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閱完奏折,李世民站起身子,伸展了下雙臂,
高福見狀忙上前道:“陛下,歇息一下吧,娘娘說陛下忙完了可到立政殿,說是要為陛下泡製新茶品嚐。”
李世民來了興趣,“哦?觀音婢新學了茶藝要朕品嚐?那可真是期待之極,現在就去。”
看著長孫一番如行雲流水般的手法,一杯紅彤彤的茶擺在了自己麵前,
李世民甚覺驚奇,問道:“觀音婢什麽時候學的如此高深的茶藝之道呀?我竟不知。”
長孫輕輕一笑,端起茶盞道:“二郎先嚐過再說。”
李世民吹了吹,輕抿了一口,眼前一亮,這滋味與眾不同啊,完全有別於煎茶那濃重的味道。
此茶清新淡雅,香氣嫋嫋,似有一縷縷靈動的氣息在舌尖舞動。
茶湯入口,先是微微的苦澀在味蕾上散開,隨後便有一股醇厚的甘甜悄然湧起,
如潺潺溪流般在口中流淌,餘味悠長而綿密。
李世民大喜,摟著長孫坐下道:“觀音婢快告訴朕,從何處得來的好東西,又從何學來的茶藝之道。”
長孫便把秦浩要獻給陛下的酒也拿了出來,遞給李世民道:“二郎,這是秦小子今日來為我們母女診病時帶來的禮物,
這瓶叫貞觀酒,讓我轉贈給二郎的,說是極烈,要小口著喝,說太極宮中潮濕,少飲些對陛下有益處。”
李世民心中一暖,自從登基以來,還從未有臣子給自己私下送過禮物,而且還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
“恩,不枉朕看重於他,倒也是個感恩之人。”
見李世民品著茶水,享受其中,長孫皺著眉,糾結萬分。
李世民見長孫一直不說話,問道:“觀音婢,你我二人還有什麽不能說的,為何如此猶豫不決?”
長孫歎了口氣道:“二郎要是聽到我的話,一定不要生氣,有些事非人力可為,都是命中有定數的,唉。”
李世民不解道:“觀音婢盡管說來,天下我都管得,一個後宮還管不得嗎?”
長孫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看長樂對秦浩有意,秦浩也對長樂有情,二郎覺得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一愣,沒想到是長樂的事,猛的站起,嘴裏罵罵咧咧道:“朕讓他看病,他倒看上朕的女兒了,簡直是引狼入室。”
長孫就知道二郎聽到後一定會氣極敗壞,柔聲勸道:“二郎先不用生氣,你想想秦浩的醫術、才能、人品、樣貌也都不差,除了出身低些,這不也剛得了封賞嗎?”
李世民冷靜了下來,細細一想也確實如此,但是誰惦記自家的女兒,自己心裏總是像有根刺一樣,歎了口氣,
“觀音婢如何知曉長樂的心思的?”
長孫想了想道:“不瞞二郎了,秦浩曾給長樂寫過一首詩,長樂視若珍寶,
平常相處中,長樂看秦浩的眼神是藏不住的,長樂大了,我就想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李世民緩緩坐下,思索片刻道:“皇家婚事不比尋常人家,他現在的功勞還配不上長樂,
不過你說的也有些道理,畢竟他剛到長安,各方麵表現均可圈可點,
朕也不吝給他個機會,至少也得是個侯爵才夠有資格。”
長孫鬆了口氣道:“二郎不反對就好,若是調查屬實,長樂與衝兒則斷無可能,
秦浩與長樂年歲也正好相當,做為一個人選也是好的,況且正如秦浩所言,秦浩的醫術也是長樂健康的一道保障,一切但憑二郎定奪吧。”
李世民又問起病情,長孫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隻是隱去了秦浩私見公主之事,算是為秦浩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了。
