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私事
庶女腰軟嫵媚,奸臣夜夜難寐 作者:木韋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睦方靜下心神道:“公主若能保證全力配合木肖,這個忙在下定然鼎力相助。”
沒想到起先銅牆鐵壁的嚴睦方竟然瞬時就變得如此好說話,月戎越發好奇起來,這嚴睦方和木肖到底是什麽關係?隻是現下看嚴睦方的樣子,並不會對她如實相告。
月戎學著嚴睦方的樣子斟了一杯茶遞給嚴睦方道:“嚴大人,一言為定。”
“自然。”
瓷白的杯子被端起,茶水中倒映著的別館雕花木梁便泛著漣漪暈開,複又歸於平靜無波時,便已換了另一番景色,豔色帷帳配著輕歌曼舞,熏香撩人,是柳燕閣最常見的景色。
崔行庭放下手中酒杯,與對麵的人談笑風生:“要約洛大人一次屬實不易。”
洛明蘊聽了禮尚往來道:“崔大人邀約,洛某怎有不應的道理。”
崔行庭笑得一臉人畜無害:“如今新帝登基,聽說洛首輔很是上心。”
“權宜之計罷了,”洛明蘊將崔行庭空了的酒杯填滿又說,“崔大人先前說知道儲孫的下落,可是真的?”
“自然,不過說這個之前,我還有些事要與洛大人確認。”
“崔大人但說無妨。”
“洛氏為何要欲蓋彌彰,隱瞞洛三小姐的身世?”
洛明蘊聽了神色不虞道:“市井傳聞罷了,這也值得崔大人上心?”
崔行庭挑眉道:“哦?這與在下聽說的倒有些出入,放出和放任這傳聞的,不正是洛氏自己嗎?”
洛明蘊端著酒杯的手一頓:“崔大人何出此言?”
“洛大人,有來有往才叫交易,洛氏想知道儲孫的下落,自然要拿出誠意來與我交換。”
洛明蘊知道崔行庭是有備而來,隻好說:“崔大人既然已知曉真相,又何須在下多言。”
“我隻是好奇,洛首輔為何寧可抹黑自己的名聲,也不認自己的親生女兒。”
屋外傳來一聲輕響,洛明蘊卻沒有聽見,崔行庭眼瞼落下複又抬起,他知道,魚上鉤了。
“事關家父私事,我不便多言,崔大人隻需知道,就算悠然確實是洛氏血脈她也不能是,即使不是魏錦山,她也隻能是穆桑白和別的男人的孩子。”
“這麽說來,洛首輔是明知道三小姐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也要將她推進火坑裏了?”
洛明蘊無所謂道:“一個庶女而已,當時先帝明擺著想要牽製洛氏,就算嚴睦方有邵氏撐腰,也終究不算個好歸宿,總不能犧牲安然的一輩子。她既然生為洛家庶女,便要認這個命。”
“廢太子一案,嚴洛兩家說不上不共戴天,但我若是嚴睦方,定然要找洛氏報仇雪恨。”
洛明蘊被他這話說得有些惱火,嗤笑一聲道:“權柄之爭,本就勝者成王敗者寇,嚴氏輕信他人,如何做的了能臣。”
當年廢太子一案,嚴南潔就是因為信了洛氏的話,才導致互市事發,連累了太子蕭寧和嚴氏一家老小,若非如此,嚴睦方也不會到現在也隻能當個錦衣衛。
“能將親生女兒親手送到仇人手裏,若是嚴睦方知道了,以他的性子,說不好會不會要了三小姐的命,洛首輔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區區兒女情長自然做不了洛氏的絆腳石。”
洛明蘊聽出不對來:“你說什麽?”
洛氏雖然放出流言洛悠然並非洛氏親生,但這件事隻要洛氏沒有承認,傳言便隻是傳言,傳言再真也做不得真,就算嚴睦方有心證,礙著洛氏的麵子,也無法真的對洛悠然做什麽。
可是如今聽崔行庭這麽說,倒像是嚴睦方早就知道洛悠然並非洛氏親生才一直與她相敬如賓。
崔行庭好整以暇道:“當年洛首輔托穆氏篡改的醫案,現下如數被抄,都放在北鎮撫司的庫房裏等著發黴,隻要有心之人稍作提醒,嚴睦方定會查個水落石出,到時候洛首輔想要帶進墳墓裏的私事,可就要大白於天下了。”
洛明蘊這時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他本以為崔行庭有意和洛氏聯手,輔佐儲孫上位,可現在聽起來,這個崔行庭根本就是來威脅洛氏的。
“你到底想要什麽?”
