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秦浩一個人在大廳用了早飯,
唐朝人都大約在巳時也就是九點才吃第一餐,自己是不打算入鄉隨俗了,一個人吃正好落個清靜。
吃完正打算去朱雀大街兩側的東市和西市轉轉。
東市是長安城中手工業生產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商行較多,奢侈品都集中於此,要來錢快就得先瞄準這類貨物,
抽空再去下平準署了解一下如今各類商品的物價。
時間如趕得及,西市也得逛逛,平民類的商品才能細水長流,那些胡商的手中沒準遇到點啥意外的東西。
剛走出店門,平常總是跟在王大身邊的黑臉漢子急匆匆的直奔自己而來。
秦浩站定,等著他快步小跑到自己跟前。“公子,您的舊宅已找到,班頭遣我來告知公子一聲。”
說完又興衝衝地表功道:“是我最先發現的,小的找了整整一天一夜。”
秦浩撓了撓頭,“你是叫馬二?...”王大、張三、趙四,缺個老二?是這麽排的嗎?
“小的叫馬軍,嘿嘿,小的十分仰慕公子。”“馬軍?”這名字好像前世很熟悉呢。
秦浩頓時有股親切的感覺,拍了拍馬軍的肩頭道:“辛苦兄弟了,我們是直接去宅子還是先去縣衙?”
馬軍道:“我等直去舊宅即可,縣尊帶著班頭他們一早已過去等著公子了。”
秦浩點點頭道:“兄弟前麵帶路吧,加快些。”
馬軍聞言大步向前行去,秦浩緊跟在後麵,兩人不時說著尋找宅子時的細節。
長壽坊與青龍坊中間隔了七八個坊,兩人快走小跑,也用了半個多時辰才來到了宅子的大門處。
秦浩望了一眼大門,頓時驚呆了,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又穿迴來了嗎?
晃了晃頭,四周掃視了一圈,確定還在大唐,心中驚訝萬分。
為什麽與西安市的房門一模一樣,大門上的門鈸形狀騙不了人,
秦浩眼淚頓時有點止不住,那種迴家的感覺此刻是如此的強烈,多麽奇妙的感覺啊。
王玄策聽到門口衙役的稟告,忙帶著眾人來到門洞處,
看到秦浩淚眼婆娑的樣子,心裏也是難受了一下,忽又暗喜,這就說明宅子找對了呀!
忙上前對秦浩道:“兄長,可是迴憶起了什麽傷心之事?”
秦浩抹了一下眼睛道:“睹物思人,想起母親了。唉,不說了,進去瞧瞧。”
穿過門洞,轉過影壁,看著一排的倒座房,窗紙有些破敗,
過了垂花門進入到庭院中,一方不小的天井映入眼簾,西北角的那棵老樹森然繁茂,讓整個小院涼爽無比,
八月的長安氣溫雖不是太熱,但卻潮濕,讓人不太舒服,但院中卻氣溫宜人。
王玄策笑道:“兄長,宅子雖不甚大,但卻是塊寶地,這棵老樹端的神奇。”
秦浩玩笑道:“這可是樹阿翁了,估計得有百來年了。”
在院中四處觀望,走到老樹下時,下意識地用腳蹭了蹭地上的泥土,又驚呆了,泥土下出現了一個小木箱。
秦浩彎下腰,也不顧髒,用手把周邊泥土捧到一邊,用力拔出木箱,擦了擦上麵的土,激動的又要掉下淚來。
王玄策以為是兄長離家前埋的,不好湊上去,隻在旁邊驚訝的伸頭張望著,心想也不知道是什麽寶物。
秦浩抬起頭,笑了笑道:“非是寶物,而是母親臨終前的遺物,我埋於此處。母親讓我好好保管,與師父雲遊怕遺失了,便未帶走。”
說罷撥開木箱的鎖頁,緩緩打開蓋子,裏麵是一塊紅布包裹著硯台,硯台旁是一個小巧的毽子,
秦浩內心激動,覺得這次穿越非常奇怪,房子為什麽會在?
六邊形的門鈸唐朝沒有,院中的大樹雖然比西安家中更茂盛,也能用年代解釋得清。
可是地下埋的箱子絕對沒有偶然的可能。是哪裏的問題呢?
