏蹲著,背朝著門,她右手扇扇子,左手時不時往臉上抬一下,正偷偷抹眼淚。聽見聲響連忙胡亂用衣袖又擦了幾下,頂著個大花臉迴頭和嚴睦方對視,委委屈屈地叫了聲:“……大人。”
“就知道哭,藥煎好了?”
桑木抽了抽鼻子道:“好了。”說著起身將煎好的藥倒進碗裏,難得的沒和嚴睦方頂嘴。
嚴睦方知她是因為洛悠然受傷,自己沒從旁跟著而內疚。桑木在府裏沒事兒人一樣大吃大睡,等晚上見了麵色煞白的洛悠然後,眼淚就一直沒停過。府裏下人屬她年紀最小,洛悠然和嚴睦方又把她當個小孩子哄著,她舒坦慣了,便忘了丹砂和穆桑白收留她的本來目的。
嚴睦方指著她的臉道:“把藥給我,去把臉洗了。”
桑木到旁邊低頭往水缸裏一照,這才忙不迭地跑了。
洛悠然傷了背,躺著疼側著也疼,可趴著又不舒服,隻好坐在桌前等桑木迴來。門口腳步聲傳來,可映在門上的影子卻不是桑木,嚴睦方端著藥立在門前,屋內亮著燈,他卻非要明知故問:“醒著嗎?”
屋內沒人應他,嚴睦方輕輕敲了兩下門又說:“總得喝了藥再睡。”
洛悠然吹了蠟燭,隔著一道門,房內瞬間暗了。嚴睦方歎了口氣,將藥擱在門前。
“我……”他開了個頭卻不知道應該繼續往下說什麽,靜默著站了一會兒便迴了偏院。
嚴岐從葉子已經掉得七零八落的樹枝後麵冒出頭來恨道:“主子這個嘴啊,還不如夫人剛進門那時候好用。”
“該說的你不是都說了嗎?”桑木也跟著鑽出來,兩個人這迴不上房改上樹了。
“嘖,我說頂什麽用,結鈴還需係鈴人啊!”嚴岐一臉決然,“妹子,這家散不散,還得靠咱倆了。”
桑木深以為然:“明白,哥!”
第二天一早,嚴睦方獨自一人往紫禁城後山去了,他穿著一身黑,沒帶佩刀,隻拎了一壺酒,到了淩霜寺時太陽還未全露頭,他和路過的僧人一一行禮,絲毫不覺得將酒帶進佛門清淨地有何不妥,仿佛已這樣做了很多年。
淩霜寺再往後去是一片緩坡,此時草已微微泛黃,嚴睦方坐在地上,又從懷裏掏出個小杯子來,開始自斟自飲。第二杯酒才遞到嘴邊,他餘光一掃,手中酒杯已經朝著樹林方向擲了出去,意料之中的沒有聽到裂瓷聲,但傳來的聲音也足夠令嚴睦方耳熟,元宵手裏捏著那酒杯從林間走出,他人剃了胡子看上去更顯年輕,隻是依舊穿著那件暗紅色軍袍。
元宵舉了舉手裏同樣的一壺梨花釀道:“嚴大人,獨酌不如對飲。”
嚴睦方抬頭看了看他沒說話,每年到了這日,他人總是不多言的。元宵見人不理他,便不算自來熟地隔了半人的位置也坐下了,二人自己喝自己的,但元宵人悶不過嚴睦方,年紀也比嚴睦方小,還是忍不住先搭了話。
“嚴大人來這做什麽?”
“喝酒。”
“喝酒總要有個由頭。”
嚴睦方嫌他煩,他每年隻有這一日是用來放空自己的,可是元宵坐在旁邊,他就不得不思索起來,他不了解陵州邊境的情勢,不知道這忽然嶄露頭角的小將軍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也想不通他是怎麽找到這裏來的,他太累了,想不出頭緒,於是隻迴了句:“祭祖。”
沒想到元宵竟哈哈一笑道:“這麽巧,我也祭祖。嚴大人都祭哪幾位?”
嚴睦方這才想到,這位小將軍無父無母,是個孤兒。他難得的生出些同病相憐來,竟也好心迴答:“父親。”
“可你方才倒了四杯酒,看來令尊大人酒量不錯。”元宵倒了三杯,望向遠方薄雲道:“我家裏人都不勝酒力,隻好一人一杯。”
嚴睦方酒量也不大好,精神放鬆的時候更容易醉,他從未在祭祖這日遇過酒友,倒也不覺得有多煩,況且他還有個自己都不知道但洛悠然卻見識過的毛病,於是他順著心問:“元將軍祭哪幾位?”
元宵眯著眼數:“父親、母親、弟弟。”
嚴睦方轉頭看了元宵一眼,又灌了自己一杯酒道:“其實我家裏人也不勝酒力,我祭……”他也數了起來,“我祭父親、母親、兄長、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