房府中也終於靜了下來,因為明日要舉辦拜師禮,大堂中好一番布置。
房玄齡再三和管事確認了請帖之事,又強調了下招待的茶水糕點果品,管事都表示辦妥。
房玄齡長唿了口氣,揮退了管事,自行來到書房,靜靜的看會書。
房門外房遺玉探了探頭,小聲道:“父親,還沒安歇啊?”房玄齡抬起頭見是女兒,也疑惑道:“玉兒怎麽還未就寢,已如此晚了。”
房遺玉猶豫了下道:“父親,明日秦師兄的拜師禮我可以在大堂參觀嗎?我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就行。”
房玄齡想了想道:“那你就在大堂轉角處站著莫出聲就好,明日多位大人皆會到此,莫失了禮數。”
房遺玉竊喜道:“父親放心,女兒知曉的。”
-----------------
次日一早,秦浩早早起來,打了一套拳,神清氣爽。
精心梳理一番,吃過早飯,讓眾女隨著武曌學習,晚些再讓張龍來接他們去西市製衣店看看。
便將準備好的拜師禮品仔細核對無誤裝車,張龍趕著馬車直奔房府。
此時的房府,各路大佬雲集。
王珪、孔穎達、魏征、褚遂良、戴胄、溫大雅、韓仲良、李大亮、狄孝緒、杜構代表杜如晦都到了大堂中,裴匪舒派人通知有要事未到。
房玄齡身著秦浩送給自己的藍色衣袍,顯得格外高興,也未見怪請了不來這點小事,也許人家是真有事呢,
段尚書不就是有事來不了嘛,見其他相邀之人均已到齊,在大堂中與眾人敘話閑聊著。
秦浩到了房府門前,隻見府門大開,仆人都往來不絕,想是人都到了。
張龍將馬車停穩,秦浩小心翼翼地捧著拜師禮品,邁著堅定的步伐跟著管事走向大堂。
拜師禮由王珪主持,見秦浩進了大堂,讓其正衣冠,為老師獻上束修六禮,
秦浩將擺放整齊的禮品箱擺在中央的幾案上,隻是多了幾樣東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然後是恭敬下拜牆上的孔子像,之後迴到房玄齡身前,麵向師父,雙膝跪地,將拜師帖雙手遞上,然後行三叩首之禮。
房玄齡扶起秦浩,嘴角一直合攏不上。拐角處的房遺玉滿臉含笑的看著這一切,房遺愛撇著嘴,不是很喜歡妹妹的態度。
秦浩將幾案上的禮品邊呈送給師父,邊介紹道:“徒兒給師父的拜師禮,除了正常的六禮外,徒兒還準備了些精挑之物,分別是煙、酒、糖、茶四物。
煙乃番外的物種,大唐沒有,相隔兩萬多裏,也許此生僅此幾根,徒兒想著讓師父嚐試過一次,不留遺憾,配了一個打火器。
酒是小子特製,大唐市麵上暫時沒有,此酒烈度很高,徒兒起名叫“貞觀烈”,
師父用飯時,取小小一杯即可,能活血化瘀,萬不可貪杯。
這糖隻能算是高端,算不上極品,待日後徒兒到南方買些好的原料,再孝敬更好的雪花糖給師父。
茶是徒兒炒製,隻因徒兒買不到最鮮嫩的茶葉嫩芽,故也隻能算是高端,徒兒起名叫“大紅袍”,
徒兒欲改大唐煎茶之風氣,那東西對人身體不好,師父以後別喝了。”說罷拿起旁邊準備好的茶壺,給眾位長輩都倒了杯茶。
旁邊眾人全都吹胡子瞪眼,這說話可氣人不,瞧瞧,你給你師父的玩意全是大唐沒有的,不是高端就是極品,
我們隻能看還買不著,你還不如不要當麵顯擺出來呢,說的這是人話嗎?
秦浩看著戴胄盯著茶湯,笑道:“小子今日拜師,承蒙各位長輩賞臉,家中雖說不上富貴,然營財本事不少。
為答謝各位長輩的厚愛,小子給每位長輩叔伯都準備了一份禮品,望各位叔伯笑納。”眾人這才臉色有所緩和。
戴胄就一直盯著那四根香煙,頗覺好奇:“正則你說這四根煙,此生或許僅此幾根,
老夫也不貪戀,隻是好奇此物如何食用,可否讓房相為我們展示一下呢?”