秦浩快步朝正房走去,當初爺爺住在正房,父親母親住在東廂房,自己住西廂房。
正房中果然一塵不染,什麽舊衣物都沒有,空空蕩蕩,與自己穿越前打掃過吻合。
又快步走向西廂房,記得當時留了一些爺爺抄寫醫書時作廢了的手稿,爺爺沒讓扔,
讓自己有時間整理的,還沒來得及看呢,隨手放哪來著?
踏進房門,依然是空蕩蕩的,隻是榻上多了張席子,旁邊書桌上擺著一些發黃的紙,圓形方孔的銅錢形狀。
用手抹了一下桌子,也是幹淨的。又急忙走進東廂房,同樣幹淨。
秦浩疑惑道:“二弟,你們打掃過屋子了?”
王玄策搖了搖頭:“不曾,聽王大講,剛進宅子時,門上掛的鎖老舊不堪,稍一用力鎖便開了,
屋內也無人,當時隻進入了大廳,就是如此齊整。未通知兄長前,弟未擅動。”
王大在旁邊也說道:“公子,後院有間封起來的小屋。”
秦浩了然,自己曾經對王玄策講過後院擺牌位的事,於是也不多言,快步向後院走去,
站在後罩房一處門前,看著“生人禁入”四個大字,也不禁有些疑惑,自己當時也沒貼過這個封條啊。
想到既然這是自己的家,自己完全有資格進去。於是伸手扯下封條,推開屋門,走了進去。
屋內很黑,待適應了一下後,果然看到了爺爺的牌位,牌位前不知道被什麽人擺了一個破舊的香爐。
秦浩隻覺心中無數個疑問襲來,一時理不清頭緒,轉身退出屋子,王玄策看了看牌位上的“秦公之牌位”五個字,也不明就理,
沒有寫名字,也沒有寫誰立的字樣,正心內奇怪,見兄長出屋,也跟著走了出來。
“兄長,已確認此宅必是兄長的家,迴縣衙後,弟為兄長重新辦了房契,落了戶籍,再置辦些家具被褥,兄長便歸家居之,如何?”
秦浩點了點頭。
眾人正要返迴縣衙,忽見一老者驚慌失措的跑進院中,用手指著眾人,
大聲嚷道:“來人啊,進賊啦!”剛喊完見到院內衙役的穿著,又立馬噤聲。
王玄策問道:“汝乃何人,姓甚名誰?”說完仔細打量著老者。
老者不敢高聲,輕聲答道:“迴大老爺,我是這家主人的仆從,我叫柳全。“
王玄策又問道:”胡說,屋主已去世多年,你為何仍在此處?
“迴大老爺,主人去世時,我迴娘家報信,委托的鄰居說小主人被一道人帶走了,我便一直留守在這裏等著小主人歸來,這一等就是十多年。”
秦浩走上前,問道:“你既姓柳,可知你主人姓名,主人的娘家在何處?”
老者看了看秦浩,揉了揉眼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語氣激動,
“小主人迴來了,小主人終於迴來了,嗚嗚嗚,老奴終於等到小主人迴來了。”
秦浩奇道:“你怎知道我是小主人?”
“小主人與小姐年輕時仿若一人,老奴絕不會認錯。”
秦浩問道:“那你可知道我母親姓名?”
老者說話囉囉嗦嗦:“小姐是河東絳州龍門縣人,我自小姐離家便跟著,直到小姐離世,
小姐閨名叫做柳凝霜,生小主人時,乃老奴張羅著穩婆,丫鬟秋月在旁照應,還照料小主人三年呢,
小主人七歲時,秋月得病無錢醫治死了,之後就隻剩我一人跟隨主人了。
隻恨主人生產時落下了病根,最耗銀錢,老奴一天天見著主人病情加重,恨不能,嗚嗚嗚......”老者泣而不能言.
秦浩大致知道了這應該就是自己在唐朝的出處了,與老媽名字王芳不同名也不同姓,又問道:“你可知我父親?”
