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花了一整日的時間,喊了村中與柳家還算交好的村民,將老宅子與外祖與舅舅的墓打掃了一遍,給了些銀錢,讓眾人定期除除草,擺些祭品,打理一下。
眼見天色漸黑,正待離開老宅之時,百騎尉追上門來,與秦浩談論起薛府老爺夢中身死的怪事,秦浩詫異道:“這可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哈哈哈。”
二人狐疑地看著秦浩的表現,均感到無比自然,仿佛經曆了一場奇幻之旅。
秦浩笑著開口道:“二位來龍門是有公幹?”
二人悻悻言道:“奉上命,來龍門調查柳家之事。”
秦浩見雙方都已明牌了,也不隱瞞,“唉,此次來龍門,一為外祖掃墓,收拾老宅,二是想與薛家理論一下,我表妹的工錢尚未結清,
如今表妹雖然依靠本縣子過活,但是勞動所得,不敢隨意棄舍。”
二人瞠目結舌,你堂堂一個縣子這樣說話真的好嗎?真他娘的當我們兩個是二傻子啊。又想到將軍對此人也是畢恭畢敬的,隻能憋住話頭,點頭應是。
“秦縣子勿憂,此事容易,我們查明事情真相後便為秦縣子討迴工錢。”
“多謝了,不過在下喜歡親自討薪,既然遇到二位,便辛苦二位一趟,陪我去趟薛府討要如何,老爺雖死了,老太爺尚在,子債父還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二人尷尬不已,剛從那裏出來,迴頭又去,還是要錢,這他媽的一天天的都幹的什麽破事。
薛府,薛德元得知二位百騎尉去而複返,有些氣惱,我兒屍骨未寒,你們便如此折騰,真當我薛家好欺負不成,
怒氣衝衝的來到前院,便見秦浩快步上前,施了一禮道:“晚輩秦浩拜見薛老太爺,祝薛老太爺兒孫滿堂,福壽安康。”
薛德元冷哼一聲:“哼,我兒孫滿堂?我兒如今命喪黃泉,你這虛情假意的話休要再說。你們來來迴迴,到底要如何?莫要以為京城來的就可在我薛家肆意妄為。”
秦浩神色一凜,正色道:“老太爺息怒,晚輩深知您此刻悲痛,但令郎之前尚欠下我表妹多年工錢未還,
我此次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前來隻為讓老太爺給個公道,堂堂薛家大族,難不成連一個小女子的工錢都支付不起了嗎?”
薛德元一愣,瞬間明白了這就是之前聽說的秦縣子了,老臉一紅道:“秦縣子,唉,老夫生了個不孝之子,這便與你工錢,看在我兒已身死的份上,便原諒了他吧。”
說完轉頭招來管家道:“給秦縣子取十貫銀錢,補償給柳小姐多年的工錢吧。”
秦浩見薛德元確實如薛夫人及張龍口中所說,心中也算是壓下了仇恨,開口道:“薛老太爺仁德,不知為何能縱容長子為非作歹,我表妹如今是撿迴條命,否則定不與薛家善罷甘休,
我聞老太爺有一孫兒薛瓘,還望老太爺能多加栽培,好生教養,日後也不失為薛家的棟梁之材,能為薛家挽迴些名聲也是好事一樁,言盡於此,晚輩告辭。”
說完接過管家遞過的錢箱,丟給薛禮,大步出了府門。
百騎尉二人麵麵相覷,沒想到是真的來要工錢的,秦縣子這不靠譜式的說話原來是靠譜的啊。
不想再在縣城耽誤一晚,二人準備了些幹糧和水,跨馬趕在城門關閉之前出了城去,連夜疾馳,
路上薛禮終於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壓縮餅幹,還有那瓶神奇的礦泉水,喝完還小心的將瓶子裝迴褡褳之中。
二人一路風塵仆仆,晝夜星馳,餓了就吃些幹糧,讓馬匹休息,終於在第二日的申時進了芳林門,城門的各方探子紛紛向上匯報著秦浩歸來的消息。
二人進了城中,降低了馬速,雪影不愧為神駒,依然神采奕奕,
如意已經肉眼可見的疲態盡顯,又堅持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看到了家門,二人也都疲勞至極,薛禮上前拍打著大門。
全伯和餘貴開門的一瞬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英俊神武的少爺,像是老了幾歲一般,
頭發像是剛被狂風席卷過的亂草,一縷縷地貼在額頭和臉頰上,原本總是挺直如鬆的背微微佝僂著。
全伯顫抖著雙手,眼眶瞬間泛紅,聲音都帶著哭腔:“少爺,這是怎麽了?怎麽成了這副模樣啊!”