秦浩拿起木盒中的一根煙,教著師父夾在手指中,含在嘴裏,然後打著火,讓師父輕輕吸一下,煙頭處亮起了火光。
房玄齡是頭一次抽煙,感到有點嗆,過了一會感覺不錯,又抽了一口,越發喜歡這種感覺了。
眾人雖然煙草這玩意好奇,可卻都被秦浩手中那一按就出火的東西吸引了目光,
哢噠一聲就冒火,這是寶貝啊,羨慕的看著秦浩將火機放到煙盒中。
房玄齡舍不得再抽了,讓秦浩給熄滅掉留著以後再慢慢享受。
又看著其他的禮品,滿臉笑意,這個徒弟確實有孝心了,這麵子給的足足的。
於是語重心長的開始了訓話流程。接著又對拐角處的房遺愛和房遺玉招了招手,為秦浩與彼此進行介紹。
流程走完,眾人都撫須而笑,今天長了見識了,一會迴家還有禮品可拿,這次的拜師禮收獲滿滿。
正巧張勤又送來了陛下答應賞賜的拜師大禮,是幅字,上書造福蒼生、濟世之才八個飛白大字,
眾官員都很羨慕,唯獨秦浩不太開心,就知道李世民摳門,沒想到摳到姥姥家了。
高福見狀忙上前道:“陛下,歇息一下吧,娘娘說陛下忙完了可到立政殿,說是要為陛下泡製新茶品嚐。”
李世民來了興趣,“哦?觀音婢新學了茶藝要朕品嚐?那可真是期待之極,現在就去。”
看著長孫一番如行雲流水般的手法,一杯紅彤彤的茶擺在了自己麵前,
李世民甚覺驚奇,問道:“觀音婢什麽時候學的如此高深的茶藝之道呀?我竟不知。”
長孫輕輕一笑,端起茶盞道:“二郎先嚐過再說。”
李世民吹了吹,輕抿了一口,眼前一亮,這滋味與眾不同啊,完全有別於煎茶那濃重的味道。
此茶清新淡雅,香氣嫋嫋,似有一縷縷靈動的氣息在舌尖舞動。
茶湯入口,先是微微的苦澀在味蕾上散開,隨後便有一股醇厚的甘甜悄然湧起,
如潺潺溪流般在口中流淌,餘味悠長而綿密。
李世民大喜,摟著長孫坐下道:“觀音婢快告訴朕,從何處得來的好東西,又從何學來的茶藝之道。”
長孫便把秦浩要獻給陛下的酒也拿了出來,遞給李世民道:“二郎,這是秦小子今日來為我們母女診病時帶來的禮物,
這瓶叫貞觀酒,讓我轉贈給二郎的,說是極烈,要小口著喝,說太極宮中潮濕,少飲些對陛下有益處。”
李世民心中一暖,自從登基以來,還從未有臣子給自己私下送過禮物,而且還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
“恩,不枉朕看重於他,倒也是個感恩之人。”
見李世民品著茶水,享受其中,長孫皺著眉,糾結萬分。
李世民見長孫一直不說話,問道:“觀音婢,你我二人還有什麽不能說的,為何如此猶豫不決?”
長孫歎了口氣道:“二郎要是聽到我的話,一定不要生氣,有些事非人力可為,都是命中有定數的,唉。”
李世民不解道:“觀音婢盡管說來,天下我都管得,一個後宮還管不得嗎?”
長孫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看長樂對秦浩有意,秦浩也對長樂有情,二郎覺得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一愣,沒想到是長樂的事,猛的站起,嘴裏罵罵咧咧道:“朕讓他看病,他倒看上朕的女兒了,簡直是引狼入室。”
長孫就知道二郎聽到後一定會氣極敗壞,柔聲勸道:“二郎先不用生氣,你想想秦浩的醫術、才能、人品、樣貌也都不差,除了出身低些,這不也剛得了封賞嗎?”
李世民冷靜了下來,細細一想也確實如此,但是誰惦記自家的女兒,自己心裏總是像有根刺一樣,歎了口氣,
“觀音婢如何知曉長樂的心思的?”
長孫想了想道:“不瞞二郎了,秦浩曾給長樂寫過一首詩,長樂視若珍寶,
平常相處中,長樂看秦浩的眼神是藏不住的,長樂大了,我就想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李世民緩緩坐下,思索片刻道:“皇家婚事不比尋常人家,他現在的功勞還配不上長樂,
不過你說的也有些道理,畢竟他剛到長安,各方麵表現均可圈可點,
朕也不吝給他個機會,至少也得是個侯爵才夠有資格。”
長孫鬆了口氣道:“二郎不反對就好,若是調查屬實,長樂與衝兒則斷無可能,
秦浩與長樂年歲也正好相當,做為一個人選也是好的,況且正如秦浩所言,秦浩的醫術也是長樂健康的一道保障,一切但憑二郎定奪吧。”
李世民又問起病情,長孫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隻是隱去了秦浩私見公主之事,算是為秦浩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了。