老者抿著嘴,似不願迴答,嘟囔了一會兒,還是說道:“等晚些我單獨與小主人細說。”
王玄策見狀,哪還不知老者是不想讓自己這些人聽到,於是轉身對秦浩道:“弟先歸縣衙為兄長辦理房契之事,兄長且留於此,
稍後即遣人送些家具被褥來,屋內齊整毋庸再打理,填些什物足矣。客棧之方,弟會為兄長辦妥退房之事。”
秦浩迴道:“辛苦二弟了,再將老丈爺孫也一並帶來吧。”
王玄策點頭應下,帶著眾人離去,張三落在最後,終於得了個機會站在秦浩麵前,
“公子,張三之仰慕,嘴笨沒法講。俺是直性之人,隻想與公子說一句,俺欲隨公子左右。”
秦浩拍了拍張三肩膀道:“張三兄弟,浩領了你為我守家之情,待浩有所需時,必率先告之於你。”張三激動的走了。
秦浩上前扶起老者道:“全伯,多年守護,足可見你之忠心,以後就不要總是小主人的叫了。”
老者道:“老奴得小主人此話,死也足矣,那老奴以後叫少爺吧。”
“恩,我們進入屋敘話吧。”
西廂房中,全伯指著那些黃紙:“昨日是小姐的忌日,我前日出城去給燒點紙錢,
沒多少錢了,老奴就留了些紙在家中,想著明年的清明再去,嗚嗚嗚。”說完又失聲痛哭起來。
秦浩心裏也不好受,伸手進懷中摸了摸最後的不到兩貫錢,取出一貫錢給了全伯,
指著榻上的席子道:“全伯,你就這一張席子過活嗎?”
全伯激動的端著少爺給的銀錢,顫顫巍巍的說:“少爺恕罪,去年冬天太冷了,我就搬到西廂房中住了。
之前能當的都當了,還留有一床舊被,被我前日也換了錢買了紙,嗚嗚嗚。”
秦浩見全伯太過激動,不再問下去,等他平複之後再說,於是轉移話題,
“全伯,我們今日重逢,這世上就你我二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該慶祝慶祝,你去置辦一桌美食,打一壺酒來,我二人小飲一杯。”
全伯一見少爺有吩咐了,趕忙忍著收住了哭聲,“哎,少爺,老奴這就去。”
秦浩靜靜地端坐在榻上,雙眸微閉,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令人費解的場景,試圖從中找出一絲線索,解開心中的謎團。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寂靜無聲。
秦浩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全然不知外界的變化。
直到聽見了王大的唿喚聲遠遠傳來,秦浩緩緩睜開眼睛,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疑惑卻依然如迷霧般籠罩著內心。
唐朝人都大約在巳時也就是九點才吃第一餐,自己是不打算入鄉隨俗了,一個人吃正好落個清靜。
吃完正打算去朱雀大街兩側的東市和西市轉轉。
東市是長安城中手工業生產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商行較多,奢侈品都集中於此,要來錢快就得先瞄準這類貨物,
抽空再去下平準署了解一下如今各類商品的物價。
時間如趕得及,西市也得逛逛,平民類的商品才能細水長流,那些胡商的手中沒準遇到點啥意外的東西。
剛走出店門,平常總是跟在王大身邊的黑臉漢子急匆匆的直奔自己而來。
秦浩站定,等著他快步小跑到自己跟前。“公子,您的舊宅已找到,班頭遣我來告知公子一聲。”
說完又興衝衝地表功道:“是我最先發現的,小的找了整整一天一夜。”
秦浩撓了撓頭,“你是叫馬二?...”王大、張三、趙四,缺個老二?是這麽排的嗎?
“小的叫馬軍,嘿嘿,小的十分仰慕公子。”“馬軍?”這名字好像前世很熟悉呢。
秦浩頓時有股親切的感覺,拍了拍馬軍的肩頭道:“辛苦兄弟了,我們是直接去宅子還是先去縣衙?”
馬軍道:“我等直去舊宅即可,縣尊帶著班頭他們一早已過去等著公子了。”
秦浩點點頭道:“兄弟前麵帶路吧,加快些。”
馬軍聞言大步向前行去,秦浩緊跟在後麵,兩人不時說著尋找宅子時的細節。
長壽坊與青龍坊中間隔了七八個坊,兩人快走小跑,也用了半個多時辰才來到了宅子的大門處。
秦浩望了一眼大門,頓時驚呆了,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又穿迴來了嗎?
晃了晃頭,四周掃視了一圈,確定還在大唐,心中驚訝萬分。
為什麽與西安市的房門一模一樣,大門上的門鈸形狀騙不了人,
秦浩眼淚頓時有點止不住,那種迴家的感覺此刻是如此的強烈,多麽奇妙的感覺啊。
王玄策聽到門口衙役的稟告,忙帶著眾人來到門洞處,
看到秦浩淚眼婆娑的樣子,心裏也是難受了一下,忽又暗喜,這就說明宅子找對了呀!