薛禮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有氣無力地說道:“全伯,晝夜行路,馬都受不了了,更何況是人,先讓我們進去吧。”
全伯趕忙將大門敞開,餘貴扶著薛禮進了南房,全伯攙著少爺,還一邊叫喊著老劉來照料馬匹。
雪影似乎還帶著幾分得意,甩了甩鬃毛,而如意則像一攤爛泥般,被李鐵牽走時腿都在打顫。
屋中武曌也聽到了聲音,與婉娘急急忙忙的跑了出來,正見秦浩跨過垂花門,
二人連忙叫喊著奔了過來,一左一右的攙扶著秦浩,心疼的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
秦浩笑道:“無甚大礙,就是太累了,又困得不行。我想先洗個澡,身上難受死了。”
武曌忙喊餘貴燒火,讓秦浩坐在榻上休息,身上的衣物仿佛已經與肉粘在了一起,難受得緊,索性全脫了下來,拿著麵巾就往後院走,讓餘貴將薛禮一起喊來。
“大郎,不用喊了,倒床上就打起了唿嚕,打雷也叫不醒了。”
秦浩見狀也不管了,進了浴室,三下五除二的脫光了衣物丟到了浴室外麵,拔掉擋片,就用水衝了起來,
水還未完全燒熱,好在天氣還不涼,也算勉強,疲乏至極,胳膊都有些抬不動了,一路顛得快散架了。
武曌闖了進來,嚇了秦浩一跳,連忙捂住下身,笑道:“媚娘,你要幹啥?我現在有心無力啊。”
武曌嗔道:“都累成這樣子了,還口花花,我來幫你搓洗。”
秦浩還沒享受過這樣的貼身服侍,還是有些害羞,武曌嘲笑道:“你當我是女娃嗎?哼,長這麽大啥沒見過,我都沒說什麽,你害羞個什麽勁。”
說完拾起地上的刷子,舀了瓢水衝在秦浩的後背,取過一旁的肥皂塗抹在秦浩的身上。
秦浩眼前一亮,“哎喲,我走了沒多久,這肥皂都做出來了呀!”
武曌驕傲的昂起頭,不屑道:“你想不到的事多著呢!”