崔行庭卻說:“我不要什麽,我已經知道了想知道的,”他朝門外瞥了一眼,侍衛向他微微點了頭,門外的不速之客已經走了,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儲孫在嚴府,正旦佳節是唯一的機會。”
自從嚴睦方誤食海鮮粥一事後,就吩咐手下的聽記時刻注意崔行庭的動靜,常如的小兒子躲在門外佯裝隻是來吃花酒聽小曲兒的少爺,他才聽得洛悠然的身世便瞥見崔行庭的侍衛解手迴來,慌忙間隻好提前離開,但總覺得有些不太對,一切都那麽巧合又那麽嚴絲合縫。
但他不是嚴岐,經驗太少又並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隻是謹遵常如的遺願,替常如還欠嚴氏的債。
可還沒等他想明白,就半路被一個都衛軍攔了去路。有張德章和田述的梁子在前,都衛軍和錦衣衛更是兩看生厭。
常朗抱著膀子抬著下巴不耐道:“擋小爺路作甚?”
這個都衛軍卻似沒被他挑釁到,而是禮貌掏出令牌道:“常公子,皇上請您進宮一敘。”
常朗一愣,就這麽莫名其妙地進了宮,蕭勤還是個閑散王爺時,他們二人就不算相熟,隻是在柳燕閣碰到過幾迴。
如今蕭勤搖身一變成了皇帝,怎麽會突然想起他來?
常朗畢恭畢敬地跪地道:“卑職參見皇上。”
蕭勤本來坐在桌前仔細看新遞上來的折子,經身邊隨侍太監提醒才抬頭道:“哦,你就是常朗,看座。”
常朗雖然初入朝堂,但作為常如的小兒子,平日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如何為人處世,隻是這新帝本就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他也摸不準新帝的脾性,多說多錯,還不如當個啞巴。
待他坐下,蕭勤才說:“你也不必如此緊張,朕叫你來,隻是想說些舊事。常大人一事,是朕思慮不周,還望你節哀。”
常朗連忙謝過,心裏暗自害怕起來,隻覺形勢不妙,果然聽蕭勤又接著道:“常大人生前便一直伴先帝左右,想必有關廢太子一案你定也有所耳聞,嚴氏死於常氏的繡春刀之下,你又怎會情願在嚴指揮使手下做個聽記?或者說,是誰給你吃了定心丸,告訴你嚴睦方一定不會殺你泄恨,而是讓你放心留在錦衣衛?”
沒想到起先銅牆鐵壁的嚴睦方竟然瞬時就變得如此好說話,月戎越發好奇起來,這嚴睦方和木肖到底是什麽關係?隻是現下看嚴睦方的樣子,並不會對她如實相告。
月戎學著嚴睦方的樣子斟了一杯茶遞給嚴睦方道:“嚴大人,一言為定。”
“自然。”
瓷白的杯子被端起,茶水中倒映著的別館雕花木梁便泛著漣漪暈開,複又歸於平靜無波時,便已換了另一番景色,豔色帷帳配著輕歌曼舞,熏香撩人,是柳燕閣最常見的景色。
崔行庭放下手中酒杯,與對麵的人談笑風生:“要約洛大人一次屬實不易。”
洛明蘊聽了禮尚往來道:“崔大人邀約,洛某怎有不應的道理。”
崔行庭笑得一臉人畜無害:“如今新帝登基,聽說洛首輔很是上心。”
“權宜之計罷了,”洛明蘊將崔行庭空了的酒杯填滿又說,“崔大人先前說知道儲孫的下落,可是真的?”
“自然,不過說這個之前,我還有些事要與洛大人確認。”
“崔大人但說無妨。”
“洛氏為何要欲蓋彌彰,隱瞞洛三小姐的身世?”
洛明蘊聽了神色不虞道:“市井傳聞罷了,這也值得崔大人上心?”
崔行庭挑眉道:“哦?這與在下聽說的倒有些出入,放出和放任這傳聞的,不正是洛氏自己嗎?”
洛明蘊端著酒杯的手一頓:“崔大人何出此言?”
“洛大人,有來有往才叫交易,洛氏想知道儲孫的下落,自然要拿出誠意來與我交換。”
洛明蘊知道崔行庭是有備而來,隻好說:“崔大人既然已知曉真相,又何須在下多言。”
“我隻是好奇,洛首輔為何寧可抹黑自己的名聲,也不認自己的親生女兒。”
屋外傳來一聲輕響,洛明蘊卻沒有聽見,崔行庭眼瞼落下複又抬起,他知道,魚上鉤了。
“事關家父私事,我不便多言,崔大人隻需知道,就算悠然確實是洛氏血脈她也不能是,即使不是魏錦山,她也隻能是穆桑白和別的男人的孩子。”
“這麽說來,洛首輔是明知道三小姐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也要將她推進火坑裏了?”