忙上前對秦浩道:“兄長,可是迴憶起了什麽傷心之事?”
秦浩抹了一下眼睛道:“睹物思人,想起母親了。唉,不說了,進去瞧瞧。”
穿過門洞,轉過影壁,看著一排的倒座房,窗紙有些破敗,
過了垂花門進入到庭院中,一方不小的天井映入眼簾,西北角的那棵老樹森然繁茂,讓整個小院涼爽無比,
八月的長安氣溫雖不是太熱,但卻潮濕,讓人不太舒服,但院中卻氣溫宜人。
王玄策笑道:“兄長,宅子雖不甚大,但卻是塊寶地,這棵老樹端的神奇。”
秦浩玩笑道:“這可是樹阿翁了,估計得有百來年了。”
在院中四處觀望,走到老樹下時,下意識地用腳蹭了蹭地上的泥土,又驚呆了,泥土下出現了一個小木箱。
秦浩彎下腰,也不顧髒,用手把周邊泥土捧到一邊,用力拔出木箱,擦了擦上麵的土,激動的又要掉下淚來。
王玄策以為是兄長離家前埋的,不好湊上去,隻在旁邊驚訝的伸頭張望著,心想也不知道是什麽寶物。
秦浩抬起頭,笑了笑道:“非是寶物,而是母親臨終前的遺物,我埋於此處。母親讓我好好保管,與師父雲遊怕遺失了,便未帶走。”
說罷撥開木箱的鎖頁,緩緩打開蓋子,裏麵是一塊紅布包裹著硯台,硯台旁是一個小巧的毽子,
秦浩內心激動,覺得這次穿越非常奇怪,房子為什麽會在?
六邊形的門鈸唐朝沒有,院中的大樹雖然比西安家中更茂盛,也能用年代解釋得清。
可是地下埋的箱子絕對沒有偶然的可能。是哪裏的問題呢?
秦浩快步朝正房走去,當初爺爺住在正房,父親母親住在東廂房,自己住西廂房。
正房中果然一塵不染,什麽舊衣物都沒有,空空蕩蕩,與自己穿越前打掃過吻合。
又快步走向西廂房,記得當時留了一些爺爺抄寫醫書時作廢了的手稿,爺爺沒讓扔,
讓自己有時間整理的,還沒來得及看呢,隨手放哪來著?
踏進房門,依然是空蕩蕩的,隻是榻上多了張席子,旁邊書桌上擺著一些發黃的紙,圓形方孔的銅錢形狀。
用手抹了一下桌子,也是幹淨的。又急忙走進東廂房,同樣幹淨。
秦浩疑惑道:“二弟,你們打掃過屋子了?”
王玄策搖了搖頭:“不曾,聽王大講,剛進宅子時,門上掛的鎖老舊不堪,稍一用力鎖便開了,
屋內也無人,當時隻進入了大廳,就是如此齊整。未通知兄長前,弟未擅動。”
王大在旁邊也說道:“公子,後院有間封起來的小屋。”
秦浩了然,自己曾經對王玄策講過後院擺牌位的事,於是也不多言,快步向後院走去,
站在後罩房一處門前,看著“生人禁入”四個大字,也不禁有些疑惑,自己當時也沒貼過這個封條啊。
想到既然這是自己的家,自己完全有資格進去。於是伸手扯下封條,推開屋門,走了進去。
屋內很黑,待適應了一下後,果然看到了爺爺的牌位,牌位前不知道被什麽人擺了一個破舊的香爐。
秦浩隻覺心中無數個疑問襲來,一時理不清頭緒,轉身退出屋子,王玄策看了看牌位上的“秦公之牌位”五個字,也不明就理,
沒有寫名字,也沒有寫誰立的字樣,正心內奇怪,見兄長出屋,也跟著走了出來。
“兄長,已確認此宅必是兄長的家,迴縣衙後,弟為兄長重新辦了房契,落了戶籍,再置辦些家具被褥,兄長便歸家居之,如何?”