房府中也終於靜了下來,因為明日要舉辦拜師禮,大堂中好一番布置。
房玄齡再三和管事確認了請帖之事,又強調了下招待的茶水糕點果品,管事都表示辦妥。
房玄齡長唿了口氣,揮退了管事,自行來到書房,靜靜的看會書。
房門外房遺玉探了探頭,小聲道:“父親,還沒安歇啊?”房玄齡抬起頭見是女兒,也疑惑道:“玉兒怎麽還未就寢,已如此晚了。”
房遺玉猶豫了下道:“父親,明日秦師兄的拜師禮我可以在大堂參觀嗎?我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就行。”
房玄齡想了想道:“那你就在大堂轉角處站著莫出聲就好,明日多位大人皆會到此,莫失了禮數。”
房遺玉竊喜道:“父親放心,女兒知曉的。”
-----------------
次日一早,秦浩早早起來,打了一套拳,神清氣爽。
精心梳理一番,吃過早飯,讓眾女隨著武曌學習,晚些再讓張龍來接他們去西市製衣店看看。
便將準備好的拜師禮品仔細核對無誤裝車,張龍趕著馬車直奔房府。
此時的房府,各路大佬雲集。
王珪、孔穎達、魏征、褚遂良、戴胄、溫大雅、韓仲良、李大亮、狄孝緒、杜構代表杜如晦都到了大堂中,裴匪舒派人通知有要事未到。
房玄齡身著秦浩送給自己的藍色衣袍,顯得格外高興,也未見怪請了不來這點小事,也許人家是真有事呢,
段尚書不就是有事來不了嘛,見其他相邀之人均已到齊,在大堂中與眾人敘話閑聊著。
秦浩到了房府門前,隻見府門大開,仆人都往來不絕,想是人都到了。
張龍將馬車停穩,秦浩小心翼翼地捧著拜師禮品,邁著堅定的步伐跟著管事走向大堂。
拜師禮由王珪主持,見秦浩進了大堂,讓其正衣冠,為老師獻上束修六禮,
秦浩將擺放整齊的禮品箱擺在中央的幾案上,隻是多了幾樣東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然後是恭敬下拜牆上的孔子像,之後迴到房玄齡身前,麵向師父,雙膝跪地,將拜師帖雙手遞上,然後行三叩首之禮。
房玄齡扶起秦浩,嘴角一直合攏不上。拐角處的房遺玉滿臉含笑的看著這一切,房遺愛撇著嘴,不是很喜歡妹妹的態度。
秦浩將幾案上的禮品邊呈送給師父,邊介紹道:“徒兒給師父的拜師禮,除了正常的六禮外,徒兒還準備了些精挑之物,分別是煙、酒、糖、茶四物。
煙乃番外的物種,大唐沒有,相隔兩萬多裏,也許此生僅此幾根,徒兒想著讓師父嚐試過一次,不留遺憾,配了一個打火器。
酒是小子特製,大唐市麵上暫時沒有,此酒烈度很高,徒兒起名叫“貞觀烈”,
師父用飯時,取小小一杯即可,能活血化瘀,萬不可貪杯。
這糖隻能算是高端,算不上極品,待日後徒兒到南方買些好的原料,再孝敬更好的雪花糖給師父。
茶是徒兒炒製,隻因徒兒買不到最鮮嫩的茶葉嫩芽,故也隻能算是高端,徒兒起名叫“大紅袍”,
徒兒欲改大唐煎茶之風氣,那東西對人身體不好,師父以後別喝了。”說罷拿起旁邊準備好的茶壺,給眾位長輩都倒了杯茶。
旁邊眾人全都吹胡子瞪眼,這說話可氣人不,瞧瞧,你給你師父的玩意全是大唐沒有的,不是高端就是極品,
我們隻能看還買不著,你還不如不要當麵顯擺出來呢,說的這是人話嗎?
秦浩看著戴胄盯著茶湯,笑道:“小子今日拜師,承蒙各位長輩賞臉,家中雖說不上富貴,然營財本事不少。
為答謝各位長輩的厚愛,小子給每位長輩叔伯都準備了一份禮品,望各位叔伯笑納。”眾人這才臉色有所緩和。
戴胄就一直盯著那四根香煙,頗覺好奇:“正則你說這四根煙,此生或許僅此幾根,
老夫也不貪戀,隻是好奇此物如何食用,可否讓房相為我們展示一下呢?”
秦浩拿起木盒中的一根煙,教著師父夾在手指中,含在嘴裏,然後打著火,讓師父輕輕吸一下,煙頭處亮起了火光。
房玄齡是頭一次抽煙,感到有點嗆,過了一會感覺不錯,又抽了一口,越發喜歡這種感覺了。
眾人雖然煙草這玩意好奇,可卻都被秦浩手中那一按就出火的東西吸引了目光,
哢噠一聲就冒火,這是寶貝啊,羨慕的看著秦浩將火機放到煙盒中。
房玄齡舍不得再抽了,讓秦浩給熄滅掉留著以後再慢慢享受。
又看著其他的禮品,滿臉笑意,這個徒弟確實有孝心了,這麵子給的足足的。
於是語重心長的開始了訓話流程。接著又對拐角處的房遺愛和房遺玉招了招手,為秦浩與彼此進行介紹。
流程走完,眾人都撫須而笑,今天長了見識了,一會迴家還有禮品可拿,這次的拜師禮收獲滿滿。
正巧張勤又送來了陛下答應賞賜的拜師大禮,是幅字,上書造福蒼生、濟世之才八個飛白大字,
眾官員都很羨慕,唯獨秦浩不太開心,就知道李世民摳門,沒想到摳到姥姥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