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匆匆忙忙趕到了少府監,閻立德已經等得有點急了,
這一筐筐的蝗蟲堆成了小山一般,關鍵是大家都不會處理,又不見秦公子來,
器具也都擦得可亮出光來了,院中十多口大鍋沸水翻滾,
實在沒事做隻能擺俄羅斯方塊玩了,院中堆得那叫個整齊無比。
一見秦浩到了,一顆心瞬間有點跳躍過度導致供血不足。秦浩忙上前攙住閻立德:“立德兄,怎如此大禮呀?”
閻立德也知曉了秦浩愛開玩笑的性子,苦著張臉:“正則若是再不來,隻怕這院中都堆積不下了呀。為兄能不愁嘛。”
秦浩有些不好意思:“我呀,原本一早就要來的,可是呢,去了趟宮裏給皇後娘娘看了下病就耽誤了些時辰,
呦嗬,監正大人又給增派人手了嗎?那就更沒問題了,耽誤不了大事的,放心了,立德兄。”
轉身朝眾工匠大喊:“工匠師傅們,都停下手裏的活吧,不用碼的那麽整齊了,一會全都要打亂,沒啥用,現在咱們開始炸蝗,得一步步來,大家都記仔細著些,
第一次咱們每個人都把所有步驟做一遍,熟悉了之後由閻監丞分配,
每道工序固定好人,每個人都隻做自己的事,流動作業起來就快了,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流水線作業模式,
所以大家都不用擔心,有我在,大家就隻會有功勞,嗷嗷幹就是了,到時候我給大家夥請功,哈哈哈。”
帶著大家從燙死、去肢、去翅、去內髒後,與鹽水一起入鍋文火煮一段時間,
最後瀝水後串成串,用油鍋炸至金黃色出鍋,整個流程走了一遍,
之後由閻立德按工作量分配人手,各道工序隻幹自己的工作,每道工序間留兩人專幹傳輸工作,
隨著時間推移,眾工匠熟練度上來了,速度越來越快。
秦浩問道:“立德兄,城中皇家酒樓全都布置好了沒?橫幅按我說的掛了吧?發言稿都發下去了吧?”
“這些準備工作昨晚宵禁後派人去做的,今日一早就有人發現了,所有酒樓前全都擺放好了幾案,上麵布置好了擺盤,隻是都空著罷了。
旁邊置好了油鍋,人員也全部就位,就等上菜了,嘿嘿。”
秦浩挑了個大拇哥:“恩,立德兄辦事是真讓人放心,稍後得每個酒樓派去一個管賬的,酒樓生意與飛蝗生意要區分開,這裏可有我的一半呢,
兄長切記啊,入了酒樓的賬目,再從陛下手中可就不好往迴扣了,明白了嗎?”
閻立德也嘿嘿直笑,用手指著秦浩,沒說出來話。
秦浩見儲備量差不多了,下令讓炸製的人員帶著炸好的炸串分別坐馬車出發奔向各個酒樓,
指定其中一位年老的師傅負責統籌安排,串串到達一定量的時候,就安排往各個酒樓配送,現場炸製。
帶著閻立德坐上馬車,在皇城周邊挨個巡查各個酒樓的售賣情況,遇到問題就指導一下工作。
初始由安排好的托兒用代金券去購買,逐漸就有百姓也跟著購買,然後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整個長安都轟動了。
飛蝗騰達徹底火了,百姓們一邊吃一邊狠狠的咒罵,這該死的蝗蟲吃了自己的莊稼。
恩?這玩意這麽美味的嗎?我的老天,看來蝗災不是災,是天降祥瑞啊!
趕緊捂住嘴,怕被金吾衛聽去就壞菜啦。老實吃得了。
眼見著各個流程順暢下來,閻立德不禁暗暗佩服,這管理水平真不一般啊,
唉,白活了三十來年,還不如小老弟,這真的是天賦來著,沒法比啊。
秦浩對每個售蝗點都交待飯點不休息,實行輪換製,飯食就是炸蝗串,管夠吃,記錄好賬目就行。
所有售賣點都嗷嗷直叫,那工作積極性讓閻立德嘖嘖稱奇。兄弟真是奇人也,能讓人心甘情願的為之賣命啊。
見差不多都能獨立運行了,秦浩不打算幹這耽誤時間的活計了,讓閻立德將自己送到尚書省,交待了幾句注意事項,
尤其交待晚間歇業後所有銷售點要評選出前十名銷售站點,負責人獎勵五十串,五名銷售代表各獎勵二十串,都帶迴家給家人們品嚐一下做為激勵。
閻立德隻覺秦浩腦中計謀不斷,心甘情願的成了飛蝗騰達大總管,上任而去了。
照例和門子通報了下,一聽是房相的徒弟來訪,門子也都恭恭敬敬。
進了大門,來到師父官署前,正巧遇到一官員剛剛進去向師父匯報工作。
於是便靜靜站在門外等待,秦浩的耳力太好,想不聽也不行,不是故意偷聽的啊。
隻聽見師父沉聲問道:“狄大人,如今賑災錢糧與蝗災之事,統計如何了?”