秦浩點了點頭。
眾人正要返迴縣衙,忽見一老者驚慌失措的跑進院中,用手指著眾人,
大聲嚷道:“來人啊,進賊啦!”剛喊完見到院內衙役的穿著,又立馬噤聲。
王玄策問道:“汝乃何人,姓甚名誰?”說完仔細打量著老者。
老者不敢高聲,輕聲答道:“迴大老爺,我是這家主人的仆從,我叫柳全。“
王玄策又問道:”胡說,屋主已去世多年,你為何仍在此處?
“迴大老爺,主人去世時,我迴娘家報信,委托的鄰居說小主人被一道人帶走了,我便一直留守在這裏等著小主人歸來,這一等就是十多年。”
秦浩走上前,問道:“你既姓柳,可知你主人姓名,主人的娘家在何處?”
老者看了看秦浩,揉了揉眼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語氣激動,
“小主人迴來了,小主人終於迴來了,嗚嗚嗚,老奴終於等到小主人迴來了。”
秦浩奇道:“你怎知道我是小主人?”
“小主人與小姐年輕時仿若一人,老奴絕不會認錯。”
秦浩問道:“那你可知道我母親姓名?”
老者說話囉囉嗦嗦:“小姐是河東絳州龍門縣人,我自小姐離家便跟著,直到小姐離世,
小姐閨名叫做柳凝霜,生小主人時,乃老奴張羅著穩婆,丫鬟秋月在旁照應,還照料小主人三年呢,
小主人七歲時,秋月得病無錢醫治死了,之後就隻剩我一人跟隨主人了。
隻恨主人生產時落下了病根,最耗銀錢,老奴一天天見著主人病情加重,恨不能,嗚嗚嗚......”老者泣而不能言.
秦浩大致知道了這應該就是自己在唐朝的出處了,與老媽名字王芳不同名也不同姓,又問道:“你可知我父親?”
老者抿著嘴,似不願迴答,嘟囔了一會兒,還是說道:“等晚些我單獨與小主人細說。”
王玄策見狀,哪還不知老者是不想讓自己這些人聽到,於是轉身對秦浩道:“弟先歸縣衙為兄長辦理房契之事,兄長且留於此,
稍後即遣人送些家具被褥來,屋內齊整毋庸再打理,填些什物足矣。客棧之方,弟會為兄長辦妥退房之事。”
秦浩迴道:“辛苦二弟了,再將老丈爺孫也一並帶來吧。”
王玄策點頭應下,帶著眾人離去,張三落在最後,終於得了個機會站在秦浩麵前,
“公子,張三之仰慕,嘴笨沒法講。俺是直性之人,隻想與公子說一句,俺欲隨公子左右。”
秦浩拍了拍張三肩膀道:“張三兄弟,浩領了你為我守家之情,待浩有所需時,必率先告之於你。”張三激動的走了。
秦浩上前扶起老者道:“全伯,多年守護,足可見你之忠心,以後就不要總是小主人的叫了。”
老者道:“老奴得小主人此話,死也足矣,那老奴以後叫少爺吧。”
“恩,我們進入屋敘話吧。”
西廂房中,全伯指著那些黃紙:“昨日是小姐的忌日,我前日出城去給燒點紙錢,
沒多少錢了,老奴就留了些紙在家中,想著明年的清明再去,嗚嗚嗚。”說完又失聲痛哭起來。
秦浩心裏也不好受,伸手進懷中摸了摸最後的不到兩貫錢,取出一貫錢給了全伯,
指著榻上的席子道:“全伯,你就這一張席子過活嗎?”
全伯激動的端著少爺給的銀錢,顫顫巍巍的說:“少爺恕罪,去年冬天太冷了,我就搬到西廂房中住了。
之前能當的都當了,還留有一床舊被,被我前日也換了錢買了紙,嗚嗚嗚。”
秦浩見全伯太過激動,不再問下去,等他平複之後再說,於是轉移話題,
“全伯,我們今日重逢,這世上就你我二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該慶祝慶祝,你去置辦一桌美食,打一壺酒來,我二人小飲一杯。”
全伯一見少爺有吩咐了,趕忙忍著收住了哭聲,“哎,少爺,老奴這就去。”
秦浩靜靜地端坐在榻上,雙眸微閉,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令人費解的場景,試圖從中找出一絲線索,解開心中的謎團。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寂靜無聲。
秦浩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全然不知外界的變化。
直到聽見了王大的唿喚聲遠遠傳來,秦浩緩緩睜開眼睛,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疑惑卻依然如迷霧般籠罩著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