洛明蘊無所謂道:“一個庶女而已,當時先帝明擺著想要牽製洛氏,就算嚴睦方有邵氏撐腰,也終究不算個好歸宿,總不能犧牲安然的一輩子。她既然生為洛家庶女,便要認這個命。”
“廢太子一案,嚴洛兩家說不上不共戴天,但我若是嚴睦方,定然要找洛氏報仇雪恨。”
洛明蘊被他這話說得有些惱火,嗤笑一聲道:“權柄之爭,本就勝者成王敗者寇,嚴氏輕信他人,如何做的了能臣。”
當年廢太子一案,嚴南潔就是因為信了洛氏的話,才導致互市事發,連累了太子蕭寧和嚴氏一家老小,若非如此,嚴睦方也不會到現在也隻能當個錦衣衛。
“能將親生女兒親手送到仇人手裏,若是嚴睦方知道了,以他的性子,說不好會不會要了三小姐的命,洛首輔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區區兒女情長自然做不了洛氏的絆腳石。”
洛明蘊聽出不對來:“你說什麽?”
洛氏雖然放出流言洛悠然並非洛氏親生,但這件事隻要洛氏沒有承認,傳言便隻是傳言,傳言再真也做不得真,就算嚴睦方有心證,礙著洛氏的麵子,也無法真的對洛悠然做什麽。
可是如今聽崔行庭這麽說,倒像是嚴睦方早就知道洛悠然並非洛氏親生才一直與她相敬如賓。
崔行庭好整以暇道:“當年洛首輔托穆氏篡改的醫案,現下如數被抄,都放在北鎮撫司的庫房裏等著發黴,隻要有心之人稍作提醒,嚴睦方定會查個水落石出,到時候洛首輔想要帶進墳墓裏的私事,可就要大白於天下了。”
洛明蘊這時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他本以為崔行庭有意和洛氏聯手,輔佐儲孫上位,可現在聽起來,這個崔行庭根本就是來威脅洛氏的。
“你到底想要什麽?”
崔行庭卻說:“我不要什麽,我已經知道了想知道的,”他朝門外瞥了一眼,侍衛向他微微點了頭,門外的不速之客已經走了,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儲孫在嚴府,正旦佳節是唯一的機會。”
自從嚴睦方誤食海鮮粥一事後,就吩咐手下的聽記時刻注意崔行庭的動靜,常如的小兒子躲在門外佯裝隻是來吃花酒聽小曲兒的少爺,他才聽得洛悠然的身世便瞥見崔行庭的侍衛解手迴來,慌忙間隻好提前離開,但總覺得有些不太對,一切都那麽巧合又那麽嚴絲合縫。
但他不是嚴岐,經驗太少又並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隻是謹遵常如的遺願,替常如還欠嚴氏的債。
可還沒等他想明白,就半路被一個都衛軍攔了去路。有張德章和田述的梁子在前,都衛軍和錦衣衛更是兩看生厭。
常朗抱著膀子抬著下巴不耐道:“擋小爺路作甚?”
這個都衛軍卻似沒被他挑釁到,而是禮貌掏出令牌道:“常公子,皇上請您進宮一敘。”
常朗一愣,就這麽莫名其妙地進了宮,蕭勤還是個閑散王爺時,他們二人就不算相熟,隻是在柳燕閣碰到過幾迴。
如今蕭勤搖身一變成了皇帝,怎麽會突然想起他來?
常朗畢恭畢敬地跪地道:“卑職參見皇上。”
蕭勤本來坐在桌前仔細看新遞上來的折子,經身邊隨侍太監提醒才抬頭道:“哦,你就是常朗,看座。”
常朗雖然初入朝堂,但作為常如的小兒子,平日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如何為人處世,隻是這新帝本就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他也摸不準新帝的脾性,多說多錯,還不如當個啞巴。
待他坐下,蕭勤才說:“你也不必如此緊張,朕叫你來,隻是想說些舊事。常大人一事,是朕思慮不周,還望你節哀。”
常朗連忙謝過,心裏暗自害怕起來,隻覺形勢不妙,果然聽蕭勤又接著道:“常大人生前便一直伴先帝左右,想必有關廢太子一案你定也有所耳聞,嚴氏死於常氏的繡春刀之下,你又怎會情願在嚴指揮使手下做個聽記?或者說,是誰給你吃了定心丸,告訴你嚴睦方一定不會殺你泄恨,而是讓你放心留在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