那官員迴道:“大人,賑災之事,經過多方籌措,物資已將將足夠,然受災之地甚廣,妥善安置還需時日,
至於蝗災,百姓奮力撲殺,雖難絕其患,然已大大改觀,各地呈報的奏折均有言說。
尤其是長安周邊已近絕跡,好像是與少府監的計劃有關聯,屬下聽聞好像是大人的徒弟在負責此事。”
師父應該是在捋須心中誇讚我吧,嘿嘿。又聽問道:“魏相現今到了哪裏了?杜大人贖買兒童之事,可有新呈報?”
那官員迴道:“魏相今日晚間應該可到長安了,聽聞陛下下旨魏相迴朝,魏相似有不甘,魏相還是那個老樣子啊。
杜大人不辭辛苦,至今已贖買兒童截止上報時已有近一萬兩千人。
那些兒童暫得安置,然後交還父母之事在逐步進行當中,杜大人都已妥善規劃了,均已上了奏折,陛下已批閱過,
不過聽聞杜大人病情加重,依然不肯停歇,還是親自在一線指揮。陛下讓尚書省安排一名太醫前去照看杜大人。”
房玄齡道:“此事不僅關乎百姓,也關乎陛下聲名,務必妥善處理,不可有半分懈怠。
稍後你就派人護送太醫馬上出發吧。”
那官員應道:“下官明白,定當全力以赴。這些是民部錢糧統計數據賬目,其中包含製鹽售賣,置換糧食,以及調撥的記錄,各項還尚有結餘,
此次精鹽立了大功啊,下官祝賀大人收得良徒啊。一並賬目請大人稍後過目。下官尚有他事就先告退了。”
片刻之後,那官員從門中走出,抬眼瞧見秦浩立於門前,微微一怔,旋即展顏一笑,
“公子可是來尋尊師?此次公子立下大功,實乃百姓之福,狄某在此代表百姓多謝公子了。”
秦浩並不識得此人,見對方如此客氣,還對自己一番誇讚,趕忙迴禮:“些許功勞,何足掛齒。敢問大人名諱?”
“之前在兩儀殿中,曾與公子有過一麵之緣。老夫狄孝緒,現任尚書左丞之職。”
秦浩聞言,心中一震,哇塞,這不是狄仁傑的爺爺嗎?
“久仰狄公大名!不知狄公有個孫兒可是叫狄仁傑?”
狄孝緒麵露驚奇之色:“仁傑乃是我五子知遜的長子,公子如何知曉仁傑之名?”
秦浩一聽,這是對上號了,連忙追問:“不知現今年歲幾何,身在何處啊?”
狄孝緒有點懵,這什麽情況就打聽戶口了呢?想了想道:孫兒今歲應是十三了,知遜上月遷官至鄭州司兵參軍,想是應該帶著仁傑在身邊,
不過知遜調任前有書信傳來,說是想讓仁傑到長安呆一段時間,待安頓好後再歸去鄭州。公子對老夫家事為何如此了解啊?”
秦浩一想對啊,我是咋這麽了解的呢,這沒法解釋啊?
大腦光速轉動搜索資料:“我聽聞仁傑自小就有“書癡”之稱,故留意到了。”
狄孝緒恍然。自家這個孫兒小時候曾有官兵到家盤問門人被害一事,眾人都爭相申辯,隻有孫兒捧著一本書不為所動,
當縣吏問他原因時,他迴答說“我正在和書中的聖賢對話,哪裏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由此便在當地有了“書癡”的名聲。想不到就連秦公子在京城都聽說了,傳播如此之廣嗎?