還要往秦浩的身前塗抹,秦浩一把抓住武曌的手道:“前麵我自己來吧,你這樣玩火,我真容易受不了的。”
武曌恥笑道:“我在宮中見過那種圖,都懂的,你別蒙騙我,男子隻會在見到赤身的女子才會動了邪念的。”說完甩開秦浩的手,繼續塗抹。
秦浩隻感覺從未有過的舒爽,不知不覺感覺那雙玉手突然一滑,二人同時都打了個激靈,秦浩瞬間定身,一股欲念似要衝破樊籬。
武曌則虎目圓瞪,臉上瞬間閃過一絲羞紅與驚愕,癡癡地望著某處,微微顫抖的語調泄露了她內心的慌亂,“怎會如此巨大,額滴神呀。”
-----------------
太極宮兩儀殿,早朝時信使來報,龍門縣三百裏加急,眾臣全都驚訝萬分,這是有地方叛亂了?但是又隻是三百裏加急,一時議論紛紛。
隻有李世民心知肚明,定是秦浩用了長樂的印鑒的那封奏報,呈上一看,果不其然。
既然不是軍情之事,李世民也未拆開,早朝繼續,眾臣全都為陛下的冷靜震驚不已,
三百裏加急雖然不是最急的奏報,相比五百裏加急的急迫程度差了不少,但是連看都不看,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反應了。
李世民莫名其妙地收了波讚歎,心下卻有些鬱悶,這可是不輕的罪,若是當場拆看,就不好收場了,迴頭定要給那個臭小子好看。
退了朝後,急急忙忙趕到兩儀殿,隻喊了房玄齡,連長孫無忌都沒叫,搞得後者以為自己徹底失了寵,悶悶不樂的走了。
李世民哪還顧得了那麽多,玄齡是秦浩的師父,知道了無妨,輔機與秦浩關係不睦,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迴頭安撫一下便是了。
房玄齡在眾臣豔羨的目光中大步流星的來到兩儀殿中,正見李世民拆開了那封三百裏加急的奏報,便靜靜的站立一旁等待。
沒過多久,便見李世民雙眉深鎖,將信遞給了房玄齡道:“玄齡,坐下看看吧。”
房玄齡有些忐忑的接過書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這才放下心來,是徒弟的奏報,
奏的雖然有些過激,但卻也合情合理,正要開口,卻聽李世民說道:“玄齡,秦浩用的三百裏加急,此事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房玄齡登時反應過來,我靠,徒兒是如何發出來的三百裏加急,完了。不對呀,沒完。唉,還是完了。
不死心地問道:“陛下,正則是如何發出來的三百裏加急?”
李世民將信封遞給房玄齡,房玄齡仔細看了眼封口處的印鑒,忽然心中安定了不少,是長樂公主的印鑒,有陛下的女兒參與其中,那應該沒什麽大事,老夫也好想喝口貞觀茶,沒人給上杯茶壓壓驚嗎?
“陛下,正則所奏,微臣細思之下,確覺有理。”
李世民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我問的是這個事嗎?我問的是三百裏加急的事?
你是朕的臂膀,這怎麽一個個的全都成了秦浩的人了,額滴神呀!
眼見天色漸黑,正待離開老宅之時,百騎尉追上門來,與秦浩談論起薛府老爺夢中身死的怪事,秦浩詫異道:“這可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哈哈哈。”
二人狐疑地看著秦浩的表現,均感到無比自然,仿佛經曆了一場奇幻之旅。
秦浩笑著開口道:“二位來龍門是有公幹?”
二人悻悻言道:“奉上命,來龍門調查柳家之事。”
秦浩見雙方都已明牌了,也不隱瞞,“唉,此次來龍門,一為外祖掃墓,收拾老宅,二是想與薛家理論一下,我表妹的工錢尚未結清,
如今表妹雖然依靠本縣子過活,但是勞動所得,不敢隨意棄舍。”
二人瞠目結舌,你堂堂一個縣子這樣說話真的好嗎?真他娘的當我們兩個是二傻子啊。又想到將軍對此人也是畢恭畢敬的,隻能憋住話頭,點頭應是。
“秦縣子勿憂,此事容易,我們查明事情真相後便為秦縣子討迴工錢。”
“多謝了,不過在下喜歡親自討薪,既然遇到二位,便辛苦二位一趟,陪我去趟薛府討要如何,老爺雖死了,老太爺尚在,子債父還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二人尷尬不已,剛從那裏出來,迴頭又去,還是要錢,這他媽的一天天的都幹的什麽破事。
薛府,薛德元得知二位百騎尉去而複返,有些氣惱,我兒屍骨未寒,你們便如此折騰,真當我薛家好欺負不成,
怒氣衝衝的來到前院,便見秦浩快步上前,施了一禮道:“晚輩秦浩拜見薛老太爺,祝薛老太爺兒孫滿堂,福壽安康。”
薛德元冷哼一聲:“哼,我兒孫滿堂?我兒如今命喪黃泉,你這虛情假意的話休要再說。你們來來迴迴,到底要如何?莫要以為京城來的就可在我薛家肆意妄為。”
秦浩神色一凜,正色道:“老太爺息怒,晚輩深知您此刻悲痛,但令郎之前尚欠下我表妹多年工錢未還,
我此次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前來隻為讓老太爺給個公道,堂堂薛家大族,難不成連一個小女子的工錢都支付不起了嗎?”
薛德元一愣,瞬間明白了這就是之前聽說的秦縣子了,老臉一紅道:“秦縣子,唉,老夫生了個不孝之子,這便與你工錢,看在我兒已身死的份上,便原諒了他吧。”
說完轉頭招來管家道:“給秦縣子取十貫銀錢,補償給柳小姐多年的工錢吧。”
秦浩見薛德元確實如薛夫人及張龍口中所說,心中也算是壓下了仇恨,開口道:“薛老太爺仁德,不知為何能縱容長子為非作歹,我表妹如今是撿迴條命,否則定不與薛家善罷甘休,
我聞老太爺有一孫兒薛瓘,還望老太爺能多加栽培,好生教養,日後也不失為薛家的棟梁之材,能為薛家挽迴些名聲也是好事一樁,言盡於此,晚輩告辭。”
說完接過管家遞過的錢箱,丟給薛禮,大步出了府門。
百騎尉二人麵麵相覷,沒想到是真的來要工錢的,秦縣子這不靠譜式的說話原來是靠譜的啊。
不想再在縣城耽誤一晚,二人準備了些幹糧和水,跨馬趕在城門關閉之前出了城去,連夜疾馳,
路上薛禮終於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壓縮餅幹,還有那瓶神奇的礦泉水,喝完還小心的將瓶子裝迴褡褳之中。
二人一路風塵仆仆,晝夜星馳,餓了就吃些幹糧,讓馬匹休息,終於在第二日的申時進了芳林門,城門的各方探子紛紛向上匯報著秦浩歸來的消息。
二人進了城中,降低了馬速,雪影不愧為神駒,依然神采奕奕,
如意已經肉眼可見的疲態盡顯,又堅持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看到了家門,二人也都疲勞至極,薛禮上前拍打著大門。
全伯和餘貴開門的一瞬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英俊神武的少爺,像是老了幾歲一般,
頭發像是剛被狂風席卷過的亂草,一縷縷地貼在額頭和臉頰上,原本總是挺直如鬆的背微微佝僂著。
全伯顫抖著雙手,眼眶瞬間泛紅,聲音都帶著哭腔:“少爺,這是怎麽了?怎麽成了這副模樣啊!”
薛禮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有氣無力地說道:“全伯,晝夜行路,馬都受不了了,更何況是人,先讓我們進去吧。”
全伯趕忙將大門敞開,餘貴扶著薛禮進了南房,全伯攙著少爺,還一邊叫喊著老劉來照料馬匹。
雪影似乎還帶著幾分得意,甩了甩鬃毛,而如意則像一攤爛泥般,被李鐵牽走時腿都在打顫。
屋中武曌也聽到了聲音,與婉娘急急忙忙的跑了出來,正見秦浩跨過垂花門,
二人連忙叫喊著奔了過來,一左一右的攙扶著秦浩,心疼的眼淚都在眼眶裏打轉,
秦浩笑道:“無甚大礙,就是太累了,又困得不行。我想先洗個澡,身上難受死了。”
武曌忙喊餘貴燒火,讓秦浩坐在榻上休息,身上的衣物仿佛已經與肉粘在了一起,難受得緊,索性全脫了下來,拿著麵巾就往後院走,讓餘貴將薛禮一起喊來。
“大郎,不用喊了,倒床上就打起了唿嚕,打雷也叫不醒了。”
秦浩見狀也不管了,進了浴室,三下五除二的脫光了衣物丟到了浴室外麵,拔掉擋片,就用水衝了起來,
水還未完全燒熱,好在天氣還不涼,也算勉強,疲乏至極,胳膊都有些抬不動了,一路顛得快散架了。
武曌闖了進來,嚇了秦浩一跳,連忙捂住下身,笑道:“媚娘,你要幹啥?我現在有心無力啊。”
武曌嗔道:“都累成這樣子了,還口花花,我來幫你搓洗。”
秦浩還沒享受過這樣的貼身服侍,還是有些害羞,武曌嘲笑道:“你當我是女娃嗎?哼,長這麽大啥沒見過,我都沒說什麽,你害羞個什麽勁。”
說完拾起地上的刷子,舀了瓢水衝在秦浩的後背,取過一旁的肥皂塗抹在秦浩的身上。
秦浩眼前一亮,“哎喲,我走了沒多久,這肥皂都做出來了呀!”