想到還有要事,連忙迴過神來:“原來如此,老夫還有要事,就不多敘了,公子快些進去吧。”
秦浩擦了擦汗,拱手告別,轉身邁進屋中。
這一筐筐的蝗蟲堆成了小山一般,關鍵是大家都不會處理,又不見秦公子來,
器具也都擦得可亮出光來了,院中十多口大鍋沸水翻滾,
實在沒事做隻能擺俄羅斯方塊玩了,院中堆得那叫個整齊無比。
一見秦浩到了,一顆心瞬間有點跳躍過度導致供血不足。秦浩忙上前攙住閻立德:“立德兄,怎如此大禮呀?”
閻立德也知曉了秦浩愛開玩笑的性子,苦著張臉:“正則若是再不來,隻怕這院中都堆積不下了呀。為兄能不愁嘛。”
秦浩有些不好意思:“我呀,原本一早就要來的,可是呢,去了趟宮裏給皇後娘娘看了下病就耽誤了些時辰,
呦嗬,監正大人又給增派人手了嗎?那就更沒問題了,耽誤不了大事的,放心了,立德兄。”
轉身朝眾工匠大喊:“工匠師傅們,都停下手裏的活吧,不用碼的那麽整齊了,一會全都要打亂,沒啥用,現在咱們開始炸蝗,得一步步來,大家都記仔細著些,
第一次咱們每個人都把所有步驟做一遍,熟悉了之後由閻監丞分配,
每道工序固定好人,每個人都隻做自己的事,流動作業起來就快了,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流水線作業模式,
所以大家都不用擔心,有我在,大家就隻會有功勞,嗷嗷幹就是了,到時候我給大家夥請功,哈哈哈。”
帶著大家從燙死、去肢、去翅、去內髒後,與鹽水一起入鍋文火煮一段時間,
最後瀝水後串成串,用油鍋炸至金黃色出鍋,整個流程走了一遍,
之後由閻立德按工作量分配人手,各道工序隻幹自己的工作,每道工序間留兩人專幹傳輸工作,
隨著時間推移,眾工匠熟練度上來了,速度越來越快。
秦浩問道:“立德兄,城中皇家酒樓全都布置好了沒?橫幅按我說的掛了吧?發言稿都發下去了吧?”
“這些準備工作昨晚宵禁後派人去做的,今日一早就有人發現了,所有酒樓前全都擺放好了幾案,上麵布置好了擺盤,隻是都空著罷了。
旁邊置好了油鍋,人員也全部就位,就等上菜了,嘿嘿。”
秦浩挑了個大拇哥:“恩,立德兄辦事是真讓人放心,稍後得每個酒樓派去一個管賬的,酒樓生意與飛蝗生意要區分開,這裏可有我的一半呢,
兄長切記啊,入了酒樓的賬目,再從陛下手中可就不好往迴扣了,明白了嗎?”
閻立德也嘿嘿直笑,用手指著秦浩,沒說出來話。
秦浩見儲備量差不多了,下令讓炸製的人員帶著炸好的炸串分別坐馬車出發奔向各個酒樓,
指定其中一位年老的師傅負責統籌安排,串串到達一定量的時候,就安排往各個酒樓配送,現場炸製。
帶著閻立德坐上馬車,在皇城周邊挨個巡查各個酒樓的售賣情況,遇到問題就指導一下工作。
初始由安排好的托兒用代金券去購買,逐漸就有百姓也跟著購買,然後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整個長安都轟動了。
飛蝗騰達徹底火了,百姓們一邊吃一邊狠狠的咒罵,這該死的蝗蟲吃了自己的莊稼。
恩?這玩意這麽美味的嗎?我的老天,看來蝗災不是災,是天降祥瑞啊!
趕緊捂住嘴,怕被金吾衛聽去就壞菜啦。老實吃得了。
眼見著各個流程順暢下來,閻立德不禁暗暗佩服,這管理水平真不一般啊,
唉,白活了三十來年,還不如小老弟,這真的是天賦來著,沒法比啊。
秦浩對每個售蝗點都交待飯點不休息,實行輪換製,飯食就是炸蝗串,管夠吃,記錄好賬目就行。
所有售賣點都嗷嗷直叫,那工作積極性讓閻立德嘖嘖稱奇。兄弟真是奇人也,能讓人心甘情願的為之賣命啊。
見差不多都能獨立運行了,秦浩不打算幹這耽誤時間的活計了,讓閻立德將自己送到尚書省,交待了幾句注意事項,
尤其交待晚間歇業後所有銷售點要評選出前十名銷售站點,負責人獎勵五十串,五名銷售代表各獎勵二十串,都帶迴家給家人們品嚐一下做為激勵。
閻立德隻覺秦浩腦中計謀不斷,心甘情願的成了飛蝗騰達大總管,上任而去了。
照例和門子通報了下,一聽是房相的徒弟來訪,門子也都恭恭敬敬。
進了大門,來到師父官署前,正巧遇到一官員剛剛進去向師父匯報工作。
於是便靜靜站在門外等待,秦浩的耳力太好,想不聽也不行,不是故意偷聽的啊。
隻聽見師父沉聲問道:“狄大人,如今賑災錢糧與蝗災之事,統計如何了?”