武曌驕傲的昂起頭,不屑道:“你想不到的事多著呢!”
還要往秦浩的身前塗抹,秦浩一把抓住武曌的手道:“前麵我自己來吧,你這樣玩火,我真容易受不了的。”
武曌恥笑道:“我在宮中見過那種圖,都懂的,你別蒙騙我,男子隻會在見到赤身的女子才會動了邪念的。”說完甩開秦浩的手,繼續塗抹。
秦浩隻感覺從未有過的舒爽,不知不覺感覺那雙玉手突然一滑,二人同時都打了個激靈,秦浩瞬間定身,一股欲念似要衝破樊籬。
武曌則虎目圓瞪,臉上瞬間閃過一絲羞紅與驚愕,癡癡地望著某處,微微顫抖的語調泄露了她內心的慌亂,“怎會如此巨大,額滴神呀。”
-----------------
太極宮兩儀殿,早朝時信使來報,龍門縣三百裏加急,眾臣全都驚訝萬分,這是有地方叛亂了?但是又隻是三百裏加急,一時議論紛紛。
隻有李世民心知肚明,定是秦浩用了長樂的印鑒的那封奏報,呈上一看,果不其然。
既然不是軍情之事,李世民也未拆開,早朝繼續,眾臣全都為陛下的冷靜震驚不已,
三百裏加急雖然不是最急的奏報,相比五百裏加急的急迫程度差了不少,但是連看都不看,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反應了。
李世民莫名其妙地收了波讚歎,心下卻有些鬱悶,這可是不輕的罪,若是當場拆看,就不好收場了,迴頭定要給那個臭小子好看。
退了朝後,急急忙忙趕到兩儀殿,隻喊了房玄齡,連長孫無忌都沒叫,搞得後者以為自己徹底失了寵,悶悶不樂的走了。
李世民哪還顧得了那麽多,玄齡是秦浩的師父,知道了無妨,輔機與秦浩關係不睦,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迴頭安撫一下便是了。
房玄齡在眾臣豔羨的目光中大步流星的來到兩儀殿中,正見李世民拆開了那封三百裏加急的奏報,便靜靜的站立一旁等待。
沒過多久,便見李世民雙眉深鎖,將信遞給了房玄齡道:“玄齡,坐下看看吧。”
房玄齡有些忐忑的接過書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這才放下心來,是徒弟的奏報,
奏的雖然有些過激,但卻也合情合理,正要開口,卻聽李世民說道:“玄齡,秦浩用的三百裏加急,此事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房玄齡登時反應過來,我靠,徒兒是如何發出來的三百裏加急,完了。不對呀,沒完。唉,還是完了。
不死心地問道:“陛下,正則是如何發出來的三百裏加急?”
李世民將信封遞給房玄齡,房玄齡仔細看了眼封口處的印鑒,忽然心中安定了不少,是長樂公主的印鑒,有陛下的女兒參與其中,那應該沒什麽大事,老夫也好想喝口貞觀茶,沒人給上杯茶壓壓驚嗎?
“陛下,正則所奏,微臣細思之下,確覺有理。”
李世民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我問的是這個事嗎?我問的是三百裏加急的事?
你是朕的臂膀,這怎麽一個個的全都成了秦浩的人了,額滴神呀!