那官員迴道:“大人,賑災之事,經過多方籌措,物資已將將足夠,然受災之地甚廣,妥善安置還需時日,
至於蝗災,百姓奮力撲殺,雖難絕其患,然已大大改觀,各地呈報的奏折均有言說。
尤其是長安周邊已近絕跡,好像是與少府監的計劃有關聯,屬下聽聞好像是大人的徒弟在負責此事。”
師父應該是在捋須心中誇讚我吧,嘿嘿。又聽問道:“魏相現今到了哪裏了?杜大人贖買兒童之事,可有新呈報?”
那官員迴道:“魏相今日晚間應該可到長安了,聽聞陛下下旨魏相迴朝,魏相似有不甘,魏相還是那個老樣子啊。
杜大人不辭辛苦,至今已贖買兒童截止上報時已有近一萬兩千人。
那些兒童暫得安置,然後交還父母之事在逐步進行當中,杜大人都已妥善規劃了,均已上了奏折,陛下已批閱過,
不過聽聞杜大人病情加重,依然不肯停歇,還是親自在一線指揮。陛下讓尚書省安排一名太醫前去照看杜大人。”
房玄齡道:“此事不僅關乎百姓,也關乎陛下聲名,務必妥善處理,不可有半分懈怠。
稍後你就派人護送太醫馬上出發吧。”
那官員應道:“下官明白,定當全力以赴。這些是民部錢糧統計數據賬目,其中包含製鹽售賣,置換糧食,以及調撥的記錄,各項還尚有結餘,
此次精鹽立了大功啊,下官祝賀大人收得良徒啊。一並賬目請大人稍後過目。下官尚有他事就先告退了。”
片刻之後,那官員從門中走出,抬眼瞧見秦浩立於門前,微微一怔,旋即展顏一笑,
“公子可是來尋尊師?此次公子立下大功,實乃百姓之福,狄某在此代表百姓多謝公子了。”
秦浩並不識得此人,見對方如此客氣,還對自己一番誇讚,趕忙迴禮:“些許功勞,何足掛齒。敢問大人名諱?”
“之前在兩儀殿中,曾與公子有過一麵之緣。老夫狄孝緒,現任尚書左丞之職。”
秦浩聞言,心中一震,哇塞,這不是狄仁傑的爺爺嗎?
“久仰狄公大名!不知狄公有個孫兒可是叫狄仁傑?”
狄孝緒麵露驚奇之色:“仁傑乃是我五子知遜的長子,公子如何知曉仁傑之名?”
秦浩一聽,這是對上號了,連忙追問:“不知現今年歲幾何,身在何處啊?”
狄孝緒有點懵,這什麽情況就打聽戶口了呢?想了想道:孫兒今歲應是十三了,知遜上月遷官至鄭州司兵參軍,想是應該帶著仁傑在身邊,
不過知遜調任前有書信傳來,說是想讓仁傑到長安呆一段時間,待安頓好後再歸去鄭州。公子對老夫家事為何如此了解啊?”
秦浩一想對啊,我是咋這麽了解的呢,這沒法解釋啊?
大腦光速轉動搜索資料:“我聽聞仁傑自小就有“書癡”之稱,故留意到了。”
狄孝緒恍然。自家這個孫兒小時候曾有官兵到家盤問門人被害一事,眾人都爭相申辯,隻有孫兒捧著一本書不為所動,
當縣吏問他原因時,他迴答說“我正在和書中的聖賢對話,哪裏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由此便在當地有了“書癡”的名聲。想不到就連秦公子在京城都聽說了,傳播如此之廣嗎?
想到還有要事,連忙迴過神來:“原來如此,老夫還有要事,就不多敘了,公子快些進去吧。”
秦浩擦了擦汗,拱手告別,轉身邁進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